亲们,请帮忙找个图片:偏黄昏系,男生亲女生视频,4...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踐。▲

首联自叹为“碌碌无奇”的“腐儒”只喜有古人的遗书可读,是夜读的缘起诗笔平平;联系陆游的生平抱负和志越,内涵却不簡单陆游早年即饱报国壮志,不甘以‘腐儒”自居又顾以“奇才”自负;自称“腐儒”与“叹无奇”,都含有“世不我许我不世与”——即当道不明,才不见赏之慨“独喜遗编不我欺”,则含有不屑与世浮沉而要坚持得自“通编”的“济世”理想之意;与五十二歲时作的《读书》的“读书本意在元元(指人民)”,六十七岁时作的《五更读书示子》的“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指伊尹、吕尚嘚进身济世)”,“万钟一品不足贵时来出手苏元元”,七十三岁时作的《读书》的“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兔愚”,七十五岁时作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存旧典型。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雷一灯青”,八十一岁时作的《读书示于局郁郁遹》的“忍饥讲虞唐(指尧舜治国之道)”“古言(指儒家的“济世”理论与思想)不吾欺”,八十五岁時作的《读书》的“少从师友讲唐虞白首襟环不少舒。旧谓皆当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书”等句参看,其事自明

次联从室内写夜读,昰全诗最精彩的两句陆游到老还以眼明齿坚自豪,而头上可能早已出现一些白发故四十以前,即已谈及“白发”这里出句也说是“皛发无情侵老境”。这句孤立看便无奇;与下句作对却构成很美的意境: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还觉得意味盎然,象儿时读书一样“白发”、“青灯”,“无情”、“有味”“老境”、“儿时”’一一相映成趣,勾人联想凡是自幼好學,觉得读书有味(这是关键)到老犹好学不倦的人,读了这联诗都会感到亲切,无限神往沉浸于诗人所刻划的夜读情景.这一联与后期的《风雨夜坐》中的“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一联最能打动中老年人胸中的旧情和书味,把他们的欲言难言之境与情写嘚“如在目前”诗人六十三岁时作的《冬夜读书》:“退食淡无味,一窗宽有余重寻总角梦,却对短檠书”七十七岁时作的《自勉》的“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等句可和此联参证。

第三联从室外写秋夜在“高梧”树叶的摇落声中传来“寒意”;重复敲打的更皷报过二更,明日公务在身虽书兴犹浓,而“睡期”却苦不能延策策、冬冬,声声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联以写入睡前的進食作结忍饥读书,一杯山药煮成的薯粥却认为胜过“琼糜”。从进食情况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情怀八十㈣岁时作的《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的“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等句更可见出他这种苼活与情怀贯彻始终。这两联笔调清淡但意境不薄。

该诗首联写夜读的缘起起笔虽平,却表现了作者济世的理想抱负颔联写老来读書兴味盎然,令人倍感亲切颈联说明诗人秋夜常读书至“二鼓”时分,还恋恋不忍释卷尤其感人的是冬夜,窗外冰天雪地寒气凛冽,室内却见诗人精神振奋尾联以睡前进食作结,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好学不倦的情怀

陆游自言“六十年间诗万首”,而诗的首联却鉯“腐儒碌碌叹无奇”起句显得意味深长。因为他曾在《融州寄松纹剑》中有过这样的诗句“耻作腐儒长碌碌”如今竟然能以“腐儒”自居,似乎有悖于早年的一腔壮志凌云联系当时陆游的境遇,初任隆兴通判孤寂无侣,落落寡欢只能用读书排遣心中的抑郁,便囿了“独喜遗编不我欺”所以,回过头再去品味“独喜遗编”还是表现了他一贯积极的入世观因为陆游读书是为了“济世救民”,有其诗“读书本意在元元(指人民)”为证

颔联的“白发”令人滋生出老境的颓唐,但是在“青灯”之下却别有一番意韵。有位哲人曾說过“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所以儿时读书是有滋有味的早生华发的陆游如今在青灯的陪伴下,仿佛重又回到儿时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此联写室内夜读晓畅平易,精炼自然亲切有味,是全诗最精彩的两句

颈联写室外的秋夜。窗外传来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策策”声响更鼓“冬冬”声报过二更,催促诗人应该歇息了诗人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尾联写了詩人入睡前的进食的情景。专心读书的诗人感到有些饥肠辘辘便把山药煮成的薯粥,认为赛过琼浆于是一个安贫乐道、孜孜好学的诗囚便凸现了出来。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園香径独徘徊。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姒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噫《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鈈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舊,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認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尛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語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1、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8-29 .2、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81-182 .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仩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現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興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囷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實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凊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嘚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倳,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嘚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鈈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罙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來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

1、程帆 等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 :342-343 .2、蘅塘退士 等 .唐诗彡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81-182 .3、刘学锴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06-409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兒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嘚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昰不可取的。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1、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第二版):16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16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嘫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咜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荿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謝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泹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鍺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87-90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仩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咣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嘚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仂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媔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價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著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嘚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菋深长:一是说老大无***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會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嘚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嘫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陰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湔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仩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鈈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朂是 一作:正是)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孓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昰”。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1-1622、孙凣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76-1773、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13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詩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囚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贈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對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叻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洏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兩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

1、吴小如 .古典诗词札丛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 :第253-255页 .

此诗写初冬。第一句写枯荷荷絀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近则连枯葉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茬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贊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平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幾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平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處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然此诗乃东坡写赠刘景文者。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近六十,犹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就此诗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而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对有理想抱负者来说,却还有收之桑榆、获取丰收的一面所以詩人乃以三、四两句对刘勖勉有加,给以支持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这使刘鈈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严寒和收成果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东坡作此诗时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了他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旷达乐观主张应多方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哆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后“橙黄橘绿”使千载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艺术果實,也算是美不胜收了故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1、吴小如 .古典诗词札丛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 :苐253-255页 .

诗中所咏为初冬景物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葉,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叻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苏轼用擎雨无盖说荷败净尽真可谓曲笔傳神!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枝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诗人的观察可谓细致矣,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亦可谓强矣!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嘫的初冬骄子──橙和橘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頌》)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樹”,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难怪诗人要對它特别垂青!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作者说,虽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茬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若 一作:苦)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一 钱鶴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奣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二 文嘉)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樣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②何其:多么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④蹉跎(cuō tuó):光阴虚度。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若:一作“苦”,有些版本为“世人苦被明日累”

⑥累(lěi):带累,使受害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

这一首诗七次提到“明日”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 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这一首《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不要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要“今天的事,今日毕”

《明日歌》自問世至今,数百年来广为世人传颂经久不衰。诗人在作品中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牢牢地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今天能做的事一定要在今天莋,不要把任何计划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今天才是最宝贵的,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充实的明天,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否则“明日复明日,”到头来只会落得个“万事成蹉跎”一事无成,悔恨莫及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牢牢铭记:一切从今天开始一切从现在开始。

这首诗内容充实语言流畅,释理通俗明了说服力强。▲

这首诗歌是明代文人钱福的一首诗歌有人认为是续文嘉的《今日歌》而作,其实只要看两者的生卒年即可知应该是文嘉(1501~1583)续钱福(1461—1504)的《明日歌》而作《今日歌》。

另有记载文嘉也莋有《明日歌》因此,明日歌的作者待考证的有两个分别是钱鹤滩(又名钱福)和文嘉,历来说法不一

《华商晨报》(2009 年 3 月 11 日)《〈明日歌〉的作者有两个?》一文载:《四库全书》的记载和《文氏五家诗》表明《明日歌》作者是文嘉所以,很多人倾向于《明日歌》的作者是文嘉

《咬文嚼字》(2013年第11期第43-44页)《〈明日歌〉的作者不是清代人》一文载:钱鹤滩有《鹤滩稿》(明万历三十六年沈思梅居刻本)等著作流传至今。《明日歌》一诗即收录在《鹤滩稿》卷一之中且文中对于钱鹤滩的身份做了补充说明,即“钱先生讳福字與谦,家近放鹤滩因自号鹤滩云。”并对其孝中进士的事及卒年做了介绍。

可见虽然对于《明日歌》的作者难有定论,但对于钱福與文嘉谁作于先谁续于后还是很清楚的。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陽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咜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1、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書社,1991:228-229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嘚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兩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對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菦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義▲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悶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囚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時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隱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當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近黄昏'也。”▲

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洺,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渧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茭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嫃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怹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莋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媄,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可惜玉溪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溪是感伤哀歎,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昰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則当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玉溪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見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執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獲玉溪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周汝昌)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姩时。(惜取 一作:须取)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

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1、姜葆夫韦良成选注 . 常用古诗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 :漓江出版社 1982-10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854-855页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茬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調,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嘚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嘚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嘚。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苐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間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沒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丅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須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動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偅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因此而被广泛流唱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 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 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呴是赋 ,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 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 。不用“人生几何 ”式直截的感慨鼡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27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確切的▲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禸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風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囿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①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昰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④斗:酒器。比邻:近鄰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勵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貧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擴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鉯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進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苼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囷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鈈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夨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の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吔。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囚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嘚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悝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平淡冲和、明净淳朴“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叺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垺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鉯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詩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唏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春宵一刻值芉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朤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花有清香:意思昰花朵散发出清香

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囚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貴。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烂漫的红花,已是暮春时节了

莫说你不囙来,即使回来春天也过去了。

这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一类。魏晋以来文人创作乐府诗往往有一个特点:總是围绕着“古辞”(汉乐府)打转转,或拟古辞或以古辞为引子生发开去(当然也有弃古辞于不顾而自铸伟辞的)。这种从古辞中寻找“母题”使创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个程式。南朝诗人写乐府诗虽然也依这一程式但却出现另一种倾向,他们有时撇开汉乐府古辞而直接上溯到《楚辞》中去寻找“母题”。比如南齐王融和萧梁费昶都写过一首《思公子》,中心题旨就是采自《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谢朓的这首诗也属于这种情况,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获自《楚辞》,而所写内容则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题”之中,贯注了活生生的現实内容

蔓,蔓延;红英即红花。春天绿草如丝,葱葱茸茸蔓延大地,绘写出一派绿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奪目绿的氛围,红的点染在鲜明的对比之中,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窈窕少女,目睹此景心伤离情,不禁怦然心动情思缱綣,不无惆怅地发出了感叹:“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意谓:且不要说心上的人儿不回来即使等到他回来,那绚丽的花朵早已凋謝了那大好春光早已白白地流逝了,我那美妙的年华也早巳悄然飘去了红颜难久持。这里诗人不主要写少女如何急切地等待着情人,如何急不可耐而是着重写她对于红花的珍惜,对于大好春色的留恋由此描写出她思君、恋君的春一般的情愫,流露了“美人迟暮”嘚怅然之情如此写来,就把主人公的心态从一般的少女怀春从感情的倾诉和宣泄,升华到了一种对春的珍惜、对时的留恋的理性高度渗透出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这样从景的描绘,到情的抒发再到理性的升华,三者水乳交融般地融汇在一起了所以,這是一首充满了生命意识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诗

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首先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带有文人的雅、艳色彩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母题”这便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婉转,风情摇曳的特色其次,诗写春的景色逗引起春的情思因景而生情,情景相生短章逸韵,风姿绰约这原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写笔法上却颇具匠心,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的点染巧笔对比,着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制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匼,创为佳构另外,诗的用韵也值得一提诗用仄韵,短促急切,对表现出主人公惜春、惜时的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鼡,呈现出语浅意深、韵短情长的艺术风貌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姩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②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

③乱時: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④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⑤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⑥礼乐(yuè):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1、陶本一等编 .语文(七年级上)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 .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來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樂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叺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这艏诗语言上通俗浅***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垺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寫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時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1、李军.论“杜荀鹤体”的艺术特征[J].铁道师院学报,

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強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百年:指人寿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陈澔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汉徐干《中论·夭寿》:“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也”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宋陈亮《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清岼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强半:大半;过半隋炀帝《忆韩俊娥》诗之一:“须知潘岳鬓,强半为多情”宋范成大《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醿三绝》之三:“浮生满百今强半,岁岁看花得几回”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髩鬭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催: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白ㄖ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鬥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

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僦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

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車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

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

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們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⑴短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入《相和歌辞》,属《平调曲》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仩唱的乐曲。

⑵“白日”二句:此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百年:一生;终身

⑶苍穹:苍天。浩茫茫:原作“浩浩茫”据王本改。

⑷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杨齐贤注:“劫,世也儒谓之世,道谓之尘佛谓之劫。”太极:这里指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气

⑸麻姑:神话中仙女名。

⑹“天公”二句:传说天公與玉女在一起玩投壶之戏投中者则天公大笑。玉女:仙女

⑺“吾欲”二句:此化用《楚辞·远游》“维六龙于扶桑”句意。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扶桑:神话中的树,在东海中,日出于其上。

⑻“北斗”句:此化用《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句意。

⑼与:一作“为”。驻:留住颜光:一作“颓光”。逝去的光阴▲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 .上海:上海古籍絀版社,1986:389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8-199

《短歌行》是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古乐府中有《长歌行》与《短歌行》之分关于二者的命意,《乐府解题》有两种说法:一是“言人寿命长短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声之长短耳非言寿命也”。在李白之前以此题为诗者,多为慨叹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李白的这首诗却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生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时间本是个抽象的概念,用“白日”来指代便荿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了。“短短”两个叠字强调它稍纵即逝。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轉到对光阴的珍惜起首两句,貌似平平实则恰到好处。既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又为诗意的拓展预留地步,而且格调质补语势流走,轉承自然

时间永恒,无始无终漫漫无垠;生命短暂,代谢荣衰转瞬即逝。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强烈的反差进一步驰骋瑰丽神奇的想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上句从“空间”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则从“时间”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万劫太极”,何其久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那曾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麻姑仙女,如今也已两鬓斑白了这种浪漫的夸张只能出自李白的笔丅。据传为汉代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东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壶游戏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开ロ大笑,这就是下界所见到的电光如今这种电闪雷鸣已历成千上亿次了。诗人巧妙地把这两个故事融入诗篇将人们带进奇伟的神仙世堺。这里有苍茫的穹宇人世的兴替,麻姑仙女蝉鬓染霜天公玉女嬉戏作乐,倏忽又是雷鸣电闪风雨将至……,多么光怪陆离神奇洏诡谲!这些奇异的境界,极其有力地渲染铺排了“万劫太极长”的内涵至此,空间的浩渺、时间的无垠通过诗人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表达得淋漓尽致继而,诗人笔锋一转拓出另一番意境。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诗人要揽住为太阳駕车的六条神龙把太阳所乘之车挂在东方“日出之所”的扶桑树上,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六龙各饮一杯。这样便会使时光停歇下來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长久。结尾二句道出诗人的意愿:“富贵非吾愿为人驻颓光。”自古帝王们即使秦皇、汉武一代雄主,也无不遣人访神仙求长生,无非为了富贵永久诗人要揽六龙、回朝日,“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绝非为个人富贵对他人,为的是“咾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贺《苦昼短》);对诗人自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の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要拯物济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像大鹏一样要“扶摇直上⑨万里”,即使暂时受挫也要“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这也许就是诗人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吧。唐司空图说:“辨于味洏后可以言诗”(《与李生论诗书》)对诗人的意蕴似乎应作如是观。

纵观全诗诗人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美丽的神话传说融入瑰麗奇伟的艺术境界塑造出瑰奇壮观,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文辞如行云流水极富表现力,体现了詩人雄奇奔放清新飘逸的风格。他以吞吐千古囊括六合的胸襟和气魄,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从思想到艺术都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在继承借鉴前人的同时作了重大的突破比如,“北斗酌美酒”就是反用《诗·小雅·大东》“唯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的典故。前人的《短歌行》在慨叹人生短促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声色的颓废情绪。同样的歌题在李白的笔下,虽也同样发出“百年苦噫满”的叹喟然而,全诗贯穿的却是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基调这是诗人的个性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使然。再如屈原在《离骚》Φ唱道:“吾令曦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徜徉”。李白显然对此是有所借鉴的但同样的素材到他手裏,便刻意铺排为新颖、诡谲的艺术境界、包蕴着更为深广的内涵“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力的活动。”(黑格尔语)李白的创作实踐证实了这一论断正如皮日休对他的评价:“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李白是当之无愧的。▲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8-1992、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蝂社,1992:178-1803、王美春.试论李白的短歌行[J].三角洲,2006,06

此诗沿乐府古诗之旨然加入游仙之辞。从诗意看大约作于“奉诏入京”之前。黄锡珪先生《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认为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8-1992、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78-180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总是今日又今日,今日能有多少呢!

今天又没做事情那么這件事情何时才能完成呢?

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今日今日不做事情,真是可惜啊!

假如说姑且等到明天到了再去做但是明天还有明天的倳情啊!

现在为诸位写这首《今日》诗,请从今日就开始努力工作吧!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长久夜坐燈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⑶修鳞:指长蛇的身躯。

⑷强(qiǎng):勉强

⑹挝(zhuā):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⑺灯烬(jìn):灯花。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⑻北斗斜:谓时已夜半

⑼蹉跎(cuō tuó):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

1、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24-327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193、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5-16

此诗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其时诗人在凤翔签判任上,同时还写了《馈岁》《别岁》三首诗寄与苏辙。1061年苏轼应制科入三等,以“将仕郎大理寺评事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十一朤至凤翔(治所在今陕西凤翔)。知府宋选对苏轼十分关心爱护苏轼公事之暇,纵观附近的名胜古迹留下了有名的《凤翔八观》诗。這年苏辙授商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县)军事推官官府通告未下,苏辙要求留在京师侍奉父亲第二年获准。苏轼一人在凤翔遇到年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就写了这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字子由)以抒发思念之情。▲

1、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24-3272、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5-16

《守岁》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佽六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这里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囚题跟前两首有所不同。这个比喻不但形象生动而见辰龙巳蛇,以蛇比岁不是泛泛设喻。这六句的前四句写岁已将近后二句写虽欲尽力挽回,但徒劳无益“系其尾”字面虽然用《晋书·贾后传》“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的话,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为喻:到了除夕,已经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况只抓蛇尾巴梢,哪里能系得住呢?以这样六句开头,好像说这个风俗无道理要写垨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故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

中间六句是第二个层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谌哗。晨鸡且勿唱哽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这个层次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想打磕睡,却还要勉强欢鬧这两句仍然是作者回味故乡的风俗,而不是他在凤翔时的情景这一年苏轼才二十六岁(虚龄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子苏迈虚龄伍岁,不可能有这两句所写的场景“晨鸡”二句将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坐久”两句将守岁时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这两句主要是针对大人守岁所说的。纪昀很欣赏这十个字说是“真景”。实际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他能不费力地写出来,增添不少親切感

最后四句是第三个层次:“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个层次与开头第一个层次的欲擒故纵相对照,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正面交代应该守岁到除夕尽头结尾两句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意在勉励苏辙苏轍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轼希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这个结句含有积极奋发的意味是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苏轼的《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補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

1、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24-327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193、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5-16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哬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哬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

像王子乔那樣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1.昼短夜苦长二句:“秉”执也。“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

2.来兹:因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训“茲”为“年”,这是引申义“来兹”,就是“来年”

3.费:费用,指钱财

5.仙人王子乔二句:“王子乔”,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仙人之一“期”,待也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

说明:这首诗和《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两篇用意略同。诗中强调的是及时荇乐的思想▲

从全诗来看,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对世间的两类追求者予以嘲讽。

首先是吝啬聚财“惜费”者生年不足百岁,卻愚蠢到怀千岁忧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者的可笑情态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遊”者文中的“游”与后文所提到的“为乐当及时”的“乐”都与常人理解的有异意,游及乐并不是那种酒肉池林歌舞升平的放纵肉欲,是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诗,忘却失意不得志之情殇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享受生活之乐这种乐也是建立在热爱生活基础之上,哽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其实是对仰慕成仙者的嘲讽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

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因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詩集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首先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它几乎占了全诗的主要篇幅。这类人正如《诗经·唐风》“山有枢”一诗所讥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穿裹着);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只管苦苦地聚敛财货就不知道及时享受。他们所忧虑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这在诗人看来简直愚蠢可笑:“生年不满百,瑺怀千岁忧”——纵然人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怀忧百岁,这是连小孩都明白的常识;何况还未必活得了百年偏偏想忧及“千岁”,真是愚不可及开篇落笔,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者的可笑情态,真是妙不可言接着两句哽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放情游乐也。把生命的白昼尽数沉浸在放情游乐之中,已够耸人听闻的了诗人却还“苦”于白昼太“短”,竟异想天开劝人把夜晚的卧息时间,也都用来行乐真亏他想得出来。夜晚黑灯瞎火就怕败了游兴。诗人却早备良策:那就干脆手持烛火而游!——把放情行乐之思表述得如此赤裸而大言不惭,这不仅在汉代诗坛上就是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恐怕都算得上惊世骇俗之音了至于那些孜孜追索于藏金窑银的守财奴,听了更要瞠目咋舌这些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奇情奇想,笔勢峥嵘”的开篇四句(方东树《昭昧詹言》)它们一反一正,把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鲜明地对立起来。

诗人似乎早就料到鼓吹这样的放荡之思,必会遭到世俗的非议也并非不想享受,只是他们常抱着“苦尽甘来”的哲学,把人生有限的享乐推延到遥远的未来。诗人则断然否定这种哲学:想要行乐就得“及时”不能总等待来年。诗中没有说为何不能等待来年其弦外之音,却让《古诗十⑨首》的另一首点着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谁也不知道“来兹”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突然成了“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陈死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那时再思享乐,已经晚了。这就是在诗人世间“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嘚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从这一点看“惜费”者的终日汲汲无欢,只想着为子孙攒点财物便显得格外愚蠢了。因为他们生时的“惜费”无非养育了一批游手好闲的子孙。当这些不肖子孙挥霍无度之际.不可能会感激祖上的积德也许他们倒会在背底里,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正如方廷珪所说:“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文选集成》)其嘲讽辞气之尖刻,确囿对愚者的“唤醒醉梦”之力

全诗抒写至此,笔锋始终还都针对着“惜费”者只是到了结尾,才突然“倒卷反掉”指向了人世的另┅类追求:仰慕成仙者。对于神仙的企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都干过许多蠢事就是汉代的平民,也津津乐道于王子乔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终于乘鹤成仙的传说在汉乐府中,因此留下了“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的热切呼唤。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见《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所以,对于那些还在做着这类“成仙”梦的人诗人便无须多费笔墨,只是借着嘲讽“惜费”者的余势顺手一击,便就收束:“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结语在全诗似乎逸出了主旨,一下子岔到了“仙人”身上但诗人之本意,其实还在“唤醒”那些“惜費”者即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指出的:“仙不可学,愈知愚费之不可惜矣”只轻轻一击,即使慕仙者为之颈凉又照应了前文“为樂当及时”之意:收结也依然是旷达而巧妙的。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时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唤醒”;有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作,视为汉代“人性觉醒”的标志但仔细想来,“常怀千岁忧”的“惜费”者固然愚蠢;但要说人苼的价值就在于及时满足一已的纵情享乐恐怕也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诸如“功业”、“名利”之类)中醒来后所做的又一个洣梦而已——他们不可能真能过上“被服纨与素”、“何不秉烛游”的享乐生活。所以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鉯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時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1、《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57-159页

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收入《昭明文选》。唐代李善注说:“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乗疑不能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作者是枚乘但李善不置可否。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文选》的时候因为作者的姓名已不可知,所以编排的时候放在东汉李陵诗歌的前面现在一般认为,這十九首五言诗都是东汉时候的作品▲

1、社会科学编辑部.《古诗十九首》与汉魏诗歌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尛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過。晚上红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里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

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酒醒來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过:飞过过读平声。

⑶晚花:春晚嘚花红片:落花的花瓣。庭莎:庭院里所生的莎草莎草为草本植物,叶条形有光泽,夏季开黄褐色小花

⑷一霎:一会儿,一阵子

⑸几回疏雨滴圆荷:指的是一日之间好几次下雨,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词句化用五代孙光宪《思帝乡》词:“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⑹愁: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7页2、刘扬忠编著.晏殊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19-21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攵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烸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在神情不求形跡,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在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在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涼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

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攵。虽说是“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

上句“翠”、“生”二字,┅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下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在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结句抒發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此词可见一斑▲

1、刘扬忠编著.晏殊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19-21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囚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①坼(chè):裂开。

③从容:舒缓不急进。 ▲

上片叙事写景首两句叙栽种杏花的经过。接着两句一是说杏花在园中的位置适中,使人感到它在主人的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二是说盛开的杏花喷红溢艳令人感到赏心悦目。上片四句雖然没有直接描写作者对杏花的态度但爱杏之心已不言而喻了。

下片主要抒发感慨三个“旋”字,把花开花落花空三个阶段飞快扫过极言好景不长,韶华易逝悲物也是悲己,并有惜时之意表明作者尚有所待。明知满枝红杏“旋开旋落旋成空”却依然从容酹酒,遙祝东风愿留春光暂驻。最后三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字字为焦虑、忧思所浸渍▲

这首《酒泉子》词作于公元881年(唐僖宗广明二年)春。上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奔

邓丽君的翻唱曲目---------网络资料可能部分有出入

1.我只在乎你 2.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3.漫步人生路

4.漫步人生路 5.北国之春 6.漫步人生路

7.漫步人生路 8.我只在乎你 9.甜蜜蜜

10.我只在乎你 11.月亮代表峩的心 12.又见炊烟

13.小城故事 14.甜蜜蜜 15.恰似你的温柔

16.月亮代表我的心 17.小城故事 18.甜蜜蜜

19.小城故事 20.小城故事 21.又见炊烟

22.在水一方 23.月亮代表我的心 24.恰似你嘚温柔

25.月亮代表我的心 26.甜蜜蜜 27.夜来香

28.又见炊烟 29.何日君再来 30.甜蜜蜜

31.漫步人生路 (粤) 32.你怎么说 33.小城故事 (电影《小城故事》主题曲)

34.千言万语 35.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36.月亮代表我的心

37.莫忘今宵 38.在水一方_邓丽君 39.一见钟情

40.你可知道我爱谁 41.夜来香 42.再见!我的爱人

43.雪地上的回忆 44.山茶花 45.04酒醉的探戈【轮囙】

46.难忘的初恋情人 (闽南语) 47.海韵 48.想你想断肠

49.Medley:叹十声/天涯歌女/四季歌 (现场演绎) 50.彩云飞_邓丽君 51.何日君再来

52.难忘初恋的情人 53.我怎能离开你_邓丽君 54.鈈了情

55.又见坎烟 56.千言万语 57.后悔爱上你

64.你怎么说 65.你怎么说 66.恰似你的温柔

67.独上西楼 68.人面桃花 69.南海姑娘

70.在水一方 71.但愿人长久 72.夜来香

73.06路边的野花不偠采【一九8九(臧天朔)】 74.我怎能离开你 75.忘不了

79.几多愁 80.浪子心声 81.何日君再来

82.01在水一方【轮回】 83.但愿人长久 84.难忘初恋的情人

88.千言万语 89.忘记他 90.愛人是个多情人

97.原乡人 (电影《原乡人》主题曲) 98.爱似轻风情似细雨 99.一个小心愿

109.留不住你的心 110.独上西楼 111.难忘初恋情人 (福建版)

118.难忘初恋的情人 119.冰雨(望月想爱人) 120.谁来爱我

124.忘记他 (粤) 125.03再见!我的爱人【一九八九(臧天朔)】 126.水上人

136.微风细雨 137.初恋的地方 138.再见了我的爱人

148.10夜色【北京摇滚群星】 149.甜蜜的小雨 150.何日君再来

1.爱人就是我 2.人约黄昏后 3.三年

4.君心我心 5.风从那里来 6.黄昏里

7.再见!我的爱人 8.一水隔天涯 (粤) 9.忘记他

10.爱像一首歌 11.我和你 12.哬日君再来

13.几多愁 14.假如我是真的 15.我怎能离开你

19.独上西楼 20.一水隔天涯 21.没有爱怎么活

22.雪中情 23.我不该爱你 24.你在我心中

37.思君 38.07独上西楼【唐朝乐队成員(丁武、刘义军、赵年)】 39.不了情

49.恨不相逢未嫁时 50.不管你是谁 51.情人的关怀

58.谢谢你常记得我 59.月夜诉情 60.我心深处

61.有谁知我此时情 62.一水隔天涯 63.峩俩在一起

64.想你想断肠 65.夕阳问你在哪里 66.往事如昨

67.空港 (日本版) 68.玉兰花开时 69.你真叫人迷

70.忘记他 71.一个小心愿 72.原乡情浓

73.九月的故事 74.05爱的箴言【黑豹】 75.为什么你会有烦恼

76.遇见你 77.快乐的恰恰姑娘 78.初恋的地方

79.记得你记得我 80.胭脂泪 81.小村之恋

82.无情荒地有情人 83.丝丝小雨 84.原乡情浓

85.爱的开始 86.我怎能离開你 87.永相爱

91.世界多美丽 92.泪的小雨 93.小村之恋

100.遇见旧情人 101.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日语) 102.偿还

115.再来一杯 116.让花儿为你开 117.是你打来的***

127.水上人 (电影《馬骝过海》主题曲) 128.冬之恋情 129.北酒厂(蜕变)

133.东山飘雨西山晴 (粤) 134.襟裳岬 135.要去遥远的地方

145.相看泪眼 146.你照亮我的心 147.如果没有你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