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木剑: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浓汤野人&2011.04
还是金庸,还是独孤九剑,(以下文字大部分引用自一位武侠爱好者整理)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剑走偏锋(一招鲜,以奇招赚钱)的对立面,也是剑走偏锋的下一个阶段。剑走偏锋说的是在与对手实力有差距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剑指的是绝对实力,在与对手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需任何技巧。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我们对他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看看能否找到交易之道。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
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别名之以: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
&首先来考察一下“利剑级”。
“独孤九剑”显然是属于这个级别的武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铁重剑是根本无法施展“独孤九剑”的。而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无名利剑又有如下评语:“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前”即二十岁以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能自创出“独孤九剑”这样的剑术,即便将这一创作的时间推迟到“软剑级”阶段,即三十岁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期货的交易方法,是经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结构,类似波浪理论,海龟理论等交易理论,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
由此不难断言,“独孤九剑”最有可能是独孤氏的家传武学,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一样,而且就剑法的名称来分析,也是家传武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独孤求败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个武学世家,因此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学会了这套家传绝学,得以仗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然而,独孤求败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在二十岁左右时,便跨入了他剑术造诣的第二个境界“软剑级”。
关于这柄软剑,独孤求败的题字颇耐人寻味:“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从表面上看,将“误伤义士”归咎于软剑的“不祥”,并将其“弃之深谷”,似乎实在有失高手的水准。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仍不难发觉其合理性。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独孤求败弃利剑而就软剑的原因。
众所周知,“独孤九剑”是一种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法,但达到“无招”的境界后又会如何呢?令狐冲在未学“独孤九剑”前就曾问过风清扬一个颇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果对敌的双方都达到了“无招”境界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风清扬显然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为了不致被后辈小儿问倒而显得很没面子,就以一句“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敷衍搪塞过去了?(前几年期货上达到无招境界的人很少,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手都已达到,这位太师叔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就因为这句话令狐冲日后可吃了大苦头,与东方不败的一战几乎送掉小命,东方不败用的是绣花针,还有比它更轻更快的吗?独孤求败当时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非常自然地,他也会想到一个直截了当的***:“无招相较,快者胜。”(令狐冲在与东方不败一战中之所以大吃苦头,正是因为对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独孤求败为什么选择软剑了,软剑的优点正在于其轻盈快捷,可以获得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也是目前期货上赚钱的一种方式)现实中的武者很多都是速度型的,因为只要体能不走下坡,靠着时间的累积也可以慢慢的把速度提到一个远超常人的高度,再配合以技巧、扎实的功力,足以自保。(我曾经用2万8尝试过,以秒计的快速交易,一个月做到15万,半年到600万).
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剑过于快了往往就难以收发自如,起初独孤求败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剑法已渐入魔道(很有可能还因为江湖中人称他为“剑魔”而沾沾自喜),直至发生了那桩“误伤义士”的“恶性事故”。
关于如何会“误伤义士”,书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即令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定义为“不详”之物而“弃之深谷”,并由此开创了“重剑级”的新境界)来看,该是与“软剑级”剑术无法收发于心有关。由此看来,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弃之深谷”的行动,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对“软剑级”这段武学弯路的摒弃,和另起炉灶的决心,颇有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的味道。
&&& 放弃“软剑级”这一剑学歧途之后,独孤求败以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终于悟出了“以拙胜巧,以重压轻”的剑学至理,从而对其祖传剑法作出了第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之所以称之为“实质性的突破”,是由于作为独孤家祖传剑法“独孤九剑”最高境界的“无招”,在“重剑级”这一剑学新境界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
《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著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
从这一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以杨过这般轻狂跳脱的性格,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由神雕督促着练剑,尚能在数日之中就达到了“无招”的境界。(确切地说,杨过终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学理念上达到“无招”的境界,但却在使用玄铁剑时自然而然地把“无招”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剑级”剑法的奇妙之处。
唯快不破与重剑无锋:
假设排除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单纯以境界来判断的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应该是略胜一筹的。其实严格来说“唯快不破”并不能算是一种境界,只是在速度上达到了一个另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后者则是在境界上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做到以慢破快、以静制动、以无极破万象的程度。技术派在无招之后求快,而基本面分析派在无招之后追求的就是重剑无锋,沛然之势不可挡。(大家自己感悟,我无法表达,通过实盘给大家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这段充满了自信与豪气的题字,说明在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
&&&&先写到这,木剑乃至无剑,我没有想到是什么。该看懂的朋友自然能看懂,现在看不懂的,以后再来看吧。
木剑: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浓汤野人&
& 去年四月份发了一篇博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对交易的境界进行探讨,那时对木剑级高于重剑级无法理解,因为在我看来重剑级已经做到利润最大化,从名利上无疑达到了交易的顶峰,正如独孤求败所说“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 今天通过一年的交易实践以及对《庄子》和南怀瑾先生《我说参同契》的学习,试着对木剑进行一些领悟。关于如何用木剑胜过重剑,曾经引发了杨过如下的思考:“玄铁剑重近七十斤,这柄轻飘飘的木剑要能以轻制重,只有两途:一是剑法精奥,以快打慢;一是内力充沛,恃强克弱。”&
& 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对的。“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剑级”和“软剑级”的水准,不作考虑;而“内力充沛,恃强克弱”也仅适用于“重剑级”,倘若对敌双方都是“独孤求败”,用这种方法较量的话,败的必然是那个使木剑的“独孤求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木剑胜重剑”了。杨过显然是照后一种方法练的,所以虽将木剑练得颇有声色,但成就也就仅止于“重剑级”而已。这点在他与金轮法王的那场决战中就得到了证明,当时他空手与金轮法王交战,又要救郭襄,明显处于下风,于是便开始后悔过于托大没带玄铁剑,可见他当时的武功仍需借助玄铁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属“重剑级”的范畴。
而整理这些评论的武侠爱好者认为:“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木剑级”呢?百年后的另一位武学大宗师张三丰给出了***,那就是太极剑法的“以柔克刚”、“以我之钝,挡彼之无锋”。武当山上,张无忌以木剑迎战方东白的倚天剑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真髓。但张无忌本人的武学修养并没有达到“木剑级”的水准,他和杨过一样是在他人的指点之下将这些高深的武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日后会被波斯明教的“风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杀得大败。独孤求败当年在海潮之中练剑,面对大海无穷无尽的威力,终于悟出了“以柔克刚”的道理。用木剑与玄铁剑相斗,使木剑者只要不去直撄玄铁剑之锋,一味与之缠斗。时间一长,使玄铁剑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时使木剑者就必胜无疑了。此即木剑胜重剑之法。由此,独孤求败达到了“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我觉得这种理解方向正确但并不究竟。在交易中巴菲特就是重剑无锋的代表人物,因为他把内力练到了极致,那就是源源不竭的几乎零成本的保险资金。“模糊的正确优于精确的错误”加上永不断裂的资金链就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写照。如此人物“木剑”如何能胜?
再看神雕中一段:郭靖此时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紧紧围住,心想他内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厉,必难持久。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挡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乘隙反扑,越斗越是挥洒自如。因此这一层修为不只只是柔劲,而是一个由至阴而至阳、由至刚而至柔的过程。
由此可见“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实已到有为法的巅峰,根本无法可破。而所谓“木剑”优于“重剑”并不是指战略战术的选择优胜,而是境界上由至阳至刚从而阳极阴生,对自我境界的一种突破,也是有为法向无为的“无剑级”的一种过渡,它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阴阳融合而渐入无为,“木剑”只是指代,“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由是无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因此武学与交易的第一重境界:无招胜有招。第二重境界:无为无不为。一切有为法必有倚仗,也即根本,但是受娑婆世界无常法则限制,其根无常,也就逃不脱钟摆的命运,跳不出时间的范畴,都只在套中。区别只在于钟摆的摆动幅度,越大的成功带来越大的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LIVEMORE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诠释,四次破产每次都将他带向另一个成功的高峰,但最终难逃再次破产,他的努力只是在使钟摆的幅度越来越大。
最后摘网友凌波微步时强在微博上转的一首诗: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入深潭水无痕;
无根浮盈空欢喜,
未悟真经套中人。
---------------------------
【评价】独孤求败的五个境界 利剑软剑重剑木剑无剑
2“”--“”
5”“”“”“”“”“”“”“”“”
---------------------------------
徐克导演的《七剑》里面的一句著名台词:剑越锋利,就越接近死亡。
---------------------------
浓汤野人-林广茂:我对期货市场的最高理解
ALT="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木剑: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TITLE="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木剑: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
新朋友,您可以点击标题下方的“清华深圳研究生院...
”关注我们!
最近在回复一位网友评论时,偶然谈到了期货市场是自适应市场,突然想总结一下自己对期货市场,以及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看法,给有缘的朋友分享。但是不知从何说起,想起偶然看到一位高人写的《笑傲江湖》中的期货投资的道理,感叹金庸先生真不是一般的了不起。我的体会与这位高人不同,但是觉得这个方式应该会比较容易表达。
以下部分是我的体会: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人格魅力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率性而为,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可谓什么样的人使什么样的武功,我实在很难想象如果独孤九剑让鼎鼎大名的郭靖郭大侠或者气宇轩昂的北乔峰来演练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演绎方式,这就有点象最好的策划师当会计和最好的会计当策划师一样,很多时候,性格决定人生的另外一层意义就是性格会导致有些人在有些行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或者某些人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某种境界。
所以要写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就必须要写令狐冲这个人,实在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令狐冲也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真正领会到独孤九剑的精髓,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关令狐冲从风清扬前辈处学剑的过程,看看我们能够从中间领悟到哪些精妙之处。
但说令狐冲被师傅岳不群罚到后山思过崖面壁反思,无意中看到了山洞里面五岳各派的厉害武功,日思夜想之下也学会了几个厉害招式,一天,岳不群夫妇来思过崖看望令狐冲,岳夫人在给令狐冲喂招的时候,剑越使越快,令狐冲神不守舍之下,危急之中自然而然地使出了山洞石壁上的厉害武功,引起了岳不群关于华山派到底是剑宗厉害,还是气宗正宗的一段对话,岳不群作为气宗的代表人物当然认为一力降十巧,拿岳夫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你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师父的上乘气功,再巧的招数也是无能为力。(技术面的形式再好,如果与基本面相背离,则反而是最好的反向操作时机,可以逆市开重仓。)本门功夫以气为体,以剑为用;气是主,剑为从;气是纲,剑是目。练气倘若不成,剑术再强,总归无用。”
(实际上,这段就是典型的到底是技术分析有用还是基本分析有用的问题,岳不群是典型的基本分析派,自然就看不上技术分析派,而在所有的投资中最终决定胜败的是基本面分析,招式只是可以被利用的手段,后面会讲到,有招必有破绽。)
师娘当然是教训得是,因此,从此以后,令狐冲别说不再去看石壁上的图形,连心中每一忆及,也立即将那念头逐走,避之唯恐不速。但不巧田伯光硬要和他比剑,而且说好了如果令狐冲输掉的话就要下思过崖见一见仪琳小师妹,为此,令狐冲就和田伯光打了起来,当然,令狐冲又如何是万里独行田伯光的对手,在没有办法之下,令狐冲又到山洞里面去学习那些厉害的武功,但终是学会了全部的招数,却依然不是田伯光的对手,这才引出了风清扬老人的授剑。
其实风清扬也没有教令狐冲太多的东西,只是说了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但有这“行云流水,任意所至”八个字的帮助,令狐冲一下子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其实,还是那些招数,只是使用起来不再拘泥于原来的一招一式,及至和田伯光比武之时,翻翻滚滚的竟然打了一百多招,远远超过了田伯光的三十招之约,田伯光性急之下,就掐住了令狐冲的脖子,而且令狐冲的剑也被打飞了,这时候忽听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剑。那招‘金玉满堂’,定要用剑才能使吗?”令狐冲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满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闷哼一声,委顿在地。(其实,剑术之道在于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交易之道,又如何不是同样的境界呢?)
风清扬道:“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要在这个市场成功,重要的是学习以后的“思”和“悟”,然后用你自己的“道”来进入市场,以为搞懂了历史,就一定知道未来,那是一种美好的自我安慰,市场是一个自学习的生物,会以市场参与人的水准而改变自己,但终究还是要完成7亏2平1盈的市场过程,所以,今天的你回到十年之前是高手,但在今天你什么都不是。)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市场是一生个命体,因此,只要存在固定的交易程式,市场自然就能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只有浑然天成,和市场真正结为一体,以无招之招来应对市场才有可能真正达到高手的境界,所以,那些标价百万,或者自称战无不胜的指标都只是一些对市场依然不甚了解的狂妄之徒的最新发明,真正的市场之道就是以无胜有,无为之为)
风清扬道:“要切肉,总得有肉可切;要斩柴,总得有柴可斩;敌人要破你剑招,你须得有剑招给人家来破才成。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你见闻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剑要刺向哪里,砍向何处。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并无招式,‘破招’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学过武功之人,虽无招式,却会给人轻而易举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剑术,则是能制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制。”
市场中的高手是要去发现参与者犯了什么错误,如果参与者都没犯错误,那么你就没有参与市场的必要。
风清扬在说完这些以后,又让令狐冲将这华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贯通,然后全部将它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再以甚么招数也没有的华山剑法,去跟田伯光打。为了帮助令狐冲达到这样的境界,风清扬又道:“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罢了,总之不可有半点勉强。”(遗忘,只有遗忘技术才能让你真正体会市场,才能真正领会到市场和交易的真谛所在,把自己真正融入市场之中,学习的过程是入,进去出不来就是执!单执于一为偏,偏信于一为迷!拥有开放的心态,不被固定的观点所左右,才能不败。)
及至后来,令狐冲又学习了名闻天下的独孤九剑,但到学完以后,练了一会,顺手使出一剑,竟是本门剑法的“有凤来仪”。他一呆之下,摇头苦笑,自言自语:“错了!”跟着又练,过不多时,顺手一剑,又是“有凤来仪”,不禁发恼,寻思:“我只因本门剑法练得纯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剑时稍一滑溜,便将练熟了的本门剑招夹了进去,却不是独孤剑法了。”突然间心念一闪,心道:“太师叔叫我使剑时须当心无所滞,顺其自然,那么使本门剑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将衡山、泰山诸派剑法、魔教十长老的武功夹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划分,某种剑法可使,某种剑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此后便即任意发招,倘若顺手,便将本门剑法、以及石壁上种种招数掺杂其中,顿觉乐趣无穷。但五岳剑派的剑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长老更似出自六七个不同门派,要将这许多不同路子的武学融为一体,几乎绝不可能。他练了良久,始终无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强求?”当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么招式,一经想到,便随心所欲的混入独孤九剑之中。。。(可能最后你还是会经常使用某种工具,就像有些人搞技术分析到了极致还是会偏爱某个指标或者工具,但到底是平均线,还是macd,
或者布林通道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在经历过忘却以后,无法忘却的也就不必刻意去忘却了,这又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写的很乱,大家凑活看吧,希望有缘能看懂的人很多,这是我目前对期货市场的最高理解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正在努力的人跑得更快一点。要点发博文了,我有点心疼,还是小气啊。
来源:网络
作者:浓汤野人-林广茂
-------------------------
【道德经】&四十五卷&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ALT="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木剑: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 ( 11:35:45)
第四十五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版本1)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版本2)
大成若缺(1),其用不弊(2)。大盈若冲(3),其用不穷(4)。大直若屈(5),大巧若拙(6),大辩若讷(7)。静胜躁,寒胜热(8)。清静为天下正(9)。
(1)大成若缺:大成,最圆满的东西。若缺,好象有所欠缺一样。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及理想的人格。
(2)其用不弊:弊,帛书本作"敝",破败的意思。它的作用不会破败。
(3)大盈若冲:冲,古字为"盅",虚空的意思。
(4)穷:穷尽、穷竭。
(5)屈:弯曲。
(6)大巧若拙:最灵巧的看起来却好象很笨拙。
(7)大辩若讷:大辩,最善雄辩、最有口才。讷,说话迟钝、笨拙。大辩若讷,就是最有辩才的却好象不善言词。"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都是对一个完善人格外在形态的描述,"大成"、"大盈"才是他的本质。老子的理想人格与其虚静、退守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8)静胜躁,寒胜热:通行本作"躁胜寒,静胜热",陈鼓应据蒋锡昌、严灵峰之说改为"静胜躁,寒胜热"。蒋锡昌认为,"静"与"躁"相对,王弼在六十章、六十一章的注中亦将这两个概念对比而用("躁则多害,静则全真"、"雄躁动贪欲,雌常以静,故能胜雄也");《管子&心术上》及《淮南主木》中均有躁、静对言的例子,等等。
(9)清静为天下正:"静"及上旬"静胜躁"的"静",帛书乙本作"靓"。正,通"贞"、"政",首领、君长的意思,一说含有模范的意思。
最圆满的东西就好象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实的东西好象空虚的一样,可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笨拙的一样,最好的口才好象是不善言词一样。清静战胜躁动,寒冷战胜炎热。清静无为便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译文1)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译文2)
凡有大成就的人,好象在某些方面总有不足之处,(正是这一得一失,才使其作用相互弥补,整体上)
不至于衰竭;充盈的物质好象总是从空虚开始,(正是这一虚一实相互转变,)
才使整体上用之不尽。有笔直似乎就有弯曲,有灵巧似乎就有笨拙,存在能言善辩,就好象总有笨嘴拙舌。善于运动的人能战胜寒冷,善于守静的人能战胜酷热,(心静自然凉)
。明白了静能胜热的道理,就能为治理天下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译文3)
【古文正解】&
三返要一,圣人法之,其径曰玄超,其门曰玄同。可以明心,可以理事,可以葆身,可以全生;可以周物,可以载人,可以完德,可以善名。双用而两全,致境乎完善。&&
【今文正解】&&
三个物体不可区分,归结为一个依据所在。圣人效法它,所走的途径叫做“以玄妙超越”,所进的大门叫做“与玄微齐同”。可以明澈心智,可以理好事情,可以葆养肉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周全万。
这一章在内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说是四十一章的继续,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四十一章讲的是“道”,本章讲的是“人格”。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态;“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的外在表现,都是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认识事物、认识人。尤其对于那些国富兵强,拓地千里,并国数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将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丰满充盈的如果能以细小视之,富裕却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当然会其用无穷。
【补充:生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器已成之人,返朴归真,与宇宙合一,面对浩瀚的宇宙,总感智慧不足。这种人生追求所产生的作用才是对自己、对社会没有危害的。浩然正气充盈体内却虚怀若谷,这种功夫的作用才是无穷的。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是通过长期修炼功德圆满的体现,是求之于内的结果。“不弊”、“不穷”是道德使然。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e),大赢若诎(qu)。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运动战胜寒冷,心静战胜燥热,“无为之治”、“不言之教”可以使天下安定。
躁,是躁动、运动的意思。“躁”和“静”相对,“寒”和“热”相对。动则生热,热则胜寒。心静自然凉,凉则胜热。“躁胜寒,静胜热”,是阴阳生克原理。运用这一辨证原理去治理国家,其具体措施就是用“清静”二字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清静无为是圣人之治,圣人之治,就是施行“不言之教”和“无为之治。”无为之治可以发扬民主使政治清明,不言之教可以消除狂热、浮躁,使民心安宁。政通人和、人心思定,这才是人间正道。
本章通过有道者人格的伟大体现了道德学的巨大功用,并运用阴阳生克原理论证了治国策略。如果统治阶级热衷于功名利禄,搞专制主义,则劳动人民必然饥寒交迫。人民若要改变饥寒交迫的命运,就必须起来革命,变统治阶级的奴隶为国家的主人,实行民主法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政治文明,必然带来物质文明,而单纯的物质文明,又必然使人心浮躁、欲望无限、患得患失、内心茫然,这就需要用“不言之教”,来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人们有了正确信仰,社会自然安定。
-----------------------&
转:如水之清,如水之静;如水之柔,如水之韵!水有恒形,而无常形;水之常静,而无恒静!交易之人,必静如深渊之古潭泉,动如惊涛之拍堤岸;缓如小溪之汇江海,快如瀑布之落山崖。交易如水,无形之形,无势之势;视之恒静,而蓄势不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