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的意思是什么?

&&&&■我与《科技日报》&&&&&南朝梁时,江淹写过“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的诗句。说的是,远大的志向、战略的思想,总是来自波澜壮阔的实践;高明的行为、创新的做法,总是超出习以为常的规范。我觉得,“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用于描述我对《科技日报》的印象,也是比较适当的。&&&&上世纪80年代,《科技日报》刚创办的时候,我刚好硕士毕业参加工作。那时,许多领导同志的案头都有《科技日报》,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也都订阅《科技日报》,甚至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把看《科技日报》视为思想解放、思想深刻的标志。我当时从事政治领域的政策研究工作,但也喜欢看《科技日报》。&&&&大家爱看《科技日报》,是因为《科技日报》创新办报,有“远想”,有“高步”,能够提供新情况、新举措、新趋势、新思想、新知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后来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许多文章,都很有思想深度,启人心智,开人眼界。还有关于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等战略举措,有力支撑了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和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由于个人兴趣的关系,无论干什么工作,我都一直关注最新的科学进展,比如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膨胀、等离子体等科学理论,这都是《科技日报》给我科普的。&&&&“远想”不是胡思乱想,“高步”不是上蹿下跳,“远想”、“高步”必须以科学精神为基础。这就说到《科技日报》的另一个特点,科学办报。所谓科学办报,就是按照科学精神办报,坚持观察实验和逻辑理性,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证实或证伪,实事求是。《科技日报》所发新闻,有根据、有来历,反对学术不端,提倡怀疑、争鸣,坚持学术自由。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这种科学办报的精神尤其重要。搞新闻工作要讲客观性,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不缩小,“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科技日报》人本办报,重视反映科技人物和创新人物。在大量新闻报道中,人们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仪器设备,也不是枯燥无味的数据公式,而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爱民、爱科学的赤子情怀,正是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民族精神,支撑着我国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远想”、“高步”出自高贵的人,《科技日报》使我与这些高贵的人神交已久,让我独处斗室也能“谈笑有鸿儒”、“往来皆高朋”。&&&&近十年来,我从事科技政策研究工作,也有幸成为《科技日报》的作者之一,对《科技日报》的“远想”和“高步”有了更深的感受。《科技日报》的同志具有高度的政策敏感和学术敏感,同时具有对国家、科技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责任感,能够见微知著、见端知末,善于抓住全局性、根本性、趋势性的问题,及时加以充分报道。***主张政治家办报,我想这就是政治家办报在科技战线的体现。近年来,我们就国际上的一种新兴的创新政策工具----创新券进行初步研究,建议在我国改进、推广,在国内新闻媒体中《科技日报》首家发表。此后,江苏、浙江、上海、河南、广东、安徽、黑龙江等地的一些市县纷纷实行创新券政策,探索建立以企业需求为主体的创新计划体系,成为一些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们对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对象、目标、原则、重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改革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建议,《科技日报》以发言摘要的形式首先发表,及时为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参考。我们就新兴的战略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业进行初步研究,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优先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建议,又是《科技日报》首家发表,有力促进了研发服务业、设计服务业、技术转移服务业、技术改造服务业、创新能力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和后工业社会发展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新的发展方式的方向是智能型增长,还是《科技日报》首先发表,为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参考。&&&&我相信,只要坚持创新办报、科学办报、人本办报和政治家办报,《科技日报》必将继续以其远见卓识,在我国创新起飞的伟大历程中引吭高歌。&&&&(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来源:《华商论坛》《陕西论坛》&《商洛论坛》 & & &
起初,评价贾平凹书法的人绝大多数是和其有交往的、不谙书法三昧的作家、诗人、记者,如:、孙见喜等,这些人跑龙套、摇旗子、抬轿子的文章,使世人知道了贾平凹还会写毛笔字。贾平凹依靠在文学上享有的大名,写的字慢慢有了市场。就如 &“第一任贾办主任”,&在《贾平凹透视》一书中所说:“ 就包括他(贾平凹)的毛笔字,如果不是因为文学作品使他出了名,谁也不花钱去买他那字的。” 又说:“ 但严格意义上讲,还属于名人字,人们买字,主要是买他的名气。其次才是书法。” 随着大、小报刊吹捧文章的增多,贾平凹的字价随之上涨。但在这一时期,书法界对贾平凹字的评价几近于失语状态。&如果说:不谙书法三昧的作家、诗人、记者过分评价吹捧,还可理解;一些书画界的名家、名家过分评价吹捧,是实在难以理解的。 & & & 近年来,贾平凹约一些书画界的名家、大名家为自己的书画撰写评论文章,其目的是要将自己的 “ 名人字 ” 提升为 “ 高品位的书法 ”,将自己由一个书法爱好者提升为 “ 高品位的书法家 ”。所以,书画界的一些名家也加入到评论贾平凹书画的队伍中来了,这些人所作的评论文章多为丧失学术立场、混淆视听的溢美之词,过分评价吹捧。如果说那些不懂书法的作家、诗人、记者是 “ 目盲 ”,那么这些书画名家对贾平凹毫无根基、错字频出的书法以及毫无根基的绘画倍加褒扬,真可谓是 &“ 心盲 ” 了。其原因何在?原因是:互相抬轿、投桃报李。&比如&: & & & &,贾平凹在2003年给陈传席的一本薄书(不到300个页码)《悔晚斋臆语》写了一篇评论,倍加赞扬:“这是一本真正称得上才子的书。它得意,元气淋漓,爆发有力,控制得当,在平常里悟出的是常人悟不到的东西,又能有常人不可有的说法。可谓: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不禁感慨:鸟中有&,鱼中有鲸鱼,鲸鱼在海中游着,我们仅看到的是鲸鱼的背鳍,而正因为海洋中有着鲸身,这背鳍才为此而与众不同。” & 后来在出《悔晚斋臆语》增补修订版时,陈传席将贾平凹这篇吹喇叭的文章作为《后记》。 & & & 2004年,贾平凹给陈传席寄画约稿,陈传席就写了一篇《一超直入如来境》,刊登在《中国艺术报?画苑?中国书画家》专刊上。文中说:“贾平凹的书法浑厚逋峭,一派西北气象,比当代很多著名书法家好得多。” & “贾平凹的画生拙、古淡、高逸,而且浑厚、朴实、大气,金冬心之后,画界无此格也。今之画人,无此天才也。” & &连贾平凹看了都说:“说得太高了,我有些浑身出汗了。” & &陈的言论,引起了一场 &“贾平凹是不是画界天才” &的争议风波,在网上引得网民们 &“板砖” &纷纷。& & & & 再如:&,其散文常在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刊登,贾平凹2004年约朱以撒撰写评论文章,朱以撒写了一篇《大精神与小技巧》刊登在当年的《福建艺术》上,文中曰:“真是无技者无畏,大精神驾驭了小技巧。” & &然后,贾平凹送其一幅字,内容为:“大道撒缰”。& & & & 又如:&在《感觉贾平凹书画》一文中,竟然劝贾平凹万勿临帖,放弃基本功训练,免得像其他书法家那样因临帖、练基本功出现创作障碍。& & & & 王为国在《稳健平实厚重洒脱----贾平凹的书法艺术》一文中说:“20世纪,中国出现了几位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的双重身份的,一是伟大的作家鲁迅,第二位是著名作家,再就是当今的著名的作家贾平凹。” &那么,我只问一句:“郭沫若在哪里?”& & & & 更为离奇的是,日,《贾平凹书画展》暨《贾平凹书画》首发式在西安举行,西安美术学院副陈国勇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中华5000年出了两个艺术奇才,一个是苏东坡,另外一个就是贾平凹。贾平凹的作品无论是从品味还是高度上,都和站在了一个对等的位置。”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多名嘉宾的哄笑。得一论书画(zzyy196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乡村垂钓一湖一水一轻舟,春夏秋冬四季游。曲岸深潭云裁锦,一钩一竿钓春秋。
草木秋萧萧,
寒云黄秋园(),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1914年生,1979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毕生创作出许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反响强烈引发世人深省。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也涌现出诸多邹正 诗:《三上庐山》北山生雾南生晴,雾雾晴晴两不清。欲识庐山真面目,何须人在雾中行。邹正诗: 访岳麓书院千来源:《华商论坛》《陕西论坛》 《商洛论坛》
起初,评价贾平凹书法的人绝大多数是和其有交往的、鲁迅与蔡元培的关系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我看到的材料,对此研究不多,不知道是不是为尊者讳的原因。蔡元培书法邹正书法:自作诗《咏石榴》
春夏尽发枝,
含苞秋不迟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邹正书法:自作诗《半百感怀》黑发离乡途,半生负笈游。文无惊世句,书有傲王侯。废纸写三室,良毫付一楼。人生难得杜大伟,1959年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安徽萧县,现任《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
《中国书画报》日
“三无三自”----楚狂人
----记诗人,书法家邹北大学霸男神,携妻隐居深山27年,内心的强大和富有。北大未名湖畔的浊气,让两个喜欢自由纯粹的人,越发感到无法1、人生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往何处。    2、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什么。不要
一一湖一水一轻舟,春夏秋冬四季游。曲岸深潭云裁锦,一钩一竿钓春秋。
二草木秋萧萧,寒1、我最懂得知足,但还是有点想哭。  2、一般年纪轻轻就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成熟懂事的人,要么就是从小家教好,
辛卯春节感怀
2011年正月初四
半百光阴似箭梭,
仰天笑饮任蹉跎
色味长留人世间----读邹正《咏辣椒》诗所想起的
作者:王安国(安安)
“半邹正于2014年9月从北京回乡居住于湖南省华容县乡村,每天散散步,种种菜,泡泡茶,钓钓鱼、看看书,喝半个多世纪前,1956年7月,文化部长沈雁冰颁发一纸褒奖状: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
世人都知道万达集团在地产界地位显赫,却很少了解王健林对艺术收藏出手阔绰。自上世纪80年***始涉足收藏
“认识”长我几岁的诗人、书法家、评论家邹正先生,是现代通讯工具,朋友的微信群架起了桥梁,但与邹正先生郝建忠,恩师赐号----纳祥,河北邯郸人。齐白石第三代传人--中国著名大写早年研习八大山人、齐白石、崔子范等大师作
闲适野空晴, 徐本一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武汉大学国学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书解读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和百岁期颐之年。 三十而立,立什么?三十岁的人
《湖南日报》日发表草根书法家(邹正)的模样
(原榜题:读邹正和他的作品)邹正诗:《游华容墨山》
天上白云翻,
闲游小墨山。
若无禅寺在,
丙申秋日抒怀
一年一叶又秋声,
冷月孤明卧听风。
世俗疏人知独往, 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他的婚姻无比传奇。早在12岁通过拜堂娶得“童养媳”身份的陈春君薛元明,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赛,诸多理论文章发表陶行知从前所言:“世上有三等人。第一等人奉头脑为司令;第二等人奉肚皮做司令;第三等人奉生殖器做司令。每人所奉食、色,性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贺岁大片《鸿门宴》全国公映之后,更引起读者对古代饭陶行知(--)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潘天寿(),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王蘧常(),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 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里翁、玉树堂朱季海(1916--2011),名学浩,孔文子,苏州人。当代国学大师、学者。16岁时师从国学大师、朴学大师,邹正简介邹正,笔名:得一。湖北省武汉市?口区人,1961年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操军乡江黄村。三无人:无学历 、
陈子庄(农历日~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今重庆市荣昌县吴作人(),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吴作人是在风起云涌的上世纪二、三十年在书画史上,书画家被称为“一霸”的,只有董其昌,绝无仅有。 董其昌,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题华容联苑十三友”:华容崭显十三子,联苑新开五彩花。
诗人、书法家邹正朱中原先生是一位学者型、文人型的书法家。其行书宗二王,以宋人为尚,力追米芾、苏轼、山谷之文人韵陈新亚,1962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83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王学仲(),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1.天津孙伯翔:乃当代碑书第一高手。魏碑书自清末至今名家可数:康有为、赵之谦、张裕钊、于右任、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上,展出了台北故宫院藏300多件董其昌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63件书画作品和重要鉴藏品。
正在台北的朋友可以瞧一瞧,最近没有机会去台北的朋友一定要点这里!倪元璐的拙?
倪元璐,晚明官员,工书画。
观倪元璐作品,大多彰显张坤山,1952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自1990年以来连任第林逋(北宋)
字君复。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zzyy1961书画理论、书画鉴赏、书画评论、书画收藏、诗词、文学作品。热门文章最新文章zzyy1961书画理论、书画鉴赏、书画评论、书画收藏、诗词、文学作品。欧阳公《五代史》诸论,深得“畏天悯人”之旨;言无以惩于世;屈子《卜居》《史记·伯夷传》,妙在于所不疑事,却;欧公称昌黎文深厚雄博,苏老泉称欧公文纡余委备;谢叠山云:“欧阳公文章为一代宗师,然藏锋敛锷,韬;愕;苏老泉迂董诈晁,谓贾生有二子之才而不流;迂董,于董无损;诈晁,恐晁不服也;昌黎《答刘正夫书》曰:“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力,正不必与韩量长较短也;论
欧阳公《五代史》诸论,深得“畏天悯人”之旨。盖其事不足言,而又不忍不言;言之怫于己,不
言无以惩于世。情见乎辞,亦可悲矣。公他文亦多恻隐之意。
屈子《卜居》《史记·伯夷传》,妙在于所不疑事,却参以活句。欧文往往似此。
欧公称昌黎文深厚雄博,苏老泉称欧公文纡余委备。大抵欧公虽极意学韩,而性之所近,乃尤在李习之。不独老泉于公谓“李翱有执事之态”,即公文亦云“欲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所尚,盖可见矣。
谢叠山云:“欧阳公文章为一代宗师,然藏锋敛锷,韬光沈馨,不如韩文公之奇奇怪怪,可喜可
愕。”按:欧之奇不如韩固有之,然于韩之“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讵相远乎?
苏老泉迂董诈晁,谓贾生有二子之才而不流。余谓老泉文,取径异于董,而用意往往杂以晁。
迂董,于董无损;诈晁,恐晁不服也。
昌黎《答刘正夫书》曰:“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曾南丰称苏老泉之文曰:“修能使之约,远能使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能”之一字,足明老泉之得
力,正不必与韩量长较短也。
论文鲜有极称《穀梁》《孙》《吴》者,独柳州曰:“参之《穀梁》以厉其气。”老泉曰:“《孙》
《吴》之简切。”殆好必从其所类耶?
苏老泉云:“风行水上,涣,此天下之至文也。”余谓大苏文一泻千里,小苏文一波三折,亦本此
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陆敬舆,亦庄子,亦秦、仪。心目窒隘者,可资其博达以自广,
而不必概以纯诣律之。
东坡文只是拈来法,此由悟性绝人,故处处触著耳。至其理有过于通而难守者,固不及备论。
东坡文虽打通墙壁说话,然立脚自在稳处。譬如舟行大海之中,把舵未尝不定,视放言而不中
权者异矣。
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东坡文不乏信言可采,学者偏于美言叹赏之,何故?
坡文多微妙语,其论文曰“快”、曰“达”、曰“了”,正为非此不足以发微阐妙也。
“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文家具此能事,则遇困皆通。且不妨故设困境,以显通之之妙用也。
大苏文有之。
东坡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后人读东坡文,亦当有
是语,盖其过人处在能说得出,不但见得到已也。
东坡最善于没要紧底题,说没要紧底话;未曾有底题,说未曾有底话。抑所谓“君从何处看,得
此无人态”耶?欧文优游有余,苏文昭晰无疑。
介甫之文长于扫,东坡之文长于生。扫故高,生故赡。
东坡之文工而易。观其言“秦得吾工,张得吾易”,分明自作赞语。文潜卓识伟论过少游,然固在
坡函盖中。
子由称欧阳公文“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东坡《答张文潜书》谓,子由文“汪洋淡
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此岂有得于欧公者耶?
子由曰:“子瞻之文奇,吾文但稳耳。”余谓百世之文,总可以“奇”、“稳”两字判之。
王震《南丰集序》云:“先生自负似刘向,不知韩愈为何如尔。”序内却又谓其“衍裕雅重,自成
一家”。噫!藉非能自成一家,亦安得为善学刘向与?
曾文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令人想见“硕人之宽”。王介甫云:“夫安驱徐行,摐中庸之廷而造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二贤,谓正之、子固也。然则子固之文,即肖子固之为人矣。
昌黎文意思来得硬直,欧、曾来得柔婉。硬直见本领,柔婉正复见涵养也。
韩文学不掩才,故虽“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未尝不自我作古。至欧、曾则不敢直以作者自居,
较之韩,若有“智崇礼卑”之别。
王介甫文取法孟、韩。曾子固《与介甫书》述欧公之言曰:“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
自然耳。”则其学之所几与学之过当,俱可见矣。
王安石《解孟子》十四卷,为崇、观间举子所宗,说见《郡斋读书后志》。观介甫《上人书》有云:“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是则《解
孟》亦岂无意于文乎?
介甫文之得于昌黎在“陈言务去”,其讥韩有“力去陈言夸末俗”之句,实乃心向往之。
曾子固称介甫文学不减扬雄,而介甫《咏扬雄》亦云:“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息入无伦。”慕其文者如此其深,则必效之惟恐不及矣。介甫文兼似荀、扬。荀,好为其矫;扬,好为其难。
柳州作《非国语》,而文学《国语》;半山谓“荀卿好妄”、“荀卿不知礼”,而文亦颇似荀子。文
家不以訾甗为弃取,正如东坡所谓“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也。
荆公文是能以品格胜者,看其人取我弃,自处地位尽高。
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
谢叠山评荆公文曰:“笔力简而健。”余谓南人文字失之冗弱者十常八九,殆非如荆公者不足以矫
且振之。半山文瘦硬通神,此是江西本色,可合黄山谷诗派观之。
荆公《游褒禅山记》云:“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余谓“深”、“难”、“奇”三字,公之
学与文,得失并见于此。
介甫文,于下愚及中人之所见,皆剥去不用,此其长也;至于上智之所见亦剥去不用,则病痛
介甫《上邵学士书》云:“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也。”又《上人书》云:“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余谓介甫之文,洵异于尚辞巧华矣,特未思免于此毙,仍未必济用、适用耳。
半山文其犹药乎?治病可以致生,养生或反致病。半山说得世人之病好,只是他立处未是。
介甫文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语语自腑肺中流出,他文却未能本此意扩而充之。
李泰伯文,朱子谓其“自大处起议论,如古《潜夫论》之类”。刘壎《隐居通议》谓其所作《袁州学记》“高出欧、苏,百世不朽”。按:泰伯之学,深于《周礼》,其所为文,率皆法度谨严。《宋史》本传但载其所上《明堂定制图序》,尚非其极也。东坡谓尝见泰伯自述其文曰:“天将寿我与,所为固未足也;
不然,斯亦足以藉手见古人矣。”观是言,其生平之力勤诣卓具见。
刘原父文好摹古,故论者誉訾参半。然其于学无所不究,其大者如《解春秋》,多有古人所未言。朝廷每有礼乐之事,必就其家以取决,岂曰文焉已哉!即以文论,欧公为作墓志,称其“立马却坐,一
挥九制,文辞典雅,各得其体”;朱子称其“才思极多,涌将出来”;亦可见其崖略矣。
李忠定奏疏,论事指画明豁,其天资似更出陆宣公上。然观其《书檄志》云:“一应书檄之作,
皆当以陆宣公为法。”则知得于宣公者深矣。
朱子之文,表里莹彻,故平平说出,而转觉矜奇者之为庸;明明说出,而转觉恃奥者之为浅。
其立定主意,步步回顾,方远而近,似断而连,特其余事。
朱子云:“余年二十许时,便喜读南丰先生之文而窃慕效之,竟以才力浅短,不能遂其所愿。”又云:“某未冠而读南丰先生之文,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常以为人之为言必当如此,乃为非苟作者。”朱子
之服膺南丰如此,其得力尚须问耶!
陈龙川喜学欧文,尝选欧文曰《欧阳文粹》,其序极与欧文相类,然他文却不尽似之。此如人
饮水,冷暖自知,原不必字摹句拟,类于执迹以求履宪也。
陈同甫《上孝宗皇帝书》贬驳道学,至谓“今世之儒士,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而其自跋《中兴论》,复言“一日读《杨龟山语录》,谓?人住得然后可以有为,才智之士非有学
力却住不得?,不觉恍然自失”。可见同甫之所驳者,乃无实之人,非龟山一流也。
陈同甫文,针砭时弊,指画形势,自非绌于用者之比。如四《上孝宗皇帝书》及《中兴五论》之类是也。特其意思挥霍,气象张大,若使身任其事,恐不能耐烦持久。试观赵营平、诸葛武侯之论事,
何尝挥霍张大如此!
陆象山文,《隐居通议》称其《王荆公祠堂记》,又称其《与杨守书》及《与徐子宜侍郎书》,且各系以评语。余谓陆文得《孟子》之实,不容意为去取,亦未易评,评之须如其《语录》中所谓“从天而
下,从肝肺中流出,是自家有底物事”,乃庶几焉。
后世学子书者,不求诸本领,专尚难字棘句,此乃大误。欲为此体,须是神明过人,穷极精奥,斯能托寓万物,因浅见深,非光不足而强照者所可与也。唐、宋以前,盖难备论。《郁离子》最为晚出,
虽体不尽纯,意理颇有实用。
儒学、史学、玄学、文学,见《宋书·雷次宗传》。大抵儒学本《礼》,荀子是也;史学本《书》与《春秋》,马迁是也;玄学本《易》,庄子是也;文学本《诗》,屈原是也。后世作者,取涂弗越此矣。
《孔丛子》:“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文中子曰:“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昌黎虽尝谓“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而必曰“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陆士衡《文赋》曰:
“理扶质以立干。”刘彦和《文心雕龙》曰:“精理为文。”然则舍理而论文辞者,奚取焉?
文无论奇正,皆取明理。试观文孰奇于《庄子》,而陈君举谓其“凭虚而有理致”,况正于《庄子》
者乎?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
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事理尽后,斯可再讲笔法。不然,离有物以求有章,曾足以适
用而不朽乎?
扬子《法言》曰:“事辞称则经。”余谓不但事当称乎辞而已,义尤欲称也。观《孟子》“其事则
齐桓、晋文”数语可见。
言此事必深知此事,到得事理曲尽,则其文确凿不可磨灭,如《考工记》是也。《梁书·萧子云传》载其“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草隶法,不尽意,遂不能成”。此亦见实事求是之意。
《易·系传》谓“易其心而后语”,扬子云谓“言为心声”,可知言语亦心学也。况文之为物,尤言语
之精者乎?
志者,文之总持。文不同而志则一。犹鼓琴者,声虽改而操不变也。善夫陶渊明之言曰:“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或问渊明所谓“示己志”者,“己志”其有以别于人乎?曰:只是称心而言耳。使必以异人为尚,岂
天下之大,千古之远,绝无同己者哉?
“圣人之情见乎辞”,为作《易》言也。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易》教之神,神以此也。
使情不称文,岂惟人之难感,在己先不诚无物矣。
《文赋》:“意司契而为匠。”文之宜尚意明矣。推而上之,圣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正以意
《庄子》曰:“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施。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是知意之所以贵者,非徒然也。为文者苟不知贵意,何论意之所随者乎?
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岂独作史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此以气论辞之始。至昌黎《与李翊书》、柳州《与韦中立书》,皆论及
于气,而韩以气归之于养,立言较有本原。
自《典论·论文》以及韩、柳,俱重一“气”字。余谓文气当如《乐记》二语,曰:“刚气不怒,柔
气不慑。”文贵备四时之气。然气之纯驳厚薄,尤须审辨。
韩昌黎《送陈秀才彤序》云:“文所以为理耳。”《答李翊书》云:“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周益公序《宋文鉴》曰:“臣闻文之盛衰主乎气,辞之工拙存乎理。昔者帝王之世,人有所养,而教无异习。故其气之盛也,如水载物,小大无不浮;
其理之明也,如烛照物,幽隐无不通。”意盖悉本昌黎。
文要与元气相合,戒与尽气相寻。翕聚、偾张,其大较矣。
《孔丛子》曰:“平原君谓公孙龙曰:?公无复与孔子高辩事也,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扬子曰:“事辞称则经。”韩昌黎则曰:“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此“辞”字,大抵已包理事于其中。不然,得
无如荀子所谓“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者乎?
辞之患不外过与不及。《易·系传》曰:“其辞文”,无不及也。《曲礼》曰:“不辞费”,无太过也。
文中用字,在当不在奇。如宋子京好用奇字,亦一癖也。
文,辞也;质,亦辞也。博,辞也;约,亦辞也。质,其如《易》所谓“正言断辞”乎?约,其如
《书》所谓“辞尚体要”乎?
言辞者必兼及音节,音节不外谐与拗。浅者但知谐之是取,不知当拗而拗,拗亦谐也;不当谐
而谐,谐亦拗也。
“书法”二字见《左传》,为文家言法之始;《庄子·寓言》篇曰:“言而当法”;晁公武称陈寿《三国志》“高简有法”;韩昌黎谓“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欧阳永叔称尹师鲁为文章“简
而有法”;具见法之宜讲。
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一阖一辟谓之变。然则文法之变,可知已矣。
兵形象水,文脉亦然。水之发源、波澜、归宿,所以示文之始、中、终,不已备乎?
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
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作短篇之法,不外“婉而成章”;作长篇之法,不外“尽而不污”。
《文心雕龙》谓“贯一为拯乱之药”,余谓贯一尤以泯形迹为尚。唐僧皎然论诗所谓“抛针掷线也”。
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先秦文善断,所以高不易攀。然“抛针掷线”,全靠眼光不走;“注坡蓦
涧”,全仗缰辔在手。明断,正取暗续也。
文章之道,斡旋驱遣,全仗乎笔。笔为性情,墨为形质。使墨之从笔,如云涛之从风,斯无施
一语为千万语所托命,是为笔头上担得千钧。然此一语正不在大声以色,盖往往有以轻运重者。
客笔主意,主笔客意。如《史记·魏世家赞》,昌黎《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皆是此诀。
义法居文之大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称孔子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
法”,此言“义法”之始也。
长于理则言有物,长于法则言有序。治文者矜言“物”、“序”,何不实于“理”、“法”求之?
文之尚理法者,不大胜亦不大败;尚才气者,非大胜则大败。观汉程不识、李广,唐李勣、薛
万彻之为将可见。
东坡《进呈陆宣公奏议札子》云:“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上神宗皇帝书》云:“大抵事若可行,不必皆有故事。”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文章一道,
何独不然!
叙事之学,须贯《六经》、九流之旨;叙事之笔,须备五行、四时之气。“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弗可易矣。大书特书,牵连得书,叙事本此二法,便可推扩不穷。
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
叙事有主意,如传之有经也。主意定,则先此者为先经,后此者为后经,依此者为依经,错此
者为错经。
叙事有特叙,有类叙,有正叙,有带叙,有实叙,有借叙,有详叙,有约叙,有顺叙,有倒叙,有连叙,有截叙,有预叙,有补叙,有跨叙,有插叙,有原叙,有推叙,种种不同。惟能线索在手,则错
综变化,惟吾所施。
叙事要有尺寸,有斤两,有剪裁,有位置,有精神。
论事调谐,叙事调涩,左氏每成片引人言,是以论入叙,故觉谐多涩少也。史莫要于表微,无
论纪事纂言,其中皆须有表微意在。
为人作传,必人己之间,同弗是,异弗非,方能持理之平,而施之不枉其实。
传中叙事,或叙其有致此之由而果若此,或叙其无致此之由而竟若此,大要合其人之志行与时
位,而称量以出之。
刘彦和谓“群论立名,始于《论语》”,不引《周官》“论道经邦”一语,后世诮之,其实过矣。《周官》虽有论道之文,然其所论者未详;《论语》之言,则原委具在。然则论非《论语》奚法乎?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刘熙载艺概78等内容。 
 刘熙载艺概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刘熙载艺概刘熙载艺概: 刘熙载艺概:文概 诗概艺者,道之形也。学者兼通六艺,尚矣。次则文章名类,各举一端,莫不为艺...  浅析刘熙载《艺概》中的美学思想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浅析刘熙载《艺概》中的美学思想晚晴诗论家刘熙载的《艺概》 ,是中国文艺批评史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  该书为《艺概》中的《文概》 、 《诗概》 、 《赋概》 、 《词曲概》四部分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并附录了《刘熙载行年小志》等资料,这也是首次对刘熙载的 ...  《艺概》全书共六卷,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 《书概》和《经义概》,集中反映了刘熙载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思想,是其自 己认为最...  在《艺概·文概》中,刘熙载具体 分析、品评的“文”之作品广及《左传》 、 《谷梁传》 、 《公羊传》 、 《檀工》 、 《考工》 、 《家语》 、 《...  《艺概·叙》开宗明义提 出“艺者道之形”的命题,具有无副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诗为天 人之合”是刘熙载对文学和艺术本质的提示,那么,“艺者道之形”...  物一无文 ——《艺概》辩证审美观初探 云南大学中文系 李浩 指导老师:张国庆教授 刘熙载的《艺概》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美学著作,叶朗曾说过: “刘熙载的《艺概》...  刘熙载艺概 30页 免费 三角 3页 免费 创意设计 69页 2财富值 长寿乐-柳永 5页 免费 原理-拉曼光谱 53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  刘熙载及其《书概》 12页 2财富值 沧浪诗话(原文+注释) 17页 免费 刘载熙:艺概-2 100页 免费 艺概笔记 8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