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newmark 百科的《翻译教...

相关说明:
Peter newmark - 翻译教程 (英文版).pdf为特百度收集整理的结果,下载地址直接跳转到百度网盘进行下载,该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您自行判断。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张春慧;
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英国享有盛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他对普通翻译理论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对新概念的提出曾引起中西翻译界高度重视,不仅大大缓和了西方译学界长期就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尴尬局面,还为探索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然而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科学的,即不同语言符号意义的相互转换,这种略显狭隘的研究方法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目的语社会功能和诗学等领域遭到极大挑战。于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以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u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为代表的文化论派,人们开始把翻译纳入到文化这一庞大的体系中去解读各个历史时期的译本以及翻译对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作用。与此同时,50-60年代西方译界以奈达(Eugene A.Nida)、卡特福德(J.C.Cat-ford)、纽马克等为代表的语言学派的弊端日益暴露,国内学者杨士焯曾批评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基本思维多少囿于传统的翻译二分法,没有脱离“忠实”的巢臼,过分追求语言的确定性和“等效”,忽视了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译者的主体创造(本文共计4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7.20元/期全年定价:5.77元/期 共34.60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