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第70课生西法师辅导笔录
《前行广释》第70课辅导资料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前行引导文》,引导我们的心趋向于实相。这个过程是把我们的分别念,不相应于实相的、很多主要是以分别心组成的客尘慢慢地分离。客尘的意思是可以改变、可以分离的,因为它不是本性的缘故。
通过修行生起的智慧,不管是以出离心、菩提心摄受,还是空性摄受的智慧,让不符合于实际情况、不符合实相的分别念----客尘消失。并不是客尘真实存在而让它消失,而是它本来就是一种无自性的、虚假的本体。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可以被消失掉。所以我们要通过一步一步的修行,在内心中生起这种智慧。
有时候我们觉得智慧应该是属于空性或者证悟等等,其实出离心、菩提心也是种智慧,只不过和空性智慧的侧面不一样。因为有了出离心、菩提心或者空性的智慧的话,这些智慧可以引领我们的生活。
修行佛法的时候,比如现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在家居士的生活、家庭、责任等等;出家人日常的很多符合于戒律的行为,该做的还是要做。不是说无自性吗?不是说不要执著吗?所以有时候我们再去做这些世间人的工作、劳动的时候,或再去做日常的生活的时候,感觉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不敢做、不敢提,或者悄悄地做,觉得在佛弟子面前如果说我在做这些,就会抬不起头来一样。
但其实佛陀、上师们讲,该做的还是要做,只不过在做的时候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做,这个很关键。无论再怎么抉择万法的实相,再怎么抉择等净无二见,但是对我们而言,本质仍然还在轮回当中,我们自己也还是一个世间人。
一个世间人在轮回中有些事不做不行,比如说不吃饭、不穿衣服、不工作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有些要做的还是要做,只不过我们在了知了出离心之后,要让我们看破轮回,能够维持我们生命的很多事情还是要做。只不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和以前的思想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就要通过出离心的智慧来引领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工作。
我们不要认为只要修行佛法了,这些东西都要通通抛弃,其实证悟佛法也是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了悟这些所做法的本体和实相。我们正在起心动念的时候,要了知它的本性和实相是怎么回事,要做合理的取舍。
既然我们是欲界的众生,不睡眠、不吃饭不行,这些日常的、基本的还是必须要做。但是我们应该把那些不符合于解脱道的因素去掉,就是仍然在做日常的行住坐卧,该起床起床,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或者世间人该挣钱挣钱,但是有了出离心的智慧后,和以前完全不知道目标方向的那种情况就不一样了。仍然在做,但是思想在改变。
如果生起了出离心之后,要不要去修持别解脱戒律,要不要追求自我解脱?该做的仍然要做,只不过在做的时候,要把那些不符合于实际情况的,比如说完全相应于自私自利的心去掉。该顶礼的还是在顶礼,该守戒的还是在守戒,这些仍然在做,只不过在做的过程中要以菩提心摄持。
以菩提心摄持的意思,就是以菩提心来引领我们的修行,以前该做的日常修行、基础的行住坐卧、工作生活还是在做。所以该做的做,只不过把不符合因果取舍的那些去掉。修习大乘佛法和我们追求解脱一样,只不过要抛弃“只是为自己解脱”、“我爱执”这些,平时该做的还是要做。
在修空性的时候是不是什么都不做呢?也不是,该发的菩提心还要发,该积累的资粮仍然照样积累,只不过在积累的时候,要以空性的见解来摄持,把认为“积累资粮是实有的”,认为“成佛是实有的”这种并不符合实相的实执去掉就行了。剩余的如理如法的大乘的发心、因果的取舍以及积资净障,该做的全都要做。到了密乘的时候也是一样,只不过相应于庸俗的见解,这个时候要去掉,但是是不是不发菩提心,不修空性?这也不是。
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的心在世间中要逐渐地趋向于实相,该做的一定要做,在做的时候究竟来讲,不符合于实相的,或不符合于大乘、不符合于解脱道的;在人间不符合于人伦、不符合于道德规范的,这些就不能做。
是不是就要不吃饭、不睡觉?并不是,必须要做的仍然保持,但以什么心态、以什么样的智慧来保持?这是要通过学习、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提炼,或者自己要去体会的。
莲花生大士也说,“是故见比虚空高”,但是“取舍因果较粉细”。就是该取舍的仍然要取舍,只不过在取舍的时候,把不符合于因果自性的实执、错误的思想去掉。因果仍然要取舍,趋向于成佛的大乘的发心和行为仍然要做,只不过哪些可能是对得佛果成障碍的,哪些可能是对我们得解脱有障碍的,这些该去掉的要去掉。
否则会认为不要执著,善法也不做恶业也不做。但是真正来讲,当我们说不执著的时候,最后非常可能只是不执著善业,恶业该做的都在做。所以如果我们用这些高僧的见解来做挡箭牌,最后就很容易落在这种状态当中。
正确的途径是行于中道。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世间要生存,这些肯定要做,但是做的时候,不符合于后世的、对后世无利的,或者违背因果规律的发心和行为要去掉。修解脱道也是一样,追求解脱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但是单纯只为自己解脱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做不符合于大乘,所以在追求解脱的时候,不符合大乘的发心、意乐和行为,该去掉的去掉。
在修持大乘的时候,该做的发心和行为也要做,但是不符合于实相的实执要去掉。所以去掉的总是不符合于究竟实相的、或者不符合于我们利益的这些。而一般的因果取舍、因果规律,还有大乘的发心,这些还是要做。所以我们在修行佛法过程中,要慢慢了解这些。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因为有时我们学习佛法搞不清楚。刚开始觉得应该有个目标去追求。学习佛法过程中,说要放弃执著,看破轮回和今生。似乎一下子感觉从非常有强劲意乐的一个人变得无所适从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去挣钱好像不对,不挣钱也肯定不行,没办法生活。到底应该怎么做?
其实这些问题,很多大德早就已经抉择清楚了:要以出离心、菩提心摄持去做这些事情。不是说,“发了菩提心或出离心就不做了”。做事情时用智慧来摄持,就可以符合于真实的解脱道。在修行佛法过程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挣扎等等。
我们要认真体会佛菩萨的教言,以及他们在讲法时到底是从哪个侧面来讲的。如果不思维或不去通过打坐等方式,内心中生起感受,有时还是认识不到这些大德的金刚句。
业因果的取舍也是一样。基础的因果取舍,当然是要做的,但是应该以什么样心态?在学共同前行时,一定要知道“因果不虚”:未做不遇、已做不失、业果辗转增长广大等规律必须要了解,而且该做的取舍应该要做。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单单地去做因果取舍是不够的。
因果取舍本身----断恶行善,这个基础不能够放弃。如果没有以出离心摄持,可能会远离恶趣,而生于善趣。但是,如果以出离心摄持去“断恶行善”,它的方向就趋向于解脱了,因为加入了出离心的智慧。然后在出离心的基础上继续做取舍,加入菩提心的智慧,由此引领业果的取舍。乃至于以空性的智慧来引领它,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在“无所住”的空性中去取舍因果。反过来讲,在取舍因果时应该知道:它的本性是空性的,但是该做的仍然是要做。
以上讲那么多铺垫的原因也在此。在学习时,会感觉到有一点不知取舍。但是真正去分析或了知道理之后,应该知道怎么去做。
在因果取舍中,现在讲“一切都是业的自性”。
前面学习了佛陀、阿罗汉目犍连尊者、日瓦德(离越)尊者、龙树菩萨感受果报的案例。因此,在世间中随时随地都要非常地小心谨慎。
为什么要小心谨慎呢?因为我们的心非常地粗大,而业果很微细。我们很容易以粗大的心去面对业因果。如果这样,很有可能在取舍因果时,不注意断恶修善。如果业因果真正像我们的心那么粗大,马马虎虎就可以了,因为它本来就不细微。
但实际情况是,业果很微细、而心太粗大,这时二者就不对等,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取舍时该细致的根本没有细致,比如觉得,“这些罪业造了可能不会有事,善业不造可能也没有问题,因为自己的见解很高”等等。对于一些小的善法就不注意去行持,对小的恶业不遮止防护。
实际业果是很微细的,它不受粗大的心的控制。从这个侧面来讲,必须要知道业因果的微细之处。前面引用了《贤愚经》、《百业经》等佛陀讲的因果的公案后,很多弟子都是发自内心地感叹说,“身语意业,不得不慎”。
对于身业、语业和意业必须要非常慎重。一方面,在见解上要知道并慎重;第二个方面,在实际的修行中从小处着手,要非常细致。有时我们在生活中很细致:房子在设计、装修时很细致,买产品如买车时考虑油耗等每一个细节都很细致,在这些事情上都很细致地去取舍了。但是,在修行方面,有时取舍得不够细、不够谨慎。而真正从长远利益看,解脱方面的利益恰恰是最大的。
所以,在闻思的时候也要细致。因为很多对修行有利的见解、细微的智慧,就是在细微的闻思中才可以发现。闻思的时候很粗大,就会忽略很多细节。如果闻思不细致,没产生一个很细致的定解,也不可能用细致的见解去摄持我们的行为,它也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果在学习的时候很细,那么很细的见解也会影响到行为。就会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对。为什么?因为抉择时发现这样做是有负面问题的,或者就是小善法一定要做,等等。如果对这些知道的很清楚,就可以直接引导行为。恶业的防范和善业的修行上面都从小处着手。以前也讲过,真正的大修行人,往往非常重视小处的修行,因为只有在小处着手才能够体现修行。所以,小处着手的修行者是大修行者,大处着手的修行者可能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修行者。
忽略了小处的修行,比如说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的处理,其实都是在考验一个人的修行功夫,如果对这些细节的处理马马虎虎或无所谓,那么修行不一定每一个方面都真正落到了实处。
此处,华智仁波切从自己修行的境界,这也是如理如实地记录了如来芽尊者的教言,这里面告诉我们要对微不足道的善业、恶业都要非常重视。前面也学习过,有些时候不要认为小小的恶业造的时候无关紧要,它一旦成熟,果报是非常巨大的。
今天要讲,对善法方面也要非常谨慎,即小的善法也应该重视。原文是这样的:
同样,微不足道的善业也能产生大为可观的果报,所以不要认为仅仅这么一点点有什么用途而不屑一顾。
同样的道理,“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其实,没有微不足道的善业。善业就是善业,如果做了,一定有很大的利益。一点点的善业慢慢汇集起来,就足以改变我们的相续。
我们总是梦想,一觉醒来就成为觉悟者,或者相续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真正的改变,就是逐渐重视每一个小事和每一个善业的修行。看起来每一个都是无关紧要,但是汇集起来后,对相续的改变是非常可观的。
落实到修行中,就是每一天,包括上午、中午、下午该怎么修行。在上午的时候,针对每一件事情、情绪的处理,每一个人的应对,是不是都能够用善法去对待?如果每一件事情都体现到了,那么今天上午就是很充实的;如果整个一天都用到了,那么一天是充实的。如果一天、一个月、一年、一辈子都这样修下去,那么相续不改变是不可能的。
如果今天这个事情放过去不管,这个善业也不修、那个善业也不修,像这样一天、一个月、一年,直到死的时候,还是没办法改变。
微不足道的善业,逐渐累积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相续。每天做的功课,比如念诵咒语、听法、思维、修行等看不到进步。今天修行、打坐也没有感觉,昨天打坐也没有感觉。但是如果逐渐修下去,因缘一旦成熟,相续就会转变。这个转变也是逐渐转变的,在心中投入了这种修行的力量,绝对会朝善的方面去改变,只不过改变的速度快慢、感觉大小的程度而已,一定是会改变的。
这是一个对业果态度的窍诀:微不足道的善业也能产生大为可观的果报。所以不要认为:这么一点善业有什么用呢?每天早上给佛供七杯水,又看不出什么,好像佛也不缺这七杯水;供香,好像佛也不缺香。从这方面看,我们对善法都没有重视。上师要求我们早上起来磕三个头,或者念21遍百字明,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磕三个头,我们觉得磕三个头也不会对相续有多大的改变,这是对善法没有重视。如果对善法不重视,要想真正成为一个证悟者,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单单这点善业有什么用呢?往往很多老修行人、大修行人,对点滴善法的积累还是非常重视的。有空的时候就念点咒语、转转经轮、积累福报。他们总是在做这些,因为他们有兴趣,意乐很高涨。如果这个不想做,那个也不想做,自相续对善法的兴趣、意乐都不高的话,很难指望在修行上能有大的飞跃。只有在对善法、对解脱道很有兴趣的前提引导下,相续才会有大的转变。
精进喜于善,真正的精进就是喜于善法、喜欢善业。大的善业遇到了,肯定愿意做;小的善业,如果去观察,每天可以做很多,连续不断地做。要把这样的修行完全融入到自己的骨髓里面,不要认为修行是在座上的一两个小时,当然座上的两个小时也绝对是有利益的。
上师讲了生活佛法,要把佛法融入到生活中去。生活中怎样融入佛法呢?就是用佛法的见解引领生活。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这些都是佛法的见解,每个都可以用,可以观无常、思维业因果。看到长得好看的人,这是他以前的善业;看到很贫穷的人,他以前造过恶业,随时随地都没有离开因果正见,经常用因果来思维、看待这一切。如果平时多这样串习,我们内心中的因果正见就会越来越稳固。
如果看到这些都用慈悲心观待,慈悲心就会越来越稳固;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都用如梦如幻去观待,空性的见解就会越来越稳固;如果通过等净无二密乘见去看待这一切,等净无二的见解就会越来越稳固。
修行无小事。修行就是在小的方面用自己掌握的见解去应对。如果没有学过、修行过,内心没有丝毫的认识,又怎样通过见解去应对一切呢?如果没有学习佛法的见解,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好是坏,自然而然就会用轮回的思想来应对,这是肯定的。因为在我们相续当中只有轮回的见解和凡夫人的思维方式,没有佛菩萨告诉我们的出离心、菩提心和清净的见解。如果内心没有这些见解,当你遇到这个人和事情,想用佛法引领你的见解和生活,那是不可能的,根本指望不上。
如果学习之后有了这个见解,遇到事情的时候,上师告诉我应该这样去应对,学到的东西自然就可以用得上,用多了就习惯了,熟能生巧嘛。刚开始时我们会很刻意、很勤作地去做,有时感觉很假,但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了,只要遇到这个事情,自然而然就用佛法的思想去引领。
这样相续就会越来越相应于佛法、相应于解脱道、相应于究竟实相,这就叫做训练、串习、修行。上师讲了,修行就是不断串习。串习什么?就是串习你的见解、菩提心,串习学过的佛法。打坐是修行,这些也是。打坐和念咒就是反复串习,在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用佛法去观待,这也是反复串习,哪个不是修行?
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这样去做,就不会说自己没有时间修行。如果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肯定只是把修行放在座上了,绝对是这样的。一天24小时,有那么多的人、事和情绪要处理,怎么可能没有修行时间?只要有见解,自然而然就用上了,这样时间多得很,从早到晚都是修行的时间。对我们来讲,这样才是胜算比较大的修行方式。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修行的时间,肯定是把修行和生活脱节了,觉得修行是修行,佛法就是在座上的两个小时,其他的是纯粹的世俗时间,如果这样认为,肯定就没有修行的时间了。
一旦掌握了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哪怕没有遇到任何人,你总有思想冒出来吧?你总有情绪、分别念吧?你就看住自己的分别念,调整它,这就是修行。其实这样的修行非常多。看任何人我们都可以发善心,思维业因果,以菩提心去应对,全都在修行善心。这些小善看起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善业,但就是在很小的善业当中,可以把心逐渐引导到非常纯熟的修行状态中去。
下面就讲一个实例:
我乳轮王往昔变成一个穷人时,有一天他手拿一把豌豆准备向一位新娘投抛,途中正巧遇见德护如来前往城中。
释迦摩尼佛在因地的时候,转为我乳轮王。我乳轮王往昔曾是一个很穷的人,有一天他拿着一把豌豆,准备向一个新娘抛投。当时的一种风俗,抛洒豌豆就像散花一样,喻意吉祥如意,或者赐予吉祥,愿她不缺少这些食物等等。
他捏着一把豌豆进城的时候,正巧碰见了德护如来去城中化缘。
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
这时他对佛陀的庄严相好和威仪产生了很大的信心。当然,他内心中也是有一定善根的,否则看到了佛像也不一定产生信心。我们觉得这么庄严的佛像,有些人看到了也就如此,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他看到佛陀产生很大信心之后,通过信心引导,自然而然地,
于是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样对佛陀是不是不恭敬?但当时他是以信心撒的,前提是对佛陀生起信心,以供养的心态,一把豌豆撒向佛陀。
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触到佛的胸口。
他一把豌豆抛过去的结果是有四颗豌豆掉进佛的钵盂。因为佛陀托钵,钵盂在他的胸前,抛洒之后,有四颗豌豆正好落到佛的钵中,两颗豌豆触到佛的胸口。
以此异熟果他转生为南赡部洲的转轮王;
通过这种异熟果就变成我乳轮王,也叫顶生王,他父王头上长个大包,包裂开后,他就降生了。我乳轮王降生时,国王的很多王妃看到他都很欢喜,让他“吃我的乳,吃我的乳”,因此就叫我乳轮王,长大之后成为转轮王。异熟果成熟之后转生为南瞻部洲的转轮王。
以四粒豆落入佛钵中的果报,而统治四大部洲的国政八万年;两粒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报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另一粒的果报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中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善业很小,通过信心对佛陀做了一把豌豆的供养,首先成为南瞻部洲的一个国王,之后次第统摄了四大部洲。因为四颗豌豆落入了佛钵,所以统摄四大部洲的国政八万年,成为金轮王。
又有两颗豌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颗的果报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之久。另一颗豌豆的果报,是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中,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贤愚经》的一种说法,他经历了三十七代帝释天王,就是第一代帝释天王寿命终结之后,第二代帝释天继位,我乳轮王中间经历了三十七代之久。三十六代都是完全圆满的,第三十七代的时候去世的。
第三十七代帝释天有种说法是迦叶佛的前世,福报特别大。显现上在作战时,阿修罗来侵犯天界,迦叶佛前世的帝释天打仗没打过,败退了。然后顶生王去了,通过他的威德力,拉弓时,声音特别大,把阿修罗王吓退了。他生起了很大的傲慢心:我这么大的力量,一下就镇住了。帝释天王去了都不行,我没必要再和他平起平坐,应该把他赶下来,独享王位。这位帝释天是修菩萨道的,虽然打仗没打过,但是他的菩提心,还有其它的功德都不可思议。他对相当严厉的对境产生一念不清净的心,剩余的福报一下子就尽了,从三十三天落到以前的旧王宫门口,死去了。所以这个偈颂就是不要贪得无厌的意思。
我以前看过一本佛传中说,他在供养那把豌豆的时候,内心闪过一个恶念。我们有过这个经验,当我们供养的时候,控制不住内心当中就会冒出来一个恶念、邪见。由于他供养的时候夹杂了这一念不清净的心,所以在后来受果报时,也是因为这一念不清净的心消除了他最后的福报,堕落到地面上。这就是如是的因,如是的果。供养豌豆有他的果,供养豌豆时,生起这一念的恶心,也有他的果。而且恰恰是这一恶念,让他从三十三天到下面来了。假如对帝释天不生恶念,他还可以把剩余的安乐享受完,因为他是第三十七代。但是没有,因缘如此,没什么如果。
从这些公案中,可以解读很多因果的奥秘。一个穷人,遇到殊胜的对境,只要生起信心,脱贫致富就是瞬间之事。他是穷人时,从未想过后面会有这么大的威德力,会成为我乳轮王。但是通过信心,遇到殊胜福田的缘故,就很容易。这对我们也是一种启发,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很穷,没有办法积累资粮。以前讲过一次《贤愚经》,对我的启发很大。讲《贤愚经》的很多公案时,觉得如果我们的心清净,有殊胜的福田积累资粮,得到福报还是很容易的。
当时我的感触就是没有不能积累资粮的穷人,只有不能积累资粮的懒汉。如果你很懒,积累不了资粮。虽然你穷,仍然可以积累资粮,因为积累资粮的因缘都有了。如果你很懒,即使福田在面前,天天守着觉沃佛像,就是不去做,不磕头也不供养,也是没办法的。如果你很穷,可以顶礼,可以拿清净的水去供养,或者把路扫了,都可以。所以穷不要紧,要勤快就可以积累资粮,懒惰是积累不了资粮的。
对我们来讲,现在因缘已经成熟了。有些道友很富有,有些道友很穷,但是我们再再讲,已经不能回到过去改变我们的因缘了。穿越到过去,改变因缘,使我现在变成富裕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可以掌控未来。我们学习公案的必要性就是给我们启发,未来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我们现在怎样去做:可以对佛陀顶礼、供养。现在到处都是鲜花、清净的水,完全可以通过水、花、香做供养。实在没有能力,走到外面看到花园的时候,就意幻供养,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
还有一个问题,那时他还是一个穷人,在对德护如来做供养后变成了释迦牟尼佛。德护如来和释迦牟尼佛之间也是有奇妙的缘起的。我们现在供养上师、供养佛也是一样。上师是证悟者,佛陀是圆满者,我们是凡夫人,但是我们用信心供养,最后也可以成佛。在这个公案中,当时他是一个穷人,德护如来是修证圆满、断证圆满的如来,一个穷人向一位佛供养后,就变成我乳轮王,之后修菩萨道,成为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经验就是这么奇妙。只要发了善心,准备修行的人都是未来佛,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视所有的道友、发心人员,不要轻视修行佛法的人,这对我们也是一种启示。
因缘也是这样,他在供养时豌豆落入钵中的果报和触碰胸口的果报也是不一样的,怎么成熟的我们不知道,因果是很微细的。刚刚我们讲了,供养时生起了一刹那的杂念,生起一念不清净的心,也会导致在受果报时,影响他所享受的安乐。
我们作为凡夫人,做供养时完完全全控制自己的心很困难。但是,第一,我们在做善法时尽量用清净心来摄持;第二,如果控制不了在做供养或在做善法的过程中对佛陀、上师三宝产生不清净的念头或邪见,马上忏悔,因为公案摆在这儿。你做这个事是善业,但是夹杂了这些,以后当你受果报时,可能会对安乐有影响。所以如果发现了马上忏悔,把它剔除出去,清净掉,不要夹杂在善业当中。所以小小的善业也可以成就很大的果报。
我们还可以有很多的解读,但时间不够,以后有时间可以再对这些公案去做分析。公案分析其实很有必要,我们修行时可以直接参照。
此外经中也说观想佛陀甚至向空中抛撒一朵花作供养的善果,获得帝释和转轮王的果报也是难以到达它的边际。
经中也说,如果你面前没有佛像,可以在空中观想佛陀安住在虚空当中,或者观想整个法界遍满佛陀、菩萨等等的所依。然后我们以一朵鲜花抛向虚空当中,心中观想、口里也说供养上师三宝。这样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
通过一朵花抛撒供养的善果即便是获得帝释天、转轮王的果报也是难以到达它的边际。为什么?因为佛陀是福藏根本,是一种福德的宝藏。如果我们对这种福德的自性做供养,就可以得到福德。如果我们对吉祥的对境做供养,就可以得到吉祥。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的问题。我们要坚信这种因果的自性。
现在正是鲜花的季节,买了些很美丽的、香气浓郁的鲜花回家,不要先挂在自己的耳朵、脖子上供养自己。首先应该供佛,或者挂在自己脖子上时可以把自己观成观世音菩萨或者本尊。这样也有相当于供养本尊的功德。观想自己是清净的佛也是一种清净观的修行。如此随时随地都可以积累善根。
以前我讲过很多次的一个公案。有一个贫女很穷,平时没什么供品。有一天得到一朵非常好的鲜花。她就想:这么好的花这么香,如果我自己戴在头上很快就枯萎了也没什么用,我应该以这朵花去供养佛塔,她就把这朵花供养了佛塔。供养的时候她想:我作为一个女人其实有很多痛苦,现在我用这朵花供养佛塔,愿我和所有女人的痛苦都能够消失。就这样发了一种清净的心供养了佛塔。
供养完之后,她非常愉悦,想知道所做的功德有多大,就在寺院里问一个旁边的比丘:“我发了这样的心把这朵花供养了佛塔,我的功德有多大?”比丘说:“因为我们的道业还不深,所以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功德,你去问一下主持。我们的主持是六果罗汉(他是阿罗汉)。”于是,她就问主持师父。师父入定观察后说:“这个我还回答不了,超过我的智慧和神通观察的边际了,我观察不了。你等一下,我去兜率天向弥勒菩萨问一下。”他就入定用神通去兜率天。大家都知道兜率天弥勒菩萨是十地菩萨,是佛陀的补处。他就问“这个功德有多大?”弥勒菩萨说:“你回去告诉她,我成佛了之后就知道她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到时可以告诉她,现在我还观察不到。”十地菩萨也没办法了知她功德的边际。
我们不要轻视这些小小的供养,不要轻视善法。她主要是发了一种心----代替所有女人消除痛苦。她的心还不像菩提心那么圆满、周遍,只是遣除一部分有情的苦。但她的功德居然十地菩萨----弥勒菩萨都没办法看到边际,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才可以了知。
我们供一朵花、一杯水、一支香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有菩提心摄持。如果佛不在世了怎么办?有佛塔、佛牙舍利,有觉沃佛像、幻化网坛城,有僧众等很多殊胜对境可以做供养。
寺院里面有很多佛像,如果我们能产生信心、恭敬心,然后用清净的供品去供养,尽量地安住菩提心、善心,它的功德无法恒量,非常大。更何况每天都这样做,功德的确是非常不可思议。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小小的善根、善业。有时候我们看不起,觉得供养朵花能有多大功德?但资粮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平时如果养成了习惯,即便在路边看到很多鲜花、美景,有一个供养上师三宝的心,它的利益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我觉得意义最大的是可以训练我们那颗修行的心。习惯去做这样的善行,会把我们的心训练成修行人的心,这个价值不可估量。因为如此,随时随地都会发挥它修行的作用。当然今天高兴供养一朵花,它的功德的确是不可思议,但是没有连续去做,心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训练而成。
如果我们的心训练成修行者的心,经常地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经常以空性来观待,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根金手指。你拥有了金手指和别人送给你大块黄金到底哪个好?当然是自己有根金手指好了,怎么点都可以点成黄金。我们要把自己的心训练成菩提心,训练成有经常供养的意乐,那我们的心会因为经常不断地修练而积累资粮。这比偶尔地去做一次功德利益要大得多,把我们培养成修行人的串习的心态,这样利益很深远。从这个方面观察就应该有这种心态。
我们知道获得转轮王、帝释天的果报难以到达边界。中国的很多寺院,有些人信佛都会去烧香礼拜。大年三十的时候人山人海,排队排几公里之外。有些人觉得他们也没什么信仰,就是凑热闹等很一般的心态。但我的看法不一样,不管怎么样他供养的是寺院是佛像,而且的确是想要把香等作供养,供养之后还会顶礼。那么按照《贤愚经》里面的教证,对殊胜的对境作了供养,绝对不可能没有果报、没有善根,而且供养了佛不可能后面不成熟,一定种下了解脱的因缘。
有些时候我们说真正的佛法是闻思修,会说这些行为意义不大,这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做更深入的闻思修,像刚刚讲的一样,如果能够把我们的心训练成修行的心和你一次性供养哪个好?那当然是把我们的心,系统性训练成修行的心意义更深远。
但是我们不这样比较的时候,就单单看他这个人初一、十五去寺院拜一下。或者过两天高考了,很多父母亲都去寺院上香,祈祷佛菩萨保佑孩子能够考个好成绩。虽然我们从闻思修的角度来说意义不大。但是从他的角度来讲,不管怎么说他对佛陀供养了、祈祷了,结上了缘以后一定会成熟。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看问题。中国好在有很多寺院、很多佛像。不管是超级大佛像也好还是小佛像也好,寺院也好,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可以去顶礼、可以去供养,这对这个地方的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福祉,是一种福德的表现。因为比如说非洲这种地方没有这个环境,上哪去祈祷呢?找不到这么殊胜的身语意的三宝所依。
不管功德大还是小,能够让他们去做一次礼拜、做一次供养,供一朵花都是很好的。虽然有的寺院里面,在佛像面前也有一些推销花或者香的,也许贵得离谱,但不管怎样,人身是很难得的,我们的钱曾经花在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地方,如果有因缘的话,能够花稍微多一点的钱买些鲜花、灯来供养,做一些福德其实还是利益很深远的。业果是不虚耗的,而且他供养的是殊胜的对境。
尤其是现在,对我们闻思过的人而言,就不能满足这一点,应该把自己的善心、所学习到的东西发挥到极致。你有了学习过的这些见解不要吝啬,你有菩提心就不要只以出离心摄持;如果你有空性就不要满足于世俗菩提心;你有等净无二见就不要舍不得用,这些该用的都要用,用得越多越纯熟越好。因为你见解越高得到的利益也越大,这不是单单从它的福德而讲,而是当你这样去做一次观想的时候,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心性,相应了一次实相。不是说你在做供养的时候,安住这个见解去做一次供养,其实反过来讲也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不是种单纯的供养,其实也是反观了一次自己的本性,相应了一次实相。如果经常性、习惯性这样做的话,它的利益绝对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要从一个凡夫的心识真正成熟到一个解脱者的觉悟的心识,这是必经之路。
通过这种训练慢慢去做,也许开始的时候还很笨拙,做的时候还有缺漏,但是你有意识地不断去做、去训练,总有一天会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真实的、训练有素的修行高手,肯定是这样的。
如《贤愚经》云:“莫想诸善微,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
“莫想诸善微,无益而轻视”,这个颂词讲:不要认为很小的善业没有意义而轻视。“水滴如积聚,渐次满大器”,一滴一滴的水看起来很小,但是不断地积聚,渐次就可以充满整个很大的容器。
大器是什么?可能是大澡盆,大水塘,最大的容器就是大海洋。如果我们坐过远洋轮船去大海航行过,或坐飞机从大洋上经过,就知道大海到底有多大。这么多水,也是一滴一滴逐渐积累起来的。
佛陀的相续是功德的汪洋大海,我们没办法测量佛陀功德的边际。佛陀的功德从哪里来?一滴一滴小小的福德慢慢汇聚起来的。我们也是一样,把小小的功德不间断去做。尤其是我们有这些善巧方便,一滴水就变得无穷无尽。
佛陀在因地修行中,变成商主去取宝的时候,遇到了海神的留难(他提几个问题,如果回答得了就放他们,如果回答不了把船整翻,把他们全都淹死。)其中一个问题:我手上这滴水怎么让它变得无穷无尽?商主说如果用这滴水供养佛陀会变成无穷无尽。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有一杯水,怎样让它的功德无穷无尽?第一、供养佛陀;第二、发菩提心。通过你的善心和见解去摄持,它的功德就无穷无尽。
虽然供品、善业很小,而且成办善业的时间很短,只要你有这种素质,内心有这种见解或习惯,它分分钟都能把这些善根变得无穷大、生长无尽。所以,了知业果规律很重要。如果我们通过闻思,内心深信不疑,就可以用见解摄持做殊胜的功德。
《功德藏》亦云:“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恶果增不可喻。”本来,无忧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可是树木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年它的树枝都增长到一由旬左右,即便如此,这也无法形容善恶果报的增长程度。
《功德藏》讲了无忧树的例子。无忧树是热带树木,很高大,覆盖面积很广。它的种子比芥子还要小,但在成长过程中,每一年它的树枝都可以增长一由旬。
由旬有大由旬、中由旬和小由旬之分。有时一由旬有几公里,四公里、五公里等;有时是夸张,指增长广大的意思。生长过程中,有时候一年会长很大,即便如此也没办法形容善恶果报的增长程度。
所以第一、我们不要小看善业,应该发起最大的精进去掌握每一次修善法、积累功德的机会。第二、也不要小看恶业,小小的恶业有可能增长无穷尽。因此,尽量不要造,造了之后每天过夜之前就把这些该忏悔的都忏悔。
阿底峡尊者说,他修行的时候,别解脱戒是没有犯的,菩萨戒有些偶尔犯,密乘戒就犯很多,但是没有一次是让罪业过夜而没有忏悔的。我们自己也要养成习惯,最好中午忏悔一次上午的罪业,晚上忏悔一下下午的罪业,或者晚上把白天所有不好的发心、行为都做一次清理,念百字明把它忏悔掉,养成习惯很重要。
有人也许会说到底能不能清净?但能否清净是一回事,养成习惯很重要。很多时候修行不一定能够真正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但要养成一个修行者应有的习惯。随着我们见解、功德的增上,良好的习惯可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强盛。而且功德和福德的增长也来自于好习惯。所以,保持好习惯可以让罪业越来越少,反过来功德越来越增上。
当功德增上之后,好习惯反过来又摄持功德,让它更加增上,变成一种良性循环。尤其是积资净障或者祈祷等的好习惯对一个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相反,即便是违犯了细微的学处,也会导致无穷的后患。
因为前面讲到了供养功德,一点小小的善根也可以增长很大,和前面善业增长无穷相反,即便是违犯了细微的学处也会导致无穷的后患。学处就是戒律的意思,狭义的学处是指戒律,应该修学之处。广义地讲,所有菩萨的见解、行为都叫学处。
违反了细微的学处,也会导致无穷无尽的后患。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作为凡夫人不犯戒律很困难,犯了戒律或造恶业的时候,有一种惭愧心很重要,如果无意中或者没办法控制自己,犯了戒律或造了恶业,如果我们有惭愧心,罪业马上就变得比较弱,而且忏悔起来也比较容易清净。
反过来讲,如果是细微的学处,没有惭愧心、以故意轻毁心来犯,过患很大。第一,细微的学处本身过患大,再加上以轻毁的心来犯,罪业就会加倍。这里的核心问题:第一个是业果本身的增长;第二个是有没有惭愧心。如果有惭愧心,即便是比较重的业,马上也会减弱减轻;如果没有惭愧心,而以轻毁心,即便违反比较小的戒律,也会导致无穷无尽的后患。
从前,翳罗叶龙王以转轮王的身相来到世尊面前。
翳罗叶龙王听到佛陀在世间转法轮,很想请佛陀授记:它的痛苦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终结?它每天遭受痛苦的折磨,实在受不了了。但是如果以龙王的身份来,有可能受到金翅鸟(它的天敌)等的违缘。所以它以转轮王(转轮王出行排场很大,不可能一个人走路,都是前呼后拥的,很多士兵随行,很大的阵仗)的形象到了世尊面前。佛陀知道他是龙王的变相。
世尊义正严词地说:“你不仅破坏了迦叶佛的教法,难道还要来毁坏我的教法吗?现出自己的原形来听法。”
佛陀就呵斥他,以前破坏了迦叶佛的教法。难道你这次还要破坏我的教法吗?他变成转轮王的形象怎么就破坏佛陀的教法呢?
其实是这样的:它本来是龙王,显现成转轮王的形象,类似于欺诈的行为。也许别人说它是转轮王,它内心有洋洋得意的心态。它不是轮王,却变成轮王受到别人的尊敬,这也和实际情况不符,有欺诈的成分。所以世尊说,还要毁坏我的教法,应该显出自己的原形来听法。
翳罗叶龙王说:“我面临着众多威胁,因此实在不敢以原身前来。”
它说我有很大的危险,所以不敢现出原形。
于是世尊让金刚手菩萨保护它。这时,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出现在人前,只见它被头上长的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压着,树根的部位昆虫弥漫,它感受着巨大的痛苦。
龙王(龙王本形和蛇差不多)现出数由旬长的一条巨蛇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讲记中讲它的头上有七颗头(上师在亲友书里讲,有些龙王福报越大头就越多,显现上头越多痛苦也就越大),每一个头上都有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压着,而且树根和头结合的位置已经糜烂了有很多昆虫,这时感受巨大的痛苦。
弟子们请问世尊这其中的原因。
因为佛陀是遍知,佛陀这样示现,也是为了警醒后面的人,让我们对于因果、学处方面的取舍应该非常的谨慎,当时有很多弟子请问,佛陀也作了回答。
世尊讲述说:他曾经是迦叶佛教法中的一位比丘。有一次在途中,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勃然大怒,无视学处而砍了那棵树,这就是那一罪业的恶果。
以前,他是迦叶佛教下的一位比丘,因为迦叶佛教下规定比丘不能够砍树,伤害植物等,现在佛陀教育也有这样的规定。
在走路的途中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特别恼怒,就无视学处把这棵树砍了。有地方说他折掉几片叶子,这里讲是把整棵树砍了。因为迦叶佛戒律规定是不能砍树的,砍了相当于犯了学处。虽然学处这个戒律本身不是一个根本罪业,是个轻罪,但是砍树时他的心是轻视这个学处的。认为迦叶佛制定这个戒律没有必要,针对不伤害众生、不伤害有情是有用的,制定一个不伤害植物、不伤害树有什么用?于是就对迦叶佛这个学处生起了轻毁心后砍了树。
所以这一念的轻毁心,就让这个业变成了一种罪业的恶果。他在迦叶佛时代死后一直是龙王,直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还一直在感受痛苦。他想请佛授记看一下什么时候苦才能受尽?佛陀呵斥后告诉他,要等弥勒佛到时给他授记(刚才供花的也是请弥勒佛授记)。不是说弥勒佛出世他的果报就终结了,是等弥勒佛告诉他苦什么时候可以终结。
所以小小的一种罪业,如果我们不重视、不谨慎,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教言。上师们讲有的人根本不学戒律,认为自己很清净。米拉日巴尊者说:有些根本不懂戒律的人说戒律很清净这是个笑话。
我们有时不学习,却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修行者、没有过失、很清净,这在智者的眼中也是可笑的。根本不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取舍之处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说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者呢?所以学习很重要,只有学习了我们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些果报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善业成熟的时候,可以大到什么程度?小小的恶业辗转可以增长到什么程度?业果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我们对这些问题知道的越细微,在做取舍的时候就越能够让我们非常谨慎。
如果我们没有学或者大概地学了一下,就有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做取舍时也不知道,很容易每天不知不觉犯下了很多过失,这方面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上师还经常告诉我们每天都要不间断地忏悔,原因是我们管不住自己,每天还会有很多的罪业,如果不忏悔,罪业会不断增长,但如果我们早上二十一遍百字明,晚上做一次忏悔。这时就可以把我们的罪业尽量减到最少、最低,这个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必要。
这些有助于帮助我们养成一些好的修行习惯。如果这些习惯没有养成,每天不间断在增长罪业也没有忏悔,善业每天也做很少,如果我们罪业的增长速度比善业快的话,那就前景堪忧了。如果善业的增长速度比恶业增长快,还可以看到很大希望,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压制恶业不做大,善业要不断地培养。
尤其是菩提心的培养,一旦生起可以有效地遏制住恶业的增长,而且可以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清净,它的力量非常大。这就是要不断学习生起菩提心、空性,把最殊胜的佛法引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相当于在工作、生活和修行过程中有了一个很大的靠山。这个靠山来自于清净的见解和殊胜的法义。
有了这些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尽量少造业,而且我们的善根可以增长无尽。虽然我们现在还会造业,但我们积累资粮修善法的速度会跑到前面,会压过造业的机会或者能够把所造的恶业压制住,让它的影响不是那么大,给我们争取很多时间和机会。
一切善业恶业是黑是白,是轻是重,关键要看人的起心动念。
这是另一个有关业因果的话题,对我们也很重要,有些信息也必须要知道。善恶业中到底是黑业还是白业(黑业就是恶业,白业就是善业)?是轻业还是重业?不是看表面的行为,关键要看在造业时的起心动念,这很重要。“意速意为主”,在身语意中心很快,意为主就是心为主,心来引领身语。所以主要是看起心动念。佛法是调心的法药,主要是调伏我们的心,管住自己身语是方便我们调心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棵大树,如果它的根是药性,那么它的树干和树叶肯定是药;如果它的根是毒,那么树叶和树干也必然是毒性,毒性十足的树根绝不可能生长出灵丹妙药的枝叶。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一棵树的树根是药的自性,它的树干和树叶也决定是药;如果根是毒,那么树叶和树干也是毒。毒性十足的树根有可能长成灵丹妙药的树叶吗?长不成。
当然有些良医可以配合其它一些药把这个毒药泡制成良药,这是另外一回事。但它的本质是有毒的,这方面是没办法改变的。
同样,如带着贪嗔的动机,居心不良,意乐不净,即使表面上所作所为是善业,但实际上只会变成不善业。
如果我们心中经常以贪心和嗔心,居心不良或意乐不净的动机去做一些善业,表面看是做很大的善业,但实际因为心不清净的缘故,身语的业会被不净的动机所染污而变成恶业。
假设内心清清净净,纯正无暇,那么纵然从外观看起来好像是在造恶业,但事实上已经成了善举。
有些人内心很清净、纯正无瑕,纵然外表看起来好像是在造一些不如法的恶业,但是被善心所摄持也会变成善业。
第一,是不是所造的成为一种善业?自己要观察,发心是不是清净?表面上的恶业是比较容易观察的。但是这事情是不是善业?或者善业的成分有多少?我们可以内观自己的心。如果发心很清净,可以决定大部分变成善业,或观察这次发心不那么清净,表面上虽然看起来是造了善业,但是还是要做忏悔的,要把不清净的成份去掉。
有时别人的心、行为到底是不是恶?那要启动第二个,就是看起来好像他是造恶业,但是他内心有可能发了善心,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但是按照《前行》中的教证实际上已经变成善业了。所以不能以表面的形象来看到底是不是不清净,因为他内心可能是发了清净心。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做了善业而去怎么样,而且看到别人恶业时也不能就以为他是个恶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审查我们自己,并对别人观清净观。
《功德藏》中说:“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意思是,一个人做的事情到底是善还是恶?不是看他做的善和恶的形象,而应该看他所发的心。如果是善心可以决定这个业就是善业;如果发的是恶心也可以决定他这个业是恶业。这个业是善还是恶,不是看他做了什么而是看他的发心。善业恶业是大还是小,也不看他做的事情大小。如果一个人轰轰烈烈在世间做了很大的善业,大家都交口称赞说,他养活了一亿乞丐,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善业了,但是如果发心没那么清净,那么他的善业也没有那么大。
如果一个人给一只鸟布施几粒米,但是他是用菩提心摄持的,为了一切众生成佛,为了让这只鸟能够和佛法种下善根,就做了一点点,但他的善根有可能完全超胜了。如果一个人用菩提心摄持,做一点点善业,这绝对超胜所谓很大一种形象的善业。
恶业也是一样。有些人外表好像做了很大的恶业,有些人可能做得不动声色,好像没有恶业一样,但如果内心中的恶心很重,虽然可能只是一个不好的脸色,他的恶业可能已经超过了外面做很大恶业的人。所以善恶要看动机,善恶的大小也要看动机。
这方面要调心为主。不要用形象欺骗别人,要真正地反观内心,把心调整到善心的状态,以善心摄持做一切事情,这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是一个原则。
我们要经常性地以善心摄持。做善法时,比如放生或听课等,应该首先要观察自己是什么心。是善心就应继续做,如果是不善的,马上就要扭转,把不善的心变成善心。如果发现改变不了,就要放弃,这个事情就不能做了。因为按这个教证来看,即便做了这种善业也会变成恶业。在有些教言中也有这种窍诀。
学过佛法的人还是有办法改变发心的,最好把心从恶心、无记心调整到善心的状态。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则。
另一个原则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是恶业,但有可能变成大善业。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对一般人而言驾驭不了。为什么呢?现在按照原文来分析。
因此,对于没有丝毫自私自利、内心无比清净的菩萨来说,身语七种不善业才有直接开许的时候。
身三、语四、意三,有十种不善。三种意业的不善没开许,因为起心动念直接就是恶的,但是身三、语四: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七种不善有开许的时候,即做了之后也不会成为罪业。
那什么时候才可以直接开许?对谁才可以开许呢?有两个条件:第一、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第二、内心无比清净。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都行。必须是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或内心很清净,这样的修行者可以直接开许身语的七种不善。尤其下面所讲的这些比较明显的事例,对菩萨开许,对一般人则很困难。
就像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以及星宿婆罗门子对婆罗门女行不净行之类的情况。
《善巧方便经》和《宝积经》中的一些内容也讲了这个问题。
下面简明扼要地讲述这两则公案:
第一个是佛陀在因地时转为大悲商主,虽然杀死短矛黑人,但没有造罪业,而是积累了资粮。
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大悲商主的时候,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
那时佛陀转为大悲商主,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取宝。
途中,一个名叫短矛黑人心狠手辣的强盗企图杀害五百商人。
有一位强盗名叫短矛黑人,想要杀害五百位商人。《学集论》以及上师在《入行论》中也讲过这个问题。短矛黑人和大悲商主认识,通知他回避,他知道这个消息后陷入两难境地。
大悲商主知道后心里想:这五百名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残杀了他们,后果必将身陷地狱住无量劫,实在可怜;
他就想,这五百个商人都是不退转菩萨。什么是不退转菩萨呢?有很多层次。八地、九地菩萨不退转,他们不精进、不勤做也会很快成佛。初地以上也绝对不会退转到轮回中,因为已经现证了实相。还有一些是发心不退转,有些不退转是得到佛授记的,所以资粮道、加行道都有可能不退转,不一定只有圣者是不退转菩萨。
这些全都是不退转菩萨。不退转菩萨要得到佛授记,杀这些菩萨的人过失会相当严重。如果发了不退转的菩提心,也相当于已经是菩萨了,如果杀了这些人,凶手也会造下很大的罪业。不管哪种情况,他们都是严厉对境,而且还是五百个,短矛黑人杀了五百位商人的话,必将身陷地狱住无量劫,实在可怜,很难从地狱中出来。
如果我杀了这个人,就可避免他堕入地狱,就算是自己下堕地狱我也甘心情愿。
大悲商主想:如果我把凶手杀了会怎么样呢?如果把短矛黑人提前杀了,他就不会有机会杀人,他虽然发了这个心,但毕竟没有付出行动。这时虽然因为发心要杀五百个菩萨已经有了一定的罪业,但是如果把五百个菩萨成功杀死,他的过失会更大。如果我把他杀了,他这种罪业没有造成就不会堕那么长时间的地狱了。但是我杀了人可能会堕地狱,为了拯救五百个人,为了短矛黑人不要长时间堕入地狱当中,我心甘情愿承受这样的罪业。
这样三思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杀了那个强盗,
他三思之后心很稳定,就安住在非凡的勇气和大悲心中,毅然决然地提前把这个强盗杀死了。
(以此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没有堕入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这样做了之后,他不但没有堕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当然前面的公案讲到,佛陀脚上被弹刺所伤,其实也是因为他以前杀了短矛黑人的残余果报,但此处说不但不堕恶趣反而圆满七万劫的资粮,因为他是通过大悲心做了很大的善业。
这一公案,表面上来看是造了恶业,为什么呢?因为作为菩萨的他亲手杀了一个人,
作为菩萨应该大慈大悲、爱护一切众生,但是爱护众生有很多方式。有时爱护众生就是保护他们,不要骂他们,打他们,这是一种方式;有时爱护的方式就是要打、要骂,甚至要杀。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要保护他们。如果当时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不能杀生,这样生命是保护了,但是因为他造下了那么大的罪业,长时间堕在地狱受那么重的罪,这就害了他了。
所谓的保护也是需要智慧和慈悲来抉择的。作为父母,爱护子女的慈悲心如果没有智慧,那么这种心有可能就是伤害。但如果有智慧,“保护”会有很多方式。比如这个地方的“保护”,表面上都把他杀了怎么是保护他呢?但的确让他免遭了很长时间的地狱果报,的确是保护了他。
有时菩萨打众生,或者上师骂弟子、打弟子、让弟子受苦等等,这其实也是在保护弟子的善心和修行,的确是这样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话,保护手段就不一样了,不像一般所理解的狭隘的保护措施。
但实际上完全是善业,因为大悲商主根本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念,而且从眼前来看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身性命,从长远而言,把短矛黑人从地狱的痛苦中拯救出来,所以是伟大的善行。
大悲商主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念,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因为他和短矛黑人是认识的,而且短矛黑人已经带话给他:我不会杀你的。并不是知道短矛黑人会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人都要杀死,那么杀了短矛黑人就有嫌疑了。为什么呢?虽然说是为了保护这些人,实际上大悲商主自己也是一个被杀的对象,这时如果杀了短矛黑人,就多多少少会牵扯到自利。
在比较广的公案中,为什么说两难?因为大悲商主认识短矛黑人,短矛黑人明确跟他讲了:我不会杀你的,我杀的对象就是他们,你赶快回避。这时候他就想一晚上,到底怎么办?这边是商主,那边是认识的朋友,而且也通知了自己,怎么办?很难抉择。自杀不行,自己跑掉也不行,把五百商主杀了也不行,因为他们是不退转的菩萨。那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短矛黑人杀了。虽然自己不会被杀,但是如果杀了他自己会堕地狱,可那不要紧,他长久堕地狱的痛苦免掉了,五百商人也不会因此受到伤害。
他的确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念,从眼前看保护了五百商人,长远而言把短矛黑人从地狱当中解救出来了,所以是伟大的善行。
为什么要这样分析?因为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念很难做到。有些上师把意乐清净的标准定为初地,如果你没有登初地,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是做不到的。但有时侯标准可以降低一点,在加行道或者资粮道上,心很清净也可能做到。但一般人很难不被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念所染污,有时发心表面上看是“我为你们好,才打了他、骂了他或杀了他”,是真为他好吗?不好说,这一点特别难观察。
上师在讲《心性休息》的时候,说开许的标准是对自他不能有伤害,即对自己不能有伤害,对他人也不能有伤害,这需要很大的智慧和慈悲,一般人显然不具有这样的条件。虽然在菩萨戒中对“身三、语四”是有明文开许的,《瑜伽师地论》及其他很多地方也有开许,这里也有。但开许的对象是谁呢?比如我要做个坏事,先发一个善心,好像不是为了自私自利,然后去做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就没有自私自利了呢?如果没有训练,没有把自己的心从自私自利当中真正解救出来,只是表面发一个好心去做这个事情,那也不一定,多多少少肯定是和自己的利益有关联的,或者是以此为借口等等,都有可能。所以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这是一个高标准的开许,对我们来讲只是作为学习、观察的一个目标。
“没有丝毫自私自利,意乐极为清净”这个标准很重要,有时候把这个忽略了,说是“出于利他才做这件事,身三语四开许的,这样给自己暗示或给别人这样讲。但要看是对谁开许!是对真正意乐清净的、完全没有自私自利心的菩萨们,而不是对一个相似的、大概的或者临时的所谓的善心,这肯定是不开许的。
因为没有丝毫自私心的缘故,这一举变成了伟大的善行,再通过这一念杀死短矛黑人的同时也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这是非凡的勇气,因为大悲商主对业因果的规律非常清楚,杀一个人是肯定会堕地狱的,但他明知道这种后果却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毅然地为了拯救五百商人和短矛黑人做了这样的难行或苦行,的确是伟大的善心。下面还有一个公案:
再有,星宿婆罗门长年累月在林间持梵净行。
上师在讲记上说是四十七亿年,或几十亿年的时间,可能那时寿命是相当长的,所以是长年累月在林间持梵净行。
一次他到城中去化缘时,一位婆罗门女对他一见终情,生起贪爱,欲绝身亡。
因为他很庄严,出去化缘时,一位婆罗门女对他产生了贪爱心,贪爱到要死的那种程度了,非常强烈。
星宿婆罗门不由得对她生起悲悯之心,于是和她结成夫妻,以此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一开始婆罗门女向星宿婆罗门求婚时他没有管,他往前走了七步同时想到:真不理睬她的话,婆罗门女会因此伤心而死。他的确不忍心看到一个有情这样死去,而生起了很强烈的悲悯之心,就和她结成夫妻十二年,之后他又重新出家。十二年中和她结为夫妻,以此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宗喀巴大师在《菩萨地论》里关于菩萨戒的讲记中,对几个公案也分析过:对于菩萨杀生、不净行的行为,有清净戒律的在家菩萨是可以开许的,出家菩萨是不允许犯不净行的。一般人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刚开始也许是悲心,但如果内心中的贪欲没有清净,还是有可能被内心深处的贪欲心趋使,而不是出于真实的悲悯心。而星宿婆罗门,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前世,他内心中的贪爱心已经调伏了,纯粹是以非常清净的意乐、真正的悲悯之心,为了挽救她的生命而在十二年中和她结为夫妻,也只有这么清净的意乐才可以让他圆满四万劫的资粮。看起来好像破坏了梵净行,但其实他做了很大的善业,行持了菩萨行而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诸如此类的杀生及破梵净行才有开许。
什么叫做诸如此类?心特别清净,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念。这样才有开许的时候。为什么宗大师说对在家人开许,而对出家人就没有开许呢?因为害怕世间人对修行者有讥嫌,会对整个出家人或者佛法的本身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这个侧面讲有遮止的意思。
而对于为一己私欲,在贪嗔痴的驱使下而行,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也没有开许。
凡夫、初学者的私欲都很强,在贪嗔痴的驱使下,以这样的开许为借口,那么在何时、何地、对任何人都是没有开许的。虽然有开许,也不是随便就开许,有些大德是这样分析的。
一般而言,佛陀对小乘修行者规定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没有开许不开许的问题,做了就犯戒律,(如根本戒或支分戒律),忏悔的程序也相当复杂。小乘得果虽然是慢,但非常保险。因为给你定死了,这个能做,那个不能违背,阿罗汉都不能违背佛陀制定的金刚句的戒律。小乘虽然有可能实执心很重,也没有大菩提心和善巧方便,但他认认真真地去落实,虽然比较慢,但是很保险。
越往上就越以心为主了。声闻乘戒律是以身语为主,这并不是不考虑心的因素,而是以身语为主来考量他是否犯戒、持戒的。但是到了菩萨乘中,是以心为主了,即如果没有产生自私自利的心,身语的考量就变次要了。如果你的心确实很清净,身语的行为是有开许的。
以心为主的修行,对执著有所放松了,善巧方便也就越来越多了。心量大了,集资净障的速度也快,但是危险性也随之加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的心清净,“身三语四”的恶业在某些情况下是开许的。但“可以开许”这几个字有时候把握不住,到底这个行为是不是可以开许?有时候以此作为借口造恶业,那么这个危险性就大了。再往上到了密乘,见解更清净、更深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危险性就更大了。
打个比喻来讲,在地上骑一辆自行车、开一辆车,和一个飞机在天空上飞,这三种交通工具。骑自行车肯定是慢的,相对而言危险系数低一些。汽车就快了,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开120公里/小时,骑自行车要好几个小时的路程,汽车1小时就可以到。但危险性也随之加大了,这么快的速度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是很难存活的。飞机也同样,速度更快了,1小时800、9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但是危险性也更高了。
借此比喻下面的修行者、菩萨乘和密乘,见解的高低导致成佛的速度也有快慢,但是越往上危险系数越大,对修行者的法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修菩萨乘的时候,最好先把基础打好,再进菩萨乘;在菩萨乘的基础上,把显宗的基础打好,再进入密乘。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样修上去,可以说保险就一道一道地上好了。
如果你没有上好这些保险,没有把下面的基础打好(下面的因果不虚、开许的条件没有学好),直接进入“身三语四都可以开许的”,或者直接入密乘了,这时候由于很多都不知道,内心中也没有产生很多功德和相应的见解,直接施行的确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那什么时候可以开许?反正对我们来讲是很难开许的。但是不是完全不能呢?有时候不是那么严重的,如说些小妄语或者方便忘语是可以的,问题不大;但是杀人、不净行,这些行为的后果很严重,不是可大可小的事情。有时候说些方便妄语,为了自己学法方便,这个是开许的,但是那些比较大的情况一般人操作不了。
以上讲了只有这种情况(心特别清净,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念)才可以开许身语恶业,对于一己私利的、具有贪嗔痴任何一种的行为,都不开许。这个标准对
我们来讲很重要,要牢牢记在心中。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