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潮汕方言看方言的当代价值和窘境/郑维铭_潮阳文学_天涯博客
潮阳文学协会及《潮阳风》杂志、《练江》文学报交流平台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96567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6935
(438)(9)(13)(3)(8)(23)(1)(17)(3)(2)(19)(1)(1)(236)(102)(1)
(194)(155)(14)(9)(29)(37)
□ 华南师范大学 郑维铭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南腔北调,曾给各地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但方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伦理意蕴,却是语言活力与文化丰富性的表现。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上多种语言濒临灭绝的当代,汉语方言也面临种种窘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多方言并存是汉语的活力和丰富性之所在 在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中,作为其中占大多数的主要民族的汉族,使用的是汉语。汉语的使用范围不仅遍及全国,而且海外许多华人聚居的地方和其它民族中的回族、满族也使用汉语。可以说,汉语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使用人数众多。汉语有着统一的文字。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实现“书同文”以来,文字的统一,使交流畅通,政令、军令得以统一下行。这是幅员广阔、历史悠久的中国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不论秦始皇还是历代统治者,可以做到“书同文”,却难以做到“语同音”。汉语在千百年来保持着南腔北调、各具特色的方言土语。据权威研究机构的划分,汉语的方言可以划分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晋语,徽语,平话等十大方言。每一大方言中还可以根据其语音声调的差别划分为若干片、点。方言是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地理人口变迁、文化表现形式变化的标尺,是各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的载体。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习俗各异,东西南北各地地理环境条件差别极大,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各地语言的发展,尤其是黎民百姓口头语言,往往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习俗中吸取养分,生动活泼,地方特色鲜明,富有创造性。通过交流融汇,各地方言之间又互相借鉴、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使汉语整体在以统一的文字为载体的基础上,内部活力十足,异彩纷呈。以此为基础,进而形成了统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丰富多彩、各呈精萃的地方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文化景观。 二、从潮汕方言看方言丰富深刻的文化伦理意蕴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是各地文化习俗的反映,刻划着语言和历史流变中留下的深深印记。以潮汕方言为例,考察方言,可以窥见其中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伦理意蕴。 1、各种方言皆为当地文化习俗、民风民气的反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水土对这个地方的道德风尚、民风民气有深刻的影响。先秦思想家、政治家管子就说过:“地者,万物之本源……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自,故民愚而垢。”(《管子?水地》)尽管概括得并不科学,但也猜测到不同的经济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民气的密切联系。而各地各具特点的经济地理条件,文化习俗特色,民风民气差异,都能在各地方言的风格中得到相应的反映。例如西北地区地势高峻,民风纯朴豪放,反映在当地方言上则有粗犷、直率、敦实的特点。而在以方言为基础的戏剧歌曲中则表现为声遏行云、高亢嘹亮,豪迈奔腾。而在东南吴越一带,山清水秀,人文细腻,风光旖旎,民风古典,反映在当地方言上则有吴侬软语之说,声细委婉,娓娓动听,而以方言为基础的曲艺戏剧中,则有脉脉含情,一唱三叹,绚丽多姿的风格。 再以潮汕方言(福佬话)为例,其内部在语音语调上每个县、区都各不相同,如果忽略其细小差别,大致上可粗略分为两种风格:在榕江、?江、韩江流域一带,民风古朴典雅,留有较多传统印记,家教严谨,其话语的语调轻柔委婉,情感细腻,韵味纯厚,揭阳话、潮州话、澄海话以及几种话合成的汕头话均有这个特点。而在汕尾、潮普惠一带,多山近海,民风爽直率真,豪迈仗义,这一带的话语在语音语调更多显示直、硬、爽、干脆、洗练的特点。 2、丰富多彩的地方文艺形式以方言为载体,没有方言特色的地方文化黯然失色。 各地方言的存在,给地方文化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色彩。以各地方言为载体,各地创造了适合方言特色的各种文艺形式,创造了多彩的地方文化。 一种地方说唱文艺形式,必定与该地方言有内在适应性,换另一种方言或用普通话来表达,必然使它原有的韵味尽失。例如,秦腔、越剧、山东快书,天津评弹等文艺形式都与其地方语言有内在适应性。或者说,有一定的方言的存在,才有以它为载体的一定的地方文艺形式存在。建立在潮汕方言基础上的潮剧、潮语歌曲、潮州歌册等文艺形式,也只有潮汕方言才能表现,只有潮汕方言才能把它其中的潮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没有方言特色的地方文艺形式将黯然失色,甚至难以存续。 3、多种方言的存在和发展,是汉语发展充满活力的内在原因。 一个事物要保持它的勃勃生机,其动力来之于其内部的多种要素的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比较、相互吸收。一种语言的活力,也在于其内部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碰撞和对生活养分的吸纳。汉语以统一的文字为载体,保持了它的统一和稳定,同时又是一种以多方言为表达的语言。各种方言,各以其所在地方的经济、地理、文化、习俗、民风民气为生活源泉,吸纳其生活养分,保持着丰富的活力。各种方言的相互交流、比较、借鉴,也是汉语对各地方言所依托的地方经济地理、文化习俗的融汇、吸纳,使之源头活水不断,渠道澄清如许。如潮州方言,基于海外沟通便利的优势,吸纳许多外来词语,如“铁丝“叫”“亚铅”(马来语),“喜欢”称“舒甲”(马来语),“咖啡”叫“咕比”(新泰语),“土豆”叫“荷兰薯”,一种红薯叫“沙捞越”(来源地得名)等,丰富了汉语词汇。 4、从潮汕方言可以窥见古代汉语的词汇语音的痕迹。 潮汕地处岭之南、粤之东,一道南岭使之与中原地区联系沟通受到天然的阻隔,而面向大海又让它更容易沟通海外,直接出洋谋生。潮汕方言(又称福佬话)流行于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市(通称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原潮汕籍移民。潮汕人的祖先大部分是在历史变迁中自中原移入的史实,说明了潮汕文化源自于中原主流文化,潮汕方言与中原通行的北方语言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地位位置的地处东南一隅又使潮汕方言与中原流行的北方语言发展变化难以同步,而自成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作为主流文化所在的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交往频仍活跃,语言也随之发生频率更高的演变。北方语言的快速演变,是从经济发展、政治变迁、文化交往的频仍之中吸取养分,从生活中的老百姓的创造中吸取新词汇。变化的趋向是更向生活接近,从口头用语中生成新词汇。如古汉语中的“箸”在现代汉语中叫“筷子”;如古汉语中的“潘”,在现代汉语中叫“淘米水”。显然是以老百姓的日常口头用语来代替原来的书面用语而成为新的书面语言。而这一切,在潮州方言中的许多词语则仍保持着古代汉语的原音原意。如“箸”(筷子),“潘”(淘米水),“些须”(一点点),“奴囝”(小孩子),“姿娘”(女子),“目”(眼睛),“靡”(粥),“所费”(费用),“食”(吃),“行”(走),“辇”(轮子),“走”(跑),“鼎”(锅),“泅”(游泳),“起厝“(建房子)。由于潮汕地区与北方主流文化地区在地理和经济联系上的相对阻隔,潮汕方言的演变相对要缓慢得多。许多通过人口迁徙从北方地区带来的古汉语词汇语法逐渐演变为老百姓口头语言而在潮汕方言中沉淀下来。这也是潮汕方言有语言化石之称的缘故,因而这也是潮汕方言研究可以成为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及破解兄弟方言语音特点之谜的价值所在。 三、方言在当代遭遇窘境种种及原因探析 在经济发展、文化交融、社会变迁、人口流动、世界趋同的当代,方言的保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据《参考消息》登载的一条电文称:印度濒危语言数量全球第一,达到196种。该电文称:“专家认为,欠缺保护的语言,将会造成伴随语言产生的珍贵文化与遗产逐渐消失。”并且认为:“造成地方语言消失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重视这些语言而将近之排除在教育之外,而地方基础设施和资源缺乏,对外交通联系落后等,也是导致地方语言和方言逐渐消失的因素。”(《参考消息》日载《印度濒危语言数量全球第一》) 在当代,汉语方言也遭遇到种种窘境,有些地方方言萎缩的现象并非耸人听闻的危言耸听。以潮汕方言为例,,由于其通行的潮汕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方言自身发展的特点,潮汕方言成了于今存在的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与普通话差别最大,其承载的潮汕文化自成体系,古韵独具,灿烂多彩。可如今遇到了使用空间缩小,使用人数减少,使用频率降低,它所承载的地方文化遭到不同程度地削弱或损伤的境地。据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生课外课题的研究材料得到的结论认为,潮汕方言日渐萎缩已成为现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生课外科研课题《方言在传播中衰退》,作者为:陈霓珊、柯悦、吴淑如、谢奕娜、朱莺、周晓耿)。 他们调查了潮汕青年学生对方言的认识和使用状况。结果发现,在潮汕地区,潮汕方言虽然仍是青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语言,比例为72.44%。但存在掌握不地道,表达不流畅的问题。比较大学生和中专学生两个群体,在交流双方都能使用潮汕话和另一种语言情况下,53.7%的大学生和75.36%的中学生都会选择潮汕话作为交流语言,主动使用潮汕话的青年学生都在半数以上甚至达到3/4以上。然而调查表明潮汕方言在年轻一代的语言生活中已经出现越来越陌生甚至淡出的倾向。调查中66.02%即超过半数的青年学生经常(占46.47%)或偶尔(占19.55%)遇到难以用潮汕话表达的情况,可见潮汕青年学生对潮汕话词汇掌握不足,运用不熟练,方言土语的表达能力严重不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潮汕青年学生对潮汕本地文化表现出冷淡的态度。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很少或不使用潮汕谚语和俗语,超过50%的青年学生表示对潮剧既不喜欢也不讨厌,35%的比例对潮剧表示有点讨厌甚至非常讨厌。这也说明潮汕话的弱化倾向必将危及重要的潮汕文化艺术形式潮剧的生存和发展。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汉语方言在当代遭遇到种种窘境而趋向弱化呢? 首先,方言弱化的大背景是在经济全球化下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令文化趋于单一化。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化,西方借助强势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强行把西方文化向全球覆盖、推行,弱势文化在退缩以至消失。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充满生机,必然将是对抗西方文化侵蚀的强大力量。但整体上的强大并不能等于它所构成的地方文化也能足以应对挑战。汉语方言的弱化是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发生的。 其次,方言弱化的小背景是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下,方言的通行受制,发展更难。在语言多样方言复杂的中国,推广普通话和推广简化汉字一样都是必要的、重要的,这使交流畅通,中国变小,人们可以打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增加交流的频率和程度。但推广普通话不能变成对方言的限制,把讲普通话和讲方言对立起来。但实际上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就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偏颇。这种情况与有关专家所描述的上海方言在推广普通话背景下的遭遇是有相似性的:“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后,吴语方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报刊不刊登上海方言文章,一个时期还停止上海话的广播,不发行上海话歌曲磁带,不播出上海话的电影电视片,不演出方言话剧,也不组织专家审定方言用字,因此上海方言不停留在不见书面语的状态。”(见《文汇报》文章《钱乃荣教授:上海话;半生缘》)潮汕方言的遭遇虽不尽相同,但在推普名义下,以说方言为耻,以教方言为忌的现象是存在的。 再次是教育上的失误。学英语,有双语教学,有英文课,而方言从课堂教学、语文朗读中消失,教学中缺乏乡土人文地理的内容,一个人从小接触到的是劈头盖脑的西方流行文化,接触到的是东洋西洋的饮食文化,听到的是西式的流行曲,他能对家乡文化有所认识吗?热爱、传承何从谈起? 讨论方言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它是否得到保护、发展,它的存续,关系到它所承载的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瑰宝的得失存废问题。一个语言单一化的社会,语言的发展将失去内在活力,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也失去选择、比较、互补、发展的内在依据。这是我们在方言萎缩、弱化倾向中应该警惕和挽救的。分类: |12-0212-0512-0512-0512-0512-0512-0512-0512-0512-0412-0412-04
查看: 17797|回复: 14
珍藏版 单身情歌-潮汕版
单身情歌(潮汕版)
演唱:动力脚车
掠姆着***个我,
期期***输到干干
世界上赢钱个人有一拼,
偏偏输钱个人是我
为了钱除死奋斗,
到惊日我还无钱娶亩
***赌输个人有一拼,
输到最惨个人是我
压***着坚定,
别人担你迈听
每一个老达阜都想买车,
都想娶个生好老婆
找狼个马牙的企嘴的裂目的缺脚的人来做我老婆
一个白仁的傻怕的猪脑的重丁的人来烧互阮妈
别人个亩向生好,
我个物做向生莫
迈担***里压姆着老婆里向生莫衰到迷鼻搭药
为了钱除死奋斗,
到惊日我还无钱娶亩
***赌输个人有一拼,
输到最惨个人是我
压***着坚定,
别人担你迈听
每一个老达阜都想买车,
都想娶个生好老婆
找狼个马牙的企嘴的裂目的缺脚的人来做我老婆
一个白仁的傻怕的猪脑的重丁的人来烧互阮妈
别人个亩向生好,我个物做向生莫
迈担***里压姆着老婆里向生莫衰到迷鼻搭药
找狼个马牙的企嘴的裂目的缺脚的人来做我老婆
一个白仁的傻怕的猪脑的重丁的人来烧互阮妈
别人个亩向生好,我个物做向生莫
迈担***里压姆着老婆里向生莫衰到迷鼻搭药
地个孝生的可爱的性感的生好朱娘,来听我唱歌
第一次 就是听这个歌
还记的上课听的,,笑的太大声,,
被老师点名批评
兄弟你哪找的这歌啊,我自己都找不着了
回复 沙发 动力脚车 的帖子
私人珍藏的...
还有很多,.,,
都是现在很难听到的
去KUGOO下载就可以了
那里有的下载?呵呵
回复 沙发 动力脚车 的帖子
不是啊.在百度有
的确很经典!
第一次 就是听这个歌
还记的上课听的,,笑的太大声,,
被老师点名 ...
楼主啊,我找了很久啊。网络上看来是没有了。出了些新的,可都没这些好听。
太有才了,实在经典。
12-0212-0212-0212-0211-3011-3011-3011-3011-3011-29
联系人:长凯;微信认证公众号:bbs_chaoshanren_com(或微信添加搜索'潮汕人论坛');email: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潮州话也叫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地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闽南方言泉州话漳州话有很多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不同地方的潮州..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潮汕文化-潮汕话-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