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础湖北教育课改网联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重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素质教育新机制
来源: 南方网作者:
5月14日下午,由华龙网举办的“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看重庆教育”大型媒体采访团齐聚重庆市教委,对近年来重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专题集中采访。光明网、央广网等中央媒体,以及千龙网、南方网、中国教育在线等近40家全国省级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采访活动。
  5月14日下午,由华龙网举办的“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看重庆教育”大型媒体采访团齐聚重庆市教委,对近年来重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专题集中采访。光明网、央广网等中央媒体,以及千龙网、南方网、中国教育在线等近40家全国省级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采访活动。
  市教委主任周旭在介绍了重庆教育改革发展概况后,就媒体重点关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职教发展等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该市教委政策法规处、高教处、基础教育处、职成教处、新闻中心等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专访。
  周旭表示,近年来,重庆坚持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资源、多方联动,点面结合、区域共进,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新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教育内涵发展。
  政策推动。2014年,重庆市政府专题召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对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要求系统推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理方式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我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卓越课堂”建设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导向”,力争2017年全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普遍达到“卓越课堂”基本标准、城乡学校普遍达到“百姓身边好学校”要求。各区县将课程改革绩效纳入学校和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村学校课程改革水平为重点,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育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
  项目拉动。实施卓越课堂九大行动计划,出台中小学24个学科卓越课堂评价标准,探索出近200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组织200所城镇相对优质学校与840所农村学校组建发展共同体,在课程开发、课堂改革、资源建设等方面合作共进。实施“1+5”行动计划,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能力,小学初步实现“减负”目标。实施实践育人计划,新建音体美、科技、劳技、卫生等“六大功能室”20197间,49个社会教育场所、210所乡村少年宫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计划,学校开设校本选修课程2970门,65%的高中学校采取走班模式开展选修课教学,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实验带动。与中国教科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签订课程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将九龙坡、南岸、丰都等6个区县确定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程深度整合、能力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深度改革,为全市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确定90所课程改革样本学校、158项课程改革专项课题,在“长短课时”教学、校本课程开发、选课走班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组织10所高校与22所中学开展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开发先修课程60多门,遴选870名高中学生进入135个高校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初步构建起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普职融合教育试点,在有条件的高中融入职业教育内容,117所高中开设219门职业技术选修课程,每年都有超过400名余普通高中学生获得国家技能等级***。全力推进北碚区国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加速推进沙坪坝、开县等6个市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区域教育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协作互动。建立课程改革区域、校际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课程改革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城乡学校结对发展覆盖面达到100%,每一所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都至少有1所城镇学校引领帮扶。组织6所高校、10个教科研机构、110所中小学幼儿园成立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积极开展教学观摩、联合教研、协同科研等活动,加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课程改革校校联动、区域互动、协作推进、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建立高师院校、教师进修院校教师和教研机构教研员分片包干、驻校指导制度,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学科建设给予支持。建立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制度,帮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开好师资短缺课程和选修课程。全市初步形成主城区与农村区县、优质学校与一般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綦江区“整体推进农村课堂教学改革”、南开中学“特色校本课程构建”、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课程整合改革”、开县双和村小“农耕文化教育”等课程改革经验全国推广。
(编辑 李子飞)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喻孟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家组调研五河课堂建设
您的位置:&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家组调研五河课堂建设
&&& 12月12日至13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家组莅临五河调研课堂建设。
&&& 中学组专家调研了五河县安子口初中、曹顾张初中、五河二中的课堂建设,观看了安子口初中、五河二中的体育大课间,参观了各校的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等。每到一处,专家组都深入课堂,详细了解了各校课堂教学过程,询问学生导学案如何使用,调查有没有加重课业负担,对这种课堂评价如何。专家们最关注老师的意见,与老师积极交流,查看老师导学案的使用,询问老师对课堂建设的意见。
&&& “大家一起来,我们在这里跳舞,在这里开怀……”这么激昂的音乐舞蹈是沫河口镇信湾小学大课间的独创活动,听到这么优美的旋律,随着孩子们的舞动,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也不由自主地动起来,当他看到孩子与老师们一起围着操场跑也情不自禁地跑了起来,长跑之后,又深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玩智力拍皮球;与学生一起打羽毛球;与学生一起跳绳。活动过程中,他不停地俯下身来与孩子亲切交谈,问学生能跑得动吗?当他问学生用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如何时,学生立即齐背了刚学过的课文,成尚荣当即为学生响起了掌声。
&&&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副社长郑琰等人详细查看了导学案,他们对导学案能够重视学生学法指导、能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予以充分肯定。在五河县三铺小学,专家组重点听了彭丽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一节趣味横生的课堂吸引了众多专家停足观看,课堂中成尚荣等人不时地给学生竖起大拇指,最后他说:“你们很优秀,很会学习!”五河实验小学的儿童成长记录袋、校本课程、教学研究等编辑成册,吸引专家驻足观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刘坚在看过这些装订成册的图书后为实验小学留下了亲笔签名。二实小的学生社团轮滑队、太极拳、老师练字墙、阶梯阅读等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愿离去。
&&& 12日下午,专家组在五河二中会议室召开了调研座谈会,五河二中吴标校长首先汇报了学校的课堂建设情况,随后,学生们针对学校课堂建设纷纷发表自己意见。专家们还就小组评价兵衔制、对导学案使用意见、对评价方案的意见、对晚自习如何上等问题,听取了学生们的意见。学生们的精彩发言引起了专家们的共鸣,成尚荣同志激动得要求站着听学生发言。学生们也邀请专家们参观他们的班级,向专家们介绍学习的变化、学校的变化。成尚荣同志最后评价:“五河二中相当优秀”。
&&&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单位,黑龙江省 绥棱县,内蒙古翁牛特旗、四川省武胜县、贵州威宁县、重庆市綦江区,山西绛县,黑龙江省宁安市等地专家、领导也随团调研指导。
&&& 12月13日上午,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家报告会分别在五河实验小学、五河二中、五河二实小阶梯教室举行,全县各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一千多人在三个会场听取了专家讲座。
&&& 在五河实验小学会场,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作了报告。成尚荣同志指出:通过一天的调研,对五河课堂建设和教学改革有一个基本判断,一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二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变了,学校也变了;三是初步取得了今天信服的成绩;四是发展还不够平衡,深度有待于进一步开掘。成尚荣同志认为,五河的课堂建设有六个显著特点:一是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树立了完整的、全面的、科学的质量观;二是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个方向和重点,形成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点击了教育教学的本质问题;三是从课堂走向课程----实施“体育、艺术、科技实践211工程”,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四是课堂建设有序推进;五是课堂建设涌现出一些好的典型,一批好的老师;六表现了一种精神,表达了一种办全面教育、素质教育的信仰。成尚荣同志指出,五河的课堂建设给我们三点启发:一是课程建设必须基于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二是课堂建设必须基于鲜明的区域文化,有典型的五河特点,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课堂改革;三是课堂建设必须专业化,五河课堂建设有着专业化的特点,现在是教育家办教育的时候。
&&& 在五河实验小学会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单位黑龙江绥棱县、内蒙古翁牛特旗、四川武胜县、贵州威宁县、重庆綦江区、山西绛县、黑龙江宁安市等县、市教育局局长各自介绍了课堂建设的经验,畅谈了对五河教育的总体印象。
&&& 在五河二中会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王云峰作了《以智慧点燃智慧》的报告。在五河二实小会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马复从理论层次探讨了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
&&& 三场报告会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大家认真听讲,积极与专家交流,收到良好效果。(特约通讯员& 张晗)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发布排行榜
备案号 : 皖ICP备案号
主办单位 :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 : 安徽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1号教科大楼 邮政编码 : 230061首批名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区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山东省青岛市高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安徽省芜湖市、贵州省贵阳市贵定县、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天津市大港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区、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江西省南昌市大余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福建省厦门市、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重庆市北碚区。
经验交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区
  日至31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教育部总督学顾问王湛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以及计划单列市的相关负责人、部分师范大学和普通高中校长参会。
  本次会议旨在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听课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重点转向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课程改革发展到关键阶段召开这次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八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明显成效和基本经验,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具体部署了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任务。
  杨新力在致词时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全国较早确立科教兴省战略,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初步形成了与国家要求相衔接、体现江苏特色水平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以更大力度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为建设美好江苏创造更好的人才条件。
  陈小娅副部长就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科学决策程序。教育部将成立由部长负责的课程改革领导机构,研究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和重大政策,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同时,加强对课程教材的审核把关,全面修订课程标准和教材,进一步健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二是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国家级培训力度,加大教师教育的改革创新,继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高度重视深化课程改革对教师编制和教师结构的新要求。三是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加强对中考改革方案的评估和指导,进一步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命题改革,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坚持分类考试、自主招生、多元录取,把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做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高中选修课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五是重点加强农村课程改革,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在经费分配、资源建设和专业指导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南京市8所中小学,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观摩,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参观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和《南京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展》,并就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给予了积极建言。江苏、北京等8个省(市)以及东北师大等共12个单位做了专题发言,交流了经验。
项目概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设立。项目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项目将涉及课程改革总体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的编写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共分为以下子项目: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组织力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为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课程基础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基础,保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的改革与完善。
  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推广、等各个方面。要做到***总书记指出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就不能仅在课堂教学或教科书编写等方面做局部改革,缺少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使课程改革获得成功。因此,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课程改革中建立起科学决策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推进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自我调整与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第一阶段的任务从1999年正式启动,计划到2003年完成,大约需用五年的时间。1999年,主要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及组织,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组织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标准和计算机指导纲要研究制定工作。2000年,主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开始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部分省、市、自治区确定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部分课程标准开始实验,组织宣传与培训。完成对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的修订。2001年,主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与评价有关的实验,完成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组织新教材的编写和实验。2002年,将主要组织实验区实验工作,完成并颁务教育阶段部分主要科目课程标准的试用稿,组织新教材的实验。2003年,将根据实验情况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评估与修改,组织新教材的审查,根据实验情况改进并完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体系、课程改革支持体系,总结实验区经验,启动大面积推广新课程的工作。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2:54:59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