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看看三国这些人物
导读:[align=center][size=16]
[size=16]老简对老刘说:“这个人要耍流氓强奸妇女,怎么不把他抓起来?”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要强奸妇女?”简雍说:“他有强奸的工具,就和那家有酿酒工具的人一样,该判!”[/size]
[size=16] [/size
[导读]事实上,三国中的人物,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并不仅仅是像《真?三国无双》过场动画所诠释的人物那样简单,而是要复杂得多。每个英雄都和我们一样有着独特的生活背景,有自己的顾忌和权衡,而这些是游戏所无法表现的。汉朝是一个长寿的王朝。这样的王朝发展到后期必定会出现大的门阀势力,必然会沉淀出贵族阶层,这个阶层掌握着整个社会的文化、舆论和权力。这样的门阀、士族阶层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我们知道刘备一直以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以自居。在当时的中国北方地区,是很注重宗族关系的,他说自己是刘胜后人,也未必是托伪,但他不树立这样一面旗帜,确实就没有吸纳和拉拢各方关系的根基。本来是个平民,非要把祖宗端出来,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上层阶级很认出身的。在184年黄巾起义时,刘备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县一级的公安局长。又摸爬滚打了差不多近10年,才因为得到曹操的赏识,来到朝廷担任了左将军。但很快他就因密谋诛杀曹操未果而逃跑到了袁绍的麾下。官渡之战,袁绍集团破产,他又逃到了刘表处,在哪里一呆就是8年,如果不是曹操杀过来,他可能还要呆下去。曹操赏识他,他却要诛杀曹操,很多理由中的一个,当然是他奉献帝为正统,他认为帮助献帝可以得到更大的政治果实。而看看他后来投靠的袁绍与刘表,都是当时的豪门大族。我们前面说了,门阀大族掌握了当时社会的权力和资源体系。刘备的选择是很明确的。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我们也都听说过,就是说他祖上四代都是部长以上的职位,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当然是豪门。虽然他在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但他的手下的大批的文臣武将,都是有来历的。许攸年轻时就是袁绍用心结交的朋友,沮授是参加国家科举考试上来的人才,田丰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从与宦官对立这一点而言,就可明白他是典型的士大夫阶层,普通百姓根本没有什么“对立”的机会。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荀?,他最一开始也是带着自己的弟弟荀谌及同郡的辛评、郭图去投袁绍,得到了袁绍的礼遇。而荀?的父亲荀绲很有才华,担任过汉朝征服的济南相,他的爷爷更了不得,任朗陵令,在汉顺、桓之时十分出名。他的八个儿子被当时人称为“八龙”。而曹操是什么呢?曹操只能算是寒族。他出身很差,他的爸爸曹嵩是当时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身份不明不白。试想如果他爸爸真是“富二代”,又怎么会送给别人当养子呢(而且是士人非常看不起的宦官)。 他不过是靠这层关系才能在年轻时和袁绍等官宦子弟玩到一起去,实际上他也是被这些人所瞧不起的,和拿破仑上贵族军校时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他年轻时那么有狠心,担任洛阳北部尉时立志整顿法纪,以及后来的种种作为,就是这种身份出身的人物的写照。再和袁绍比较一下起兵时的实力。袁绍吞并冀州,剿灭公孙瓒,消灭贼寇,统一河北,靠的是真正的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而曹操不愿与董卓合作,从朝廷逃回陈留老家后,不过是“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的不过是一支几千人的队伍。曹操的主要将领夏侯?、夏侯渊兄弟都是同族同辈人,是沛国谯县的大户,但祖辈没人做过官,这一点上和张飞的出身类似(公元200年袁曹征战时张飞还娶了夏侯渊儿子夏侯霸的堂妹,按现在话来讲他就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两者的社会阶层相同或相近)。所以他们从小投靠曹操,夏侯渊不仅给曹操顶过罪进过局子,后来他还娶了曹操的小姨子,和他成了连襟。曹操后来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夏侯敦的次子夏侯茂。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曹操堂侄女为妻,互为亲家。曹仁和曹洪则是曹操的族兄弟。至于于禁、乐进等人则都是从行伍中提拔起来的。再看他的早期谋士。至于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郭嘉以及曹操肱骨之臣程昱,都是起兵后陆续为荀?所推荐来的。最初他们也都与袁绍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但应召前基本都是避祸在家。所以曹操和袁绍的出生根本没法比。另外,从曹操、袁绍两人的行为处事上,也可看出两者的一些出身。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辱取温,无有缘饰。”生前非常节俭,临终还留下遗嘱说自己下葬时“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还嘱咐说让自己的从婢宫女做些手工活儿,卖点钱养活自己或补贴日用。曹操有关节俭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他发明了便宜简单的“?”,以颜色来区分身份,还比如曹冲刺坏自己衣服以保护管库小吏、曹植妻衣绣被命还家赐死等故事,都说明了曹操的节俭。他的嫡系也莫不如此。夏侯?非常节俭,不置产业,而曹洪的抠门则是出了名的。尽管节俭的传统和时代的动荡凋零有直接关系,但也可从一个侧面证明他出身寒族的特点。而且节俭不仅是曹操提倡的风尚,还有制度规定。如此厉行节俭,可能也是为了要摧破豪族的奢侈之风----正如他再三推行的唯才是举令,其实也是想打破豪族垄断政治的一种努力。豪族则“务在奢华”。袁术奢侈荒淫是有名的;魏晋时期的将领石苞,官至西晋司徒,他的儿子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在今天听了都让人咋舌。同样历经魏、晋两朝的权臣何曾,极为奢华,“日食万钱”还感到“无处下箸”。这些行为,和曹操厉行节俭的做法对照起来看,其意味令人深思。同样是这个何曾,却“性至孝,闺门整肃”,重孝、重礼,被傅玄称之为“君子之宗”。这则涉及到豪族的另一特征----服膺儒教。其行为必须符合如家用来维系名教的道德标准与规范,即所谓的孝友、礼法等。回过头再看看曹操手下的大臣荀?,出身豪族的他为什么要反对曹操称公,为什么要以汉为正统----其原因不言而喻,正是他的阶级特征决定了他的政治观念。而曹操则并不怎么服膺儒教。我们前面提到了他的唯才是举令。陈寿评价曹操时说,“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申、商之法术”,点明了这一点。而陈琳那篇批判曹操的著名檄文里则说曹操“细政苛惨,科防互设”“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前者就是说他不以儒学为务,后者是说明他的阶级身份不过是阉宦阶级的寒族。另一方面,陈寿也表扬曹操用人是“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而儒家豪族出身的军阀则往往不是如此。《三国志?郭嘉传》中曾引《傅子》说袁绍“外宽内忌”,而《晋书?宣帝纪》则说司马懿“内忌而外宽”。事实上包括孙权这样的武力豪族出身的公子,也是典型的外宽内忌。司马懿:世家豪族司马懿也是世家豪族出身,最终他的这个社会阶层和拥戴这个阶层的精英人物,推翻了曹操所建立起的具有寒族特点的、不以儒学为务的政权。我们再回过头看刘备一个人年轻时的经历和背景决定了他的很多特点。刘备是破落贵族家庭出身,但亲戚里不都是穷人,同族的伯父刘元起就像对自己儿子一样资助他。让他和自己的儿子刘德然一起去上学,否则他也不可能和公孙瓒这样的人一起求学,师从的还是九江太守卢植。刘元起的妻子对于他如此大方地资助刘备,已经达到了不满的程度,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刘备的母亲可能根本出不起供他求学的钱。这样的出身,就使刘备完全有别于作乱起义的农民军,而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他从年轻时起他就懂得要依靠他人的力量----他的家不能说一穷二白,但也不怎么样。父亲早亡,母亲还曾有过制作草鞋、草席出售以贴补家用的经历,刘备要完成事情,就要依靠别人的力量。但无论是他的舅舅,还是后来跟随他的那些豪杰如张飞等,要别人为你付出,你不是没有代价的。你要付出人格魅力、要付出时间、付出自己的信义。因为刘备要依靠人才来完成自己的事业,同时他在识人方面很有天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人待士”的方法论,并在为人处事上曾给董承、关羽、张飞、诸葛亮和刘禅等人以建议。这些人都曾因为没有听从刘备的劝告而栽了跟头。陈寿说“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也是他们出身的一种体现。张飞作为和夏侯家类似的地方大户,对士族阶级有着天生的好感,喜欢攀附。而关羽则不过是个亡命徒,和典韦的出身很相似。诸葛亮则应算是寒族出身。先祖诸葛丰曾担任汉朝的司隶校尉,父亲诸葛?在泰山郡任郡丞,叔父诸葛玄在朝中任职。他和他的两个兄弟分别在孙权和刘备的手下任职。在干部队伍的构成上,刘备和曹操早期是有相似之处的,但刘备的社会身份则比曹操更为低下。以刘备最老资格的下属简雍的举止来看,就可见一斑。简雍,这个人和刘备是河北涿县的同乡,年轻时就玩在一起,后来一直跟着刘备闯天下,出了不少力,应该是和刘备年纪差不多。据薄一波回忆,***在与他谈及《三国演义》时曾经说过:“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等刘备带着他的北方班子到了四川,已经51岁了,所以简雍这个人年纪也应年近半百了。这个人,坐没坐相,无论是宴会还是平时开会,刘备在场时,他也老是斜依在席子上,翘着个脚,从不坐好。说他讲话“简傲跌宕”,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没正经,口不择言。有一年天旱,刘备政府规定私酿酒者要判刑(酿酒太浪费粮食)。有一天民警在一户人家搜出酿酒的工具,商量怎么量刑。大家都认为应该和酿酒者同判。正好那两天简雍和刘备在街上逛,见到街上行走的一个男人(也有说是一对男女)。老简对老刘说:“这个人要耍流氓强奸妇女,怎么不把他抓起来?”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要强奸妇女?”简雍说:“他有强奸的工具,就和那家有酿酒工具的人一样,该判!”刘备大笑,就拍板让派出所的人把那家有酿酒工具的人给放了。简雍的滑稽,大都是此类的。从他的种种言行来看可见文化层次并不高,不是士族知识阶层。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您所在位置: &
 &  & 
第一章 三国演义.ppt4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第一章 三国演义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 1、说话四家 讲史讲说历代兴亡的故事 说经演说佛经故事 说铁骑儿讲说士马金鼓故事,后演变为英雄传奇小说 小说讲普通人日常生活,篇幅短小 2、章回小说的产生 讲史所讲史事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这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的一回。 每次讲说前,艺人用题目向听众提示主要内容,就是回目的来源。 在章回小说叙事中,我们也常看到“话说”、“且说”、“话表”或“看官听说”字眼,这明显保存了讲说的痕迹。 二、历史演义小说 1、《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 2、定义: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宋元说话中的讲史。一般以史书为基本依据,杂采野史笔记、传说逸闻,以编年为序,润饰创作,以通俗的语言敷演一朝一代兴衰存亡的故事,展现各色历史人物的风貌,表达作者一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 3、“演义”的含义 “演义”的意思就是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 清代刘廷玑说:“演义者,本有其事,而添设敷演,非无中生有者比也。” 如《隋唐演义》、《清宫演义》,还有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等。 第二节 作者、成书过程、版本 一、作者罗贯中 1、作者资料 最早有关罗贯中的资料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居,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 1364年 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推断:罗贯中的生卒年在之间。 3、罗贯中的其他作品 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