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视天地石达开刚打完石达开,有CC,双鼓,夏...

这篇是一只箂鸟所写的攻略,如有误人子弟之处请不吝指出。希望这能帮助后来的魏国人。
请各位若要指正或发文请尽量选用留言方式,以免破坏排版。
1F 基础需知2F 太平天国3F 大清王朝4F 闯王义军5F 大明天朝排版中!
-基础需知-前言不多说,先说建议将领,推穿越图若没有好的将和阵,很难突破100级的限制。玩魏国最好的选择就是战法流,以下提将领资料。
战法流必要将领:曹操(又名CC,大曹)所需威望:50w三围:120/70/98兵种:黄金重步(抵挡+综合能力强)战法:号令天下,全体增加120士气。介绍:三国最逆天武将,不俗的三围加上独有的战法成为魏国战法流强大的原因。洗属性:统或统智
夏侯渊(又名小渊)所需威望:45w三围:88/101/61兵种:白龙骑(回避+防御能力提高)战法:战争吼叫,攻击对方全体有士气的部队,便视乎双方勇相差决定对方被扣减的士气。介绍:面对三国后NPC强大战法必备武将。洗属性:勇或统勇
夏侯惇(又名大惇)所需威望:49w三围:103/98/65兵种:暗影骑(回避+擅长暴击)战法:狂怒之狮,单体攻击,兵力越少,威力越大。介绍:主要火力,配上曹操能轻易秒杀一队部队。洗属性:勇或统勇
战鼓三人组(刘表/洪秀全/曹植)兵种:战鼓队,全体增加34士气,对手全体减少5士气。介绍:重要后援,抓到洪秀全后便入替刘表。洗属性:刘表统 曹植智 洪秀全统智
练好以上5只将以后,(特别场合才招回三鼓)大部份关卡也不成问题,但面对策士或机械流NPC时,小渊将无法发挥功效,以下将简略解绍几个面对这些NPC时的选择。
夏侯霸:虽然勇不高,但有黄金连***的加成。我曾问过陆服数据帖主,夏侯霸数据上比徐晃强,可用初始将代替。
徐晃:虽然不及夏侯霸,但长***方阵兵种有剋骑兵加成也是非常亮眼,尤其是面对李自成时简直就是杀爽了!
司马师:用以令后场策士停手的专家,但攻击力有点儿低。
文丑:配合CC和大惇,一人各守一路,三路铁壁,不怕对手的落石火牛分开放!
华歆:全面扫场专家,杀无赦,但到了大明金辽不给紫马可谓抓痒。
努尔哈赤:不错的战法和兵种也是吸引之处,但要练他就等先要突破大清和太平的卡点,这时别的小将应已练好,而且到了水泊大宋左右已经无力了。
刘伯温:也是不错的将,比努尔哈赤更有力,惟有是因为策士不合大曹心意有点可惜。
大家有空位也能练练华佗,曾哥这些将辅助一下,亦应在穿越前準备好双红马、五块红或紫披和找人带上新区,紫武和紫甲则待过太平才刷。
过图要点:请把夏侯惇练至秒杀敌人,夏侯渊能吼60士气。魏国布阵很简单,只有两点:大曹要找对集气点、大惇需要找对仇人。(当然大曹也不能被战鼓压走士气。)
-太平天国-非常简单的一幅图,过图时双5500红马,甲在900~1500,过洪仁玕时和以后都是大都督十星。战报放置区难点说明:一号难点:洪仁玕这关难处就是两只洪水策士都躲在后方,还有中路的那位烈火骑仁兄的回避能力真的还令人爆肝,NPC可谓天父附身!要过图请把曹值的智洗满和上100级升满侦察队。布阵:请勿模仿这个阵,当时我只是随便换阵就人品爆发。练夏侯霸或华歆请放在***位;练徐晃或司马师则放在三号位;练文丑则放在一号位。布阵:(雁行阵)          鼓(3) 请尽量刷至10星再过。
一号老大:石达开非常简单,阵法请参照战报,小渊若有双洗请放在前面。
二号难点:林凤祥这关要面对五机械的强力炮击,有人会用曾哥过,但会拖延不少时间,用华雄反而更简单。阵法请参照战报,并把大曹换为二号鼓。
二号老大:洪秀全这关只要随战报布好阵行,大曹在大惇灭掉洪秀全没挡就能过了。
两只主将的实用价值:石达开:弱爆了,吸血血量非常低还要付出代价双洗,若非娱乐追求另类勿选。洪秀全:请参照1F资料。
过图后事项:1.上新区2.直上110拿三校场和开始魔化
-大清王朝-过图时双红马6000,甲900~1500之间,一套勇装,全程大都督10星。战报放置区(请参照后半段)
这幅图要注意的是好像因为曾哥的强力抵挡关系,
一号老大:曾国藩这关太简单,不多说了。
难点一:大清中军四淫蕩的双落石再加上火牛阵冲击可不是说笑的,推图前请冲好大都督加成和侦察队,推不过便去刷韦昌辉的紫甲,务求把三只全面无视成两只全面。
练夏侯霸、徐晃的放在3号位;练司马师的放在4号位,并把大惇调至1号位;练文丑的放在1号位;练华歆的放在4号位。
此后还会遇上类似的洪承畴,但改为单落石配双火牛,难度比较简单。
二号老大:左宗棠经过中军四的洗礼,这关弱爆了,战报中错阵注意,应放长蛇阵更好。
二号难点:大清主力一这关的三策士攻击力不亚于中军四!策划还要是处心积累地把三策士都放在不同的行和列上,实在非常邪恶!
练华歆的直接上老阵(看战报)一令辗过去;练文丑的放5号位;练夏侯霸、司马师或徐晃放在3号位。
-闯王义军-战报帖这关感觉上还满顺,不知是否有大曹神关注的关系,大都只卡一晚翌日就针对性的强装过了。我查看过别人的难点,发现跟人家的不同,不知是否我甲不强的关系。过图时双红马 魔21 一套勇 两套统装,甲。
有人会认为刘宗敏难,但感觉上没啥难度,5令以内容过。
一号卡点暨老大:李自成这关卡了1天,当时夏侯惇转满了就马上过,亦有一法用大曹扛中路,但这样大惇会不给力,建议把夏侯惇洗好再过。
阵法请参照战报,若有徐晃可用大曹扛中路。
-大明天朝-战报帖这图的难度挻高,请把装备强好,刷好角再过。过李善长前装备跟闯王时一样,兵器一套,过李善长过多了一匹紫马7200。
一号难点暨老大:刘伯温相信不少人第一次看到这个阵也被吓傻了吧!五策士的阵营,过前请把兵符强好,直接依战报聘回刘表支持一下战法,这样就能一令过。
二号难点暨老大:戚继光策划,算你狠!刚刚才打倒刘伯温那个牛阵,你就再来一个!此时若有练曾哥可以配上华佗过,亦可参照战报,放4将辗过去。
三号难点:李善长这关真的令我非常的蛋疼,因为我选用的是华歆当辅助,当时洪秀全仍未洗好,先打学士就被石头压死,先打李善长就被淹死,选华歆的朋友们这个时候会比较难过。
除了练文丑或华歆的放在3号位;练华歆的看战报;练文丑的放在1号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科甲巷。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甲巷。

这个当年全川学子应试“会商”之地在今天的成都人眼中成了时尚繁华区
  成都的春熙路,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重庆的朝天门齐名,而它旁边的科甲巷,在成都人眼中是繁华的代名词。正如一首竹枝词说的那样:“府城隍庙买灯市,科甲巷中灯若干,万烛照人笙管沸。当头明月有谁看。”其热闹情况可想而知。
全川学子应试“会商”之地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考的都是四书五经,而且必须写成八股文,经文的解释必须依照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为准,朱子后裔立祠,便以“登科中甲”为吉祥之意,“科甲”二字便成为立祠立巷的名字。乾隆五十四年即公元1789年,朱熹的裔孙们以朱祖文之名,用700两纹银在成都此地建立宗祠,今天成都有关部门保存下来的《杜卖文契》,上面有科甲巷的记载。
  那个年月,每逢乡试,各地学子赴省城应试,赶考者蜂拥而至,提前半月住进这里的栈房,因而取名科甲巷。来到科甲巷,首先必进这里的“朱祖文祠”,朝拜先贤,以求取功德,待乡试开始,才进入党院应试。而提前来此,可以抢占先机,临时抱佛脚,所以,这里应该说是一条学子“扎堆”的文化街。辛亥革命之后,科举废除,街名沿用至今。
当年,石达开父子血溅科甲巷
  成都科甲巷的得名来得有些文雅,而它的出名却因一段血腥的历史故事——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曾被清廷在这里“就地正法”。这段浸透着壮士鲜血的历史,在人们口中不断被唏嘘。
  清咸丰八年,辅佐天王洪秀全屡建战功的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带领数十万大军西征四川,发展天国势力。不料军队在大渡河被清军围困,石达开艰难抗清的同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领小儿子到清营议和,结果父子俩均被清军扣留,关押在科甲巷的衙门里。
  当时,四川总督骆秉章本想把父子作为礼物献给皇上,清廷却怕押解途中有人打劫,命令就地正法。骆秉章不敢公开行刑,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科甲巷的监狱里将石达开父子秘密杀害,而且据说用是的极为残忍的凌迟处死,整个行刑过程中,石达开怒视刽子手,没哼一声,场景悲壮。后来,为了纪念这位铁骨铮铮、威武不屈的壮士,政府部门在小科甲巷与锦华馆交汇处修建了石达开纪念碑。
  在小科甲巷中段有一条约五百米长的丁字小巷,小巷西接春熙路,巷内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温泉浴室。更早时期还有茶厅、赌场。锦华馆建成后立即成为兵匪、烟娼会聚之所,被哥老会控制,每天在这里洽谈***支、军火、鸦片的人如蝇逐臭,不少乡下少女被骗到科甲巷的茶馆里写下卖身文书,从科甲巷送出,拉到妓院,进入火坑。
玩具一条街,民俗文化大秀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每年春节前后,在大科甲巷、小科甲巷两条街上,隔三差五的店铺均出售成都造的土玩具,大人们牵着娃娃的小手,嘻嘻哈哈地来到这里。大大小小的玩具店灯火辉煌,通宵达旦,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纸扎的灯笼,红彤彤的,装点着节日的气氛,笑头和尚、王先生(一种面孔很长、下巴很尖的面具)、孙悟空的彩色纸质面具,吸引着儿童。调皮的儿童更喜欢各种关刀、茅子、宝剑、弓箭,拿在手上,打打杀杀,何等威风!掺牛牛儿、扯响簧、打萝卜***、耍水***、甩欢喜弹、点蜡烛兔儿灯、掷春宫图、打弹子、打洋画、看西湖镜、转糖饼、摸赵字……孩子们其乐融融,活泼快乐。民间艺人也在这里大显身手,剪纸艺术、面泥娃娃、小木偶,刘关张三战吕布,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呀,看那些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被艺人们雕琢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我目不转睛,甚至流连忘返。
  科甲巷还是个看美女的好地方。成都美女逛街有个习惯,逛累了,总得来点小零碎管管嘴巴,让劳累的身体充分放松。猪肉饼、红豆烧饼、杯装果冻、牛肉、进口巧克力……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吃起来让人心情愉快。历史故事,现代传说,时尚标志,浪漫情调,天桥霓裳,可口食物……通通云集在科甲巷里。
青年宫电影院的文化记忆
  青年宫电影院,曾经是老成都的一道文化记忆。它位于大科甲巷与小科甲巷的交汇处,紧邻春熙东段,这里身居闹市,人流量很大,是当年成都闹市区最好的电影院之一。这里有巍峨堂皇的放映大厅、栩栩如生的大型电影油彩画展板、水磨石的台阶、铜铸栏杆的售票房窗口、宽阔的观众休息室、供观众购买的小卖部。柔和细腻的灯光下,休息室内还可以打乒乓……
  在我的记忆里,我曾经在这里观看过几百部中外影片。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电影院委托附近的连环图租书店(一分钱可以看两本的那种小人书)预售儿童票,我因痴迷连环图,常在这里出入,自然能买到五分钱一张的儿童票。电影院有经济头脑,常把儿童场安排在早上八点左右的空当时间,但因物美价廉,又是上映的新片,儿童场自然常常爆满。小娃儿爱看打仗的、抓特务的、外国惊险片,每逢看到战火纷飞、敌人闻风丧胆,我与电影院座位上的小朋友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电影院里经常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悦的笑声。
  记得,1962年中国首届电影百花奖揭晓,全国最优秀的电影演员的黑白单人照片齐刷刷地悬挂在全国各大影院,青年宫电影院里也不例外。那么多的大腕明星,男演员个个都帅,女演员个个都靓。报纸上说他们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50年后,他们的名字是:赵丹、秦怡、白杨、张瑞芳、王丹凤、冯喆、谢添、孙道临、陈强、田华、王晓棠、谢芳、王心刚、于洋、李亚林、张平、庞学勤、祝希娟、张圆……他们塑造的银幕形象常驻成都市民心间。

石达开的军队在紫打地覆亡十几年后, 木城又来了一位自称姓杨的武师。武师中年人, 紫色脸, 五短身材, 十分精干, 武艺很好。他逢场来卖跌打药、治骨外伤, 基地在雅安那边, 时来时往, 时间久了, 和木城上场口外两里地邓姓大户渐渐熟识了, 每来木城, 就住在邓家。

后来, 邓姓大户请这武师教自己孩子武艺, 武师先是推辞, 说眷属在雅安, 有个小女儿从幼随自己习武, 不能丢开。邓宅较为宽敞, 邓姓大户便请武师将家眷接来同住。武师推托不过, 便长住下来, 招徒授艺, 人们称他杨教师。教了一些时间, 杨教师从雅安接来妻女, 小姑娘才七八岁, 随众师兄们一同练武。

“钱江”和“杨教师”, 一前一后木城定居, 一个文, 一个武; 一个住下场口外二里地, 一个住上场口外二里地; 一个教文童, 一个教武童; 两人都从雅安方向来, 这样的巧合, 当时 没有人注意到, 或者是注意到了而不明说。今天看来, 确定有点不寻常。

杨教师教的学童中, 学得最好的数大师兄犍为人龙大爷, 学成后回犍为卖劳力为生, 70多岁还拉板板车。1963、1964 年间, 有家电影制片厂曾请龙大爷到峨眉山上拍摄老寿星下棋的镜头。1976 年夏天, 笔者因在重庆公开反对“四人帮”而被迫流亡, 漂泊到犍为时, 在县城南街亲眼见到龙大爷, 真是银发银髯而童颜, 已经一百零七岁, 每顿犹能吃半斤米的干饭。

另一个学得最好的便是杨教师居停主人的儿子邓渭江。民国时期, 邓渭江曾出任八县联合清匪司令。开初, 木城有些人想看看邓渭江武功的如何, 便和他赌宴席。赌法是布置一间黑屋子, 只在正中安放一张八仙桌, 桌上摆满酒肉菜肴, 桌面不留一点空处; 五个汉子, 各持一根木棒, 木棒的一端, 缚扎盛有石灰粉的布袋; 请邓渭江身穿黑衣、黑裤、黑靴入内, 关严门窗, 听凭五个汉子打, 打半个时辰, 只要邓渭江身上着有一点白灰, 就算邓输, 罚作东道。五个汉子, 分屋子的四角和中央站好, 门关上后, 屋内漆黑一片, 听得邓渭江一声“准备好了”, 五个汉子便抡捧乱打, 分布在屋子中央的汉子, 尽往桌子下面捣。打了好久好久, 皆说有打着过人。待点烛看时, 邓渭江端立在桌上盛满菜肴的两个大海碗上, 打开门窗检视, 邓渭江全身无一点白灰!

邓渭江的长孙邓国成60 年代初期获准行医, 治骨外伤, 收一黄姓青年为徒, 并授其武功, 其中有一路拳名叫“小洪拳”, 手足并重, 防卫非常严密, 说是太平天国的拳术。

杨教师在木城定居后, 偶尔有一位叫“板雄子”的武师从雅安来看杨教师。“板雄子”也是五短身材, 也是中年人, 年纪比杨教师稍大, 武功极好。据说, “板雄子”开初在雅安行踪是隐秘的, 有次“板雄子”在雅安城墙上行走, 清兵围捕他, 骑马冲来, “板雄子”躲闪不及,清兵驱动战马扬起前蹄向“板雄子”腹部踢去, 踢伤了才好捕他, “板雄子”索性迎上去, 将肚子一挺, 震得清兵从马背上踉跄跌下, 战马则被顶得翻过城墙垛子摔死了, “板雄子”得以安然脱险。

“板雄子”的名字也奇特, 叫“板荣松”, 令人不禁引发联想, 板——石板, 荣——荣达,松——松开。 但“板雄子”无王者气派, 有人推测他是石达开卫队的小头目。

杨教师将邓渭江等人武艺教成之后, 女儿亦已***, 武艺亦精, 杨教师便举家移居夹江县城东街卖药, 这时, 清朝已经式微了。

大约在民国五年(1916 年) 杨教师年已七十几, 突患重病, 自知将不起, 便叫邓渭江等门人用滑竿将他往雅安抬去, 说“要去和弟兄们在一起”。行到洪雅和雅安之间的罗坝, 杨教 师病已危殆, 临终之际, 方对门人们亮了相:

“我本名叫 , 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当年兵困紫打地, 翼王看到大队人马已无法入川, 便改变主意, 把队伍化整为零, 叫我们分散潜进四川, 分布到川西各地, 了解情况。当时约定, 三年后的某天, 大家汇聚到峨眉山下起事, 占领四川。谁知到时候却没有来召集, 为此抱恨终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