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爱上你真的好累4岁了,如何引导他爱上学习呢?

您的位置:&&&&如何让孩子打心眼儿里爱上学习?
如何让孩子打心眼儿里爱上学习?
日 09:55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7
我的朋友,一位美国妈妈,曾经是个“失败的”妈妈。孩子成绩中等偏下,还经常违反学校的纪律,被停学一次(美国一些学校对有行为问题的孩子,会强制停学几天到40天不等)。
我的朋友,一位美国妈妈,曾经是个“失败的”妈妈。孩子成绩中等偏下,还经常违反学校的纪律,被停学一次(美国一些学校对有行为问题的孩子,会强制停学几天到40天不等)。
我的朋友是绝对的女强人,企业高管,全球到处飞,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被学校停学后,朋友觉得问题严重。
而儿子的班上,有一位学霸孩子,成绩一直很好,不管是学习还是课余活动都非常自律、很有热情。
朋友和这个孩子的家长碰过一次头之后,得知对方是专业的教育咨询师,于是悉心请教育儿问题。
多次的详谈,可以说改变了朋友的思路,以及孩子的整个人生。孩子在咨询师妈妈的帮助,以及自己妈妈的转变下,变得很有学习动力,不再疯狂上网打发时间,吸烟混小社会。
从9年级开始,成绩年年提高,成了一名学霸,还利用,为一家企业开发了新程序,最终考入录取率不到5%的斯坦福大学。
为了斯坦福的目标,孩子常常学习,接到录取时,他说自己兴奋的都快哭了。
那么,咨询师朋友给了这位母亲什么建议呢?
我跟这位妈妈沟通之后,根据她的咨询师的建议,以及我对西方教育的观察,总结以下三点: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动力,让他们自主学习。
培养内动力,也是西方快乐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积极管教,是在帮助孩子
美国的咨询师,包括很多教育学者,都支持父母管教和约束孩子,这是在帮助孩子。
但是,管教分为:积极管束和消极管束。
先说消极管束。很多父母喜欢说:你该睡觉了。或,你可以去睡觉吗?或者,赶紧去睡觉,否则爸爸妈不喜欢你了!以上种种,无论父母是满脸微笑的,还是头顶三条黑线的,都属于消极管教。
因为,它们只是单向传递了父母的意愿。
孩子无论听话,还是逆反,都只是被动执行或反抗了父母的指示。孩子心里不明白,不开心。
如何积极管教?
咨询师给我那位朋友的建议是,家长要明确给孩子提出要求,并同时解释原因。
具体要求 + 合理原因,属于亲子沟通的标准句式。
如何实现呢?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如,你该睡觉了(为什么啊?)你现在去把收拾好(为什么啊?)
用这个逻辑,你可以说:你该睡觉了宝贝。因为身体睡足了,会更加健康漂亮(或者 踢球会更厉害)。
你现在去把玩具收起来。因为把它们放好了,你下次再想玩,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啦!
孩子可能继续问为什么啊为什么?
喋喋不休的十万个为什么是爸妈们最崩溃的。
但是,在孩子成长期,正是这些为什么,能够帮助大人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性格、关注点、困难等等。
等到青春期再倒过来询问这些问题,与孩子沟通,会变得非常困难。
给孩子提出要求,从孩子立场出发解释原因,可以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帮他。你的要求可以帮助他实现他自己的愿望。
这样,他会慢慢理解这些要求有什么具体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产生内动力,并身心的愉悦的执行。
用兴趣激发动力
那个朋友的小孩,中学时很喜欢打游戏,一打就忘了时间,作业来不及做。
朋友一开始的办法是:控制时间。每周不超过三小时,如果做到了,会给予奖励。
但问题是,这位妈妈经常把工作带回家,没办法时时刻刻盯着孩子。
孩子究竟玩了多久游戏?她不确定。
而咨询师妈妈建议:马上停止限制和奖励!
因为,限制和奖励来自于外部,作用不大,容易反弹。
最有用的激励是,帮孩子找到内动力,让他自己约束和激励自己。
于是,她们想了一个办法:
让孩子到硅谷待了一个月,见到最喜欢的游戏开发者,还参观了好几家游戏实验室,这位男孩说,简直太棒了!
可是他同时发现,要想到这么有意思的地方工作,最靠谱的路径是考上斯坦福大学。
硅谷回家后,他说自己被刺激到了,原来自己离这些美好那么遥远。
为了实现梦想,他回家后每周只玩一小时游戏,到后来根本没有时间玩,因为考斯坦福太难了。
而对于更小的孩子,西方教育家们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用玩来奖励学。
孩子小的时候,对于什么是玩,什么是学习,并没有一个清晰界限,很多学习正是通过玩儿来实现的。
比如,孩子对于搭、数数这种玩,和数学加减法这种“学”,同样的乐此不疲。
学习英文也是一样。
西方的教育家和很多父母,让1岁多的孩子学习双语。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儿歌、做游戏、听故事。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就是玩耍。
反倒是家长因为有了升学的压力,常常严格限制孩子玩儿的时间,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压力和不愉快,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
夸奖孩子要具体形象,对事不对人
并不是所有的鼓励和夸奖,都可以激发内动力。
夸奖也需要原则。比如,我的那位朋友常常夸奖孩子。
但是,她的儿子并不自信,不喜欢跟人聊天,跟他妈妈喋喋不休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咨询师妈妈说,我朋友的夸奖方式错了。
夸奖和鼓励,一定要具体形象,对事不对人!
比如,“你的照片拍得好棒”,这不属于具体形象的夸奖。具体的夸奖可以是:“你拍的真棒!重点很突出,光影很好,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你要关注的细节,真是好像亲临现场一样!”
这背后的核心理念是:鼓励或者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反馈。成年人给予孩子反馈时,只有非常具体形象,才可以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长处或问题,从而获得进步。
我那位朋友的儿子对咨询师妈妈抱怨:
“我妈总说太棒了!其实并没有用心,没有真正关注我,她骨子里只是认为自己很棒而已!”
我那位朋友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母亲的夸奖是真心的,但孩子却觉得被忽略了?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
母亲的夸奖不够具体形象,没有突出孩子的细节成就,让被夸奖的人得到有价值的反馈。
批评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国很多父母喜欢说:“你怎么这样!”,“你不可以这样!”虽然是为了对方好,但因为反馈给的不够具体形象,缺乏解释,让被批评的人不容易接受,并获得进步。
夸奖的另一个原则是:对事不对人。
什么是针对人的夸奖?
比如,“你真聪明,真漂亮”这一类,都属于针对人本身特质的夸奖。
但这对孩子可能是有害的,会让她过度关注与生俱来的优势,从而放弃进一步的成长。
什么是针对事的夸奖?“你计算速度好快,你真会打扮”等等,属于针对具体事情的夸奖。
虽然本质也是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美丽,但是换了一种说法,肯定了一个人做事的能力,从而更能激发她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算得更快,更钻研时尚等等)。
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教育是散养、放手不管,这是一种对西方教育的误读。
西方式快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成功激发孩子的内动力和自制力,让他们获得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迎接更精彩的世界。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不要着急。
不要因为孩子一个单词没记住,几个字不认识,就把他彻底否定了,感觉浑身上下找不到优点。
中国的父母常常在述说孩子缺点时,如数家珍,讲都讲不完。
其实不是孩子真的不好,而是父母焦虑的心,放大了问题。
任何孩子都有优点,关键是如何把优点发挥出来,转变为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有梦想、有动力,许多料想不到的精彩会慢慢的朝他们走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