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地宫展览馆是否自费

秦陵地宫首度曝光:秦始皇尸体已腐烂
夜公子 | 发表时间
字体大小:
  根据几十年的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日前首次提出秦陵地宫的营建主要分&六步走&,即建设排水设施、挖掘墓圹、布置墓室、券砌石顶、墓顶封土和回填排水渠等,初步揭开了秦陵地宫营建过程的神秘面纱。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岁开始营建,前后38年时间动用数十万人力。
  &从秦始皇陵建设工程总体上看,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秦陵可说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曾参加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刘占成说,当时的场面是修地宫的修地宫,搞建筑的搞建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其陵区总面积达56平方公里,主体工程包括地宫、城墙、从葬坑等,整体布局完整,埋藏丰富。
  刘占成指出,地宫最为复杂,其营建步骤也最为讲究,&首先应是排水设施,其次为挖掘墓圹,然后是布置墓室、券砌石顶、墓顶封土和回填排水渠&。
  为何最先建设排水设施呢?据秦陵地区地下水文资料显示,第一层地下水距地表15米左右,第二层地下水距地表30多米。而最新研究表明秦陵地宫的深度为30米左右。秦陵地区地下水源丰富,如不解决地下水问题,地宫的土圹工程根本无法完成。
  刘占成说:&要隔断排走地宫周围的地下水,排水渠应该环绕地宫一周,其深度一定要超过地宫深度,其底部则用不透水的青膏泥密封地下水源。所以说在挖掘秦陵地宫时,首先动工的是排水渠工程,水渠四周围陵,地宫范围形成孤岛,以利于下一步施工。&
  秦陵地宫是竖穴土圹墓,专家利用重力定量技术推算出地宫的开挖范围为东西170米,南北约145米,深约30米,墓室底部东西80米,南北宽约50米。如果把这个口大底小的土圹粗略计算,要挖掘土方约50多万立方。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评论排行
热门ufo新闻
本网主要搜集、、等相关科技信息,欢迎ufo迷入住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天探索网 版权所有
商品名称:
米格达思鲨鱼皮软壳冲锋衣
温馨提示:亲,由于此商品需提前预订,请提交以上信息,***之后会与您联系,预订成功者均有一份精美礼品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021449',
container: s,
size: '1,1',
display: 'inlay-fix'秦陵地宫是真是假--科技--人民网
秦陵地宫是真是假
本报记者&张超
】【】【】【】【】
  自从两千多年前,秦朝的那位始皇帝为自己修了座穷奢极侈的陵墓后,关于这“坟地”的历史记载和各种说法便一直流传不休。但一直没人能够掀开它的面纱,窥其一角。随着高技术的应用,秦皇陵开始渐露真容——  当兵马俑军阵和铜车马出土时,世界为之震惊。人们在赞叹伟大历史奇迹的同时,也将更多的关注投向这伟大奇迹的母体———秦始皇陵地下宫殿。虽然从各种史书中可以略知一二,但对庐山真面目的渴望让人们开始付诸行动。  依靠科技的发达,秦皇陵开始渐露真容。欣喜的同时,一些更重大的问题也在困扰着人们。秦始皇陵墓是否在现存封土堆之下?换句话说,封土堆下是真墓还是假墓?若是真墓,那么墓室埋藏深度是多少?尺寸大小如何?地宫结构怎样?墓室是否坍塌?陵园涉及的范围有多大?这些都成为人们有待揭开的谜。  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  2002年初,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先后几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在听取吸纳专家意见后,在2002年11月将《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课题列入“863”计划。课题的总目标是“以秦始皇陵区为对象,利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无损勘察,探测皇陵和皇陵区文物分布,提供判定皇陵地宫存在与否的科学依据”。一年后,专家们在史料记载和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依靠高新技术赋予的探测能力,让秦皇陵地宫的轮廓跃然眼前。  考古地球物理综合探测课题组第一负责人刘士毅对探测所用的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地球是有磁场的,如果地下物质的分布都很均匀的话,便无所谓异常。如果地下有不同的东西,那它的磁性就会有差异,显示出磁异常。根据磁异常,可以计算它的外形、大小等等。地球也是有重力场的,地下高密度体和低密度体都会引起重力的异常。另外还有电场,如果地下有导电性好的东西,比如金属物或潮湿地带都会引起导电异常。只要出现这些异常,我们都可以用地球物理技术将它探测出来。地宫是人工建筑,破坏了未开挖前地层的均匀性,因而有可能引起地球物理异常,这是使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古墓的理论依据。”  封土堆下是否真的存在地宫?这是本次科学探测所要回答的一个大问题。曾有民间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另外也不排除封土堆下是用来迷惑盗墓者的假墓的可能性。在测量中,研究人员探测到了诸多的异常情况:由地宫开挖后回填夯土引起的明显重力异常以及弹性波法的反射异常;由与开挖范围相对应的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引起的明显磁异常;由墓室引起的高电阻率异常;围限在开挖范围内的汞异常和由宫墙引起的重力异常和绕射点异常,加之已知的墓道,这些异常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地下建筑群轮廓。这说明,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因为假墓是不可能有如此配套建筑的。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讲的一件事,从侧面也证明了地宫的存在。“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这是因为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说。  对于是否是假墓的问题,刘士毅认为不可能:“王昭君也有好几个墓葬,但探测发现下面的机构都非常简单,一看就是假墓。如果这(封土堆下)是假墓,结构不可能这么复杂。”  测量还给出了地宫建筑位置、埋深、大小和形状的初步估计。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主体约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左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  探索新发现  回答地宫是否存在这个大问题的***是由各个具体的小的方面组成的,研究人员在探测所获得的新材料和新证据的基础上,在这些方面上得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首先确定了地宫的开挖范围。在探测中,研究人员在封土堆中部观测到了明显的重力异常。在排除了基底异常的可能性和消除了封土堆本身引起的异常后,研究人员推断这是由地宫中的回填夯土引起的。因为地宫开挖后,回填土经过夯实。而夯土的密度比正常土的密度大,可以引起重力异常。  另外,在封土堆中部明显的矩形状磁异常,被证实主要由于开挖范围对应的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引起。而在研究人员推断的地宫开挖范围内,有明显、连片的汞高值异常对应。但在推断地宫建筑范围之外,只有个别汞异常点。在地宫开挖范围处,弹性波法的观测结果与外围的不同也为开挖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佐证。  电测深法是一种可以给出地表以下,某一深度以上电阻率变化情况的测量方法,用它可以直观地给出异常体的埋葬深度概念。在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时,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顶部之下,在现在地平线以下不深处,电法异常显示低阻层之下有一局部高阻体,明显与封土堆之外的地层异常不同,于是他们推断这是由地宫建筑物——墓室引起的。其他的方法虽未发现由墓室引起的明显异常,但观测结果与存在墓室的推断并不相矛盾。  即使墓室真的存在,它能承受的住2000多年的岁月消磨而不致损坏坍塌吗?研究初步证实,墓室主体尚未坍塌。因为墓室坍塌与否,其地球物理异常是不同的。例如,坍塌后其上方封土中的裂隙比坍塌前发育;坍塌后墓室形成的空洞消失,墓室内外都由以土为主的物质组成,墓室与外围的密度、电阻率、磁化率和波速等差异将大大减小。  若墓室尚未坍塌,便近似于土层中的一个空洞或木质结构体。空洞或木质结构体的电阻率明显高于土层,由此判断,墓室尚未坍塌。氡气的测量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地下氡气沿裂隙向上方运移,氡气测量的低值段对应裂隙不发育地段;相反,高值段对应裂隙发育地段。放射性氡气的测量结果在推断墓室部位对应计数率低值段,在其北侧则出现计数率高值段。北段高值区是秦始皇陵考古队在以前发现的一处大型陪葬坑群,这一陪葬坑群已经焚烧坍塌,其上方封土裂隙发育在情理之中。因此,墓室上方对应氡气测量低值段,可以认为墓室上方封土裂隙不发育,进而推断墓室主体尚未坍塌。研究人员根据可以直接找水的方法———核磁共振法的测量结果,推断墓室至今尚未进水。  研究人员在进行了多次磁性测定后,发现封土有明显磁性,且粗夯土和细夯土的磁性也有一定差异。经过证实,磁异常范围与封土堆下方的细夯土墙的范围近乎一致。由此推断异常是有封土堆下方的细夯土墙引起。细夯土墙内外为粗夯土。这种复杂的封土结构也从侧面证明了封土堆下方存在真墓。封土堆中存在高出地面的夯土墙,在此以前还没有发现过。  另外,研究人员推断,在地宫内还可能存在石质宫墙。因为重力测量反映地宫的剩余异常形态大部分都是异常中心低、两侧高。他们推测异常形态中心两侧的高值次级异常可能由地宫石质宫墙引起,因为石头的密度比土壤高许多。弹性波法也观测到可能由土层中的石质墙体能产生的绕射波。若地宫中存在石质宫墙,相对于土层为高电阻率体的宫墙上方应观测到高阻异常,而大定源的瞬变电磁法显示有高阻异常。重力法推断宫墙位于地宫开挖范围的边部。  在本次工作之前,秦皇陵地宫周围已经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介绍说,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水渠长约千米,规模之大难以想象。研究人员使用自然电场法,通过测量地下水流的方向和大小,发现阻排水渠至今阻水效果良好,也间接的证明了目前墓室尚未进水。  探测者们在南阻排水渠以北———隍壕之间,发现有东西向规则排列的高阻异常,断定由非自然原因引起。经洛阳铲验证,见到含沙砾石很多的土层。该高阻异常的南侧低阻异常由阻排水渠引起。那这人为的沙砾石堆积是否起着封土堆上下渗水的排水作用呢?目前尚不确定。  科学见证历史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这也是关于秦陵地宫史料中为数不多的、获得科学家认可的记载。1981年的土壤汞量测量中,科学家在封土堆中部发现了明显的汞异常,推断有史书记载的地宫中的水银河、湖、海引起。这次复核了土壤汞测量结果,两次结果基本一致。  秦皇陵地宫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除了象征自然景观外,还可防盗。由于水银的熔点是—38.87度,即是在常温下的液态也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药物,人一旦吸入浓度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至死亡。充满水银的“江河”,使墓内弥漫着高浓度汞蒸气,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的物品长久保持不腐,更重要的是可以毒死进入地宫的盗墓者。  对于地宫中的汞异常的分布,刘士毅作了一个有趣的推断:汞异常分布为北东最强、南西次强,北西最弱、南东次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可以与我国渤海、黄河、长江的分布位置大体对应。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算是个新发现。但同时他也强调,这只是自己的推测,还未被证实。  在测量中,研究人员使用相位激发极化法在推断的地宫墓室部位和深度测到了弱相位异常。相位异常反映物体的极化率特征,通常是由地下埋藏的金属制品、金属硫化物体和石墨等电子导电物体引起。封土堆下方几十米处不可能存在金属硫化物和石墨物体,据此,研究人员推断地宫内放置有金属制品。但由于水银也是金属,也是电子导体,因而引起相位异常的物体是水银还是其它金属制品,现在无法区分。  在《汉旧仪》中,有“丞相斯昧死言:臣将所隶徒七十二万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的记载。研究秦始皇的专家学者们对“旁行三百丈”一说既很感兴趣,又难得其解。  这次探测,研究者们依据在封土堆南约700余米发现的局部重力异常,提出了秦始皇地宫初挖地点可能位于现封土堆之南约700米处的初步认识,试图解释“旁行三百丈”这一历史记载。他们推断,若该异常处之下20—30米深处存在厚大沙砾石层,无法下挖,有可能是记载中秦始皇陵初挖之处。由此向北“旁行”三百丈(约700米)至今封土堆处重新开挖。但这也仅是推断,正确与否也要等待研究的深入来证实了。  在这次探测开始之前,秦始皇陵考古队已经在封土堆的东边界确认了一条东向墓道。这条墓道位于封土堆顶部平台的正东。研究人员在东墓道上方观测到微弱低电阻率异常。封土堆的西侧虽然还没有证实存在墓道,依据剩余重力异常显示,西侧与东侧大致对称,也没有出现次级重力高,研究人员推断可能存在与东向墓道对应的西向墓道。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仅有的两条墓道。这个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为了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高贵,自商周到汉代的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照此推断,秦始皇的墓道也应为4条,但目前却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这个问题也许会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慢给出***。  这次探测,研究人员使用了重力法、磁法、电法、弹性波法、放射性法(核方法)、地温法、核磁共振法和测汞法等8大类方法。结果发现,一类方法只能在探测地宫的一个侧面有明显效果,将这些方法的探测结果组合在一起,才能给出地宫全貌的较全面认识。  通过研究人员们一年时间的努力,我们透过秦陵地宫的神秘面纱,确定了它的存在,也看到了它的轮廓。但还有更多的推测等待着去证实,还有更多的谜团需要被破解,而这些必须随着研究的深入甚至秦皇陵地宫重见天日才能达到。好在科技的不断进步给了我们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理由。一期工程结束后,还可能进行二期工程。至于开工时间,刘士毅研究员说还没确定,希望为时不远。
(责任编辑:刘克)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帖子主题: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揭秘开启秦陵的成本与代价
共&24832&个阅读者&
军号:3026993 工分:1294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揭秘开启秦陵的成本与代价
文章提交者:我战争狂人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目录》秦陵乾陵中国有两个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瞩目,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乾陵,后者是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寝。古往今来,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腾,死后被人折腾。自己折腾,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的事,谜团太多,盖得了棺,定不了论。于是后人跟随,破解谜团。不客气地说,就是接着折腾他们,让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后人折腾的最大特点,过去是贬褒功罪,评判得失;现在流行避虚就实,也就是挖坟掘墓。往客气了说,这叫关注,但关注的问题点,各有不同。平民百姓关注秦陵和乾陵,集中在一个疑惑上:为什么不挖?感性色彩比较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是,挖和不挖哪个更重要?学理成分更大。这些年情况又变了,好像各级政府也开始掺和进来,仿佛辩论赛上的辩手,成了正方反方,正方肯定挖掘效益,反方强调保护功德,一个说YES,一个说NO.秦始皇和武则天老是被后人这样折腾得死去活来,其实也怪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实在是生前太"出格",死后也太另类了。要不然,和武则天同葬一个寝宫的李治,怎么不太被人提及,也不太被人折腾呢?原因就是人家李治生前没太折腾,属于常态国君,寿终正寝时,也按皇室礼数大殓入葬,一切都中规中矩。秦始皇和武则天可不同了,都另类得很。一位是第一个在中国称皇称帝的男皇帝,一位是中国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帝,于是,他们就一下子成了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的皇帝了。秦始皇另类到什么程度人人都知道,他把先秦泛用的"朕"字据为己有,成了皇帝专称;还放出话说:"朕始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武则天好像比秦始皇还要另类,她干不成秦始皇统一文字那样的旷古大事,就干脆自己造了19个字,其中还给自己造了个名字"",谁也不能用。秦始皇那会儿,大开刻石纪功和树立碑碣风气,自己陵前却没留下只石片碣,这事好像没有多少人关心,可武则天树起的无字碑①却是世人皆知。一个不留碑,一个留了碑,碑面又不着只言片语,这都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揣测和联想,激起专家无数的研究和争执,成了报刊传媒的头条稿源,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不留名句,没有恒言,二人身后都没有什么能传咏的名篇诗句在世。秦始皇曾东临碣石,求仙问神,但后人吟咏的却是"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让一代枭雄曹操风光无限,名垂汗青。让人更不可思议的还有,武则天作为正式登基过的中国皇帝,在位15年却没为自己单独建造陵墓,而是在死后打开已经埋葬了22年的李治陵寝,与李治合葬一处。乾陵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家夫妇合葬墓①,可是作为不同年号的两朝皇帝合葬一墓,倒真是中国旷古未有。一个女人先当皇后,再做皇帝,临死前留下遗言去帝号,重回皇后身份,世所罕见,是那些临朝称制的吕后、慈禧太后们比之不足的。即便到现代,中国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女皇帝还叫百姓、专家、政府惦记着。一般的墓葬考古到国家文物局即可能获得审批,可这位女皇陵墓的考古报审程序,却要拿到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让国家领导人轻易不能放言表态。要是哪一天乾陵像秦始皇陵那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那外国人和世界组织还得掺和进来。所以,动不动就提议要挖这两个皇陵的人,不知道是否想过,秦陵和乾陵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怎能轻易挖得?秦陵在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的要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不同意还是个事儿呢。反正这么说吧,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女人,她们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却失去常人所拥有的。武则天就是这样的女人,但凡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了,没有资格做的事她也做了,有资格做的事她未必有兴趣去做,男性皇帝们不做或不能做的事,她没少做,最后做到了她丈夫李治也没有她名气大的地步。结果是,她的历史功过知者寡,她的历史故事闻者众。关于武则天的热闹不仅仅只是她生前82年里的那些事,大热闹还在后头。那就是哪天有要挖她的陵墓的动议了,之前就要热炒起来;哪天真的开挖她的陵墓了,更要热得发烧;到哪天挖完她的陵墓,热度依然难退,依旧不会太平。等猴年马月折腾完了她生前死后那些事,兴许才能消停一点。中国人常说,人死后才能盖棺定论,那说的都是一般的皇帝和文臣武将,放在武则天身上不太管用,对她还必须得开棺解密,方能罢休。而且这还要赶早不赶晚,要下手快,起码要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但不管怎么讲,一个皇帝能另类到生前一生事,死后千古事,另类到他们的陵墓里埋藏着中国的文化秘密,埋藏着中国人的好奇心,埋藏着政府官员的经济发展规划,埋藏着专家学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底线,恐怕也只有秦陵和乾陵可以比照了。说实话,不少人对评价秦始皇与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已经提不起太大的兴趣,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现代人关注的是如何古为今用,为我所用,还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际得多,也现实得多。急性子的人早就顾不上澄清历史事实,寻找历史规律,叩问文明兴衰了,而是来他个"梦想照进现实",干他个考古大揭密才爽快。历史事实被研究了多少年了,谁也没说出普适性的结论,总是这样悬着,叫人闹心,挖个真实出来不就完事了么?而且还有视觉,有触觉,有效益,有业绩。即便是考古人也被"忽悠"得心里痒痒的--哪个不想在自己辛辛苦苦从业的一生里,赶上挖皇家帝陵的机遇,抱个大金娃娃,哪怕过过发掘的瘾也不枉为考古呢?尽管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别说普通的考古人了,即便大专家也不例外。上世纪60年代陕西方面曾经打算发掘乾陵,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听说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兰亭序》手迹。可周恩来总理却批示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这种善意的劝阻,对乾陵起到的保护作用不可低估。好像郭老在失落之余还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的诗句。该不该惊醒那几位在地下沉睡的帝王?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动议不绝,提案不断。据上海《东方早报》记载, 在2007年西安召开的"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有专家再次提出发掘乾陵的建议,也有不少专家持反对态度。正如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兴邦所说,这一争议有代表性地显示了当代语境下,关于文物价值和保护的不同理念。在搜狐网站上曾有过《当前该不该挖掘武则天墓?》的帖子,正方的命题是:该。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放在那里不挖掘,也要花费人力物力保护,挖掘有利于考古发现,是一大收获,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从实物上丰富中华文明内涵。反方的命题是:不该。对祖先留下的东西要慎重。当前在科学技术条件还有局限的情况下,不挖掘要比挖掘好。考古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更好、更完整地保存历史,掌握或者恢复历史的原貌,而不是到处挖人祖坟,掘人坟墓,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其中大多数网友是站在反方的。羡慕陕西,羡慕生妒,嫉妒到想把它最小化,可最小化的结果,还是很大。这就是文物大省的体量,这就是文物大省的厚度,这就是文物大省的气派。仿佛想要挖个谁,都是大动作,都得惊动国人和世人;仿佛讨论挖个谁,都不能局限在省内业内,必须扩大到国内;仿佛哪里有个发现,都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是国家级的发现。在中国文明兴起后的5000年里,一个陕西就占去了至少一千多年的辉煌;一个西安,就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汉、唐两朝盛世,没有哪个古都堪与比肩。陕西,应当比其他省的人走在文物保护的前列;拥有自豪的同时,也比其他文物小省肩负着更大的责任。陕西的皇气,还凝聚在皇陵上。连中国最另类的一男一女两位皇帝,也都安身三秦,这还没算介于他们两人之间那位撑起大汉雄峰的汉武帝。***用诗词概括中国古代英雄时,都要提到秦皇、汉武、唐宗三位,能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只剩下宋太祖和成吉思汗二人了。在世界100项考古大发现中,秦始皇陵名列其中;在世界范围的人类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中国唯一入围的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兵马俑坑只不过是秦始皇陵园五十多平方公里范围的一小部分;我们大多数人还可能不知道,2004年前后秦陵也面临过被摘牌的危机,差点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秦陵进行实地调查后,发出了保护状况不乐观的函告,要求进一步履行保护世界遗产的公约。所以,国家早就开始了对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的彻底的保护与整治,投资5.2亿元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秦兵马俑周边环境改造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秦始皇陵属于陵墓、墓葬类大遗址,由于在城市附近,可视性又较强,建设遗址公园的方式可以把文物发掘、保护的科学研究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是对大遗址保护的一种探索。像秦始皇陵这样的大型遗址,挖到什么就保护什么的做法是不够的。划定保护范围有利于全方位保护和研究,也可以限制不合理的、可能给文物带来破坏的工程建设。开启秦陵的成本与代价秦陵也好,乾陵也罢,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挖与不挖,其实早都套牢了"紧箍咒",这就是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可谓文物工作的天条。再细点,还有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的"考古发掘坚持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不过这是国家政策,不是具体抓手,服理难服人。于是,政府官员和专家们还时常用一个理由来加以诠释:"保护出土文物的技术不成熟。"这个理由对不对呢?对,这的确毋庸质疑,可千篇一律,已毫无新异之处。几十年诠释下来,硬邦邦的理由变成软绵绵的套话了,听得人们耳朵都起了老茧。如果按***"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的名言为基准,对于秦陵,还可以再找出许多难以发掘的理由来:四是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挖完秦陵?如果我们用几乎可以说是笑话的最机械的算法,既不计算时间成本,也不考虑实际埋藏状况,更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算发掘面积的话,我们可以大致算一下: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比它大约50倍。秦公大墓从1976年被发现,到1986年清理完成,挖了整整10年。照此推理,秦陵岂不是要挖400-500年?秦景公一号大墓的墓主秦景公,系秦穆公四世孙、秦始皇十四代先祖。大墓的墓室像一座嵌入地下的倒金字塔,由上到下有三层台阶,台阶环绕墓壁,宽2-6米。墓室顶部长59.4米,宽38.8米,底部长40米,宽20米,面积有两个国际标准篮球场大。墓道平缓呈斜坡状通向墓室,连接墓室两端。墓道和墓室连成"中"字形,总长300米,墓底距地平线24米,相当于8层楼高。墓的总体积比先秦所见最大的国王墓--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大10倍以上。在大墓主椁室,规整有序地排列着殉葬者166人,有男有女,分别葬在箱匣之中,另外在填土中还发现20具尸骨,这是我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秦公大墓屡经汉、唐、宋历代盗扰,发现盗洞多达247个,不少金银珠宝、青铜鼎彝被盗墓者窃取。但陆续发掘出的铜、铁、金、陶、石、玉、漆器和纺织品等3500多件文物,仍为不可多得的珍宝。2001年曾有记者慕名来到这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访。记者发现,虽然头顶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但秦景公一号大墓的露天墓坑现场却杂草丛生,污迹斑斑。原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墓发掘后的十多年,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巨大露天墓坑任凭风吹、雨淋、日晒,墓坑四侧被雨水、污水肆意冲刷,留下累累斑痕,几乎成了臭水坑和垃圾站。记者还在墓坑现场看到,墓坑东侧的坑底燃起了几十米高的火焰,原来是四个农民正在用最原始的火烧办法清除杂草。此前,大墓所在地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村的七十多户村民,曾自发筹集资金一百多万元,新建了我国首家由农民创建的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但对于需要投资数百万元才能修建起来的墓坑大型拱棚,南指挥村这个人均纯收入仅一千多元的偏僻小村就再也无力承担了。在二十多米深的墓坑坑底,记者发现,由于长期被雨水浸泡,南侧墓壁出现了明显的大面积滑坡痕迹,墓坑底部的主棺室因长期积水被泡塌,金字塔墓框的形状正逐渐消失。该馆馆长说,若再不采取保护性措施,用不了十几年,"东方倒金字塔"将不复存在。我们再来算一下:秦始皇兵马俑坑总面积约两万平方米,秦陵面积是兵马俑坑总面积的13倍,深度是6-7倍。兵马俑坑经过陆续30年的发掘,实际发掘面积并不大,一号坑发掘计4000平方米,占一号坑遗址总面积的28%;二号坑发掘了200多平方米,占二号坑总面积的3.4%;三号坑520平方米遗址已全部发掘完毕;总的发掘面积约占整个遗址总面积的1/5,即30年里一共挖了4500多平方米。照此类推,秦陵面积是已经挖掘的兵马俑坑总面积的50倍,那要挖多少年呢?再换一个也可笑至极却可能有点靠谱的算法。如果不管封土,不计深度,仅秦陵的地宫面积而言,它是秦公大墓面积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马俑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还有两个参考数据:专家们估计,兵马俑三个俑坑全部发掘完后将出土陶俑、陶马8000件,出土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最著名的一号坑约有陶俑、陶马6000多件,陶俑身高平均1.8米,陶马平均身高1.7米、身长2米。三个俑坑目前出土陶俑、陶马2000多件,约占总数的1/4;修复完好的陶俑、陶马1000多件,约占总数的1/7。这些数据看似枯燥,如果在未来的一天条件真的成熟了,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真要开启秦始皇陵,这些数据绝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尽管有关这些数据的说法很多,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可信的统计结论,但却非常清楚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还有大量需要进行的工作,大量的遗物和遗迹都还埋藏在地下,更何况兵马俑坑的规模、体量等远远不足以与秦始皇陵相比。兵马俑坑的规模、体量与秦始皇陵的比较表比较内容 地上高度 地下深度 总面积 发掘难度兵马俑坑 无 约5m 约2万 已知,遗物种类相对比较简单秦始皇陵 高约70m 约35m 约25万 未知,遗物种类可能非常复杂兵马俑坑经过30年工作仅发掘了1/3,秦始皇陵园的面积大约为56.25平方公里,已进行过详细钻探的部分仅占总面积的1/10。陵园中心部分面积约2平方公里,对其地下埋藏情况比较清楚的部分,也只占中心区的1/3。在陵园内现已发现的500多座各种各样的陪葬坑和各种墓葬,以及数百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上都还没有进行正式的发掘。秦俑考古队自组建以来已经历了两三代人,老考古队员大多已经退休,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对此,已经退休的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仍任重道远,考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几代人几百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目录》秦陵乾陵 挖与不挖中国有两个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瞩目,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乾陵,后者是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寝。古往今来,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腾,死后被人折腾。自己折腾,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的事,谜团太多,盖得了棺,定不了论。于是后人跟随,破解谜团。不客气地说,就是接着折腾他们,让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后人折腾的最大特点,过去是贬褒功罪,评判得失;现在流行避虚就实,也就是挖坟掘墓。往客气了说,这叫关注,但关注的问题点,各有不同。平民百姓关注秦陵和乾陵,集中在一个疑惑上:为什么不挖?感性色彩比较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是,挖和不挖哪个更重要?学理成分更大。这些年情况又变了,好像各级政府也开始掺和进来,仿佛辩论赛上的辩手,成了正方反方,正方肯定挖掘效益,反方强调保护功德,一个说YES,一个说NO。秦始皇和武则天老是被后人这样折腾得死去活来,其实也怪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实在是生前太"出格",死后也太另类了。要不然,和武则天同葬一个寝宫的李治,怎么不太被人提及,也不太被人折腾呢?原因就是人家李治生前没太折腾,属于常态国君,寿终正寝时,也按皇室礼数大殓入葬,一切都中规中矩。秦始皇和武则天可不同了,都另类得很。一位是第一个在中国称皇称帝的男皇帝,一位是中国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帝,于是,他们就一下子成了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的皇帝了。秦始皇另类到什么程度人人都知道,他把先秦泛用的"朕"字据为己有,成了皇帝专称;还放出话说:"朕始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武则天好像比秦始皇还要另类,她干不成秦始皇统一文字那样的旷古大事,就干脆自己造了19个字,其中还给自己造了个名字"",谁也不能用。秦始皇那会儿,大开刻石纪功和树立碑碣风气,自己陵前却没留下只石片碣,这事好像没有多少人关心,可武则天树起的无字碑①却是世人皆知。一个不留碑,一个留了碑,碑面又不着只言片语,这都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揣测和联想,激起专家无数的研究和争执,成了报刊传媒的头条稿源,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不留名句,没有恒言,二人身后都没有什么能传咏的名篇诗句在世。秦始皇曾东临碣石,求仙问神,但后人吟咏的却是"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让一代枭雄曹操风光无限,名垂汗青。让人更不可思议的还有,武则天作为正式登基过的中国皇帝,在位15年却没为自己单独建造陵墓,而是在死后打开已经埋葬了22年的李治陵寝,与李治合葬一处。乾陵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家夫妇合葬墓①,可是作为不同年号的两朝皇帝合葬一墓,倒真是中国旷古未有。一个女人先当皇后,再做皇帝,临死前留下遗言去帝号,重回皇后身份,世所罕见,是那些临朝称制的吕后、慈禧太后们比之不足的。即便到现代,中国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女皇帝还叫百姓、专家、政府惦记着。一般的墓葬考古到国家文物局即可能获得审批,可这位女皇陵墓的考古报审程序,却要拿到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让国家领导人轻易不能放言表态。要是哪一天乾陵像秦始皇陵那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那外国人和世界组织还得掺和进来。所以,动不动就提议要挖这两个皇陵的人,不知道是否想过,秦陵和乾陵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怎能轻易挖得?秦陵在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的要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不同意还是个事儿呢。反正这么说吧,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女人,她们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却失去常人所拥有的。武则天就是这样的女人,但凡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了,没有资格做的事她也做了,有资格做的事她未必有兴趣去做,男性皇帝们不做或不能做的事,她没少做,最后做到了她丈夫李治也没有她名气大的地步。结果是,她的历史功过知者寡,她的历史故事闻者众。关于武则天的热闹不仅仅只是她生前82年里的那些事,大热闹还在后头。那就是哪天有要挖她的陵墓的动议了,之前就要热炒起来;哪天真的开挖她的陵墓了,更要热得发烧;到哪天挖完她的陵墓,热度依然难退,依旧不会太平。等猴年马月折腾完了她生前死后那些事,兴许才能消停一点。中国人常说,人死后才能盖棺定论,那说的都是一般的皇帝和文臣武将,放在武则天身上不太管用,对她还必须得开棺解密,方能罢休。而且这还要赶早不赶晚,要下手快,起码要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一是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秦始皇陵的规模决定了考古设施的规模,考古设施的保障不到位,想要挖秦陵简直难以想象。说到秦陵的规模,那首先得看看秦陵地面的封土①有多大规模。《汉书·楚元王列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许多。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周长与《汉书》说的"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否则,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能的。道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秦陵的结构由两部分建构而成,一个是地表下面的地宫,一个是地表上面的封土。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地宫,最想看到里面的遗存和司马迁说的一样不一样,能不能出土连司马迁也没有记载的遗迹和遗物。可挖出地宫,先得挖掉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的封土。甭说这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帝王陵墓,就是一般的坟墓,按考古发掘的规矩,既不能用炸药炸,也不能用推土机推,更不能用挖掘机掏,一句话,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也就是一点一点地发掘。而一点一点发掘,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就要历经春夏秋冬,就要面临风霜雨雪,如此,就要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个大棚,既有利发掘,又可以保护出土文物。否则,即便人能够在露天作业,可以战天斗地,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可挖出的地宫怎么办?总不能让它风吹雨淋吧?那大棚搭建得小点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几根柱子支架,缩小技术上无法解决的跨径难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封土上,怎么去掉封土?即便退一万步可以立柱,那地宫挖出来后周围都竖着桥墩一样的柱子,成何体统?地宫完整的平面景观如何保证?如果柱子下面有文物怎么办?更何况,地宫周围的土质状况是不是符合立柱子的条件?所以,这就一定要建造一个跨径500米以上的大棚了。目前世界上能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梁架?问题已经不是太大。例如单跨超过500米的桥梁,都已不在少数,像上海卢浦大桥和重庆朝天门大桥都有550米左右,好像日本明石大桥的桥墩间距还达到了2000米,等等。这都表明,现代技术已经具备建造大跨径梁架的能力。如果真能建造这样的大棚,封土就要被遮封到大棚里去,这等于是把秦陵"包"起来。秦始皇陵露天的封土已经与周围方圆50平方公里的陵园景观以及山峦融为一体,建成大棚后,如何让大棚的风格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二是挖掉了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搭建大棚存在问题,那不搭大棚,干脆挖掉秦陵封土行不行?挖掉秦陵封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秦陵的地面景观会消失。只有地宫景观,而失去与封土规模相结合的场面,如何能让人感受到秦陵全景的恢宏与壮丽?如何让人领略古人建造如此庞大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显然也不能通过。有人说,既然在封土上搭建大棚有难度,又不能挖掉封土,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门,往下挖一个洞,一直挖到地宫不就得了?问题是,地宫在哪?地宫又有多大呢?前两年,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国家"863计划",进行了有史以来对秦陵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探测,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结果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约35米深,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地宫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地宫中央的墓室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h.x.l.s.w.co.m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就是秦陵地宫的实际情况,就算是实际如此,地宫的位置是不是就位于已经探测出来的地方?如果错位了怎么办?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大意是说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说他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抛开"旁行三百丈"这段史料的真假或换算尺度的准确率不说,我们是否有心理准备,能够承受万一挖下去的结果与探测情况不一样?因为地宫位置的扑朔迷离程度,丝毫不亚于秦始皇在我们心中的模糊印象。 请*勿*采*集三是地宫深深,如何上下?如果地宫距离现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立壁,如果是石头或哪怕是土石结合的还算牢固,如果像兵马俑坑那样只是板壁和土壁,会不会导致塌方?退一步说如果加固,那不是改变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再退一步,如果不是直上直下的立壁,而是阶梯状的立壁--这可能也是实际的情况--兴许能避免塌方或容易避免塌方,可怎么构建下去的通道?兵马俑坑离地表3-5米深,在旁边围上围栏,不用下去也能看个清楚。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了10倍以上,在上面围个围栏不让下去,难道要游客用望远镜看不成?如果构建可以走下去的通道,那岂不是又会破坏地宫的结构景观?五是投资多大?投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最主要的要素,其他的暂时不计。以一、二号坑为例,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其保护大厅为钢网架式结构,平面尺寸为长134.2,宽106.25米,高14.5米。一号坑更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保护大厅几乎都是宽出坑外边沿10米建造,厅顶用的是落地式三铰钢拱架结构,拱架弧长80米,弦长67米,总重量306吨,投资245万元。让考古学家最感遗憾的是,1975年前后建大厅时,正当"文化大革命"末期,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为了节省每10万元一个的钢拱架,少建了三个拱架,把一号俑坑两端计约45米长的坡道舍在了大厅外面,虽节约了30万元,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使人们无法再看到俑坑完整的结构。如此大规模的发掘,资金需求巨大,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发掘工作根本无法启动。现今在国内兴建一个省级博物馆,不包括土地和搬迁费用,按现行的馆舍造价至少也得上亿元。眼前的一个实例是苏州博物馆,由贝聿铭先生设计,建筑面积只相当于秦陵地宫的1/10左右,总投资高达3.39亿元。挖秦陵要多少投资?挖好了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投资多少?造好了博物馆日常的维护和保护又要多少投资?这恐怕不是本书所能预算的了。再说人力和物力,就更难以预料了。在三峡工程文物工作抢救最紧张的关头,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同时作业。秦陵考古是凭借陕西自己的力量干,还是募集全国甚至外国的考古人员,这都不好说。加上成百上千人的考古规模和相关间接人员的配合,几乎可以创造出无数就业机会的"大会战"了。现在已经规划在建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也是国家重点工程,投资5 亿多元,占地规模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几乎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了。三峡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庆直辖市,秦陵动工的结果会不会出个西安或咸阳直辖市呢?所以,我们实在得佩服秦始皇,当年有70万人参与修建他的陵墓,他是如何调度和协调千军万马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还在为如何保护他的陵墓犯愁,这个始皇帝真是另类到家了。 #,(六是发掘技术行不行?地宫中的文物如果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会极为丰富。但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的保护将随之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地宫本身的维护也马上会变成巨大的难题。除此以外,秦始皇陵的发掘还有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发掘之后能不能保护,也不是发掘之前具不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是发掘本身会不会有重大失误?我们有没有研究它的能力?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来自考古学家的工作失误不可能发生?现在所说的不能挖的理由几乎都是保护技术不过硬,千篇一律地讲什么丝织品可能硬结,器物可能变色等,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这几个技术保护难题一旦克服,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从考古学角度看,推动考古学进步的是发现本身和发现的方法--错失了发现,可以把机会留给技术能力肯定更强的后人,但由于我们现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误和局限,却是历史性的罪过和遗憾。面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谁敢轻描淡写地说句"付学费"了事?谁来埋单?向谁问责?话说回来,如果发掘后,真的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遗物--不仅仅是兵马俑那样的陶质文物的话,那修复的工作量又有多大?又有多复杂?又有多少技术难关需要攻克?也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系列问题。看看下面这个慎之又慎修复兵马俑的例子,我们就能知道守江山难于打江山,即便发掘容易,但保护是何等的困难--秦兵马俑曾遭到过人为破坏及火焚,再经过两千多年覆土重压,均已残破不堪,每件陶俑、陶马都得由几十片和百余片破碎陶片粘接起来。在修复前,首先要记录每个陶片的出土地点、现状、坐标,以及它与周围文物的相互关系,同时辅以必要的照相、绘图,为后期研究和修复提供可靠数据与实物资料,也便于今后文物复位。其次,在修复前还要对修复对象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关系及其附件情况;并根据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修复方案。在修复时,先仔细地除去粘在陶片及茬口上的泥土,接着用清水清洗,然后晾晒或者烘干,再根据陶片出土时的编号进行拼对。残片拼对结束后,要把陶片顺其茬口由下向上逐步粘接,在粘接过程中要把俑体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加固,以防胶体脱落。陶俑双腿断茬处用钢筋作暗支撑。陶俑体腔及脚踏板,用切成小块的涂上胶的裱布平展地贴于接茬处,待胶干后,再修补俑体表面的裂缝,最后再进行作旧处理。可见,每件秦兵马俑都必须经过以上许多道工序的严格操作才能修复完成。另外,2006年《中国文物报》还曾报道说,为了治理兵马俑生出的几十种病菌,科技人员连续攻克技术难关,费尽了心力,这里就不多说了。七是世界相关组织同不同意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不会干预秦陵的发掘?怎么干预?都是未知数。即便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最后同意了,那会不会也像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拯救努比亚遗址国际行动"那样,先后组织22个国家参与进来,从1960年起干预了整整20年呢?如果国际化了,那外国的发掘--我们只讲这一项--是不是和我们现有的考古发掘标准有冲突呢?比如他们要一点一点地挖,一寸一寸地下,速度极慢无比,规矩极多无比,那得挖到猴年马月?当年进行三峡工程的文物抢救工作时也不是没有外国人想投资参加进来,还好我们中国人"多快好省"地自己干了,否则三峡大坝什么时候能蓄水可就难说了。看来,秦陵也好,乾陵也罢,都还没有到非抢救不可的地步,是否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把所有的地下文物都挖完,还是留给我们未来的子孙,这是感性和理性的较量,是本位与全局的抗衡,是业绩与政绩的对决。秦陵和乾陵等中国皇陵所面临的真正的危机,不仅仅是游客的攀爬和刻画,盗墓人觊觎宝藏的贼心,以及地震、渗水、风化、霉菌,而是我们文化观念的危机。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智能最大化,总是对自己能力的时代局限性缺乏清醒的自省。由此可见,不挖王陵的理由,不仅仅在于我们有多大的技术保护能力,重要的还在于我们有多少挖掘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才是事物的关键或实质。前者是技术,后者则涉及我们的文化成熟度。换句话说,如果技术达到了难道就可以挖了么?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没有能力适应人类认识的进程,落后于现在考古学的普遍认知阶段,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我们的技术再好,哪怕是世界一流,也还是不挖的好。话说到这里,我们的共识差不多已经达成:发掘帝王陵墓既要有技术条件,还要有考古研究能力,更要有人类和历史文化的科学发展观。三者都未达标,我们就别无选择,只能把陵墓留给子孙。但不挖又不能一刀切,不能因为考古学强调尽量把文物留给我们的后人去挖,就认为这样的保护便是科学的保护了。留到什么时候呢?如果地下的文物遭遇了自身的和外来的侵蚀,那还是先挖出来给我们研究岂不是更为科学的保护么?所以,一味地强调挖是不对的,但绝对不挖也不见得就是科学的保护。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要留给后人,有些容易腐蚀的应该先挖出来,那些容易保存的应该留给我们的后人。遥想未来,我们的子孙在感谢我们留给他们的物质遗产时,会更珍爱我们传递给他们的精神遗产,这会让他们更加受用并为之感动。我们真正要核算的成本与代价,实际上可以借用商周青铜器上经常镌刻的那句铭文来体现:"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这也如同当今西方政客或普通百姓提出政治主张、公益建议时常会说的那样:"为了我们的孩子和孙辈。" 本文来自
延伸阅读:
中国人一天不买日货,日本有上千公司破产,六个月不买,一半日本人下岗,一年不买,日本经济将面临瓦解。这就是抵制日货的最好效果,只有这样,日本人才无法再企图去侵略别人!
有人说我是个愤青,我承认,因为我有一颗炽热的心,作为一名普普通通地中国人,我身上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高贵血液,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而将愤青故意说成“粪青”的,我只给你一句老话:心中有佛见人都是佛!下一句不用我说了吧?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揭秘开启秦陵的成本与代价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93054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还是别挖的好!别人要挖你祖坟,你同意吗?他说保护你先人的遗骨呢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53961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派小型机器人进去拍成片,不用挖开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35316 工分:412
左箭头-小图标
挖吧,挖吧,让老外看我们笑话,真他妈的一群操蛋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