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险是家庭财富的传承,那么是怎么传承!求解?

康熙与雍正一起告诉你:啥是最好的财富传承方式?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叫做“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自然是让人欢欣鼓舞的,可“富不过三代”却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起来。尤其是中国人,家庭伦理观念比外国强太多,就算是一只碗、一片瓦,也要留给子女。对于财富,大家就像古代皇帝一样,希望能够传给千秋万代。因此,财富传承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传承方式决定了是否能将财富安全地传承下来。
假如你选择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很容易理解,就是财富所有者在生前立下遗嘱,提前对自己的财富进行分配和处置。通过遗嘱,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分配财富,想给谁就给谁,想分给谁多一点,分给谁少一点,都可以自己定。
不过,遗嘱继承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别有用心的人会对遗嘱的真实有效性提出质疑,比如无法规避遗产税。假如家族很庞大,家族成员很多,家族关系很复杂,就容易引起家族成员因争产而反目成仇。另外,遗嘱继承有实效限制。根据《继承法》第25条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想当年四爷雍正的皇位继承也是受到人质疑的,虽然他爸爸康熙有立下遗嘱(诏书)。而且为争夺皇位,他和其他阿哥们都互相杀红了眼。呵呵,当然这只是戏谈,不过放到现在也还是有些共同之处。
假如你选择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更容易理解,就是说在没有遗嘱继承的时候,由法律来规定财富分配。这部法律就是《继承法》,按照规定,遗产要按照顺序继承,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自然属于第一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则属于第二顺序。遗产当然是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定继承是最容易引起纠纷的,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多少亲人因此而对薄公堂,从此亲人变路人。前段时间,竟然还传出这样的新闻,说独生子女都无法完全继承父母的房子。因为按照继承顺序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光有子女,还包含夫妻和父母,这样一来,算法就很复杂了,更何况有些家庭还涉及离婚、再婚、私生子女、兄弟姐妹很多等复杂情况,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了,这也正是纠纷四起的根由。
选来选去,保险才是财富传承最佳方式
可能有人会说了,小编怎么没提到家族信托呢,家族信托确实不错,可是你知道吗?我国家族信托的起点通常在3000万元以上,可以说是专为土豪准备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除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之外,还有一种很好的财富传承方式,那就是人寿保险。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人寿保险在财富传承上的巨大优势。
第一就是更安全。财富传承,安全第一。看看如下法律你就可以放心了。
再就是减少亲人之间的纠纷。为了财富而家庭破裂,那实在不值得。保单上的受益人是谁,那是很明确的,而且保险公司保密性强,保险公司让受益人领钱的时候,不会把他们家族里所有人都叫到现场。
还有就是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十分灵活。保险的办理是十分灵活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产品。保险公司的理赔也很方便快捷,而遗嘱和法定继承会折腾挺长时间,有的甚至需要一年半载。
最后,保险还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而且保单还可以贷款。当风险来临时,保险能帮你减少损失,维护尊严。在你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保单贷款也能快速帮你解除燃眉之急。
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财富传承的最佳方式,真是好开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财富传承ABC “富不过三代”怎么破?
来源:理财周刊
作者:张安立
  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已超过100万人。但由于缺乏系统性构架,使得他们财富抗风险能力较弱,守富不易。同时,如何有规划地将财富传承给后代,并防止“富不过三代”的发生,值得思考、学习。
  洛克菲勒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杜邦家族、奥纳西斯家族……这些世界顶级富豪家族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们第一代创富的传奇故事、庞大的资产规模,更是历经几代人依然能屹立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奥秘。
  在《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上,我们看到了从公元578 年就创立的日本金刚组,至今第40 代传人仍然以建筑业为生;公元718 年创立的日本粟津温泉经营至今;公元1000 年成立于法国的Chateau de Goulaine(古拉尼酒庄)以及同一年成立于意大利的Fonderia Pontificia Marinelli铸钟厂……
  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无论是身家显赫的名门望族,还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都很难找到中国内地家族的身影……如果说这其中有时代背景的原因,那么对于今天的富人来说,是不是真的有机会解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呢?
  、、李河君、、……当今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前列的创富者们,以及坐拥相当资产数额的你,有没有能力将自己的资产、理念、精神传给后人?
  或许,财富传承这一课我们才刚刚开启。
  创富梦实现
  短短十年时间,私人财富市场大爆发。
  根据《2015 (600036,)私人财富报告》,2014 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到112 万亿人民币,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2014 年,可投资资产1000 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100 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000 万元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32 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 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126 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37 万亿元人民币。
  (行情600016,)、胡润百富发布的《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显示,聚集庞大财富的人群中,企业主占到80%的高比例,其次是炒房者约15%。
  守富需求加剧
  事实上,随着资产数额的不断增加,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目标已经悄然改变。在2013 年之前的调研中,“创造更多财富”是高净值人群的首要诉求,然而时过境迁,现时“财富保障”已取而代之。今年,受访人群中63%提及“财富保障”是自己的重要财富目标,“财富传承”紧随其后。
  从投资风格上看,近年来有趋于稳健的转变,同时又“稳中求变”。境内资产配置,中权益类产品占比上升,境外投资目的从分散风险开始向主动寻求海外投资收益转变。另外,在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中,金融投资的增长较为明显。还有部分高净值人群已经或准备移民,对个人及家人的安排也在进行中。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转变,与年龄这一客观因素不无关系。在当前国内高净值人群中,一半人士年龄在50 岁以上,尤其从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创业一辈的年龄大多已达55岁~64 岁,各家族的长子、长女们的平均年龄都达到35.72岁。或许真是到了交接班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一项统计引起大家警示:全球范围内到第三代还能持续成长的家族企业仅为3%,还有10%维持现状,另外80%消失。从华人地区来看,挑选250 家上市的华人家族企业,以30 年为观察期,在其交棒传承前后的8 年时间里,市值平均蒸发60%。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一般民营企业就更消失无踪了。
  由此看来,相比创富,守富、传富更需要智慧与远见。
  传承方式各不相同
  尽管财富传承是个相对统一的目标,然而就每位高净值人士、每个不同家庭来说,情况又是不同的,就好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一般。
  张先生在全球23 个国家拥有123 处,且大多数登记在他和妻子名下。令他烦恼的是如何将这些资产转给他们唯一的儿子,如何才能免去资产转移登记的麻烦和各种赋税。李先生是一位实业家,名下拥有12 个子公司、多个大型购物商场,庞大的实业集团如何交接到女儿手中,会不会因为下一代的婚姻情况遭受损失一直都是他所顾虑的。
  我们说继承是一个时点的问题,而财富传承则是一世的考虑。
  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资产结构复杂、家族成员众多的情况下,简单立一份遗嘱显然是无法安排妥当的。尽管每一位创富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但在财富传承问题上,就需要依赖其他专业机构的帮忙了。
  家族办公室崛起
  家族办公室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在海外,家族办公室已有百年历史,它是专为顶级富豪家族服务的机构。家族资产的长期发展、顺利保值、增值,以及绵延后代的传承是家族办公室的首要任务。
  如今,这种模式在中国也开始萌芽。包括公司、银行、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都在积极筹建家族办公室。不过受制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实际业务的开展受到诸多限制,甚至有时候变了味道。比如在海外极受欢迎的家族信托是保全资产、隔离风险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国内只有一部《》,信托财产登记规定尚不完善,因此能够“装进”信托的资产并不多。不少名义上的家族信托演变为代客,甚至只是简单地出售标准化产品。
  财富需要“结构化”
  作为国内第三方家族办公室,中盟磐合家族办公室创始人颜怀江认为,要真正与国外家族办公室功能接轨,关键在于“结构化”财富。就好比盖楼,总要先有图纸、设计,才能进行施工、装修,再添上家具、设施等等。做财富传承,就要先梳理好资产,了解可能面临的财富风险、不确定因素,才能建起又高又牢固的财富大厦。
  家族办公室就是家族财富的架构师,根据海外相关经验,高净值人群在财富管理中主要会接触到6 个模块:
  1.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并不是销售产品的金融机构,它更像是“厨师”,站在客户的利益点上,权衡利弊,为客户精选服务机构。哪个银行擅长做什么,会给客户进行比较、分析。家族办公室不是帮助客户操盘的人,而是帮助客户监督操盘手的人。
  2.大额保单保险的意义对高净值人群来说是特殊的。是法律上风险隔离、降低税负或免税的资产,是指定受益人获取财富最直接、无障碍的途径。它可以把无形的人身价值变为有形的资产,对所有高净值家族都有其必要性。
  3.境外公司境外公司是一个管道,也可以当作桥梁,能将产生的利润没有耗损地输送到高净值人群想输送的地方,以及透过境外公司优化资产持有结构,让法律风险降低、税负成本降低。
  4.家族信托它的作用是实现家族资产的合理分配,维持家族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并兼顾家族个别成员资产的弹性。一样有抗债避税的功能,但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和结构来做,否则还是无效的。
  5.控股护照让高净值人士拥有另一个身份,来持有自己的资产,而这个护照对财富的税负、法律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6.家族、家族基金会非常多的用途,可以做家族企业的并购、家族企业的市值管理、资产证券化、公益慈善等任何事情。
  如果把以上6 个传承工具安插在“财富大厦”中,那么私人银行与大额保单可视为地基,结构要平衡;境外公司是梁柱,家族信托是屋顶,而控股护照则是能够开启财富大门的人。另外,还要有法律和税务专员来对抗外部风险。
  当然,这些工具并不是每个家族都需要的。不同的工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优势,但也有各自的成本和局限性。打个比方来说,当我们想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放入保险箱,就需要找把合适的锁。究竟是配一把价格适中的密码锁,还是配高端的生物锁,取决于你所要保护的东西的价值。没有必要为了一只十几万元的钻戒,装一把眼膜锁。同样道理,为了守护几亿、几十亿元的资产,也没有必要计较“锁”的成本。
  可以说在财富传承上,并不存在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适合的工具。根据资产分布的领域、国度、家族成员的国籍、居住地,以及家族后代的方向来决定传承工具。当然,通常都是组合工具。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财富传承的三大误区:“传承”是身后事?
[摘要]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开始关注传承问题。眼光长远并足具智慧的人,已开始在专业机构或人士的帮助下操刀自己的家族财富传承方案。  文/李爽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开始关注传承问题。眼光长远并足具智慧的人,已开始在专业机构或人士的帮助下操刀自己的家族财富传承方案。  但大多数财富拥有者似乎还在“财富传承规划”这个重大课题面前观望或犹豫。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一点是对传承存在诸多理念上的误区。  因为笔者服务于国内众多财富机构的高净值客户,工作性质决定要行走于全国各地,接触各类高净值人群及。本文将就笔者接触的众多高净值人士在财富传承上普遍存在的三个误区,予以解析。  误区一:身体健康,年龄不大,没必要现在就着手传承  据笔者经验,有这一误区的高净值人士年龄多集中在40岁上下。提到“传承”二字,多数人总觉得只有垂垂老矣的老翁才需要。而对于四十多岁、五十出头的“少壮派”来说,似乎有点儿遥远。  在中国本土,财富传承分为身前传承和身后传承,但几乎所有非专业人士都认为传承就是身后传承。比如,少主留学归国后要接老爸的班,老爸通常会把公司股权先转一部分到儿子名下,这就是典型的身前传承。再如,很多高净值人士购置了大额年金或终身寿险,其中年金更多体现在身前传承,终身寿险则更多体现在身后传承。  在我们专业从事传承规划的人士眼里,传承跟年龄没有太紧密关系,它更多与两件事相关。第一,有没有财富可传;第二,是否愿意最大限度地节省本家族财富传承成本。有人说不需要啊,因为中国不征遗产税。但现在不征并不意味着未来还是如此。  国务院2013年2月发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13 6号文)明确指出: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说明中国遗产税的开征更多的只是时间问题。  2014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这份报告看似在讲贫富差距,实则是在呼吁遗产税的尽快出台。  纵观已开征遗产税的其他国家,征收遗产税的真正作用并不体现在增加国家税收总量上,更多的意义是调解贫富差距。因为遗产税的对象一定不是全体纳税居民,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富人税”。  另外,很多人误以为遗产税是在死亡后才需要面对的,这也是一大误区。以美国为例,高净值人士在世时就已经面临赠与税问题了,赠与税也是传承必须要考虑的成本。  2010年财政部曾委托专家起草的《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中规定,遗产税开征前五年的赠与财产也要征收遗产税。这说明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基本不能起到实际节税功能。所以,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传承成本,使更多的家族财富有效传承给家族后人,有必要提早五到十年进行节税规划。  误区二:“传承”是身后事,提前规划不吉利  笔者已连续两年担任张先生夫妇的私人律师,夫妇俩曾多次听我提到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家庭财富传承体系,但他们每次也只是礼貌地听听,然后微笑,偶尔多问几句,但从未表示要考虑一下本家族的财富传承规划。这一度让笔者不解。  后来张太委婉地提到,张先生的肝脏一直不好,医生也多次“红牌警告”,所以张先生最怕谈论与生死有关的话题,认为不吉利,更不要提什么财富传承系统规划了。但同时,二人听我多次介绍后,深知家庭存在诸多传承风险,这也让他们诚惶诚恐。  我碰到有这样想法的高净值人士比比皆是。尤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都避谈生死,生意人更是普遍追求大吉大利。  有趣的是,这些财富拥有者实际上每天都在进行着财富传承,可惜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就是传承。比如,子女结婚之际为他们购房;喜迎第三代的降临,为婴儿购买大额人寿保险;子女创业时,鼎力出资;为避免日后可能的房产税及遗产税,提前将家庭所有房屋过户到子女名下;让子女进入工作,并将股权赠与转让给子女……  为什么我们做上述事情时都认为是大吉大利,而进行系统专业的财富传承方案设计时,就认为不吉利了呢?恐怕还是观念转换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财富传承方案都是大吉大利的,原因在于系统科学的财富传承方案,更能确保家族成员一直幸福下去。  不幸的是,上面提到的张先生在三个月前突然因病离世,因没有任何提前的财富传承安排,其八十岁高龄且一直重症监护的母亲作为继承人之一,与张太及儿子小张平均分配张先生近亿元遗产。这个局面是张太不愿意看到的,她并不是不愿意分给婆婆钱,显然这些钱将来全部都会分给婆婆的另外两位子女。因为没有提前规划,张太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打拼下来的相当一部分财产易主。  与中国高净值人士不同,在发达国家,财富传承规划是一件普遍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眼中,“吉利不吉利”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把财富风险降到了最低。  误区三:详细的遗嘱等于完美的财富传承方案  跟误区二中提到的讳疾忌医不同,有些财富拥者在谈论生死时也理性得像在对待每天都要处理的投资问题。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百年后,我们都将归于尘土”, 所以很早就找律师或公证员设立了遗嘱。同时,他们通常认为遗嘱已经非常完备,所以自己的财富传承方案也非常完美,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在我们专业人士眼中,中国本土的财富传承工具至少有二十余种,遗嘱传承只是其中之一,一种工具怎么能解决所有传承问题呢?不同的财产类型如公司股权、知识产权、房地产、古董字画、资产、网络资产所应运用的传承工具均不同,再加上高净值人士资产散布在境内外,也会使其财富传承所面对的因素更复杂,绝对不是遗嘱能通盘解决的。  如果一位高净值人士将全部财产都用遗嘱来进行传承安排,那么根本无法体现他对家人的爱,因为他的遗嘱也许是一切麻烦的开始!这并不是闻言耸听。  遗嘱继承面临六大难关,其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关卡”是继承权公证。它需要全部继承人(无论其是否为遗嘱继承人)共同配合前往公证处进行继承权公证,领取继承权公***后才能进行继承财产过户。在整个继承权公证中,只要有一位继承人不予配合,就根本无法办理继承过户手续。结局多是,亲人互相起诉到法院进行旷日持久的继承诉讼大战。笔者经历的大部分财富家庭的继承诉讼,平均审理期限大概两到三年,原因是财产总量大、继承人数繁多,诉讼程序严谨且复杂……  另外,近两年随着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开始为客户提供境内外民事信托搭建业务,又出现了一种极端风潮认为:家族信托就是财富传承,把这两件事情完全划等号。我们当然要看到家族信托独特的资产保全及保证财富传承多代的功效,但它也仅仅是一种传承工具而已。盲目放大其功效,也将导致一叶障目的不合理财富传承安排的出现。对于高净值财富人士或家庭来说,财富传承应该是多种传承工具的搭配使用。  综上,将笔者最常遇到的财富传承误区做上述分析,希冀最大程度上对中国高净值家庭或人士有所启发。某种程度上,最大的传承智慧是:宜早不宜迟。  (笔者为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家族办公室专职律师)
王晓明 年赚20% 3个月20% 一年70% 3个月回报 20%同策略产品 112%预期年化收益 6%利好政策频发 行业增长前景可期蔡明:赚钱对我而言是最容易的事固定收益产品,买的就是安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HN052)]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