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渴望了解莎士比亚,可以从这一部作品开始
本文为《哈姆莱特》(音频讲解版)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音频讲解版)每本书附带讲解音频,采取导读+分章节解读+总结的形式,全方位解读莎翁经典,彻底解决中国读者对莎翁名著“难度”“读不懂”的困惑。讲解者深耕戏剧创作多年,深谙西方戏剧脉络,且音质附带磁性,以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由浅入深,引人入胜。
?可点击收听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这是早已被人用滥了的一句话,却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哈姆莱特》在当今时代仍有长盛不衰的影响力。只要受过基本的教育,即使再不喜欢文学的人,一提起莎士比亚,多半也就会想到《哈姆莱特》,想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400多年来,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形象,恰如剧中他父亲的幽灵一般(他父亲也叫哈姆莱特),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中徘徊,飘忽不定,却又无时不在。
那么,对于莎士比亚,对于哈姆莱特,你了解多少呢?
谁是莎士比亚?
很遗憾,今天的我们,对“莎士比亚”这个人,看似知道很多,实际上却知之甚少。
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我们知道他生于1564年,(可能是)4月23日,卒于日。这一天同时也是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去世的日期。4月23日这一天,就这样跟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当代,被定为“世界读书日”。
一般认为,这个叫威廉?莎士比亚的人,生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是个手套商的儿子,上过几年文法学校,后来闯荡伦敦,从跑腿、打杂、马夫这样的杂役做起,后来在剧场做演员、写剧本,成为剧院合伙人,最后光荣引退,告老还乡,终老故土。
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个“逆袭”的标准剧本,但这中间却有太多的模棱两可。实在是有关莎翁其人的生平,今天的我们,并不知道太多细节,有太多的留白,足以引人无限遐想。
比如他出生的日期。现存的文献中,只是在斯特拉特福的教堂受洗记录中,能查到日,有一个叫“威廉?莎士比亚”的男孩在此接受洗礼。后世历史学家根据当时人们一般在婴儿出生后3天左右去教堂受洗这样的习俗,推断出莎士比亚出生的日期大概是4月23日。况且莎翁去世的日期,就是4月23日----出生、去世在同一天,这种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宿命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结论,我们不得而知。
而这只是“莎士比亚”这个名字背后诸多的不解之谜中,很小的一个事例。
传统认为,莎士比亚传世有37部戏剧作品,包括历史剧、喜剧、悲剧,或者根据划分标准不同,还有悲喜剧、传奇剧等。他还有两首叙事长诗,157首十四行诗,以及其他的一些杂诗----是的,莎士比亚首先是位诗人,他的戏剧作品,多数也都是诗体写就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是英语文学的巅峰。他是语言大师,他作品中的遣词造句,很多都是他的创造,一直到现代英语当中,都留有很多莎士比亚的印记,影响深远。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位文学大家,可能是那个生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只上过几年文法学校的“乡巴佬”吗?
这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一桩公案:到底存在不存在“莎士比亚”这个人?或者说,莎士比亚到底是谁?
从莎士比亚1616年去世之后,不断有研究者质疑莎翁的身份。很多学者认为“莎士比亚”只是一个笔名,那些精彩绝伦的作品,真实作者另有其人。这个“疑似”作者的名单很长,从与莎翁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克里斯托弗?马洛,到以弗兰西斯?培根为代表的各种贵族,不一而足,甚至包括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这些质疑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说来说去,都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归根到底,他们的核心理由,无非还是不相信这样一个出身的人,能够写出那样华美的篇章。
可是为什么不能呢?文学难道是贵族们的专利吗?莎士比亚为什么不能像他当年所服务的剧院一样,属于人民大众呢?
俗人的艺术
如果你现在去伦敦,在泰晤士河南岸,能看到一个“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这是根据莎士比亚时代的风格复建的一个剧场。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应该算是一个仿古建筑。
与通常的旅游景点不同,这个剧院不只是一个展览空间,向游人展示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舞台样式等等,还是一个真正的演出空间,一个每天都有戏剧上演的活的舞台。在这里,你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莎剧。
当你在剧院的票房,花5英镑(约合人民币45元)买一张站票进入剧场中时,你可以想象一下,400多年前,伦敦的观众正是从泰晤士河的北岸,过河来到南岸的剧场,花1便士进剧场去看戏的。没有现代的照明工具,演出通常都是白天进行。剧场门口的收票人把观众交来的硬币一个个顺手投进手上的一个小钱匣中,等收完钱拿到后台,像小猪存钱罐一样砸碎,把钱收进一只大钱箱里。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剧院、影院的票房,仍然叫“箱子办公室”(box office)。
在这里,时空仿佛发生了错乱,我们跟400年前的观众一样,站在圆形剧场空间中间的空地里,紧紧围绕着舞台,看着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悲欢离合。这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大剧场,每个人都有座位,观众要正襟危坐。在莎士比亚的剧场里,虽然有雅座,有包厢,但离舞台最近的,却是普通的伦敦市民。他们在那里看戏,交谈,大声笑骂,大口吃牡蛎……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所以,莎士比亚的戏剧,首先是俗人的艺术。
这正如我们的《诗经》。本来“关关雎鸠”只是民间的乡谣俚曲,数千年来,却成为庙堂之上的庄严气象,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似远实近的莎士比亚
我们与莎士比亚的关系,大概也正是如此。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但是他仿佛又离我们很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莎剧被殿堂化了。本来是寻常百姓的娱乐,隔了数道隔阂之后,我们只能雾里看花,总也看不清楚。
第一道隔阂,是语言。
对于我们中国的读者来说,并没有那么多人精通英语,能读懂莎翁的原著。何况莎剧的英文,属于早期的现代英文,英国人都不是人人能懂。
这就需要翻译。
摆在你的面前的,是朱生豪先生的译本。
民国的上海,战乱的年代,年轻的朱先生呕心沥血,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一己之力,投入到莎剧的翻译工作当中。可惜天妒英才,朱先生英年早逝,并没能译完全部的莎剧。
但是大部分已经完成,包括这部《哈姆莱特》。
第二道隔阂,是文体。
我们常说文学有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在戏剧之外,除了诗歌最初是可以传唱的,其他的文学形式,都只是以文本的形态传世。而戏剧却有很大的不同。戏剧文本,或者说剧本,只是这门艺术的一个侧面。真正的、完整的戏剧艺术,是在舞台上的。
但是,在影像技术发明之前,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长期以来是没有留下任何演出现场的记录的。文字记录是隔靴搔痒;即便是用影像记录下来,也没有了现场的体验。
戏剧,就是这样一种转瞬即逝的艺术形态。
所以,作为舞台表演记录而保存下来的戏剧文本(剧本),在阅读的时候,是并不友好的。你要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想象剧中人的行动、情绪、动机,这种阅读体验本身就有一定障碍。
何况,阅读莎士比亚,你的想象力还会受到别的挑战。
第三道隔阂,是年代。
莎士比亚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现在称之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在经历了所谓“黑暗的中世纪”一千年之后,人文主义兴起,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
那个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十分遥远。莎士比亚剧中写到的人和事,都是以他生活的年代为基本场景的。他也写了很多历史剧,或者以历史为背景的戏剧,但是剧中人的人物关系和行事方式,也都是他那个年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是相对陌生的,有太多的概念、名物需要我们去了解、理解,这也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然而没有隔阂的,是人心。
无论什么年代,舞台上上演的一样是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尽管40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会为被剧中人逗笑,会为他们悲伤落泪。
这就是戏剧的力量。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这就是莎士比亚的力量,也是我们今天阅读莎士比亚的理由。
这是怎样一个故事
莎士比亚最好、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哈姆莱特》。
它位列莎翁“四大悲剧”之首:《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从这句话开始,就注定是纷乱而复杂的。
这部剧旧译《王子复仇记》。这种译法,充分说明了那个时代对这部戏的关注点所在。
从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一出宫廷斗争的故事: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受到其父鬼魂的召唤,替父报仇,最终杀死了篡夺王位的叔叔,但他自己也死了。简单来说,故事好像就是这样。但这就是全部吗?
这当然是欣赏此剧的一个层面。但如果只有这一个层面,这样的故事怎么会几百年来这样让人回味无穷?
即使真的只把这部剧理解为“复仇”的主题,对它的解读,也可以千差万别。
一种解读是:这就是个惩恶扬善的故事,过程虽有波折,但最终还是顺利达成了。哈姆莱特王子出身高贵,敬爱父亲,深爱母亲,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变得忧郁。他有过犹豫,有过彷徨,但这一切都是对他的磨练。他逐步坚定了意志,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惩治了罪人。只可惜王子自己也最终殒命,令人唏嘘。
这样一解读,这就是一个太正常的故事了,是最大的俗套。但《哈姆莱特》的含义远不止此。所以有人质疑:哈姆莱特是个值得称道的人吗?他看上去能力有余,但是意志力明显不足,瞻前顾后,犹犹豫豫。最终他的确报了仇,但这更像是一个被动的行为,是阴差阳错的结果。他把太多精力花在了做决定上,一直不能主动承担自己注定要完成的使命,是命运推着他做了这一切。
这样的评判还算是客气的。更有观点认为,所谓王子,不过是外强中干。他看上去纯洁高贵,道德高尚,但遇事没有担当。千斤的重担压在身,他既扛不起,又放不下。所以他才会徘徊辗转,优柔寡断,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也伤害了身边所有的人,最后身死国灭(王位传给了挪威王子)。按照中国史书的逻辑,就差加上一句“为天下笑”了。
一句话----哈姆莱特到底行不行?
这些评价,都让哈姆莱特这个形象变得扑朔迷离。
谁是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当然不能用好人还是坏人来形容。他是个复杂的人,性格敏感,复杂多变,意志不够坚定。但是,他是那么让人着迷。
他是高贵的。高贵不止来源于出身,更来自于他受到的良好教育,以及优雅的举止。
他有学识。他似乎啥都懂,甚至懂戏。这说明他是有阅历的,对事物有自己的感悟,并不只是一个冲动的小伙子。
他很善良。他的善良让他充满亲和力,又在关键时刻,让他对仇人下不去手,成了他优柔寡断的重要原因。
他也不傻。相反,他很有智谋。他知道在敌人面前装疯卖傻,麻痹对手,也能够洞悉叔父的奸谋,从陷阱中成功脱身。
他是敏感的。因为敏感,所以每一种情感都真切地折磨着他的内心。
他仍然有冲动的血性。明知对他不利,但他仍然答应了跟雷欧提斯的决斗。这是他的率性使然。
他不是野心家,没有机关算尽的狡黠。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这让他独具魅力。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主人公。
在此之前,古典悲剧的主人公,都是在命运的重压之下苦苦挣扎的悲情人物----命运是无可避免的,主人公也是注定无法逃脱,但在对命运的抗争中,体现着追求卓越的人性光辉。
然而在莎士比亚的舞台上,人格战胜了神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四大悲剧”的主人公,都是因为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才走到了最终可悲的一步。这很不完美,但是很真实,因为这弱点,在几乎所有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姆莱特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人本身。
这很人文主义。
于轩辕十四工作室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著
定 价:¥28.00
《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名著,亦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为名著导读指定阅读书籍。
《哈姆莱特》是莎翁最负盛名的剧本,亦是世界经典悲剧之一,源自欧洲丹麦的历史传说。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叔叔谋害其父后夺妻篡位,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本书以音频形式的活泼解读,从莎士比亚身份之谜谈起,到戏剧殿堂艺术的发展流变简述。
全剧复仇的主线中交织着爱恨情愁,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展现其复杂的个性特征,以超凡的戏剧构思和文学手法将悲剧张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一部王子复仇记,代表了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纪念“8·15”丨铭记,奋斗!前进,必胜!_网易军事
纪念“8·15”丨铭记,奋斗!前进,必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纪念“8·15”丨铭记,奋斗!前进,必胜!)
8月15日,一个值得亿万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73年前的今天,日本电台播出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抗战艰苦卓绝,中国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在条件艰苦落后的情况下,他们的精神和气魄在历史中传承,带领中国走向了光明。不屈“卫我河山,浴血奋战,百炼成钢。”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抗战必胜打下坚实基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用草根、树皮和棉絮果腹,靠着一股正义必胜的信念,他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直至最后英勇牺牲。只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国旗,四天四夜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谢晋元和400战士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多次与日军进行殊死决斗,为中国军队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无畏“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抗战胜利注入了一往无前的不竭动力。七七事变爆发,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佟麟阁指挥将士们死守南苑。在机***射中腿部的情况下,他坚持带伤率部激战,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枣宜会战中,一代名将张自忠身中数***仍浴血督战,在49岁的年纪,壮烈殉国。留下如此豪言壮语:“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步步紧逼英勇阻击,毁掉***支,纵身跳崖。为了中华民族的出路,死亡,又有何惧?爱国“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无穷的力量。英雄母亲邓玉芬,为了支持抗日舍家纾难。只一句“别惦记家,安心打!”她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抗日战场,最终全部为国捐躯。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抗战将士子女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主动办起“战时托儿所”,1939年秋到1942年3年多时间里,四十多名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前线将士解除后顾之忧。她是“人民子弟兵的母亲”,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给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救伤员。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的战士得以重返前线。在黄桥东门争夺战中,民众扛着门板铺板到前线支援,千家万户赶做油饼、烧饼。磨坊、烧饼店、小车通宵忙碌,为战场上的官兵送水送粮。△黄桥战役纪念馆的一幅铜质浮雕上,右侧是新四军指战员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景象;左侧则是黄桥老区人民扛着粮食,推着装满烧饼的小车奋勇支前的场面前进14年抗战,中国人民用韧劲、勇气和正义,从沉沦到奋起;新中国69年历程中,中国人民用奋斗、热情和梦想,由苦难而辉煌。73年前,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如今,中国山河壮丽,处处生机勃勃。抚今追昔,回望走过的路,虽然充满荆棘,但方向始终向前,记忆从未沉寂,丹青难写精神。面对凶悍强敌,14年抗战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持久战,但也是一场必胜的战争,因为有中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因为有全国人民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因为有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必胜信念;因为有反抗侵略、维护和平的正义主张。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美好幸福。从历史的坐标出发,我们的奋斗更有底气;
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在新的时代中奋斗,我们就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开创更加壮丽的未来。铭记!奋斗!前进!必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贾明冬_NBJS649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