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你当前的位置: >>
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实例
第3节 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 & & & 人教2003课标版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1.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色盲遗传。
[解决办法]: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2)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应用伴性遗传原理解决特定情境中的新问题。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言
提问:生物界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是什么?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设问:同样是受精的卵细胞,为什么将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性别决定
活动2【活动】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讲述: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生物的性别是生物的性状之一,性状受染色体的控制,那么人类的男女性别这一对差别明显的性状,受哪些染色体的控制呢?下面我们就看看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
在银幕上显示“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的课件。
提问:1.人的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
2.男女个体染色体组成中有什么区别?
3.男女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讲述:无论男女,都是46条共23对染色体,1—22对染色体其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第23对染色体在男女间存在着差异,女性是XX,同型的,男性是XY,异型的,Y染色体很短小。由于这对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的关系,所以把它叫做性染色体,而其它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叫做常染色体。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应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这时可让学生动笔写出人的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种类和数目的组成情况。(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讲述: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而这种性染色体类型叫做XY型。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较为普遍,除了人以外,还有果蝇、马、牛、羊等很多高等动物以及大麻、色麻等植物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
那么,性染色体是怎样来决定性别的呢?
用计算机动态模拟“XY型性别决定的示意图”课件。
同时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述: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含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能产生两种数目相同的雄配子,一种含X染色体,一种含Y染色体。当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和含X染色体的雌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含XX,它就发育成雌性;当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和含X染色体的雌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含XY,它就发育成雄性个体。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先相互讨论,再回答。
问1:一位不讲理的丈夫要他的妻子包生儿子,这事实上办得到吗?
问2: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受精的卵细胞将来发育成什么性别,取决于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由含X的精子与含X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性个体(人类是女性);由含Y的精子与含X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性个体(人类是男性)。后代的性别主要取决于雄配子的类型和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总之,后代是雌性还是雄性比例是1:1。我们学完这个知识后,要抛弃传统的错误的观点,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用你学过的知识给他们解释。
讲述:由于生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存在着差异,所以除XY型,还有一种主要类型是ZW型,比如,鸟类,与XY型性别决定刚好相反。雌性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
过渡: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都携带着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由于性染色体的组成在雌雄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传递就与性别相联系,所以,生物有些性状对雌雄后代的影响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第二个问题:伴性遗传。
(二)伴性遗传
讲述:以色盲为例进行学习,以故事的形式讲色盲的发现过程。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因此,患者就不适合当司机,因为,交通信号是红灯和绿灯,无法判断是停车还是通行。
银幕显示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自我检查。
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为什么与性别有关联?经科学研究发现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遗传方式往往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讲述: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有关色觉的女性、男性的基因型共五种,六种婚配方式
讲述:在六种婚配方式中,男性色盲与女性色盲婚配子女全是色盲,男性正常与女性纯合体色觉正常者婚配,子女色觉均正常。另外四种婚配方式,情况较复杂,需要很好地分析。教师举出一种婚配方式的写法,例如:正常女性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
让三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另外三种婚配的遗传图解,其他的同学在学案上写出。
师生共同检查三位同学写出的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婚配的后代中,色盲患者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色盲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B与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只要X染色体上有b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必须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b基因,即隐性纯合体才表现出色盲,基因型的个体虽携带有b基因,但表现出色觉正常,所以男色盲多于女色盲。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一个特点。
色盲遗传还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把四种婚配方式汇总成一个家系图来分析。
银幕显示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图解,共同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
讲述:第1例中的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作了母亲,就是第2例了。
提问:第1例中的色盲男子与第2例子代中的色盲男孩是什么关系?(回答: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
又问: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是谁遗传的?(***:外祖父)
用彩色笔勾画出色盲的传递方向。并指出,外祖父的色盲基因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了外孙。即父亲的色盲基因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男孩的色盲基因也只能来自于母亲(男——女——男)即交叉遗传。同时,外祖父是色盲,把色盲基因传递给他的女儿,女儿表现正常,通过女儿又把色盲基因传递给他的外孙,而他的外孙是色盲。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即隔代遗传。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二个特点:隔代交叉遗传。
&& 我们继续探究第三个特点:
分析第3例,提问:母亲色盲会有正常的儿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不会有正常的儿子。因为,儿子中的X是母亲给的,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所以她的儿子全是色盲。
再分析第4例提问:女儿是色盲,可以肯定她的亲代哪一方一定是色盲?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女儿是色盲,基因型为XbXb,其中一个Xb一定来自父方,父方带有一个Xb,则基因型为XbY,一定是色盲。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三个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最后总结出色盲遗传的三个特点:男色盲多于女色盲
&&&&&&&&&&&&&&&&&&&&&&&&&&&&&& 隔代交叉遗传
&&&&&&&&&&&&&&&&&&&&&&&&&&&&&& 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三)总结、扩展
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受精时遗传物质的组成来决定的,最常见的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根据生物的雌雄个体间性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性染色体又主要分为XY型和ZW型两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异型的,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即X型、Y型的雄配子,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同型的,只能产生一种X型的雌配子,在受精机会相等时,子代的性别比为1:1。
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间又存在着差异,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行为必然与性别相联系。以人的色盲遗传为例,学习了伴X隐性遗传。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是有区别的。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第二是隔代交叉遗传;第三是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活动3【讲授】例题讲解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D)
A、XBXB &&&B、XBXb
C、XBY&&& D、XbY
(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B)
A、XBXB&&& B、XBXb
C、XBY &&&D、XbY
(3)8号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是&&&& 1/2&&& 。
解析:5号是正常男性,基因型一定为XBY.
&&&&&&&&& 6号是表现正常的女性,有一个XB,又知6号的儿子9号的基因型为XbY,一定是6号传给9号一个Xb,则6号的基因型为XBXb.
&&&&&&&&&& 5号 &XBY&&&& x&&&& XBXb& 6号
&&&&&&&&& 后代的女儿: XBXB& XBXb&&&&
&&&&&&&&& 所以8号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 &XBXb各占1/2
(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1/4&&& 。
解析:7号 &XBY&& x&& XBXb 1/2& 8号
&&&&&&&&& 后代的女儿:XBXB& XBXb各占1/2
&&&&&&&&& 所以10号是携带者的可能性是1/2x1/2=1/4
活动4【练习】课堂训练
1.人类男性正常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44+XY&&& B.22+X&&& C.22+Y&&& D.22+X或22+Y&& E.44+XX
2.人的性别决定时期是(&& )
& &&&&A.卵细胞形成时&& B.精子形成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婴儿出生时
3.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除他的祖父是色盲外,他的父母、祖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
&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中我们重点掌握XY型性别决定方式,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伴性遗传中我们重点掌握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通过练习,能应用伴性遗传原理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
活动6【作业】布置课外探究和课外作业
请你来做一次咨询医生:
有一对健康的夫妇,他们了解到血友病和色盲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在他们想要生一个孩子,但担心自己将来的小孩会遗传到血友病,不知如何是好,因而特地来咨询医生的意见。假如你是遗传咨询医生,你会怎么做?
学案上的课后作业(必做)学案上的自助餐练习(选作)
第3节 伴性遗传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伴性遗传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言
提问:生物界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是什么?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设问:同样是受精的卵细胞,为什么将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性别决定
活动2【活动】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讲述: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生物的性别是生物的性状之一,性状受染色体的控制,那么人类的男女性别这一对差别明显的性状,受哪些染色体的控制呢?下面我们就看看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
在银幕上显示“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的课件。
提问:1.人的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
2.男女个体染色体组成中有什么区别?
3.男女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讲述:无论男女,都是46条共23对染色体,1—22对染色体其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第23对染色体在男女间存在着差异,女性是XX,同型的,男性是XY,异型的,Y染色体很短小。由于这对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的关系,所以把它叫做性染色体,而其它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叫做常染色体。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应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这时可让学生动笔写出人的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种类和数目的组成情况。(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讲述: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而这种性染色体类型叫做XY型。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较为普遍,除了人以外,还有果蝇、马、牛、羊等很多高等动物以及大麻、色麻等植物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
那么,性染色体是怎样来决定性别的呢?
用计算机动态模拟“XY型性别决定的示意图”课件。
同时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述: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含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能产生两种数目相同的雄配子,一种含X染色体,一种含Y染色体。当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和含X染色体的雌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含XX,它就发育成雌性;当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和含X染色体的雌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含XY,它就发育成雄性个体。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先相互讨论,再回答。
问1:一位不讲理的丈夫要他的妻子包生儿子,这事实上办得到吗?
问2: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受精的卵细胞将来发育成什么性别,取决于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由含X的精子与含X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性个体(人类是女性);由含Y的精子与含X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性个体(人类是男性)。后代的性别主要取决于雄配子的类型和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总之,后代是雌性还是雄性比例是1:1。我们学完这个知识后,要抛弃传统的错误的观点,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用你学过的知识给他们解释。
讲述:由于生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存在着差异,所以除XY型,还有一种主要类型是ZW型,比如,鸟类,与XY型性别决定刚好相反。雌性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
过渡: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都携带着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由于性染色体的组成在雌雄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传递就与性别相联系,所以,生物有些性状对雌雄后代的影响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第二个问题:伴性遗传。
(二)伴性遗传
讲述:以色盲为例进行学习,以故事的形式讲色盲的发现过程。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因此,患者就不适合当司机,因为,交通信号是红灯和绿灯,无法判断是停车还是通行。
银幕显示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自我检查。
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为什么与性别有关联?经科学研究发现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遗传方式往往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讲述: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有关色觉的女性、男性的基因型共五种,六种婚配方式
讲述:在六种婚配方式中,男性色盲与女性色盲婚配子女全是色盲,男性正常与女性纯合体色觉正常者婚配,子女色觉均正常。另外四种婚配方式,情况较复杂,需要很好地分析。教师举出一种婚配方式的写法,例如:正常女性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
让三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另外三种婚配的遗传图解,其他的同学在学案上写出。
师生共同检查三位同学写出的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婚配的后代中,色盲患者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色盲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B与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只要X染色体上有b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必须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b基因,即隐性纯合体才表现出色盲,基因型的个体虽携带有b基因,但表现出色觉正常,所以男色盲多于女色盲。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一个特点。
色盲遗传还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把四种婚配方式汇总成一个家系图来分析。
银幕显示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图解,共同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
讲述:第1例中的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作了母亲,就是第2例了。
提问:第1例中的色盲男子与第2例子代中的色盲男孩是什么关系?(回答: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
又问: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是谁遗传的?(***:外祖父)
用彩色笔勾画出色盲的传递方向。并指出,外祖父的色盲基因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了外孙。即父亲的色盲基因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男孩的色盲基因也只能来自于母亲(男——女——男)即交叉遗传。同时,外祖父是色盲,把色盲基因传递给他的女儿,女儿表现正常,通过女儿又把色盲基因传递给他的外孙,而他的外孙是色盲。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即隔代遗传。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二个特点:隔代交叉遗传。
&& 我们继续探究第三个特点:
分析第3例,提问:母亲色盲会有正常的儿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不会有正常的儿子。因为,儿子中的X是母亲给的,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所以她的儿子全是色盲。
再分析第4例提问:女儿是色盲,可以肯定她的亲代哪一方一定是色盲?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女儿是色盲,基因型为XbXb,其中一个Xb一定来自父方,父方带有一个Xb,则基因型为XbY,一定是色盲。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三个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最后总结出色盲遗传的三个特点:男色盲多于女色盲
&&&&&&&&&&&&&&&&&&&&&&&&&&&&&& 隔代交叉遗传
&&&&&&&&&&&&&&&&&&&&&&&&&&&&&& 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三)总结、扩展
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受精时遗传物质的组成来决定的,最常见的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根据生物的雌雄个体间性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性染色体又主要分为XY型和ZW型两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异型的,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即X型、Y型的雄配子,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同型的,只能产生一种X型的雌配子,在受精机会相等时,子代的性别比为1:1。
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间又存在着差异,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行为必然与性别相联系。以人的色盲遗传为例,学习了伴X隐性遗传。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是有区别的。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第二是隔代交叉遗传;第三是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活动3【讲授】例题讲解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D)
A、XBXB &&&B、XBXb
C、XBY&&& D、XbY
(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B)
A、XBXB&&& B、XBXb
C、XBY &&&D、XbY
(3)8号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是&&&& 1/2&&& 。
解析:5号是正常男性,基因型一定为XBY.
&&&&&&&&& 6号是表现正常的女性,有一个XB,又知6号的儿子9号的基因型为XbY,一定是6号传给9号一个Xb,则6号的基因型为XBXb.
&&&&&&&&&& 5号 &XBY&&&& x&&&& XBXb& 6号
&&&&&&&&& 后代的女儿: XBXB& XBXb&&&&
&&&&&&&&& 所以8号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 &XBXb各占1/2
(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1/4&&& 。
解析:7号 &XBY&& x&& XBXb 1/2& 8号
&&&&&&&&& 后代的女儿:XBXB& XBXb各占1/2
&&&&&&&&& 所以10号是携带者的可能性是1/2x1/2=1/4
活动4【练习】课堂训练
1.人类男性正常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44+XY&&& B.22+X&&& C.22+Y&&& D.22+X或22+Y&& E.44+XX
2.人的性别决定时期是(&& )
& &&&&A.卵细胞形成时&& B.精子形成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婴儿出生时
3.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除他的祖父是色盲外,他的父母、祖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
&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中我们重点掌握XY型性别决定方式,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伴性遗传中我们重点掌握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通过练习,能应用伴性遗传原理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
活动6【作业】布置课外探究和课外作业
请你来做一次咨询医生:
有一对健康的夫妇,他们了解到血友病和色盲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在他们想要生一个孩子,但担心自己将来的小孩会遗传到血友病,不知如何是好,因而特地来咨询医生的意见。假如你是遗传咨询医生,你会怎么做?
学案上的课后作业(必做)学案上的自助餐练习(选作)
精品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