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八景已经消失的八景的介绍,最好能介绍的...

海陆丰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是汕尾市的旧称,包括现在的所管辖的、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深汕特别合作区、红海湾区、华侨区。人大部分祖籍为福建闽南地区,海陆丰闽南文化是福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四个县区级单位,另有华侨管理区、红海湾开发区两大县级开发区和拥有地级市权限的。居民主要为汉族,还有畲族等23个民族。暨今汕尾市包括汕城区、县、市、海丰县、深汕区。海陆丰是广东著名,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约百万人。
海陆丰简介
汕尾市海陆丰是彭湃烈士的故乡。
奔向海陆丰
20世纪20年代,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这是中国第一次农民运动,通过烧田契,分土地,推动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步伐,推动了全国革命斗争的向前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八十多年前,英雄的海陆丰人民拿起正义之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在在中国***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高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大旗,组织了全国第一个农会,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革命怒潮。摧毁了海陆丰境内的封建堡垒势力,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
海陆丰历史沿革
海陆丰区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生息繁衍。《禹贡》有九州之说,时海陆丰属九州中的扬州南境;《周礼?夏官?职方》称为藩服之地;春秋属;战国入楚称。
公元前214年(三十三年)统一岭南,岭南地区设立三个郡:(治所在今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南海郡下设四个县:、傅罗县、县、四会县,龙川县东境又设揭阳戍(在今),以推行“和辑汉越”政策,置惠州府管理。于是,海陆丰地区全境属郡傅罗县。
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公元前204年,新任南海郡尉赵佗为防北方动乱波及岭南,于是割据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国号南越。
西汉建立以后,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西汉中央政府为加强对的管辖权,封名织者为南武侯,在南越国境内建立小诸侯国名南海。南海国
拒西汉,因胜战,都城以南武侯之名定为“南武城”,即今广州市。
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汉闽郢出兵攻南越,南越请求内附。南越平定后,建为汉十三州之一的,汕尾市地区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
公元265年(吴甘露元年),改傅罗县为,分博罗县置欣乐县(今惠州市)。
326年(东晋咸和元年)析南海郡东部置。331年(咸和六年)年,从博罗县析出宝安县、、安怀县(今)。此时海地区属东官郡海丰县、海宁县。
420年(宋永初元年)析欣乐县东部置(今惠州),海丰县(海宁县西部此时已归还海丰县)省入怀安县。483年(南朝齐永明元年),析义招县置,析龙川县置河源县、,析怀安县置陆安县(今陆丰大安镇)。503年(南朝监二年)东官郡东部再次析出设,这时东官郡范围缩小,仅管辖:增城县、酉平县(今)、安怀县(今东莞市)、博罗县、宝安县等五县。南梁时,海陆丰地区属梁化郡怀安县、陆安县。
589年(隋开皇九年)改欣乐县为归善县。590年合并梁化郡(含海陆丰)、义安郡(今)、始兴郡(今)、东官郡(今深圳东莞)置循州,治所在归善县(今)。隋开皇十年的循州地域最为广阔;十一年(591)则将东官郡并入广州,始兴郡改设韶州,义安郡改设潮州。海陆丰仍属(今惠州)。
605年(隋大业三年)循州更名。
622年(唐五年)复名循州,析海丰县东部置县(南齐陆安,唐改安陆),安陆县治设在屯(今陆丰辖地),辖今之、陆河县、惠来、普宁、揭西(今惠来西北部客家地区、普宁西部客家地区、揭西客家地区)。唐武德五年,岭南俚帅杨世略以循、潮二州来降,遂被唐朝政府封为循州总管,循州总管府初辖循、潮、韶三州。
627年(唐太宗),废安陆县,复并入,仍隶属;循州总管府撤并入广州总管府管辖。广州总管府为唐岭南五管之一,又是唐岭南经略史驻地。杨世略,属于粤东土著民族俚族,出生在义安郡海阳县蓝田隘的飞泉径;历南陈祯明、隋朝至唐,卒于垂拱年间。总管三州其间,他促进了潮州、循州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进一步融合。今粤东人有纪念他平定南疆的功绩,路曰路,公园曰平南公园;并为其建祠、立,上书“飞泉玉露”,以纪念他的出生地及其夫人傅氏。
917年(乾亨元年)循州移治龙川县,析循州之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四县置祯州,海陆丰地区(海丰县)属祯州。
971年(宋开宝四年)设祯州,1021年(天禧五年),因避太子(后即仁宗)名讳,改祯州为惠州,时海丰、博罗、、归善(今惠东,惠阳及惠城部分)四县均属广南东路惠州。元代,海陆丰地区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海丰县辖兴贤、、杨安、、石帆、吉康、坊廓、龙溪等八都。
清代属广东省惠州府。1731年(清雍正九年),析海丰县东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县治在东海(今陆丰),海丰、陆丰两县同属惠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广东省,1930年(民国19年),隶属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陆丰均属专员公署管辖;1953年改属粤东行政公署;1957年隶属惠阳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划归汕头特区专员公署。
日重新划归惠阳地区。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广东省惠阳地区的海丰、陆丰两县行政区域基础上设置地级市,其市名与时 汕尾镇重名。红草、马宫、东涌、汕尾、田乾、捷胜、遮浪7个镇建立汕尾市城区,海丰县行政中心仍为海城镇,汕尾镇为今汕尾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析出陆丰县北部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8个镇建立陆河县,陆丰县行政中心仍为东海镇,原陆丰县河田镇为今陆河县行政中心所在地。
1992年底,市城区设田乾镇、遮浪镇,建立红海湾经济开发,1995年,设原陆丰所辖为华侨管理区 ,以上两区属汕尾市政府派出机构。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政府直辖,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陆丰市辖区内设有47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场,陆丰市政府驻东海镇。
201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在汕尾市西部建设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的。
海陆丰当地风情
说到海陆丰,很多人都知道“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可对于“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的内涵、外延是什么,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可能由于主观误会和别人言语的误导,让很多人对海陆丰人有所误解,所以我们更要明确把这话告诉他人,我们这里是个很好的地方,人们更是淳朴善良,我们都热爱生活,尊重与欢迎各个朋友。
这句话来源于:明嘉靖时,义军反贼四起,倭寇乘机入侵南沿掠夺,当时的总兵南下剿寇,因为北军痞性难训,不习水性,所以骄兵必败,今由海丰管地南番小埠碣石,军中令:吴时来,发动地方官府联络当地土著,共同抗击倭寇,因为土著习水性,知地形,碣石一战大获全胜,喜报捷达,皇帝龙颜大悦,曰:有如春雷贯耳,海丰也。(此选段摘录于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先生&&智囊&&一书卷八第三0六页第二十八章节。) 所以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就由这句,春雷贯耳演变出来的,当时皇帝说春雷是有很多重意义,万物复苏,春天已经到来,希望国泰民安。
造成对这句话各人有各人的理解,甚至误解。最为典型的是1988年法制日报有一篇《雷区里的,无雷区》的文章,文章主要是说当时的海丰县一个,反走私的事迹。该文章引用了“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这句,但他错误的将他理解为天上最恐怖的是雷公,天下最野蛮的是海陆丰,造成了许多外界人士不了解海陆丰历史的误解。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有人对它作了这样的诠释,坚韧而彪悍野蛮的民风,总是孕育着躁动的期待,总是积淀变革的渴望,蓄势待发之后爆一声:嗨,咱们的海陆丰!
海陆丰的自然环境是海、沙、石,海陆丰人对大自然的恩赐充满希望和爱护。但因时代和环境的原因,旧时海陆丰人相信因果报应,因而对神产生亲近、崇拜、畏惧的心态,这三种心态最典型的体现是对“雷公神”,在海陆丰人的心目中“雷公神”是宣扬善德,除弃恶行的扬善抑恶的神。所以,因各自的原因对“雷公神”亲近、崇拜、畏惧。旧时海陆丰人把自己遭到不公的行为寄托于“雷公神”为他主持公道,相信“雷公神”会使恶行者受到“报应”。至今,在海陆丰人骂恶人的口头禅中仍带有“你做歹事,小心雷公敲你呀”(你做坏事,小心雷电劈你)。所以,每当打雷时,遭到不公的人就认为,雷公在对为非作歹者发出警告,希望其停止作恶行为,如作恶者不停止作恶,“雷公神”会根据天条处罚他、或使他得到报应。
在“雷公神”扬善抑恶的精神指导下,海陆丰人正直刚强、于人于国公正,就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海陆丰人民拿起正义之剑,在中国***的先锋战士彭湃的领导下,发起了中国第一次农民运动,进行烧田契,分土地,推动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步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伟大的贡献。海陆丰人正气正义的行为,产生了革命圣地--汕尾的红场、红宫;周恩来总理大革命时期抢渡的陆丰碣石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唯一的一座集佛、道、儒于一身的碣石的元山寺。海陆丰海、沙、石的自然风光,因历史的原因,增加了神的神秘化,期望任何海陆丰人应懂得“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的内涵。希望海陆丰以外的人别误解“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的内涵。愿你体会天上雷公扬善除恶,地下海陆丰人正气正义的文化。
在全国,可能会有不少朋友,甚至在广东的朋友也许连海陆丰的名字都未听说过,或也仅限于听说而已,并不真正对海陆丰有多少了解。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彭湃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海陆丰民间艺术
1、,又称正音戏,也有南下大戏之称,以中州音韵官话(正音)唱念,系南戏遗响,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历来被国内外戏剧界的专家、学者誉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正字戏有正音曲(杂以弋阳、余姚、青阳、四平的一种腔调)、昆腔、乱弹和杂调,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珍稀剧种。2006年,正字戏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历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
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白字戏原有老白字(闽南地方戏)、(海陆丰白字)之分,现为海陆丰白字的专称。
3、 西秦戏,初考系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遂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海陆丰西秦戏剧种。
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设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十个行当。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正线(以52定弦)为本腔,唱、白沿袭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噪。乐队(素称“后场”)分文畔(管弦乐)与武畔(打击乐),原有打击乐器八件,俗称“八张交椅”;管弦乐器四件十一支弦索,俗称“四大件十一条线”(统由八名打击乐手兼作)。剧目一千多个,武戏(提纲戏)七百多出,文戏(曲戏)四百多出;有“四大传”(本传)、“八小传”(草传)、“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之分。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习南派,宗支少林。西秦戏植根海陆丰,流行于粤东,到过闽南、台北、广州、香港及东南亚。
4、 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2006年,陆丰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舞狮,有多种,其来源不一,其中陆丰青塘村青面白额的“”历史最长,被尊为老大/狮王!据考,“盖仔狮”即源于明代军狮,百年来一直在青塘村流传。因头部状似锅盖而名。具有目大口阔鼻子短等面部特征。眉宇间写有“王”字,额头中间饰有八卦。被尊为老大的“盖仔狮”享有特殊的地位,海陆丰有“青面白额,狮班免掠”之俚句流传。“免掠”意谓“不用比”,指其武艺高强,地位崇高。譬如,不论哪个村若有盖仔狮
在表演,其它狮类是不敢进村的,只等“老大”表演结束离开方敢进村。反之,其它狮类在一个村里表演,如果“老大”突然闯进,只有自觉中止表演,选择离开。其它种类的狮班与之相遇,要偃旗息鼓,乖乖地站在旁边让道等候“老大”的通过,有的干脆改道避之,颇有惹不起而躲避的意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6 滚地金龙,“滚地金龙”表演时,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表演过程分为“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抻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龙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动作。伴奏用威武雄壮、嘹亮开阔的海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大唢呐按不同的表演情节吹奏不同的曲调,有【宫娥怨】、【哭皇天】、【山坡羊】、
【八板头】等曲牌。表情丰富、套路众多、舞段精彩、技艺兼善是这个舞蹈的基本特点。陆丰滚地金龙主要在西南镇青塘村、安云村,大安镇南溪村、顶潭村、安塘村、安博村、磁西(九乡)王厝村,城东镇上神山村,潭西镇深沟村,海陆丰区香洲街道和顺村(盐酸角)等村流传。2006年,陆丰滚地金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海丰县的麒麟狮象舞,人称之为“三才”(天、地、人),是公平镇特有的动物舞蹈,象征公平圩日兴市各社团、族群和姓氏之间的团结包容、和谐相处的社会文化,因此被誉为祥瑞、团结之舞,主
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公平麒麟狮象舞,是海陆丰“狮舞”中的奇葩,其象征包容、和谐的意义,更是独树一帜、无与伦比,麒麟狮象舞锣鼓队吹奏音乐合拍动听,以及舞狮人员的精湛舞艺,堪称公平一绝,在海陆丰地区,只有公平才舞“麒麟狮象”,因此名扬海陆丰。
8、五色狮灯舞,陆丰碣石于明朝初期设卫,建有碣石卫浅澳炮台,是明清时期我国的海防军事重镇,期驻军由朝廷在全国各地统调。相传在明洪武年间碣石卫城舞“五色狮灯舞”就已有之,并逐渐成为碣石镇最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
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娱乐节目之一。威武雄壮的“五色狮灯舞”既融洽了外地舞狮特点,又独具地方特色,形成了突出当地民俗的传统舞蹈。“五色狮灯舞”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片扎成骨架,裱上薄棉纸或娟布,狮身高2.8米、长3.2米、宽1.2米,内空,有安插火烛的装置,分狮头和狮尾,狮腰用软绳连接,可以前后活动,狮头和狮尾各装竹杆一支。五只狮分别涂上青、蓝、红、黄、深蓝五种颜色,故称“五色狮灯舞”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2009年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大安“八兽舞”,源于唐武德五年安陆县奠基庆典,时人以“八兽”出贺。由于“八兽”造型逼真,气势非凡,被视为吉祥之物。之后,大凡大型庆典,必出“八兽”。大唐遗风,绵延千余年,流传至今。道教始于东汉,兴盛于唐代,
并延续于宋、金、元、明等朝代。至清代,因道教被视为汉人的宗教而受到压制。“八仙”属道教人物,唐朝已有 “八仙”传说,但并没有“八仙骑八兽”的出现,至宋时“八仙”才定形,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八仙骑八兽”的模样了。“八兽”是指麒麟、狮、象、绵羊、青牛、老虎、鹿、马八只动物,是传说中“八仙”的座骑,由六男二女八位儿童扮成八位仙人骑在八兽上进行表演,故也称“八仙八骑”、“八仙骑八兽”。依据各仙座骑及表演时的出场顺序分列如下:一是汉钟离骑麒麟、二是骑雄狮、三是韩湘子骑绵羊、四是曹国舅骑青牛、五是李铁拐骑猛虎、六是张果老骑骏马、七是何仙姑骑福鹿、八是蓝彩和骑大象。
10、,即英雄之歌舞,而英雄则指梁山泊一○八好汉,在智劫生辰纲中,乔装打扮,混入大名府,表现有正义、有机智,不怕艰难,英勇奋进的精神,呈现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气概。英歌舞是陆丰市甲子镇民间传统节目,
历史悠久,据传清代光绪年间,甲子地区人民为庆祝一次盛大的庙会,从福建活动形式引进入门,开启英歌,由于英歌舞具有古老装扮;武姿雄伟,气势动人,受到群众赏识和喜爱,故此,年年活动,代代承传,百赏不厌,流传至今三百余年,成为独格英歌舞。2011年,甲子英歌舞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 博美飘色,俗称博美美景,据考证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是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年历史,由当时的博美经商名人林广神,字尚智,太学士,于苏州经营红糖批发生意时,适逢当地节日,举办文艺巡游活动,有感于飘色表演的逼真,精巧的化装,仪态优美的特点,深受感动;随之拜请当地艺人为师,购回八套飘色道具,
并聘请名艺人到博美传授指导创办飘色艺术、化装技巧等。从此博美飘色每逢春节、元宵、三月二十三等传统节日都举办飘色表演,至今代代相传,并有所改进创新和发展。
陆丰博美飘色的表演特点:可分为顶桩和下桩二部份,每架飘色高450厘米--500厘米,都以一个长250厘米,宽120厘米,高80厘米的景床为小舞台,台面站立的人物造型称为“屏”,也称下桩,凌空而起历史英雄人物造型称为“飘”,也称顶桩。两者由一条精心特制锻造各种不同规格和形状各异的钢条为景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飘色的特点,突出历史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气概。博美飘色现有只办五架,过去每架飘色需要八人抬着进行巡游,现经改装利用板车轮只需四人推进就可以外出巡游。飘色必须严格挑选8--18岁男女儿童为扮演者,每架飘色需3--5人。2009年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吹打乐。南塘庆兴班为代表的《南塘吹打乐》是广东省音乐之一,它以大小唢呐“吹歌”为主,再辅于锣、鼓、钹等打击乐组成吹打乐,
有时辅于弦乐演奏,穿插有头、手、腿顶着瓷碗进行高难度单吹或单人双吹等表演形式。2006年7月代表广东省队到河北省北戴河参加全国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暨全国吹歌展演获得“特别优秀奖”和“吹歌大王”荣誉称号。
13、湖东旱龙船,又称“山龙船”。是靠海的湖东人民每年端午节见惯了水上龙船竞渡,模仿水上赛龙船划行动作,在陆地上象征性地划龙船。相传始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由镇内群众始创。自清代以来,多在节日和庆典活动进行。长20米,30至46人表演,演员分成两排,站立于船中。表演时,用腰带系着船体,以步代舟,带动龙船前进。在船内锣鼓声和指挥者的指挥下,执桡者有节奏的口呼号子作起落整齐的划桡动作,集体操作划行,掌龙头和舵尾者也做相应的配合动作,观之恰似船行水上,场面热烈,构成一幅力争上游,赛龙夺锦的动人画图,丝毫不逊在港池内溪上龙舟竞渡的情景。特别是,当桡手们随着嘹亮的哨音唱起优美的渔歌时,更造成了一个迷人的境界,渔歌有对唱、合唱。富有地方特色的旱龙船是本地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表演项目之一。2009年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紫竹观道教音乐。陆丰河西紫竹观道教音乐源远流长。远在晋代道教卢循等起义失败,部分余众分散到海陆丰,散居于沿海港门及岛屿,史称“卢亭”。从那时起,海陆丰就有了道教、道徒及其道观、道乐等。紫竹观源于宋代甲子门的玉清宫,
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迁于陆丰县东海窖菜园仔称“觉生堂”,原址保存至今。清期间,又再迁于今陆丰市河西镇湖口大峰山,改“觉生堂”为“紫竹观”,俗称“湖口庵”。
紫竹观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多平方米,整体建成前中后三殿,前殿供奉“王灵官”;中殿“玉皇大帝”,左右有吕纯阳邱长春等道教祖师;后殿:天官、地官、水官及南辰北斗星君等。属全真教龙门派之法脉。紫竹观道教音乐分为两部分:一为道徒早晚课读的仪礼配乐;一为神诞法事的法乐。其吟唱音乐全照经文,历代相传,一字无改,唱声曲折,故俗谚称“聪明戏仔,鲁笨师公”。谓其故守传统,不知变化。然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值得称许。2009年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又称《踏钱鼓》,是一种历史悠久,艺术独特的民间歌舞。由二个角色或四个角色演唱,今人多编作群舞。演员为童伎,男女配对;身着彩衣,绿男红女。头戴哪叱帽,手持舞具钱鼓,载歌载舞。原始形态,多穿插有人物、情节。今天流传下来的故事,有《陈三磨镜》、《郭华卖胭脂》、《裴航遇云英》等。这些故事的本身或缘于《唐人传奇》,或源于《宋元话本》,形态古老。演出时,有帮腔,亦有伴奏。帮腔衬词用“?哩?”,是一种古老的梵曲。伴奏乐曲有《柳青娘》、《双清》、《钱鼓尾(串)》等。《柳青娘》是一支古老的“牌子曲”。
《钱鼓串》很独特,其音乐语言可谓仅见。舞蹈动作有二套,一套属《钱鼓》的舞蹈动作:如击鼓、摇鼓、打鼓、抖鼓、抛鼓、接鼓等;一套属串演故事的戏曲动作:如骑马、勒马、望楼、磨镜、照镜、穿针、引线、绣花等。两套动作,揉合一起,天衣无缝,是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向戏曲艺术过渡的绝妙范例。
16、城隍爷鬼节,三年一次,海丰陶河镇陶塘村、陶河镇杨铺十三村每村派人组团巡游,两班社戏斗彩等,期间有以下活动礼节:
迎神为各神明开光、走 午朝祭神、点睛仪式、会景巡游、抢包山(晚上请鬼吃包、让鬼打扮、凌晨开放村民抢包山。改为派发平安饱)、化神像等节目
17、 ?门五月初九赛龙舟,?门龙舟赛是在端午节后四天比赛的,因为当天海水最为活跃,天气晴朗,?门初九赛龙舟整个?门镇人山人海,每一家都邀请亲戚朋友观看,在2010年的五月初九?门龙舟赛达到顶峰整个挤满的了观看的人。
海陆丰妈祖文化
汕尾市妈祖文化在国内处有较大影响  在过去,“信仰妈祖的不限于当地居民、农民。而渔民、商贾甚至镇守海防打官兵也奉祀妈祖,如浅澳天后宫,就是清道光年间(年),镇守海防的官兵募捐创建的,并留下许多石刻、匾额。民族英雄林则徐就留下‘沧海恩波’匾额在该宫。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信仰妈祖习俗流传久远,影响深远。”  在今天,市凤山祖庙已经成为海陆丰地区甚至全省妈祖文化的重要活动中心。“凤山祖庙正殿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壬戌年(1742年)扩建为现在规模。“凤山妈祖石像建于1994年,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石像是汕尾港的标志之一,由我国著名的现代雕塑大师李维祀教授设计,福建惠安名石匠雕刻。石像高16.83米,重约1000吨,468块福建惠安优质花岗岩石构成,能抗8级地震及12级以上台风。石像建
成至今,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慕名而至。”  妈祖文化不仅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而且声名已经传到海外。凤山祖庙“是目前中国大陆除福建莆田、泉州、天津之外,妈祖民俗活动开展规模较大的社区。”  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一文中指出:“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汕尾港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是海陆丰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对于海外华侨和台湾同胞,凤山祖庙已经成为寻根问祖的主要场所,成为联结海内外华人的精神血脉。据统计,如今世界上妈祖信众近2亿,妈祖庙近5000座,分布在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英国、南非、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29个国家的地区,在台、港、澳地区,妈祖信仰非常普遍。  “凤山永秀月明天开人间安乐杯圣母,祖庙长灵风静浪息世界和平颂女神”这是凤山祖庙广场廊柱上的一副对联,在妈祖石雕像下也有著名书法家、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的题词“世界和平颂女神”。“世界和平女神”是海陆丰地区信众对妈祖的特别尊称,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寄托了人们无了美好的愿望,把妈祖的形象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女神”过去只有在古希腊神话中才有。“希腊人将很多地区和城邦的神交织在一起,建立了希腊的神话世界,以武力、强权、正义的统治和文明的艺术来对抗混乱、暴政和野蛮。”  在古希腊神话中,战争是永恒的主题。“女神”是为战争服务的,她离不开血腥的暴力。这与信仰妈祖的仁慈博爱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当今国际局势十分紧张,地区冲突不断,民族矛盾激化,全世界人民都希望和平与稳定。而“世界和平女神”妈祖正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必将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推崇。弘扬妈祖精神,就是宣传人类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崇高宗旨,将人类和平事业推向前进。对于这一主题的挖掘,是海陆丰地区信众的独创,也是海陆丰地区妈祖文化的最重要特色。  当前,在海内外信仰妈祖的广大信众中,妈祖是勇气与力量的化身,同舟共济,献身祖国,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声。我们海陆丰地区的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海陆丰妈祖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妈祖文化的深入挖掘,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将广大信众紧密联系到海陆丰的经济建设中来,加强沟通,共谋发展机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使海陆丰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
海陆丰方言
海陆丰综述
海陆丰本地方言:闽南语系、客家话、占米话、军话、畲语。汕尾市海丰、汕尾市城区、汕尾市陆丰等较多区域通行海陆丰河洛话,三甲地区接近惠来话。
陆河全县以及陆丰、八万镇、大安镇、西南镇。海丰有平东镇、黄羌镇、莲花镇、赤石镇等部分区域通行海陆腔客家话。
少量讲白话(粤语)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门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
海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深汕区鹅埠、赤石、小漠、?门、海丰梅陇等部分人口讲“占米话”,其中鹅埠最为集中。“军话”是明代初期“卫”、“所”军制的直接产物,有陆丰市西南镇、大安镇坎和龙吟塘3个,使用人口约9000人。“畲语”是聚居住在深汕区鹅埠镇红的畲族居民所操的本民族语言,使用人口约180人。
海陆丰河洛话(闽南语)
汕尾人较多讲闽南语河洛话,是宋末元朝、直至明末清初,海陆丰才迎来持续三百年之久的大规模移民潮。河洛人自汉唐以来,从陕甘豫首先进入苏皖,过长江,沿章、贡二水到福建,清朝初叶经潮汕平原大量进入海陆丰。他们与土著居民、客家人、白话人频繁融合,吸收了大量客、粤和百越词汇,形成了有别于泉漳话和潮州话的闽南次方言----海陆丰河洛话。尤其是明清时期由福建闽南地区(漳州府、泉州府、兴化府莆田县一带)先民下广东沿海开居而来的。它融入了少量的本地客家话以及粤语、客家话词汇、特点,一定程度上属于闽粤客滥。通行于广东汕尾、惠阳、惠东、惠州、博罗等一带的闽南话和福建原乡本土的闽南话基本可以通话(漳州、厦门、泉州以及台湾岛等闽南语地区)。在惠东县西南部地区的平山、稔山、吉隆、黄埠、平海、港口、?寮、铁冲、盐洲等几个镇也存在(漳音)河洛话,而除了惠东县以外的惠州地区河洛话,则最接近闽台片闽南语。海陆丰河洛话总体上属于福建漳州、泉州腔,海陆丰人祖先主要是从福建闽南地区直接迁徙而来,少部分从闽南入潮汕平原再迁陆丰,如陆丰东部的三甲部分村落。海陆丰河洛话属闽南语漳州话的海陆丰变体。可以自成体系的称为;汕尾话或 河洛话。
海陆丰客家话
海陆丰地区的客家话,称为“海陆腔”属于粤台片海陆小片,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北部的陆河县、台湾新竹、桃园。
海陆丰客家人现在大多依山而居,“客山闽水”形象地概括了海陆丰方言的分布,占了近八***口的学佬人,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部沿海及海城、东海等市县政府所在地。而聚居在北部的客家话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二成五左右。因经济中心区为学佬话区域,故造成了大量客家属人口往经济中心迁移,形成此消彼长的客属变学佬属的现状,大批河洛人的到来使客家话丧失了强势地位,陆丰讲学佬话的南塘镇四池村魏氏宗族,乾隆年间由北部大坪客家山区迁来,因长期生长在闽语大环境中,魏氏子孙二千多人很多不知道他们原本是客家人。今天学佬人的血管里,其实也流着客家兄弟的血液,这就是血的锁链斩不断的根。显然,闽语人口一支独大。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客家人来的更早----现在能查到最早进入海陆丰的是公平镇先来岭的吴姓客家移民,他们在九世纪最后五年的唐僖宗年间就来到这里。最初的中原先民经江夏到江西,跨兴梅山区而来;后来长江流域的移民从湘赣进入粤北,沿北江南下惠阳入海邑。在宋元时期,海陆丰其实是客家话地区。明末清中期今陆河、陆丰大安、西南、海丰 黄羌、平东、公平、莲花等一带的客家人大部份被海盗抢掠,纷纷移民迁走,迁往台湾和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现台湾“海陆腔”就出自海陆丰客家话,所以称之为“海陆腔”。海陆腔各声调的调值与四县腔几乎相反,受粤语影响较深。
海陆丰汕尾旅游
海陆丰主要景区
凤山祖庙旅游景区、莲花山、玄武山元山寺、碣石浅澳海滩、碣石乌坨天后宫、、、遮浪旅游景区、?门旅游国际度假金丽湾。
海陆丰汕尾八景
海陆丰红场星火
海陆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宫原为“学宫”,1927年在此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国第一个工农----海丰苏维埃政府,并于红场召开5万人大会热烈庆祝。旧址有陈列室,彭湃铜像,红二、四师会师纪念亭,大成殿和五代祠,镌刻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的“碑廊”等。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农民运动的摇篮。东征时周恩来和革命军苏联顾问及加伦将军都曾在此住宿和工作。周边有得趣书室、大榕树、赤山约农会、海丰县总农会、海陆丰、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等革命旧址。现配套龙舌埔广场,有 “烧田契”和“六人农会”两组雕像等旅游景观。
红宫红场和彭湃故居有机地组合成环境优美的红色经典,年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海陆丰玄武灵声
玄武山位于陆丰北郊,依山濒海,是海陆丰著名的旅游名胜风景区。
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改建于明洪武27年(1577年)。是,宗教开放场所。寺内殿堂庑廊,僧舍厅室,共99间。其雕屏彩栋等均具有精美的高工艺观赏效果。寺中供奉北极真武元天上帝、释迦牟尼等神像、佛像,释道汇流。殿内有清代题献的《水德灵长》和镇碣时题献的《灵声满道》题匾,该二面匾额被国家列为中华名匾。并有同治皇帝及提督、总兵等题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
玄武山福星塔耸立在元山寺后山,三层可登。塔周有麒麟石、起,石上有明、清名人题刻。登塔登石,皆可全览海城胜景,自古“”为之一。苍榕簇抱之中,四美亭、自得居等景物分布其间。后山园林接碧生香,植圃栽花,恬适开阔。并有斋菜馆、停车场、游客中心等。
玄武山周边有观音岭水月宫、海滩浴场、摩崖题刻群、海石花园、古炮台遗址、公园等诸多景点,使人尽怡游兴。
玄武山以其悠久的历史,珍贵的文物,丰厚的文化蕴层和神秘的宗教气氛及周边的名胜风光,千百年灵声远播,享誉海内外,慕名而来的国内外信众,每年达100多万人次。
海陆丰有凤来仪
凤山,是汕尾市知名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的品清湖畔。凤山、小岛山、鼎盖山,同列,品清湖环绕。山美,水美,景美。故有“有凤来仪”的美称。妈祖面前,长堤蜿蜒,夜辉映月,风平浪静。放眼望去,风樯云集,汽笛悠扬,海鸟翩翩。站在凤仪台上,眺望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如流水,车似龙翔。特别是夜色降临,华灯初上,火树银花,有如。当你站在凤仪台上,观赏通高16.83米的妈祖艺术石雕像时,你可以看到一位妙龄慈祥,神采飞扬的女神,驾风而至。这是广东通一的艺术石雕像。妈祖文化广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气派恢宏,为世界第一的专业广场。若漫步海滨路,小吃街上的特色滨海小吃,必令你垂馋。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圣诞,九月九日的妈祖升天纪念日,举行庙会,人山人海,你可以看到三个“国家稀有剧种”的精湛表演;可以听到极具特色的渔歌演唱。以及多种唐音的歌舞串演。这些,都是的艺术精华。
平日间,来自省港澳、珠三角、市区内的信众,求签问卜,祈神求福,络绎不绝。正是:三月村庄农事忙,忙中一事至难忘。携儿偕伴车舟载,好向天后庙进香。
海陆丰遮浪奇观
位于汕尾市 红海湾区遮浪镇的南澳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她濒临南海,礁岩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备,“湖、岛、湾、屿”迥异,海水由于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岛东西两边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当这边的海面波涛滚滚、巨浪排空,尤如万马奔腾“卷起千堆雪”之时,那边的海面却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恬静宜人,一动一静,令人赞不绝口,实为不可多得的“奇观”。这里还是国家级天然浴场,数次被作为国际和国内帆板赛比赛场。她不仅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而且还成为许多电视剧和电影外景拍摄的好地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陆丰金厢银滩
位于汕尾市陆丰的金厢镇,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厢滩,有沿海公路可直达。该景区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滨海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览区,有呈S型长约8公里、宽60米的海沙滩,滩上沙质以石英沙为主,不含砾石、贝壳,细软白净。海水清澈透明无污染、无海泥,坡缓浪少,为粤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海泳浴场。海沙滩周围奇礁异石千姿百态,古今名人随处可见,有著名的“镇海石”、“观涛”、“真趣”,有周恩来抢渡碣石湾的纪念碑和著名书画家题刻“龙石”等分布其间,有历史悠久的古迹“水月宫”和古官道,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滩上“神、海、沙、石”兼备,享誉海内外。著名地理学家称誉该景区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由著名书法家题石立记。黄金海岸、银白的沙滩,湛蓝的大海以及翠绿的古松和潺潺山泉,诸多景色编织成一道绚丽的风景线,镶嵌在碣石湾畔。来到这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将会更加感悟到超然脱俗,反璞归真的高尚情操。
海陆丰莲峰叠翠
位于海丰北部约7公里处,主峰海拔1337.3米,为粤东沿海第一高峰,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山。南麓坡面上,层峦叠嶂,翠绿相间,堆叠而起,层次分明,形成“莲峰叠翠”的天下奇景。
境内云雾缭绕,森林密布,生长着仙人茶、罗汉松、白木香、胭脂木等珍稀植物;飞泻着喷须、三井回音、、七星叠瀑、双龙瀑、回音瀑等十八处瀑布;并分布着召贡、埔仔等温泉以及大、、、如来盘石等自然景观,具有雄、奇、险、秀、幽之特色,是广东省的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时期,有高僧在此创建鸡鸣寺、、金竹寺等7座古刹,宗教文化发达,被誉为“莲花佛国”。历来有、、、丁日昌等名人在此隐居或经过,写有赞美的诗篇。近代又有周恩来、彭湃、、古大存等在此开辟和建立革命武装根据地,留下红四师师部遗址等。
1995年3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兴建了度假山庄、第一泉、茶庄等旅游新区,使莲花山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红色景观于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名胜景区。
海陆丰海陆丰饮食习惯
古代饮食为“饭稻羹鱼”;海陆丰人饮食口味清淡、浓醇并重,生脆、爽口为佳。明末以后,番薯逐渐成为主食;改革开放以来,主食大米,兼食面粉等一日三餐,早餐吃糜(粥),午餐、晚餐吃饭,或午餐吃妙饭或擂咸茶,农忙时必定是一日五餐,在早午晚三餐都是酒肉饭菜外,在上午的十点下午的四点左右,分别是炒饭或擂咸茶为点心,点心也仅仅是有劳作间隙作休憩之佐之意。
海陆丰人居家食俗较为随意、节约,菜肴多是时菜、鱼肉,俭约者佐以咸菜、 菜脯、咸鱼、自家腌制时菜等。节日食俗和礼仪食俗则丰盛、铺张,俗称“食排场”或“食九簋”;为讲义气和体面,戚友交往,常备家宴款待,故有谚谓“头好做人客,二好过年节”。饮食口味清淡、浓醇并重,生脆、爽口为佳。喜吃蚝鲑、虾鲑、鱼鲑等,传统菜式有大三仙(猪脚、墨脯、鸡)、小三仙(猪肉、鳗鱼、蚝)、大粒参(狮子头)、甜扣玻璃肉、鳗鱼咸菜汤、蛤仔汤、三鲜汤、鱼丸、肉丸、蒸膏蟹;蒸龙虾、蒸排骨、炒鱿鱼、炒鲜蚝、炒丝蚶、白斩鸡、反沙芋、冬瓜盅等等。
海陆丰临近港澳,也是著名的侨乡,受省港习俗影响,民国以后,海陆丰等城镇饮早茶之风渐兴,改革开放以后更浓,一些新来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也极大地丰富海丰的饮食文化。
海陆丰小吃
海陆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原名取义于“南海物丰”,地如其名物产丰富,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海陆丰人民勤劳,所做出来的小吃也极尽地方特色和美味。说到海丰小吃的,你到过海丰不,又吃过多少这地地道道的小吃特产呢? 海丰的特产小吃一直不为外人所知道,离开了家乡品尝各地美味之后才发觉原来最棒的小吃在自己家乡!
海陆丰小吃,甜、咸各有许多款式,常见的有油麻糊、豆花、豆浆白果羹、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狗毛糕、草?、鱼粥、虾粥、肉粥、甜酒糟、饺子、牛肉饼、冬节蛤、小米(薯粉饺)、扁食(云吞)、甜丸、咸丸、猪肠?、重糕?、菜包?、扎头?(碗仔 )、印桃?、菜头丸、水糍、油糍、鼎客仔、甜?、发?、松?、凉粉粽、牛脚粽、三角粽、炒米方、豆方、油条、油角、煎堆、薄饼、月饼、剪酥、豆酥、纸牌糕、麻宝、蛋糕、蛋卷和各类包点等。
海陆丰汕尾名人
海陆丰这块红色大地上,诞生了许许多多著名人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
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首领、粤系军阀,中国致公党创始人;
谢 非(1932年11月--日)广东陆河县河口镇人,原***广东省委书记,***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第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至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第九届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副主任委员。
原中国致公党主席、著名民主人士陈其尤及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
明朝宰相谏议名卿;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饮誉世界乐坛大师、小提琴演奏家;
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的革命作家;
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副会长,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院艺术顾问。有着“高级书法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当代名家)”、“书圣艺术家”、“中国十大杰出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海陆丰比邻港澳地区,在香港有着不少明星是海陆丰人,比如徐克,向华强,黎耀祥、林保怡、马浚伟、李珊珊、蔡一智、蔡一杰、徐淑敏等。
著名的一代医学名贤,地下党员;
当代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中国民俗学之父;
著名历史学家邹小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体操队名将。
刘亚梅 (南拳王 、30年代南拳三大领袖之一、其吞吐拳为文化遗产项目)
杨其珊(***第五届中央委员)
广州之一陈潮。
温源宁(1899年-1984年),广东陆丰人。英国法学硕士。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是其学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