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如何难理解难读?

文/杨小英斗酒僧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南宋末年由于异族入侵,才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观点,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三教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很难有人像斗酒僧一样,为儒为道为僧,看似每家都信,其实都不信,自己都搞不懂该作何选择?
这几乎就是虚竹在天龙八部中遭遇的最好总结,虚竹本来是个少林寺的小和尚,偶然间被派出送信,结果遇到了天山童姥,破戒无数,最后成为灵鹫宫公主,娶了西夏公主。虽然看似完美,但是和虚竹的心理预期相差太多,他一生只想当一个小和尚,却再也当不成和尚。北宋时期,西夏国仰慕中原文化繁盛,西夏公主李清露明显具有良好的汉学基础,知晓中原文化,懂得琴棋书画,虚竹和西夏公主待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也会接触儒家文化。虚竹的武功基础是来自于逍遥派,逍遥派武功明显来源于道家文化。
纵观金庸小说,虚竹才是那个能儒道释三家都接触的人,求而不得又是天龙八部的主旨,虚竹在当不成和尚之后,过上了和他性格截然不同的生活,自然内心无所适从,思想几经变动,所以最后抛下灵鹫宫和西夏公主。最后为儒为道为僧,为僧是虚竹一生最大的志向,也是他最好的归宿。斗酒僧和王重阳喝酒赢了,才能看到九阴真经。说明斗酒僧酒量还是不错的,也不在乎喝酒违反戒律。虚竹从少林出来就屡屡破戒,到了后来,更是不在乎破戒,在少室山上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正式结拜,喝了一整壶酒。王重阳和斗酒僧喝酒的地方就在嵩山,这里也是少林寺所在。斗酒僧长期流连于嵩山。这和对少林有着深厚感情的虚竹不谋而合。
更巧合的一点在于,斗酒僧把九阳真经写在四卷《楞伽经》上,少林藏经阁拥有经书无数,早在萧远山还有慕容博阅览七十二绝技的时候就提到过有什么无相劫指、般若掌法、捏花指法。这么多的武学经典,还有佛家经书,斗酒僧为什么偏偏在《楞伽经》的空白处记下九阳真经?这难道不是在暗示什么吗?当年虚竹随师叔师伯一起下山送信,结果在天聋地哑谷,丁春秋用三笑逍遥散毒死虚竹的师伯玄难大师,玄难大师在弥留之际曾经叮嘱虚竹要好好研习《楞伽经》。所以虚竹不仅要看楞伽经译文,还要看梵文版《楞伽经》,最后更是把自己一生所学写在了楞伽经上,虚竹果然不负玄难大师所言。
很多人认为,小英说虚竹才是斗酒僧是扯淡,因为天龙结束到射雕时代已经有一百年的时间,虚竹怎么能活到那会。其实虚竹完全有能力活到一百多岁,看他所从属的门派,逍遥子活了九十三岁,天山童姥九十六岁,如果不散功,这二人还会活着,活到一百多岁完全不成问题。张三丰在倚天结束都已经一百二十岁,周伯通神雕结束也一百岁。虚竹身怀逍遥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二百多年功力,再加上自己修炼,活个一百多岁简直轻轻松松。所以虚竹才是斗酒僧,确定无疑。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Ley49nhCKtlAHLKcd8nuDHQgcTUKxBzzMit9AsW2F2kti0.jpeg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俄藏敦煌写经:唐代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七&书法欣赏
水墨纸本& 规格:25.5 X 737cm
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收藏&
楞伽经(梵文:
Lankāvatāra-sūtra),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属于如来藏学派,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
楞伽有二解,一是指红宝石,二是作山名或城名解,有夜叉、鬼王,又有诸大菩萨居住其间,人皆不敢前往,恐被伤害,故又称“危险处”(此据《罗摩衍那》);阿跋多罗者是指入、无上之义,全意是佛陀入此圣足山所说之宝经。
楞伽经》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全经以“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等为中心论点,其中五法佛陀在经中依不同层次施设两种次第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及(相、名、妄想、如如、正智),“三自性
(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八识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二无我谓(人无我、法无我),”其中三自性、二无我又可含摄于五法中,佛陀在经中开示,名和相属于妄想自性,也就是遍计执性,依于妄想自性第八识就会出生七识心,而使八识心出现于三界中,八识心和其种种心所法的现行和运作则属于缘起自性,亦即依他起性,而正智和如如则摄属圆成实性,同样的,八识和二无我亦可汇归于五法,所以,此五法可含摄三乘一切佛法,菩萨道中相续次第深入,乃至究竟佛地,悉入其中,因此,世尊以五法含摄一切佛法,次第修学,是本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他尚论及“缘起”、“涅?”、“禅定”、“渐顿”等等重要内容。
《楞伽经》又强调指出一切众生可分五种种性,不同种性的人,获不同的修行果位。后卷中,将阿赖耶识认为与如来藏同一,经中提到如来的“三阿僧祈百千名号,诸凡夫不觉不知,…不善解名字句义”其中异名有:毗湿奴、自在天、因陀罗等,皆有不同的解释,这些名相印度教也使用,后人就以为是受到印度教影响。佛在最后“植因向果”一段经文中,详说食肉与杀生之过咎,以十五种理由,详说应素食的原因。以此来结束楞伽山中盛大圆满的法会。
我的更多文章:
( 06:03:56)( 05:56:00)( 07:11:10)( 06:42:53)( 07:24:20)( 07:45:22)( 07:34:04)( 07:44:19)( 06:11:34)( 07:19:1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