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_邱鑫成_新浪博客
&胶州名士王圣格
明清以来,胶州城垣历经多次修缮,城高池深,其规模与建筑之牢固精美,推胶东半岛之首,远远超过周边州县,素有“金胶州、银潍县,高密是个破提篮”之说。胶州城分为内城与外城两层。人民习惯上把外城叫做“围子”,把内城叫做“城”。内城占地面积很小,除县衙之外,住的都是有身份、有影响的望族大户,内城西门(用成门)里南侧(现市政府旧址以西)的王家,就是最具名气的一户。王家堂号“惜阴堂”,自清道光年间()至今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王家六代人随着历史的进程,自清廷官员到富甲一方的商贾,再到为历史大潮所褒携而背叛家庭投身革命的“浪子”(马克思语),直到献身于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新型专家学者,在每个历史时期里,都有着自己的影响。而在这六代人当中,名气最大的代表人物要数王家的嗣子王圣格。
王圣格的嗣祖父王庆颐是清道光年间的贡生,出任过山东济宁州训导和兖州府教授。胶州地方志中有记述,可见其地位与影响。&王圣格的嗣父王星五,字映奎,号聚之。他自幼发愤读书,准备子承父业,通过科考走入仕途。但刚刚成年,父亲不幸去世,家道中落,无力继续读书,只好辍学从商。他从事粮食***,擅长经营之道,生意不断扩大,遂使家道中兴,并创立了他做官的父亲所未曾有过的大家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置有土地四百顷(每顷合今216亩),房产二百余间,占据了内城西南的一角。他是一个儒商,致富之后依然尊崇惜时守信的古训,给自己的住宅去了一个富有儒学风格的堂号----“惜阴堂”。王星五又是一个性情豪爽乐善好施的商人。咸丰十一年(1861),捻军围攻胶州,他慷慨解囊,带头捐款,倡众守城,城池最终得保。同治三年(1864)胶州连降大雨,数日不停,城墙坍塌十余丈。当时捻军气势方盛,王星五独立出资万余缗,修补城垣。时任胶州知州陈代卿上报了他的事迹,由盐课司提举晋升为运同之职,并加二级授予中议大夫职衔。
王星五使王氏家族的产业和声望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但同时也给这个家族带来空前的危机。王星五老来无子,只好选择一个嗣子做自己的继承人。他开始选定了近支侄子王方格,但王方格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虽出身贫寒,却生性懒惰。出嗣之后,更是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生活奢靡,无心也无能管理产业。如何保住王家偌大的一份产业和声誉,成了王星五晚年的一大难题。
王圣格,字麟绂,是王星五的远支本家侄子。王圣格出生在外城响堂门(振华门)里北侧大石头街以西一个叫“西大湾”的地方,自幼家境贫寒,父亲靠卖烧饼的小生意艰难的维持全家的生计。从孩提时代起,王圣格就过早地分担起父亲的重担。他生性温和宽厚,天资聪颖灵敏,虽家境贫寒,但不甘贫愚,好学向上。家贫不能入学熟读书,常于劳作之余在学屋窗外驻足旁听,不少章句竟能成诵,表现出能成大器、堪做“惜阴堂”继承人的气质与希望,自小受到王星五的钟爱。正因如此,王星五毅然决定让让王方格回嗣(解除过继关系),最终选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一决定在族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族内近亲以选择嗣子舍近求远为由,极力反对,继而诉诸公堂。王星五据理力争,双方相持不下,最后由知县裁决当堂以红绫书写过继文书,确定了王圣格的“惜阴堂”继承人的合法地位。
王圣格没有辜负嗣父的厚望,他协助王星五经营产业,管理家政,不断扩大已有基业,并发扬嗣父乐善好施的传统,形成了以孝悌为中心的宽厚性格和良好家风。王星五去世之后,王圣格接过浩大的家产,成为这个著名大户的主家人。按出嗣的常规,嗣子应以嗣父母为双亲,视生父母为族亲。但王圣格却对生母与嗣母同样孝顺,一视同仁。嗣父去世后,他将生母高氏接到家中抚养,竭诚孝敬,元格、平格两亲兄弟也随同接至家中居住,衣食住行,费用开支完全与自己相同,并为被王星五废除的嗣子王方格娶妻,赠与大宅一处,良田二百亩(每亩合今2.16亩),制钱三百缗,为之安家。王方格仍不善经营,不久家产荡尽,王圣格又把他召入家中,养至终身,死后又抚养其妻至终。对嗣母高氏更是孝敬有加,并每年出资供养嗣母舅高振汉。舅父去世之后,又抚养其子。对生母家的堂叔、族祖父王钦健诸长辈,或抚养,或周济,使他们生有所养,死有所葬。还出钱五千缗,资助远支族人,并捐出良田四十亩,作为族内公产,以供祭祀费用。
王圣格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七年(1901),皇帝下诏各省建立学堂,他带头捐款五千缗,存于当铺,所生利息用作胶州学堂的经费开支。这些孝行和义举使“惜阴堂”和王圣格在胶州大户中的地位愈加显赫。
王圣格自幼失学,出嗣之后得以从师于胶州名师举人纪敦睦,学习刻苦,学问大进,但终因启蒙太晚,科考不中,后纳粟捐为监生。按清末惯例,受分部员外郎。议叙(政绩考评)加二级,授朝议大夫之职衔。五十五岁去世。
王圣格之子王至勋,字尧岑。他的一生跨越辛亥革命前后两个时代,经历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变革。王至勋自幼好学,选为贡生。他发扬了王圣格乐善好施的家风,热心于公共事业,曾被推举为地方自治保卫团体领袖,担当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为此获胶州知县德林“急公好义”匾。1918年(民国七年),他独自捐资在城里西巷子(今市法院旧址北)创立王氏私立小学,获胶州知县扬远书“功资养正”匾额。辛亥革命之后,王至勋的思想日渐开放。1920年他送儿子王克捷赴济南读书。1924年又送他去英、德留学,为王克捷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也为“惜阴堂”由停滞自封的旧式大家族向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式家族的转变,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思想的条件。
王圣格的孙子,王至勋的儿子王克捷,字少岑,1902年生于胶州,1918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在这里他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并有机会接触了中国一些早期的革命者。1920年10月参加了山东早期党的领导人王尽美、邓恩铭等组织的“励新学会”,在校刊上发表《中国妇女解放的初步》等提倡新思想的文章,并与邓恩铭结下了终生的革命友谊。1922年王克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夏中学毕业,在父亲王至勋的支持下,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准备出国留学。在上海专修英语时,经王尽美、邓恩铭引荐,曾与陈独秀、瞿秋白接触并亲聆他们的谈话。1924年王克捷赴英入著名的伦敦大学攻读经济学,后转赴德国入柏林大学深造。1930年回国后,一直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先在青岛从事经济学研究,在报上发表论文数篇。1937年返回故里,1941年出任胶县县立中学校长,此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重返青岛,任教于青岛二中等学校。建国之后,他多次为校内外作“五.四”运动专题报告,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57年应山东大学校刊《文史哲》之约,为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撰写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长篇论文。“文革”中,王克捷身处逆境,孤身蛰居胶州西南乡牛沟村。一生的坎坷并没有改变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在“文革”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他写下了《读马克思回忆录又忆又铭》(又铭即邓恩铭)等多首感人至深的诗词,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崇高的思想境界。1977年11月10日在偏僻的小村去世。
王克捷虽不是职业的革命家,但却是从“惜阴堂”走出的第一个浪子和新人。是他把王氏家族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他是王氏家族承前启后的人。
王克捷的子女都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父亲的带领下,兄妹五人完全摆脱了王氏旧家族的羁绊,勇敢地走向新的生活。四男一女中,一人从学校参加革命,已离休;二人清华大学毕业成为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和政治舞台上;其他兄妹或医或工,全部离开了胶州,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家庭,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着力量。王克捷和他的子女,经历两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融入了时代的潮流,终于完成了王氏由封建大家族向现代家族的转变。
王圣格的功过是非,已成为历史,王氏家族所曾拥有的几万多亩土地,历经艰难的变革,已融入现代大农业的海洋并获得新的生机,“惜阴堂”的百间大宅业已荡然无存。他的后代已离开了胶州这块曾给王氏家族带来财富、荣誉和痛苦的热土,在更加广阔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
2003年4月22日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22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