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出版业中,杀青杀青最初是什么意思思,大概离...

内容简介 ······

《中国图书文化简史》主要内容简介:2005年,中宣部策划组织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点出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诗”全面展开。《长城丛书》之“文史知识”部分,又被吸纳为这项重大文化工程之一,并以《文史中国》为名,正式启动。

第一章 漫长的写本书时期

史官掌书与“数典忘祖”

“韦编三绝”与“学富五车”

第一章 漫长的写本书时期

史官掌书与“数典忘祖”

“韦编三绝”与“学富五车”

从“焚书坑儒”到“献书之路”

蔡伦革新的造纸术及其世界性传播

从“卷轴装”列“经折装”、“旋风装”

第二章 雕版印书业的发达

泥活字、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从“涂版”到“恒版”到“拱花”

传世的明万历刊《水浒传》

“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系统

天一阁与“乾隆七阁”的故事

第三章 现代科技时代的图书出版

雕版与铅,丰排版、石印技术的并行时期

新式出版印刷机构的建立

近代图书馆的兴起和现代图书馆事业

进入数字化图书印制时代

喜欢读"中国图书文化简史"的人也喜欢 ······

  • 0

  • 0

    介绍印装的部分略显枯燥,图太小不利于理解(如经折装、蝴蝶装),有趣的内容也不少(如国子监的三校、商务印书馆的名称由来),若可以摆脱教科书式的叙述可读性会提高不少。

  • 0

    介绍印装的部分略显枯燥,图太小不利于理解(如经折装、蝴蝶装),有趣的内容也不少(如国子监的三校、商务印书馆的名称由来),若可以摆脱教科书式的叙述可读性会提高不少。

  • 0

    这是一本关于图书历史的图书,很简洁,都是干货。但是后面的内容在编排上有点乱。

  • 中国图书文化简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中国图书文化简史的书评 · · · · · · ( )

    • P76蝶装 P77包背装 P78书衣、书签、护叶、封面页、书脊、书口、书脑 P79书首、书跟、版式、版面、版框 P80行款、版心、鱼尾 P81象鼻、黑口、白口、书耳、天头、地脚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这些名词一直有着好奇,直到这时才知道它们在一本书中的位置。

      P78书衣、书签、护叶、封面页、书脊、书口、书脑

      P79书首、书跟、版式、版面、版框

      P80行款、版心、鱼尾

      P81象鼻、黑口、白口、书耳、天头、地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这些名词一直有着好奇,直到这时才知道它们在一本书中的位置。

    • 所谓“饾版”,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据古书上说,古代有一种五色小饼,呈花卉禽兽珍宝状,以盒盛放,名叫饾饤,故称饾版。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清代中期以后,才称为木版水印。 最近馆里进了一批仿真古画,还有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为配合...
      所谓“饾版”,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据古书上说,古代有一种五色小饼,呈花卉禽兽珍宝状,以盒盛放,名叫饾饤,故称饾版。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清代中期以后,才称为木版水印。

      最近馆里进了一批仿真古画,还有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为配合北京台频道包装,刚改名“收藏秀”,还是感觉原名好。)节目送给嘉宾的仿真古画,据说都是用高技术做的,就是这种“木版水印”吗?记得曾在电视看到过这种技艺,那真是功夫!

    • 乾隆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把武英殿刊刻的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量失传古籍和各省进呈的遗书等改称“武英殿聚珍版”。用活字排印的丛书就叫《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活字排版印本称“聚珍本”即始于此。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第一次印行就是排印的木活字本。 P59清室内府最大规模的一次铜活字印刷是雍正四年至六年()排印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

      乾隆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把武英殿刊刻的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量失传古籍和各省进呈的遗书等改称“武英殿聚珍版”。用活字排印的丛书就叫《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活字排版印本称“聚珍本”即始于此。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第一次印行就是排印的木活字本。

      P59清室内府最大规模的一次铜活字印刷是雍正四年至六年()排印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类书。只印成六十四部,另有样书一部。那些铜活字在乾隆年间被熔毁造钱了。

      看来弘历也是个败家子阿。

      记得冯友兰和季羡林老先生似乎都藏有这套书。这套书还有个“卸磨杀驴”(不太恰当,想不出对应的成语了)的幕后故事,在P60

    • 内廷四阁(北四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沈阳)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 江南三阁(南三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 很想去看看。

      内廷四阁(北四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沈阳)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

      江南三阁(南三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

    • 只有除封面外,篇幅少于49页的非定期出版物,才被称为“小册子”——这还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的权威定义呢! 记得看到过哪位前辈叹息:小册子少了,有意思的更少了。书都倾向于做大做厚了。这是不是也反映了国人在经济增长国力增强时期的一种膨胀。
      只有除封面外,篇幅少于49页的非定期出版物,才被称为“小册子”——这还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的权威定义呢!

      记得看到过哪位前辈叹息:小册子少了,有意思的更少了。书都倾向于做大做厚了。这是不是也反映了国人在经济增长国力增强时期的一种膨胀。

    • 中国的古书原本都是直行排列的,所以才有“一目十行”之说。 所谓横平竖直。
      中国的古书原本都是直行排列的,所以才有“一目十行”之说。
    • 根据《太平御览》转引《风俗通》的话:“刘向《别录》云,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节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岳曰杀,亦治也。” 所以后人用“杀青”或“汗青”,作为文章或者书稿写定的雅称。 现在影视剧拍摄结束也叫杀青了。 一根竹片叫做“简”……把许多根简编连到一处,就叫做“策”,“策”字也可写成“册”……编简成册的绳子叫做编……一块木版叫做“版”,写...
      根据《太平御览》转引《风俗通》的话:“刘向《别录》云,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节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岳曰杀,亦治也。” 所以后人用“杀青”或“汗青”,作为文章或者书稿写定的雅称。

      现在影视剧拍摄结束也叫杀青了。

      一根竹片叫做“简”……把许多根简编连到一处,就叫做“策”,“策”字也可写成“册”……编简成册的绳子叫做编……一块木版叫做“版”,写了字的木版叫做“牍”。如果是一尺见方的牍,就叫做“方”。版的主要用途是写录物品名录或者户口,这样的版牍,称为“籍”或“簿”。另一用途是画图,特别是地图。因此,古人常用“版图”代表国家的领土。版的再一用途是通信。通信一般用一尺见方的版,因此,信件就叫做“尺牍”。

      “方家”的方,源头在此吗?

    •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公元前527年,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宴席间,周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谈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周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祖”,也就是说列举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执掌。从此,“数典忘祖”就被用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 才知道。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公元前527年,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宴席间,周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谈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周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祖”,也就是说列举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执掌。从此,“数典忘祖”就被用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
    • P76蝶装 P77包背装 P78书衣、书签、护叶、封面页、书脊、书口、书脑 P79书首、书跟、版式、版面、版框 P80行款、版心、鱼尾 P81象鼻、黑口、白口、书耳、天头、地脚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这些名词一直有着好奇,直到这时才知道它们在一本书中的位置。

      P78书衣、书签、护叶、封面页、书脊、书口、书脑

      P79书首、书跟、版式、版面、版框

      P80行款、版心、鱼尾

      P81象鼻、黑口、白口、书耳、天头、地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这些名词一直有着好奇,直到这时才知道它们在一本书中的位置。

    • 所谓“饾版”,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据古书上说,古代有一种五色小饼,呈花卉禽兽珍宝状,以盒盛放,名叫饾饤,故称饾版。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清代中期以后,才称为木版水印。 最近馆里进了一批仿真古画,还有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为配合...
      所谓“饾版”,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据古书上说,古代有一种五色小饼,呈花卉禽兽珍宝状,以盒盛放,名叫饾饤,故称饾版。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清代中期以后,才称为木版水印。

      最近馆里进了一批仿真古画,还有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为配合北京台频道包装,刚改名“收藏秀”,还是感觉原名好。)节目送给嘉宾的仿真古画,据说都是用高技术做的,就是这种“木版水印”吗?记得曾在电视看到过这种技艺,那真是功夫!

    • 乾隆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把武英殿刊刻的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量失传古籍和各省进呈的遗书等改称“武英殿聚珍版”。用活字排印的丛书就叫《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活字排版印本称“聚珍本”即始于此。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第一次印行就是排印的木活字本。 P59清室内府最大规模的一次铜活字印刷是雍正四年至六年()排印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

      乾隆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把武英殿刊刻的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量失传古籍和各省进呈的遗书等改称“武英殿聚珍版”。用活字排印的丛书就叫《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活字排版印本称“聚珍本”即始于此。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第一次印行就是排印的木活字本。

      P59清室内府最大规模的一次铜活字印刷是雍正四年至六年()排印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类书。只印成六十四部,另有样书一部。那些铜活字在乾隆年间被熔毁造钱了。

      看来弘历也是个败家子阿。

      记得冯友兰和季羡林老先生似乎都藏有这套书。这套书还有个“卸磨杀驴”(不太恰当,想不出对应的成语了)的幕后故事,在P60

    • 内廷四阁(北四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沈阳)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 江南三阁(南三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 很想去看看。

      内廷四阁(北四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沈阳)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

      江南三阁(南三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

      凭什么要我们热爱出版业
       热爱一个职业,总要找出理由。当我们大学刚毕业,可以凭着希望、凭着感觉甚至凭着冲动去选择一份职业。当我们年岁渐长,社会化压力越来越沉重的时候,总会忍不住问自己:凭什么要我们热爱出版业?
       出版业的钱途问题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约20%,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是,在这一万亿中,图书销售总产值仅约780亿元,增长约20%;新媒体出版总产值超过750亿元增长约42%。其余的大部分是什么?报纸和杂志?网络游戏?抑或是出版企业上市圈来的钱?还是投资房地产的增长?我看不到更详细的数据。
       但是,出版业员工的平均收入增长有多少呢?没有权威机构进行调查的数据。我这里拿美国《出版商周刊》在2008年春进行的调查作一旁证,根据对1350份回复问卷的分析,2007年,美国出版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4.2%,增幅是5年多来最低的一次。而通过我对身边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的大致了解,平均收入的增长大概在5%左右。
       许多不明就里的朋友经常会说:你们出版业不是垄断行业么?他们真的是不了解出版业。与电力、通讯、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相比,出版业只能归入“最穷的垄断行业”之列。这应该是出版业的尴尬。
       《中国图书商报》的创办人程三国先生曾说过,总共就几百亿的生意,最大的企业也就十几个亿,单个的企业,各个的出版集团,这么多的品种,那么长的产业链,读者那么的分散,这么一个生意难道是好生意吗?韩寒也说:在中国最黑的出版商,1年也就赚1000多万,乃是行业翘楚,却要承受和1年赚几百亿的房地产商一样的骂名,出版业是一个大产业,但现在一个大出版社赚的还没有一个普通洗脚房多。
       根据程三国先生的剖析,图书的市场特性有几个典型的特征,一是语言的分隔;二是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三是进入门槛低,直接竞争高。而低资本需求,低固定成本、高生产成本、高分销成本,高首次生产成本,适度的可变成本等特性;不正说明图书出版就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么?
       我们曾经都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一分子。
       既无法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又因为产品链的分散,消费需求的刚性制约,出版业也无法与房产、汽车、日用品等必需品行业相比,也不要以数字出版的“美好明天”来反驳,现在的数字出版除了网游,除了彩铃,有多少是和内容出版有密切关系的?
       从产业的未来判断,图书出版业的前途是非常黯淡的。
       虽然一个出版社社长的话语权远比不上一个开发商,但是,大部分出版社的领导们不会让这种产业的黯淡影响自己的年薪。因为收入分配的决策权在他们手中,所以收入分配必然会朝向他们自身倾斜。出版业的收入分配状况,大抵还是参照职务、编制和职称,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形。其上和其下的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所以就造成这样一种现状:很多从事出版的年青人,收入常常难以对外人启齿。
       出版人的前途问题
    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轰炸上海。他们的目标直指商务印书馆,造成总厂全毁,东方图书馆几十万书籍片纸无存,纸灰在空中飘浮,仿若云雾,持久不散。一位日军司令不无得意地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以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构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这似乎也佐证了那个时候的出版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不妨继续算算关于出版业的经济账。
       前途首先是建立在影响力上面的。房价太高,所以买不起房的人会仇恨开发商,这反过来说明开发商的影响太大了,一套房子影响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影响了一个青年的生存目标。
    而图书出版业呢?在不到800亿的销售中,中小学课本、助学类读物、大中专教材分别占去37.33%、26.63%,7.96%,三者之和超过了70%。也就是说,中国图书市场大部分都是靠课本在维持。如果除去这些图书,只剩下100多亿,这就等于全国人均购书额一年不足10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很大一批中国人,一年都不买一本书。这个数据是不是可以说明,在经济购买的层面上,对于大部分中国成年人来说,几百家出版社影响的总和,比不上一家小快餐店,比不上一听奶粉,比不上一部电影,比不上一包尿布湿,比不了一张公交卡,也比不上几瓶啤酒,我们可以悲哀地说,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对大部分中国成年人没有产生影响。
       没有影响,就是被忽略不计。这比被仇视还要可怜,又从何谈被尊重呢?
    话说回来,总还有一部分畅销书存在。但是这些畅销书的策划者,除了业内人士会加以关注,又有多少人对这个社会造成了良好的影响?难道我们可以恬不知耻地说《中国可以说不》对培养国民的大国气质起到了良性推动?难道我们可以自以为是地承认《盗墓笔记》有多大的文化传承作用?难道我们可以自吹自擂《小团圆》的文学价值有多高?在我们出版人引以为豪的畅销书中,有多少改变着中国社会?促动着社会转型?许多图书虽然常常上榜,最终的影响却终如昙花一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End)为题的长文,回顾了出版人那一去不返的黄金时代:那时最优秀的出版商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文学鉴赏家。这些“艺术收藏家般的绅士编辑们”,请贫穷的作家喝酒,把他们带到家里倾心交谈,遇上诉讼则为作家们出谋划策。他们签约时温文尔雅,在销售不好时舍得拿自己的钱供养作家,用心打造自己的现代经典书库,以此作为惠及子孙的万世基业。他们不断发现,挖掘,提携不为人所知的文学天才。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出版的是作家,不是书。”
       然而,当出版业大兼并开始的时候,这些独立出版商们,面对大企业的咄咄之势,举步维艰。出版人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当资本渗透入整个出版行业之中,以利润为中心变成为出版业不可逆转的潮流,畅销书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单一化。
       曾经,出版人坚信让读者接触真正的好书是出版的使命;现在,出版业正在盈利的驱使下沦为第二个娱乐业。每一本书都必须赚钱,书店收到的书越来越多,退回的速度越来越快。出版的品种越来越多,图书的寿命越来越短。
       当一本书呆在书店里的时间比鲜奶长,比酸奶短的时候,也许这正是著名出版人希夫林的忧虑所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新观念的社会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凭什么要我们热爱出版业
       低收入带来的不稳定感,加上非常渺茫的成就感,这两项因素,已经令图书出版业失去吸引力。
       确实,当风雨欲来的时候,年青人就像一棵大树的树梢,常常会敏感地摇动起来。只是那些植身于利益土壤中的树干树根们,对这些风雨早已熟视无睹。
       用何明星老师的话来说,当没有大批充满活力、创新激情的青年人源源不断地投身到出版行业里来,这个行业是注定没有未来的。同样,当没有足够的物质回报和足够的文化愿景支撑出版的理想,这个行业是注定没有接班人的。
       《美国出版业“饭碗”难端》 中国图书商报,
       《出版业》(美)安德烈•希夫林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出版业的终结?》中华读书报,2008年9月24日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人民网 2010年01月25日
       《未来的中国出版业,拿什么吸引青年精英?》,何明星 ,《中华读书报》2010年01月22日。

      很早之前 一个同事就说过编辑 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是个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无味 是因为钱少 前途渺茫 真要做到垂垂老矣 才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可以出版的书稿 而不需要考虑创利指标 选题能不能过等等
      可惜 是因为外表光鲜 编辑一职总让人觉得神秘 有魅力 尤其是近期很多描写编辑的电视剧 电影层出 更让人觉得似乎是高尚职业 实际是各种辛苦更与何人言?而更多的小编辑们根本不可能像电视剧情中那样有钱有势有能力
      小编辑真的还不如现在一个技术工人 穿着白领 做着收破烂的工作 沿街叫卖 到处搜罗而已

      国家不想发展神马文化,只希望大家吃苦耐劳就行了。

      做了将近四年出版,彻底死心,转行做起了房地产广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