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之首是谁”是谁?究竟“怪”在哪里?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
为什么人们把清代中期活跃在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称为“扬州八怪”,权威的解释说是由于他们的艺术风格被正统画派视为不入流,这种解释其实是有意模糊和掩盖了他们的真实面目。
事实上,“扬州八怪”就是一群不合时宜的文化精英,他们远离庙堂官场,退居民间江湖,用故意搞怪的书画来愤世嫉俗、秉持清高,于是世人就用“扬州八怪”来赞许他们的为人和艺术。
首先,从社会经历和身份地位来看,“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都是些看透封建官场,要么终生不仕,要么仕而退隐的读书人。比如最有名的郑燮郑板桥,他本来在康熙年间曾经应试科举为秀才,雍正十年为举人,乾隆元年为进士,在山东范县、潍县当了知县,可是因为在遭遇大饥荒的年头强烈请求救济饥民,得罪了朝廷大官僚,于是托病辞官,归于江湖。
又如李?,他于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但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又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也是因为得罪了上司,在两革科名一再贬官之后,心灰意冷,从此到扬州卖画为生。
还有一个李方膺,本来是官二代,还当过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而且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却因为被人诬告而罢官,他愤而退隐南京,在借园当了寓公。
除此之外,另外几位更是以“鲁连”、“介之推”为楷模,终身不仕。如高翔,终身一介布衣。金农一辈子未做官,他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却未试而返。黄慎自号“东海布衣”,家境因难,宁愿寄居寺庙也不去求一官半职。而罗聘则更是以江湖野佬自居,自称“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渔父”,以示不与士大夫同流合污。
这样的社会经历和身份地位表明,“扬州八怪”都是些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尚的志趣的文化人。他们对当时盛行于官场的卑污、奸恶、趋炎附势、奉承等作风深恶痛绝,决心不与之为伍。他们才华出众,有着敏锐洞察力和社会良知,同情民间疾苦,于是就将自己内心的积愤和苦闷融汇在诗文书画之中,并借以抨击丑恶的事物和人,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因而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正统主流的独创“怪异”的艺术风格。
比如郑板桥的书画就是如此。他把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有的“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的则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也传达出他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他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这种字体的意趣和精神是什么,从至今广为传世的“难得糊涂”那幅字里,人们完全可以体味出来。郑板桥公然宣称:“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一语道破了他的思想和艺术之所以“怪”的奥秘。
特别是那个爱画鬼的罗聘,他笔下的鬼形形***,特点是“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
他还特地解释说“凡有人处皆有鬼”。你看,他哪是在画鬼,分明是在揭露那些趋炎附势、欺压贫民的***污吏。他的《鬼趣图》就是描画形形***的丑恶鬼态,讽刺当时的世态人情,无怪乎当时的一些权贵官僚,看了他的画都摇头直称“怪哉、怪哉”。
“扬州八怪”都喜欢画梅、竹、石、兰。他们以梅的高傲、石的坚冷、竹的清高、兰的幽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精神追求。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确实,作为封建时代的文化人,“扬州八怪”之怪,
正是他们傲世独立的高尚人格和艺术风骨之所在。
1《曹宗国文史随笔》
2《曹宗国文化评论集》
3《曹宗国时评文集》
4《曹宗国诗歌散文选》
5&中短篇小说集《人迹》
6&长篇历史小说《巴山旧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究竟怪在何处_藏趣逸闻_新浪收藏_新浪网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究竟怪在何处
郑板桥画像
郑板桥竹字图
  姜卫华/文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擅画兰竹,自嘲诗:“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藏私遍鲁东。”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系“扬州八怪”之一。&&&&&&&&&&&&&&&&
  下海怪
  郑板桥中年得中进士,任过知县。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因为帮助受灾贫民诉说及赈济而得罪上司,干脆辞官不做,应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海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广告怪
  他在卖画的厅堂里,大书一篇“笔榜小卷”,也可以说是他卖画的商业性广告:“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五益语言也。”告示之末又附诗一首:“画竹多于卖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这幅长达百余字的“广告”,满纸言钱。不晓得的人还以为郑板桥是个贪利之人。谁知道他的苦衷?他是正面文章反面做,此广告借以讽刺两种人:一种是假名士,口中不言钱,心中想厚酬,索取重礼;另一种是打秋风,利用手中权势来强取豪夺。郑板桥看透人世,敢说真话,打破旧习礼仪,公开自己的想法,使那些伪君子哑口无言,哭笑不得。
  嗜好怪
  话说扬州城有一个大盐商叫甑小泉,此人假充斯文,想求购板桥的字画,屡次遭到拒绝。于是,他转来转去,从别人手里搞到几幅板桥的真迹,可惜没有上款,挂起这种没有上款的画,总觉得不是滋味儿。
  有个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原来,郑板桥有个嗜好---喜欢吃狗肉。有一天,郑板桥散步到一个竹林中,远远传来悠扬的琴声。他循声来到一个馆阁,见雅静的阁中,香烟环绕,一老者正在抚琴。见郑板桥来,老者起身让座,寒暄一番,说话甚是投机。正谈得有趣,隔壁飘来一阵阵狗肉香味。老者问:“敢问先生也吃犬肉否?”郑板桥说:“倒是嗜吃”。老者热情相请,于是,郑板桥也就毫不客气地大啖其狗肉。吃完,见四面白壁空空如也,于是,相问道:“老丈,室内何不挂些字画?”老者渭然叹道:“俗画不想挂,板桥字画虽佳,却难购到,所以让他空着。”郑板桥说:“鄙人郑板桥,有负重望,不敢,不敢。”老者愈加喜欢,摆出早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郑板桥欣然命笔,画完问老者:“敢问老丈尊姓大名?”老者说:“甑小泉”。郑板桥一惊,说:“怎么,和大盐商同名同姓?”老者说:“什么大盐商?老丈取名字时,盐商只怕还未出世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关盐商的事。”板桥想想也有道理,世上同名同姓者多,再说又吃了人家的狗肉,只好落了甑小泉的上款,告辞而去。
  过了不久,盐商甑小泉大宴宾客,中堂挂起了有上款的板桥字画。消息传开后,板桥不信,也挤在人群中去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傻了眼,可不是吗?正是自己的手笔哩。再一细看,原来正是在竹林中吃狗肉后画的,方知中计。再一想脸就红了,谁叫你中了人家的狗肉计呢?郑板桥吃了哑巴亏,对此事只好心照不宣了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
  题诗怪
  郑板桥最爱画竹,他画的竹枝少而瘦。只要看看他在画间题诗,就明白他的画外之意,他是以竹喻人,以竹喻己。
  他在山东当县官时,送过一幅瘦竹图给巡宪,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后来,他因为开仓赈贷受灾难民而得罪上司,辞官归田时,画瘦竹赠潍县绅士,题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支清瘦竹,秋日江上作渔杆。”从这两幅竹,两首诗看出,板桥无论做官或辞官,都比较面对现实,知道民间疾苦,他没有过多的闲情雅致来吟风颂月,只画几杆瘦竹,以写胸中闷气。郑板桥回乡后,以画竹为生计度过了他贫寒而有气节的一生。
  书法怪
  郑板桥书法杂用篆、隶、行、楷并以隶为主,兼有画意的美感,独创一体,自称为“六分半书”,世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其书法“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流传至今,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喜爱,广泛用于宾馆、办公室、家庭等场所。
  画竹怪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吻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极其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却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他画的竹都少许,没有超过四支的。这些看来简单的竹,他可呕心沥血,勤于观察,他晨看竹、黄昏也看竹、月夜看竹、雨中也看竹、风里也听竹,胸中有竹。所以,他说:“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笔夜里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竹,画到生时是熟时。”因此,板桥画竹,是把个人的品格、见地、抱负、爱憎都融合在笔墨之中。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主张师法自然,不拘泥古法。其艺术特色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010-&&|&&&&|&&嗨!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您所熟悉的博客已完成她的使命并升级,现在有了更多选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