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省在我国的哪个位置?A华北平原位置 B 华...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人教大纲版高考考点39:30年代日本侵华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1.九一八事变
(1)发生原因:
(2)爆发:
(3)各方态度:
a.对日本:不承认日本维护伪满,独霸东北的要求;
b.对中国:不同意中国恢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原状的意见。
(4)影响:
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3.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历史背景:
(2)政策制定:
①《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a.指出目前政治形势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矛盾。
C.中国***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4.一二?九运动
(1)背景:
(2)过程:“”
(3)意义和影响:
5.西安事变
(1)背景:“”
(2)发生:“”
和平解决:
二、重点、难点
1.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异同点分析
2.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分析
3.日本侵华的加剧和国共的态度
(1)日本侵华的逐步加剧:
(2)国民政府对日侵华的态度:
①蒋介石集团妥协退让:
②国民党爱国人士的抗日救亡活动:
③中国***的抗日民族斗争:
4.1931年~1936年抗日民族运动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主要特点:
5.国民党内爱国力量抗日活动的原因及其特点
6.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
中国***分析了复杂的政治形势,认为存在两个前途:一是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二是结束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确定了解决事变的方针:和平解决,反对新的内战,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积极援助张、杨。经过努力,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基础金题(一)
1.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特点是
B.形成独立的军事建制
C.接受中国***统一领导
D.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
2.东北抗日联军的主体是
B.抗日救国军
C.抗日游击队  
D.东北人民革命军
3.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包括①妄图称霸亚洲,争霸世界的“大陆政策”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③美日争夺在东北的侵华权益④蒋介石政府加紧“围剿红军”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包括①义勇军抗日斗争②八路军抗日斗争③东北抗联的斗争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斗争⑤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抗日斗争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1931年~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B.社会各阶层参加
C.都在中国***领导下
D.抗日和反蒋相结合
6.下列抗战中,打出了“抗日反蒋”旗帜的是
B.东北义勇军抗战
C.察哈尔抗战
D.福建革命政府抗战
7.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反映的最本质的问题是
B.蒋介石开始倾向亲日
C.阶级意识居主导地位,民族意识居次要地位
D.东北不是其统治中心
8.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这突出地表明了当时
B.中华民族已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C.中国***党内“”
D.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并存
9.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B. 此时的中国***还没有明确的对日政策
D.中国***正忙于反围剿斗争,无暇顾及民族危机问题
10.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B.日本已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C.抗日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 要抗日就必须反蒋
11.下列对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推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B.两种政策的实质不同
C.后者是前者的表面变通
D.反映出蒋介石的反动本质
1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中国***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3.一位日本历史学家写道:“满洲国的独立”,当时是关东军超出政府和军部意图的独断。但是这件事不能说是属于政府和军部绝不允许的范围。政府是从对外关系考虑,对承认“满洲国”一时踯躅不前。……犬养毅内阁会议上决定的方针是目前不予承认,但尽量援助这个“国家”,以使将来得到国际的承认。这段话要说明的是
B.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对侵略中国问题有着深刻的矛盾
C.日本政府和军方在侵占中国东北问题上的根本态度是一致的
D.日本的军部法西斯势力是不受政府的控制和管辖的
14、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府的原因在于①幻想国际干预,和平解决②存在战必败的失败主义者情绪③认为中国***为心腹之患④内部派系林立,亲日派占上风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对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都曾遭到蒋介石军队的“”
C.都推动了抗日反蒋斗争的高涨
D.都是工农民主政权
16、1932年10月,国际联盟调查团在所谓“中日冲突”的报告中提出
D.对东北实行“”
──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
材料三 ──引自本庄繁遗书
材料四 ──引自《东京审判证件》第181号
(1)据材料一,满蒙与帝国之间是什么特殊关系?板垣征四郎鼓吹什么?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矛盾?说明什么?
(3)材料四说明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引自[日]《文献昭和史》
材料三“”
“‘’‘’‘’”
材料四“”──引自胡德坤著《中日战争史》
(1)你认为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为什么?
(2)材料四所述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是否具有作为历史证据的史料价值?
(3)根据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材料二“”
(1)材料一表明福建事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福建事变反映了哪一个阶级的愿望?
(3)材料三表明蒋介石怎样看待福建事变?
(4)材料四表明***中央怎样看待福建事变?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福建事变对局势向什么方向发展有利?***中央的政策对哪一方面有利?导致了什么后果?
材料一“”“”
──引自1931年7月《日本陆军省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
材料二“”
──引自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
材料三“”
──引自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
(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为什么?
(2)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驳斥材料三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
基础金题(二)
B.都是单纯的学生爱国运动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
D.国民党军阀混战加剧
D.西安事变发生后
B.中国***为和平解决作出积极努力
B.进一步分割中国
D.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B.日军向华北、华东两个方向进攻
  D.蒋介石仍坚持“”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D.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考虑
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 
B.日本与国民政府矛盾的加深
B.②③④ 
 C.①④  
D.张学良、杨虎城要蒋介石联共抗日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
  D.国民党内英美派为和平解决事变而积极奔走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十年内战结束
材料二“”
材料三“”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日)
材料二“”“‘’”
──摘自沈钧儒《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日)
材料三“”
(1)在材料一中,中国***为什么把蒋介石看做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
(2)根据材料二(含按语)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为什么要采取“逼蒋抗日”的方针?
(4)从日到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有哪些不利于抗日的行动?
(5)中国***贯彻“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
(6)根据当时对蒋策略的调整,说出中国***制定政策时依据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引自 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引自日《行政院奉发国民政府讨伐张杨令》
──引自宋美龄1937年《西安事变回忆录》
──引自驻日大使许世英1936年12月给国民政府的电文
材料五 “”
──引自日《***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
(1)张、杨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
(2)请列举这些理由的事实依据。
3)根据这两个材料,当时国民党政府内部产生了哪些反应?哪一种反应暂时占了主导地位?
(4)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5)请根据本材料来解决日本政府希望西安事变朝什么方面发展?
(6)你是否同意驻日大使许世英“确有觉悟”这一判断?
(7)联系材料一到材料四,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看法,并作简要说明。
***中央12月19日指示中提出的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非常明智的,为此而确定的措施也是务实的、及时的。
基础金题(一)
“”“”“”“”“”“”
基础金题(二)
“”“”“”
一、选择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开始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新一轮的侵华战争,据此回答1-3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是
A.占领东北
B.变中国为殖民地
C.促使蒋介石扩大内战
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2、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的相同点有①由日本借故挑起 ②日本受到中国军队重创 ③国民政府不支持当地军民抗战 ④事变后,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
3、九一八事变后的影响不包括
A.打破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加深了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
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中国***、中国军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回答4-12题。
4、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
暂取逆来顺受……”,其“态度”的实质是
A.不抵抗政策 B.幻想国际援助 C.等待日本主动撤兵D.攘外必先安内
5、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幻想国际干预
B.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
C.借以削弱东北军力量
D.惧怕抗日力量强大威胁其统治地位
6、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有
①抗日游击队
②抗日义勇军
③抗日联军
8、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能够支持抗战,迫使日本三易主帅的主要原因
A.十九路军装备精良
B.日军兵力不足
C.工农红军的策应
D.上海人民的支持和援助
9、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这最突出地表现了当时
A.红军与抗日反蒋力量联合抗日 B.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C.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
D.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且与阶级矛盾交织
10、1933年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国民党将领是
11、下列事件按顺序排列是①九一八事变
②伪满洲国成立 ③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抗击日军
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12、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20世纪30年代在南方建立的
②都是工农民主性质的政权
③都曾遭到蒋介石军队的“围剿” ④都推动了抗日反蒋斗争的高涨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大规模侵略,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
主要地位,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动,抗日民主运动在全国兴起。
据此回答13-17题。
13、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特点是
A.保留原东北军的指挥系统
B.形成独立的军事编制
C.接受中国***的统一领导
D.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
14、1936年建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体是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抗日游击队
D.东北人民革命军
15、1932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其主席是
16、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制订宪法,给人民民主权利
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
17、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主要的特点是
A.涉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
B.参加者有自发群众、国民党将领
C.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D.都由中国***领导
18、日本确立“把满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最早是在
二、表解重点
19、九一八事变
三、能力应用题
20、阅读下列材料,提取和理解材料中的信息,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公开信:明辨事实真相,昭示产生“新教科书”逆流的原因。
材料一:引自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入。
?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
材料二:1948年后,日本实行教科书审定制。50年代,有人发表《令人忧虑的教科书问题》,认为教科书“贬低祖国日本”,意欲掩盖“二战”罪行。80年代,由文部省一再通过的与复活军国主义相呼应的教科书,篡改和美化“二战”中许多重大侵略行径。2001年4月初,日本文部科学省又通过了“新教科书编篡会”主编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编篡会”几乎网罗了所有的右翼学者,在三菱、东芝、马自达、日野、富士通等百余家企业和财团的捐助下,其每年的活动经费多达4.2亿日元。
“新教科书”出笼和审定“合格”前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许多史学工作者和民间团体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指出:“二战”中的日本侵略者,不仅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将日本人民推进了火海。肆意篡改历史是一股反动逆流,虽然由来已久,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得到了日本上层和大发战争横财的某些人的支持,但是最终必将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所唾弃。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一、选择题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为“华
北事变”。据此回答1-5题。
1、“何梅协定”的签订说明国民政府
A.准备放弃华北 B.准备投降日本 C.以空间换时间 D.先安内后攘外
2、日本策划的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其中华北五省不包括
A.山东、山西
C.绥远、河北
3、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多田骏发表声明:“我军对华北态度有三点:一、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驱逐出华北;二、华北经济圈独立;三、通过华北五省的军事合作,防止赤化”。这表明日本对华北的根本企图是
A.从经济上控制
B.实现华北五省自治
C.从军事上控制
D.把它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4、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后,美英的态度是
A.奉行“中立”政策
B.支持国民党抵制日本
C.支持日本侵略
D.对日本奉行绥靖政策
5、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后,英美两国对中国问题的态度是
A.继续执行“中立”政策
B.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美派抑制日本C.支持日本在中国的华北扩张势力D.对日妥协,主张国民政府继续退让
年,***不断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据此回答6-7题。
6、***调整对国民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
B.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C.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民主、团结、进步
7、中国***调整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B.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C.加剧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D.使长征最终取得胜利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打破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沉寂的局面,推动了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据此回答8-11题。
8、“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是
A.日本建立伪“满洲国”
B.日本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C.日本侵略军进攻热河
D.国民政府签署《淞沪停战协定》
9、“一二?九”运动是中国民族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主要是指
A.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C.促进***对革命方针政策的调整
D.扩大了***的政治影响
10、“一二?九”运动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经济
B.揭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阴谋
C.宣传了中国***的主张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11、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相似之处是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②从北京扩大到全国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 ④***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西安事变是由国民党爱国将领发起的,它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回答12-18题。
12、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蒋介石排斥异己
B.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加剧民族危机
C.***积极争取张、杨合作
D.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13、***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蒋介石不是亲日派
B.粉碎亲日派扩大内战的企图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D.基于张、杨出发点是逼蒋抗日
14、西安事变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②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④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
D.日本帝国主义
16、西安事变后经***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A.停止内战,实行抗日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17、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的主张,主要是由于
A.中国***的帮助和教育 B.认识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C.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D.宋子文、宋美龄的奔走和劝说
18、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张学良、杨虎城
B.***代表团
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
D.各阶层人民的愿望
19、***《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一文
A.奠定了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B.发出了以武装斗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
C.提出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原则
D.改变了对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反抗政策
20、下列关于1935年中国政治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②蒋介石已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已胜利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表解重点
21、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得到和平解决
三、问答题
22、***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试结合年中国革命的实践,概要论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的?取得了哪些效果?与之相反带来了什么危害?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选择题
二、表解重点
19、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一、选择题
二、表解重点
21、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得到和平解决
三、问答题
22、A、正确性:1、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不久,***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红军的不断壮大,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建立,它是***领导的与国民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严重,国内政治局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分化。***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作出了重大让步,最终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策略方针的变化说明:***支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的?取得了哪些效果?与之相反带来了什么危害?
①以***为代表的各地***组织,根据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特点,发动秋收起义后,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开辟了井冈山、闽浙赣、鄂豫皖等大片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从城市到农村,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②在革命根据地中,***根据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制订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从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壮大了红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③在反“围剿”斗争中,***等根据敌强我弱的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④1935年,根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而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⑤与之相反,王明路线不顾中国实际,仍以城市为中心,冒险发动城市暴动,致使临时中央不得不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错误领导人不顾红军的实际情况,全线出击,同优势敌人死打硬拚,结果不仅削弱了红军,而且丢失了根据地,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13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8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以上教育期刊,120多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建立于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坚持免费免点免注册使用的原则,已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
【字体: 】【】【】【】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
在 百度 中搜索:
在 搜狗 中搜索:,完全位于夜半球的点是.(2)当阳光照射如图甲时,图乙中地球公转的位置在A、B、C、D四地中的地.(3)图乙中,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京正值(节气),其昼夜长短情况是;过四个月后,新兴县的昼夜情况是昼短夜长,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或公转).(4)图甲中,最先在我们视线中消失的点是.
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解:(1)结合图示得知:图甲中完全位于昼半球的点是A;完全位于夜半球的点是D;&&& (2)图示甲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明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乙中的C地;&&&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北京)的夏至日,此时昼长夜短;四个月后,新兴县的昼短夜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 (4)根据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我们视线中最先消失的是A点.故***为:(1)A;D;(2)C;(3)夏至;昼长夜短;公转;(4)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概况,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科目:初中地理
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国:①俄罗斯&&②蒙古③哈萨克斯坦&&④印度.隔海相望的国家:⑤日本&&⑥菲律宾.海域:⑦东海⑧南海.大洋:⑨太平洋&⑩印度洋.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粗黑线画出京沪、胶济铁路线.(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渤海、黄海、胶州湾、莱州湾.(3)人口密度低于400人/平方千米的地级市是东营,滨州.(4)由于全省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山东省人口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问题日益突出.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为我国三大平原中的华北平原,B处为我国四大高原中的内蒙古高原,C处为我国四大盆地中的四川盆地,D处为我国的东南丘陵;(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状分布;(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
科目:初中地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祖国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有责任保卫和建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左图中与我国海陆均相邻的国家是.位于南海中的黄岩岛属于我国的群岛,它与钓鱼岛等岛屿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领土.(2)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特区,眺望东南亚,是我国的前沿,主要发展型经济,1980年国家在此建立了和珠海经济特区.(3)台湾岛是我国面积的岛屿.居民中绝大部分是省和广东省移民的后代.(4)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为植被稀少的.新疆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调配工程)的源头.(5)新疆是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他们与汉族共同发展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出大量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供给全国各民族同胞.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B地区所在的地形区,可以判断该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2)图中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是.(3)根据图中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可以发现黄河与长江比较,长江的年径流量(选填大或小),冬季可能会出现断流现象的河流是.(4)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某地最可能是A、B、C、D四地中的地.(5)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判断,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趋势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山地向平原递减C.从东向西递减&&&&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6)图示四川盆地主要的农产品有.A.棉花、甜菜&&&& B.小麦、大豆&& &&C.水稻、油菜&&&&&D.瓜果、棉花(7)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8)请从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简要分析辽中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优良条件.(任意选择2个方面分析)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