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和巴彦高勒到临河纳尔有多远啊?

驻军及商民如不悬挂白旗投降,则一律攻杀。15日,胜福等率军武装进入呼伦城,强行驱逐当地清王朝官员,占领官署,逼迫清军退出城外,交出行政权。然后立即宣告“独立”,脱离与清王朝关系,成立了隶属于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政府的“自治政府”。
2月2日伪装成蒙古兵的一营俄军和数百名蒙古兵在车和扎率领下攻打胪膑。胪膑驻军奋起反击,打退俄军及蒙古兵,击毙沙俄西伯利亚第15号联队军官和数名俄兵,缴获俄军数十幅军用地图。4日上午8时,胜福所部马步兵400余人在沙俄军马步炮兵800余人的协同下再次进攻胪膑,清王朝为避免中俄武装冲突,遂令胪膑驻军撤出呼伦贝尔。不久,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在沙俄支持下控制了呼伦贝尔地区。
同月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决定取消清王朝所设呼伦贝尔兵备道,恢复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治所在呼伦城。同时撤销了清末所设的呼伦直隶厅、胪膑府等建置。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设绥远城将军,监督节制归化、托克托、萨拉齐、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宁远、兴和、陶林、丰镇、五原、东胜等十二抚民厅;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四子部落旗)、达尔罕贝勒旗(喀尔喀右旗)、茂明安旗、西公旗(乌喇特前旗)、中公旗(乌喇特中旗)、东公旗(乌拉特后旗)等六旗;伊克昭盟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鄂托克旗 (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杭锦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札萨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等七旗及土默特旗。但十二抚民厅仍由山西省归绥道行使行政管辖权。
△ 中华民国政府改归绥道为归绥观察使,所属十二抚民厅一律改为县,即归化县、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萨拉齐县、武川县、五原县、东胜县、宁远县、丰镇县、兴和县、陶林县。抚民厅原设同知、通判等官职均改称县知事,仍归绥远城将军监督节制。
7月18日中华民国政府降赤峰直隶州为赤峰县.
同年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设热河都统,监督节制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及境内所设府、县。卓索图盟辖有喀喇沁左、中、右,土默特左、右,唐古特喀尔喀,锡埒图库伦七旗:昭乌达盟辖有巴林左,右,敖汉左、右,翁牛特左,右,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喀尔喀左翼,扎鲁特左、右,奈曼十二旗;热河都统直辖朝阳、赤峰、阜新、平泉、绥东、凌源、建平、林西,开鲁、承德、滦平、围场、隆化,丰宁等府县。
△ 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设察哈尔都统,统辖察哈尔左、右翼之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八旗及太仆寺左翼、太仆寺右翼、牛羊群、商都等四牧群;监督节制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左、右,阿巴嘎左、右,浩齐特左、右,阿巴哈纳尔左、右等十旗。
△ 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哲里木盟仍辖科尔沁左翼前、中、后,科尔沁右翼前、中、后,郭尔罗斯前、后,扎赉特,杜尔伯特等十旗,归蒙藏事务局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节制。其中科尔沁左、右翼六旗受奉天省监督节制,郭尔罗斯前旗受吉林省监督节制,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受黑龙江省监督节制。
△ 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将阿拉善旗(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仍单独设立,不设盟,各为独立旗(亦称之为特别旗),直属蒙藏事务局管辖,同时受宁夏护军使节制。
夏中华民国政府决定裁撤归化城副都统,由绥远城将军兼理归化城土默特旗政。同时裁撤归绥观察使,将归化县和绥远城粮饷同知厅合并,更名为归绥县。改绥远城将军为行政长官,设置军政、民政两厅,与山西省分治。
9月4日满洲里交涉局禀称:今年春间,库伦活佛派三喇嘛与蒙员密商,将满洲里迤北至煤窑、阿巴街河西北至俄界一带地方约计百里,拟定价值售予俄人。该地出产以“旱獭为最”。俄人已派黄牌队前往征税,与蒙人税务人员发生争端.经驻呼伦“俄外交部官员会同蒙员,将此一带地区界址划清,仍归俄人管辖。”为此,中华民国外交部照会俄使指出:“该处属于黑龙江省,完全为中国领土.蒙人安得私售?此事果若属实,中国政府不能承认”。
△ 中华民国政府改多伦诺尔厅为多伦县,归直隶省口北道管辖。
△ 因宁远县与他省县名重复,中华民国政府决定,改宁远县为凉城县,隶绥远城将军监督节制。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城将军为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绥远特别行政区辖原归绥道所属十二县、乌兰察布盟六旗、伊克昭盟七旗。同时,改归化城土默特旗为土默特总管旗,增设总管,不设盟,由绥远特别行政区直辖。6月,绥远特别行政区东部丰镇、凉城、陶林、兴和四县划归察哈尔特别区管辖后,始设绥远道,设道尹,管辖绥远特别行政区其余八县。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热河特别区,设热河都统,为最高军政、民政长官,下设热河道,置道尹治理所辖各县民政。热河特别区辖卓索图盟七旗、昭乌达盟十二旗和原热河都统直辖十四县。
6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察哈尔特别区,设察哈尔都统,为最高军政、民政长官,特别区下设兴和道,设道尹,管辖绥远特别行政区所划归的丰镇、凉城、陶林、兴和四县和直隶省口外道所划归的张北、沽源、多伦三县。同时,察哈尔特别区还统辖察哈尔左右翼八旗及四牧群和锡林郭勒盟十旗。
8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阿拉善、额济纳两旗的行政事务交由宁夏处理,军事防务归宁夏护军使节制。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在克什克腾旗境内设置经棚县,隶热河特别区热河道。
△ 因醴泉县与陕西省县名重复,中华民国政府将醴泉县更名为突泉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2月18日黑龙扛巡按使朱庆澜筹拟抚绥鄂伦春人办法呈中华民国大总统。内称鄂伦春向分五路,黑龙江缄则有库玛尔、毕拉尔二路;墨尔根城则有阿里、多昔尔二路;呼伦贝尔城则有托河一路,向归布特哈总管管束。后因该族苦其欺凌剥削,故在兴安城专设满洲总管,副管。清德宗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兴安城副总管裁撤,改设协领4员,分路经理.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又在库毕两河扼塞地方各设协署。五路佐校,由鄂人稍通汉语者担任。协领任务是入山抚绥,散放犒赏银两,切实收拢。该族文化落后,生计艰窘,抚绥方法非从教养入手,万难有济。已饬令库毕二路就所在荒地择腴垦种,由省拨给车犁牛马28头(18i),羌洋2 000余元,并又拨给毕路牛40头,替牧畜筹办处分养。
6月7日恰克图会议结束,《中、俄、蒙协约》(即《恰克图协约》)正式签字换文,共22条。6月9日,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宣告取消“独立”。6月12日,袁世凯派专使徐绍桢、荣勋赴库伦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外蒙古博克图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
11月6日中华民国政府派代表同沙俄公使库朋斯齐在北京签订《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 (亦称《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宣告结束,将呼伦贝尔划为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
△ 中华民国政府析突泉县南部地区设开化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 中华民国政府改开化县为?榆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 中华民国政府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巴林爱新荒设通辽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 中华民国政府改商都设治局为商都县,隶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
△ 隶属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正蓝两旗之陈巴尔虎蒙古(系公元1732年由布特哈迁来)分出,设置陈巴尔虎旗,仍归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月6日呼伦贝尔上层王公致电东三省巡阅使和黑龙江督军,情愿转呈中央撤销呼伦贝尔特别区域。1月28日,呼伦贝尔副都统贵福呈请取消呼伦贝尔特别区域,并取消中俄会订条件,中华民国政府批示照准,并发布撤销呼伦贝尔特别区域的政令,保留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务,归黑龙江省节制。
△ 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在呼伦贝尔地方增设呼伦县、胪膑县,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
2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改原设呼伦贝尔兵备道为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兼交涉员,管理新设三县一局及沿边18卡伦和外交事务,督办公署驻诲拉尔。
7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改宁夏护军使为宁夏镇守使,节制阿拉善旗军务。
7月11日外蒙古革命,宣布独立。
8月28日呼伦贝尔副都统署决定,由俄境迁入呼伦贝尔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安置在锡尼河(今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流域驻牧.翌年(公元1922年),约160余户、700多人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和哈木尼堪牧民由俄境内迁入呼伦贝尔锡尼河一带。经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建立了布里亚特旗。
12月17日中华民国政府令奇乾设治局改为三等县,仍归呼伦贝尔善后督办管辖。
同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批准在陈巴尔虎境内锡尼河流域建立布里亚特旗,隶属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公署,归黑龙江省节制。
△ 中华民国政府析敖汉左旗置敖汉南旗,治所在贝子府,属昭乌达盟。
△ 中华民国政府改集宁设治局为集宁县,隶察哈尔特别区。
3月15日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决定,将中东铁路沿线各铁路交涉分局改为市政分局,由吉林、黑龙扛二省铁路交涉总局会同市政管理局分别委任。各局管理沿线市政兼办铁路交涉事宜。定自4月1日起实行市政分局办事章程。市政分局主要有长春、张家湾、一面坡、横道河于、穆梭、绥芬河、安达、昂昂溪、扎兰屯、博克图、海拉尔、满洲里。
4月1日海拉尔铁路交涉分局正式改称海拉尔市政分局,并从中东铁路民政部直辖的“理事会”接管了市政管理权。
5月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称为呼伦贝尔道尹,督办公署亦改称道尹公署。
△ 中华民国政府改宝昌设治局为宝昌县.县治即今太仆寺旗宝昌镇(建于1930年)。宝昌县辖原太仆寺旗左、右翼牧群,镶白旗及正蓝旗各一部分地区。
△ 中华民国政府改固阳设治局为固阳县。辖原乌拉特后旗垦地和武川县所辖茂明安旗垦地等地区,隶绥远道。
△ 中华民国政府改包头设治局为包头县。辖原包头镇、乌拉特前、后二旗和达拉特旗部分地区,隶绥远道。
△ 冯玉祥率国民联军经过阿拉善所属磴口巴格(巴格为蒙古语,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沙金陶海巴格时,设置磴口县,归甘肃省宁夏道管辖。
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满洲里市,建立市政公所。
7月6日在国民政府委员会第77次会议上,内政部长提出特别区应改省制,并拟以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称绥远省,热河特别区改称热河省,察哈尔特别区改称集宁省,以旧直隶口北道十县划入集宁省范围及热、绥、集三省省会设置案,交中央政治会议讨论。
△ 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请将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特别区改省,并以旧直隶口北道十县并入察哈尔,改称集宁省案,是日由中央政治会议交山西政治分会审议。17日,阎锡山电国民政府表示赞成。
△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议决:批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改省,每省设委员5~7人。旧直隶道十县划归察哈尔省,察哈尔原划绥远之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四县仍归还绥远省。热河省会设于承德,察哈尔省会设于万全,绥远省会设于归绥。
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下令将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西康各特别区域均改为省,并组织省政府。省政府为委员制,任主席一人,主理省事。
10月国民政府改临河设治局为临河县,隶属绥远省。
11月1日察哈尔省政府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将原直隶省口北道所辖的宣化、怀来等十县划归察哈尔省;原兴和道所辖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及集宁等五县划归新成立的绥远省;撤销兴和道建置;置省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省会改设在张家口。察哈尔省共辖十六县、十八旗、四牧群。
同月东北政务委员会于洮安设立兴安屯垦公署,委任东北军炮兵司令邹作华为总办,着手军垦蒙地。垦区范围以辽宁省之洮安县、黑龙江省之索伦县(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为主,以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为辅。屯垦公署后迁至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下辖3个团、2个垦殖局及其他机构,分别驻于索伦、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王爷庙、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府等地。民国20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瓦解,
△ 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新成立的宁夏省管辖。但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对宁夏省有较大的自治权,旗务名义上归国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员会管理。
△ 奉系屯垦军进驻王爷庙,改王爷庙为兴安镇(亦称怀远镇)。
△ 国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域,将通辽县划归辽宁省管辖;将开鲁县划归新成立的热河省管辖。
△ 呼伦贝尔索伦六旗中的厄鲁特部落(系公元1732年由布特哈迁入)分出,成立厄鲁特旗,仍由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月1日绥远省政府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将原兴和道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集宁五县划归绥远省,撤销绥远道建置,置省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省会设在归绥,绥远省共辖有十五县、二设治局、乌兰察布和伊克昭两盟及土默特旗。
△ 热河省政府正式成立。以承德为省会,裁热河道,置省政府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卓索图、昭乌达两盟建置仍旧,划归热河省管辖。热河省下辖十五县、三设治局、二十旗。
同月国民政府改雅鲁设治局为雅鲁县,辖境相当于今扎兰屯地区。
2月15日国民政府改呼伦贝尔道尹公署为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所属各县公署均改称县政府。
10月15日呼伦贝尔交涉员奉令裁并后,由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接办各项公务。
3月4日国民政府析翁牛特左旗地一部设全宁设治局,同年改设治局为全宁县。
△ 国民政府颁发库伦旗政教分治办法5条,废止政教合一制度,重新设立库伦旗建制。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驻兴安屯垦军全军北撤,临撤走时大肆抢掠,王爷庙陷入混乱状态。吉林军在西撤路过八仙筒时,将绥东县政府抢劫一空,绥东县政府遂告瓦解。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军侵占了东北各省(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
△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及呼伦贝尔、西布特哈地区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
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
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后,执政博仪于是日在长春宣布就职。定年号为“满洲国”大同元年,仍用公历月日。伪满洲国国务院下设兴安局,专管蒙旗事务。
3月30日伪满洲国公布《兴安省官制》,分设东,南、北三个分省,并任命各分省省长。
△ 伪满洲国取消哲里木盟名称及建置,成立兴安南分省,归新设立的兴安局管辖。兴安南分省省会驻郑家屯(原名辽源),下辖七旗,即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三旗和扎赉特旗。原属哲里木盟的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郭尔罗斯后旗划归新设的滨江省,杜尔伯特旗划归新设的龙扛省,将通辽县改隶新设的奉天省,同时将兴安镇(亦称怀远镇)复改称王爷庙。
伪满洲国在呼伦贝尔地区设立兴安北分省,归兴安局管辖。兴安北分省省会驻海拉尔,其辖地的行政建制和区划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撤销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和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原新巴尔虎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合并成立新巴尔虎右翼旗,旗府驻阿尔坦额莫勒;原新巴尔虎左翼正白、正蓝、镶白、镶黄四旗合并成立新巴尔虎左翼旗,旗府驻阿穆古郎;原索伦左翼正白、镶黄二旗合并成立索伦左翼旗:原索伦右翼四旗合并成立索伦右翼旗。同时还辖有陈巴尔虎旗、室韦县、奇乾县和海拉尔、满洲里市。
△ 伪满洲国在西布特哈地区设立兴安东分省,归兴安局管辖。兴安东分省省会初设在齐齐哈尔,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初迁到扎兰屯。兴安东分省下辖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和设治局;同时撤销雅鲁县建制,设布特哈左翼旗和布特哈右翼旗;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索伦设治局改设索伦县。
夏共产国际从莫斯科派回曾涌泉(化名罗勃夫)和李森联系,以卖布、袜作掩护,活动于哈素、马群、美岱召,妥妥岱等地。
9月5日伪满洲国宣布取消蒙古王公制度,组织旗公署,改札萨克为旗长。
7月15日伪满洲国将兴安南分省所辖科尔沁右翼前旗改称西科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改称西科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改称西科后旗。
8月3日伪满洲国决定将直属国务院的兴安局改为兴安总署,分别管理兴安东、南、北三分省。
△ 国民政府决定撤销全宁县,并先后将天山、林东、鲁北三设治局分别改为天山县、林东县,鲁北县。
10月1日国民政府将宁城设治局改为宁城县,隶属热河省。
△ 伪满洲国在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和设治局所辖区域内成立了莫力达瓦旗(旗公署驻尼尔基)和巴彦旗(旗公署驻额尔和),二旗均隶兴安东分省。
同月昭乌达盟全境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伪满洲国取消了昭乌达盟的名称与建置,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成立兴安西分省,由伪满洲国兴安总署管辖。分省省会驻开鲁县城,下辖六旗二县,即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扎鲁特左旗、扎鲁特右旗、阿鲁科尔沁旗、林西县、开鲁县。相继撤销经棚、天山、林东、鲁北四县,并将原昭乌达盟的敖汉左旗、敖汉右旗、敖汉南旗、翁牛特左旗,翁牛特右旗、奈曼旗、喀尔喀左翼旗等七旗划归热河省。
△ 热河省全境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成为伪满洲国的一部分。伪满洲国取消了卓索图盟的名称与建置,在原热河省范围内、西拉木伦河以南设立伪热河省,仍以承德为省会,下辖承德、赤峰、朝阳等十五县、原卓索图盟七旗及原昭乌达盟的翁牛特左、右二旗、敖汉左、右、南三旗、奈曼和喀尔喀左翼旗等十四旗,各旗县直接归省公署管辖。
△ 伪满洲国在原西布特哈总管衙门辖地成立阿荣旗,旗公署驻红花梁子,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迁那吉屯(今那吉镇),隶兴安东分省。
△ 伪满洲国将布特哈左翼旗和布特哈右翼旗合并,成立布特哈旗,旗公署设在扎兰屯,隶兴安东分省。
△ 伪满洲国决定撤销天山县建置,并入阿鲁科尔沁旗。同时,撤销林东县建置,并入巴林左旗。
△ 伪满洲国将索伦左翼旗、宏伦右翼旗、厄鲁特旗、布里亚特旗四旗合并,成立索伦旗,旗府驻南屯。索伦旗隶兴安北分省。
△ 伪满洲国在翁牛特左旗西部设乌丹县,与翁牛特左旗并存,蒙汉分治,隶属热河省。同年,又将索伦县改建为喜扎嘎尔旗,隶属兴安东分省。
△ 伪满洲国撤销室韦县和奇乾县建制,成立了额尔古纳左旗(治奈如穆图,今三河镇)和额尔古纳右旗(治吉如穆图,系由奇乾改称)。隶属兴安北分省。
△ 日伪军侵占多伦县后,成立所谓察东特别自治区。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划归新成立的察哈尔盟。
△ 经国民政府批准,绥远省政府决定改包头县为包头市政筹备处。
△ 绥远省连年有秋,民间积储丰盈,因之年来仓储数量突飞猛进,截止至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终,已达
3月1日伪满洲国实行帝制,溥仪登基,成为伪满洲国皇帝,并改年号为康德。
10月1日伪满洲国公布新的《省官制》,原兴安四个分省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省。
12月1日伪满洲国将兴安总署升格为蒙政部,原兴安总署所辖兴安东、南、西、北四分省正式升格为兴安东、南、西、北四省。蒙政部除管辖兴安四省外,还辖有吉林、滨江、龙江等省所属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依克明安旗四蒙旗。
△ 伪满洲国实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将热河省的朝阳、阜新二县及土默特左、右二旗划归新成立的锦州省。又将热河省管辖的翁牛特左旗、奈曼旗划归兴安西省管辖。
同月伪满洲国撤销绥东县建置,将所辖区域划归奈曼旗和库伦旗,同时将喀尔喀左翼旗(原属昭乌达盟)及唐古特喀尔喀旗(原属卓索图盟)并入库伦旗,并将库伦旗由热河省划归兴安南省管辖,旗府驻库伦街。
△ 克什克腾旗与阿巴哈纳尔旗、正蓝旗、多伦县对接壤长达240公里的旗界共同进行了一次明确划分。这次划分旗界,除克什克腾旗让出920平方里草场外,其余全线均维持原状。
△ 伪满洲国将扎鲁特左旗和扎鲁特右旗合并,成立扎鲁特旗,旗府所在地为鲁北街,隶兴安西省管辖。
△ 兴安南省省会迁至王爷庙。
同年底 商都县被日伪军占领后,划归察东特别自治区。
△ 伪满洲国在敖汉左、右、南三旗境内设立新惠县,隶属热河省。
1月1日满洲里、海拉尔市政公署成立。民国29年(1940年)5月,根据伪满洲国第89号令,定海拉尔为市,设市公署;满洲里改为满洲里街,民国31年(1942年)又改街为市。
△ 察哈尔右翼四旗正式改隶绥远省。
△ 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绥境蒙政会)在归绥正式成立,沙克都尔扎布任委员长,巴宝多尔济等18人为政务委员。绥境蒙政会下辖绥远省境内的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及土默特特别旗、察哈尔右翼四旗(绥东四旗)。绥境蒙政会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同时受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的监督指导。
△ 日伪将察哈尔部改为察哈尔盟,在张北县城设盟公署,将宝昌县和沽源县合并为宝源县;将尚义、崇礼、化德三设治局均改为县;将察哈尔牛羊群改为明安旗、商都牧群改为商都旗、太仆寺左翼牧群改为太仆寺左旗,太仆寺右翼牧群改为太仆寺右旗。察哈尔盟下辖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明安、商都、太仆寺左、太仆寺有等八旗和多伦、宝源、商都、张北、康保、化德、尚义、崇礼等八县。
△ 伪蒙古军政府改化德县为德化市,不久又改为德化县。
12月17日伪满洲国颁布《热河省及锦州省内的旗制》、《关于蒙政部大臣在热河省及锦州省内实行旗制地区的权限的规定》。决定翌年(公元1937年)1月1日起,热河省所辖六旗与锦州省所辖二旗归蒙政部统辖。
△ 宁夏省所属磴口县与阿拉善旗在土地所有权及行政权等问题上发生争执。蒙藏委员会派员进行调解,确定磴口县土地所有权归阿拉善旗,政权归宁夏省。
9月4日日军占领察哈尔省全境,在张家口成立了伪察南自治政府,于品卿任主席。伪察南自治政府下辖宣化、怀来等察哈尔省南部的十个县。
10月27日绥远省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的操纵下,第二次蒙古大会在归绥召开。会议决定撤销伪蒙古军政府,成立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云端旺楚克任主席,同时将绥远省省会归绥改为厚和特别市,后又改为厚和豪特市。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下辖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一小部分、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及后设的巴彦塔拉盟。
△ 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成立后,新设巴彦塔拉盟,把绥远省东部以农业为主的大部分旗县划归该盟管辖,巴彦塔拉盟辖有归绥、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固阳、武川、丰镇、兴和、陶林、集宁、凉城等十二县和镶蓝、镶红、正红、正黄及土默特五旗。盟长为补英达赖。
12月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改归绥县为巴彦县,仍属巴彦塔拉盟管辖。
△ 日本侵略军占领安北设治局境东部地区后,设安北县,归巴彦塔拉盟管辖。退踞后套的国民党绥远省政府占有安北设治局境西部地区,民国30年(公元1942年),亦改为安北县。
△ 伪满洲国决定将隶龙江省的突泉县改称醴泉县,仍属龙扛省管辖。同时决定翁牛特左旗从兴安西省划归热河省,井在该旗境内设立乌丹县,亦属热河省管辖。
△ 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决定将巴彦县并入厚和豪特市。
△ 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从晋北地区迁至绥西后套地区的陕坝,并将陕坝定为绥远省临时省会。
9月1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操纵下,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晋北自治政府合并改组为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首府设在张家口,同时撤销伪蒙疆联合委员会。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辖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塔拉盟、伊克昭盟(小部分地区)和察南政厅(伪察南自治政府改称)、晋北政厅(伪晋北自治政府改称)。这一地区一般称之为伪蒙疆地区。
1月1日伪满洲国在热河省旗县并存地区采取废县存旗措施。撤销新惠县,合敖汉左、右、南三旗成立敖汉旗(治新惠);撤销乌丹县,划归翁牛特左旗(治乌丹);撤销赤峰县,划归翁牛特右旗(治赤峰),撤销宁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归喀喇沁中旗(治平泉)和喀喇沁右旗(治平庄);撤销建平县,划归喀喇沁有旗;撤销建昌县和凌源县,划归喀喇沁左旗(治公营子)。
△ 伪满洲国决定将海拉尔市政管理处改为海拉尔市;将满洲里市政管理处降为满洲里街;将王爷庙改称为兴安街。
△ 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改称蒙古自治邦政府。
△ 伪满洲国决定将兴安东省的喜扎嘎尔旗划归兴安南省管辖。
10月25日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伪满洲国于哈尔滨签订《关于“康德6年”发生纠纷地域之“满洲帝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间现地国境确定混成委员会之作业综合议定书及附属文书》,双方于诺门罕边境地区的划界工作结束。
夏傅作义在临河八岱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全绥远省行政扩大会议,决定实行新县制。河套在原有的五原,临河、安北三个县的基础上,又从五原划地析置晏江县,从临河县划地析置狼山县和米仓县。
△ 伪满洲国决定复改满洲里街为满洲里市。
△ 绥远省政府决定将太安镇(陕坝)改为陕坝市政筹备处,为县级建制,隶属绥远省。
10月1日伪满洲国决定撤销兴安东省、兴安南省、兴安西省三省建置,成立兴安总省,仅保留了兴安北省建置。兴安东、南,西三省分别改称兴安东地区、兴安南地区、兴安西地区,井分别在三地区成立地区行署,归新设的兴安总省管辖。
△ 晋西北行政公署正式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 伪满洲国决定将兴安街复改为王爷庙街。
10月15日晋察冀边区委员会举行第19次会议,决定设置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四个行政区主任公署。
7月20日根据***中央及***晋绥分局决定,塞北区行政公署改为绥蒙政府,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领导。绥蒙政府辖4个专员公署,即绥西专员公署;绥中专员公署;绥南专员公署;雁北五专署。
△ 上午,苏联红军坦克兵、步兵进抵王爷庙,设在王爷庙的兴安总省公署等日伪政权彻底崩溃,王爷庙得到解放。苏军进驻王爷庙后,立即成立城防司令部,临时维持社会治安,同时设立临时政府——新兴安总省临时政府。
8月17日由晋察冀边区所属,***冀东区委员会派来干部,以张立文为首的30多人赴赤峰筹建赤峰市政府。是月下旬,中国***领导的赤峰市政府成立,张立文任市长。同时,赤峰县人民政府亦成立,县长李继昌。
△ 傅作义将绥远省政府迁回归绥后,撤销伪政权所设巴彦塔拉盟,恢复抗战前绥远省的地方行政建制。9月20日,撤销厚和豪特市名称,正式恢复归绥原名,升格为市,定为省会,井复设归绥县原建制,与归绥市分治。同时,恢复包头县原名,但仍保留包头市建制。
△ 察哈尔省全境获得解放,恢复原有的锡林郭勒盟十旗、察哈尔盟八旗八县的管辖区域。
△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德化县复称化德县,县治即今化德县城(原名嘉卜寺)。
△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察哈尔绥东四旗获得解放,归绥蒙政府管辖。翌年(公元1946年)9月,国民党傅作义部占领绥东四旗,隶属国民党绥远省政府所辖。
9月15日经***冀热辽中央分局批准,析翁牛特左旗西部地区重置乌丹县。
△ ***平泉县(含宁城地区)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成立。
10月1日在苏军支持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于海拉尔成立,辖原伪兴安北省地区。额尔钦巴图、善吉密图普分任主席、副主席。省政府设政务、财务、实业、公安4处。8日,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举行成立大会并通过自治省政府成立公告。苏军代表吉那基?尼柯莱维奇?卡尔洛夫、苏军驻海拉尔城防司令、苏联驻满洲里领事馆代表以及蒙古军队代表达瓦等20多人应邀参加大会。
12月1日***热北地委、热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决定恢复经棚县建置,成立经棚县政府,同时成立克什克腾旗政府和巴林左旗政府。
△ 为纪念贺龙司令员指挥解放卓资山战斗的胜利,又因该地踞有龙山之险,绥蒙政府决定:卓资山地区命名为龙胜县,将凉城五区、凉城北四区、集宁四区、陶凉区划归龙胜县管辖。为便于管理,将原属陶集改为陶集县。
△ 兴安东省政府在扎兰屯成立。志达图(孟星三)任主任。下辖莫力达瓦、巴彦、阿荣、布特哈四旗。
1月16日一批主张蒙古族自治的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在葛根庙召开东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博彦满都任主席,哈丰阿任秘书长,阿思根任内防部长。***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赞助东蒙古自治,并派胡秉权参加会议,以表示祝贺。同时,成立了兴安盟政府,乌云达责任盟长。两政府均驻王爷庙,新兴安总省自行取消。会议宣布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军。
3月17日东蒙古自治政府领导的昭乌达省政府在林东宣布成立,省长萨嘎拉扎布,秘书长那苏图。同时将和于章所领导的昭乌达盟警备队改为东蒙古自治军骑兵第4师,妥勇任师长,业喜扎拉僧任参谋长。
兴安东地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在扎兰屯召开,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莫力达瓦旗以及黑龙扛省富裕县、龙江县、讷河县等地的蒙古族、达斡尔族群众代表78人、自卫军代表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并选举产生了省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参议长,额尔登(金耀洲)任省政府主席,夏辅仁任副主席,苍吉扎布,潘孟岭任参议长和副参议长。省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处、教育处、公安局、法院、审判厅、检察厅、陆运局、税务局、邮电局及驿站局等。纳文慕仁省辖兴安东地区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莫力达瓦旗,共20万人口。原兴安东地区行署同时宣布撤销。
△ 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仍由额尔钦巴图任自治政府主席。
4月1日哲里木省政府在巴彦塔拉成立,乌力图任主席。蒙族联谊部部长方知达代表***西满分局前往祝贺。
4月5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锡林郭勒盟分会在贝于庙(今锡林浩特市)成立,主任阿拉坦敖其尔(6月8日后奇峻山任主任)。同时成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盟长松津旺楚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归属察哈尔省政府领导。7月,察哈尔省政府将锚林郭勒盟划为自治区,归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直接领导。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锡地方行政委员会成立,锡林郭勒盟归该委员会领导。翌年(1947年)5月,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辖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嘎左、阿巴嘎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右、浩齐特左、浩齐特有、乌珠穆沁左,乌珠穆沁右十个旗。
4月8日***热北地委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所属昭乌达省政府代表在林西谈判成功,达成协议:昭乌达省政府接受中国***的领导;同时,中国***派人接管巴林右旗。昭乌达省辖有开鲁、林西,经棚三县、林东汉民自治区和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扎鲁特五旗。5月19日,***热北分区党、政、军机关决定由林西迁往林东。
4月15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卓索图盟分会在赤峰成立,白云航任主任。所属各旗建立支会。卓索图盟辖敖汉,喀喇沁左、喀喇沁中、喀喇沁右、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土默特左、土默特中、土默特有九旗及新东、新惠、乌丹、宁城、林西、赤峰、林东、经棚八县和赤峰市,实行蒙汉分治。
4月18日察哈尔盟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正式成立了察哈尔盟人民政府,盟长陈炳宇,归察哈尔省政府领导。7月,察哈尔省政府将察哈尔盟划为自治区,归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直接领导。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锡地方行政委员会成立,察哈尔盟归该委员会领导。民国36年(公元1947年)5月,察哈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察哈尔盟辖太仆寺左、太仆寺右、商都、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明安八个旗。
4月29日晋察冀边区调整行政机构。全边区划分为五个行政区:热河省、察哈尔省和冀中、冀东、冀晋三个行政区。
△ 吕明仁传达***辽西省委指示:经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委托,***西满分局决定,成立***哲里木省地委(即五地委),书记吕明仁,副书记赵石。***哲里木省地委辖通辽,开鲁二县及科尔沁左翼前、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左翼后、库伦、奈曼五旗。同时成立第五军分区,对外称通鲁警备区。
5月25日东蒙古人民代表临时大会在兴安省王爷庙召开。会议决定正式解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哈丰阿任主任;同时成立兴安省政府和临时参议会,兴安省主席特木尔巴根,参议会议长博彦满都,会议还决定解散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工作委员会改称***兴安省工作委员会,张策任书记;成立兴安军区司令部,阿思根任司令员;东蒙古人民自治军改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云泽(乌兰夫)任司令员兼政委;兴安省政府受东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5月27日,发表《东蒙古人民代表临时大会宣言》。
5月28日兴安省政府在王爷庙正式成立。辖哲里木、兴安、纳文慕仁、呼伦贝尔四个地区的二十九旗、二县及二市。同时,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兴安省分会,特布信任主任。
6月1日哲里木省政府迁至通辽,改称哲里木盟政府。乌力图任主席,赵石任盟政府***党组书记。同时,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哲里木盟分会,李鸿范任主任。哲里木盟辖奈曼、库伦、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左翼后等四旗和通辽县。
6月5日热河省政府发出通知,撤销热北专署,改昭乌达省为昭乌达盟,成立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12人,蒙汉族委员各半,萨拉扎布任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临时行政委员会实行热河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同时成立***昭乌达盟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昭乌达盟分会,王逸伦任盟委书记,乌力吉那仁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昭乌达盟分会主任。
6月7日额尔登签署纳文慕仁省政府第一号布告。根据东蒙古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纳文慕仁省改称纳文慕仁盟,额尔登任盟长。纳文慕仁盟所辖区域不变。
△ 晋察冀边区热辽行政公署成立。热河省政府副主席杨雨民兼任主任。
△ 王爷庙街公署改称王爷庙政府。
9月3日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昭乌达盟政府。义达嘎苏伦任盟长。昭乌达盟辖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扎鲁特、阿鲁科尔沁五个旗及林西、开鲁两个县。
10月22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张学思、高崇民签发政字第一号令,批复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呈请恢复地方自治,并准予施行。2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讨论通过恢复呼伦贝尔自治。11月1 日《东北日报》报道,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恢复自治,成立地方自治政府。
11月13日兴安省政府机关决定由扎兰屯迁移至索伦。25日开始搬迁,王爷庙事务由省政府秘书长宋振鼎驻任办理。
11月26日***中央电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准备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兴安盟王爷庙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东西部蒙、汉、回等各族代表共393人,其中包括工人、革命军人、农民、牧民、妇女、青年以及蒙古族上层人士及宗教人士。云泽(乌兰夫)主席致开幕词。
24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乌兰夫)在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并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大纲》作了说明。
27日,会议一致通过了云泽(乌兰夫)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政府自治宣言、施政纲领、组织大纲等文件。
29日,选举产生了内蒙古自治政府临时参议会及组***员,云泽(乌兰夫)等121人当选为参议员。
5月1日,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委员21人,云泽(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当选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驻会参议员11人,博彦满都为议长,吉雅泰为副议长。会议期间,收到了***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辽吉省委、绥蒙政府等各地党政组织的贺电,辽吉省、黑龙江省政府派代表到会祝贺。会议还通过了《给***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致敬电》。《东北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内蒙古解放的道路》。《内蒙古自治报》对会议进行了详细报道。
5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召开第一次委员会,确定了各部负责人。王再天任办公厅厅长,奎璧任民政部长,阿思根任军事部长,特木尔巴根任财政经济部长,朋斯克任公安部长,高布泽博任文化教育部长,松津旺楚克任参事厅长。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随之撤销。
5月1日下午7时,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
5月13日兴安省政府发布第5号公告,宣布自5月15日起取消兴安省建制。至此,原由兴安省所辖的纳文慕仁盟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盟长额尔登,盟址设在扎兰屯,辖莫力达瓦、巴彦、布特哈、阿荣、喜扎嘎尔等旗。
△ 锡林郭勒盟政府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辖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嘎左、阿巴嘎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右、浩济特左,浩济特右、乌珠穆沁左、乌珠穆沁右等旗。
△ 察哈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辖商都县,太仆寺左、太仆寺右、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明安等旗。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共辖1个市(王爷庙)、1个县、5个盟、24个旗(市)。即:王爷庙(后改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察哈尔、锡林郭勒盟,海拉尔、满洲里市(县级市),额尔古纳、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布特哈、阿荣、莫力达瓦、巴彦、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喜札嘎尔、正蓝、正白、镶白、商都、镶黄、太仆寺左、太仆寺右、明安、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有、阿巴嘎左、阿巴嘎右、浩济特左、浩济特右、东乌珠穆沁、西乌珠穆沁旗。全区总面积53.8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83.2万人。
△ 赤峰市建制撤销,所辖地区并入赤峰县.
△ 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将王爷庙改称乌兰浩特市。
1月15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发布命令,呼伦贝尔地方取消自治,改称呼伦贝尔盟,任命额尔钦巴图为盟长。呼伦贝尔盟辖海拉尔市、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市、牙克石街和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额尔古纳、陈巴尔虎、索伦等旗。
8月24日***西北局决定撤销宁绥工委,改组宁夏工委与伊西工委。伊西工委辖鄂托克、乌审、杭锦、阿拉善,陶乐,惠农、石咀山、平罗、磴口等旗县。
△ 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撤销喜札嘎尔旗,其区域并入西科前旗(今科尔沁右翼前旗)。
△ 赤峰市建制恢复,隶热河省热中专署。
4月5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统一各旗(不包括县市)行政村名称,规定凡农业区各旗的行政村,今后统称“嘎查”(村),自然屯称“爱里”。
4月11日莫力达瓦旗与巴彦旗合并,称莫力达瓦旗;扎赉诺尔街并入满洲里市,成为满洲里市的一个区(即今扎赉诺尔矿区)。
△ 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简称“呼纳盟”。额尔钦巴图任盟长。15日,***呼纳盟委员会成立,高锦明任书记。
5月1日***中央东北局决定,将原属热河省的昭乌达盟、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6月13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绥蒙区改称绥远省,绥蒙政府改称绥远省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4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张家口市,辖6盟,3市、4县、31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8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4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哲里木盟  驻通辽县  2县  5旗
 通辽县(城关区)  开鲁县(城关)
 扎鲁特旗(鲁北)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科尔沁左翼中旗(架马吐)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5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中部联合旗(贝子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5旗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划归兴安盟领导。(1949年3月2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
◎将兴安盟“西科中旗”和“西科后旗”分别改称“科尔沁右翼中旗”和“科尔沁右翼后旗”(1949年3月)
◎哲里木盟“东科中旗”和“东科后旗” 分别改称“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1949年4月)
◎1949年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令:
 1.撤销呼伦贝尔盟、纳文慕仁盟,合并设立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盟府驻海拉尔市。
 2.撤销巴彦旗,并入莫力达瓦旗。旗人民政府驻布西。
◎扎赉诺尔街并入满洲里市,成为满洲里市的一个区(即今扎赉诺尔矿区)(1949年4月11日)
◎阿鲁科尔沁旗所属的乌兰努图克的三山、温都和硕、胡吐嘎、乌珠尔花、哈布其拉、浩尔吐庙、浩布皋、烧锅窑、上井子等9个嘎查(村)连同根苏布根达坝以南的沙布冷山林区,划归巴林左翼旗。(1949年4月)
◎热河省的昭乌达盟、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中央东北局1949年5月1日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市迁至张家口市。(政务院1949年11月24日批准)
◎巴林左翼旗所属的查干沭沦河以东的孤榆树、羊场沟、小五十家子等村划归林西县。
⊙1949年11月23日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便于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领导,将内蒙古自治政府由乌兰浩特市迁驻张家口市。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准予内蒙古自治政府迁驻张家口市。之后,内蒙古自治政府陆续迁驻张家口市。12月23日开始办公。1950年6月25日迁移全部完毕。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1.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2.撤销喜扎嘎尔旗,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
 3.自治区直辖的乌兰浩特市和突泉县划归兴安盟。
 4.鲁北县更名为扎鲁特旗。
内蒙古自治区1950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张家口市,辖6盟,3市、7县、32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9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布特哈旗(扎兰屯)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4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哲里木盟  驻通辽县  2县  5旗
 通辽县(城关区)  开鲁县(城关区)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5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中部联合旗(贝子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召见乌兰夫、刘春等,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划界问题。周恩来总理根据党中央和***主席的指示,确定将历史上属于内蒙古的区域划归内蒙古,建立东西部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问题,考虑到归绥市在历史上曾是内蒙古的中心,根据乌兰夫的意见,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设在归绥市。
◎设立喜桂图旗,由牙克石街、索伦旗的扎罗锝区、免渡河区及布特哈旗的博克图努图克(区)为其行政区域。驻牙克石(1950年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由架马吐迁至巴彦塔拉。(195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阿鲁科尔沁旗西拉沭沦河东的太平河、义河沙拉、仑力搞、小白吉林等4个村划归开鲁县。(1950年8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民字第72号】批准)
◎将原察哈尔省的化德县第三区,多伦县第二区除外,将原宝源县张多公路以北与沿太仆寺左旗南界相毗连的全部“租银地”,均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原化德县第三区由商都县管辖,原宝源县张多公路以南和原多伦县第二区合并,另设沽源县。原3县大部分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另设化德、多伦、宝昌3县。(政务院1950年5月批准;8月12日实施)
◎察哈尔盟驻地由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迁至宝昌县城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张家口市,辖6盟,4市、7县、33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9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布特哈旗(扎兰屯)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4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哲里木盟  驻通辽县  2县  5旗
 通辽县(城关区)  开鲁县(城关区)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5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中部联合旗(贝子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阿鲁科尔沁旗德博勒庙努图克的台河南岸五闾、朝鲜等2个村划归开鲁县领导。(1951年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批答<51>民字第5号】批准)
◎设立鄂伦春旗,以喜桂图旗的托扎明苏木及莫力达瓦旗的甘奎、诺敏、多布库尔3苏木为其行政区域。驻小二沟,由呼纳盟领导(政务院1951年4月7日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宝昌县第五区波罗素庙、戴家营、三盖淖、脑包洼、阎油房5个行政村14自然村划归察哈尔省张北县。(1951年4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设立通辽市(县级),通辽县城关区以为其行政区域(1951年7月17日政务院批准)
◎1951年1月满洲里市军政委员会成立,直属东北局和东北军区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归绥市,辖6盟,4市、7县、30旗、1自治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9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3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通辽县(通辽市)  开鲁县(城关区)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4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撤销鄂伦春旗,设立鄂伦春自治旗。(1952年5月31日内务部批准)
◎撤销中部联合旗,并入西部联合旗。(1952年6月6日政务院批准)
◎撤销科尔沁右翼后旗,分别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政务院1952年6月6日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张家口市迁至归绥市。(政务院1952年6月28日批准)
 ⊙1952年5月12日,***中央批准同意***中央华北局《关于内蒙古与绥远工作关系问题的四项解决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央内蒙古分局、内蒙古军区一级领导机关,全部迁驻归绥市;绥远省人民政府由政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但各有重点,省的一般行政事宜和非民族自治区领导重点在中央,辖区内各盟旗民族事务领导重点在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白音他拉努图克的白音他拉、双龙镇2个农业村共11个自然屯,划归扎鲁特旗第三区。(1952年12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民字第58号】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1行政区、3盟、4市,7县、30旗、1自治旗。
东部行政公署  驻乌兰浩特市  3县  17旗  1自治旗
  突泉县(突泉镇)  通辽县(通辽市)  开鲁县(城关区)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扎赉特旗(音德尔) 喜桂图旗(牙克石)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奈曼旗(大沁他拉)           库伦旗(库伦)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4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宝沙岱诺)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撤销呼纳、兴安、哲里木3盟,合并设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昭乌达盟由该公署领导。(内务部1953年4月1日批准)
 ⊙1953年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东部呼纳、兴安、哲里木等盟,保留昭乌达盟,合并成立内蒙古东部行政公署。2月1日,内蒙古东部行政公署在乌兰浩特市成立。
◎将通辽、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4市改为自治区直接领导。(政务院1953年5月10日批准)
◎1952年7月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民字第71号】报告;1953年5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1.巴林左翼旗所属敖尔盖努图克的7个牧业嘎查、索博嘎努图克的3个牧业嘎查和7个农业村划归巴林右翼旗领导;
 2.巴林右翼旗所属查干沭沦努图克的九连庄、太平庄、二八地、温都和硕、兴隆庄等5个村及白音汉努图克的巴吉沟、黑山头2个村划归林西县领导;白音布统区划归阿鲁科尔沁旗领导;隆昌区划归巴林左翼旗领导;。
 3.林西县第三区的西羊场村和崔家窑子、苇塘营子2个自然村划归克什克腾旗。
◎察哈尔盟明安太右联合旗驻地由女子部迁至宝沙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3年6月30日批准)
◎将锡林郭勒盟政府所在地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3年9月4日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绥远省人民政府正式合署办公。(政务院1953年10月2日批准,11月1日执行)
 ⊙***中央蒙绥分局提出建议后,经蒙绥两政府反复酝酿,并在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上一致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7盟、2行政区、2省辖市,24县、4市、47旗、1自治旗、8市辖区、1矿区、2镇。
 庆凯区       回族自治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一 区       二 区       郊 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索伦旗(南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镇)        阿荣旗(那吉屯) 额尔古纳旗(三河)         莫力达瓦旗(布西)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开鲁县(城关区)  通辽县(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扎鲁特旗(鲁北镇)         库伦旗(库伦)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      奈曼旗(大沁他拉)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4旗
 东部联合旗(乌拉哈拉格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多伦城)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新宝力格)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尔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宝沙岱诺)
乌兰察布盟  驻固阳县  1县  4旗  1矿区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
伊克昭盟  驻东胜县  1县  7旗
 准格尔旗(沙圪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郡王旗(阿勒腾席热) 杭锦旗(锡尼镇)          扎萨克旗(新街)            乌审旗(达布察克)
平地泉行政区  驻平地泉镇  1镇  11县  4旗
 集宁县(平地泉镇)  兴和县(城关)  丰镇县(城关) 
凉城县(新堂)  清水河县(清水河) 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 托克托县(托克托)   萨拉齐县(萨拉齐镇)  武东县(大滩)     卓资县(卓资山) 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
 土默特旗(呼和浩特市)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     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 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
河套行政区  驻陕坝镇  1镇  4县  2旗
 临河县(解放镇)  五原县(隆盛长)  安北县(兴安镇) 狼山县(永安堡)
 达拉特后旗(三道桥)          杭锦后旗(塔尔湖)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将固阳县就近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54年1月7日内务部批准;1954年8月绥远省人民政府【民建字第1号】命令)
 ⊙鉴于集宁专区的固阳县城是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固阳县管辖地区,部分与乌兰察布盟所属旗、矿区交叉,而且距集宁专署较远,为便于领导和加强民族团结。
◎1954年1月28日政务院批准,1954年3月5日实施:
 1.绥远、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2.改集宁专区为平地泉行政区、陕坝专区为河套行政区,两行政区均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
 3.绥东旗县并存问题应结合普选即行解决,将4旗调整为察哈尔右翼前、中、后3旗。
 4.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自治区取消区域自治,改称伊克昭盟人民政府和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
1954年1月11~17日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归绥市举行。会议决定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1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204次会议,同意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关于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议的报告》;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举行联席会议,通过贯彻《关于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决议》;28日,中央人民政府了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命令遵照执行。3月6日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原绥远省辖区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 6月26日,伊克昭盟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2月11日绥远省人民政府【民建字第5号】命令:
 1.撤销归绥县,并入土默特旗。
 2.撤销晏江县,设立达拉特后旗;驻塔尔湖镇。
 3.土默特旗划归集宁专员公署。
⊙1954年3月3日以原归绥县所属地区为基础,同时将萨拉齐县的沙尔沁、云社堡、章圪台、杭盖等4个村,托克托县的塔布子、乃莫板申、口肯板申、郭家营、北得力兔等5个村,和林格尔县的一间房、小西平、班定板等3个村,划归土默特旗。原归绥县的召河区划归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磴口乡划归石拐沟矿区,其余分布在呼、包两市、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凉城、武川、武东、清水河,以及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等旗县市的村庄,均交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
◎将卓资县石坝乡的北山湾、仁义乡的于家湾、阿力又沟划归镶兰镶红联合旗。(1954年2月)
◎归绥市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4月20日批准)
◎1954年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1.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将原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改为呼伦贝尔盟,盟人民政府设在海拉尔市,辖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3市;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陈巴尔虎、索伦、额尔古纳、喜桂图、莫力达瓦、阿荣、布特哈、科尔沁右翼前、扎赉特、科尔沁右翼中12旗及鄂伦春自治旗和突泉县。
 2.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3市改为县级市,划归呼伦贝尔盟领导。
 3.通辽市改为县级市,划归哲里木盟领导。
◎乌盟乌拉特前旗第二努图克划归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同时将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第七区划归乌拉特前旗。(1954年6月20日)
◎平地泉行政区萨拉齐县第二区、河南的德胜泰、张顺营子2个乡划归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领导。(1954年6月政务院批准)
★兴和县第四区皂火口乡所属的王三元、小河子、戈家子、杨树营4个自然村以及第三区鄂卜坪乡所辖的坝沟、洞沟2个自然村,掌面乡所辖的大梁沟、占家地2个自然村划归察哈尔右翼前旗。(1954年3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建字13号】批准)
◎撤销陶林县和绥东四旗中心旗建制,改划为三旗:绥东四旗中心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的7个乡、1个嘎查和陶林县的7个区、62个乡,合并改为察哈尔右翼中旗;原正黄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前旗。(1954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
★陶林县建制撤销,并将原东四旗中心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旗政府由集宁迁至土木尔台。原镶蓝镶红联合旗与原陶林县合并改为察哈尔右翼中旗,旗政府由卓资山迁至原陶林县城科布尔。原正黄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前旗,旗政府由八苏木迁至官村,将官村改称土贵乌拉镇:(1954年3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建字96号】批准)
 1.察哈尔右翼前旗的行政区域,以原正黄旗二、三、四区及原东四旗中心旗二区大部地区为基础,将集宁县第五区土城子、李英2乡,第五区大坝沟、正沟、北窑、贾家4个乡及馒头沟的一道沟及朱家等自然村和卓资县的八音沟、大卜沟2个乡及金城洼乡的大部自然村和兴和县第四区皂火口乡所辖的王三元、小河子、戈家子村、杨树营等自然村,以及第三区鄂卜平乡所辖坝沟、洞沟,掌面乡所辖大梁沟、占家地等自然村划入后形成。
 2.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行政区域,以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一区及原陶林县西半部的五个区为基础,并将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三区所辖的转山子、大南沟2个乡及十一苏木的东西营子村和卓资县北部的金盆、转经召、三道沟3个乡及东胜乡的半个乡划入后形成。
 3.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行政区域,以原东四旗中心旗第一区及原正黄旗第一区,原陶林县红格尔图、土牧尔台两区,集宁县第七区为基础,并将原东四旗中心旗第三区大房子乡,集宁县第三区高家地、三苏木房子、刘五村等3个乡划入后形成。
 4.原绥东四旗中心旗第三区的沙帽营、马莲滩、坝王河3个乡归于集宁县;第三区的二家坎、布联营、南房子雌老文克齐等4个乡及二区印堂子乡划归卓资县。
 5.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二区划归凉城县;第三区阿贵沟、河子2个乡及十一苏木的大部划归卓资县。
 6.原正黄旗第二区的营子川、伯楞营子2个乡及马家湾、仓房梁、三岔口、赵家山、石贲沟、好来沟、庙沟、老利海等自然村划归兴和县。第三区木栋脑包和楼子庙的各一半划归集宁县。
◎设立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驻白云鄂博办事处(195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乌兰察布盟与河套行政区的界线做调整,东以乌梁素海东海畔和大退水,北以乌加河,西北以杭锦后旗农场分界为乌盟与河套行政区的界线。河套行政区将上项界线以外的五原县4个乡,安北县15个乡,达拉特后旗4个乡,狼山县2个乡,和杭锦后旗的部分居民划归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和乌拉特前旗分别领导。(1954年10月1日)
◎土默特旗“七努图克” 划归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954年10月)
◎平地泉行政区武东县的巧尔起召底村(四户蒙民)移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领导。(1954年11月24日)
◎平地泉行政区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北山湾村划归卓资县。(1954年12月3日)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杨合洼村所属的田家窑自然村划归河北省尚义县领导。(1954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丰镇县所辖南营子、双胜堂、东坊和李家坊4个村划归察哈尔右翼前旗;同时将察哈尔右翼前旗所辖的欧家营村划归丰镇县。(1954年12月24日平地泉行政区人民政府【民建字第273号】通知)
◎平地泉行政区卓资县小水沟乡所辖1个自然村(7户)划归丰镇县。(1954年12月29日)
◎喀尔沁左翼后旗人民政府驻地由吉尔嘎郎迁至甘旗卡。
◎丰镇县三区(官村)划归察哈尔右翼前旗。
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5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7盟、2行政区、2省辖市,24县、4市、47旗、1自治旗、9市辖区、1矿区、2镇。
 庆凯区       回族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一 区       二 区       郊 区       回族自治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索伦旗(南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镇)        阿荣旗(那吉屯) 额尔古纳旗(三河)         莫力达瓦旗(布西)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开鲁县(城关区)  通辽县(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扎鲁特旗(鲁北镇)         库伦旗(库伦)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      奈曼旗(大沁他拉)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4旗
 东部联合旗(乌拉哈拉格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多伦城)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新宝力格)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尔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宝沙岱诺)
乌兰察布盟  驻固阳县  1县  4旗  1矿区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
伊克昭盟  驻东胜县  1县  7旗
 准格尔旗(沙圪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郡王旗(阿勒腾席热) 杭锦旗(锡尼镇)          扎萨克旗(新街)            乌审旗(达布察克)
平地泉行政区  驻平地泉镇  1镇  11县  4旗
集宁县(平地泉镇)兴和县(城关)   丰镇县(城关)  凉城县(新堂) 
清水河县(清水河)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托克托)萨拉齐县(萨拉齐)武东县(大滩)  卓资县(卓资山) 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
土默特旗(呼和浩特市)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     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 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
河套行政区  驻陕坝镇  1镇  4县  2旗
 临河县(解放镇)  五原县(隆盛长)  安北县(兴安镇) 狼山县(永安堡)
 达拉特后旗(三道桥)          杭锦后旗(塔尔湖)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1955年7月30日决定:(1956年1月1日实施)
 1.撤销热河省,将热河省所属的行政区域,按国务院建议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2.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撤销热河省,现属热河省的宁城、赤峰、乌丹3县和敖汉旗、咯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由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领导。
◎准格尔旗黄河北岸的第一、十四两个区,共14个乡划归平地泉行政区萨拉齐县领导。(1955年1月10日)
◎兴和县杨合洼乡所辖的田家窑村划归河北省尚义县领导。(1955年2月12日)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原属的新民区移交平地泉行政区察哈尔右翼后旗领导。(1955年2月16日)
◎乌兰察布盟乌拉特前旗所辖南牌乡和达拉亥乡的东圪巴、贾燕窑子、贾家窑子、南营子等4个自然村划归包头市;同时将包头市所辖土黑麻淖乡和金巴兔乡的二规矩、任福窑子、锁子圪旦等3个自然村划归乌拉特前旗(1955年6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集宁县所属的半个井村、南河渠、黄家梁村划归平地泉镇。(1955年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撤销呼和浩特市回民自治区,设立回民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批准)
◎撤销翁牛特蒙古族自治区,设立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1955年)
◎设立包头市回民自治区,以一区东门大街及以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6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8盟、2行政区、2省辖市,26县、6市、52旗、1自治旗、9市辖区、1办事处、1镇。
 回族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东河区       青山区       昆都伦区      石拐矿区    郊 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索伦旗(南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镇)        阿荣旗(那吉屯) 额尔古纳旗(三河)         莫力达瓦旗(布西)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 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开鲁县(城关区)  通辽县(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镇)        扎鲁特旗(鲁北镇)         库伦旗(库伦镇)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     奈曼旗(大沁他拉镇)
昭乌达盟  驻赤峰县  3县  7旗
 赤峰县(赤峰镇)  林西县(城关)   宁城县(天义镇)
 巴林左旗(林东)            巴林右旗(大板)          克什克腾旗(经棚) 阿鲁科尔沁旗(天山)        敖汉旗(新惠)             喀喇沁旗(公爷庙)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5旗
 东乌珠穆沁旗(喇嘛库伦庙)       西乌珠穆沁旗(王盖庙)       阿巴嘎旗(汉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太仆寺旗  2县  4旗
 多伦县(多伦城)  化德县(城关)
 正蓝旗(黄旗大营子)          商都镶黄旗(新宝力格)       正镶白旗(查汉淖尔) 太仆寺旗(宝昌镇)
乌兰察布盟  驻固阳县  1县  4旗  1办事处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
伊克昭盟  驻东胜县  1县  7旗
 准格尔旗(沙圪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郡王旗(阿勒腾席连) 杭锦旗(锡尼召)          扎萨克旗(新街镇)           乌审旗(达布察克镇)
巴彦淖尔盟  驻巴彦浩特市  1市  1县  2旗
 阿拉善旗(巴彦浩特市)         额济纳旗(建国营)
平地泉行政区  驻集宁市  1市  11县  4旗
集宁县(集宁市) 兴和县(城关)    丰镇县(城关镇) 凉城县(新堂)
清水河县(清水河)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萨拉齐县(萨拉齐)托克托县(托克托)武东县(旗下营)   卓资县(卓资山镇)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
土默特旗(呼和浩特市)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镇)    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 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
河套行政区  驻陕坝镇  1镇  4县  2旗
 临河县(解放镇)  五原县(城关镇)  安北县(新安镇) 狼山县(永安堡)
 达拉特后旗(三道桥)          杭锦后旗(塔尔湖)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平地泉行政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的新民区和土牧尔台区东方乡的黄合少、刘家沟两村划归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领导。(1956年1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将吉林省长岭县第七区保康镇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管辖。(195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
★撤销平地泉镇,设立设集宁市,受平地泉行政区人民委员会领导。(195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复)
 ⊙4月10日平地泉镇改设集宁市。并将集宁县所辖榆树乡的9个村、那森格勒乡的5个村及边墙乡的小贲红、乔家、陈家村等17个村划归集宁市。(1956年3月10日内蒙古人民委员会令)
★同意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称翁牛特旗。(1956年3月9日国务院【国一内习字第40号】批准)
★撤销乌丹县,将乌丹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翁牛特旗。(1956年3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5次会议决定)
★1956年4月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6次会议决定:
 1.将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合并,改立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
 2.将所属阿拉善旗巴彦浩特镇,改设为巴彦浩特市,由巴彦淖尔盟领导。巴彦淖尔盟人民委员会驻巴彦浩特市。
 3.调整后,巴彦淖尔盟管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及巴彦浩特市4个行政单位。
◎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前进、勇士两乡划归卓资县。(1956年4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撤销包头市一区、二区、回民自治区,设立昆都伦区、东河区、青山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6年5月15日批准)
★将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左杖子村划归辽宁省凌源县领导。(1956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复)
◎土默特旗的林坝乡划归和林格尔县。(1956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昭乌达盟驻地由巴林左旗迁至赤峰镇。(国务院1956年6月1日批准)
◎陕西省靖边县巴兔滩乡划归绥远省乌审旗。(内务部1956年6月1日批准)
◎翁牛特旗驻地由乌敦套海迁至乌丹乡。(国务院1956年6月1日批准)
★1956年6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1次会议决定:
 1.将东部联合旗划分为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属东部联合旗的第一、二、三、四和图拉嘎等5个苏木,旗人民委员会设在王盖庙;西乌珠穆沁旗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属东部联合旗的第五、六、七等3个苏木,旗人民委员会设在喇嘛库伦庙。
 2.西部联合旗改名为阿巴嘎旗。
◎喀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政府驻地由巴彦塔拉迁至保康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6年7月20日批准)
◎和林格尔县原属崞县窑乡的十三号、八号、二十号、十六号、十九号等5个村划归清水河县。(1956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7次会议决定:
 1.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和宝昌县。
 2.扩大正蓝旗行政区域,即将明安太右联合旗的第一、二、三、四等4个苏木及五、六联合苏木一部和原宝昌县第三区(哈叭嘎区)划归该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改驻黄旗大营子。
 3.太仆寺左旗改称太仆寺旗,并将宝昌县的第一、四、五、六、七等5个区划归太仆寺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改驻宝昌城内。
 4.正白厢白联合旗改称正厢白旗,并将明安太右联合旗的七、八联合苏木及五、六联合苏木大部和原宝昌县第二区(龙王庙区)划归该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改驻改驻和硕庙。
 5.商都厢黄联合旗改称商都厢黄旗,并将原属正厢白旗的第四、第五2个苏木的西部划归该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仍驻哈印海尔巴庙。
 6.调整后,察哈尔盟共辖4旗2县,即:正蓝旗、太仆寺旗、正厢白旗、商都厢黄旗和多伦县、化德县。
 ⊙ 正蓝旗原驻地那日图;太仆寺左旗原驻地炮子营;正白厢白联合旗原驻地布尔都庙。
★撤销石拐沟矿区。将原石拐沟矿区所属第二区的石拐、福永、大发窑、堿水渠、厂汗沟等5个乡及第一区阿什拉沟乡的道尔吉忽洞召村划归包头市领导;将第一区的新胜、乔屹齐、阿什拉沟(道尔吉忽洞召村除外)、白彦楞、腮忽洞、登口、厂汗大坝等7个乡及吉忽伦图嘎查划归固阳县领导。(1956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复)1956年10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批准
◎土默特旗的台阁牧、攸攸板、坝口子、白塔、罗家营、小井、讨思浩、毫沁营、哈拉沁、布塔气、榆林子、保合少、什字、陶卜齐、大窑子、巧尔报、喇嘛营等17个乡和桃花板乡的勾子板村划归呼和浩特市。(1956年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武东县的壕欠村划归察哈尔右翼中旗;同时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四合村划归武东县。(1956年9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河北省围场县太平地乡双敖包自然屯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按丹沟乡领导。(1956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
◎设立包头市石拐沟矿区。(1956年11月20日批准)
◎撤销呼和浩特市庆凯区,并入回民区、玉泉区。(呼和浩特市1956年11月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1957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8盟、2行政区、2省辖市,26县、6市、52旗、1自治旗、9市辖区、1办事处、1镇。
 回族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东河区       青山区       昆都伦区      石拐矿区    郊 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驻军及商民如不悬挂白旗投降,则一律攻杀。15日,胜福等率军武装进入呼伦城,强行驱逐当地清王朝官员,占领官署,逼迫清军退出城外,交出行政权。然后立即宣告“独立”,脱离与清王朝关系,成立了隶属于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政府的“自治政府”。
2月2日伪装成蒙古兵的一营俄军和数百名蒙古兵在车和扎率领下攻打胪膑。胪膑驻军奋起反击,打退俄军及蒙古兵,击毙沙俄西伯利亚第15号联队军官和数名俄兵,缴获俄军数十幅军用地图。4日上午8时,胜福所部马步兵400余人在沙俄军马步炮兵800余人的协同下再次进攻胪膑,清王朝为避免中俄武装冲突,遂令胪膑驻军撤出呼伦贝尔。不久,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在沙俄支持下控制了呼伦贝尔地区。
同月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决定取消清王朝所设呼伦贝尔兵备道,恢复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治所在呼伦城。同时撤销了清末所设的呼伦直隶厅、胪膑府等建置。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设绥远城将军,监督节制归化、托克托、萨拉齐、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宁远、兴和、陶林、丰镇、五原、东胜等十二抚民厅;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四子部落旗)、达尔罕贝勒旗(喀尔喀右旗)、茂明安旗、西公旗(乌喇特前旗)、中公旗(乌喇特中旗)、东公旗(乌拉特后旗)等六旗;伊克昭盟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鄂托克旗 (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杭锦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札萨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等七旗及土默特旗。但十二抚民厅仍由山西省归绥道行使行政管辖权。
△ 中华民国政府改归绥道为归绥观察使,所属十二抚民厅一律改为县,即归化县、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萨拉齐县、武川县、五原县、东胜县、宁远县、丰镇县、兴和县、陶林县。抚民厅原设同知、通判等官职均改称县知事,仍归绥远城将军监督节制。
7月18日中华民国政府降赤峰直隶州为赤峰县.
同年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设热河都统,监督节制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及境内所设府、县。卓索图盟辖有喀喇沁左、中、右,土默特左、右,唐古特喀尔喀,锡埒图库伦七旗:昭乌达盟辖有巴林左,右,敖汉左、右,翁牛特左,右,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喀尔喀左翼,扎鲁特左、右,奈曼十二旗;热河都统直辖朝阳、赤峰、阜新、平泉、绥东、凌源、建平、林西,开鲁、承德、滦平、围场、隆化,丰宁等府县。
△ 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设察哈尔都统,统辖察哈尔左、右翼之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八旗及太仆寺左翼、太仆寺右翼、牛羊群、商都等四牧群;监督节制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左、右,阿巴嘎左、右,浩齐特左、右,阿巴哈纳尔左、右等十旗。
△ 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哲里木盟仍辖科尔沁左翼前、中、后,科尔沁右翼前、中、后,郭尔罗斯前、后,扎赉特,杜尔伯特等十旗,归蒙藏事务局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节制。其中科尔沁左、右翼六旗受奉天省监督节制,郭尔罗斯前旗受吉林省监督节制,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受黑龙江省监督节制。
△ 中华民国政府沿袭清制,将阿拉善旗(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仍单独设立,不设盟,各为独立旗(亦称之为特别旗),直属蒙藏事务局管辖,同时受宁夏护军使节制。
夏中华民国政府决定裁撤归化城副都统,由绥远城将军兼理归化城土默特旗政。同时裁撤归绥观察使,将归化县和绥远城粮饷同知厅合并,更名为归绥县。改绥远城将军为行政长官,设置军政、民政两厅,与山西省分治。
9月4日满洲里交涉局禀称:今年春间,库伦活佛派三喇嘛与蒙员密商,将满洲里迤北至煤窑、阿巴街河西北至俄界一带地方约计百里,拟定价值售予俄人。该地出产以“旱獭为最”。俄人已派黄牌队前往征税,与蒙人税务人员发生争端.经驻呼伦“俄外交部官员会同蒙员,将此一带地区界址划清,仍归俄人管辖。”为此,中华民国外交部照会俄使指出:“该处属于黑龙江省,完全为中国领土.蒙人安得私售?此事果若属实,中国政府不能承认”。
△ 中华民国政府改多伦诺尔厅为多伦县,归直隶省口北道管辖。
△ 因宁远县与他省县名重复,中华民国政府决定,改宁远县为凉城县,隶绥远城将军监督节制。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城将军为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绥远特别行政区辖原归绥道所属十二县、乌兰察布盟六旗、伊克昭盟七旗。同时,改归化城土默特旗为土默特总管旗,增设总管,不设盟,由绥远特别行政区直辖。6月,绥远特别行政区东部丰镇、凉城、陶林、兴和四县划归察哈尔特别区管辖后,始设绥远道,设道尹,管辖绥远特别行政区其余八县。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热河特别区,设热河都统,为最高军政、民政长官,下设热河道,置道尹治理所辖各县民政。热河特别区辖卓索图盟七旗、昭乌达盟十二旗和原热河都统直辖十四县。
6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察哈尔特别区,设察哈尔都统,为最高军政、民政长官,特别区下设兴和道,设道尹,管辖绥远特别行政区所划归的丰镇、凉城、陶林、兴和四县和直隶省口外道所划归的张北、沽源、多伦三县。同时,察哈尔特别区还统辖察哈尔左右翼八旗及四牧群和锡林郭勒盟十旗。
8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阿拉善、额济纳两旗的行政事务交由宁夏处理,军事防务归宁夏护军使节制。
同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在克什克腾旗境内设置经棚县,隶热河特别区热河道。
△ 因醴泉县与陕西省县名重复,中华民国政府将醴泉县更名为突泉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2月18日黑龙扛巡按使朱庆澜筹拟抚绥鄂伦春人办法呈中华民国大总统。内称鄂伦春向分五路,黑龙江缄则有库玛尔、毕拉尔二路;墨尔根城则有阿里、多昔尔二路;呼伦贝尔城则有托河一路,向归布特哈总管管束。后因该族苦其欺凌剥削,故在兴安城专设满洲总管,副管。清德宗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兴安城副总管裁撤,改设协领4员,分路经理.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又在库毕两河扼塞地方各设协署。五路佐校,由鄂人稍通汉语者担任。协领任务是入山抚绥,散放犒赏银两,切实收拢。该族文化落后,生计艰窘,抚绥方法非从教养入手,万难有济。已饬令库毕二路就所在荒地择腴垦种,由省拨给车犁牛马28头(18i),羌洋2 000余元,并又拨给毕路牛40头,替牧畜筹办处分养。
6月7日恰克图会议结束,《中、俄、蒙协约》(即《恰克图协约》)正式签字换文,共22条。6月9日,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宣告取消“独立”。6月12日,袁世凯派专使徐绍桢、荣勋赴库伦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外蒙古博克图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
11月6日中华民国政府派代表同沙俄公使库朋斯齐在北京签订《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 (亦称《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宣告结束,将呼伦贝尔划为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
△ 中华民国政府析突泉县南部地区设开化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 中华民国政府改开化县为?榆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 中华民国政府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巴林爱新荒设通辽县,隶奉天省洮昌道。
△ 中华民国政府改商都设治局为商都县,隶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
△ 隶属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正蓝两旗之陈巴尔虎蒙古(系公元1732年由布特哈迁来)分出,设置陈巴尔虎旗,仍归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月6日呼伦贝尔上层王公致电东三省巡阅使和黑龙江督军,情愿转呈中央撤销呼伦贝尔特别区域。1月28日,呼伦贝尔副都统贵福呈请取消呼伦贝尔特别区域,并取消中俄会订条件,中华民国政府批示照准,并发布撤销呼伦贝尔特别区域的政令,保留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务,归黑龙江省节制。
△ 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在呼伦贝尔地方增设呼伦县、胪膑县,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
2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改原设呼伦贝尔兵备道为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兼交涉员,管理新设三县一局及沿边18卡伦和外交事务,督办公署驻诲拉尔。
7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改宁夏护军使为宁夏镇守使,节制阿拉善旗军务。
7月11日外蒙古革命,宣布独立。
8月28日呼伦贝尔副都统署决定,由俄境迁入呼伦贝尔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安置在锡尼河(今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流域驻牧.翌年(公元1922年),约160余户、700多人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和哈木尼堪牧民由俄境内迁入呼伦贝尔锡尼河一带。经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建立了布里亚特旗。
12月17日中华民国政府令奇乾设治局改为三等县,仍归呼伦贝尔善后督办管辖。
同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批准在陈巴尔虎境内锡尼河流域建立布里亚特旗,隶属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公署,归黑龙江省节制。
△ 中华民国政府析敖汉左旗置敖汉南旗,治所在贝子府,属昭乌达盟。
△ 中华民国政府改集宁设治局为集宁县,隶察哈尔特别区。
3月15日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决定,将中东铁路沿线各铁路交涉分局改为市政分局,由吉林、黑龙扛二省铁路交涉总局会同市政管理局分别委任。各局管理沿线市政兼办铁路交涉事宜。定自4月1日起实行市政分局办事章程。市政分局主要有长春、张家湾、一面坡、横道河于、穆梭、绥芬河、安达、昂昂溪、扎兰屯、博克图、海拉尔、满洲里。
4月1日海拉尔铁路交涉分局正式改称海拉尔市政分局,并从中东铁路民政部直辖的“理事会”接管了市政管理权。
5月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称为呼伦贝尔道尹,督办公署亦改称道尹公署。
△ 中华民国政府改宝昌设治局为宝昌县.县治即今太仆寺旗宝昌镇(建于1930年)。宝昌县辖原太仆寺旗左、右翼牧群,镶白旗及正蓝旗各一部分地区。
△ 中华民国政府改固阳设治局为固阳县。辖原乌拉特后旗垦地和武川县所辖茂明安旗垦地等地区,隶绥远道。
△ 中华民国政府改包头设治局为包头县。辖原包头镇、乌拉特前、后二旗和达拉特旗部分地区,隶绥远道。
△ 冯玉祥率国民联军经过阿拉善所属磴口巴格(巴格为蒙古语,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沙金陶海巴格时,设置磴口县,归甘肃省宁夏道管辖。
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设立满洲里市,建立市政公所。
7月6日在国民政府委员会第77次会议上,内政部长提出特别区应改省制,并拟以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称绥远省,热河特别区改称热河省,察哈尔特别区改称集宁省,以旧直隶口北道十县划入集宁省范围及热、绥、集三省省会设置案,交中央政治会议讨论。
△ 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请将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特别区改省,并以旧直隶口北道十县并入察哈尔,改称集宁省案,是日由中央政治会议交山西政治分会审议。17日,阎锡山电国民政府表示赞成。
△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议决:批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改省,每省设委员5~7人。旧直隶道十县划归察哈尔省,察哈尔原划绥远之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四县仍归还绥远省。热河省会设于承德,察哈尔省会设于万全,绥远省会设于归绥。
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下令将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西康各特别区域均改为省,并组织省政府。省政府为委员制,任主席一人,主理省事。
10月国民政府改临河设治局为临河县,隶属绥远省。
11月1日察哈尔省政府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将原直隶省口北道所辖的宣化、怀来等十县划归察哈尔省;原兴和道所辖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及集宁等五县划归新成立的绥远省;撤销兴和道建置;置省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省会改设在张家口。察哈尔省共辖十六县、十八旗、四牧群。
同月东北政务委员会于洮安设立兴安屯垦公署,委任东北军炮兵司令邹作华为总办,着手军垦蒙地。垦区范围以辽宁省之洮安县、黑龙江省之索伦县(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为主,以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为辅。屯垦公署后迁至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下辖3个团、2个垦殖局及其他机构,分别驻于索伦、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王爷庙、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府等地。民国20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瓦解,
△ 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新成立的宁夏省管辖。但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对宁夏省有较大的自治权,旗务名义上归国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员会管理。
△ 奉系屯垦军进驻王爷庙,改王爷庙为兴安镇(亦称怀远镇)。
△ 国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域,将通辽县划归辽宁省管辖;将开鲁县划归新成立的热河省管辖。
△ 呼伦贝尔索伦六旗中的厄鲁特部落(系公元1732年由布特哈迁入)分出,成立厄鲁特旗,仍由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月1日绥远省政府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将原兴和道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集宁五县划归绥远省,撤销绥远道建置,置省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省会设在归绥,绥远省共辖有十五县、二设治局、乌兰察布和伊克昭两盟及土默特旗。
△ 热河省政府正式成立。以承德为省会,裁热河道,置省政府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卓索图、昭乌达两盟建置仍旧,划归热河省管辖。热河省下辖十五县、三设治局、二十旗。
同月国民政府改雅鲁设治局为雅鲁县,辖境相当于今扎兰屯地区。
2月15日国民政府改呼伦贝尔道尹公署为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所属各县公署均改称县政府。
10月15日呼伦贝尔交涉员奉令裁并后,由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接办各项公务。
3月4日国民政府析翁牛特左旗地一部设全宁设治局,同年改设治局为全宁县。
△ 国民政府颁发库伦旗政教分治办法5条,废止政教合一制度,重新设立库伦旗建制。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驻兴安屯垦军全军北撤,临撤走时大肆抢掠,王爷庙陷入混乱状态。吉林军在西撤路过八仙筒时,将绥东县政府抢劫一空,绥东县政府遂告瓦解。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军侵占了东北各省(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
△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及呼伦贝尔、西布特哈地区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
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
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后,执政博仪于是日在长春宣布就职。定年号为“满洲国”大同元年,仍用公历月日。伪满洲国国务院下设兴安局,专管蒙旗事务。
3月30日伪满洲国公布《兴安省官制》,分设东,南、北三个分省,并任命各分省省长。
△ 伪满洲国取消哲里木盟名称及建置,成立兴安南分省,归新设立的兴安局管辖。兴安南分省省会驻郑家屯(原名辽源),下辖七旗,即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三旗和扎赉特旗。原属哲里木盟的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郭尔罗斯后旗划归新设的滨江省,杜尔伯特旗划归新设的龙扛省,将通辽县改隶新设的奉天省,同时将兴安镇(亦称怀远镇)复改称王爷庙。
伪满洲国在呼伦贝尔地区设立兴安北分省,归兴安局管辖。兴安北分省省会驻海拉尔,其辖地的行政建制和区划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撤销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和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原新巴尔虎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合并成立新巴尔虎右翼旗,旗府驻阿尔坦额莫勒;原新巴尔虎左翼正白、正蓝、镶白、镶黄四旗合并成立新巴尔虎左翼旗,旗府驻阿穆古郎;原索伦左翼正白、镶黄二旗合并成立索伦左翼旗:原索伦右翼四旗合并成立索伦右翼旗。同时还辖有陈巴尔虎旗、室韦县、奇乾县和海拉尔、满洲里市。
△ 伪满洲国在西布特哈地区设立兴安东分省,归兴安局管辖。兴安东分省省会初设在齐齐哈尔,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初迁到扎兰屯。兴安东分省下辖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和设治局;同时撤销雅鲁县建制,设布特哈左翼旗和布特哈右翼旗;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索伦设治局改设索伦县。
夏共产国际从莫斯科派回曾涌泉(化名罗勃夫)和李森联系,以卖布、袜作掩护,活动于哈素、马群、美岱召,妥妥岱等地。
9月5日伪满洲国宣布取消蒙古王公制度,组织旗公署,改札萨克为旗长。
7月15日伪满洲国将兴安南分省所辖科尔沁右翼前旗改称西科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改称西科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改称西科后旗。
8月3日伪满洲国决定将直属国务院的兴安局改为兴安总署,分别管理兴安东、南、北三分省。
△ 国民政府决定撤销全宁县,并先后将天山、林东、鲁北三设治局分别改为天山县、林东县,鲁北县。
10月1日国民政府将宁城设治局改为宁城县,隶属热河省。
△ 伪满洲国在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和设治局所辖区域内成立了莫力达瓦旗(旗公署驻尼尔基)和巴彦旗(旗公署驻额尔和),二旗均隶兴安东分省。
同月昭乌达盟全境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伪满洲国取消了昭乌达盟的名称与建置,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成立兴安西分省,由伪满洲国兴安总署管辖。分省省会驻开鲁县城,下辖六旗二县,即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扎鲁特左旗、扎鲁特右旗、阿鲁科尔沁旗、林西县、开鲁县。相继撤销经棚、天山、林东、鲁北四县,并将原昭乌达盟的敖汉左旗、敖汉右旗、敖汉南旗、翁牛特左旗,翁牛特右旗、奈曼旗、喀尔喀左翼旗等七旗划归热河省。
△ 热河省全境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成为伪满洲国的一部分。伪满洲国取消了卓索图盟的名称与建置,在原热河省范围内、西拉木伦河以南设立伪热河省,仍以承德为省会,下辖承德、赤峰、朝阳等十五县、原卓索图盟七旗及原昭乌达盟的翁牛特左、右二旗、敖汉左、右、南三旗、奈曼和喀尔喀左翼旗等十四旗,各旗县直接归省公署管辖。
△ 伪满洲国在原西布特哈总管衙门辖地成立阿荣旗,旗公署驻红花梁子,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迁那吉屯(今那吉镇),隶兴安东分省。
△ 伪满洲国将布特哈左翼旗和布特哈右翼旗合并,成立布特哈旗,旗公署设在扎兰屯,隶兴安东分省。
△ 伪满洲国决定撤销天山县建置,并入阿鲁科尔沁旗。同时,撤销林东县建置,并入巴林左旗。
△ 伪满洲国将索伦左翼旗、宏伦右翼旗、厄鲁特旗、布里亚特旗四旗合并,成立索伦旗,旗府驻南屯。索伦旗隶兴安北分省。
△ 伪满洲国在翁牛特左旗西部设乌丹县,与翁牛特左旗并存,蒙汉分治,隶属热河省。同年,又将索伦县改建为喜扎嘎尔旗,隶属兴安东分省。
△ 伪满洲国撤销室韦县和奇乾县建制,成立了额尔古纳左旗(治奈如穆图,今三河镇)和额尔古纳右旗(治吉如穆图,系由奇乾改称)。隶属兴安北分省。
△ 日伪军侵占多伦县后,成立所谓察东特别自治区。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划归新成立的察哈尔盟。
△ 经国民政府批准,绥远省政府决定改包头县为包头市政筹备处。
△ 绥远省连年有秋,民间积储丰盈,因之年来仓储数量突飞猛进,截止至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终,已达
3月1日伪满洲国实行帝制,溥仪登基,成为伪满洲国皇帝,并改年号为康德。
10月1日伪满洲国公布新的《省官制》,原兴安四个分省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省。
12月1日伪满洲国将兴安总署升格为蒙政部,原兴安总署所辖兴安东、南、西、北四分省正式升格为兴安东、南、西、北四省。蒙政部除管辖兴安四省外,还辖有吉林、滨江、龙江等省所属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依克明安旗四蒙旗。
△ 伪满洲国实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将热河省的朝阳、阜新二县及土默特左、右二旗划归新成立的锦州省。又将热河省管辖的翁牛特左旗、奈曼旗划归兴安西省管辖。
同月伪满洲国撤销绥东县建置,将所辖区域划归奈曼旗和库伦旗,同时将喀尔喀左翼旗(原属昭乌达盟)及唐古特喀尔喀旗(原属卓索图盟)并入库伦旗,并将库伦旗由热河省划归兴安南省管辖,旗府驻库伦街。
△ 克什克腾旗与阿巴哈纳尔旗、正蓝旗、多伦县对接壤长达240公里的旗界共同进行了一次明确划分。这次划分旗界,除克什克腾旗让出920平方里草场外,其余全线均维持原状。
△ 伪满洲国将扎鲁特左旗和扎鲁特右旗合并,成立扎鲁特旗,旗府所在地为鲁北街,隶兴安西省管辖。
△ 兴安南省省会迁至王爷庙。
同年底 商都县被日伪军占领后,划归察东特别自治区。
△ 伪满洲国在敖汉左、右、南三旗境内设立新惠县,隶属热河省。
1月1日满洲里、海拉尔市政公署成立。民国29年(1940年)5月,根据伪满洲国第89号令,定海拉尔为市,设市公署;满洲里改为满洲里街,民国31年(1942年)又改街为市。
△ 察哈尔右翼四旗正式改隶绥远省。
△ 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绥境蒙政会)在归绥正式成立,沙克都尔扎布任委员长,巴宝多尔济等18人为政务委员。绥境蒙政会下辖绥远省境内的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及土默特特别旗、察哈尔右翼四旗(绥东四旗)。绥境蒙政会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同时受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的监督指导。
△ 日伪将察哈尔部改为察哈尔盟,在张北县城设盟公署,将宝昌县和沽源县合并为宝源县;将尚义、崇礼、化德三设治局均改为县;将察哈尔牛羊群改为明安旗、商都牧群改为商都旗、太仆寺左翼牧群改为太仆寺左旗,太仆寺右翼牧群改为太仆寺右旗。察哈尔盟下辖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明安、商都、太仆寺左、太仆寺有等八旗和多伦、宝源、商都、张北、康保、化德、尚义、崇礼等八县。
△ 伪蒙古军政府改化德县为德化市,不久又改为德化县。
12月17日伪满洲国颁布《热河省及锦州省内的旗制》、《关于蒙政部大臣在热河省及锦州省内实行旗制地区的权限的规定》。决定翌年(公元1937年)1月1日起,热河省所辖六旗与锦州省所辖二旗归蒙政部统辖。
△ 宁夏省所属磴口县与阿拉善旗在土地所有权及行政权等问题上发生争执。蒙藏委员会派员进行调解,确定磴口县土地所有权归阿拉善旗,政权归宁夏省。
9月4日日军占领察哈尔省全境,在张家口成立了伪察南自治政府,于品卿任主席。伪察南自治政府下辖宣化、怀来等察哈尔省南部的十个县。
10月27日绥远省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的操纵下,第二次蒙古大会在归绥召开。会议决定撤销伪蒙古军政府,成立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云端旺楚克任主席,同时将绥远省省会归绥改为厚和特别市,后又改为厚和豪特市。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下辖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一小部分、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及后设的巴彦塔拉盟。
△ 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成立后,新设巴彦塔拉盟,把绥远省东部以农业为主的大部分旗县划归该盟管辖,巴彦塔拉盟辖有归绥、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固阳、武川、丰镇、兴和、陶林、集宁、凉城等十二县和镶蓝、镶红、正红、正黄及土默特五旗。盟长为补英达赖。
12月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改归绥县为巴彦县,仍属巴彦塔拉盟管辖。
△ 日本侵略军占领安北设治局境东部地区后,设安北县,归巴彦塔拉盟管辖。退踞后套的国民党绥远省政府占有安北设治局境西部地区,民国30年(公元1942年),亦改为安北县。
△ 伪满洲国决定将隶龙江省的突泉县改称醴泉县,仍属龙扛省管辖。同时决定翁牛特左旗从兴安西省划归热河省,井在该旗境内设立乌丹县,亦属热河省管辖。
△ 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决定将巴彦县并入厚和豪特市。
△ 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从晋北地区迁至绥西后套地区的陕坝,并将陕坝定为绥远省临时省会。
9月1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操纵下,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晋北自治政府合并改组为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首府设在张家口,同时撤销伪蒙疆联合委员会。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辖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塔拉盟、伊克昭盟(小部分地区)和察南政厅(伪察南自治政府改称)、晋北政厅(伪晋北自治政府改称)。这一地区一般称之为伪蒙疆地区。
1月1日伪满洲国在热河省旗县并存地区采取废县存旗措施。撤销新惠县,合敖汉左、右、南三旗成立敖汉旗(治新惠);撤销乌丹县,划归翁牛特左旗(治乌丹);撤销赤峰县,划归翁牛特右旗(治赤峰),撤销宁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归喀喇沁中旗(治平泉)和喀喇沁右旗(治平庄);撤销建平县,划归喀喇沁有旗;撤销建昌县和凌源县,划归喀喇沁左旗(治公营子)。
△ 伪满洲国决定将海拉尔市政管理处改为海拉尔市;将满洲里市政管理处降为满洲里街;将王爷庙改称为兴安街。
△ 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改称蒙古自治邦政府。
△ 伪满洲国决定将兴安东省的喜扎嘎尔旗划归兴安南省管辖。
10月25日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伪满洲国于哈尔滨签订《关于“康德6年”发生纠纷地域之“满洲帝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间现地国境确定混成委员会之作业综合议定书及附属文书》,双方于诺门罕边境地区的划界工作结束。
夏傅作义在临河八岱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全绥远省行政扩大会议,决定实行新县制。河套在原有的五原,临河、安北三个县的基础上,又从五原划地析置晏江县,从临河县划地析置狼山县和米仓县。
△ 伪满洲国决定复改满洲里街为满洲里市。
△ 绥远省政府决定将太安镇(陕坝)改为陕坝市政筹备处,为县级建制,隶属绥远省。
10月1日伪满洲国决定撤销兴安东省、兴安南省、兴安西省三省建置,成立兴安总省,仅保留了兴安北省建置。兴安东、南,西三省分别改称兴安东地区、兴安南地区、兴安西地区,井分别在三地区成立地区行署,归新设的兴安总省管辖。
△ 晋西北行政公署正式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 伪满洲国决定将兴安街复改为王爷庙街。
10月15日晋察冀边区委员会举行第19次会议,决定设置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四个行政区主任公署。
7月20日根据***中央及***晋绥分局决定,塞北区行政公署改为绥蒙政府,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领导。绥蒙政府辖4个专员公署,即绥西专员公署;绥中专员公署;绥南专员公署;雁北五专署。
△ 上午,苏联红军坦克兵、步兵进抵王爷庙,设在王爷庙的兴安总省公署等日伪政权彻底崩溃,王爷庙得到解放。苏军进驻王爷庙后,立即成立城防司令部,临时维持社会治安,同时设立临时政府——新兴安总省临时政府。
8月17日由晋察冀边区所属,***冀东区委员会派来干部,以张立文为首的30多人赴赤峰筹建赤峰市政府。是月下旬,中国***领导的赤峰市政府成立,张立文任市长。同时,赤峰县人民政府亦成立,县长李继昌。
△ 傅作义将绥远省政府迁回归绥后,撤销伪政权所设巴彦塔拉盟,恢复抗战前绥远省的地方行政建制。9月20日,撤销厚和豪特市名称,正式恢复归绥原名,升格为市,定为省会,井复设归绥县原建制,与归绥市分治。同时,恢复包头县原名,但仍保留包头市建制。
△ 察哈尔省全境获得解放,恢复原有的锡林郭勒盟十旗、察哈尔盟八旗八县的管辖区域。
△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德化县复称化德县,县治即今化德县城(原名嘉卜寺)。
△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察哈尔绥东四旗获得解放,归绥蒙政府管辖。翌年(公元1946年)9月,国民党傅作义部占领绥东四旗,隶属国民党绥远省政府所辖。
9月15日经***冀热辽中央分局批准,析翁牛特左旗西部地区重置乌丹县。
△ ***平泉县(含宁城地区)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成立。
10月1日在苏军支持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于海拉尔成立,辖原伪兴安北省地区。额尔钦巴图、善吉密图普分任主席、副主席。省政府设政务、财务、实业、公安4处。8日,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举行成立大会并通过自治省政府成立公告。苏军代表吉那基?尼柯莱维奇?卡尔洛夫、苏军驻海拉尔城防司令、苏联驻满洲里领事馆代表以及蒙古军队代表达瓦等20多人应邀参加大会。
12月1日***热北地委、热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决定恢复经棚县建置,成立经棚县政府,同时成立克什克腾旗政府和巴林左旗政府。
△ 为纪念贺龙司令员指挥解放卓资山战斗的胜利,又因该地踞有龙山之险,绥蒙政府决定:卓资山地区命名为龙胜县,将凉城五区、凉城北四区、集宁四区、陶凉区划归龙胜县管辖。为便于管理,将原属陶集改为陶集县。
△ 兴安东省政府在扎兰屯成立。志达图(孟星三)任主任。下辖莫力达瓦、巴彦、阿荣、布特哈四旗。
1月16日一批主张蒙古族自治的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在葛根庙召开东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博彦满都任主席,哈丰阿任秘书长,阿思根任内防部长。***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赞助东蒙古自治,并派胡秉权参加会议,以表示祝贺。同时,成立了兴安盟政府,乌云达责任盟长。两政府均驻王爷庙,新兴安总省自行取消。会议宣布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军。
3月17日东蒙古自治政府领导的昭乌达省政府在林东宣布成立,省长萨嘎拉扎布,秘书长那苏图。同时将和于章所领导的昭乌达盟警备队改为东蒙古自治军骑兵第4师,妥勇任师长,业喜扎拉僧任参谋长。
兴安东地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在扎兰屯召开,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莫力达瓦旗以及黑龙扛省富裕县、龙江县、讷河县等地的蒙古族、达斡尔族群众代表78人、自卫军代表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并选举产生了省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参议长,额尔登(金耀洲)任省政府主席,夏辅仁任副主席,苍吉扎布,潘孟岭任参议长和副参议长。省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处、教育处、公安局、法院、审判厅、检察厅、陆运局、税务局、邮电局及驿站局等。纳文慕仁省辖兴安东地区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莫力达瓦旗,共20万人口。原兴安东地区行署同时宣布撤销。
△ 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仍由额尔钦巴图任自治政府主席。
4月1日哲里木省政府在巴彦塔拉成立,乌力图任主席。蒙族联谊部部长方知达代表***西满分局前往祝贺。
4月5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锡林郭勒盟分会在贝于庙(今锡林浩特市)成立,主任阿拉坦敖其尔(6月8日后奇峻山任主任)。同时成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盟长松津旺楚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归属察哈尔省政府领导。7月,察哈尔省政府将锚林郭勒盟划为自治区,归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直接领导。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锡地方行政委员会成立,锡林郭勒盟归该委员会领导。翌年(1947年)5月,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辖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嘎左、阿巴嘎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右、浩齐特左、浩齐特有、乌珠穆沁左,乌珠穆沁右十个旗。
4月8日***热北地委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所属昭乌达省政府代表在林西谈判成功,达成协议:昭乌达省政府接受中国***的领导;同时,中国***派人接管巴林右旗。昭乌达省辖有开鲁、林西,经棚三县、林东汉民自治区和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扎鲁特五旗。5月19日,***热北分区党、政、军机关决定由林西迁往林东。
4月15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卓索图盟分会在赤峰成立,白云航任主任。所属各旗建立支会。卓索图盟辖敖汉,喀喇沁左、喀喇沁中、喀喇沁右、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土默特左、土默特中、土默特有九旗及新东、新惠、乌丹、宁城、林西、赤峰、林东、经棚八县和赤峰市,实行蒙汉分治。
4月18日察哈尔盟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正式成立了察哈尔盟人民政府,盟长陈炳宇,归察哈尔省政府领导。7月,察哈尔省政府将察哈尔盟划为自治区,归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直接领导。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锡地方行政委员会成立,察哈尔盟归该委员会领导。民国36年(公元1947年)5月,察哈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察哈尔盟辖太仆寺左、太仆寺右、商都、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明安八个旗。
4月29日晋察冀边区调整行政机构。全边区划分为五个行政区:热河省、察哈尔省和冀中、冀东、冀晋三个行政区。
△ 吕明仁传达***辽西省委指示:经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委托,***西满分局决定,成立***哲里木省地委(即五地委),书记吕明仁,副书记赵石。***哲里木省地委辖通辽,开鲁二县及科尔沁左翼前、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左翼后、库伦、奈曼五旗。同时成立第五军分区,对外称通鲁警备区。
5月25日东蒙古人民代表临时大会在兴安省王爷庙召开。会议决定正式解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哈丰阿任主任;同时成立兴安省政府和临时参议会,兴安省主席特木尔巴根,参议会议长博彦满都,会议还决定解散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工作委员会改称***兴安省工作委员会,张策任书记;成立兴安军区司令部,阿思根任司令员;东蒙古人民自治军改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云泽(乌兰夫)任司令员兼政委;兴安省政府受东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5月27日,发表《东蒙古人民代表临时大会宣言》。
5月28日兴安省政府在王爷庙正式成立。辖哲里木、兴安、纳文慕仁、呼伦贝尔四个地区的二十九旗、二县及二市。同时,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兴安省分会,特布信任主任。
6月1日哲里木省政府迁至通辽,改称哲里木盟政府。乌力图任主席,赵石任盟政府***党组书记。同时,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哲里木盟分会,李鸿范任主任。哲里木盟辖奈曼、库伦、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左翼后等四旗和通辽县。
6月5日热河省政府发出通知,撤销热北专署,改昭乌达省为昭乌达盟,成立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12人,蒙汉族委员各半,萨拉扎布任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临时行政委员会实行热河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同时成立***昭乌达盟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昭乌达盟分会,王逸伦任盟委书记,乌力吉那仁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昭乌达盟分会主任。
6月7日额尔登签署纳文慕仁省政府第一号布告。根据东蒙古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纳文慕仁省改称纳文慕仁盟,额尔登任盟长。纳文慕仁盟所辖区域不变。
△ 晋察冀边区热辽行政公署成立。热河省政府副主席杨雨民兼任主任。
△ 王爷庙街公署改称王爷庙政府。
9月3日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昭乌达盟政府。义达嘎苏伦任盟长。昭乌达盟辖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扎鲁特、阿鲁科尔沁五个旗及林西、开鲁两个县。
10月22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张学思、高崇民签发政字第一号令,批复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呈请恢复地方自治,并准予施行。2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讨论通过恢复呼伦贝尔自治。11月1 日《东北日报》报道,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恢复自治,成立地方自治政府。
11月13日兴安省政府机关决定由扎兰屯迁移至索伦。25日开始搬迁,王爷庙事务由省政府秘书长宋振鼎驻任办理。
11月26日***中央电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准备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兴安盟王爷庙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东西部蒙、汉、回等各族代表共393人,其中包括工人、革命军人、农民、牧民、妇女、青年以及蒙古族上层人士及宗教人士。云泽(乌兰夫)主席致开幕词。
24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乌兰夫)在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并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大纲》作了说明。
27日,会议一致通过了云泽(乌兰夫)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政府自治宣言、施政纲领、组织大纲等文件。
29日,选举产生了内蒙古自治政府临时参议会及组***员,云泽(乌兰夫)等121人当选为参议员。
5月1日,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委员21人,云泽(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当选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驻会参议员11人,博彦满都为议长,吉雅泰为副议长。会议期间,收到了***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辽吉省委、绥蒙政府等各地党政组织的贺电,辽吉省、黑龙江省政府派代表到会祝贺。会议还通过了《给***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致敬电》。《东北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内蒙古解放的道路》。《内蒙古自治报》对会议进行了详细报道。
5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召开第一次委员会,确定了各部负责人。王再天任办公厅厅长,奎璧任民政部长,阿思根任军事部长,特木尔巴根任财政经济部长,朋斯克任公安部长,高布泽博任文化教育部长,松津旺楚克任参事厅长。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随之撤销。
5月1日下午7时,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
5月13日兴安省政府发布第5号公告,宣布自5月15日起取消兴安省建制。至此,原由兴安省所辖的纳文慕仁盟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盟长额尔登,盟址设在扎兰屯,辖莫力达瓦、巴彦、布特哈、阿荣、喜扎嘎尔等旗。
△ 锡林郭勒盟政府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辖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嘎左、阿巴嘎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右、浩济特左,浩济特右、乌珠穆沁左、乌珠穆沁右等旗。
△ 察哈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辖商都县,太仆寺左、太仆寺右、正蓝、正白、镶白、镶黄、明安等旗。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共辖1个市(王爷庙)、1个县、5个盟、24个旗(市)。即:王爷庙(后改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察哈尔、锡林郭勒盟,海拉尔、满洲里市(县级市),额尔古纳、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布特哈、阿荣、莫力达瓦、巴彦、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喜札嘎尔、正蓝、正白、镶白、商都、镶黄、太仆寺左、太仆寺右、明安、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有、阿巴嘎左、阿巴嘎右、浩济特左、浩济特右、东乌珠穆沁、西乌珠穆沁旗。全区总面积53.8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83.2万人。
△ 赤峰市建制撤销,所辖地区并入赤峰县.
△ 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将王爷庙改称乌兰浩特市。
1月15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发布命令,呼伦贝尔地方取消自治,改称呼伦贝尔盟,任命额尔钦巴图为盟长。呼伦贝尔盟辖海拉尔市、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市、牙克石街和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额尔古纳、陈巴尔虎、索伦等旗。
8月24日***西北局决定撤销宁绥工委,改组宁夏工委与伊西工委。伊西工委辖鄂托克、乌审、杭锦、阿拉善,陶乐,惠农、石咀山、平罗、磴口等旗县。
△ 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撤销喜札嘎尔旗,其区域并入西科前旗(今科尔沁右翼前旗)。
△ 赤峰市建制恢复,隶热河省热中专署。
4月5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统一各旗(不包括县市)行政村名称,规定凡农业区各旗的行政村,今后统称“嘎查”(村),自然屯称“爱里”。
4月11日莫力达瓦旗与巴彦旗合并,称莫力达瓦旗;扎赉诺尔街并入满洲里市,成为满洲里市的一个区(即今扎赉诺尔矿区)。
△ 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简称“呼纳盟”。额尔钦巴图任盟长。15日,***呼纳盟委员会成立,高锦明任书记。
5月1日***中央东北局决定,将原属热河省的昭乌达盟、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6月13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绥蒙区改称绥远省,绥蒙政府改称绥远省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4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张家口市,辖6盟,3市、4县、31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8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4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哲里木盟  驻通辽县  2县  5旗
 通辽县(城关区)  开鲁县(城关)
 扎鲁特旗(鲁北)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科尔沁左翼中旗(架马吐)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5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中部联合旗(贝子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5旗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划归兴安盟领导。(1949年3月2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
◎将兴安盟“西科中旗”和“西科后旗”分别改称“科尔沁右翼中旗”和“科尔沁右翼后旗”(1949年3月)
◎哲里木盟“东科中旗”和“东科后旗” 分别改称“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1949年4月)
◎1949年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令:
 1.撤销呼伦贝尔盟、纳文慕仁盟,合并设立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盟府驻海拉尔市。
 2.撤销巴彦旗,并入莫力达瓦旗。旗人民政府驻布西。
◎扎赉诺尔街并入满洲里市,成为满洲里市的一个区(即今扎赉诺尔矿区)(1949年4月11日)
◎阿鲁科尔沁旗所属的乌兰努图克的三山、温都和硕、胡吐嘎、乌珠尔花、哈布其拉、浩尔吐庙、浩布皋、烧锅窑、上井子等9个嘎查(村)连同根苏布根达坝以南的沙布冷山林区,划归巴林左翼旗。(1949年4月)
◎热河省的昭乌达盟、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中央东北局1949年5月1日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市迁至张家口市。(政务院1949年11月24日批准)
◎巴林左翼旗所属的查干沭沦河以东的孤榆树、羊场沟、小五十家子等村划归林西县。
⊙1949年11月23日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便于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领导,将内蒙古自治政府由乌兰浩特市迁驻张家口市。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准予内蒙古自治政府迁驻张家口市。之后,内蒙古自治政府陆续迁驻张家口市。12月23日开始办公。1950年6月25日迁移全部完毕。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1.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2.撤销喜扎嘎尔旗,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
 3.自治区直辖的乌兰浩特市和突泉县划归兴安盟。
 4.鲁北县更名为扎鲁特旗。
内蒙古自治区1950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张家口市,辖6盟,3市、7县、32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9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布特哈旗(扎兰屯)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4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哲里木盟  驻通辽县  2县  5旗
 通辽县(城关区)  开鲁县(城关区)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5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中部联合旗(贝子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召见乌兰夫、刘春等,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划界问题。周恩来总理根据党中央和***主席的指示,确定将历史上属于内蒙古的区域划归内蒙古,建立东西部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问题,考虑到归绥市在历史上曾是内蒙古的中心,根据乌兰夫的意见,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设在归绥市。
◎设立喜桂图旗,由牙克石街、索伦旗的扎罗锝区、免渡河区及布特哈旗的博克图努图克(区)为其行政区域。驻牙克石(1950年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由架马吐迁至巴彦塔拉。(195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阿鲁科尔沁旗西拉沭沦河东的太平河、义河沙拉、仑力搞、小白吉林等4个村划归开鲁县。(1950年8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民字第72号】批准)
◎将原察哈尔省的化德县第三区,多伦县第二区除外,将原宝源县张多公路以北与沿太仆寺左旗南界相毗连的全部“租银地”,均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原化德县第三区由商都县管辖,原宝源县张多公路以南和原多伦县第二区合并,另设沽源县。原3县大部分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另设化德、多伦、宝昌3县。(政务院1950年5月批准;8月12日实施)
◎察哈尔盟驻地由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迁至宝昌县城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张家口市,辖6盟,4市、7县、33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9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布特哈旗(扎兰屯)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4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哲里木盟  驻通辽县  2县  5旗
 通辽县(城关区)  开鲁县(城关区)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5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中部联合旗(贝子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阿鲁科尔沁旗德博勒庙努图克的台河南岸五闾、朝鲜等2个村划归开鲁县领导。(1951年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批答<51>民字第5号】批准)
◎设立鄂伦春旗,以喜桂图旗的托扎明苏木及莫力达瓦旗的甘奎、诺敏、多布库尔3苏木为其行政区域。驻小二沟,由呼纳盟领导(政务院1951年4月7日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宝昌县第五区波罗素庙、戴家营、三盖淖、脑包洼、阎油房5个行政村14自然村划归察哈尔省张北县。(1951年4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设立通辽市(县级),通辽县城关区以为其行政区域(1951年7月17日政务院批准)
◎1951年1月满洲里市军政委员会成立,直属东北局和东北军区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归绥市,辖6盟,4市、7县、30旗、1自治旗。
呼纳盟  驻海拉尔市  2市  9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兴安盟  驻乌兰浩特市  1市  1县  3旗
 扎赉特旗(音德尔)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通辽县(通辽市)  开鲁县(城关区)
 库伦旗(库伦)             奈曼旗(大沁他拉)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锡林郭勒盟  驻贝子庙  4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女子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撤销鄂伦春旗,设立鄂伦春自治旗。(1952年5月31日内务部批准)
◎撤销中部联合旗,并入西部联合旗。(1952年6月6日政务院批准)
◎撤销科尔沁右翼后旗,分别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政务院1952年6月6日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张家口市迁至归绥市。(政务院1952年6月28日批准)
 ⊙1952年5月12日,***中央批准同意***中央华北局《关于内蒙古与绥远工作关系问题的四项解决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央内蒙古分局、内蒙古军区一级领导机关,全部迁驻归绥市;绥远省人民政府由政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但各有重点,省的一般行政事宜和非民族自治区领导重点在中央,辖区内各盟旗民族事务领导重点在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白音他拉努图克的白音他拉、双龙镇2个农业村共11个自然屯,划归扎鲁特旗第三区。(1952年12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民字第58号】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1行政区、3盟、4市,7县、30旗、1自治旗。
东部行政公署  驻乌兰浩特市  3县  17旗  1自治旗
  突泉县(突泉镇)  通辽县(通辽市)  开鲁县(城关区)
  索伦旗(南屯)             阿荣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 莫力达瓦旗(布西)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额尔古纳旗(奈如穆图)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扎赉特旗(音德尔) 喜桂图旗(牙克石)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奈曼旗(大沁他拉)           库伦旗(库伦)           扎鲁特旗(鲁北)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郎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4旗
 东部联合旗(哈拉嘎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城关)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拉拜庙)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日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宝沙岱诺)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撤销呼纳、兴安、哲里木3盟,合并设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昭乌达盟由该公署领导。(内务部1953年4月1日批准)
 ⊙1953年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东部呼纳、兴安、哲里木等盟,保留昭乌达盟,合并成立内蒙古东部行政公署。2月1日,内蒙古东部行政公署在乌兰浩特市成立。
◎将通辽、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4市改为自治区直接领导。(政务院1953年5月10日批准)
◎1952年7月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民字第71号】报告;1953年5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1.巴林左翼旗所属敖尔盖努图克的7个牧业嘎查、索博嘎努图克的3个牧业嘎查和7个农业村划归巴林右翼旗领导;
 2.巴林右翼旗所属查干沭沦努图克的九连庄、太平庄、二八地、温都和硕、兴隆庄等5个村及白音汉努图克的巴吉沟、黑山头2个村划归林西县领导;白音布统区划归阿鲁科尔沁旗领导;隆昌区划归巴林左翼旗领导;。
 3.林西县第三区的西羊场村和崔家窑子、苇塘营子2个自然村划归克什克腾旗。
◎察哈尔盟明安太右联合旗驻地由女子部迁至宝沙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3年6月30日批准)
◎将锡林郭勒盟政府所在地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3年9月4日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绥远省人民政府正式合署办公。(政务院1953年10月2日批准,11月1日执行)
 ⊙***中央蒙绥分局提出建议后,经蒙绥两政府反复酝酿,并在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上一致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7盟、2行政区、2省辖市,24县、4市、47旗、1自治旗、8市辖区、1矿区、2镇。
 庆凯区       回族自治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一 区       二 区       郊 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索伦旗(南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镇)        阿荣旗(那吉屯) 额尔古纳旗(三河)         莫力达瓦旗(布西)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开鲁县(城关区)  通辽县(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扎鲁特旗(鲁北镇)         库伦旗(库伦)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      奈曼旗(大沁他拉)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4旗
 东部联合旗(乌拉哈拉格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多伦城)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新宝力格)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尔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宝沙岱诺)
乌兰察布盟  驻固阳县  1县  4旗  1矿区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
伊克昭盟  驻东胜县  1县  7旗
 准格尔旗(沙圪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郡王旗(阿勒腾席热) 杭锦旗(锡尼镇)          扎萨克旗(新街)            乌审旗(达布察克)
平地泉行政区  驻平地泉镇  1镇  11县  4旗
 集宁县(平地泉镇)  兴和县(城关)  丰镇县(城关) 
凉城县(新堂)  清水河县(清水河) 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 托克托县(托克托)   萨拉齐县(萨拉齐镇)  武东县(大滩)     卓资县(卓资山) 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
 土默特旗(呼和浩特市)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     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 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
河套行政区  驻陕坝镇  1镇  4县  2旗
 临河县(解放镇)  五原县(隆盛长)  安北县(兴安镇) 狼山县(永安堡)
 达拉特后旗(三道桥)          杭锦后旗(塔尔湖)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将固阳县就近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54年1月7日内务部批准;1954年8月绥远省人民政府【民建字第1号】命令)
 ⊙鉴于集宁专区的固阳县城是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固阳县管辖地区,部分与乌兰察布盟所属旗、矿区交叉,而且距集宁专署较远,为便于领导和加强民族团结。
◎1954年1月28日政务院批准,1954年3月5日实施:
 1.绥远、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2.改集宁专区为平地泉行政区、陕坝专区为河套行政区,两行政区均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
 3.绥东旗县并存问题应结合普选即行解决,将4旗调整为察哈尔右翼前、中、后3旗。
 4.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自治区取消区域自治,改称伊克昭盟人民政府和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
1954年1月11~17日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归绥市举行。会议决定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1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204次会议,同意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关于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议的报告》;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举行联席会议,通过贯彻《关于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决议》;28日,中央人民政府了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命令遵照执行。3月6日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原绥远省辖区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 6月26日,伊克昭盟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2月11日绥远省人民政府【民建字第5号】命令:
 1.撤销归绥县,并入土默特旗。
 2.撤销晏江县,设立达拉特后旗;驻塔尔湖镇。
 3.土默特旗划归集宁专员公署。
⊙1954年3月3日以原归绥县所属地区为基础,同时将萨拉齐县的沙尔沁、云社堡、章圪台、杭盖等4个村,托克托县的塔布子、乃莫板申、口肯板申、郭家营、北得力兔等5个村,和林格尔县的一间房、小西平、班定板等3个村,划归土默特旗。原归绥县的召河区划归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磴口乡划归石拐沟矿区,其余分布在呼、包两市、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凉城、武川、武东、清水河,以及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等旗县市的村庄,均交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
◎将卓资县石坝乡的北山湾、仁义乡的于家湾、阿力又沟划归镶兰镶红联合旗。(1954年2月)
◎归绥市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4月20日批准)
◎1954年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1.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将原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改为呼伦贝尔盟,盟人民政府设在海拉尔市,辖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3市;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陈巴尔虎、索伦、额尔古纳、喜桂图、莫力达瓦、阿荣、布特哈、科尔沁右翼前、扎赉特、科尔沁右翼中12旗及鄂伦春自治旗和突泉县。
 2.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3市改为县级市,划归呼伦贝尔盟领导。
 3.通辽市改为县级市,划归哲里木盟领导。
◎乌盟乌拉特前旗第二努图克划归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同时将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第七区划归乌拉特前旗。(1954年6月20日)
◎平地泉行政区萨拉齐县第二区、河南的德胜泰、张顺营子2个乡划归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领导。(1954年6月政务院批准)
★兴和县第四区皂火口乡所属的王三元、小河子、戈家子、杨树营4个自然村以及第三区鄂卜坪乡所辖的坝沟、洞沟2个自然村,掌面乡所辖的大梁沟、占家地2个自然村划归察哈尔右翼前旗。(1954年3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建字13号】批准)
◎撤销陶林县和绥东四旗中心旗建制,改划为三旗:绥东四旗中心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的7个乡、1个嘎查和陶林县的7个区、62个乡,合并改为察哈尔右翼中旗;原正黄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前旗。(1954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
★陶林县建制撤销,并将原东四旗中心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旗政府由集宁迁至土木尔台。原镶蓝镶红联合旗与原陶林县合并改为察哈尔右翼中旗,旗政府由卓资山迁至原陶林县城科布尔。原正黄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前旗,旗政府由八苏木迁至官村,将官村改称土贵乌拉镇:(1954年3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民建字96号】批准)
 1.察哈尔右翼前旗的行政区域,以原正黄旗二、三、四区及原东四旗中心旗二区大部地区为基础,将集宁县第五区土城子、李英2乡,第五区大坝沟、正沟、北窑、贾家4个乡及馒头沟的一道沟及朱家等自然村和卓资县的八音沟、大卜沟2个乡及金城洼乡的大部自然村和兴和县第四区皂火口乡所辖的王三元、小河子、戈家子村、杨树营等自然村,以及第三区鄂卜平乡所辖坝沟、洞沟,掌面乡所辖大梁沟、占家地等自然村划入后形成。
 2.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行政区域,以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一区及原陶林县西半部的五个区为基础,并将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三区所辖的转山子、大南沟2个乡及十一苏木的东西营子村和卓资县北部的金盆、转经召、三道沟3个乡及东胜乡的半个乡划入后形成。
 3.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行政区域,以原东四旗中心旗第一区及原正黄旗第一区,原陶林县红格尔图、土牧尔台两区,集宁县第七区为基础,并将原东四旗中心旗第三区大房子乡,集宁县第三区高家地、三苏木房子、刘五村等3个乡划入后形成。
 4.原绥东四旗中心旗第三区的沙帽营、马莲滩、坝王河3个乡归于集宁县;第三区的二家坎、布联营、南房子雌老文克齐等4个乡及二区印堂子乡划归卓资县。
 5.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二区划归凉城县;第三区阿贵沟、河子2个乡及十一苏木的大部划归卓资县。
 6.原正黄旗第二区的营子川、伯楞营子2个乡及马家湾、仓房梁、三岔口、赵家山、石贲沟、好来沟、庙沟、老利海等自然村划归兴和县。第三区木栋脑包和楼子庙的各一半划归集宁县。
◎设立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驻白云鄂博办事处(195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乌兰察布盟与河套行政区的界线做调整,东以乌梁素海东海畔和大退水,北以乌加河,西北以杭锦后旗农场分界为乌盟与河套行政区的界线。河套行政区将上项界线以外的五原县4个乡,安北县15个乡,达拉特后旗4个乡,狼山县2个乡,和杭锦后旗的部分居民划归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和乌拉特前旗分别领导。(1954年10月1日)
◎土默特旗“七努图克” 划归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954年10月)
◎平地泉行政区武东县的巧尔起召底村(四户蒙民)移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领导。(1954年11月24日)
◎平地泉行政区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北山湾村划归卓资县。(1954年12月3日)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杨合洼村所属的田家窑自然村划归河北省尚义县领导。(1954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丰镇县所辖南营子、双胜堂、东坊和李家坊4个村划归察哈尔右翼前旗;同时将察哈尔右翼前旗所辖的欧家营村划归丰镇县。(1954年12月24日平地泉行政区人民政府【民建字第273号】通知)
◎平地泉行政区卓资县小水沟乡所辖1个自然村(7户)划归丰镇县。(1954年12月29日)
◎喀尔沁左翼后旗人民政府驻地由吉尔嘎郎迁至甘旗卡。
◎丰镇县三区(官村)划归察哈尔右翼前旗。
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5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7盟、2行政区、2省辖市,24县、4市、47旗、1自治旗、9市辖区、1矿区、2镇。
 庆凯区       回族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一 区       二 区       郊 区       回族自治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索伦旗(南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镇)        阿荣旗(那吉屯) 额尔古纳旗(三河)         莫力达瓦旗(布西)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 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开鲁县(城关区)  通辽县(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       扎鲁特旗(鲁北镇)         库伦旗(库伦)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      奈曼旗(大沁他拉)
昭乌达盟  驻巴林左旗林东  1县  4旗
 巴林左旗(城关区)           巴林右旗(大板努图克)       克什克腾旗(城关区) 阿鲁科尔沁旗(查布干庙区)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4旗
 东部联合旗(乌拉哈拉格庙)       西部联合旗(罕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宝昌县  3县  5旗
 宝昌县(宝昌镇)  多伦县(多伦城)  化德县(朝阳镇)
 正蓝旗(那日图)            商都厢黄联合旗(新宝力格)     正白厢白联合旗(布尔都庙) 太仆寺左旗(炮台营子)       明安太右联合旗(宝沙岱诺)
乌兰察布盟  驻固阳县  1县  4旗  1矿区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
伊克昭盟  驻东胜县  1县  7旗
 准格尔旗(沙圪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郡王旗(阿勒腾席热) 杭锦旗(锡尼镇)          扎萨克旗(新街)            乌审旗(达布察克)
平地泉行政区  驻平地泉镇  1镇  11县  4旗
集宁县(平地泉镇)兴和县(城关)   丰镇县(城关)  凉城县(新堂) 
清水河县(清水河)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托克托)萨拉齐县(萨拉齐)武东县(大滩)  卓资县(卓资山) 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
土默特旗(呼和浩特市)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     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 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
河套行政区  驻陕坝镇  1镇  4县  2旗
 临河县(解放镇)  五原县(隆盛长)  安北县(兴安镇) 狼山县(永安堡)
 达拉特后旗(三道桥)          杭锦后旗(塔尔湖)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1955年7月30日决定:(1956年1月1日实施)
 1.撤销热河省,将热河省所属的行政区域,按国务院建议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2.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撤销热河省,现属热河省的宁城、赤峰、乌丹3县和敖汉旗、咯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由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领导。
◎准格尔旗黄河北岸的第一、十四两个区,共14个乡划归平地泉行政区萨拉齐县领导。(1955年1月10日)
◎兴和县杨合洼乡所辖的田家窑村划归河北省尚义县领导。(1955年2月12日)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原属的新民区移交平地泉行政区察哈尔右翼后旗领导。(1955年2月16日)
◎乌兰察布盟乌拉特前旗所辖南牌乡和达拉亥乡的东圪巴、贾燕窑子、贾家窑子、南营子等4个自然村划归包头市;同时将包头市所辖土黑麻淖乡和金巴兔乡的二规矩、任福窑子、锁子圪旦等3个自然村划归乌拉特前旗(1955年6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集宁县所属的半个井村、南河渠、黄家梁村划归平地泉镇。(1955年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撤销呼和浩特市回民自治区,设立回民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批准)
◎撤销翁牛特蒙古族自治区,设立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1955年)
◎设立包头市回民自治区,以一区东门大街及以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6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8盟、2行政区、2省辖市,26县、6市、52旗、1自治旗、9市辖区、1办事处、1镇。
 回族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东河区       青山区       昆都伦区      石拐矿区    郊 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索伦旗(南屯)             布特哈旗(扎兰屯镇)        阿荣旗(那吉屯) 额尔古纳旗(三河)         莫力达瓦旗(布西)           陈阿尔虎旗(巴彦库仁)
 喜桂图旗(牙克石)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勃)    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 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
 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
哲里木盟  驻通辽市  1市  2县  5旗
 开鲁县(城关区)  通辽县(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镇)        扎鲁特旗(鲁北镇)         库伦旗(库伦镇)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     奈曼旗(大沁他拉镇)
昭乌达盟  驻赤峰县  3县  7旗
 赤峰县(赤峰镇)  林西县(城关)   宁城县(天义镇)
 巴林左旗(林东)            巴林右旗(大板)          克什克腾旗(经棚) 阿鲁科尔沁旗(天山)        敖汉旗(新惠)             喀喇沁旗(公爷庙)
锡林郭勒盟  驻锡林浩特  5旗
 东乌珠穆沁旗(喇嘛库伦庙)       西乌珠穆沁旗(王盖庙)       阿巴嘎旗(汉布音庙) 苏尼特左旗(贝勒庙)        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
察哈尔盟  驻太仆寺旗  2县  4旗
 多伦县(多伦城)  化德县(城关)
 正蓝旗(黄旗大营子)          商都镶黄旗(新宝力格)       正镶白旗(查汉淖尔) 太仆寺旗(宝昌镇)
乌兰察布盟  驻固阳县  1县  4旗  1办事处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
伊克昭盟  驻东胜县  1县  7旗
 准格尔旗(沙圪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郡王旗(阿勒腾席连) 杭锦旗(锡尼召)          扎萨克旗(新街镇)           乌审旗(达布察克镇)
巴彦淖尔盟  驻巴彦浩特市  1市  1县  2旗
 阿拉善旗(巴彦浩特市)         额济纳旗(建国营)
平地泉行政区  驻集宁市  1市  11县  4旗
集宁县(集宁市) 兴和县(城关)    丰镇县(城关镇) 凉城县(新堂)
清水河县(清水河)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萨拉齐县(萨拉齐)托克托县(托克托)武东县(旗下营)   卓资县(卓资山镇)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
土默特旗(呼和浩特市)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镇)    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 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
河套行政区  驻陕坝镇  1镇  4县  2旗
 临河县(解放镇)  五原县(城关镇)  安北县(新安镇) 狼山县(永安堡)
 达拉特后旗(三道桥)          杭锦后旗(塔尔湖)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平地泉行政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的新民区和土牧尔台区东方乡的黄合少、刘家沟两村划归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领导。(1956年1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将吉林省长岭县第七区保康镇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管辖。(195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
★撤销平地泉镇,设立设集宁市,受平地泉行政区人民委员会领导。(195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复)
 ⊙4月10日平地泉镇改设集宁市。并将集宁县所辖榆树乡的9个村、那森格勒乡的5个村及边墙乡的小贲红、乔家、陈家村等17个村划归集宁市。(1956年3月10日内蒙古人民委员会令)
★同意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称翁牛特旗。(1956年3月9日国务院【国一内习字第40号】批准)
★撤销乌丹县,将乌丹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翁牛特旗。(1956年3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5次会议决定)
★1956年4月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6次会议决定:
 1.将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合并,改立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
 2.将所属阿拉善旗巴彦浩特镇,改设为巴彦浩特市,由巴彦淖尔盟领导。巴彦淖尔盟人民委员会驻巴彦浩特市。
 3.调整后,巴彦淖尔盟管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及巴彦浩特市4个行政单位。
◎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前进、勇士两乡划归卓资县。(1956年4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撤销包头市一区、二区、回民自治区,设立昆都伦区、东河区、青山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6年5月15日批准)
★将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左杖子村划归辽宁省凌源县领导。(1956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复)
◎土默特旗的林坝乡划归和林格尔县。(1956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昭乌达盟驻地由巴林左旗迁至赤峰镇。(国务院1956年6月1日批准)
◎陕西省靖边县巴兔滩乡划归绥远省乌审旗。(内务部1956年6月1日批准)
◎翁牛特旗驻地由乌敦套海迁至乌丹乡。(国务院1956年6月1日批准)
★1956年6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1次会议决定:
 1.将东部联合旗划分为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属东部联合旗的第一、二、三、四和图拉嘎等5个苏木,旗人民委员会设在王盖庙;西乌珠穆沁旗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属东部联合旗的第五、六、七等3个苏木,旗人民委员会设在喇嘛库伦庙。
 2.西部联合旗改名为阿巴嘎旗。
◎喀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政府驻地由巴彦塔拉迁至保康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6年7月20日批准)
◎和林格尔县原属崞县窑乡的十三号、八号、二十号、十六号、十九号等5个村划归清水河县。(1956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7次会议决定:
 1.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和宝昌县。
 2.扩大正蓝旗行政区域,即将明安太右联合旗的第一、二、三、四等4个苏木及五、六联合苏木一部和原宝昌县第三区(哈叭嘎区)划归该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改驻黄旗大营子。
 3.太仆寺左旗改称太仆寺旗,并将宝昌县的第一、四、五、六、七等5个区划归太仆寺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改驻宝昌城内。
 4.正白厢白联合旗改称正厢白旗,并将明安太右联合旗的七、八联合苏木及五、六联合苏木大部和原宝昌县第二区(龙王庙区)划归该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改驻改驻和硕庙。
 5.商都厢黄联合旗改称商都厢黄旗,并将原属正厢白旗的第四、第五2个苏木的西部划归该旗领导,旗人民委员会仍驻哈印海尔巴庙。
 6.调整后,察哈尔盟共辖4旗2县,即:正蓝旗、太仆寺旗、正厢白旗、商都厢黄旗和多伦县、化德县。
 ⊙ 正蓝旗原驻地那日图;太仆寺左旗原驻地炮子营;正白厢白联合旗原驻地布尔都庙。
★撤销石拐沟矿区。将原石拐沟矿区所属第二区的石拐、福永、大发窑、堿水渠、厂汗沟等5个乡及第一区阿什拉沟乡的道尔吉忽洞召村划归包头市领导;将第一区的新胜、乔屹齐、阿什拉沟(道尔吉忽洞召村除外)、白彦楞、腮忽洞、登口、厂汗大坝等7个乡及吉忽伦图嘎查划归固阳县领导。(1956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复)1956年10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批准
◎土默特旗的台阁牧、攸攸板、坝口子、白塔、罗家营、小井、讨思浩、毫沁营、哈拉沁、布塔气、榆林子、保合少、什字、陶卜齐、大窑子、巧尔报、喇嘛营等17个乡和桃花板乡的勾子板村划归呼和浩特市。(1956年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武东县的壕欠村划归察哈尔右翼中旗;同时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四合村划归武东县。(1956年9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河北省围场县太平地乡双敖包自然屯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按丹沟乡领导。(1956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
◎设立包头市石拐沟矿区。(1956年11月20日批准)
◎撤销呼和浩特市庆凯区,并入回民区、玉泉区。(呼和浩特市1956年11月批准)
内蒙古自治区1957年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统计  195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8盟、2行政区、2省辖市,26县、6市、52旗、1自治旗、9市辖区、1办事处、1镇。
 回族区       新城区       玉泉区       郊 区
 东河区       青山区       昆都伦区      石拐矿区    郊 区
呼伦贝尔盟  驻海拉尔市  3市  1县  12旗  1自治旗
 海拉尔市      满洲里市      乌兰浩特市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