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的时候在学校微机课程设计上玩的一款连连...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新时期中职专业课教学和课堂管理探讨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新时期中职专业课教学和课堂管理探讨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3:17: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新时期中职专业课教学和课堂管理探讨
关注微信公众号我们通常所说的字符操作系统;(二)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认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过程开始于60年代,但在最;1981年,尹尔肖夫(Ershov)在第三届世界;自1978年始,我国的中学计算机教育从无到有得到;1982年,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求和;1982年至1983年,我国中学计算机选修课的主;(三)教学纲要中关于目标和内容的规定;1984
我们通常所说的字符操作系统。使用字符操作系统意味着需要在字符界面下通过键盘输入字符命令来指挥计算机工作,而且只有一条命令执行完毕才能输入另一条命令(即单线程、单任务)。大多数操作需要在程序的支持下工作,而程序一般都比较复杂和庞大,因而程序的编制需要具备精深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能进行。所以当时是否能够编写程序,是否能够对程序查错、测试与修改,就成为能否使用计算机的关键。 (二)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认识 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过程开始于60年代,但在最初的时间里进展较为缓慢。在计算机微型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教育教学中计算机应用的增多,人们开始关注计算机教育。 1981年,尹尔肖夫(Ershov)在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的报告《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中,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看作第一文化,把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比喻为第二文化。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并预言在不远的将来,通常的程序设计将被每一个人所掌握。“计算机文化论”由此形成,程序设计也得以确立其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自1978年始,我国的中学计算机教育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8年到1981年期间主要是各学校自发探索,计算机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校内课外兴趣小组及校外学习小组,教育内容主要为基本的BASIC语言及简单的编程。最早开展这些活动的组织包括上海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北京景山学校等。 1982年,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我国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自此,计算机课程正式进入中小学,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端。 1982年至1983年,我国中学计算机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BASIC语言及简单的编程,另外还涉及少量的计算机发展史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等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此时的计算机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各地教师根据1982年的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自己编写的,而且多数自编教材是从大学BASIC语言的教材中直接移植过来的。 (三)教学纲要中关于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1984年《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以下简称“1984年‘纲要’”)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目标描述中不难看出,受“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出对语言学习及与之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 1984年“纲要”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以BASIC语言为主)。BASIC语言是当时的必然选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由于国际上包括国内对程序设计的重视;其二是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初期,所装备的机器不能运行应用软件,只能适应于教授BASIC程序设计语言;其三,由于计算机教师队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一时之间不会有足够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参与这项教育活动。据统计,到1982年底,全国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仅有20人,所以,许多学校都要从相近学科中转移部分教师力量,而这些教师的知识背景也成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以更新知识结构,只能适应教授BASIC这种程序设计语言。 (四)发现问题与相关研究 “计算机文化论”阶段对于我国早期的计算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理论建设上处于初期,实践上缺乏直接经验,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将计算机教育等同于学习程序设计,在教学中甚至异化为对BASIC语言的学习。 当时计算机教育的相关研究者也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譬如郭善渡指出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思维”、“语言-程序”的关系。针对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材都是以语言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状况,他指出教材编写时应当“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语言为承载”,并根据这一思想编写了教材。 (五)阶段分析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处于发展初期,尚属于精英技术。建立在精英技术之上的信息文化也只能属于精英文化,势单力薄,影响范围较小。这就意味着“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倡导并非是信息文化已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教育或课程的必然要求,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对计算机技术状态的敏感以及对计算机未来发展的设想进行的“号召”亦或提前“准备”,对未来的预料及估计的准确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对技术、对文化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对课程的认识及定位。由于“准备”是围绕人脑与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相通性展开的,所以当时的计算机课程目标被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能够实现目标的课程内容自然圈定在程序设计的范围之内,在我国由于受到师资、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教学的主要内容只能是BASIC语言。 4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可以看作是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而且人们对算法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与拓宽。此时的课程似乎是定位在“计算机文化”上,具体来说是定位在程序设计上,在实践中其焦点又逐步异化为程序设计语言。应当承认,“计算机文化论”是基于对当时计算机的相对狭隘的文化意义的较为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历史性地促进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但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水平,这个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足以用来指导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二、计算机工具论 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一)技术发展背景 1.计算机的普及化发展 计算机的小型化促进了它的普及化发展,因为计算机不再需要高度控制的环境,可以离开“玻璃房”随意地放到合适的地方。到80年代初期,微型计算机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时代。它走出科学研究人员的试验室,逐渐进入工厂、商店、公司、医院等等。到80年代后期,大型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市场位置被个人计算机取而代之。 2.计算机的应用发展 此时的计算机不再仅仅应用于科学计算,而是向着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信息处理工具方向发展,比如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步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处理。专门化应用软件开始面市并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无需懂得程序设计即可使用计算机。电子数据表格程序和文字处理为桌上型计算机提供了有形的价值。 3.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操作系统已经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如我们常见的Windows系统。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借助于鼠标、菜单、窗口以及滚动条给用户呈现
4计算机素养是指能够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Computer Literacy: The ability to use a computer and its software to accomplish practical tasks).http://www.infolit.org/definitions/index.html,浏览时间: 了一个形象直观、易于操作、交互性强的图形化界面。而且,用户界面风格统一,所有的软件系统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外观,如都包括窗口、菜单、工具条等。用户只要学会其中之一,就不难掌握其它软件,从而降低了用户学习的难度。 (二)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使用计算机和编制程序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信息社会中计算机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必须学会使用,但不是必须学会编程,因为现成的软件可以提供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而且,已经有一些制作系统可以不用程序设计语言直接制作教学软件。这种观念的变化,促使许多教育家提出计算机文化应该从教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普及计算机教育就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工具来掌握。 在1985年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英国专家明确提出应当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应用,这一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同。会议还明确了计算机教育的研究重点已明显地由高等教育转向普通教育。计算机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本次大会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大学的亨利?贝克(H. Becker)报告了学校计算机在教学中使用的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情况调查。调查表明,自1983年第一次全国调查以来,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拥有量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包括辅助教学、教程序设计、发现学习、文字处理等。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计算机教师们对计算机在学校中应该作为工具的看法的比例,由1983年的10%上升到30%。“作为工具”并不意味着单纯地用于辅助教学,而是包括把计算机作为改进教学和语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有关计算机本身的资源、作为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工具等。总的来说,就是强调应用。 这一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情况逐渐好转。***的一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5,对计算机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于是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在中小学推广计算机教育的高潮。据粗略估计,到1985年底,全国中小学拥有微型机大约3万余台,各省市80%的重点中学具有10台左右的微型机可供学生使用,经短期培训已有专职及兼职计算机教师近万名。1986年,开设计算机课的中学共3319所,占学校总数的3.6%。到1989年,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学校已经达到7081所,所占比例也升至7.7%。这些数据都反映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 课程纲要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1987年《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1987年‘大纲’”)规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会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简单程序;初步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并了解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据1987年“大纲”要求,课程目标依然强调逻辑思维能力,但已经开始关注计算机使用能力、语言使用能力等。 1987年“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相应规定是:(1)电子计算机概述:电子计算机简介、电子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2)程序设计语言(以BASIC为主)。(3)电子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电子计算机操作、应用软件介绍(数据库、电子表格、字处理,任选一种)。 就内容来看,1987年“大纲”在1984年“纲要”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国内外电子计
5日元宵节,***同志参观上海中华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李劲和丛霖两位小学生向***同志作计算机操作表演,***同志看完表演后,拍着李劲的肩膀连连称道,并指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算机教学方面的有益经验,根据我国普通中学的实际情况对原“纲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保留了原“纲要”中的基本内容,适当地降低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了电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这一时期计算机教学在理论宣传上已经开始强调应用。但限于当时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师资力量等具体条件,在教学内容的规定上仍然以BASIC语言为主,不过相应增加了应用软件。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1994年‘纲要’”)中对中学与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别规定,其中中学目标为:“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进行使用计算机时的道德品质教育。” 在“工具观”的影响下,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技能以及态度、道德等相关内容。 1994年“纲要”规定,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早在1986年,我国就在小学、初中初步开展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在此基础上,本次“纲要”在程序设计部分增加了LOGO语言的教学内容。 (四)发现问题与相关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工具性,对工具性的认识却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材越来越演变为“用户手册”,教学活动则渐显“培训班”特征。 在相关研究上,部分人对“计算机工具论”持谨慎态度。譬如郭善渡认为,“基础教育有别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能片面地和机械地执行‘学以致用’的原则,而是必须具有文化的和素质养成的意义。正是由于计算机不仅是工具,而且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意义,所以它才有可能和有必要成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对象,并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他吁请大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工具”、“基础——实用”的关系。应当说在“计算机工具论”盛行的情况下,能够清醒、理智地看待计算机教育,认识到其必须具有的符合基础教育意义的价值,尤其是对计算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意义的关注,对于正确理解“计算机工具论”,对于把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走向,乃至我们今天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五)阶段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渐趋大众化,信息文化的势力渐长及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计算机应用市场上专门化应用软件的日趋增多,这一切都让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按照国家文本中对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到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能力与态度,不妨称之为计算机工具素养,其核心是工具应用能力。 继“计算机文化论”之后,“计算机工具论”是对课程意义认识的一次升华,它对学以致用的倡导在推动计算机课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课程发展和促进课程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当时信息文化辐射形成张力的不足,导致人们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走向偏狭,因此将其定位在工具上也在所难免。 三、“计算机文化论”再升温 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世纪末。 (一)技术发展背景 就操作系统而言,1985年5月微软的Windows1.0版就问世了,但用户还不适应这种操作系统。1987年Windows2.0版面市后,情况也没有多大的改观。直到1990年5月微软正式推出了Windows3.0版本,并耗费巨资为其宣传,人们才开始接受这种比较成熟的系统。至此,图形用户界面被大多数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所采用,再加上“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使人-机交互越来越接近人们的自然经验。更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如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图形图像处理等工具软件,并日渐熟练。这些变化加快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技术不仅越来越接近人们的自然经验,并借此接近了公众,有人认为,它还在重新创造着人类的自然经验。 (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文化”被旧话重提,不过此时“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已经不等同于尹尔肖夫的倡导。比如,相继出现的“多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概念就是新文化观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产物。 丹麦皇家教育研究院的高级讲师安德森(B. B. Andresen)在题为《有超媒体文化才是有文化:读写算与多媒体文化是基本的技能》的论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文化包括六个方面:阅读文字消息的能力、书写文字的能力、理解数字与进行计算的能力(定量能力)、(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能够)以英语进行沟通与会话的能力、媒体文化(能够破译与理解那些由电视、电影以及录像等电子媒体所传播的消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文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沟通与会话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且他引用希格顿(Higdon)的话“超媒体文化可以定义为使用超媒体光盘以及网络服务作为解决问题与互相沟通的方便工具的能力”。费尔莫(Fillmore)在其论文《因特网:文化的最后与最好的希望》中指出:“超媒体文化使得学习者超越了只是信息的接收器与处理器的情况,而成为多媒体内容制作过程的参与者。学习者不再需要保持对于自己的体验与看法的沉默。利用新媒体,学生能够制作文章、说明、声音、视频图像等,并且参加不同的讨论论坛并且加入他们的进一步解释。”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到,计算机文化的观念逐渐向着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转变。 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也逐步得到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国家层面的举措上得到印证。如1992年教育部决定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改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并明确将该中心作为基教司领导下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机构。又如1994年10月发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所有这些都表明计算机教育正在或已经得到认可和重视。勿庸置疑,这些举措都实际性地推动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1997年‘纲要’”)中进一步将初中与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区分,其中高中阶段的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比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 随着对计算机认识的加深,课程目标中趋向重视信息意识,强调信息能力及合作精神,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57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等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信息技术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是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学习资源。 2)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引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 同时也引发了 对人的内在素养的某种结构性的追求,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 描述...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一、信息素养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 来。 美国图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 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要成为一个...  (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 2、李克东提出...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1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二.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李克东提出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点: (1...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1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问题提出】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 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的内在 素养的某种结构...  在上理论课及上机时要根据班级的情况而定内容的难...-1-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得出结论:信息即对人...? ? ? ? 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  11信息技术教法讲义1-1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法概述 一、背景:教育信息化 1、 《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