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与天宫

|||||||||||
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昨天14时许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从神舟九号“走入天宫”,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在世界媒体热议中国人向太空梦想又迈出一步时,人们也在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00%成功的骄人纪录。
  然而发生在两艘中国飞行器间的“太空一吻”在地球上激起的议论必然不会单纯,美国学者对它最夸张的称赞是,“开创时代的交会对接将给世界秩序带来重大变革”,中国甚至被想象成“世界唯一有能力实现空间采矿的强国”;个别日韩媒体则贬损说,中国电视台对外直播的是威胁而非自信,暴露了中国是“宇宙强国、幸福小国”。
  “指引中国太空之路的从不是外界的褒贬”,中国军事专家彭光谦18日说。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称,让中国人不放弃的是太空探索的军事、科研、经济意义和它所激发的民族自豪感。澳大利亚学者莫里斯的看法则相对简单:“中国只是在展示他们对实现空间探索的目标是如何认真
  【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昨天14时许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从神舟九号&走入天宫&,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在世界媒体热议中国人向太空梦想又迈出一步时,人们也在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00%成功的骄人纪录。
  然而发生在两艘中国飞行器间的&太空一吻&在地球上激起的议论必然不会单纯,美国学者对它最夸张的称赞是,&开创时代的交会对接将给世界秩序带来重大变革&,中国甚至被想象成&世界唯一有能力实现空间采矿的强国&;个别日韩媒体则贬损说,中国电视台对外直播的是威胁而非自信,暴露了中国是&宇宙强国、幸福小国&。
  &指引中国太空之路的从不是外界的褒贬&,中国军事专家彭光谦18日说  本报讯 201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日前揭晓。&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等新闻入选。
  为了系统宣传国防科技工业为科技进步、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国防科工局组织开展了此次&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11大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推荐,军工行业媒体与中央主要媒体专家评选,&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我国载人深潜器7000米级海试圆满成功,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完成组网发射,我国自主研制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我国刷新多品种重型机床极限制造世界纪录,&嫦娥二号&700万千米外飞越探测小行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我国研制的铀浓  神九天宫手动对接成功
美国X-37B飞行想象图
  中国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两次成功对接,使得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实现了载人航天对接的国家。对于中国航天高速发展对美国形成的挑战,美国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网站26日的一篇文章为美国提了4点建议,希望借此保持美国的航天优势。  
  美担心航天大国地位遭挑战
  传统基金会的文章称,当美国人仍在反复研究未来航天计划的时候,中国已经在稳步实施自己的航天项目了。特别是在中国发射了神舟载人飞船,并和天宫一号实现对接后,这一点就更明显了。
  这使得中国朝着获取更大的太空存在迈出了第一步,因为对于任何空间站和月球任务来说,进行太空对接并且扩展任务是非常必要的。
  文章称,北京正在利用其空间能力,包括载人航天计划,展示其技术的高超,搭建外交桥梁,并且传达其日益增强的军事能力的信号。尽管美国拥有更为强大的空间能力,但是似乎却无法高效利用。
   &整个世界都在看中国&&&联合国官员赞赏中国太空计划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7日电题:&整个世界都在看中国&&&联合国官员赞赏中国太空计划
  新华社记者李惠子、白瑞雪、徐壮志
  神舟九号飞船逐渐接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图为北京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新华网 翟子赫 摄
  神舟九号飞船逐渐接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图为三位航天员的工作景象。新华网 翟子赫 摄
  联合国外太空事务办公室负责人马日兰&奥斯曼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说,中国未来的空间站是理想的国际合作平台,世界期待中国的太空计划稳步前行。
  &这是一次非常完美、令人激动的发射。&这位马来西亚天体物理学家在中国西北大漠戈壁观摩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
神九天宫相关信息
神九天宫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天宫一号与神九对接_神九与天宫对接_神九天宫 对接、以及神九天宫等相关信息
天宫一号与神九对接
神九与天宫对接
神九天宫 对接神九与天宫手控交会对接全程回顾
14:14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小飞 特约通讯员 谢波 姜宁
  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为&921&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史诗由此拉开帷幕。
  11年后,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安全飞行21小时并安全返回,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太空飞行115.5小时,实现中国航天的多人多天飞行。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太空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翟志刚出舱在太空行走。
  2011年9月底至11月初,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日14时14分,天宫一号&神舟九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当天17时07分后,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先后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
  就在昨日中午,中国载人航天又迎来了新的&第一次&:航天员手控驾驭神舟,踏上与天宫的相约之旅。
  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是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的两种手段,只有两种手段都得到验证,才算是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昨日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
  为了掌握这种能力,从&921&工程诞生算起,中国航天人埋头苦干了20年。
  早上5时不到,航天员就起来了,上午9时许,他们回到神舟九号返回舱
  早起准备
  昨日凌晨不到5时,航天员起了个大早。
  他们要从天宫转移不少物品,还要把轻便的蓝色舱内工作服,换成笨重的白色舱内压力服。
  上午9时许,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回到了神舟九号返回舱坐定。他们分别整理装备,调整坐姿。
  与往日的座次不同,这次是刘旺坐在中间,景海鹏坐在右侧,刘洋还是老位置,仍然在刘旺左侧。
  日中午时分,验证&精准操控对接&的时刻来临,我国载人航天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即将实施。
  虽然是清晨,天地之间并不静默。
  9时4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神舟九号发出转出停靠段设置指令,神舟九号恢复为自主工作状态。
  11时12分,天宫&神九组合体成功分离
  天神分离
  1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天宫&神九组合体发送分离指令。
  11时12分,天宫与神九的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九号缓缓加速,撒手而去,撤离到天宫一号前方400米的停泊点。
  从刘旺的角度看,组合体分离后,天宫与神九渐行渐远。
  在刘旺座椅两侧,各有一个操控手柄,分别为平移手柄和姿态手柄,每个手柄都有3个自由度。例如,平移手柄可前后、左右和上下操作,可控制飞船在三个维度上的移动。姿态手柄可控制飞船的&转身&运动,即滚动、俯仰和偏航。
  在航天员正面,有一个摄像机。在手控对接过程中,刘旺主要通过监视摄像机图像进行手控操作。
  超过1500次的训练,使刘旺对眼前的一切并不陌生。
  他的任务是,在景海鹏的指令和刘洋的协助下,通过左右两个手柄,像开车一样&驾驶&神九向天宫飞去,让天宫&神九再次相拥。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双眼睛都将盯着摄像机上的十字形靶标。刘旺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使屏幕上表示&对接环接触&和&对接环捕获&的圆点由灰色变成绿色。
  接到北京飞控中心二次对接指令后,神舟九号开始从400米处自主接近天宫一号。
  11时47分,神九到达140米停泊点,预计在这里保持约50分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人都在等待。
  12时38分,&北京&下达命令:手柄操作正常,开始手控对接!
  刘旺出场
  12时11分,神舟九号推出了对接环。
  12时16分,神九对接机构准备完成。
  12时38分许,地面命令:
  &神舟九号:我是北京。发送手动控制允许指令,开始手柄试操作。&
  手柄试操作完成无误,飞船具备手控交会对接条件。
  12时38分,&北京&下达命令:&手柄操作正常,开始手控对接!&
  我国载人航天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从这一刻开始,神舟九号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开始&&该刘旺上场了。
  在飞向太空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刘旺曾说:&我对成功有100%的把握,因为我必须有100%的把握。&
  景海鹏这样评价他的队友,山西人刘旺就像一瓶老陈醋,越陈越香越有味。
  刘旺平静如常,双手紧握手柄,双眼紧盯前方。
  自入选航天员大队到这一刻,刘旺等待了14年。
  他已经准备好了。
  12时48分,天宫&神九对接环接触,精度比前两次自动交会对接还要高
  扑面而来
  端坐中央座椅的航天员刘旺左手紧握平移手柄,右手把握着姿态手柄,&驾驶&着神九,从140米远处向天宫一号进发。坐在刘旺两侧的景海鹏、刘洋,则密切监视着仪表盘上各种参数的变化。
  大屏幕上,神舟九号则缓缓向天宫靠近。
  距离在一点点缩短,130米,120米,110米,100米。
  摄像机上,两个十字形靶标的中心位置,在逐渐靠近、重合。
  神舟以每秒0.4米的相对速度,继续靠近。刘旺的双手不停地轻微动作,微调神九的位置。
  75米!天宫&神九的相对速度更加缓慢,约为每秒0.3&0.4米。
  摄像机上,两个十字形靶标,在轻微的晃动中,不断重合。
  刘旺的双腿似乎也在用力。
  大厅里的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343公里高处的刘旺,注视着神九,注视着天宫,等待这场&太空大片&高潮的到来。
  在天宫&神九相距50米时,所有的眼睛,都紧盯着刘旺戴着白手套的双手。
  &飞船转30米接近!&
  30米。如果是自动交会对接,这里就是一个停泊点。在手控交会对接中,这里没有停泊点,但需要地面和太空两个方面对状态的确认。
  &神舟九号:我是曙光。操作正常,请保持。&
  &神舟九号明白。&
  神九继续滑向天宫。
  刘旺操作的是手柄,其执行机构是飞船上的发动机。他的每个操作,都会引发某个发动机向某个位置喷出一定量的火焰,飞船的位置和姿态便会随之出现变化。
  这一切,很像驾驶汽车。你转动方向盘、踩下油门或刹车,汽车都会迅速响应,以你所要求的方式和速度,走向你所要求的方向。
  画面上,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越来越大,说明两者距离越来越近。
  15米,10米,十字形靶标在轻微的晃动中,几乎完全重合。这个精度,高于前两次自动交会对接。
  7米,5米,最后的3米,就在十字形靶标完全重合的一刹那,天宫一号就像刘旺多次描述过的那样,向摄像机&扑面而来&。
  天宫&神九对接环接触,时间定格在日12时48分。
  &神舟九号报告,人控停控置位。完毕。&这是景海鹏略显激动的声音。您的位置:>>>正文
设计师揭开神九与天宫对接“天衣无缝”的秘密
  6月18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的航天员景海鹏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王永卓 摄
  神九与天宫对接后,航天员从直径80公分的圆形通道进入天宫一号。为了确保航天员顺利通过通道,805所设计师在地面上曾进行了各类模拟试验。其中一项就是请一位身高1.8米、体重165斤的飞船工程师,多次进行现场穿越试验,一次次验证通道的科学合理性。
  神九与天宫的对接机构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49厂总装和调试。据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特级技师王曙群介绍,为了确保密封面的质量,149厂在生产、加工和总装过程中,都制定了严格的全过程保护措施。
  对接框零件状态密封面加工完成后,采用单面胶保护膜进行贴膜保护;周转期间有专用的包装箱,交付总装时,对接框有专用保护垫;在飞船进行综合测试过程中,对接框也有专用的工装保护,直至火箭整流罩扣罩前才拆下。环环相扣,精细操作,确保不留一丝隐患。
责任编辑:方芳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飞天,在随后的几天里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将首次实现载人手动交会[]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