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到底是叫曹丕还是叫夏侯丕?魏孝文...

曹丕篡汉_百度百科
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称帝、曹丕代汉,指的是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代汉自立的事件。汉朝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1]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 曹丕的亲信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1]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时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代的正式建立[2]
。至此,历12帝,195年的东汉王朝名实俱亡。[3]
曹丕篡汉背景
曹丕篡汉皇权旁落
东汉末年,汉朝皇权衰落,曹操“”,历经数十年征
战,统一北方,封为,掌握汉末实权。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后,既要在战场上和各路诸侯刀***相见,又要同看不见的、暗藏的、地下的政治势力做殊死搏斗。曹操用武力扫平了群雄,又将拥护东汉的贵族、外戚势力逐一翦除。曹操苦心经营了三十年,才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国本。但曹魏代汉仍非易事,因为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身边,就等于向世人宣告,他承认了汉献帝的合法性、正统性。魏武虽为马上天子,但他却不能用汤武革命的方法来革除汉命。身为汉臣的曹操要取代东汉,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禅让的模式。然而禅让并不容易,尧舜传说不可靠,王莽代汉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禅让,曹操心里没底,所以当手下谋臣武将纷纷劝他称帝时,他却无奈地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3]
继位后与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曹操对于汉朝,对于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是有感情的,自己打着兴复汉朝的旗号,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当然要顾及到自己言行的影响。而曹丕不同,曹丕的权力是建立在父亲的基础上,他手下的臣子也多是只忠于魏王(曹操和曹丕),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没有哪位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
已无人可靠,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最后的虽然凄惨但至少比较安稳的归宿。
曹丕篡汉五德学说
战国时期,阴阳家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并用它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迭。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来自于民间流传甚广的阴阳五行说,所谓的“五行”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由于汉为火德,按照五德相生说,火生土,故代汉者必为土德。东汉末年,汉朝统治已经十分腐朽,无论是农民起义,抑或是诸侯中的野心家,都打出土德的招牌。[3]
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魏文帝曹丕的年号是“黄初”,东吴孙权的年号是“黄龙”,都表示自己是土德,可以代汉称帝。唯独蜀汉先主刘备的年号为“章武”,表明刘备继承了大汉的皇统,是秉承了火德,而绝不肯尚黄,用土德。
曹丕发动起自己所有的力量,一起演了一场戏。先是曹丕的臣子劝进,臣子讲述了很多理由,说曹丕如何如何,可以称帝,汉朝如何如何,天命衰微。后是大臣们纷纷去聒噪,威逼利诱,汉献帝无奈,只能颁布诏命,表示自己恳求与曹丕。于是曹丕顺理成章的改汉为魏。
除了使用五德终始说的理论之外,曹丕还制造了大量的谶纬。所谓的谶纬就是一种预言,它可以预告将来会发生的事,而且这种预言相当准确,可以称得上是料事如神。[3]
曹丕篡汉过程
曹丕篡汉和平交接
曹丕当魏王后的祥瑞简直不胜枚举:黄龙、凤凰、麒麟、白虎、甘露、醴泉、奇兽,无奇不有,是自古以来最美好的。谁知曹丕的答复竟然是断然拒绝,他下令道:“当年周文王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还向商朝称臣,得到孔子的赞叹,周公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君主的职权,完成使命后还是归还给成王,我的德行远远不如这两位圣人,像许芝这些话,我怎么敢听呢?这些话使我心里害怕,手发抖,字都写不成,意思表达不清,我要辅佐汉室治理天下,功成后交还政权,辞职还乡。”[4]
可是大臣们丝毫不理会曹丕的态度,曹丕越是“谦虚”,大臣们越是起劲地劝进,他们劝进的表章连篇累牍,多得数也数不清。东汉朝廷的官员,魏国的官员都参与到劝进的行列之中,劝进表章的措辞越来越肉麻。
不仅是大臣们不断上劝进表,汉献帝也知道汉朝气数已尽,故十分“配合”地连下了三道禅位诏书,苦苦地恳请、哀求曹丕仿效虞舜,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曹丕却说:“听到这个诏命,真吓得我五内震惊,浑身发抖。我宁可跳东海自杀,也绝不敢接受汉朝的诏书。”[4]
尽管曹丕的假戏作得如此逼真,但朝中的文武大臣还是心领神会,他们一边上书,一边在颍阴县曲蠡(今许昌市一带)筑起受禅台。
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大臣们数十次的上表劝进,汉献帝前后四次下达禅位诏书,延康元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十月二十八日,曹丕终于撕下了自己的画皮,他在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第二天,曹丕踌躇满志地登上了受禅台,参加受禅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数万人。在完成典礼后,曹丕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4]
曹丕篡汉创立曹魏
曹丕照例三让之后于同月二十九日升坛受禅,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同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县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国玺绶,并赐青盖车、乘舆等。十二月,定都洛阳。[5]
曹丕篡汉礼遇汉帝
曹丕代汉称帝之后,给汉献帝以国宾的待遇,封他为山阳公。山阳公封邑有一万户,可以“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6]
。十四年后,山阳公病死,获得了“孝献皇帝”的谥号,以天子礼仪安葬。这个山阳国传了三代,共七十五年,西晋时依然沿袭,一直持续到永嘉之乱。
曹丕篡汉评价
汉魏禅代是一场假戏,更是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自春秋以来,凡废主弑君者皆被称为乱臣贼子,在历史上要留下篡位的千古骂名。所以禅让制就是一种最好的办法。让汉献帝自己主动让位,自己再假惺惺地推却一番,这样篡位就成了禅让,无论是傀儡天子汉献帝还是魏王曹丕都成了尧、舜一样的圣君。[3]
这种禅让毕竟不是真禅让,因为对于汉献帝来说,是被逼无奈的,如果不是曹家父子以武力威逼他,他不肯心甘情愿地放弃祖宗打下来的,历经四百多年的江山社稷。[3]
曹丕处置汉献帝的手段相当高明,这并不是曹丕对汉献帝动了恻隐之心。曹丕的这一做法还是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曹丕代汉虽然在表面上看来获得了天下臣民的拥戴,但其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平定以后,举行了大规模的北伐,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还没有到达,、、三郡的官吏和百姓就纷纷响应。其缘由,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人心思汉”。[3]
曹丕以禅代的形式来完成改朝换代是极其高明的谋略,他向天下人昭示,大魏的政权不是抢来的,而是汉朝皇帝让给我的。尽管汉魏禅代是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但仍然符合中国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它仅仅以汉代帝王一姓一族权力的终结,这种古代社会最小的成本,来换得政权平稳的交接。相对于汤武革命所带来的广泛杀戮而言,流血牺牲无疑要少得多。[3]
曹丕篡汉影响
曹魏禅代的成功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三国到
赵宋王朝建立,历经七百多年,十余个朝代都以禅代方式完成了易代鼎革,汉魏故事成了帝制社会禅代的代名词。[3]
曹丕篡汉导致的影响是东汉王朝作为一个象征性统一的政权不复存在。曹丕在改朝换代之际,对职官制度进行了若干重要改革。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由此恢复了被曹操于汉建安十三年(208)废除的三公官制(太尉、司徒、司空)。此后司徒、司空位号虽尊贵,但一般不干预朝政。曹丕又设秘书监和中书省,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台的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推行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总之,曹丕称帝代汉后,魏国实力进一步增强。[5]
对于刘备和孙权来说,曹丕的这一做法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之后,最强。曹操不称王,谁也不敢称王,曹操一称魏王,刘备紧跟着就自称汉中王。曹丕代汉的第二年,刘备打着继承汉统的旗号,刘备部下纷纷劝刘备即帝位,刘备没有答应。军师将军诸葛亮上言,刘备才同意,在成都称帝。又称“蜀汉”或“季汉”。[7]
孙权相比曹操和刘备,名位稍低,但到公元229年,他也在武昌称帝。[3]
曹丕篡汉艺术作品
罗贯中著作长篇小说《?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1994年王扶林执导央视版电视剧《?第六十一集:曹丕篡汉》
2009年中日两国合作制作的动画片《?第40集?白帝城》
2010年高希希导演电视剧《》73--74集。
.网易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网易网[引用日期]
《三国志?卷2?文帝纪?裴松之注》
.浩学历史网[引用日期]
《三国志?卷2?文帝纪》
.浩学历史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三国正史中,魏文帝曹丕究竟做错了什么?
在《三国志》魏文帝篇里,没有描述太多曹丕的过错,甚至末尾还给了中等偏高的评价。但是在他执政短短七年里,动不动就发生天象异变,比如日蚀等,还有凤凰聚集,群鸟聚集,这些有什么暗示?
曹丕最大的错事就是死得快+没有统一。他活了才四十岁,曹睿活了才三十岁,这放哪个朝代都要坏事。托孤重臣篡位之事本身就很常见,何况司马懿是两代托孤,没亲自篡位算是给面子了。------------------------九品中正制根本不能算是黑点。魏不应说亡于九品中正制。河内司马氏可是兴起于汉末,兄弟几个都在曹操手下当官,那时候九品中正还没立呢。事实上即便贵为两代托孤重臣的司马懿也是跨过曹真、算计曹爽才掌的兵权。曹家能干的都活的短,这属于倒霉,不是体制问题。好多人拿司马懿比德川乌龟是有道理的。再有就是乱世出英雄。实行九品中正的六个朝代除了西晋短暂统一,一直都有外患存在。乱世出英雄是一定的。有种你子孙牛逼像汉光武帝那样能打,要不然就赌掌兵权拯救世界的人是个诸葛亮。魏、晋、南朝诸朝都属于赌输了的。后世赵匡胤也是篡位,总不能说他后周也是九品中正制。相应地,如果一个朝代的制度把乱世出英雄这条路堵得死死的,完全不对外姓放权,那不就是明清二朝吗?不光外敌来打打不过、从头到尾出不了一个名将,而且其他方面也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其实南朝皇族问题比士族问题大得多。西晋、宋、齐,哪个不是地方上皇族闹腾把国家玩坏了?侯景之乱之中之后萧梁皇位也是各地封王之间换来换去。陈家虽然有陈霸先果断把位子传给更有资历的侄子(后世某伟人晚年对陈霸先的喜爱也许源于此),但也还是有侄子杀儿子、叔叔篡侄子、弟弟当众刺杀哥哥未遂这些内斗。相反,宋齐梁陈开国四君除了萧衍,无人出身士族。萧衍也属于萧道成远亲,否则不必换个朝代。所以很多黑九品中正制的说法都站不住脚。九品中正对于之前的察举制应该算是个比较全面的进步,相当于把察举制的推荐标准量化,无论如何与大权旁落没有直接关系。九品中正应该算曹丕和陈群的政绩,算不上黑点。--------------------------觉得置顶那贴太他妈搞笑了所以写了上面这么多。九品中正好歹算多少有点争议的一点,其他丫写的完全就是无脑黑。什么他妈私生活混乱生不出儿子,曹丕10个儿子,按这个标准南朝皇帝全是太监。什么他妈刘表第二,没打赢不等于没打,照这逻辑东晋、南朝皇帝全是刘表。还有,曹节骂人是对着曹丕的使者开骂,并不是在曹丕感叹禅让之后。另外,曹节骂人后把玉玺怒扔楼下,却无记载说玉玺有所崩坏。结合先前王莽篡汉时玉玺被皇后扔到地上都会崩坏一角来看,此处记述有些疑点。论品德,曹丕绝对是篡位之君里最好的之一。不杀不废曹植、献帝两件事,为后世树了很好的榜样。
曹丕最大的失误是错失了魏国前期唯一一次统一全国的机会----夷陵之战,这次是上天赐给曹丕的一次天大的机遇。吕蒙袭江陵之战后,关羽被杀,孙刘翻脸到夷陵之战爆发,曹魏已处于不败之地。曹丕应当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呢?当时朝堂分成三派,一派以侍中刘晔(著名战略家)为首,主张联蜀伐吴;一派以魏文帝曹丕为首,主张联吴伐蜀;一派以司空王朗为首,主张坐观成败。纵观夷陵之战整个过程的表现,刘晔不愧是曹魏战略家,处处比曹丕计高一筹。①、对孙刘开战的预判在刘备称帝后,曹丕咨询群臣关于蜀吴局势的看法,大家都认为关羽死后,蜀无力伐吴。只有刘晔 精确的指出两点:刘备以威武自强为谋,必将发兵扬威;刘关情谊深厚,蜀军是一支以情义为纽带的军队,必然要出兵。后来果如刘晔所料。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后备果出兵击吴。----《三国志 魏书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②、对曹魏在孙刘开战的策略孙权为防两面受敌,向曹丕称藩。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是岁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群臣奏曰:"荆、扬二州,贡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礼也,宜勿与。"权曰:"昔惠施尊齐为王,客难之曰:'公之学去尊,今王齐,何其倒也?'惠子曰:'有人於此,欲击其爱子之头,而石可以代之,子头所重而石所轻也,以轻代重,何为不可乎?'方有事於西北,江表元元,恃主为命,非我爱子邪?彼所求者,於我瓦石耳,孤何惜焉?彼在谅?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皆具以与之。----《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刘备同样派韩掾向曹丕示好。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备遣军谋掾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适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注意个细节:刘备称帝是在示好曹丕未遂之后。魏国已立不败之地,但在孙刘开战后当如何应对。刘晔主张联蜀伐吴;魏文帝曹丕主张联吴伐蜀;司空王朗主张坐观成败。刘晔主张联蜀伐吴,先对孙权称臣的诚意表示怀疑,并提出了联蜀伐吴的战略。因为自吕蒙袭取荆州后,局势发生变化,荆州丢失后,刘备损兵折将,原先刘强孙弱的局势变成了孙强刘弱。若与弱蜀结盟,可击灭吴国,吴国灭亡后,被削弱的蜀国亦不能久存。后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承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权善用兵,见策知变,其计必出于此。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曹丕不同意,坚持联吴伐蜀。这想法是不合理的,孙权狼子野心,投诚曹魏本是权宜之计。在三国鼎立局势,不像诸侯混战时期需要考虑“降者之心”;另外孙权虽称臣,却只送了珠宝,不愿派来世子为质,这就是纸面上的称臣而已。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刘晔坚持了观点,但曹丕不采纳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让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在曹丕与刘晔争执过程中,王朗提出了坐观成败的策略,即按兵不动,等吴蜀两败俱伤后择机灭二国。从后面历史的发展上讲,这种策略严重高估了夷陵之战对吴国的打击,同时未预测到夷陵之战后吴蜀会快速转移策略,实行联盟。建安末,孙权始遣使称藩,而与刘备交兵。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朗议曰:"天子之军,重於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馀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帝纳其计。曹丕同意了王朗的建议,改变了自己原持有的联吴伐蜀之计,采取了坐观成败策略。为了鼓励孙权,更拜孙权为吴王,此举相当于承认其割据的合法性。刘晔坚决反对,但曹丕不听从。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晔又进曰:"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此实然之势,非卑臣颂言也。权虽有雄才,故汉骠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义也。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蜀兵之后,外尽礼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之,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也,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民人子女以为僮隶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加十倍矣。"又不从。遂即拜权为吴王。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③、对夷陵战后的战略孙权与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胜刘备后,开始“内行不顺”,对魏文帝越发不礼敬。曹丕勃然大怒,欲征讨孙权。刘晔劝谏孙吴士气正盛,不可征讨,曹丕不听。曹丕在222-223年发起三路伐吴之战,不胜而归;又于224年、225年两次巡幸广陵,可惜孙吴无懈可击,曹丕到广陵变成了阅兵式………………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五年,幸广陵泗口,命荆、扬州诸军并进。会群臣,问:“权当自来不?”咸曰:“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自将而来。”晔曰:“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於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大驾停住积日,权果不至,帝乃旋师。曹丕失败后,反而批评了刘晔:"你的策略是对的,但你要多想想为我灭吴蜀二贼,不要只知道敌情而已!"刘晔心中一万只草泥马走过。云:“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
我赞同一楼说的,陈寿对曹丕评价不高。曹丕虽然是开国之君,事实上却是守业之主,而且不是啥天资特别好,能力特别强的守业之主。(特指政治能力和天资)但是我也不觉得曹丕是中下之主。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算是中等偏上吧。要他逆整个时代潮流而行,那是不可能的。九品中正势在必行。而且甚至据现在的学界研究(张旭华
《关于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几个问题》 ),九品中正甚至可能开始于曹操时期。即使并没有开始于曹操时期,其实也奠基于曹操时期。(唐长孺《士族的形成与升降》)曹丕是一位相对弱势的君主,能力肯定不如汉武帝,也不如他父亲曹操。但是,绝不是庸才。曹操去世,曹丕上位,各方豪强异动,曹丕在这个时候能镇住已经非常不错。(参见田余庆《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他即位仅仅七年,能把那些骄兵悍将搞定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 曹操死驻屯洛阳的鸣鼓擅去;这是青徐势力可能乘时而动的一个信号。曹丕代汉,不动声色地调遣力量,采取措施,以图谨慎而又果断地解决这一向题。黄初年间,魏国发动了两次攻吴的广陵之役。在广陵之役的掩护下,曹丕终于以武力彻底消灭了这支魏国东部的地方势力。
”(以上引用自田先生的那篇文章)所以,曹丕对吴用兵,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干掉臧霸等人,把皇位坐稳才是关键,说他浪费一举平吴的机会,是太小看曹魏当时内部的政治斗争了。所以曹丕应该有点天不假年的味道。至于后宫问题,也可能是牵扯朝堂的,曹丕立郭后而下诏杜绝外戚干政,我觉得可能是一个信号。皇帝渣的标准不同于一般人。作为一个男人他当然渣……至于宗室,最主要的还是其不封诸王而已,西晋倒是大封诸王,结果八王之乱了……曹氏宗室衰微,还是在曹睿之后比较明显,不能全怪在曹丕头上。所以综上所述曹丕不算是差的皇帝。--------------------------------------------------------------------------------
分割线开始解释灾异问题:首先,三国志里记载灾异神马的,绝对不止曹丕这一家,你去看看孙吴么……那怎一个多字了得。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正史之中,灾异祥瑞之说,都是史不绝书的。这是这个时代史书的特色。 所以灾异多是正常的。PS;那个凤凰聚集是祥瑞。其次,整个曹魏时期其实都是比较不稳的,内部斗争可谓是风起云涌,皇权一直称不上强大。灾异之说很多其实是士心不稳的一个代表。因为古代知识分子有事不好直说的时候,就会借灾异来说事。最后,我以阴暗的心理推测一下,陈寿是西晋的人,西晋禅代,原因自然是曹氏运衰。曹氏立国一开始,就灾异频发,自然是运衰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享国日短么……
曹丕在正史中做错了什么?我就说一件事,冤杀鲍勋。六年秋,帝欲征吴,群臣大议,勋面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覆,为百世之戒。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并表“勋父信有功于太祖,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馀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这就是现世报。把一个清直之臣说成是指鹿为马的赵高,也怪不得自己命短了。曹丕摆在那么多皇帝里面肯定是中等偏上的,至于那些天灾祥瑞,可能是孙十万批发的时候搞多了,自己的孙子都用不完,就送了一些给曹丕吧。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题主根本不熟悉陈寿写史的套路啊,读《三国志》最忌讳【只读本传】。【赞美传主】,这可是腹黑史家陈寿难得的传统美德,他尽量把每个人在本传夸得跟啥似的,要么是绝世名将,要么是盖世谋臣,要么是天纵英主。然而陈寿虽然讲究美德,也还是有史家的节操的,于是每个人干的坏事他都会尽量写在其他人的传记里啊!(像《晋书》这样直接在本传里开黑还是比较少见的,试读《晋书?宣帝纪》,黑得伸手不见六指)故而题主就别指望在《文帝纪》里面找曹丕的坏话了。此回答由该回答整理------------------------------------------------------------曹丕(187年冬--226年夏)197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没想到张绣先降后反,乱军中曹操身中流矢,护卫典韦为曹操断后,力战而死;长子曹昂将坐骑让与曹操,与堂兄弟曹安同时后遇害;而年仅十一岁的曹丕居然未曾让马给父亲,独自乘马跑路,并未有任何损伤----人家同时代的孔融四岁就会让梨,曹丕十一岁都没学会让马!(此条出自《武帝纪》《曹昂传》《典论?自叙》)217年冬,曹丕被立为魏太子,他抱着辛毗的脖子说道:“辛君你知道我有多高兴不?”辛毗的女儿辛宪英听说后,叹道:“本该忧戚时候却如此喜悦,魏国怎么能昌盛呢!”(此条出自《晋书?羊耽传》)219年九月,曹丕留守邺城,审理魏讽案。经此一案,曹丕处死了数十人,包括王粲的两个儿子,还有张绣的儿子张泉。(此条出自《武帝纪》《王粲传》《张绣传》等)220年,曹丕派人杀了曹植的亲信丁仪,丁?一家男丁。之前,曹操想把清河公主嫁给丁仪,问询曹丕的意见,曹丕认为女生都是外貌协会而丁仪眼睛不大好,认为并不适合,不如嫁给夏侯?。曹操便同意了,后来曹操与丁仪聊天便后悔了,叹道:丁仪如此人才,就算两只眼睛都瞎了也该把女儿嫁给他啊,何况只是瞎了一只眼呢?我那儿子误我啊!(此条出自《曹植传》)220年十月,曹丕收到了刘协的三次禅让请求,灰常无奈,终于准备接受禅让了。曹丕命人去拿玉玺,献帝皇后曹节是曹丕的妹妹,表示坚决不给,后来没办法,曹节便将玉玺扔到阑板上,哭着说:“你们大魏是不会长久的!”果然,四十五年后,大魏亡----而曹操当汉臣也正好是当了四十五年,从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官到六十五岁的魏王。(此条出自《后汉书?皇后纪》)220年十月,曹丕即位后,不但不册封与他结婚十六年的甄姬为皇后,反而大纳妃嫔,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还有一堆嫔妃,特别是宠爱郭女王,从而冷落了甄姬----当年的海誓山盟。(此条出自《后妃传》)221年六月,甄姬见曹丕即位快一年都还是这样,自然颇有怨言,再加上郭女王的煽风点火,曹丕便下令杀死了甄姬。据传甄姬下葬的时候,披发覆面,以糠塞口,简直是惨不忍睹。(此条出自《后妃传》,后面的据传出自《魏略》)222年,曹丕车驾驾宛城,又以城中不繁盛为由大怒,收监了南阳太守杨俊。即使司马懿王象荀纬等人都为杨俊说情,甚至叩头叩到流血,然而曹丕还是不听,杨俊知道后说:“吾知罪矣。”于是自杀了。究其过往,杨俊曾经在曹操问曹丕曹植问题的时候,表示曹植不错哟。(此条出自《杨俊传》)223年,曹彰至京城朝见曹丕,突然就得了疾病,当年就死在了洛阳。(此条出自《曹彰传》)224年,曹丕听说夏侯尚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妾,甚至超过了那个身为曹氏之女的正妻。曹丕表示很不高兴啊,便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朋友妻,不客气。一条绳,送你死!)夏侯尚虽是一代名将,但也是个重情之人,然而爱妾是曹丕杀的,他也是敢怨不敢言,于是精神恍惚。曹丕听说后,表示夏侯尚果然不是干大事的人。(毕竟,曹丕是连自己老婆都能下死手的人,夏侯尚还是图样)一年后,夏侯尚病重,曹丕握着他的手痛苦不已。又一年后,夏侯尚去世。(此条出自《夏侯尚传》)曹丕想起了当年当太子的时候贷借曹洪的绢帛失败的痛苦经历,回忆往事,恍如隔世,因此便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准备处死曹洪(这脑回路,神奇啊)。群臣一起劝谏,未能成功。卞太后先是让郭女王去说话,否则就废了她。之后她责怒道:“当年要不是曹洪救了你父亲,我们大魏国能有今天!”226年正月,曹丕不得已,免了曹洪的官,也削了爵位,还没收了家产。不过多亏卞太后求情,家产得以归还。(此条出自《曹洪传》《晋书?天文志》)225年秋,曹丕当时打算进攻东吴,御史中丞鲍勋劝谏,说伐吴很难有功,枉费国力,曹丕非常生气,将他贬为治书执法。后来,曹丕征吴无功而返,从寿春返回路过陈留。期间,陈留太守孙邕拜见曹丕,顺道看望了鲍勋,因为走的是偏道,被军营令史刘曜给逮住了,准备搞孙邕。不过鲍勋认为既然当时道路营垒没成,孙邕这也不算大事,就按下来了。后来刘曜犯了事儿,鲍勋准备上奏,却被刘曜抢先向曹丕举报。曹丕本来就对鲍勋有气,这回更是大怒,说鲍勋指鹿为马(这是什么词),要廷尉看着办。廷尉依法议决:“劳役五年。”三官驳回:“罚金二斤。”可见,鲍勋这事儿的罪责真是小事。不过曹丕当然很生气啊,你们都不听话,于是不顾钟繇陈群华歆辛毗卫臻高柔等人的劝谏,说什么鲍勋的父亲鲍信对曹魏有大功劳,什么都不管,还是杀了鲍勋。(此条出自《鲍勋传》)226年五月,也就是鲍勋被杀后二十多天,曹丕去世,年仅四十岁。--------------------------------曹丕生有十子,均不长寿。曹喈出生两月即夭折(《三国志?武文王公世传》记载曹丕只有九子,曹喈的记载来自于《艺文类聚》三十四?《仲雍哀辞》),曹协早薨,曹丕三十七岁的时候,曹贡与曹俨去世。曹丕三十八岁的时候,曹鉴去世。曹丕死后三年,曹礼和曹邕去世。曹丕死后七年,曹蕤去世。曹丕死后十三年,曹丕长子,即魏明帝曹睿去世,终年三十四或三十五或三十六岁。曹丕死后二十三年,以粗暴闻名的曹霖去世,终年最多四十来岁。
曹丕和他开创的魏朝都有一个通病:短命。因为短命,写史的人是后一个朝代的,史料记载还很清晰,别人就有很多话可以说。比如得国不正啦天理报应啦君主昏庸啦。而长命的朝代,到了下一个朝代给它盖棺定论的时候,写开国君主的史料必须得用前朝史官留下的,而这些早就被前朝史官和谐过了,比如唐太宗的那些事。例如汉朝,三百年国祚,哪怕后面确实出了汉恒帝汉灵帝这种在全中国皇帝里要倒着数的角色,也无损大家对汉朝的普遍正面评价。而相比君主本身的长寿,朝代本身的长命更重要。比如明仁宗朱高炽,不过当了一年皇帝,但是因为明朝长寿,评价还是相当正面的。而魏朝不过五十年而亡于司马氏之手,想说哪个皇帝怎么好怎么好也说不太过去吧?所以说,要评价曹丕做错了什么,那么就应该集中评论他做错了“什么”而导致国家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落入了旁姓人的手中。当然,有一派传统史学派认为这是因为曹操欺凌汉室的因果报应,很正常,最奇葩的文字论述是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里演义的这么一回:而相隔比较近的晋人,批评曹丕倒真不敢批评他和他爹欺凌汉室(本朝起家也是一个套路嘛233),这么批评只能是花样作死,所以只能另辟蹊径,集中在他对宗室的打压,限制宗室王公,以致司马氏显示不臣之心时,曹操的亲族没有一个能出来作对的:反对司马氏的三次军事行动淮南三乱(王凌、毋丘俭、诸葛诞)都是外姓;至于高贵乡公那次作死弄得跟小孩过家家式的,可见曹氏实力衰弱到了什么程度。《晋书》里记载了晋人的评价,基本都持同样的观点:刘颂魏氏承之,圈闭亲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倾,天命移在陛下。长短之应,祸福之徵,可见于此。向雄昔在汉世,诸吕自疑,内有?虚、东牟之亲,外有诸侯九国之强,故不敢动摇。于今之宜,诸侯强大,是为太山之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魏法禁锢诸王,亲戚隔绝,不祥莫大焉。也就是说,汉朝封诸王,使他们有军权,这样就拱卫了皇室,而曹魏的亲王无军权,使得司马氏能有天下。不过,这是显然的为了证明观点而选择材料,汉朝时的诸王虽然平定了吕产,却也造成了吴楚之乱,以至于后来不得不用推恩令去削弱,王莽篡汉时,诸汉王并无任何作为,而到了汉末,刘表、刘焉这些宗室诸侯并不想维护皇权而是想割据。从大的历史角度看,从西周到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不断动荡不断完善的过程。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诸侯的封地来自于天子,士大夫的封地来自于诸侯,形成层层效忠的关系,贵族可以世袭;秦朝废除了封建制,帝国皆郡县之,行政长官不能世袭;到了汉、魏、晋时,又部分恢复了封建制,郡县与封国并存。魏出于对汉朝的诸侯势力过大的反思而禁锢诸王,最后弄得曹家无人出来清君侧;晋出于对曹魏的诸侯势力过小的反思而给诸王充分的军权和财政权,最后弄出个八王之乱以致中原落入胡人之手……这么比较,还真不知道谁对谁错……给个折中的***,那就是从晋人的角度来看(包括陈寿),禁锢亲王肯定是错的,而迫害亲兄弟(尤其是曹植、曹彰)不管从任何角度说,都是曹丕作为皇帝最大的污点。当然,如果他能牛到唐太宗的地步,对兄弟们再过分点也没事----可是人家唐朝300年,你曹魏才50年啊。活该被黑。
九品中正制是个好制度,表面上收回一些权力,挖掘出了士族中一些优秀人才,不能因为晋朝门阀士族乱国,就否定曹丕刚登基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具有优越性,符合各方面利益。曹丕不好的地方就是上位时那副嘴脸和逼死于禁。活在曹操伟岸身躯下,时刻担心不传位自己,使曹丕性格过于阴暗,登基之后必然会大发泄。
我才知道原来评价一个皇帝连“私生活混乱生不出儿子”都能作为黑点。原来曹操在那么多儿子中选择的曹丕是只继承了他的尖刻却一点都没有继承他的气度和睿智。原来为了巩固位置选择采用九品中正制是错误的决策。原来蜀国平定南中而魏国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腾不出手收拾别人对比之下也是错误。曹丕有错么?当然有错,他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甚至不是一个能够排进前十的皇帝。但是他的确是曹操那么多儿子中最适合继位的一个。黑他也不要太过了,即使在曹操的对比下他不够光彩照人,在中国那么多皇帝中,他绝对不能算是昏君。
为什么这么多***没人提废除货币啊?这么逆历史潮流的事情,能不黑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