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_百度百科
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是铜仁市的行政管理部门,地址位于铜仁市碧江区市府路1号附1号
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简介
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是铜仁市的行政管理部门。[1]
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碧江区概况
铜仁市碧江区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铜仁市的东部,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即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和湘西台地主峰雪峰山之间。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13″~109°28′20″,北纬27°32′18″~27°52′40″。全区国土面积为101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区政府驻铜仁市谢桥办事处,是全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 铜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漾头镇的杜家园和岩董两处新石器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残片和夹砂红陶、灰陶残片,无声地描述着数千年前人类祖先定居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的历史。铜仁周时为荆州西部、梁州南面的边地,春秋时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隋置静人县,唐初属辰州。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 置万安县,天宝元年(742)改万安为常丰县,隶属卢阳郡(锦州)。 五代十国时原唐设的州、县自然消失。宋朝只在边区设置了一些称为“砦”的军事行政单位,当时铜仁属锦州砦。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朝洪武五年(1372),改铜仁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此后,或设府、或置县、或建市,一直沿用“铜仁”之名。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设置铜仁府,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废除铜仁长官司,设置铜仁县。清光绪九年(1883)移铜仁县治于大江口(今江口县)。民国元年(1912),将铜仁县并入铜仁府。次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 日铜仁解放仍设铜仁县,隶属于铜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7月更名为铜仁区专员公署,1979年1月改称铜仁地区行政公署)。日,国务院撤销玉屏、江口等27县,其中江口、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史称“三县合一”。日,恢复玉屏、江口县,三县按原境域分开。 日国务院批复撤销铜仁县,建立铜仁市(县级)。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9年月1日建立市中、河西、环北3个街道办事处。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铜仁市建镇并乡撤区行政区域的变更,撤销谢桥、茶店、坝黄、川硐、漾头5个区及大部分乡,全市建立4个办事处、5个镇、7个民族乡。即:市中办事处、环北办事处、河西办事处、谢桥办事处;坝黄镇、川硐镇、茶店镇、漾头镇、云场坪镇;大坪乡、鱼塘乡、桐木坪乡、和平乡、滑石乡、瓦屋乡、六龙山乡。 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成立灯塔办事处,从漾头镇、滑石乡、谢桥办事处划出部分行政村,组成灯塔办事处的行政区域,从而使全市变为5个办事处、5个镇、7个乡民族乡。2007年,小村并大村,全市由150个行政村变为95个,1436个村民小组,9个居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全市总户103968户,总人口366918人。2010年,全市国土面积1515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办事处),106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8.16万人。 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铜仁市谢桥街道行政区域划归万山特区管辖的批复》文件精神,将铜仁市谢桥街道的谢桥、唐家寨、楚溪、龙门坳、石竹、瓦屋坪6个村和谢桥社区居委会划归万山特区管辖;谢桥街道大坳村划归铜仁市环北街道管辖。2011年11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的批复》》(国函[号):同意撤销铜仁县级铜仁市,设立铜仁市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碧江区的行政区域,辖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5个民族乡:市中街道、环北街道、河西街道、灯塔街道、川硐镇、坝黄镇、云场坪镇、漾头镇、桐木坪侗族乡、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和平土家族侗族乡、瓦屋侗族乡、六龙山侗族土家族乡。是年,全区辖4个办事处、9个镇乡,69个村、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5万人。[1]
.铜仁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新常态新起点新征程
----***铜仁市碧江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2016年经济工作会解读 _碧江区_区县报道_新闻中心_铜仁新闻网
2015年09月
新常态新起点新征程
----***铜仁市碧江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2016年经济工作会解读
&&&&&&&&&&&&&&&
核心内容:
2011年撤市设区,翻开了碧江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5年来,碧江区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大战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撤市设区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7.1%,是2010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73亿元,年均增长32%,是2010年的4倍;财政总收入达到31亿元,年均增长24.4%,是2010年的6.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71亿元,年均增长13.6%,是2010年的1.9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449元、9460元,分别增长17.3%、16.8%,均比2010年翻一番;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14.38亿元、215.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3%、21.6%,分别是2010年的2.9倍、2.7倍。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3%,通过省全面小康创建达标验收,荣获&全省同步小康创建十佳示范区(县)&称号。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5.6:34.9:49.5调整为7.8:39.2:5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建成农业示范园区12个,其中和平、坝黄、瓦屋3个园区已列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培育和引进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2家,建成万元田4.34万亩、万元山4.55万亩。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07亿元,年均增长6.8%,是2010年的1.3倍。灯塔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基本形成了&一心三品&产业体系。百丽鞋业、天翔棉纺、加拿大威顿、海螺水泥、同德药业、好彩头食品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碧江,累计引进工业企业12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2亿元,年均增长22%,是2010年的2.7倍。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集聚效应显著提升。碧江经济开发区荣获&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明边城、九龙洞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碧江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三江公园、花果山公园、木杉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梦幻锦江&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水上公交&全面运营,成功举办了5次全国性龙舟大赛,漾头茶园山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新增星级酒店10家,接待游客197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74.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1.2倍、12.3倍。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发展民营企业5937户、个体工商户2.83万户。武陵山现代医药物流园、万丰国际商物流园、笑哈哈商贸物流城等一批大型物流园基本建成。荣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西部绿色物流基地&等称号。
城乡建设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坚持新城和老城建设协同推进,以粮食直库、枇杷湾、桐梓坳等为主的老城改造成效明显,川硐教育园区基本建成,碧江新区初具雏形,行政中心搬迁入驻。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是2010年的1.4倍;城镇化率达到66.72%,比2010年提高10.72个百分点。铜大高速、杭瑞高速碧江段建成通车,铜玉高铁即将建成;滨江大道、灯塔大道、梵东大道、武陵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相继建成;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由141.6公里增加到714.13公里,实现全覆盖。马岩水库实现大坝封顶,完成解放水库、老虎垅水库、李家湾水库等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供水量0.123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3万亩;建成锦江河城区段、白花浪、三寨河等防洪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3处,解决9.8233万农村居民和1.5933万学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建移动通信基站888个,实现移动4G网络乡镇全覆盖,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和自然村通***。&五城联创&深入推进,完成小十字、道坳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硬化亮化背街小巷,&两违&整治成效明显;建成沿江步道14.5公里,城区46所环保公厕建成并免费开放。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实施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锦江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利剑行动,完成营造林2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建成排污管网及雨水管道229公里,城区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8%。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11家,全面完成各项环保任务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5.3%。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区)&等称号。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67类194项改革任务,改革工作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要件72个,减少审批环节150个;构建农村产权制度确权、评估、土地流转、产权融资、风险金担保&五机制&,启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试点,在全市率先颁发农村不动产权证,完成&四权&颁证10万余本,办理产权抵押贷款12.22亿元,荣获&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点先进区(县)&称号;开展扩权强镇试点,下放权限147项,农民市民化改革有序推进;落实&3个15万元&微企扶持政策,扶持微型企业727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碧江区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81.8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8.77%。扶贫攻坚步伐加快。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4.92万人。大力实施&雁归工程&,实现回乡就业创业9664人,新增城镇就业4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4+2&突破工程,新建、改建学校30所,建成乡村幼儿园46所,引进教师1303人,城区大班额化解率达80.8%,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均衡发展。组建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新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改扩建川硐、坝黄等中心卫生院,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42张;建成了&省级慢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实施农村改厕2万户。
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
&十三五&路径: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实抓好,力争到2017年,全区所有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快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大扶贫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围绕农村群众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需求,全面解决制约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要求,分年度、分批次把高山偏远、生存条件困难地方的贫困群众全部迁出,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生存发展问题。
突出抓好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大数据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高速宽带、多&平台传输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全面提升全区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
2016年:实施&33668&扶贫攻坚计划,全面落实&1+14&配套政策,扎实开展&54321&结对帮扶,推进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政策无缝对接。通过发展种养业、加工业、旅游业、流通业、劳务经济5个途径,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设立500万元脱贫攻坚贷款担保基金,启动&精扶贷&工程,扶持创业贫困户200户以上,扶持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营组织、能人大户等市场经济主体50家以上。完成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601户2350人,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000人,1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下降4.3%。
突出抓好&四化同步&发展
&十三五&路径: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以新型产业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形成1个以上年产值50亿元的规模企业、45个产值过亿的企业;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75%以上;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依托&一心三品&产业格局,加快推进&一区五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制造、新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贵州东部特色轻工和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碧江经开区创建为省级工业示范园区,进入全省500亿级产业园区行列。
加快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松从、杭瑞和铜怀高速为轴线,以坝黄、和平、漾头、瓦屋4个重点卫星镇为支撑,以六龙山、云场坪、桐木坪3个小城镇为节点的&一心、两轴、四镇、三节点&的城镇空间结构。加强新区交通路网、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将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特色商贸和特色旅游小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特色小镇升级版。坚持把山地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基本方向和根本路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快旅慢游。到2020年,实现旅游收入135亿元以上,接待游客人数1000万人次以上。加快九龙洞、梦幻锦江、大明边城、中南门古城、碧江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建设,高起点规划六龙山、瓦屋、百里锦江国际休闲度假区与户外运动基地;加快建成武陵山游客集散中心城市和一批景区景点游***务中心;围绕高铁站场、高速公路、旅游公路建设一批旅游服务区,规划建设旅游直升机场、沿锦江旅游车道和坝黄、漾头、和平等自驾车游营地,推动旅游服务体系升级发展。
2016年:确保新开工产业项目20个以上,竣工投产10个以上,新增入规企业8户以上,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力争产业园区工业产值突破130亿元以上。继续推进&梦幻锦江&、大明边城国家5A级景区建设;加快九龙洞温泉度假园、坝黄温泉山庄、九龙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以上,发展农家乐50户以上。着力推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碧江国家湿地公园至和平农业园区旅游公路,深度打造&农旅一体化&产业圈,做实做足农旅结合文章。加快完善旅游公厕、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休闲度假游乐中心、自驾车服务营地、停车场等景区配套设施。着力推进旅游智慧营销及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区3A以上旅游景区、三星以上旅游酒店、城市游客集散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
突出抓好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三大跨越工程
&十三五&路径:坚决守住山青、天蓝、地洁、水清的生态底线,加快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让大健康产业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文化创意、节庆会展、体育休闲健身等文化产品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大生态跨越工程。深入开展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和林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实施环保设施建设、山林绿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构建以锦江流域生态保护带为核心,以交通沿线、锦江绿化带为网络的武陵山生态廊道和屏障。到2020年,力争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90%以上乡镇获得省、市级生态乡镇命名。全面推进生态项目产业化、实物化、具体化。
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聚焦&医、药、健、管&四大领域,加快推进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营养健康养生基地。抓好中药材、温泉等产业培植,加快武陵山现代医药物流园、坝黄温泉山庄、九龙洞温泉度假园等项目建设,搭建好休闲观光、医药流通、温泉水疗等健康平台,让大健康产业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文化创意、节庆会展、体育休闲健身等文化产品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多元化,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外来资本和民营资本兴办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创作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加快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实施好周逸群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梵净山人文自然生态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大明边城文化产业基地,办好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全民运动会等体育精品赛事。
2016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绿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营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以上。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继续实施裸露山体生态恢复工程,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施和平乡和平村、矮龙村、川硐镇板栗园村、坝黄小城镇、桐木坪乡卜口村饮用水源保护5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路径:加快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国省干线、乡村旅游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配合市级做好铜仁至玉屏、铜仁至吉首快速铁路、渝怀铁路复线和铜仁至怀化高速公路等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配合市级启动建设碧江老城区-碧江经开区-大兴高新区轨道交通,努力打造区域***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建成一批中、小型水利骨干水源工程,改造提升城乡供水设施;到2020年,水库总蓄水量达7100万立方米以上,城镇日供水能力达34万吨以上。
2016年:配合抓好铜玉高铁、渝怀铁路二线、铜怀高速以及大龙经碧江至松桃城市快速干道建设;实施路网改造20公里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8处,解决农村居民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锦江航运建设,新滩大桥、小江口2号桥年内建成,完成交通投资12亿元以上。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移动4G基站、村村通宽带基站等项目建设,新建110千伏瓦屋、三寨输变电工程。大力推行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全年融资30亿元以上。
突出抓好改革开放创新
&十三五&路径:围绕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融资公司及财源担保公司市场化运作;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程序;创新乡镇综合管理体制,厘清政府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编制,全力推动角色转换;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有效推广&三变&改革和&三金&经验,加快完成农村产权&四权&改革。
加快构建有利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三大平台建设,抓好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大众创新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铜仁&苏州共建产业园建设,启动建设碧江对外经济综合商务区,争取保税仓落户碧江开发区。畅通投资渠道,探索推进跨境电商,着力打造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武陵山区域湘渝黔经济合作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16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试点,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二证合一&。力争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实现程度达49%以上、申请专利数200件以上,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点企业2家以上。
突出抓好民生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十三五&路径: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化解城区&大班额&。
全面实施新&两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确保全区教育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建立健全区、乡、村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深入实施&雁归工程&,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推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新农保、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三保&统筹,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扶贫生态移民房和农村危房改造。
2016年:建成格落坡小学、和平中学综合楼、桐木坪九年一贯制学校综合楼并投入使用,启动木秀坪、坞坭小学建设,加快推进第二小学综合楼建设,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完成37所山村幼儿园提质升级。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就业3000人以上,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人以上,新增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4500户以上。抓好东山古建筑群修缮保护,加快周逸群红色旅游、大明边城文化产业基地、梵净山人文自然生态馆等项目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免费开放。2016贵州铜仁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91人公告
16:41:21 来源: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为优化事业单位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黔人社厅发〔2013〕10号)和《关于做好2016年专项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通〔号)文件规定,经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1名。为确保招聘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本次公开招聘工作在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招聘办&)具体组织实施,&区招聘办&设在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招聘原则及程序
公开招聘工作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实行公开条件、公开报名、公开考试、公开聘用、公开监督,并按照编制招聘计划、发布招聘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的程序进行。
三、招聘计划
本次计划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1名,具体招聘单位、职位详见《铜仁市碧江区2016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表》(附件1以下简称《招聘职位表》)。
四、招聘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国家承认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报考定向招聘&村支两委&职位的学历放宽到中专(技校、职高、高中)及以上,报考定向招聘&乡村幼教志愿者&职位的学历放宽到中专(中师、普师、中职)及以上,具体职位所需学历、专业及其他要求详见《招聘职位表》。
(四)定向招聘&四项目人员&的职位,为截止日在碧江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基层项目服务且期满两年及以上的人员;定向招聘&村支两委&的职位,为截止日在碧江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任职满一届(3年)及以上且仍在岗的人员;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和随军家属的职位,为截止日,为碧江区户籍或兵源(生源)且本人系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校在校期间入伍退役后完成学业或毕业后应征入伍的退役士兵;随军家属为截止日驻碧部队现役军人的家属;定向招聘&乡村幼教志愿者&的职位,为截止日,由碧江区统一招募在乡村幼儿园服务满1年及以上且考核合格的人员。
(五)报考年龄要求:年龄为18周岁以上(日以前出生),35周岁以下(日以后出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和定向招聘&村支两委&职位的可放宽到40周岁(日以后出生)。
(六)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七)具有拟报考职位所需其他资格条件。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一)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二)曾被开除公职或在机关(含参照***法管理机关&单位&)、事业单位被辞退未满5年的;
(三)在各类招录(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聘)用纪律行为且仍在禁考期限内的人员;
(四)定向到具体行业或单位的2016届毕业生、截止日服务未满一届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
(五)经公开招考录用的***、参照***法管理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
(六)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七)不符合招聘职位所需资格条件的;
(八)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人员的。
五、招聘信息发布
本次招聘信息统一在&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发布(网址: www.)。
六、报名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时间
日至7月1日。
上午9:00---下午17:00
(二)报名方式及地点
关键词阅读
事业单位大型直播公益讲座听课方法川硐街道介绍_贵州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地名网
贵州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
地名:川硐街道隶属:行政代码:代码前6位:520602长途区号:0856
邮政编码:554300车牌号码:贵D行政级别:街道辖区面积:97.71平方公里 川硐街道相关网站:··············
川硐居委会地处川硐镇政府所在地及铜仁市和大兴机场之间,上下相距12公里,省道201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境内气候……
板栗园村位于铜仁市北部,川硐镇西南部,距铜仁城区10公里,集镇12公里,年平均气温16C0,属长江水系小江河流域,清澈的河水贯穿整个村子,河两边树木丛深……
小江口村位于铜仁市北部,川硐镇西南部,距铜仁城区16公里,距集镇21公里,年平均温度14C0,属长江水系小江流域,有大小江汇聚于此处,清澈的河水蕴育着整……
坞坭村位于川硐镇南部4公里处,与环北办事处接壤,距铜仁火车站6公里,201省道纵贯全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势平缓,气候宜人。全村辖11个村民组(坞坭、……
凉湾村位于铜仁市北部,川硐镇东南部,距铜仁城区13.5公里,距集镇6.5公里,年平均温度18C0,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养育着整个村里人,让她朴实而无华。看……
川硐村位于川硐镇政府所在地,是集镇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区,距大兴机场和铜仁火车站各10公里,省道201贯穿全境。全村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15个村……
尖岩村位于川硐镇北部3公里处,与松桃县大兴镇接壤,距铜仁火车站12公里,201省道纵贯全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势平缓,气候宜人。全村辖8个村民组(尖岩……
川硐镇位于铜仁市北郊,距铜仁机场和铜仁火车站各10公里。辖区面积97.71平方公里,辖9个村1个居委会,74个村民组,16000人。有耕总面积1943公顷,其在常用耕地面积811公顷,田535公顷,常用耕地面积的65.97%,有林地面积2208亩,封山育林面积842公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称号,2009年初,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 “文明村镇”称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8元。
全镇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畜牧业方面:尖岩村的林中土鸡、波尔山羊养殖场;坞坭的民发生猪养殖基地;凉湾肉鸭养殖场;小江口白鹅养殖基地。在农业方面:尖岩村有油桃基地;川硐村有桃、梨基地;坞坭村有葡萄基地;凉湾村有西瓜种植基地;板栗园村有柚子种植基地;小江口村有花生种植基地,境内201省道沿线反季节蔬菜种植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在全镇范围基本开成一村一品格局,
近年来,我镇迎来了铜仁城区扩容发展的新机遇,占地3.8平方公里的铜仁教育新区,5平方公里的大兴高科技工业园区相继在建设之中。先后投资100万元的万丰复合厂、投资200万元的民发生猪养殖场、投资1000万元的宏绿林加工厂、投资1.5亿的天生桥电站、占地10亩的贵州电网220千伏川硐变电站先后落户我镇,雄奇的天生桥峡谷景区,带动我镇乡村旅游蓬勃,项目的落户、企事业单位的进入为我镇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腾飞。
目前,我们正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三个次中心”的铜仁城区扩容和杭瑞高速、铜玉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机遇,按照“融入铜仁城、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川硐”的思路,大力实施“一城两镇三基地”发展战略(一城:通过5年左右努力建成我市新型次中心城市。两镇:经济强镇和生态名镇。三基地:特色种植基地、生态畜牧养殖基地、旅游休闲渡假基地),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发展中的川硐正以饱满的服务热情,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谐的社会环境,真诚欢迎天下有识之士,投资这片正在开发的热土,欢迎各界人士建言献策,共创伟业。
以下地名与川硐街道面积相当:
川硐街道区划 121 川硐社区
121 川硐村
122 凉湾村
122 尖岩村
122 坞泥村
122 板栗圆村
122 小江口村
川硐街道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川硐街道怎么看? ---说两句吧!
4楼 网友115.239.212.139于 21:00:07发表:哎呦,很不错哦
3楼 网友115.239.212.133于 20:59:47发表:不错哦
2楼 网友115.239.212.66于 9:50:12发表:哪里好找工作吗
1楼 网友222.87.49.47于 12:14:56发表:-太多,治安不好。请不在这里来啊。哈哈哈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碧江区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