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意义玩结构游戏有哪些教育意义

浅谈结构游戏的作用—幼儿园教案网
│││││││││││││
您的位置:&&>>&&>>&&>>&正文
浅谈结构游戏的作用
&&&&&&&&&&★★★
浅谈结构游戏的作用
作者:&& 文章来源:&& 时间: 16:24:17
浅谈结构游戏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摘 要]& 结构游戏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游戏,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它的材料色彩鲜艳,形状各异,游戏形式多样,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愉快的结构活动能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结构游戏& 行为习惯& 幼儿&
结构游戏就是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各种积木、积塑、金属结构材料、泥、沙、雪等),通过双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为了按照自己的设想构成物件,需要不懈地、持久地努力;需要克服困难。无论是个别进行构建还是合作进行构建,对于幼儿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学会物件用完后归放原处、学会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学会协商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结构游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结构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结构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并能迁移到其它各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中。&
教师可从中班开始,适当增加结构游戏的份量,特别是克服了以前每班结构材料类多量少的弊端,他们主要集中选用积木,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对幼儿进行大型建构活动的指导,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结构技能的提高放在同等的位置。一段时间下来,由此教师并会发现:幼儿无论是结构技能还是游戏的坚持性和兴趣大大提高。&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 通过建立适当的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结构游戏中,幼儿争吵的焦点,往往是为了争夺材料。这时,教师可对使用材料做出以下的要求:
& (一)按需取材,不能一下盲目地先占有很多材料& 当自己需要的材料不够,又寻找无着时,也不能任意取走他人的材料,而应与同伴协商,经过同意后,才能取走材料。而且,要让幼儿明白,协商不等于强索,协商不可能时,要另外设法解决。&
(二)拿材料是轻拿轻放,学会爱惜材料& 建立好常规后,幼儿有了行为的准则,在材料使用中的争执少了,协商和谦让的气氛浓了,偶尔有幼儿违反常规,同伴就会用行为准则去衡量他的行为,让他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 其它如收放材料,游戏人数也一一做了规定。如教师给每种积木都做了标记,以便幼儿分门别类地收放材料。到中班后期,幼儿还能根据下大上小,楼梯形交叉堆放等比较稳的道理来堆放积木,这样堆放的积木分类明显,而且美观,不易倒塌。&
& 在游戏人数方面,教师在用入区卡限制人数之外,还利用入区登记表登记幼儿玩的次数,以便掌握幼儿玩的情况。针对有的幼儿喜欢去结构区,有的不喜欢就很少去:男孩子喜欢玩,大部分女孩子不喜欢玩的情况,那经常就要在活动前作出一定的规定,如:每名幼儿不能两天玩同一活动区,有时特别规定女孩子去结构区,并请几名能力较强的男孩子和她们一起玩,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提高他们的兴趣。&
& 解决了材料和人数等问题,幼儿从结构游戏中获得的是比较愉快的经验,从而更加吸引他们参与游戏。而幼儿在不断的控制自己和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也养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 通过观察与适时引导,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为按照自己的设想构成物件,需要克服困难和不懈、持久地努力。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材料不足、结构技能的局限、同伴之间的矛盾,致使游戏出现停顿,玩不下去的情况,甚至有的幼儿因而放弃继续游戏。为了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坚持从兴趣入手,利用各种手段以期达到目的。&
&(一)抓住幼儿的闪光之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 在活动初期,教师主要创设条件,让幼儿有尝试、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拼搭结构物体,在拼拼搭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搭的东西像桥、房子、花坛……这时,教师大加赞赏,会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油然而生,游戏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游戏水平也随之上升。& & 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老师的鼓励和赞赏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如我在实习时遇到的有一名幼儿性格孤僻、胆小、不合群,有一次我的指导老师偶尔发现他搭的汽车造型独特、优美,特意在游戏结束时表扬了他,让他觉得特别高兴。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创造的车辆多达三十几种,被孩子们称为“汽车大王”,大概几十年后他就是真的汽车大王也说不定。&
b& 记得有一次幼儿准备搭一座天文馆。大的框架搭好了,但是总觉的不象天文馆,有的幼儿因为想不出办法就去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一直在旁边静静观察的老师走过去,提示他们:“我们班上有哪些东西是和天文知识有关的?”这一下,幼儿茅塞顿开,有的跑到科学区拿来了地球仪放在屋顶做天文馆的标记,把高倍望远镜放在天文馆的平台上;有的去图书区找来几本介绍天文知识的图书。这样一来,天文馆就象模象样了,幼儿也有了继续玩下去的兴趣。类似的经验多了,幼儿就会迁移到其它建构活动中去,如住宅花园出现了绿色植物和玩具小汽车;立交桥上有了花坛;桥下有了自折的纸船……&
(三)创设条件,帮助幼儿体验成功& & 对幼儿来说,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持续游戏的最好催化剂,教师必须有意识创设条件给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搭建自己的幼儿园时,幼儿开始搭的是普通的三层楼,看不出什么特征。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的房子和别的房子有什么最明显的不一样。马上有幼儿反应过来,幼儿园的房子是有一个高高的房顶的。孩子们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再经过尝试果然获得成功。于是兴趣来了,幼儿园的滑滑梯,幼儿园的操场等。搭了一个又一个。幼儿就在这种成功的喜悦中延续了游戏的时间,培养了坚持性,有时超过一个小时还意犹为尽。&
三、& 通过结构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的交往是频繁的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同伴的反馈往往非常直接而坦率。你发出的是友好、合作、分享的作为,同伴便做出肯定和喜爱的反应;而如果你做出抢夺、抓人、独占的消极行为,则会被同伴厌恶和拒绝。所以,帮助幼儿增强合作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需要合作的机会很多,特别是大型的结构活动,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可以很好的利用结构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 首先,教师应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幼儿在游戏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从制定计划,如何分工入手帮助幼儿,让幼儿形成整体意识,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中班学生进行结构活动时,教师帮助幼儿进行详细分工,让幼儿增强活动的目的性。迁移到其他非班级组织的主题活动时,幼儿就会不知不觉地运用以前的经验,进行分工协作。&
& 再次,好的评价,也往往能获得实际的教育效果。如:有一次游戏讲评时,指导老师指着游乐场的造型问:“这么好的游乐场,是谁搭的?”一下举起了八只小手,教师指着其中一名幼儿问:“是你搭的吗?”“不,我搭的是围墙。”教师又依次问其他幼儿,他们分别说:“我搭的是大门”,“我搭的是滑滑梯”,“我是专门帮他们找材料的”。老师听完说:“怪不得搭的这么出色,原来是你们分工合作的,好啊。”短短的一个评价过程,没有空泛的说教,却使全体幼儿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较抽象的道理。&
& 通过结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顺利进行结构游戏的保证。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这一点,抓住结构游戏的特点,合理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又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应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更要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这样,才会发挥游戏的实际效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幼儿园教案分类
Copyright 2007- Corporation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一:大班建构游戏后的幼儿的结构游戏的表现大多来源于周围生活。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越多,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充实与新颖。结构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如雪花片就具有方向性,多变化性的特点。如何使幼儿用不同拼搭出千姿百态美丽的造型,老师们就有计划地从单个物体着手,并有意识的搭些物体放在室内供孩子们观察,玩,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然后从易到难,从***到组合,从单一主题到复杂主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活动。在本次游戏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情感等,抓住教育锲机,教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幼儿探索。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走进幼儿的游戏,改善调控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表达。如在游戏初,幼儿只会随意用纸箱垒高。游戏反复重复,没有新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高楼没等建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孩子们尽量把纸箱垒齐或用手扶住快要倒塌的高楼。孩子们观察到纸箱的大小和秩序问题,并在实践中证实他们的想法。在教师的参与下使游戏有了新的进展。在游戏中,老师随时观察孩子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孩子们在游戏中都能人人参与获得成功,从而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孩子自信心。如在搭建过程中,匈牙利馆有两次倒塌,出现了重复搭建,孩子们自己找到了原因后,大家合作自己动手重新搭建成功,孩子们体会到了的喜悦,非常有成就感!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营造开放式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要自己寻求帮助的办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搭建高楼游戏时,幼儿遇到了建筑物倒塌、搭高够不着等问题。教师就引发幼儿讨论和再实践的探索兴趣。孩子们想出站在椅子上可以搭得高,自己能力达不到时可以请老师帮忙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使游戏更进一步深入下去,我们组织了不同形式的系统活动。如平时班中相互参观学习,全园性的展示交流活动,老师们的结构技能技巧交流活动等。在实际活动中我们的结构游戏活动得到了深化,发展,曾多次为县,为家长开放过结构观摩活动,得到了好评。总之,通过结构游戏,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既培养了孩子善于交往,爱好合作的良好品德,又发展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结构游戏使孩子们更快乐,聪明。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二:大班结构游戏案例分析(704字)观察内容:结构区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开元寺,除了建构已学过的东西塔、大雄宝殿外,幼儿还联想到在开元寺里看过古船,于是一伙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古船建构中,家鑫与学钊都选择了小星星积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而较晚入区的许斌看到小星星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家鑫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学钊忙说:“我们人数已经够了,快买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但我已经在最后一格的入区表填上号数了。”许斌不愿意去其他区。江海在一旁拿出小花片约许斌:“那我们拼一些小船好了。”但#from 本文来自 end#许斌还是不愿意,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样的摆设装饰一下?”他们回答了好多种:“亭子、椅子、船浆、大炮、旗子等。”“那这些小装饰就可以用花片模拟建构,再与大船组合起来。这时,许斌像是获得某种灵感,兴奋的拉着江海一起用花片装饰古船。最后,这群小伙伴还一起用各种围墙装饰性划分开元寺的古船展、东西塔、假山等不同景物。分析与反思:通过本次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三:大班传统建构游戏教案与反思:机器人(740字)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准备若干插塑、纸盒、易拉罐、花片、机器人、橡皮泥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机器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注意机器人头、身、四肢的大小比例关系。2、教师示范:选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盒拼出机器人的头、身躯、腿部,再选四个较小的长方形的纸盒拼机器人的手和脚,连接处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纸棒做机器人的天线。可用橡皮泥做机器人的五官。3、幼儿分组拼插机器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粘合机器人的四肢和天线,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各种造型的机器人。4、幼儿再次建构,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超级机器人》群组,提高一定的难度。5、游戏结束后,布置一个机器人展览馆,评选出设计良好、形象美观、与众不同的机器人。对个别机器人进行点评,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表扬,特别是个别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让其他幼儿以他为榜样,同时促进幼儿的团体协作的精神。6、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传统建构游戏:机器人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幼儿的常规有所进步。《机器人》这个活动幼儿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因此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欢的机器人,幼儿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机器人,幼儿在每次的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机器人的经验较少,所以她们所搭建出来的机器人较单调。这还有待于在平时的活动中,让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引导她们。教学反思: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教学反思: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建构游戏的重要性-论文中心 > 10-扬中市实验幼儿园
最近来访者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建构游戏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建构游戏的重要性
时代已发展到21世纪,素质教育正向纵深推进,一个全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其中,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已成为共识。要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摇篮”,必须树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改革原有的教育方法。这里对幼儿园
基本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命题上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活动;其次,建构性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佳设计 :(一)建构性游戏以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创新思维为核心;(二)建构性游戏对幼儿“三个发展”的促进 。
时代已发展到21世纪,素质教育正向纵深推进,一个全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其中,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已成为共识。要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摇篮”,必须树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改革原有的教育方法。这里对幼儿园基本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命题上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活动
幼儿园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学前准备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生活以游戏为主,我们理所当然地选择最佳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游戏。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应该从教育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游戏的价值,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主体的发展,为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成熟的过程,其中很多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阶段。这些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游戏。幼儿游戏活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有多种心理成分参与,它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和思维的发展;游戏中伴随克服困难,可以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游戏中的团结合作,可以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天性喜欢游戏,以游戏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只要有条件,幼儿就会自发地去游戏。幼儿心理发展最重要最直观的变化,首先产生在游戏之中。例如,幼儿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独立性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开发、认知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游戏活动。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游戏,在各类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水平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很多家长片面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突出智力教育,使儿童的游戏活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以学知识为核心的智力开发的威胁。如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让幼儿得到健康发展,这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首要问题。
其次,建构性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佳设计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作为最基本的幼儿生活现象,它与人类历史伴随始终。但是,把幼儿游戏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是近来幼儿教育的事情。
在科技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我们对幼儿游戏的研究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即从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入手来研究游戏,于是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成为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  
如今,孩子是学习的主体,随着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盛行。  在幼儿教育领域,我们要研究探索建构性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这是当前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一)建构性游戏以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创新思维为核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有意义的主动构建(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递到学生的笔记本上,有意义的学习变成了无价值的“复印”、“拷贝”、“克隆”行为)。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构建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专家普遍认为,人都是有创造力的,“每个儿童都是天才”,幼儿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想象丰富,扩散思维活跃,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创造力。幼儿在游戏中具有以下一些带有创造萌芽的特征:好奇——对刚见到的事物感到新鲜;好问——喜欢刨根究底;好思——想象丰富,联想多,幻想奇;好冒险——没有畏惧心理,有所发现就异常兴奋,不顾一切;好表现——对满足自己表现欲的游戏兴趣浓厚。这丰富多彩的一切正是幼儿弥足珍贵的创造力的反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建立在幼儿具有创造潜能的基础之上。建构性游戏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幼儿好奇、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模式。
建构性游戏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想象为中心,让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在良好的游戏设计中,幼儿可以不断地处在问题情景之中,保持高度亢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可以独立构思游戏主题、自主安排游戏内容,自行制定游戏规则、协商游戏角色分工,使幼儿由模仿而再现,由再现而创新,最终使其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
例如,在幼儿园大班中,教师组织幼儿先观看机器人的录像片,然后引导大家用积木搭机器人,并将成果进行展览。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搭出烧饭的、洗衣服的、治病的机器人,其中,治病的机器人还热心地为戴眼镜的教师治疗近视眼。幼儿两个一组、三个一群商量起来,他们相互学习、协商、终于做出了带有其独特理解的“产品”。这里充分体现出孩子在游戏中惊人的创造能力。
上述实例生动反映了建构性游戏中同化和顺应的双向作用。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构建,同时又包含对原有幼儿生活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在这种改造与重组中,幼儿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在悄悄地发展。
(二)建构性游戏对幼儿“三个发展”的促进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内容,为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其中对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发展尤为突出。
1、建构性游戏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
游戏对于幼儿不仅是“好玩”,而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其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自我意识。幼儿学习是其在社会文化背景(游戏规定的情景)下的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幼儿游戏要提倡、鼓励幼儿对环境的探索,加强教师与幼儿、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并因此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产生了成就感,从而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此外,幼儿在伙伴交往中,为了能了解别人,就必须学会考虑别人的意见,他们通过平等处理同伴间的相互关系,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从而逐渐克服自我中心,获得健康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建构性幼儿游戏活动要运用发现、探索原则,游戏内容不直接呈现出来,使幼儿必须进行独立或有指导的发现,然后将创造性的发展的结论内化,并在后继游戏中获得正迁移。
幼儿的自我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别性,在游戏中注意幼儿个性化的自我意识发展,使每位儿童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自我发展系统。
能充分促进幼儿自我发展的游戏莫过于表演游戏和体育游戏。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建构表演游戏时,要借助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达作品中人物(动、植物等)的性格和情节,在游戏中不断地从不由自主的表演中动内化为自我控制的活动,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和独立性。要让幼儿自己构思情节,自己挑选角色,自己选择头饰服饰,自己设计动作和语言。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有助于培养自己勇敢、大胆、不怯场等心理品质。例如,表演游戏《七只小山羊》、《龟兔赛跑》等,要让幼儿塑造出不与传统相似的各种形象,演绎出多种结果,创造出各种版本,让幼儿表达出他们的情感理解,从中完善自我意识。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幼儿身心为目的的规则游戏。这种游戏可以充分培养幼儿勇敢、坚强、机智、果断、互相合作、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幼儿集体主义、互助友爱精神的形成。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应尽可能多设计一些有故事情节、有竞技因素的游戏,如《小鱼小鱼钻山洞》、《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等。这样的游戏符合幼儿理解水平且趣味性强,幼儿的参与热情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2.建构性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脱离群体的自我。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并不意味合作精神的弱化,相反越发体现合作的重要。“合作”与“竞争”是共生互动的双生子,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永恒的主题。
幼儿随其身心的不断发展,对***的依赖渐渐减弱,,而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加强。建构性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应该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发展幼儿社会性,其中角色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形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社会、体验生活的一种象征性游戏。它满足了幼儿“想当大人”、想进入***世界的愿望。角色游戏具有综合性的作用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是它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使之逐渐懂得与同伴相互配合、互助、谦让、协调、消除封闭、独尊的个性心理,培养开放、合作、理解、尊重的现代社会性心理。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从模仿,到角色意识,再到角色认知,这是一个连续心理建构的过程,也是其主体性、创造性发展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我居住的社区》,让幼儿在美丽的社区中学会生活;设计《我爱动、植物》,让幼儿体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形成爱护地球、与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做朋友的社会认识;设计《未来社会》,让幼儿想象、希望以后过怎样生活……。这些游戏使幼儿从小认识到地球、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要共同爱护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不能以“大人”自居来教育幼儿,而要成为“社会”中一个普遍成员,和幼儿平等交往,使幼儿体验到“主体”角色,唯此,才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潜能,使他们建构出合乎自己理想的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社会”。
3、建构性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幼儿的认知心理要求其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包括理解环境和影响环境。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这种兴趣与好奇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的表现。游戏应该满足、发展幼儿的这种心理需求,以创造性为核心的建构游戏则能充分促进幼儿认知中好奇之心的发展。
建构性游戏理念指导下的结构游戏是以构造为活动内容的游戏。幼儿利用多种不同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经过动手操作来反映现实生活。这种反映不是对眼前事物的简单直接地再现、模仿,而是具有明显的幼儿认知个性的按照其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构想和搭建,它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辐合的结果,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游戏。
结构游戏中运用的材料有体积、形状、颜色、性质、重量的区别,品种繁多,结构功能不尽相同。同一种材料可以构建不同的物体形象;不同的材料也可以构建同一物体形象。通过思维训练,使幼儿获得组合、堆积、排列、对称、叠加、配色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创造性地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独立构建,并且大胆想象、大胆构思,使各种作品不雷同,有个性。在内容上,不断变换游戏方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幼儿自由结构的游戏活动,这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例如,组织幼儿参观街头、社区、医院、超市等,加强对生活中的事物的了解;然后不限主题,让幼儿畅所欲言,激发思维;教师提供各种结构材料,引导幼儿自定主题,自行构建;还可以进行比赛,看谁构建得最美丽。在建构过程中,幼儿旧知新识交汇融合,互相碰撞,产生新的形象,迸发出创造火花。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的一种规则游戏,是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有效活动。但建构性游戏理论告诉我们不能用传统观念去组织智力游戏,切忌把游戏作为强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用游戏来发挥幼儿想象、锻炼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认知。例如在《图形想象》游戏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图形,让幼儿像画儿童画一样去配对、添加、排列、组建各种图形。让幼儿的想象、思维、观察等心理品质在体验玩的乐趣中得到发展。游戏规律的研究,必须由幼儿讨论、自己商定,这样既调动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幼儿认知能力。
建构性游戏不是幼儿园一种具体的幼儿游戏形式,也不是哪几类游戏的总称,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它聚焦于新世纪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素质教育;使幼儿游戏活动富有现代气息和创新内涵。它是先进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综合体现,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然,建构性游戏的研究和实践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但与其临渊羡鱼,还不如退而织网。相信我们耕耘在幼儿战线上的园丁们一定能用自己的智慧开创出一条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建构性幼儿游戏之路。
| 评论(0) | 阅读(2111) |
&&暂无评论
&&页次:0/0页 共0条信息 5个/每页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