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下3新手序列号三都能激活什么序列号。特权礼...

原标题:《春秋历史事件》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春秋历史事件》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敗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出任国相,为加强鲁君公室地位,孔子提出“堕三都”的计划。 “三都”是鲁国的郈邑、费邑和成邑,分别是叔氏、季氏、孟氏的私邑领地。孔子说: “臣子不可私藏武器,大夫不能拥有周长三百丈的城邑,现在三家已经超过制度,请下令减损它们。”

孔子派弟子子羔、子路等去实施这一计划。费邑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发动叛乱,攻进都城曲阜。孔子亲自率领诸弟子平乱,击败公山不狃的叛军。季氏费邑与叔氏郈邑的高城都被拆毁。但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反对拆毁孟家领地成邑的城墙,孟氏也在暗中支持。鲁定公亲自前往征讨,围之不克。齐军出动到边境准备支援孟氏,迫使鲁君退军。

礼堕三都一事,在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西元前497年,孔子这时候54岁。当时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在费邑造反,叔孙氏家臣候犯,也据郈邑作乱,到乱事平定之后,孔子向定公说到。依照法制的规定,臣子是不能够收藏甲兵的,大夫不能有百雉之城,即古制城长三丈。高一丈为雉。

孔子认为现在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的大夫,都是在违反了这一项的规章制度,因为他们的权势太大了,为了贯彻礼制,请毁坏让他们三家的都城,来削减他们的权势,以强化公室。孔子提出了这个建议,也获得了鲁定公的允许,然而先后堕除了叔孙氏的郈,季氏的费,而孟孙氏的成邑,最后因为遭到家臣公敛处父的反抗,并未能够堕除。

堕[huī]:古同“隳”,毁坏。

堕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duò,释义为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这一个理由是成邑不仅是鲁国北抗齐国的重要据点,更加是孟氏的保障。堕了成邑,就要将无孟氏也。当时打动了孟懿子,进而阻扰了孔子堕城,以至于使得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功败垂成。

由于三家的大夫,著眼于各自的利益,才致使孔子强公室的主张,在鲁国终究还是未能够实现。在图中坐于几席上的人就是鲁定公,两边有随从的侍者还有议政的大夫,可以看出画家并衬以屏风来作虚景,鲁定公正是在向孔子下堕三都的命令。

那些来往的马车甚至是军士们,即是孔子陪同鲁君,带着军队,去执行堕三都的政策。可以看得出当时这些战马一幅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显示出军队在孔子与子路的领导之下,士气如虹!

孔子堕三都,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发生在孔子54岁左右时的故事。当时孔子为削弱鲁国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世卿的势力,提出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的城堡)的举措。由此与三家产生了矛盾,堕三都的行动最终半途而废,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开始迷恋齐国歌舞,不理朝政,并在郊祭时未送孔子祭肉,直接导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场景:孔子离家,悲愤莫名,在滂沱大雨中跌倒……孔子孤独地仰天大笑。

1.孔子要隳三都,铲除三桓势力,弟子们认为太冒险,让他再考虑。孔子说:“我的先师子产大夫有两句名言,你们都要终身记取: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左传昭公四年》: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季孙氏有自己的打算,支持孔丘隳三都。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3.齐国行贿鲁君,加兵三万于边境,要求罢黜孔丘。隳三都之事被搁浅,孔子急见鲁定公:“不能撤,三城已收回两个,岂能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4.孔子继续劝说鲁君:“志士仁人,宁杀身,以成仁,不可以求生而害仁呐!”

(《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鲁君反过来劝说孔子:“你应该学学寡人,装点呆,卖点傻。你的师尊老子不是说过嘛:无为,方能无不为。”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孔子圣迹图》和版本概述

很多人童年喜欢玩过家家,捉迷藏。孔子喜欢祭拜天地

347 《孔子圣迹图》清 焦秉贞 绢本设色 纵29.2厘米 横35.7厘米 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从被齐景公召见到周游列国,从杏坛讲学传道授业解惑到晚年生活,32米长《孔子圣迹图》以水墨工笔的笔法浅显易懂的故事讲述了圣人孔子的一生。《孔子圣迹图》15日在孔子故里山东展出。

30多张桌子一字摆开,32米长卷缓缓伸展,24个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也随之展现。

据办展方介绍这是迄今世界最长的《孔子圣迹图》,由当今全球通用的孔子标准画像作者古风创作。

现场观看展览的左双林说,孔子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32米长卷画作细致全面地展示了孔子的人生轨迹,清晰、直观呈现出孔子一生及儒家思想的产生过程。

北京昆艺兰文化交流中心陈博君在当天的展示活动上说,该幅《孔子圣迹图》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幅,将于近期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幅长卷将在2014年安排境外展出,将成为儒家文化走出去的又一个载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生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成为影响东方人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的主要思想源泉。

《孔子聖迹圖》是由清代畫家焦秉貞所著,選自《孔子聖迹圖譜》。《圖譜》構圖精練,造型完美,生動傳神,不但反映了孔子的偉大思想,而且能使世人知曉至聖先師的善德懿行、人文內涵,也表達了人們對孔子的崇仰之意。該畫爲絹本設色,縱29.2厘米,橫35.7厘米,現流落于美國聖路易斯美術館。

《入平仲学》(清代改琦绘)

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圣迹图》是一部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最早一部连环画。

《孔子圣迹图》的问世,经历了一个渐次完整又日趋成熟的过程。一方面,汉魏和唐宋时期比较单一的各类反映孔子形象的画像的诞生,包括卷帙浩繁的文字著作,为《孔子圣迹图》的酝酿与完稿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历代统治阶层对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重视,也为《孔子圣迹图》的刊行奠定了思想与物质基础。相对较为完整的《孔子圣迹图》,最早见于历史文献著录的,当推宋代孔津的《孔圣图》三卷。此后,随着参与创作人员的不断增多,人们对题材的认识与挖掘的不断深入,其内容逐渐完善起来。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版面和绘制手段上呈现出不同样式,计有木刻本、彩绘本、石刻本、珂罗本、影印本等多种。

木刻本《圣迹图》。据现在掌握的史料和有关研究者的分析来看,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孔子圣迹图》始于明代。明正统九年(1444),监察御史张楷依据《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述的孔子史实,旁采《论语》、《孟子》等,辑成《圣迹图》,反映孔子生平的29件事,并撰写了每幅图的说明和赞诗,木刻传世。其后,弘治十年(1497),何廷瑞等又新增9件事共计38幅后重新刻印,但新增9图有说明而无赞诗。据郑振铎先生考证,他所珍藏的《孔子圣迹图》即是此种木刻本,他编印《中国古代版画丛刊》时,就选印了明正统刻本《圣迹图》,并在跋语中对其艺术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孔圣家语图·退修授业》(明万历版)

彩绘绢本《圣迹之图》。其绘制主要也是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且文字多用原作,选择的是孔子生平中较重要的行迹,有文有赞,但无题目。《圣迹之图》共36幅图,每页宽66.2厘米,高41.4厘米,画心宽57至62厘米不等,高近33厘米,无款,作者及绘制年代不详。其图前有二跋,其一为雍正七年(1729)跋,认为出自明成化、弘治()年间。由于其相隔年代相对较近,这一说法较可信。但此册彩绘本中,著名的“礼堕三都”、“韦编三绝”、“论穆公霸”、“五乘从游”、“灵公郊迎”等故事都未反映出来,于理不合,故推知这一彩绘本的原本可能未完整保存下来,今存的只是残本。山东曲阜孔府保存着该彩绘绢本。

《汉高祀鲁》明成化年间彩绘

石刻本《圣迹之图》。最早的《孔子圣迹图》石刻本始于明万历年间。据《圣迹殿记》记载:“阙里故有圣迹图若干幅,在枣梨……散在各庑。”万历十九年(1591),山东巡按御史何出光提议将木刻改为石刻,并于孔庙隙地创建“圣迹殿”加以保存。次年,山东按察副使张应登按部都曲阜,又建议增加“克复传颜”、“孝经传会”、“合葬于防”、“过庭诗礼”、“望吴斗马”、“杏坛植桧”、“三垅植楷”等7图,将原稿增至112图。石刻各宽60厘米,高38厘米,既有孔子事迹画面,又有标题及文字说明,由毛凤羽汇校,杨芝(维扬)作画,章草刻石,至万历二十年十二月告成。相传,其画图底稿为宋人画本。今孔庙圣迹殿内陈列有120块刻石,其中,总题目“圣迹之图”(篆书)1石,文字9石,画幅110石。

珂罗本《孔子圣迹图》。民国三年(1914)十一月初,上海商务印书馆采用珂罗版形式,开创了近现代史上出版发行《孔子圣迹图》的先河。画宽13.5厘米,高19厘米,工笔重彩,画法细腻,人物逼真,装帧精美。从该书的序言中可知,它是依据明万历石刻本临摹而成,为保持原画风貌,画中“纤悉不可改”。

影印本《孔子圣迹图》。民国二十三年(1934)三月出版。原北平民社编辑李炳卫在该书序言中介绍:1933年春,他为民社图书馆搜集古今地图时,“无意中获得《孔子圣迹图》百余幅于书肆。其笔法工隽,迥异寻常,审知确系名家珍藏之品”,因而“旁采资料,从事汇编,敬谨影印”。该影印本含“孔子小像”在内共104幅图。至于所获为何种版本,是刻本还是原作,序中语焉不详。经对照比较,此本与孔府石刻本最为接近。

此外,“孔子圣迹图”在明嘉靖时期有翻刻正统木刻版本;明崇祯时期有吕维祺的木刻本,计105幅图(郑振铎称之为“气魄很大,笔力雄劲”。清乾隆七年又摹其翻刻;民国十二年,曹锟又曾命人摹乾隆本以工整水墨绘制,并为之题字“万世师表”,于民国十三年由昌明圣学刊印)。清康熙、乾隆、嘉庆时期,也都先后沿袭前述种种版本翻刻过《孔子圣迹图》的木刻本。清同治初年,王羲之六十三世孙王敬曾从书肆得明刻本《孔子圣迹图》,计60幅图,“解衣质钱赎之以归,装裱珍藏五十余年后重印千册,以启大众尊圣之心”(民国四年,财政部印刷局曾据此翻印为竖16开本)。同治十三年(1874)又有孔宪蓝刻本,计105幅图,画宽41厘米,高29.5厘米。建国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中国书店、河北美术出版社等也刊印过以木刻本、彩绘绢本、石刻本为底本的“孔子圣迹图”,而原民社的影印本则更为许多出版社所摹印出版,影响最广。

明清两朝的数百年间,“孔孟之道”已形成一种绘画专题,甚至有了较为定型的图谱。但细加推究,各种版本的《孔子圣迹图》内在之间还是有一定渊源和由简单到完整的演变过程。若将彩绘《圣迹之图》与石刻本《圣迹之图》相比照,可以发现,彩绘本仅“在齐闻诏”一幅为石刻本所没有,“丑次同车”在彩绘本中为两幅画面,但文字只在一幅之上外,其余画面绝大部分相同或基本相类。如“汉高祀鲁”一幅,石刻本只比彩绘本减少了高祖背后的武士二人,文字减去了“赞语”,添加了题目;“治任别归”一幅,石刻本仅删去了左上角的树木及文字“赞语”;“归田谢过”一幅的画面也仅删去了左下角小桥等景物。这些都说明,彩绘本与石刻本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或者两者都是以孔庙旧存的木刻本为底本,或者彩绘本本身就是石刻本的底本。而由于它们在问世时间上肯定有先有后,据此可以下结论:彩绘本《圣迹之图》的出现应早于石刻本《圣迹之图》;换言之,石刻本不可能是彩绘本的底本。其依据有三:一是构图上,石刻本比彩绘本更为集中,如“丑次同车”,彩绘本出现了两幅,石刻本合二为一,画面选择了卫灵公夫妇同乘、孔子愤而欲去的瞬间;二是石刻本均有四字题目,较彩绘本更为醒目、完善;三是石刻本一题一画,较彩绘本更为合理、成熟,如“化行中都”、“诛少正卯”、“鲁国大治”三幅在彩绘本中仅表现为一幅“诛少正卯”。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彩绘本理当比石刻本《圣迹之图》早出现,彩绘本的跋中“出自成、弘间”的说法是正确可信的。

目前所能见到的公开出版的彩绘本,如齐鲁书社出版的《圣迹之图》,是按石刻本的体例,给原来无题的画面统一加上题目后整理而成的。彩绘本原装裱成册,后来散开,因无法得知原来的排列顺序,因此编者在出版中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所记述的前后顺序重新排列,而未采自《史记·孔子世家》的“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旨”、“命名荣贶”、“跪受赤虹”五幅,则按照传世的石刻本中的顺序依次插入,这一切都应该为收藏和研究者所重视。

《孔子圣迹图》从明代算起,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图文作者、篇幅形式、绘制手段等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它们都以时间为经、事例为纬,反映孔子的生平事迹,不失为一册我国现存最早的反映人物事迹较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连环图画,是一部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不论是木刻本、彩绘本、石刻本、珂罗本、影印本,均体现出图文并茂、故事生动、绘制精细、线条流畅、形象传神的特点。它对于后世连环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之,《孔子圣迹图》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而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孔子圣迹图》,孔子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阳明是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蒋介石、稻盛和夫等共同的心灵导师。欢迎扫码关注【明代大儒王阳明】

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圣迹图》是一部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最早一部连环画。《孔子圣迹图》的问世,经历了一个渐次完整又日趋成熟的过程。一方面,汉魏和唐宋时期比较单一的各类反映孔子形象的画像的诞生,包括卷帙浩繁的文字著作,为《孔子圣迹图》的酝酿与完稿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历代统治阶层对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重视,也为《孔子圣迹图》的刊行奠定了思想与物质基础。

尼山致祷: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在尼丘山上祈祷后,第二年生下孔子。孔子生来头顶的形状是中间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样,故起名叫孔丘,字仲尼。

麒麟玉书:孔子还没有出生时,有只麒麟在他家里口吐天降之书,上面有文字说:“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的母亲感到很奇怪,就用绣绂系在麒麟的角上,隔了两夜才离去。孔子的母亲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了孔子。

二龙五老: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诞生的晚上,有两条龙从天降下,绕护着他家,五位神仙从天上降到他家庭院中。

钧天降圣:孔子出生时,顔氏在房中听到天乐鸣空,还听到空中声音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孔子生来就与凡人不同。

俎豆礼容: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孔子五六岁时,跟其他小孩不同,常喜欢摆上俎豆等祭祀用品,模仿祭祀的礼仪。他有礼仪的天赋,无师自通,许多小孩都跟着他学礼,他的名声在当时的诸侯国中不胫而走。

职司委吏:孔子成年后,曾做过季孙大夫家的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称量算数都很公正。

命名荣贶:孔子十九岁成婚之后,在第二年生了儿子,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显耀国君的赏赐,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用志不忘君恩。

职司乘田: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任乘田吏,主管苑囿,负责养牛羊牲畜。孔子都能尽心做好工作。

学琴师襄: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十日不更换曲子,襄子曾三次劝他改习别的曲子,孔子分别以尚未体会此曲的韵律、志趣、和作者而推辞。后来孔子在弹奏中突然说:“非文王,谁能为此?”老师惊叹孔子的悟性,说此曲正是《文王操》。

问礼老聃:孔子三十五岁,和南宫敬叔一齐到周地去,向老子问礼,因为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吏),熟知周礼,所以孔子特向老子请教。

在齐闻韶:孔子三十五岁时,到了齐国,和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了传说舜作的乐曲韶乐,沉醉其中,以至三个月吃饭都不知肉的味道。

晏婴沮封:孔子在齐国,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建议他节省财力。齐景公很高兴,想把尼谿的田地封赐给孔子,但遭到大臣晏婴的反对,于是孔子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退修诗书:鲁定公六年时,季孙氏僭越公室,大臣们掌握了祭祀、征伐等国家政事,孔子当时四十八岁,看不惯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不求做官,专心修诗书,定礼乐。当时弟子来求学的很多。

夹谷会齐:鲁定公十年夏,齐鲁两国国君相会于夹谷。齐国演奏四方之乐,孔子说两君相会,不能用夷狄之乐,迫使齐景公撤走乐舞;齐国又演奏宫中之乐,孔子批评说匹夫惑乱诸侯,迫使齐景公处罚乐人。由于孔子的智慧,使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次胜利。

归田谢过:夹谷相会之后,齐景公回国责备自己的大臣“以夷狄之道教寡人”,致使齐国在外交上失礼,就将过去侵占的鲁国的田地送还鲁国,以表谢过。

诛少正卯:孔子由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改任为司空,鲁定公十一年又晋升为大司寇,并代理执行宰相的职务。孔子当时诛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孔子参预国家大事三个月,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公平,社会秩序良好,使国家呈现大治的景象。

女乐文马:齐国听说孔子执政,担心鲁国会吞并齐国,采用黎鉏的计谋,赠送给鲁定公能歌善舞的女乐八十人、有文采的马匹三十驷,企图使鲁国君臣玩乐丧志。

因膰去鲁:鲁君中了齐人的计,沉迷于女乐,怠惰于国事,郊祭后又没有按照礼仪惯例向大夫们分送祭祀的胙肉。孔子于是辞职出走,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

匡人解围:孔子离开鲁国去卫国,从卫国去陈国,路过匡地。鲁国的阳虎曾施暴于匡人,孔子长得像阳虎,匡人就把孔子师徒围拘了五天,孔子派随从求助于卫国大夫宁武子才解了围,离开匡地。

适卫击磬:孔子五十九岁,在卫国,和弟子们击磬消遣,有一个挑着草筐子的人从门前经过,叹息说:“这击磬的人很有救世的心啊!”过了一会又说:“这击磬的人是这样固执啊!世人不能了解你,就独善其身吧!”孔子听了感叹说:“果如你所说,不可为则不为,那有何难呢?”

丑次同车(一):孔子离开卫国,到了蒲地,一个多月又回到卫国。一天,卫灵公和夫人坐在一辆车上出游,却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上跟随。

丑次同车(二):孔子不满卫灵公的行为,他说:“我不曾见过爱好道德君子胜过爱好女色的人啊!”于是离开了卫国。

灵公问阵:鲁哀公二年,孔子回到卫国,一天,灵公问孔子如何排列军阵。孔子讲求礼义,反对战争,回答说没有学过,卫灵公很不高兴。第二天,同孔子谈话时,灵公仰观飞雁,怠慢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到陈国去。

临河而返:孔子在卫国得不到重用,想到晋国去见赵简子,到黄河边上听说晋国杀了贤大夫窦鸣犊、舜华,他临河叹息,认为“君子讳伤其类”,便返归卫国。

宋人伐木:鲁哀公三年,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孔子,砍伐了大树。弟子们劝孔子快走,孔子说:“上天赋予我推行道德的使命,桓魋能把我怎麽样?”

楛矢贯隼:孔子到陈国,寄寓在司城贞子家。过了一年多,有只隼鹰飞落到陈国宫廷中死去,是被楛木做的箭射中的。陈愍公问孔子,孔子说:这箭来自肃慎(古国名),从前肃慎曾把这种楛箭进贡武王克商,武王又把楛箭分赐给陈国。陈愍公派人到府库中果然查到这种箭。

子路问津:孔子从陈到蔡又到叶,从叶返归蔡国,碰到长沮、桀溺在一同耕地。孔子派子路去打听渡口,桀溺说:“天下就像滔滔洪水到处混乱,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呢?你与其跟着那择主而事的人(指孔子),还不如跟从避世隐居的人好呢!”说完,仍旧不停地继续做活,不理睬子路。

在陈绝粮:鲁哀公六年,楚国派人聘请孔子到楚国去。陈蔡二国的大夫们担心楚国重用孔子会给陈蔡带来危险,于是共同发兵将孔子师徒围困在旷野里。粮食吃光了,跟随的人都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仍然讲诵诗书、抚琴歌咏,没有一点悲伤恐惧的样子。后来派子贡到楚国,请来救兵,才得以解围。

子西沮封: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想把书社之地七百里赐封给他。楚国的令尹(官名)子西认为孔子有贤弟子相助,再有了封地,将不利于楚国。楚昭王于是取消了赐封孔子的念头,不重用他,孔子只好离开楚国,返回卫国。

作歌丘陵: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在卫国。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派人携带礼物请孔子回国。孔子归国,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生活,作丘陵之歌,抒发自己的感慨。

删述六经:孔子回到鲁国,没有得到重用,孔子也不求出仕为官,他整理古代文献,叙《书》、传《礼》、删《诗》、正《乐》、序《易》、修《春秋》,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

跪受赤虹:孔子著作既成,斋戒向北斗星告备,忽然有赤虹自天而下,化成黄玉,刻“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孔子跪拜接受。

西狩获麟:哀公十四年春,孔子七十二岁,鲁国人打猎,打死一头异兽,孔子认为是麒麟,哭泣说:麒麟是仁兽,天下有道才会出现。现在天下无道,麒麟出而被杀,“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了鲁国史书《春秋》的编写。

梦奠两楹: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重,子贡拜见,孔子问子贡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并伤心的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泪随歌下。孔子说,昨天梦中坐奠两柱之间,很像殷人殡丧的制度,大概自己快要死了。公元前四七九年辞世,享年七十三岁。

治任别归: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都城以北的泗河边上,弟子们服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墓侧结庐守墓六年才离去。

汉高祀鲁:孔子死后,人们每年按时祭祀孔子墓。孔子故居被改作庙宇,保存着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汉高祖刘邦经过曲阜,曾以太牢(猪、羊、牛三牲)祭祀孔子。

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称当世木铎,遗响千年。

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使文脉延续,不绝若缕。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孔子,我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会是如何?

他的一生行迹,值得每个中国人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女子---颜徵在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在一次祈祷结束后,叔梁纥扶颜徵在到尼山东侧山脚下一个山洞里休息,在这个山洞里,颜徵在突然临盆生下了孔子。

孔子的妈妈名字叫颜徵在,在颜家排行第三。

“徵”是“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第四音,“属火,事之象”。“徵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

作为鲁国英雄的叔梁纥有两次传奇战功:一次是鲁襄公十年(前563年)的偪阳之战,叔梁纥作为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武士,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几个诸侯国攻打一个叫偪阳(今山东省枣庄市南面)的小国的战斗,当诸侯军队攻入偪阳城时,守城的人突然把城门上吊起的悬门放下,要把队伍拦腰截断,消灭入城的军队,恰好此时叔梁纥赶到,气引丹田用力托起悬门,使入城军队很快退出,避免了损失(《左传·鲁襄公十年》),从此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二是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齐国侵入鲁国北部,齐军高厚带领的队伍围困了防邑,被围困在防邑里的有鲁大夫臧纥与其弟臧畴、臧贾和叔梁纥,鲁国派援军前去解救,因慑于齐军强大,援军到了接近防邑的地方就停下来不敢前进。叔梁纥带着臧畴、臧贾和甲兵三百人保护臧纥夜间成功突围,然后只身一人回马***冲进防邑固守。(《左传·鲁襄公十七年》)。叔梁纥虽卓有战功,但并没有得到提升,终身只不过是一个“武士”(贵族中最低级的身份)和陬邑大夫(管理范围相当于一个乡镇)而已。

美中不足,叔梁纥年纪快70岁了,膝下馨花即女儿有九个,虽然只有一个善果即儿子,名字叫孟皮的,但他是残疾人,是不当大用的。“善果馨花”是程派经典名剧《锁麟囊》的一句戏词,姑且拿来作儿子女儿的代名词,呵呵。闲言少提,正值花季的少女颜徵在十分仰慕这位鲁国的大英雄,曾经对人说过自已非大英雄不嫁的话。当叔梁纥求媒于颜家,自已立即慨然允之,择吉日而嫁。  婚后,叔梁纥和颜徵在为求子,两人一同来到城外的尼山祈祷于神灵。东汉郑玄《礼记.檀弓正义》引《论语撰考谶》说:“叔梁纥与徵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自那次冬季求子之后不久,颜徵在真的怀孕了,我觉得这是颜徵在本人心诚意贞的结果,其心诚意贞犹如耶稣的母亲未嫁之前感圣灵而孕。民间相传,颜徵在自怀孕以来一直住在娘家,直到快临产的时候才想起叔梁纥来,此时正值酷暑时节,炎热难耐。此时的颜徵在可能还在惦记着叔梁纥衣食起居,于是急匆匆准备赶回家,谁知在回家的路上意外临产,产下了一个相貌极其丑陋的男婴,用民间的说法就是“七露即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明代张岱在他的《夜航船》关于孔子相貌是这样说的:“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总之,孔子一生下来就其丑无比,这样一个丑八怪把初为的人母的颜徵在吓坏了,于是就把这个怪物扔到了一个山洞里,自已一人回家。几天以后,当颜徵在重新回到这个山洞,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住了:原来在这个丑陋男婴的旁边卧着一只斑斓猛虎,另外还有一只凶猛的老鹰在为这个丑陋的怪物扇着翅膀,为之驱暑——这就是民间“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

关于孔子出生,史记上是这样交代的:孔子的爸爸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附注: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个是”野合”,一个就是“祷”。孔子的妈妈颜徵在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宗教精神一位女子。

题曰“祈祷者”的现代雕塑;二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号显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故叔梁纥又称陬人纥;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么,孔子为什么姓孔?

从文献记载可知,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没有以孔为姓的,孔姓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祖先不姓孔,姓什么?姓子。孔子自称是殷人,其祖先属于殷遗民。在先秦,商、周两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但在当时,女子称姓,男子不称姓。所以,孔子的祖先姓子,但他们的名号中都不冠以子姓。

孔子祖先姓子,孔子本人自然也姓子,这确定无疑。孔子怎么又姓孔呢?

原来,准确地说,孔并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与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称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后来才变成了姓。孔子的孔,作为氏号,也就是孔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古文献中已有明确***。《孔子家语·本姓解》指出:孔子先祖本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阙里文献考》卷一也说:孔子先祖从弗父何到孔父嘉, 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 。这是说,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后,其子孙仍然属于宋国公室成员,传了五世,到了孔父嘉的时候,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五世亲尽,不能再继续列入公室,而是应该别立一族。别立一族,必须有个族的名号,于是就取孔父嘉的字作为族的名号。孔氏的孔,是从孔父嘉那儿来的,孔是孔父嘉的字。

孔氏虽然从孔父嘉开始别立一族,但那时男子的名号,称氏,称名,称字,似乎并无一定之规,所以,孔父嘉以后,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都不称氏,其名号中都无孔字。孔氏一系,名号中称氏的,是从孔子开始,其后固定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等等。后来,氏变成了姓,孔也就由氏变成了姓。

由于孔子是圣人,也由于孔氏是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所以战国中后期孔子的直系子孙皆奉孔子为始祖。据《孔丛子·独治》篇记载,孔氏后人为祭祀先祖,立有两座祖庙,一是弗父何之庙,一是孔子之庙。孔子九世孙孔鲋说:他们 哭孔氏之别姓于弗父之庙,哭孔氏于夫子之庙 。孔鲋所说的 孔氏之别姓 ,是指孔氏别立一族以来的其他分支,这些分支并不以孔为氏,所以称 别姓 ;所有孔氏和孔氏之别姓,都奉弗父何为始祖。孔鲋所说的 孔氏 ,则是指孔子的直系后裔,都以孔为氏,都奉孔子为始祖。(齐姜红)

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拆分开来,或曰姓,或曰氏,以及合而言之曰姓氏,其意义完全一样,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是一家一族的名称。然而,在古代却并非如此,姓与氏是有分别的。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氏族》进一步指出: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古代学者显然注意到了姓与氏的分别,并且指出,姓与氏的合而为一,是从汉代才开始的。问题在于,汉代以前姓与氏有什么分别?

简单地说,姓大氏小,氏是从姓分化出来的。在古代,一个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有一个总名;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个宗族不断分裂出一些分支,各个分支又都有自己的别名。这个宗族的总名就是姓,各个分支的别名就是氏。以周人为例,周人是黄帝之后,姬姓;周人灭商后,建立了周朝,接着封建了许多同姓诸侯,如鲁、卫、晋、曹、滕等等,这些诸侯都以国为氏;各国诸侯传至几代之后,再封立卿大夫,卿大夫或以王父字为氏,或以官为氏,或以封邑为氏,如鲁国有展氏、臧氏、东门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等等;以此类推,卿大夫再分置 侧室 、 贰宗 ,如,从季孙氏分立出公父氏,从叔孙氏分立出叔仲氏,从孟孙氏分立出子服氏,等等,这又产生了一些氏。在这个大系统中,姬姓是始终如一的,从天下、诸侯、卿大夫、士一直到庶人,都属于姬姓;而各个不同层次的分支,则各有各的氏,并且,不同层次的氏之间,还有大宗、小宗的从属关系。

可见,在周代,姓与氏截然不同。男子称氏,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族属,让人一看即知从属于哪个宗族哪个分支。女子称姓,则是为了严守 同姓不婚 的原则,避免与同姓谈婚论嫁的尴尬。(齐姜红)

关于孔子的出生,后世有许多神话传说,明清时期所绘的各种版本的《圣迹图》中,就收录了 麒麟玉书 、 二龙五老 、 钧天降圣 等几则神话传说。孔子故里曲阜及其周围地区,也流传着不少有关孔子出生的传说故事。司马迁在作《孔子世家》时,只是记载了叔梁纥与颜徵在 祷于尼丘得孔子 。

尼山致祷尼丘,山名,后来因为避孔子名讳而改称尼山。位于今曲阜市东南约25公里处,海拔340米,五峰并峙,中间一峰略低,称尼丘山。叔梁纥所在的陬邑,离尼山不远。传说叔梁纥夫妇婚后求子心切,按当地习俗,经常到附近的尼山祈祷,祈求尼山之神能够赐给他们一个儿子。颜徵在怀孕以后,仍然继续祈祷。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在一次祈祷结束后,叔梁纥扶颜徵在到尼山东侧山脚下一个山洞里休息,在这个山洞里,颜徵在突然临盆生下了孔子。为了纪念孔子的出生,后人把这个山洞称作 夫子洞 或 坤灵洞 。

夫子洞在曲阜东南三十公里的尼山东南麓。传说为孔子出生处。

夫子洞,原名坤灵洞,位于尼山脚下智源溪北岸,为一天然石洞。据元代杨奂《东游记》记载,坤灵洞洞名是刘晔刻的,曾经有人手持火把深入夫子洞中,走到约三四丈深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石室,中间有天然形成的石床石枕。元代至正三十年(1370年),曾在洞中置孔子石像,在洞前立 尼山孔子像记碑 ,今皆不存。后来,夫子洞渐为智源溪流沙所淹没,1979年清除了淤沙,才见其全貌。现在的夫子洞,深、阔仅两米多,洞前立 夫子洞 石碑。

司马迁《孔子世家》在记载叔梁纥夫妇 祷于尼丘得孔子 之后,继续写道:孔子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这是说,孔子名丘的来历,与尼山有关。《白虎通·姓名》篇说得很明白: 孔子首类鲁国尼丘山,故名为丘。 所谓 首上圩顶 ,是指孔子头顶的形状而言。什么是 圩顶 ?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说: 圩顶,言顶上窳也。 窳,通洼,凹低的意思, 圩顶 即指头顶凹陷。由于 圩顶 取象于尼丘山,所以又被称作 尼首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不止孔子一人拥有这种颇为独特的头部特征,《后汉书·高获传》记高获 为人尼首方面 ,唐代李贤注曰: 尼首,首象尼丘山,中下四方高也。 看来,作为一种独特的相貌特征,一个人的头顶中间低、四周高,是的确存在的, 不过,不可能是全部头顶都如此,很可能是头顶上的某个局部如此。(齐姜红)

麒麟送子的传说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麒麟送子是传统社会盛行的祈子习俗之一。古人认为,麒麟是 兽之圣者也 ,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而且,古人还常常把自己的儿子比作麒麟,以赞美其聪明俊秀,称作 吾家麒麟 ;民间则有 麒麟儿 、 麟儿 一类的美称。传统的吉祥图案中,多有麒麟送子图,麒麟送子的木板画上往往刻着一副对联: 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

中国人自古多有祈子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而且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民间多称观音菩萨为送子娘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麒麟送子的传说,与孔子有关,源于孔子出生的神话传说。

西狩获麟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 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 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 这是说,孔子出生之前,有一头麒麟来到了阙里,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书,上面写着: 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 颜徵在聪慧,知道这是祥瑞,就把一条彩绣丝巾系在麒麟的角上,第二天麒麟走了。接着孔子就诞生了。后来,人们将这则神话传说演绎成了麒麟送子,广为传播。

此外,《春秋》、《左传》、《史记》等还记载了一则孔子与麒麟有关的事。鲁哀公十四年(前477年)春天,鲁国人在其西郊大野泽狩猎,捕获了一只麒麟。孔子见到后,认为麒麟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是祥瑞,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是不祥之兆,麒麟这时出现是不祥之兆,因此十分伤感地悲叹 吾道穷矣 ,在其所作的《春秋》书中记下 西狩获麟 四字,就搁笔不再作了。过了两年,孔子就去世了。如此看来,孔子一生还真的与麒麟有关系呢。

孔子诞辰到底是哪一年、哪一天?虽然古文献有明确记载,但由于记载不一,也由于古今历法不同而导致推算的结果有差异,所以一直存有争议。

孔子的去世年,《左传》、《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一致,是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十一日,即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这很少有争议。但孔子出生的年、月、日,却有不同的记载:

《公羊传》:鲁襄公二十一年,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

《谷梁传》:鲁襄公二十一年,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

《史记·孔子世家》: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以上三种记载,关于孔子的出生年,《公羊传》和《谷梁传》一致,都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差了一年,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这就产生了问题。历史上,这两说并存,各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双方旗鼓相当,以致很难达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孔氏族人从南宋时就认取《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以鲁襄公二十二年为孔子的出生年。所以,到了民国时期,《史记·孔子世家》所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至今沿袭不改。

关于孔子出生的月、日,《史记·孔子世家》没有记载,《公羊传》的记载是十一月、庚子日,《谷梁传》的记载是十月、庚子日。两者所记,日期一致,月份有差异。对于这个月份差异,实际上前人早已解决。从宋代起,不断有学者指出《公羊传》所记十一月有误,认为按当时历法,十月有庚子日,十一月无庚子日,因此,应当采用《谷梁传》的记载。问题是《谷梁传》所记 十月,庚子 ,是周正,即周代历法,换算成如今仍然通行的农历,是哪一月、哪一天呢?

唐代应韶著、明代孔彦绳增修的《孔庭纂要》明确指出: 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 即把孔子诞辰日定为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此外,清代崔述《洙泗考信录》指出应定为八月二十一日。《孔庭纂要》的说法,为此后数种阙里文献包括《孔子世家谱》所采用,成为孔氏族人认同的孔子诞辰日,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1914年,孔教总会把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定为 孔子大成令节 。1934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先师孔子诞辰纪念办法》,明确规定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沿袭至今,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孔子生日。

1999年,江晓原教授重新研究了孔子的出生时间问题。他考察发现,同样记载孔子出生,鲁襄公二十一年有日食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无日食记载。而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推算,鲁襄公二十一年,在曲阜的确可以见到一次食分达到0 77的大食分日偏食。这说明《公羊传》和《谷梁传》的记载是准确的。江晓原教授据此考定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即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即公元前479年3月9日。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最新研究成果。(齐姜红)

民间俗语为什么说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

我国民间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意思是说,一个人活到了73岁或84岁,就到了一个不吉利的 坎 ,不大容易过得去,要特别小心。而过了这道坎,就可以放心几年了。这句谚语虽然没有丝毫的科学根据,但对老年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连***晚年都说过呢。

这句谚语是怎么来的呢?应该说,它的来历并不神秘,但却相当的不平凡。原来,73、84这两个年龄,正是我国历史上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所享的年龄。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孔子的生卒年,史有记载;孟子的生卒年,却语焉不详,一般考证认为,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周岁是83岁,虚岁是84岁。由于孔孟是圣人,一言一行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连他们的年龄也是如此,久而久之,73、84便成了两个象征性的数字,是老年人可能 学 又怕 学 的两个年龄。

须知,在孔子、孟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平均年龄不过三十多岁,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已是十分难得的高寿。孔子说 仁者寿 ,那时,人们羡慕孔孟享有高寿,并不忌讳73或84,反而认为能够活到73岁或84岁是人生的奢望和幸运。只是到了现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我国多数地区人的平均寿命超过了70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 已成为历史陈迹。这时,许多老年人年龄一到73或84,就往往联想到人生的那道坎,视73或84为不吉利,避之惟恐不及。

商山四皓图此为东汉彩箧漆画。

其实,据统计,老年人死于73或84的,并不比其他年龄的多,也就是说,73或84并非危险年龄。老年人与其为此担心忧愁,不如学学孔孟的养生之道。孔子晚年根据他的切身体会,提出养生之道在于 三戒 : 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指出人到了老年,不要患得患失,要保持平和心态。(齐姜红)

成年男人长胡子,换言之,长胡子是男子成熟的标志。而且,胡子具有重要的美容作用,所以男人很重视修饰自己的胡子。一位留着大胡子的男人,如果被称为美髯公,往往给人以飘逸、潇洒、俊秀的印象,心里不免有几分得意。

正因为胡须具有重要的美容作用,几乎所有的孔子画像都给孔子画出了长长的胡子, 当然不是美髯公的形象,而是稳重、威严、睿智的圣人形象。

子思画像中的子思长有胡须,这和真实的子思可能有距离。然而,历史的真相是,孔子不长胡子!并且,孔子的孙子子思也不长胡子。据《孔丛子·居卫》篇记载,子思到了齐国,齐国国君见子思没有胡子,便指着身旁一位 美须眉 的嬖臣,戏弄子思说:如果相貌可以互换的话,我不惜将此须眉让给先生。子思正色回答说:一个人是否贤明,在德不在貌, 且吾先君生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 。意思是说,孔子虽然 生无须眉 ,但天下王侯并不因此而降低对孔子的崇敬。孔子祖孙二人都不长胡子,大概是遗传的原因吧。

《孔丛子》是记述孔子及其八世子孙言行的书,共21篇,过去一向被视为伪书。然而,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孔丛子》并非伪书,其成书经数代人之手,不免有讹误;书中所记大多有所本,其中记述子思言行的六篇,很可能杂取《子思子》一书,应有可信的资料。据此,可以认为,子思游齐,因为不长胡子而受到齐国国君的戏弄这样的细节,恐怕很难臆造出来;子思回击齐国国君,连带说出孔子也不长胡子,更是细节中的细节,尤难臆造。所以说,《孔丛子》关于孔子、子思不长胡子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明代学者陈继儒、清代学者杭世骏等都曾据此指出,孔子本无胡须,而所见孔子像多胡须,是错误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易》之为书天文也,天地者以日月成象、潮汐为律。是以天河出《河图》,洛水龟文出《洛书》为布局。以龟文献图摊演天地,爻为变,卦为象。万卷丹经为逑符。卜者二十四度,占之《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荷,摘取七十二符。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七十而欲望、没欲踰,踰距到七十二为距。此谓孔夫子之《论语》之本意,并非人之命律。自问天下人,谁活定命行,要知运天符,问祖早寻根,这是深层次的真谛。

十有五而志于学(决定学的方向)

三十而立(确定一生的原则)

四十不惑(对人生目标不再动摇)

五十知天命(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六十而耳顺(听了就明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德修到了一定的程度能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孔子人生的两阶段:尽人事,听天命(五十岁以前尽人事,五十岁以后听天命)。

上一卦是孔子的人生理想,下一卦是理想的实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发愤忘食(明确一辈子的目标就全心全意去做)

乐以忘忧(是把所有的忧愁都当作乐趣来看)

不知老之将至(人要服老,不要认老)

水的七善研究与理解《道德经》《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道德经说: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刘先银校订的《道德经》是在河上公、王弼本的基础上参照陈鼓应《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老子注译及评价》以及林如雅坤白云出岫的朗诵编校而成。

刘先银题写《树蕙百亩》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道德经》一书对“道”的阐释,老子的“无为”思想、运动与转化思想、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多元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道德经》呈现给全人类大智慧的先圣老子,以其至高无上的视点,以其五千二百三十五言,光耀中华,其内含博大广纳,囊括天地人间,象一座宝库,闪闪发光。

阅读《道德经》,明白四达,涤除玄览,唯道是从,开启自在快乐的心境;阅读《道德经》,执古之道,与时偕行,御今之有;阅读《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上善若水,水的七善研究与理解《道德经》

研究《道德经》,至少要过七个层面,由易到难依次是:

研究《道德经》,至少要过七个层面,由易到难依次是:第一层面:水的七善;第二层面:道纪;第三层面:天之道;第四层面:三宝;第五层面:修身;第六层面:域中四大;第七层面:五德。过此七层面,才可以对《道德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再进一步融会贯通,可知精髓。《道德经》的经文顺序有义理、考据、辞章三方面的考察渠道,义理就象是根据基因图谱,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辞章是根据长相,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考据是有人证明他们以父子层面系相称呼。

研究《道德经》的七层面,不是文章本身的逻辑层面系。而是可以破除似乎混乱的文字阵,从中理出相层面内容的难易程度。前三层面基本上,从长相就可以看出个大概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22】【66】【68】【73】【81】夫唯不争,故无尤。

1:如何理解“居善地”,见【39】【42】【66】【78】各章: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誉無誉【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珞珞【落落】如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8】【22】【68】【73】【81】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注家的主流,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主要是为了体现美感。唐代李荣,司马光也有诠释。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道德经由于政治原因在唐朝做过一次大的改动,原文是全乃天,但为了迎合王道的需要,改成了王乃天,王亦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实,《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道”,一个是“無”,一个是“有”。“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無”者,是从“無”的角度,指“没有摸到的”,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常有”者,是从“有”的角度,指“摸到的”,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整个《道德经》【道】=0,1。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盲人摸象,摸着的是“有”是大象,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继续比喻,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7章:上天的道,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在不期然时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

道之有(可道),是现象,道之無(不可道),是本质。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1月 北京

道德经原文5235字刘先银译注全集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道德经》一书对“道”的阐释,老子的“无为”思想、运动与转化思想、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多元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宣称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道德经》以其五千二百三十五言,光耀中华,其内含博大广纳,囊括天地人间,是一座闪闪发光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最高的智慧是没有忧愁的”,“把学问做透了,就会没有忧愁”。

——题记 刘先银 2017年 北京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版本1)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版本2)

执大象(1),天下往(2)。往而不害(3),安平太(4)。乐与饵(5),过客止(6)。道之出口(7),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8)。

(1)执大象:象,即"道"。道是无物之象,它产生天地,无处不在,是宇宙中最大的象。执大象,执守大道。

(2)天下往:天下,指天下的人们。往,归往的意思。

(3)往而不害:即使天下的人们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

(4)安平太:有的本子也作"安平泰"。安,相当于乃、于是的意思。平,和平。太,即泰,安泰。

(5)乐与饵:乐,音乐。饵,美味佳肴。

(6)过客止:(美食和音乐)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住不走。

(7)道之出口:"道"用嘴说出来,也即"道"的表述。

(8)用之不足既:既,尽。用它,却用不完、用不尽。以上四句概括了"道"这个形而上存在的特点,显示出它与可闻可见的音乐美食之类形而下物质是不同的。

如果谁执守大“道”,天下的人就都会向他投靠。(即使大家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而“道”要说出来,就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又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 (译文1)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译文2)

若所有人能把握天下总体的阴阳大象规律,天下人在行动中就不会有什么灾害,自然过着安逸平稳的日子,能非常情愿地做到相互周济,过往的客人也有了着落。自然规律之道,说起来枯燥无味,因为它既看不到,也听不到,用也用不完 。 (译文3)

以道的法则来治理天下,则天下人都会向往归附,而且不会互相伤害,于是大家都能平和安泰。音乐和美食,可以吸引人的注意,让人停住脚步。道虽然表面上显得平淡无味,无形,无声,其益处却永不枯竭。(译文4)

道理容易理解,但那是学道,不是“修”道。修证道理恐怕只有通过不断的拒绝欲望的诱惑,达到“安平泰”。

大象无形,大治无为。物性自生,民性自安,生性自由,自然之道也。是以往无为之邦,将平泰之乡。乐与饵且过客止,况安生之乡乎!故,道虽平淡无物,而美胜者天下稀及之。其行亦简若此,其用亦大若彼,不可谓大象耶?故为天下利器。

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最大的治理没有作为。物的天性在于自己就会成长,百姓的天性在于自己就会安定,生命的天性在于自由而无妨害,这就是自在而然的大道啊。因此要去清静无为的国度,要到平静祥和的地方。

音乐与美食尚且能够让过客停留,更何况是能够安乐生活的地方呢?

所以,大道虽然平淡无物,然而论美好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它的施行却也这么简单,它的功用却也那么强大,不可谓是最大的形象吗?所以才是天下最锐利的器具。  

这一章,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论“道”的重复,而是隐寓着言外之意。“道”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因而可以这样说,本章实为“道”的颂歌。在《道德经》中,“道”已经被多次论及,但从来没有重复,而是层层深入、逐渐展开,使人切实感受“道”的伟大力量。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他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大象:道的境界,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一旦进入这一境界,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万物出现,我无害物之心,物无害我之意,自然能够镇定自若,泰然处之,相安无事。

圣人治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对此,圣人没有国家和民族偏见,而是一视同仁。这样以来,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安平太”,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统一的象征。

大象:道的境界,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一旦进入这一境界,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万物出现,我无害物之心,物无害我之意,自然能够镇定自若,泰然处之,相安无事。

圣人治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对此,圣人没有国家和民族偏见,而是一视同仁。这样以来,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安平太”,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统一的象征。

美妙动听的音乐诱惑耳朵,香味扑鼻的食品诱惑嘴巴,匆匆过往的旅客因经受不住诱惑而停滞不前。这里,老子所要教诲的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象匆匆过往的旅客,不要被眼前一时的名利所诱惑。人的一生虽有几十年,乃至百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所以,人生的真谛在于彻悟大道。只有彻悟大道的人,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有形世界,无限风光。有形世界的万物,都因其独有的特性和具体的形象,让人可见、可听、可感、可嗅,因而可亲、可喜、可爱、可乐。

相比于“乐与饵”,道则不同。道不为人的外官所感觉,若用语言来描述,实在是淡而无味。虽说用眼睛看不见,用耳朵听不到,但是,一旦获取大道,其功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本章旨在说明,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切不可舍本逐末,背离大道,被眼前一时的名利所诱惑。否则,将得不到心灵的自由,不知人生之归宿。

曾国藩最经典的45句话,句句警心,推荐收藏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4.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8.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0.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11.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2.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13.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4.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5.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6.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17.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18.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19.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0. 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1.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22.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23.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24.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5.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6.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27.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8.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9.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3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32.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3. 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34.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5.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36.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7. 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38.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39.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40.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41.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2.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3.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44.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5. 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

汉字数量巨大,今天能搜集到的汉字字形在十万以上,《汉语大字典》收56000多字,清代《康熙字典》收47035字,宋代《集韵》收53525字除去异体实收32381字,南朝顾野王《玉篇》收16917字。《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为东汉时期的常用字形。

不管汉字总量什么时候多到什么程度,组成这些字形的基本构字部件是不多且不变的,只在500个以内。若再从楷书字形中拆出笔画,就只有一丨丿丶乛五种笔画形态了。《说文》540“部首”,大致就是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也就是构成众多汉字的字根。

许慎编撰《说文》时,从9353个字形中分析构形,按义类归纳出540部,各部选一个字形来统领各自大义类的字,称为“部首”,如跟水相关的归属“水”,跟狩猎有关的归属“犬”,跟动作有关的归属“手”等,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是汉字研究史上的伟大创举。540部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观察、概况与反映,据研究者统计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字31部、自然界类字37部、器用类字180部、数目类字34部。许慎创造的分部首列字、检字、析字的方法,规律性、系统性、实用性都很强,成为历代辞书的通例,至今仍然如此。所以,段玉裁在《说文》“一”字下注云:“以字形为书,俾学者因形以考音与义,实始于许,功莫大焉。”

汉字构形分析上,有“独体曰文,合体曰字”之说,大意是:“文”是按事物形貌勾画线条而成的,“字”是由两个以上的文组合再生出来的;“文”即六书中不可拆分的独体“象形、指事”之文,“字”即六书中含两个以上构字部件(文)的“会意、形声”类合体字。《说文》部首原则上用“文”不用“字”,章太炎《文始》从中提取出近五百个“初文、准初文”用以“孳乳、变易”出众多的“字”,日语的假名、民国初的注音字母都选用《说文》部首为注音符号。所以说,《说文》部首就是生成数以万计汉字的字根,要想读懂《说文》并学好汉字,首先必须熟悉、掌握、运用这500来个字根,会写,会读音,明了其构形意图,掌握其合成新字的取向与规则。“部首”是《说文》学的基础,需要逐一讲解清楚。

许慎《说文·叙》明谓“分别部居,不相襍厕”,是自觉地作系统性安排。如“九”为至尊,故收字只在“九千”之数;“一”为万物之始,“亥”为地支之末暗喻万物之终,故全书部首、列字“始一终亥”,等等。部首的排列顺序,许慎也是精心着意地“据形系联”,即根据部首字形笔画的关联性来安排。以第一篇30个部首为例:一为部首之始,重一画为二(丄),二下加三垂为示。三承一加二画,王用丨贯三,玉在王上加笔画,玨从二玉。气承三的三画来,士是二横一竖的三画。丨由一的横转变为竖,屮在丨上加笔画,艸从二屮,蓐由艸派生,茻从二艸。小在丨两旁加点,八承小的两旁点,釆在十上下加八,半的上部为倒八。牛承半形来,犛由牛派生,告在牛下加口。口承告下之口,凵为口上缺一笔,吅从二口,哭从吅从奔走之人(犬)。走从奔人(夭)从止,止承走下之止,癶是二止相背,步是二止向前,此是人止停于本处。转入第二篇:正是止向目标前进,……。

部首应该是构字部件的独体文,即初文。许慎虽为古文经学家,也会受到东汉流行的易学谶纬观念的某些影响。如《易》卦中,六为阴数之极,九为阳数之终,十为全数,六九五十四,乘以十为五百四十,许慎因此着意“始一终亥”,凑成540部首,以应阴阳之数,暗含包罗万象之意。于是,一些不是初文的合体字也进入部首之列。如果说重玉为玨、重艸为茻、重口为吅、重止为步等进入部首,是因为“玨、茻、吅、步”要作其下一代合体字“班、莽、哭、涉”的构成部件,还情有可原;而蓐从艸、犛从牛、哭从吅等,有的不再构成下位合体字,即使构成少数几个,也完全可以纳入其初文部首中去。这类许慎草创期的未完善之处,需要修正。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到明代梅膺祚《字汇》合并派生出的合体字,定为214部首,基本上都是初文,就较为合理而适用了。

在部首字形的说解方面,许慎“博采通人”,追根寻源,胜义迭出,绝大多数是合理且科学的。也有少数受当时局限性影响而释义失当,如用阴阳五行观念解说天干、地支诸部首字,因未能见到甲骨、金文等早期字形而据后期已变字形误释字源等,有待探讨与修正。

此次540部首的字形说解,以许慎之说为主,先引列其原说解,作简要的现代定义,再选贴适宜的甲骨、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的原图片,或证许说之确,或补正其缺误,直观形象,利于理解。因是通用教材的广泛征引,引古文字出处用通行的简称如“甲二八三(《殷虚文字甲编》第283片甲骨)、毛公鼎、古鉨”等;引前人、今人说者,除需特别交代外,只用“或谓、亦说”等,难以一一细标出处。部首统一加上楷书和汉语拼音,个别异读字标注两个今音,疑难读音附上大徐本所引《唐韵》反切以供对照与参考。

一,yī,“癅,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用具象“一”表抽象数目,或谓象一枚算筹横置形。

丄,shàng,“癋,髙也。此古文丄,指事也。,篆文丄”。即“上”字,甲骨文作后上八·七。即?,下一长横表示坐标,上一短横或竖指示坐标以上的空间。

示,shì,“癙,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古文示”。是说“?”(上)代表天,下面三垂画代表日、月、星,是上天垂示人的意象,即天神降神旨之形。甲二八二、前二·三八·二,象祖先神主(牌位)或供桌之形,旁为所洒的酒水,后泛指一切神主。亦说为早期“灵石崇拜”,三块竖立石头架起两块横置石头,以代神主。

三,sān,“澳,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用平齐的三画表示抽象数目“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三常表示众多。

王,wáng,“捌,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甲骨文作菁二·一,金文作盂鼎。以石斧、铜斧钺之形代表王权。亦说象火苗旺盛上腾形,为“旺”本字。

玉,yù,“笆,石之美,有五德,……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乙七八0八,象索贯串玉片之形,以玉佩代表玉。

玨,jué,“蓖,二玉相合爲一玨”。两串玉相并。

气,qì,“毖,雲气也,象形”。前七·三六·二,天上云气层层漂浮形。

士,shì,“痹,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段玉裁注:“数始一终十,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用指善学习、会办事的人。

丨,gǔn,“辟,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古本切”。上下通彻。

屮,chè,“鞭,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爲艸字,讀若徹”。佚八四,屮盉,草形,一茎两芽叶。

艸,cǎo,“辫,百芔也,从二屮”。百草通名。后被染黑色的草(皁)斗之“草”所代替。

蓐,rù,“礗,陳艸復生也,从艸辱聲。一曰蔟也”。除艸、艸蓆。

茻,mǎng,“礜,衆艸也,从四屮。讀若與冈(网)同”。 艸丛,后被鲁莽之“莽”代替。一艸为屮,二屮为艸(草),三屮为芔(卉),四屮为茻。散盘,莫为日落茻中。

小,xiǎo,“礡,物之微也,从八,丨見而分之”。甲六三0,甲二九0四,以微小物表微小义,小、少本一义一字,后义、音、形分化而为二字。

八,bā,“礥,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分开,同扒,八、别音义同,分字从八从刀。

釆,biàn,“礲,辨别也,象獸指爪分别也。讀若辨”。 粹一一二,釆卣,留在泥地、雪地上的兽爪形,据之可釆(辨)析走过的是何兽,釆、辨音义同,釋、審从釆。

半,bàn,“祃,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一牛分两半。半、判音义通。

牛,niú,“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甲五二五,师?簋,象正面带两角双耳的牛头形,牛、羊是割下头祭祀的,故以头代全体。

犛,lí,“的,西南夷長髦牛也,从牛?聲”。氂牛。

告,ɡào,“登,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易》曰:僮牛之告”。 粹四,刚长出角的牛(僮牛)会顶人,在它角上绑上横木棒,使不易伤人,且告示人提防它。或说为牛口上带罩防吃庄稼,同梏。

口,kǒu,“瞪,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嘴巴形。

凵,kǎn,“稦,張口也。象形。口犯切”。嘴巴张开形。一说象地坎形。

吅,xuān,“稧,驚嘑也,从二口。讀若讙”。用二口相并表示喧哗,吅、喧同。

哭,kū,“稯,哀聲也,从吅,獄省聲”。段玉裁注:“哭本谓犬嗥,而移以言人。”一说为长发人前后有口,象擗踊痛哭之形。

走,zǒu,“稱,趨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 令鼎,象人挥臂快速行进之形。

止,zhǐ,“匪,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甲二七四四,召伯簋,带脚趾的脚板形。

癶,bō,“汾,足剌癶也,从止?,讀若撥”。兩脚板向外箕张,剌癶脚,即卓别林式外八字步。

步,bù,“忿,行也,从止?相背”。 铁二·二,子且午尊,两脚轮换前移,各一次为一步。

此,cǐ,“粪,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甲一五0三,以脚趾停“此处”表近指。

正,zhènɡ,“蜂,是也,从止,一以止”。乙一0五四,甲三九四0, 脚板正向城堡走去,是征伐之“征”的本字,引申表示正直、正确。

是,shì,“疯,直也,从日正”。毛公旅鼎,“天下之物莫正于日”,脚板直向太阳走,正确。

辵,chuò,“讽,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讀若《春秋公羊傳》曰:辵階而走”。后下一四·一八,脚板(止)在路(彳、行)上,走走停停,用作行走、运动类字的义符。

彳,chì,“铬,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十字交叉大路(行)的左半边,作示动义符。

廴,yǐn,“長行也,从彳引之。余忍切”。 彳的延长,同引,用作表示远走、延长的义符。

?,chān,“筯,安歩??也,从廴从止”。 甲五二八,缓步行走貌。

行,xínɡ,hánɡ,“筳,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后下二·一二,十字交叉路口形,名词为道路,动词为行走。

齒,chǐ,“箇,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后下五三,中山王壶,门齿。

牙,yá,“故,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师克盨,大牙。齿外牙内,齿单牙双,齿切牙咬。

足,zú,“瓜,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乙三一八四,脚板(止)加一节小腿胫骨(口)。

疋,shū,“簉,足也,上象腓腸,下从止。所菹切”。小腿加脚板。徐灏注笺:“疋乃足之别体。所菹切,亦足之转声。”

品,pǐn,“簎,眾庶也,从三口”。古以三物表众多物。李孝定认为是列星之形。

龠,yuè,“簒,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 前五·一九·二,臣辰卣,象編竹管的乐器,上或有嘴(亼)在吹。即管乐,与从木丝的弦乐“樂”同。

冊,cè,“孩,符命也,諸矦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前四·三七·六,善夫山鼎,编竹简成书册。

?,jí,“骇,眾口也,从四口。讀若戢,又讀若呶”。衆多嘴巴叽叽喳喳。

舌,shé,“函,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聲”。乙二二八八,舌出口形。狗鼻最灵,故臭(嗅)从犬;蛇舌开叉且最毒,初民山居畏蛇,故重蛇舌,舌、蛇同音。

干,ɡān,“撼,犯也,从反入,从一”。邺三下·三九·一一,毛公鼎,带叉头的竹木竿,最初田猎的武器,作动词有干犯义。

?,jué,“憾,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咧嘴笑时嘴角上弯之笑纹。

只,zhǐ,“夯,語已詞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气下咽则话语完,用口下气表语已词。

?,nè,“航,言之訥也,从口从内”。言语迟钝难出口,与呐同。

句,ɡōu,“好,曲也,从口丩聲”。前八·四·八,鬲从盨,勾、弯曲、句子。

丩,jiū,“呵,相糾繚也,一曰瓜瓠結丩起,象形”。乙三八0五反,汤鼎盖,二物纠缠形。

古,ɡǔ,“菏,故也,从十口,識前言者也”。久远年代的事,由众口相传下来。

十,shí,“和,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甲八七0,守簋,横表一数,竖表十数,后为区别,在竖中加点,点延长成十。

卅,sà,“褐,三十并也,古文省”。 粹五八六,毛公鼎,三十合文。

言,yán,“贺,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聲”。 前五·二0·三,中山王鼎,口中出舌,舌前有音(-),说话、所说之话。

誩,jìnɡ,“寄,競言也,从二言。讀若競”。诅楚文,二人各持己言争论,誩、競、竞同。

音,yīn,“忌,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从言含一”。言、音本一字,后音稍变分化,在言字下“口”中加一为音,音是一切音,言是有意义的音。

?,qiān,“夹,辠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字。讀若愆,張林說”。前八·三·一,后下三六·七,?、辛二字无别,为古刑具(鬼头刀类),借表罪过。

丵,zhuó,“荚,叢生艸也,象丵嶽相竝出也。讀若浞”。草木叢生的样子,叢字从丵。

菐,pú,“稼,瀆菐也,从丵从廾,廾亦聲”。菐与僕同,后下二0·一,“僕”是头戴罪枷()双手(廾)持箕帚服劳役的人。

?,ɡǒnɡ,“嫁,竦手也,从丩从又”。甲一二八七,两手向上拱合的样子。即廾,与奉同。

癶,pān,“俭,引也,从反廾”。,两手掌向外向上攀援形,与棥、攀同。

共,ɡònɡ,“槛,同也,从廿廾”。牧共簋,两手奉酒供神,与供、恭同,引申表共同。

異,yì,“贱,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甲三九四,双手往头戴鬼怪面具,戴、怪异。

舁,yú,“紷,共擧也,从臼从廾。讀若余”。众(四)手同用,舁与與、舉、輿同,又“興”甲骨作前五·二二·一,四手共举一物形,兴起义,四手即舁。

?,jū,“紾,叉手也,从?彐”。为兩手掌向下掬取物,与匊、掬同,如?(掬)水。

?,chén,“絁,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辰亦聲”。前四·一0·三,师晨鼎,双手持大蚌片耕地,或加足(止)踏,因日出而作,引申指早晨。

爨,cuàn,“絆,齊謂之炊爨,臼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内火”。烧火煮饭:中间冂是灶台,上部两手(?)把甑(同)放到灶上,下部两手(?)推柴(林)入灶门生火。

革,ɡé,“絊,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康鼎,治去毛的兽皮。皮革、变革。

鬲,lì,“搅,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甲二一三二,粹一五四三,鼎类烹饪器,三空足支地受火,内盛水煮物。早期烹饪字多从鬲构形。

?,lì,“接,?也,古文亦鬲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或?,下鬲,上为蒸汽上腾形。

爪,zhǎo,“届,丮也,覆手曰爪,象形。侧狡切”。乙三四七一,鸟兽爪子形。

丮,jí,“津,持也,象手有所丮據也。讀若戟”。乙四六九七,两手握持,埶、孰、巩从丮。

鬥,dòu,“禁,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粹一三二四,两人徒手搏斗。

又,yòu,“綢,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盉文,右手。

?,zuǒ,“総,?手也”。散盘,左手。

史,shǐ,“緑,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粹一0一,手持文件袋(中)的史官。

支,zhī,“緔,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手持枝条表分支,支与枝同。

?,niè,“緗,手之疌巧也,从又持巾。尼輒切”。乙八四0七,以手持巾、笔表敏捷灵巧。

聿,yù,“睛,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吴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从聿一聲”。聿壶,女壴方彝,手持笔,手为衬托。

畫,huà,“惊,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小臣宅簋,手持笔画分界限。

隶,dài,“警,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後及之也”。郘钟,手从后抓住尾巴,逮捕。

臤,qiān,“境,堅也,从又臣聲。讀若鏗鏘之鏗,古文以爲賢字”。父癸簋,以手使臣服,强者、坚固之象,臤与堅、鏗、賢同。

臣,chén,“靖,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菁三·一,曶鼎,俘虏、臣服者伏地,抬眼看主人,眼睛是竖立着的,故以竖眼睛代其人。

殳,shū,“炯,以杸殊人也,《禮》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旅賁以先驅。从又几聲”。乙一一五三,曹鼎,手持兵器击人。

殺,shā,“狙,戮也,从殳杀聲”。戬三三·九,明藏一四七,,杀戮,以创伤一肢表示凌迟之意,或加殳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