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我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_相关文章_爱思想
李零:我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文章
我不是***,但见过***人。大革命时期的,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当官的也好,老百姓也好,我都见过。学历史,我们都知道,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国民党也曾经是一个革命党,后来从革命党变成发财党丢尽人心,以至兵败如山倒。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典型的西方思想体系,对于中国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种“异质文化”。但是这种典型的西方思想体系不仅没有在东方古国毁灭绝迹,反而成为现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奇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机制?这是一个关乎中国新世纪战略选择的重要思想课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异土它乡生根、开花、结果,实与它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和推进,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般来说,中国具体实际包括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943年5月,在由***主持起草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从起初的“何以可能”到目前的“何以可行”,是从理论思维到实践探索的一大进步。纵观现实,对于“何以可行”的探讨主要是政治维度的,即从政治需要出发,依托一定的政治载体,以保证一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为归宿的思想传播与教育过程。毋庸置疑,政治维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视角。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并且把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相提并论。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进一步升华。因此,研究和回答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对于
[摘 要] 中西之间的文化传播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文化交流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变迁使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换,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伟大的历史性转型。马克思主义不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它就不可能在中国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和指导思想的地位,而中国文化如果不吸收马克思主义这一新鲜血液而重构其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文化就
……我思考着现今时代和过去时代的空虚和苦痛,思考着白天的谈话和晚间的活动,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涉及存在之最终规律的问题。我想从这位哲人那里得到回答。在人们沉默下来的时候,我竭力搜索枯肠寻求最佳措词,后来我用下面这样一个大问题打断了这位革命家和科学家的沉默:“什么是存在?”他眼望着我们面前的咆哮的大海和岸上喧闹的人群,一瞬间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客观衔接点,如生产力、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等等,而且要找到与中国的主观衔接点,其中既包括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理论的接受心理,也包括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思想体系所提供的本土土壤。本文试图证明,在这两种意义上,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文化,都为马克思
首先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这个名称的不确定性,再加上马克思本人坚持反对命名“马克思主义”,我一向主张用马克思学说这个名称。但是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姑且用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我们从教科书中、从领导者口中、从领袖的著作中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列宁、斯大林、***“化”过的马克思学说。他们是如何“化”的呢?具体地说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但怎样发展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起点。学术界近来出现的一种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倾向,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错误理解和误导。文章分析了这种理论倾向产生的思想根源,论证了马克思是如何在同抽象的人道主义的斗争中创立了自己的
在当今中国社会和当今中国文化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化的问题是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来的。当文化保守主义者宣布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一种作为“在中国的哲学”(而不是一种“中国的哲学”)的陈述为真时,他们就预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侵入中国哲学的领域只会带来混乱和“噪音”。这种先设甚至被当作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这种先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
中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中国***90年奋斗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实际”,既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又包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实际。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愈益彰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融合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当今社会,有人拥护***而否定孔夫子,有人尊崇孔夫子而贬损***。这两个极端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唯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才是正确选择。融合的过程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过程;融合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融合的成果,一是***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绝不是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使用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内容上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遗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可忽缺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依据,是***提出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科学命题、“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的历史任务、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和“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科学态度。所有这些,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思想的一大特色。***思想与孔子学说有哪些契合点呢?
(1)关于尊重人,爱护人的思想。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也就是爱人。其中既有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内容,又有尊重人的生命,同情民众疾苦,倡导与人为善,主张人际和谐的内容。***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理念和宗旨。
(2)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把礼作为治世的手段,把和作为治世的目的,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青年***对大同社会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前,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赋予“大同”全新的含义。
(3)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儒学主张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偕行,革故鼎新,强调格物致知,行先知后,知行统一。这和***思想坚持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是契合的。
(4)关于民为帮本的思想。儒学强调以民为本,执政者要为政以德,博施济众,与民同享同乐,具有为国家社稷、天下苍生而英勇谏诤的斗争精神。这和***关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契合的。
(5)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孔子认为,天下一统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大事由天子发号施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晚年作《春秋》,为的是国家统一大业。儒家文化是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深层原因。***为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奋斗一生。
(6)关于重视教育的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富而后教的重要观点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目标,终身诲人不倦。***历来重视对孔子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直至1964年,他还在春节座谈会上肯定孔夫子的教育传统不要丢。
(7)关于修身立德、心怀天下的思想。孔子认为修身立德是做人的根本。他培养人的目标,是做一个品德高尚、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把思想建设放在建党的首位,强调***员要有远大理想、坚强党性、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8)关于见义勇为、坚忍不拔的思想。孔子把仁、智、勇三者兼备视为君子的完美品德,身处乱世,坚信仁爱之道,不避艰险,不怕打击,百折不挠,奔走呼号,体现了中华民族心怀天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是一位具有大智大勇的革命者和战略家。
(9)关于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思想。孔子认为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学习是为了求道。“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他追求真理的写照。***酷爱读书,当他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后,终身为之奋斗,从不动摇。
(10)关于注重实际、知行统一的思想。孔子一是注重从古代典籍中学习;二是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三是注重言行一致,所学必须与所行相符合。***称赞孔子的学问是从实践中自学得来的。《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儒学强调知行统一思想的契合点。
***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点是很多的,这里仅是举其大略而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的过程。***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使二者的融合出现了新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的儒学精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在发展战略上,体现为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构想。《礼记.礼运》中孔子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被***古为今用,规划党和国家现阶段发展目标。
(2)在思想路线上,体现为与时俱进的观念。《周易》说:“终日亁乾,与时偕行。”告诫人们在观念和行动上要与时代一起进步。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在时代特征上,体现为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儒家关于革故鼎新、日新之谓盛德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它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4)在执政理念上,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孔子创立“人学”,探讨现实世界中人的品德修养、尊严和价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成为中国哲学的中心,为人文主义奠定了基础,也为以人为本的观念提供了文化氛围和土壤。
(5)在治国方略上,体现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孔子认为“政”“刑”和“德” “礼”都是治国手段,两者比较,“德” “礼”更为优越。荀子则提出“隆礼重法”、礼法并用的主张。法治和德治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6)在干部选任上,体现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孔子主张“举贤才”,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强调只有知人善任,重用贤才,才能匡正用人风气,实现政治清明。在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新形势下,更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7)在文化建设上,体现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党在90年的奋斗中把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中国人民新的精神风貌。
(8)在社会建设上,体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尚书》说:“正德,利用, 厚生,惟和”,厚生就是经世济民,使民众的生活富足,充裕。孔子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看作比仁道更高的圣德。明清之际兴起的实学思潮,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特征,提倡"厚生利用"之学,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到了近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把民生问题上升到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
(9)在道德建设上,体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和20字规范关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内容,继承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当今时代新的精神风貌。
(10)在对外关系上,体现为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尊重文明多样性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远古时期,尧舜禹在处理族群与族群的关系上,实行了协和万邦的政策。这一理念对处理国与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包括先秦时期形成的儒、墨、道、法、兵、名、农、阴阳等各家的学术,以及后来形成的儒、释、道共生互补的学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摒弃门户之见,倡导兼容并包,吸取百家优长,汇集八方精义,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尽心尽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贾陆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传播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太原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太原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太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太原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太原市八届市委委员、市十一届人大代表。荣获太原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长期从事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党校教育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论文、评论、杂谈、调研报告等百余篇。著有《智慧.人生.境界——中国哲学古今谈》、《论语》札记。
网站编辑: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浅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浅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