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的肯定以为是影视学院的学生在拍戏呢。
新郎的衣服已经被撕开,双脚也被透明胶带捆住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戳蓝字关注 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良 实习生肖雨涵
如果你在网络社区咨询太原生活旅游问题,太原网友常会“强烈建议去办一张公共自行车租车卡”。
“雨雪天不适宜骑车,我们会关闭公共自行车系统,但关闭没多久就会有很多***打来,问什么时候再开。”山西省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赵永旺说,现在很多太原市民的生活里,已经离不开公共自行车了。
放眼全国,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的不只是太原。 “现在国内有100多个城市都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系统了。”多年来跟踪研究公共自行车的同济大学教授潘海啸介绍说。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公布数据——截至2015年底,北京全市已建成包含1730个网点、5万辆自行车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累计办卡55万多张, 日均骑行人数超过15万人次。
但是,普及公共自行车服务在带给市民便利的同时, 也面临着三大难题:合理调度难,维修成本高,停车点选址难。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是不是面子工程还得看运营管理到不到位。”赵永旺说,“买车、买设备谁都会买,但后面怎么办才是关键。”
“最怕的就是‘先弄一点儿做试点’”
在厦门工作的晓莹,去年在街边发现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租车点:“租车点感觉有点儿少,我没见到过几个,也不知道哪里有车,哪里能还车。”晓莹说,她自己从来没骑过厦门的公共自行车,周围的朋友也没见有什么人骑过。
“从我们在国内几个地方考察学习得出的结论来看, 公共自行车最怕的就是‘先弄一点儿做个试点’,那肯定做不成。要建就得建成让人觉得是‘能用’的东西,得形成一个规模化、网络化的东西。”赵永旺说,现在太原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5.84个站点。除了太原市,湖南省株洲市和北京市通州区等地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同样达到了平均站点间距不超过500米。而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历史最为悠久的杭州市,站点间隔甚至达到了300米。
除了站点分布密度是否足够,还有“是否方便还车”的问题。“有一次我从景山东街那边骑公共自行车去北海北地铁站那边,结果在那个站点还车的时候发现那个站点停电了,还不了车。我骑着车在周边转悠了半天也没找到别的租车点儿。得,我又给骑回来了。”北京市民薛先生遇到的情况,在很多拥有公共自行车的城市里都曾发生过。薛先生不知道的是,北京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可以在微信、易信等手机APP的相应服务公众号中查到,还能显示某个租车点的存车量和空余车位数量。但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15名骑公共自行车的市民,其中9人都表示“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在太原,同样的站点查询功能则被做成了手机APP“龙城单车”,推广情况也很不错:今年初的官方统计下载量已经突破了16万次。
面对大城市早晚高峰潮汐式客流,如何调度是难点
站点的规划、布局、查询等等,对于公共自行车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刚刚入门的“摸底测验”。而 一套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旦正式运转起来,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各种考验才真正开始层出不穷。
所有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都绕不开一个“调度”问题: 不能让一些服务点“车满为患”,导致别人无法还车,更不能让一些服务点唱“空城计”,无车可租。而单是一个调度运输车的选用问题,就体现了各个运营单位需要因地制宜的不同考量——同样是在北京市,通州区选用了能一次性运送20辆自行车的电动汽车来应对早晚高峰相对集中的人流;东城区则选择了虽然每次只能运送7、8辆自行车,但是自身车身窄小,可以在北京老城区相对狭窄的道路上灵活穿梭的电动三轮车。
不过, 面对大城市早晚高峰潮汐式客流,单纯用调度车运自行车已经不够。“每天早晨,我们会在出行量大的小区服务点旁边派人准备好备用车辆,站点里的车被骑走,我们就得把备用车补上。同时在几个地铁口旁边的服务点也要派人把存满的车取下车架,让后边骑车过来的人能马上还车。比如像通州梨园地铁站边上,这一个站我们就要备500辆左右的自行车。”通州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主任郭峰说,为应对早晚高峰,整个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150多名员工,除了正常轮休、在***和调度室的人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要奔赴各个热门站点帮忙调配自行车。 经常调配自行车的人,都能“一次推两辆车”来提高效率。
不仅仅是工作时间, 公共自行车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到客流规律。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左萍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太原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全图。其中不少网点都被她用红圆圈、蓝圆圈、红三角等各种不同标志的贴纸标记着一些常年容易满储、空储的站点。如何从最近的地方调配车辆,调度车怎么走才能最省时地把需要调配的站点连接起来,哪些地方可以考虑设立新站点分流客流……“现在有时候开车出去找人,他们告诉我在某某大楼见面,我可能都不知道在哪儿,但是只要一说是某某自行车站点,我一下就清楚了。”
仅北京通州,去年修车费用就有170多万
在杭州、太原、株洲、北京等公共自行车出行人口较多的地方,每辆自行车的使用率也是居高不下。每辆自行车一天被六七个人骑过是很常见的,有些地方的车甚至还有被20多人骑行过的纪录。加之作为“公共物品”,人们在骑行时往往不会很爱护,在这种情况下,车辆以及服务站点的设备的损耗也是相当惊人。“ 去年,我们光修车的费用就花了170多万。”郭峰说。而一度以“株洲模式”名扬全国的株洲公共自行车,也曾经在2014年因为设备破损严重,遭遇过连续4个月考核不达标。
如何维护好公共自行车?运营者们也在各自想着办法。
北京的首批公共自行车,用的车筐是比较轻便的细钢丝车筐。“但是我见过好多人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把一大包东西都堆在车筐里,把车筐都压变形了。”郭峰说, 每年因为车筐“超载”而损耗维修的车辆不计其数。此后,北京再购进公共自行车时,选用的车筐是不锈钢粗钢条的车筐。在通州区,工作人员还会为两批车筐不同的自行车分别贴上提示——“此筐限载1公斤”和“此筐限载2公斤”。
骑自行车出门,“车胎被扎”恐怕是最常见的烦心事儿。不少城市的公共自行车车胎为此都选择了不用打气补胎的实心车胎。“我们去杭州调研的时候,发现他们每天维修自行车的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就是给车补胎打气,所以我们回来做的时候就 决定一定要用实心胎。”北京市运营东城区公共自行车的燕鸿洲存车管理处经理程颖表示,按照公共自行车用于短途骑行的设定来说,实心车胎对骑车的舒适度影响不大。
饱受补胎之苦的杭州,最近也开始尝试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尝试对第一批300多辆公共自行车前后胎加注自动补胎液,轮胎被扎破后可以自动修复。
太原公共自行车由于是当地的公交集团运营,他们把养护公交车的思路运用到了公共自行车身上—— 所有车辆,每年两次“大保养”一次“小保养”。特别是“大保养”的车辆,无论是否出现故障,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被拉到修理厂,拆解、清洗、上润滑油、更新轴承滚珠、修正车轴……“厂家跟我们说,这些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是五年。”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车辆维修的副经理薛维军说,“但我们这么保养下来,这些车能骑六七年都没问题。”
“单纯让企业搞,没有政府支持,根本搞不定”
最近,记者看到广西南宁出现一条与公共自行车相关的新闻:“最近,南宁一些沿街商铺店主投诉说,建好的第三期公共自行车点影响了铺面的生意,要求拆除。”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年我们在果园地铁站边上想设个服务点,好不容易跟人家协调下来弄了块地儿嘛。地面建立服务点之前要先用水泥固定一些螺丝钉做基础。结果有个老太太就拿个小锤儿,咣咣咣挨个儿都给我凿螺丝钉,都给我凿了。我想要把这些凿坏了的地基刨了重新做。她又一屁股坐这儿——‘你刨吧,你把我也给刨了’。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郭峰说。
程颖也有过同样的经历:“2011年7月我们做东城区的规划,规划了小半年的时间,后来的落实和规划差了1/3左右——学校周围不让建;市民平时停车的位置不让建;在马路边的服务点路政要求宽度不得少于多少米,超标了不让建;有些地方规划的时候还没问题,结果要施工了发现那边有了别的道路规划、园林改造的计划……”当时的市民对于公共自行车建设也并不感兴趣:2013年,有东城区人大代表提议,在忠实里社区附近广渠门桥东北角建一个自行车服务点。街道居委会看在人大代表的“面子”上勉强同意了,但希望程颖他们只建八九个车位“意思意思”就行。
赵永旺认为, 公共自行车的起步,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前些年政府做道路规划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要不要修自行车道,但现在太原新的道路规划里面都会有自行车道。”
“政府不把我们当作什么公交车、出租车的‘补充’,而是当作一个完整的慢速公共交通系统来打造的。这种支持,给我们前期开展工作减少了很多阻力。”
郭峰和赵永旺有同样的感受:“机关单位、路政、街道、商铺、社区……几乎每个环节都可能跟公共自行车沾边。这里面事情太复杂了, 如果单纯让企业来搞,没有政府支持,根本搞不定。”实际上,北京早在2008年就开始的第一次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尝试,就是因为纯粹由企业运作,缺乏政府支持,而最终难以为继。“专业公司提供服务,政府出点钱来购买服务,这种模式比较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像北京原来的小企业的模式是很难持续的。”潘海啸教授认为,公共自行车本来就该是公益项目,让企业去盈利是违背初衷的,但做公益也应保证企业能生存下去,“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各地政府态度有了明显转变:以前他们只是为小汽车服务,现在也考虑到在城市交通中,自行车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也开始愿意投钱下去了。” 北京市于2012年重新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之时,也是采取了政府主导模式。
转载请注明 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提供有生命力的阅读在这里 读人文历史 读转型中国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阅读原文阅读
加载中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
******:86-10-
***邮箱:喜欢雷丘的还喜欢
价格: 528.00
价格: 30.00
价格: 618.00
价格: 30.00
价格: 29.00
价格: 20.00
价格: 130.00
价格: 28.00
价格: 45.00
价格: 496.00
价格: 636.00
价格: 100.00
价格: 9.00
价格: 21.04
价格: 15.00
价格: 28.00
价格: 21.04
价格: 614.70
价格: 980.00
价格: 58.00
价格: 45.00
价格: 528.00
价格: 12.00
价格: 23.00
价格: 97.00
价格: 12.00
价格: 618.00
价格: 624.00
价格: 28.00
价格: 108.00
价格: 45.00
价格: 27.00
价格: 130.00
价格: 158.00
价格: 45.00
价格: 45.00
价格: 30.00
价格: 83.00
价格: 693.00
价格: 59.00
价格: 39.00
价格: 78.00
价格: 12.00
价格: 65.00
价格: 65.00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城市案例|荷兰:可持续的自行车
我的图书馆
城市案例|荷兰:可持续的自行车
打造友好的骑行环境,不止是丹麦哥本哈根的专利。整个荷兰在发展自行车方面,也有非常好的经验,尤其是在相应的规则、制度方面。空间规划与之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足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借鉴。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则新闻,让大家又聊起了荷兰的自行车。新闻说,荷兰的首相吕特去非洲某国出访,早上骑着自行车就出门了,连保镖都没带。媒体立即长篇大论赞扬荷兰首相的勤俭。笔者问了荷兰朋友,他们都很平静地说,对啊,他每天都是骑车去上班的。
就和荷兰首相一样,在荷兰人生活中,自行车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坐火车来阿姆斯特丹,一出火车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运河上架起的一个双层自行车停车场,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各式自行车。阿姆斯特丹街上骑车的人们,有时尚青年,也有中年白领,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自行车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阿姆斯特丹火车站旁的自行车停车场
自行车王国的规则
中国曾是自行车大国,但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自行车变成了十分危险的交通方式。其实,荷兰也走过弯路,上世纪60年***始,荷兰的汽车越来越多,街道逐渐被汽车占据,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尤其是很多小孩被车祸夺去了生命,于是人们开始上街抗议----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反对汽车过度增长。当时恰逢石油危机,政府意识到,不能以汽车为中心来发展城市,于是出台了很多政策,限制汽车增长,开始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完善自行车道路系统。笔者曾在欧洲的不同城市骑自行车,包括被誉为“自行车之城”的丹麦哥本哈根。在笔者看来,自行车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荷兰绝对是做得最好的,尤其在自行车标识、转弯等细节方面,想得最周到。
在荷兰,自行车道非常容易辨认,在任何地方,自行车道都是红色的。在城市道路上,自行车道一般和机动车道之间有隔离带,自行车道使用的材料类似运动场的跑道,上面会标上自行车的标志。在社区里,一般的地面材质是红砖,意味着都是自行车的地盘,汽车要慢行。自行车道上还简单清晰地标出转向、直行、等候等不同标识,交通灯上也有自行车的红绿灯,这些设计的细节保证了自行车骑行的安全。
不同区域的自行车道被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会出现自行车道突然终止的现象,从大城市到小城市,再到乡间,在运河边,在农田边,在森林中,自行车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我们可以看阿姆斯特丹的街道,道路最中间是有轨电车道,两边是单向车道,红色的标有自行车标志的为自行车道,最边上是人行车道,可以看出,几乎没什么车,路上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自行车。
阿姆斯特丹的街道,红色的标有自行车标志的为自行车道,可以看出,几乎没什么车,路上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自行车。
由于自行车已成为荷兰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人们骑自行车时,也有一些基本规则。首先,在自行车道上骑行,要根据自行车的红绿灯行驶。其次,晚上骑车,前后车灯必须同时打开,开灯不为照亮道路,而是为了告诉前后的人,有自行车在行驶。因此,车灯不一定要装在车上,骑车人在胸前背后各挂一个闪灯也可以。如果没有灯,骑车人可以跟在有灯的同行自行车旁边,或者推着车走,否则,被***看到要罚款;最后,在骑行过程,如果转弯或突然停车,要做手势,比如,向右转时就伸出右胳膊,这样周边的人就知道你要转弯。
虽然这些规则非常简单,但非常实用,让骑自行车的人得到很多保护。北京算是国内自行车普及率较高的城市,笔者以前在北京骑自行车时,就经常看到直行和转弯的骑车人撞在一起,最后站在马路中间吵架。从荷兰的经验来看,只要一个简单的手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自行车的停放也要有一定引导,可以放置一些自行车支架,把自行车插在里面。这样,人就会自觉把车停在上面,这种支架不仅能让自行车停放更有秩序,也能更好地保护自行车:一方面防止自行车翻倒,一方面可以把自行车锁到支架上,减少丢失的可能性。除了最常见的支架,也有不同类型的停放辅助设施,如河边的停车杆等。火车站附近,通常有大量的自行车停放需求,管理者为防止乱停车,还会画一些白框,如果支架不够,把车挤在白框里也行,但不能超出白框,否则会被拖走。笔者的自行车有一次就因停放不当而被拖走,起初以为丢了,而荷兰朋友说,可以去一个网站上查,说不定是被拖走的。后来,我果然在网站上看到了自己的自行车,为此,不得不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取车交罚金,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乱停自行车了。
河边停放的自行车,靠在停车杆上。
教堂下面整齐停放的自行车。
自行车有至高地位
如果说荷兰人是在自行车上长大的,一点也不为过。荷兰孩子从小就在学校学习骑自行车,其自行车技术也是世界一流,他们可以在自行车上做任何事,边骑车边拍照;边骑车边打***;边骑车边拉行李箱;边骑车边吃三明治。用自行车运载东西也非常容易,笔者自己就用自行车运过床垫。荷兰自行车的储物方式,有一种是车前的筐,这种筐通常比较大,最大的可以运啤酒,还有不少人把狗或小孩放在车前的筐里。笔者见过一个男孩载一个女孩,就让女孩坐在放筐的拖板上,女孩一路尖叫。还有一种载物方式,是使用可以固定在后座上的袋子,这种袋子非常方便,且容量很大,最早应该是邮递员使用,后来普及到普通自行车,用它去超市购物非常方便。一家人出行也可以用自行车,父母经常骑车载着所有小孩:一个在后座上,一两个在附加的拖车上,身上再绑一个婴儿。
一般的社区道路,停满了各式的自行车,图片右下角的黄车,就是可以载小朋友的拖车。
骑自行车的邮递员,休息时看沙滩足球比赛。邮递员自行车后座的袋子成为荷兰自行车的一个标志。
具有荷兰特色的自行车后座袋,非常实用,能装很多东西。有各种样式和图案。
也有不少人喜欢这种筐,装啤酒很实用。
在荷兰,自行车拥有至高的地位。它既经济环保,也是最方便实用的交通工具。荷兰的自行车不便宜,但质量都很好,有不少二手店可买到二手自行车。笔者在荷兰的几年生活,就是依靠一辆二手车度过的,因此,我也深深体会到自行车在荷兰交通中的优势。一年冬天,下了很多场雪,原本我担心地面滑,打算坐地铁或电车上班。但因为荷兰极少下雪,一下雪火车基本就瘫痪了,有些地铁和电车也会瘫痪。没办法,最后只能骑车。但有趣的是,骑车后发现,自行车道几乎没有雪:一方面,有人会洒一些融雪的东西;一方面,骑车的人更多,相反人行道上的积雪没人管,很多行人没办法就走在自行车道。所以,到头来自行车是最可靠的。
笔者曾经居住的鹿特丹,在二战时曾几乎全被炸毁。所以在规划时,已考虑到人们汽车的使用,道路相对较宽,于是自行车经常要等汽车的红绿灯。因此,鹿特丹被认为对自行车不那么友好。在荷兰的交通法规中,据说有类似这样的规定:如果自行车和汽车发生了车祸,无论原因如何,都是汽车的错。笔者虽然没有看到明确规定,但听不少荷兰人提到过,这又一次证明了自行车在荷兰至高的地位。
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历史古城,拥有丰富的运河系统。街道两旁是古老别致的建筑,道路弯弯曲曲,在此,自行车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不仅便利,也可以享受沿途风景。而对开小汽车的人来说,除了昂贵的停车费,还需要高超的开车和停车技术,很多停车位就在河边,一不小心,车就“跳河”了。当然,自行车也有“跳河”的,每年都有打捞队从河里捞车,大家都开玩笑说,这估计是骑车的人喝多了,看来以后骑自行车也要防止酒驾。
河里捞上来的自行车。
可持续的新诠释
除了交通功能,自行车也意味着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可持续”和“低碳”都是城市领域非常流行的词汇,很多人认为,它们指的是关于能源的各种技术。但在荷兰,自行车就是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的最佳代表,不是高科技,也不是新技术,但它展现了更广义的可持续性的新理念,即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可持续意味着健康。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让你拥有好身材。荷兰人的体形偏高偏瘦,身材修长苗条,某种程度上,也和骑自行车有关。以前笔者学校的一位教授,已经满头银发了,但身材保持得特别好,特别有气质,后来我才知道,他每天都骑车十几公里来上班。
可持续意味着时尚。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身材高挑的美女们骑车,戴着墨镜,长发飘逸,也成为城市的重要风景。近年来,欧美很多城市开始注重发展自行车,巴黎、伦敦、纽约这些世界级的大都市都在鼓励自行车,各种关于自行车的城市项目和社区运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很多年轻人认为骑自行车是新的流行趋势,年轻时尚的俊男靓女更成为自行车的代言人。自行车不再是便宜的代名词,而代表了时尚生活方式。
可持续意味着独立自由。自行车还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由意识。在荷兰,笔者每次看到小孩努力地在父母旁边蹬车,都会觉得很感动。父母不会跟在后面,而是在旁边带着,只有在上坡时,轻轻在背后扶一下,小孩不会因为父母的帮助而松懈,反而更加努力地蹬车。这样的骑车教育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独立,不依靠父母的汽车,而是自己骑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孩子们骑着车可以自己出行,但前提是要认识路,也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也是荷兰人对自由的定义,自由不意味着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是意味着为自己做的所有事情承担责任。
可持续还意味着积极改变,使用自行车算是积极改变的好例子。笔者现在生活在上海,一有机会还是会骑自行车,在荷兰的日常骑车习惯,让我在有交通出行需要时,首先就想到自行车。虽然上海的骑车环境危险,马路上汽车尾气严重,需要戴口罩,但骑车可以避免挤在地铁和公车里,也可以为自己节约时间,还节省了去健身房的开销,尤其在天气好的时候,骑车出游,欣赏老街和新景,都是让人愉悦的经历。笔者相信,终有一天,自行车还会回到中国城市。就像欧美城市,在走过弯路以后,人们会再次想起自行车的好处。自行车也会为中国的城市带来积极的改变。
(作者系荷兰inbo公司城市规划师)
发表评论:
馆藏&14330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