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考不了大文件古了

大学生连古代的秀才都算不上,凭什么不考研?
作者丨胡丹
这两考----古今的两次大考,是考生意志的检验、精神的磨炼,也是他们命运的一种检测机制。
(古人在发榜后看榜)
研究生考试结果刚刚公布了,几家欢喜几家愁,还不单今年考过的人愁,就是那“容稍候再考”的人也愁:到底考不考呢(这么想多半是极不情愿考的)?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呢?考上后将来又如何呢?……总之是愁绪飘飘,就跟这几天倒春寒的天气一般,心里灰蒙蒙的。
这不,昨晚上都11点多了,微信嗡嗡响,一个刚从台湾交换回来的女生要跟我谈心,不谈风花雪月,聊的是漫天灰雪,就是上面这几个问题。那愁啊!我没好意思跟她讲,老师要睡啦。最后,这女生立志道:“这个星期一定要决定下来,是考研还是工作!”我答复:“好,希望你选择正确。”
巧的是,这学期我有一个课,是给大三的学生上的,明年的今日,他们就要毕业了。我在课堂上调查了一下,有多少人考研?举手的,只有3个人,这比例有点偏低。我便给他们讲了一番道理,中心意思是:应该考,考研不是志愿,而是一种人生策略。
具体啥意思呢?请容我先缓一缓。皇帝说史是讲史的,照规矩,应由远及近,先听我说说古人为什么要“考研”,再回头来聊今人。
如果把考研视作进学上的再登一阶,那么可以说,古人是要“考研”的,以拿到更高的学历。
古今对比的意义,恰恰在于古今有许多相异之处。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考试社会。古时候,有条件读书的人少,许多人进学堂也就开个蒙,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问”就到顶了。识字是必要的,可是熟读四书五经有何用呢?生活技能只能向师傅学、向生活学,学堂里只有“举业”----拿科举正是一种生业!这就是古今向学的最大不同,古人所谓读书,只读“圣贤之书”,相当于今天只上政治哲学课,其他功课都是副科或选修,真正要紧的,只有“政治”这一门。读好了,才可以登天子堂,出仕做官,富贵无忧。
可是今天,读书的终点却没有一顶官帽子等着大家。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本来就有点莫名其妙,花去人生宝贵12年的时光(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相当于人的春天),什么语数外、物化生,德智体,“知识就是力量”“素质教育万岁”……码了归齐,到了才发现,原来只有高考要考的那几门才是真正有用的。12年的三拜九叩,就为这最后一哆嗦!
好比历史这门据说充满了人类智慧的课程,它有用吗?想当年我高考时,历史获得湖北省第一名,全省就我一个82分,第二名就只有79分,我至今还引以为自豪,后来按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拿到了历史学博士学位,并且成为一名史学研究者。可是听说现在历史已经归入“文综”,分数比例以及它的“重要性”大大降低,难道说,历史就不如英语或者数学重要?
我当然是要表示抗议和反对的。很多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大概也是要抗议和反对的。可是没有?用!因为这就是现行的制度,而所有人,都是制度的奴隶;奴隶反抗“奴隶主”很难,一反抗就要倒大霉。比如把大量时间“不合理”地分配到“不重要”的历史上,这样的任性,必然影响其他“重要”学科的分数,以至于高考的总分。
我相信古人也不愿意整天“子曰”“孟子曰”“朱子曰”,开窗就是孔子孟子朱子那些话,烦不烦啦!可那就是规定课程,你若不服,就别读书了。要读书,就得读那几本书,因为考试就考它们:由古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书五经大全》(明清)。
古代似乎有一个好处,不像今天,以“教育科学”的名义,规定了死死的学制,小学初中九年级,高中三年级,虚耗、重复劳动12年,然后才准你读大学。童子入学,只要有本事,参加童考、县考、府考,什么时候考取秀才,什么时候变“青衿”,就有功名在身了。
古人必须一级一级地考,取中了秀才,才可以参加省级考试(乡试),中了就是举人。有举人身份就可以出来工作,被人尊称一声“老爷”了(比如范进就是中的举人,马上就有许多来投靠的奴才和相应的福利,社会阶层也上去了)。这是穷酸秀才不能比的。
中了举人,就可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会试了,会试、殿试再过了,就是进士,具有准官员的身份了。
从童生考到京考,有多少级?想想就痛苦。古代没有严格规定的学制约束人,是否古人就能很早出人头地呢?很难,我看明清两代的进士,那“少年得意”的,一般也有十七八岁,相当于今天读大学的年龄。
古代还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乡试、会试3年才举行一次,每次选拔的名额也不过300人左右。这才叫独木桥!一是录取率低,一旦错过,就得再等3年。而今天呢,录取率极高,基本上都能读大学,就是考不好,复读再来,也只需要一年时间。古人如果运气不好,在科举的道路上就要熬到白头,六七十岁的老头子还参加会试的,并不少见。
如此一比较,今天的人是否就比古人幸运?未见得。因为古代在科举这条道路上走的,只是一个“读书人(士人)”阶层,他们的使命,就是读书,然后做官,“读书”是做官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通畅与否,看实力,也看运气。而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不管你是市农工商,都要读个大学才行,不然就被归入“体力劳动”的行列,一辈子坐不了办公室吹空调----尽管读了大学照样吹不了空调的还是很多。我说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了嘛!但是,想坐办公室吹空调,大学还是个起码要跨过的门槛。所以,我们没得选,高考必须参加,大学必须读,管它三本二本,民办还是职高。
大学4年读完也好,混完也好,终归要面临毕业。这时,大学生们就要在就业与考研中做选择了。许多时候,没有选择,就没有痛苦。而大学生们为此左右为难,选择不定,所以痛苦。
其实在当下,考不考研,并不是选择。
(谁愿意做“狗”,是没法子)
我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那时还很少有人考研,考研就是一种选择。我读研是在工作9年之后,是一次新的再选择。我记得本科毕业时,班上考上研究生的,只有一个人。而现在是啥情况,大家都清楚。现在考研也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了。
这并不是中国的年轻人参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热情高涨,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提高自己,研究点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而是因为大学生太多(每年毕业生有七八百万),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难,许多人被迫往上走----像俗话说的赶鸭子上架----其目的,要么为提高学历以增强就业竞争力,要么在学校里再待个2、3年,将就业矛盾缓一缓。我觉得继全国高校本科生大扩招之后,硕士、博士研究生也随之大跃进,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是政府因无法缓解就业压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把学生留在学校,以免毕业变失业,造成更大的就业壅塞----而且还有学费好赚,何乐不为?
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上不研究了;博士研究生,没有研究能力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说白了,他们不是自己选择读研,而是被逼上来的,仿佛就业的洪水来了,人们被迫往高处转移。
把这点想明白了,就知道,考研并不是你的选择,只是避免被洪水淹没的一种策略。而真正有志于学问的人,是会毫不迟疑地考研的,这对他们来说,压根不是选择。
洪水来了,你还犹豫,不是找死吗?
考研是一种人生策略。
我记得我读研究生时,一次在食堂吃饭,听旁边有几个本科生在感叹,大致意思是说,考上北大,在古代就等于考上进士了,毕业之后直接到翰林院做官,或者分配到某个部工作,以后的生活妥妥的,哪还会为以后找工作犯愁!我在一边旁听,觉得十分好笑。
今天的人考上大学,哪里能跟古人考上进士相比?古人读书,考上进士,就跟仕途对接上了,今天恐怕只有继续考试,考上***,才能对接。大学生?你还差一环呢!
今天的大学,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别,但不管在哪所高校读书,大学生都是平等的,不像古代,同为读书人,有秀才、举人、贡生、监生、进士的身份差别,不要以为读了名牌大学就是中了进士,等着做官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考上大学,只相当于中了秀才,离做官还远呢!
以后的路怎么走,还得费思量。
明清时,要想做官,举人是最低门槛。积年的举人也可以到吏部“选官”,但那时候社会风气是重科甲,一般来说,非进士出身,做不了大官。所以广大举人朋友们,还得攒足了劲,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会试通过了还要参加殿试,只有殿试合格,才是进士。做了进士,才正式“释褐”,进入仕途。会试成绩靠前的,有资格参加庶吉士的选拔考试,选中了,在翰林院培养两年,散馆时就能分配好的工作,比如直接留在翰林院,将来前途无量。其他名次较后的进士们,就只能分到地方和基层工作,慢慢寻机会往上爬。
今天的人读书,到大学毕业了,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儿。可是当古人选择了读书的道路,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条风险极大的人生不归路。“读书”这行当,需要较大的持续性投入(如学费、游学的费用、交际费用、到外地参加考试的路费住宿费等等),还要能承受屡屡落榜、原地踏步、衣食有忧的打击----毕竟能考上进士的人,只是考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人。一旦读书读不出来,差不多就是个废人了。读了那么多年书,除了浪费大把银子,肚皮里装了一大堆没用的“政治学问”,还剩下什么?就剩一个穷酸架子!
所以古人读书没有选择,他必须在这条道上一路走到黑,像蒲松龄那样,科场失利,积郁之下,才编了一本《聊斋志异》,说些“鬼话”,“聊”以自慰。
(考试苦啊!古代人更苦,每一考都决定前途呢)
明代有一个叫张璁的,是嘉靖初年的大学士,他一连参加7次会试(三七二十一,可是整整21年呐!),都没中,已经47岁了,终于绝望了,打算放弃(古人47岁,总相当于今天的57吧)。这时,有个善于算命的御史对他讲,我相你3年之后必然中举,中举3年之后必然骤贵,相信我,再坚持坚持。张璁本心也不愿意就此放弃,就听了他的话,再考了一次,竟然中了,6年之后果然“大拜”(入阁称为大拜,有“入相”之意)。
抛开算命这点神秘性因素不提,张璁的成功,还是归于他的坚持。他若不坚持,以举人的身份到吏部选个官做,一辈子顶多做到知县,沉滞下僚,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当时的环境是独重进士,非进士不能做大官。古人读书人对自己的发展路径是很清楚的。他知道,必须往下考。因为考试的路还没走完嘛。
今天的大学生不是古代的读书人,该读的书读完了,没有官儿等着他做,却有许多发展路径在前面等着,比如直接就业、考研、***考试、自主创业。但问题是,这些路径又不是注定宽阔的,随便一选,一条阳光大道就在他们面前展开;事实是,许多条路,一旦选择,会马上发觉,此路不通:工作可能不理想,研究生***可能考不上,创业没资金没本事最后失败……看起来大学生有多项选择,可这些选择全不是你勾一下它就是你的了。这些选择,说起来全是无奈!这些选项中,你选任何一项,都可能冒着巨大的不可挽回的风险。
那这时怎么办?我想就该“策略”登场了。正像我说的,现在的大学生恐怕连秀才都算不上,古人早在做秀才时,就已经选择了仕途作为人生目标。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都是茫然的,连将来是士是农还是工商都不清楚,恐怕过去读的那12年书,只等于开了个蒙!到大学毕业了,才到真正选择人生的时候。
此时,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不要采取排除法,说什么不想考研,不想考***,不想这不想那;最聪明的策略,是将单项选择题变为多项选择题。
古人选择读书,从童生开始,坚持一二十年,才可能考上进士。当大学只剩下最后一年时,苦一点,死奔一下,冲刺一下,拼个刺刀,有什么难的!我的建议是,找工作、考研、考公,统统选上。这道选择题没有对错的标准***,你多选,就多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特别是许多人还说,我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儿,更应如此,别过早地走入一条不归之路。
简单说,就是放弃单项的选择,去抓住命运留给我们的所有机会。
考研不是你想不想“做研究”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大多数研究生根本就不做研究了。考研只是你的一次机会,让你的未来多一种可能的走向。你不知道你未来是秀才还是商人,那么先把这个机会把握起来。你考上了,同时也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好工作,谁规定你一定要去读书呢?可以不去嘛!但你如果不考,工作又不满意,你的前路又在何方?秀才认死理,一条路走到黑,那是因为他们早已做出了选择,他们相信前方会有奇迹;而大学毕业生如果也只为自己预设一条道路,那他将来可能都别奢望奇迹。他们还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道理,那么,多抓住几个可能,才会有奇迹!所以,考不考研,对不想考研的人来说,其实就是个策略。
人生是无奈的,因为所有人都被装在一个大套儿里,古今一样,从来没有人能逃离;我们必须知道套路是什么,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是有选择权的,什么时候我们是没有选择的。但只要前途有路,就必须向前苦挣。当我们还要通过考试决定未来时,说明我们还处在人生的第一阶段,这可能的最后一场考试,将带领我们步入人生中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你活的如何,却是看我们是怎么结束前一阶段的。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怎样结束大学生涯的。
我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拼命抓住天空垂下的每一根绳索。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hdshuoshi(皇帝说史)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