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看法/网瘾
逃避学习,沉迷网络长时间的沉浸在网络中,放弃学习,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网瘾
孩子网络成瘾让很多的父母倍感焦急,于是四处寻求戒除网瘾的良方。因为需要,所以催生了很多戒除网瘾的机构,户外拓展、军训、行走学校等应运而生。有的机构甚至出台了网瘾就是精神病的诊断标准,让很多的父母谈网色变。根据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很容易就把“网瘾是精神病”这种结论给推翻。网瘾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解决孩子网络成瘾不能靠堵的办法,因为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的根本是孩子的心态。当孩子没有心理问题时,孩子的网络成瘾也就自然消失了。由于孩子很小,很多的时候,父母又会无意地把问题解决好的孩子倒退回去,因为他们并没有变,或者说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所以解决网络成瘾的关键是父母的教育问题,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是父母应当遵循的。当然教育理念有理解还不够,还需要“心”证,有了“心”证,才能行!因为我们很多的时候是理智不能战胜情感,要让理智同情感合二为一,就需要我们修心。曾子曰:“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何谓正其心呢?就是要我们平静地对待我们的子女,同孩子真正交朋友。因为“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我们的父母要深思呀。争议:网瘾并非彼“瘾”,诱发原因不在网络网络成瘾症最初是由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5年所提出的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然而,他对网络成瘾的定义被媒体广泛报道,使得这问题是否应该被归为一种精神错乱而有所争议。后来戈德伯格已经声明该假设是玩笑。精神病学家戈德伯格医生认为,网络成瘾症不是真正的成瘾,真正的成瘾症比网络成瘾症严重很多。成瘾定义过于空泛而令每种补偿行为都能被称为上瘾。例如,某人长时间地与朋友用***交谈,以宣泄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说成“***上瘾”,同理喜欢上网与渴望与朋友交流无异。此外,有人认为,许多患者过度或不适当地使用网络,只是他们抑郁、焦虑、冲动的表现。如同IAD对进食成瘾分析,病人暴饮暴食只是抑郁,焦虑等的自我慰借,而非是真正的进食成瘾。或许,部份与网络有关的行为如沉迷拍卖、***影片、线上游戏等是病态行为,但不能说网络媒体本身就会令人上瘾。还有一些重要的网络活动,如电子邮件、聊天、上网等和病态赌博有很大的差异。网络有利于社会,而沉迷赌博被视为对社会毫无贡献的行为。网络也是另一种社会形式。不上网如同在荒岛生活,反而是病态。网瘾医学界认为,成瘾一般用来形容人对毒品、烟草、酒精等物质的依赖,这些依赖都是被医学可以论证的。但是网络是内容多样化的媒体,并非如毒品、烟草、酒精那样单一的化学或其他特定单一性行为对大脑那样施加刺激。对于网瘾这个问题是否是病症无论医学还是理论上都是有争议的。社会上的称呼在中国,媒体会把沉迷网络者称为“网瘾患者”,有时媒体会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把沉迷网络者甚至适度使用网络者(包括网络游戏玩家)称作“吸毒者”或“精神病人”,许多民众对这些称呼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些称呼带有贬义和歧视性。 在日本,他们把这些沉迷网络者族群戏称为“引き?り”(隐蔽青年)。这个名词指个性较内向,成天除了工作,就是窝在家中,且成天和网络为伍,极少面对面社交行为的此症罹患人士。“电子***”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毒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中国,部分学术界人士、媒体和青少年家长借用“电子***”一词形容电子游戏、网上聊天工具或淫秽***、暴力等网上内容,有时也泛指单纯的上网行为。他们认为,这些信息或娱乐手段都具有使人沉迷的能力并且可以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这个词语的界定范围有时非常模糊,是一个贬义词。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比较容易在言论中使用这种词语,它的出现如同“***歌曲”、“靡靡之音”等词的出现一样,基本可以看作是特定意识形态作用下,对新兴事物认识不足的产物。然而在互联网早已成为不少中国人的一种平常的生活方式的今天,这个词不仅没有绝迹,而且还常被一些自己子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家长使用。但是,新兴教育界认为,把网络和游戏比喻为毒品是一种不符合逻辑的理论,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现象确实客观存在,但这并不是网络和游戏本身的原因,其成因在于教育问题或其他社会问题。
形成原因/网瘾
家庭网瘾,大致由三方面原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关系。有的家长喜欢暴力、批评的教育方式,即“控制型”的,造成孩子没有长成应该长成的“自我”;同时,夫妻关系不和谐,甚至存在夫妻双方利用孩子向另一半开战的情况,这些都可能造成孩子网络成瘾。专家尤其强调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他说,父亲在传统家庭中代表着权威、榜样、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瘾患者,多数缺乏父爱。学校造成网瘾的第二个因素是学校。部分网瘾患者的老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绪暴力,爱发脾气、爱训人;学校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用成绩好坏评价学生。有的孩子可能学习不是特别好,但是其他方面很优秀,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得不到肯定,就可能投向网络世界的怀抱。自身第三个因素是孩子自身。如果一个孩子有多动症、抑郁症等,就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网络成瘾。机制在现实的游戏中,人们需要进行实质性的物理接触;而网络游戏则无须对参与者进行现实身份的鉴定,大家撇开了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客观制约因素,在一个游戏中平等相处。身在其中的人们可以放下现实中的种种“面具”,大家都显得那么“平易近人”。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意设定自己的性别、姓名和经历等要素,而在现实的游戏中,这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这种虚拟的“平等”使得网络游戏风靡全球。在网络游戏中,玩者并不是直接参与游戏,而是借助人机界面对游戏进行操控,这种“身体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玩者产生“控制”游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玩”游戏的感觉,游戏者掌控整个游戏,具有极大的主体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等。在这个虚拟空间人们是平等的它使人扮演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角色,是对未来的“预先占有”,是对那些令人烦恼的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在游戏中,人世间的现实突然成为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他们将解除所有的顾虑,使自己成为自由和主宰世界能力的人。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技术为人们制造了极具现场感和沉浸感的游戏世界,游戏者对于游戏的沉迷也是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问题在于游戏的创造者不再是游戏者,而是设计者。设计者操纵着整个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而游戏者只是设计者的控制对象。在传统的游戏中,设计者和游戏者是同一个群体,规则是共同约定的规则,这表现在游戏是“自导自演的”,即使是历史传承的游戏,也是游戏者创造的。网络游戏的设计者从游戏共同体之中分离出来,以技术作为媒介“制造”和“生产”游戏,从这一刻起,游戏者走入了一个别人(非游戏者)的世界并被这个世界所囚禁。网络游戏能让玩家尝到“甜头”,通过杀怪升级突然得到一件极品装备或者宝物,使玩家产生兴奋感,兴奋感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强化,即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每当对现实世界感到疲惫和无法面对的时候,选择网络游戏,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刺激。虚拟的满足,会让人留恋,即使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自己也知道逃避的后果,却是欲罢不能。越是逃避,精神对虚拟刺激的依赖就越大,就离现实越遥远,也就越加不愿意面对现实。于是,网络游戏成瘾。每个人都有社会属性和参与社会、希望得到社会肯定的本能需求,则网络游戏的社会性也就必然导致大量人群投入其中,用另一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网络游戏的虚拟性使得投入其中的人们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角色、任意尝试自己所想体验的经历、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在精神世界中取得成功的机会,这就更使人们对网络游戏趋之若鹜。不能认为虚拟世界的成功是不真实、不可取的并去忽视它的危害,就像偶像人物的价值主要靠精神领域的魅力和广告效应来实现一样,在2006年虚拟物品交易超过70亿人民币之下,更不知造就了多少利用这种精神需求而获得百万、千万元财富的玩家和阻止。游戏中的虚拟物品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因为它本身没有价值,也没有任何部门能认定它的价值。人们玩游戏付出了时间、心血和金钱,“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句话在游戏中不再是真理,即使人们付出的再多,到最后换来的只不过是二进制的0、1代码。
基本特征/网瘾
1、网瘾患者大多是14-18岁的青少年,且男孩居多。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生理的迅速发育和心理的相对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对现状不满,喜欢寻求刺激,喜欢干冒险的事情。希望摆脱家长的束缚和管教,讨厌家长和老师空洞无味的说教。这一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极强,容易与家长冲突。叛逆期2、学业很多处在高中阶段。很多网瘾孩子,小学、初中阶段成绩十分优秀。小学、初中阶段,家长老师盯得比较紧,课程不多、不难,很多孩子基本靠被动的学习就能掌握,表现的很优秀。可到了高中,有一部分孩子开始住校,没有了父母在学习上的监督,生活上的照顾,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就容易出问题。高中一开始难度加大,进度加快,并且高中阶段高手云集,很多在初中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这里变得成绩平平,甚至落后,经过努力感觉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灰心,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进而寻找精神寄托和安慰。但这时,尤其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一味地指责孩子不努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家庭关系紧张。有的家长缺乏基本的素质,不懂得经营家庭的技巧,经常吵架,致使家庭的成员关系非常紧张,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也有部分夫妻,感情破裂,成为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4、家境优越。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什么都满足孩子,造成孩子非常任性、自私,不合群,不体谅别人,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当然也就不懂得努力,不珍惜当下的时光,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把精力就会转移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上。5、家境贫穷。有的夫妻从小过穷日子,虽然条件不太好,但不愿让孩子再吃自己以前吃过的苦,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想法,平时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千方百计的满足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不尊重别人的劳动,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和品质。张天翼先生的小说《包氏父子》就是很好的明证。网瘾6、父母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有的家长总是拿自己当家长,拿孩子当孩子,无视孩子的成长,不知道尊重孩子,不会与孩子沟通。造成孩子没有倾诉的对象,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预防治疗/网瘾
1、家长与孩子要建立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切忌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强硬的教育方式也会造成孩子的压抑。家长本身要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并且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人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从而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对于内向、好胜的孩子,还会引发孩子的强迫倾向。要避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后一蹶不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产生逃避现实世界、对网络容易形成成瘾的倾向。3、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孩子成长过程中,适当的鼓励是对其发展的促进。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的对象,不要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是他的后盾,而及时的赞扬是对每一阶段成绩肯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对未来现实生活的追求。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起,从而分散孩子对网络的单一兴趣。不要一味反对孩子使用电脑,电脑在当今社会作为一种学习、生活的工具有其独特优势,不能绝对被禁止。绝对禁止孩子使用电脑并不现实,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治疗:治瘾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预防比补救要容易的多,效果好得多,经济得多。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众多网瘾孩子的调查研究,甚至包括厌学、早恋、暴力、冷漠等等问题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背后都有家庭、家长的问题,因此预防网瘾的核心是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和睦了,矛盾就减少,可以大大减轻孩子不必要的思想压力和烦恼。在培养孩子情商上下功夫,包括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学习减负适当减少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孩子改变对学习的态度,让孩子尝到学习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孩子的内驱力。网络是现代社会的根基当今社会,作为年轻人,不可能离开网络,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掌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使孩子不孤单、寂寞,还可以增进感情,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鼓励孩子做家务,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游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分散孩子对网络的注意力。合理疏导孩子生理、心理变化大的几个时期。这时即便是非常称职的家长,孩子都有逆反的时候,家长要懂得避让,尽量不与孩子正面冲突,事后在说明理由,讲明道理。至于治疗网瘾的方法,还没有十分理想的方法,有机构采取强制戒瘾的方法,但笔者认为这样治标不治本,离开特定的环境会很快复发,不能根除。多陪陪孩子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方法还是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从改变家庭环境开始,治瘾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如果盲目采取强硬的方法,势必事与愿违。
情况应对/网瘾
网络使用不当的干预原则(一)提倡采用综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开展规范的心理指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实施干预的人员应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合格人员。(二)干预目标是矫正被干预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健康使用网络,改善其社会功能,而非中断或终止其上网行为。(三)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如封闭、关锁式干预),严禁体罚。(四)对网络使用不当者中伴发明显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症状的个体,应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依照有关临床诊疗规范进行治疗。治疗使用精神科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禁止损毁性外科手术。(一)网络使用正常大多数上网者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状态。表现为:网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把网络作为生活、学习、娱乐、发展自己的工具。适度上网而不沉迷,养成了比较均衡的由学习、运动、娱乐等组成的生活方式,能够客观地判断自己的意识,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对网络使用正常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应继续支持其保持良好状态。帮助未成年人有效利用网络对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把网络作为学习、生活、娱乐的工具,并客观评价网络中存在的消极影响,让未成年人对网络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二)网络使用不当1.一部分上网者受不适当使用网络的干扰,出现网络使用失调。表现为:可以基本完成在校学习,能与家人、同学、师长等保持基本正常的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绝大部分时间能够控制上网行为,但有时会因为无法克制住上网的冲动而影响了其它重要事情。对网络使用失调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应该分析原因,及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其学习、运动、娱乐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同时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多关心、多爱护,不要随意谴责,甚至打骂未成年人。如必要,可以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指导。2.极少数上网者沉迷于网络,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身体发育和健康受损,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和情绪问题,现实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恶化,与周围人交往困难、不合群。未成年人是否存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需要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判断。对因上网造成社会功能受损的未成年人,并符合以下情况时,家庭和学校应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寻求帮助:① 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想方设法上网。② 经常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以前的上网经历,期待下次上网。③ 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员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④ 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⑤ 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怒和厌烦等症状,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⑥ 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产生或加重原有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网络不当使用的预防(一)个人预防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未成年人在上网时,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做到:①保守自己的身份秘密;②不随意回复信息;③收到垃圾邮件应立即删除;④谨慎与网上“遇见”的人见面;⑤如果在网上遇到故意伤害,应该寻求家长、老师或者自己信任的其他人帮助;⑥不做可能会对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影响的活动。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逃避。未成年人要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向家长、老师和其他人请教解决办法,不在网络中逃避。(二)家庭和学校预防网瘾1.构建全面的评价标准,促进未成年人的身体、智力和心理平衡协调发展。改变主要以学习成绩评价孩子的单一、片面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家庭、学校要从学习、体育、文艺、实践动手能力等角度建立全面的评价标准,让每个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获得自信和价值感。2.丰富学校课余活动。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多方面的兴趣,支持未成年人间建立多种互动,适当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身体、智力、心理全面发展的以娱乐、创新性为主题的课余活动,使未成年人能从多渠道获得成就感。3.家长应关注和陪伴未成年人成长。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担负起关注、陪伴的责任,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与网络环境中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促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和亲密关系。4.教师和家长要了解网络,关注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做到:①了解未成年人常访问的网站,与他们一起上网和讨论,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他们离开网络垃圾。②尽量了解网络的多种功能和作用,并指导未成年人学会使用。③了解过度使用网络的消极影响,不时评估、判断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状况。若发现有网络使用不当的问题,及时处理。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增加未成年人对教师、家长的信任感。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每个未成年人的优点和特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未成年人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三)社会预防1.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指导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科学使用网络。2.加强部门协作,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制约不当的上网、无节制地玩网络游戏;依靠群团组织和社会支持,在现实生活中为未成年人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成长途径,避免其过多依赖、依靠互联网。
参考疗法/网瘾
音乐疗法青少年网瘾音乐疗法 与传统的网瘾治疗方法(强制电击身体神经损伤治疗、团体军事化魔鬼残酷训练、服用副作用精神药物治疗。)不同,美国“弗里斯”网瘾音乐疗法是2009年3月美国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教授、美国音乐治疗师管理委员会高级认证师--安德烈■弗里斯 教授(Andrea Frisch Professor)运用其15年临床应用心理医学的科学诊断方法和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设计的一套主要面对青少年网瘾的音乐心理诊断治疗方法。该方法首先让疑似网瘾青少年回答特定的问题,然后根据其诊断的网瘾程度,让网瘾青少年选择相应的“弗里斯”特制心理音乐,按照一定的方法倾听,随着音乐本身特定的节奏旋律,让网瘾青少年的身心得到深度放松,引导网瘾青少年进入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状态,进行深层次无意识的音乐心理暗示和安抚。美国“弗里斯”网瘾音乐疗法是目前众多网瘾治疗方法中最安全有效、最健康科学和最深层次的治疗方法。它的本质作用在于解除网瘾青少年心理的紧张急促,治愈被伤害的身心,达到镇静催眠、安抚心理、缓解紧张,消除抑郁、振奋精神、稳定情绪等作用。从根本上改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和社会认知度,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树立健康良好的性格心理。“弗里斯”网瘾音乐疗法自2008年3月创立以来在美国音乐治疗协会和美国儿童发展中心的推广下,已经成功的拯救治愈康复了5.32万名不同程度网瘾的青少年,约4.78万家庭因此受益,为网络时代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依据。体育疗法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从时间、空间和生理三个方面来避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第一,从时间上,体育运动“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就减少了上网的时间,而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一般交际比较广泛,参加的社会活动也较多,这样就不容易沉迷于网络的泥潭之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一般学生要参加更多的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性格比较外向,更多的参加社会交往等活动,从而可以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第二,从空间上,学生在运动场上畅快的释放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能量,享受运动的快乐,宣泄不良情绪,能够达到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从而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调控人的情绪。运动场上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运动场上斗智斗勇,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乐趣。而网吧那种偏僻黑暗的室内环境以及网络的虚拟环境与学生张扬、阳光的个性是格格不入的;第三、从人体运动的生理学角度看,运动作为一种应激刺激,导致人体释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内啡汰、脑啡汰和其他神经汰,进行适宜科学的体育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免疫力,预防一些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同时人体运动的兴奋性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到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性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体育锻炼之所以能有效调解人的情绪,正是这个道理。还有,国外有位精神病专家研究发现,慢跑一段时间后,人体大脑可以分泌一种心理“愉快”素----β--内啡汰,这种物质能使人体保持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预防和改善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尝试到体育锻炼带来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拚搏与成功所带来的兴奋与快乐。
网瘾标准/网瘾
“网瘾”四个判定标准1.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2.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丧失3.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4.身心健康受到较严重的损害对于青少年,要注意不能一味采取封堵禁止,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是戒掉网瘾不可缺少的一环。多与其沟通,正确引导,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学习、掌握网络使用网络是进入新时代的必经之路,用什么电击厌恶疗法都是不科学的网吧青少年金柏莉?杨曾指出,网络上瘾应该具备下列条件:强迫性地非自由地使用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被线上及时活动占据大部分生活的时间不能自拔
上网指导/网瘾
前言网络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产物。网络的诞生,为人类开启了沟通世界、创造文明的崭新窗口。网络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对网络这种高科技信息手段的接受和使用更超过***。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是网络使用者中最庞大的群体,占上网总人数的60%以上。大部分的未成年人能够适度、合理地使用网络,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技能,进行娱乐、休闲等。但是少数未成年人因无节制的使用网络,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导致出现身体健康受损、不能与社会外界正常交往等问题。我国公众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给予很高关注。讨论认为,“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为预防未成年人因不当使用网络而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特制定本指导。目的一、目的(一)指导未成年人适度、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二)指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不当进行预防;(三)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生活现状二、我国未成年人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习功课占第一位,其次为与朋友交往,同时还有上网娱乐、看课外书、体育锻炼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适应了未成年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满足建立同伴关系、获得尊重与成就感、提高自信与心理耐受力等发展目标的基本需要。调查也发现少数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善。主要表现为:业余活动不够平衡,尤其缺乏体育锻炼;少数人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均存在问题或者偏重学习知识、技能,而运动、娱乐发展不足,造成生活方式不够均衡,上网时间相对较长,业余活动内容较为单一。调查还发现,互联网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率很高。上网已经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未成年人对网络各种功能的利用比较均衡,主要用作娱乐工具(在线电影、音乐、游戏)、学习和生活工具(上传或下载文件、各类信息查询)和交流沟通工具(网上聊天、博客、电子邮箱)等。上网娱乐成为未成年人主要的业余活动之一。
不当治疗/网瘾
经历过所谓“治疗”的青少年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巨大创伤,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破裂或被治疗者非正常死亡。这类不良网戒机构也存在着违法犯罪行为,如非法行医、非法监禁、故意伤害等等。一方面,中国对国内网瘾治疗行业的发展缺乏管理,此类治疗机构泛滥;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无能,助长此类机构肆意妄为。虐待捆绑、殴打、虐待学员不良网戒机构对被治疗者存在的虐待行为包括殴打、以工具毒打、捆绑、电击、脉冲刺激等等。在中国山东省,有一家由杨永信开办的机构声称可以通过电击来治疗青少年上网成瘾,事件在讨论区内引起激烈的回响。广州某心理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也使用过电击治疗。一名16岁男生邓森山于日凌晨在医院不治身亡,“广州励志青少年成长辅导中心”数名所谓“辅导教师”涉嫌将其殴打致死。邓父称,孩子身体健康,只有网瘾,无犯罪记录。8月1日晚,邓森山被“辅导教师”关禁闭;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测不到血压和脉搏。监禁铁门紧锁训练营类似监狱,装有有红外线报警装置或电网。惩罚措施包括监禁,长达若干小时保持蹲姿,甚至不允许吃饭或睡觉。令人意外的是,虽然从法律上来说并没有合法的可能性,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实可以“合法经营”。训练营常被称作“魔鬼训练营”或“集中营”。抓捕拐带网瘾少年军事化训练军事化训练至少包括:出操跑步蹲起站军姿走正步杨永信对他的“患者”实施军事化管理。杨永信要求“患者”每天磕200个五体投地的“跪拜操”。洗脑家长洗脑包括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在内的许多家网瘾治疗机构都存在对被治疗者进行洗脑的现象。洗脑的内容包括树立绝对权威(通常是对杨永信等网戒中心运营者的绝对权威)集体喊口号(比如“誓与网瘾血战到底”等)、特殊专用语(比如患者必须称为“盟友”,电击必须称为“治疗”)、不合理的制度(比如“不得自我矫情”等)等等,这种洗脑会引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治疗者会出现反常的情绪,包括因精神触动而流泪、对绝对权威的感恩戴德等等。 这些网戒中心还会对被治疗者的家长进行洗脑,被洗脑的家长也会表现出对绝对权威者的服从,接受他们包括索取金钱在内的要求,这些家长还承担者机构内的义务,包括负责站岗,防止被治疗者出逃,或对机构进行推广。药物治疗非法药物治疗杨永信网戒中心等网戒机构会要求被治疗者服用精神病药物。杨永信还开发了一种名为“戒网饮”的用多种中药制成的药物。牟利军事化管理2许多网瘾治疗机构往往收费高昂。陶宏开的打出戒除网瘾口号的“素质教育家庭夏令营”,从其发布的广告上来看,收费达5800元人民币,活动时间为5天,但是陶宏开否认他收费一事。 中央电视台报道,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三年收入8100万元人民币,在该中心,存在着一种名为“加圈”的收费制度。若被治疗者违反中心的制度,有可能会遭到电击的惩罚,其家长必须上交罚款,少则10元,多则上万元。
专家建议/网瘾
在中国,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对病因尚存不同看法----姜奇平:和应试教育有关,应试教育越极端,网瘾现象越多。熊丙奇:可能源于心里方面的原因,比如交流障碍,缺乏沟通。陶然:“多动注意力缺陷”这种精神疾病是导致网瘾的根源。张振芬:网瘾是一种心理习惯,是一种依赖行为。心理咨询专家陈智雄认为,制定《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好坏,关键在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运用。他指出,人们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标准》中,网络成瘾所致的精神疾病,并非不懂得精神医学的人们所理解的“精神病”、“神经病”。不是上网时间长就得了精神疾病,还要有具体的诊断标准,例如:具体症状、病程、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戒断反应等。陈智雄指出:如果“网瘾”列为精神疾病范围这件事能引起“准网瘾者”的自觉和全社会对“网瘾者”的关心,这就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对于部分不必要经常上网的人,如果上网时间开始增多了,就可以因此得到提醒:噢!上网是有可能成瘾,并有可能发展成为精神疾病的!这就起到敲响警钟的作用。在这里也提醒网友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当我上网时,是我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利用它,还是它或者它背后的利益集团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控制着我?”陈智雄认为:这个标准的出台,对真正有网瘾的人可能会有不同层面的影响。例如有的会被定义为精神病人,可能蒙上心理阴影,甚至自暴自弃。所以,有必要引起周围亲友们的重视,网瘾者也需要重新考虑:“我的人生难道就在成为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后结束?”,“我未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陈智雄提醒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长们,要作好“八年抗战”式的长期“爱的支持”的心理准备,“因为我接触过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部分责任在他们自己,也有部分责任在亲友和社会。”他指出,网络成瘾者很需要社会功能的修通,这里面往往需要亲友们和全社会的长期关心和支持。他说:“其实,只要网瘾者重新认识到爱与生活的美好,他们就不会再愿意整天面对‘冰冷无情’的电脑了。”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网瘾已成为阻碍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大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沉迷网络,为网络游戏而疯狂,网瘾这一问题困扰着千千万万的父母,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往往使孩子断掉网瘾也不是没有办法的,而办法往往是需要学的。家长开始要引导有“网瘾”的青少年将对网络的吸引力转移到其他正常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中去。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帮助孩子正确了解网络,指出网络的益处和缺点,让受治者学会去分辨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利用网络扩展知识做偶尔的放松和娱乐。网瘾建议家长***一些学习软件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引导孩子登陆一些好的教网站,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取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参加如绘画、航模、音乐等第二课堂的学习。
中医治疗/网瘾
对于网瘾的治疗,在中医而言,网瘾病位在心。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主神志(思维、意识)。心既产生上网的动机,而且又通过上网来获得欣快感,而这种欣快感也是心理的一种需要。本来,欣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是一种正常的情志反应。但是,网瘾者长期处于通过上网而获取欣快感,久而久之,心理就越来越饥渴,越来越希望获得更多的欣快感。“七情过极”、“物极必反”,一种对健康有益的欣快感反而成了一把双刃剑,而用来伤害人的健康。欣快感的无限最求、无限满足深深的伤害了主神明的心,从而出现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等症状。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就是说,心受损伤则脏腑功能都有影响。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心收损,子盗母气,则心之母肝失疏泄,可以引起易怒或者情绪抑郁、孤僻、冷漠、头晕眼花,肝功能失调又引起互为表里的胆气不足,则引起胆怯、脆弱;母病及子,则心之子脾失健运,引起、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甚至厌食;相克不及,反被肺辱,出现悲观失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和行为产生。心火济肾水,心火不济,殃及肾水,肾阴亏耗,则引起烦躁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而且,网瘾者常常忘记上网时间,不能自控,少则三五个小时,长则通宵达旦、数日数夜。中医说:久视伤血,日久伤肝;久坐伤肉,日久伤脾。如此长时间的上网,便引起了近视、肌肉无力。总而言之,青少年在沉迷上网中追求快乐、追求成就感的同时,付出的却是五脏皆伤、生长机能衰退的代价。而这一代价给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受到影响,甚至走上不归之路。另外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周围环境对人的生理病理也有影响。从网瘾者的调查中显示,环境不良是主要原因。更加细化一点,他们与社会、与家长、与老师缺乏健康正确的沟通渠道。沟通是人的本能,尤其是青少年这个时期,沟通的欲望更加强烈,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满足的他们不得不走上了网络,并沉迷其中。
其他信息/网瘾
治疗网瘾大旗下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突然闯进了两个全副武装的绑匪,对着一家银行一阵狂扫乱射,一边射一边说Party(晚会)开始了,就有三男一女的店员被抓,并被扔到地下室黑房子里。六天以后,这几个人不但拒绝外面的营救,而且他们认为营救她们的***要害他们,而绑架他们的人是在保护他们。为什么?因为在这几天当中,绑架他们的人,除了对他们的生命进行威胁外,还让他们相信随时都可以开***打死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打死人质,没有开***,他们已经感激不尽了。不但如此,绑匪还给他们食物,给饭吃。这两个绑匪在人质的眼里一下子就变得像神一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网瘾这是一种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使人质认同了绑架者,甚至绑匪喜欢的,他们就喜欢;绑匪讨厌的,他们就讨厌。结果他们被营救出来时,你听不到人质对绑架者的控诉,相反的是,一位女士说:他们两个根本就不是坏人,她还和其中一个订了婚。还有一个干脆在全世界为其中一个绑架者筹款,还建立了一个为绑架他的人辩护的基金会,这时候全世界都傻了,这个病名就产生了,叫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过分析,要使人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但是至于是不是要发生,却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绝不犹豫的。第二,如果你满足施暴者的要求,他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最为关键的条件。如在你感到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第三,只给你他所控制和筛选过的信息和思想,其它任何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杜绝了你得到外界信息和思想的可能性。第四,让你感到无路可逃。有了这四个条件,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的《网瘾之戒》节目中,我认为,家长们的表现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第一条在这里的表现是:当家长把孩子送到网戒中心时,他们的孩子在这里虽然没有受到生命的威胁,但孩子长期上网的行为方式让家长感到十分痛苦。这使他们感到,如果不把孩子送到这里,他们孩子的人生就会一片黑暗,而且他们的家庭也全无希望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就会时时感到来自于网络的威胁。第二条在这里的表现是:在杨主任的“治疗”后,孩子行为的改变使家长们看到了某种希望。第三条在这里的表现是:家长们看到的情景是杨主任愿意让他们看的,家长们了解的事情是杨主任想让他们了解的。但是,杨主任并没有让家长们充分地知道这种行为治疗的后果和危害,以及这种行为治疗实施者应有的资质。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的信息已被人为地筛减掉了。第四条在这里的表现是:只有这里可以救他们的孩子,离开这里一切就全完了。自称救星因为以上四个条件在临沂网戒中心都具备,所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在家长群体里不断地泛滥着。也就出现了别人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却异口同声地不断为施暴者叫好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其实要想改变这点并不难,那就是要让家长们从这四个条件中走出来,看到更多的内容。首先就是要让家长看到孩子喜欢上网,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时代的趋势,所以孩子喜欢上网不是这个家庭的完结点,也不是孩子人生的毁灭点。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们需要的既不是给孩子扣上网瘾的帽子,也无需对网瘾这几个字产生恐惧,而是对自己进行网络知识及运用的扫盲!关于第二条,应该帮家长看到,在杨主任的“治疗”下孩子们所产生的行为改变,不是一个真实的成长,而是一种高压下的欺骗。在这点上,前面我已分析过,这里不再缀述。此外,如果去柴静的博客里读一下她所写的《掌声----《网瘾之戒》采访手记》这篇博文,就可以从中知道,在这个网戒中心,有的孩子已是七进七出,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杨主任的所谓治疗就是失败的,因为这个孩子的网瘾没有被戒断,而家长送孩子进网戒中心的心瘾却产生了。当家长明白这其中的真实时,第二条的治疗效果的神话也就随之破灭了。关于第三条,应该帮助家长认识到,在把孩子送到这样的网戒所之前,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比如网络或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对这种治疗有大致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而不是把孩子送到网戒中心之前与之后,对这种电刺激治疗全无了解,一切都听这里工作人员的安排。要知道在实施电刺激类厌恶疗法时,对实施者是有严格规定的:首先要求实施者具有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光有精神卫生执业医师证是不够的;其次还要求专业机构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培训。这些要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早已明文规定,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被治疗者的权益,也是对精神卫生领域医护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进一步规范。山东省还没有出台此类规定。此外,即使可以向患者实施这一治疗,也还是有许多基本注意事项是要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必须了解的:网瘾三、进行厌恶治疗时,注意帮助患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应,也就是要对不良行为进行负强化,对良性行为进行正强化,必要时配合进行正性强化刺激。在实施中还要进行以下这几个步骤:一、在允许使用计划前,测试参加计划人员的能力(以上四条选自:《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P315 美 RaymondG.Miltenberger 着 石林等译 中国轻工出版社)只有当家长了解清楚电刺激治疗的每个要求、每个步骤时,才能由家长来决定是否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这样的治疗。只要家长有这个警觉性,从这四点着手,他们就可以很快看清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旦出现实施者违反规定使用或者滥用电刺激时,家长就可以制止或者质疑对方,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也就不会出现片子里那种别人伤害我的孩子、我却为其叫好的古怪场面了。我之所以要把看似这么专业的东西写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当我们家长不断地用“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送人”恐吓孩子时,或是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没有让家长满意,家长就会喝斥与打骂孩子时,就会让孩子感觉到紧张、焦虑、恐惧、被抛弃感;如果孩子满足了家长的期待,孩子就能得到奖励;只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那我们就已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制造者。可以说,这种症候群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以后我会就此问题再写其他博文。网瘾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这种症候群的受害者,也就请家长朋友们自己从以上四点着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时的言行,切不可为达到自己想要的所谓效果而不择手段!网瘾:自导自演的笑话网瘾一说最早源于美国医生戈登伯格。跟大多医学术语一样,“网瘾”是一个舶来品。不同的是,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玩笑。1995年,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恶搞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 -IV)》,模仿它对于赌博成瘾症的描述,编造了“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个词。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个词受到同行的喜爱,很快在媒体上流行起来,而且没有讽刺的含义。“网瘾”的创造者以及他的很多同行仍然把网瘾视作一个玩笑。始作俑者戈登伯格医生认为,网瘾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瘾,过度强调它会导致任何习惯都可以称为病症,比如有人泡***,有人沉迷于高尔夫运动,是不是都分别要开设专科来治疗呢?另外有人认为,就算有***瘾和高尔夫瘾存在,网瘾也不成立,因为网络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一个生活的环境。你不能说一个热爱自家小区的人,患上了恋家症。在中国倒真有一个词叫“思乡病 ”,只不过它是一种文学上的比喻,医院里并没有专门的诊室。很多戒网瘾设施都宣称“网瘾”在国外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2007年,美国医药协会拒绝了美国精神病协会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的建议。同时,就国外而言,并没有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宣称“网瘾”是一种疾病或是不良症状。实事求是地说,网络的确为一些心理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比如有性成瘾的人,可以整天泡在网上看黄片;对购物狂来说,网上逛商店省时省力;一个拖延症患者,会发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让他欲罢不能;更不用说一个游戏狂或者一个赌徒了。但是,你要治疗的是这些习惯和疾病本身,而不是让他们戒掉网络。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你到“百度知道”去问:“我得了暴食症怎么办?”有网友回答说:“到医院去把胃切掉吧。 ”这是你想要的***吗?中国媒体和医学界很快就引进了“网瘾”一词。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你从中文资料中,几乎看不出它存在争议,更看不到争议的另一面。你会认为,网瘾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已经向人类的未来宣战,全世界最杰出的医疗专家,都勇敢地投入了这场战斗,正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支持网瘾治疗的医生,都在争取自己国家的官方认定。在中国医疗机构的宣传资料中,网瘾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饮不振、想要自杀甚至危害他人,统统都可以写进来。刚刚被卫生部叫停的电击大师杨永信,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网瘾让人性退化,变成兽性。很多家长不懂得和孩子沟通,也不明白网络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孩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听到这种“权威专家”的威胁,自然认为幸遇救命恩人,花多少钱都愿意把孩子交给他去电击。这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欺骗。社会不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案的失败,家长不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不当。当“网瘾”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家长、学校、社会一致地将责任推给了一个无法负担任何责任的环境。人们宁可沉浸在自欺欺人的梦里,却不敢去直面自己的失败。而这种自欺欺人的受害者便是无辜的孩子们。电击等直接威胁儿童生理心理健康的手段被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很多孩子在这种迫害下选择了放弃自尊。对网络的依赖,这是历史前进的大势所趋。而网络游戏,则是在现下的一种廉价的娱乐方式。社会需要的不是“网瘾治疗”这种物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迫害。而是应该进行引导。好的家长应该学会如何引导自己孩子接触网络,加深亲子间的交流。而不是将他们交给所谓的网瘾设施。这种做法,除了增加亲子间的隔阂之外,没有任何好处。那些宣扬“网瘾”的专家,他们要靠它来获取声望和资源,治疗机构要靠它来挣钞票。他们多么希望,所有的网民都认为自己有病,都成为他们的客户。如此一来,伊万。戈登伯格医生的这个玩笑,到中国来就开大了。很幽默的是,我还看见中国的专家一本正经地介绍戈登伯格的创见,把他当作网瘾治疗的开山鼻祖。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图书馆学研究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3次
参与编辑人数:3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15:51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