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稿
十、《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本链接:1、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的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写父亲被害的全过程。
2、课文采用了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开头与最后三个自然段都提到了要记住&4月28日是父亲被害的日子(被难n&n日),这样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语段研读&&&&●被捕前&&----一个忠于革命的李大钊
A、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B、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C、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D、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们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籍:书籍&&籍贯&&学籍&&&藉:声名狼藉&&&荆棘&&&&编辑&&&&急功近利&&&&嫉恶如仇&&&&&
2、近义词:含糊--模糊&&&果然--果真&&&轻易----随意
3、反义词:慈祥--凶恶&&&幼稚--成熟&&&耐心--急躁&&&&含糊--清楚&&&&严峻--和气
4、A、B、C、D四处都描写了被捕前的李大钊。A处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C处交代“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更深刻。
5、A处“回来得很晚”、“不知道什么时候”、“埋头”等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为革命事业奔忙的李大钊。
6、B处“从来没……更没”、“不论……总”等词让我们看到一个平时耐心慈爱的李大钊,这和父亲“含糊地回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对比描写突出说明李大钊工作紧张,怕泄露党的机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体现。
7、从A、B、C中画波浪线的四处句子中我们感受到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明知形势严峻,处境危险,面对“朋友劝”“母亲也几次劝”离开北京,坚决不肯,坚决不离开工作岗位。李大钊将革命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8、D中画线句子改成陈述句: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被捕时&&----一个视死如归的李大钊
尖锐的***声&&&抽屉取***&&&恐怖的眼光&&&&粗暴的吼声&&&一群魔鬼&&肥胖的便衣侦探&&残暴的匪徒
1、这些短语让我联想到表现敌人残暴凶恶的成语有:心狠手辣、惨无人道、穷凶极恶、如狼似虎
2、这些词写出了敌人的气势汹汹、凶狠残暴和色厉内荏,这与父亲面对这群魔鬼时的不慌不忙和“严峻的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被审时----一个坚贞不屈的李大钊
A、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B、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辨别识记:蓬:蓬松&&&蓬勃&&&&蓬头垢(ɡ&u)面&&&&&&&&&篷:篷车&&&&&&&&棚:凉棚
2、近义词:仍旧--依然&&平静--安静&&&严峻--严厉&&&&残暴--残忍
“穿着灰布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发”等这些描写外表的词语中看出父亲在狱中受尽了苦刑,可见敌人是多么凶狠毒辣。但是父亲的神情却是“平静而慈祥”的。“平静”说明父亲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4、将A处划横线的句子缩句:我看到了脸。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占据”可理解为占有、占用。正确的搭配有占据(地盘、优势)等。
“一种伟大的力量”、“这个力量”指的是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6、面对我“忍不住喊出声”、“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面对亲人的哭泣时,李大钊只是“瞅了瞅”,“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面对亲人的喊声哭声李大钊同志能安定沉着,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也正是因为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李大钊同志能坦然自若、忠于革命;正是因为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大钊同志能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被害后&&----一个为国捐躯的李大钊
记住一个日子(1927年4月28日),是为了牢记一段历史缅怀一位伟人,更为了传承一种精神!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英雄,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十一、《灯光》&&&王愿坚
&&&&那千万盏灯,高悬在夜空里,静静地照耀着宽阔的广场和宏伟的建筑群,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令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1、这句话描写的是&夜晚***广场千万盏灯齐亮的场景。“千万盏”说明灯多,“静静地”写出了广场环境宁静、祥和。“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一句把&灯&比作&眼睛&,使灯光似乎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有着深刻的含义。
2、课文《灯光》先写了***广场的灯光(现在),再回忆往事(过去),最后又写***的华灯(现在),这样的写法称为倒叙。
3、课文开头写了“千万盏灯多好啊!”结尾又写了“璀璨的华灯”,这样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十二、《为人民服务》
文本链接:《为人民服务》是***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时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语段研读&&(一)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替剥(bō)削(xuē)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关注画横线语句,完成课文内容填空。&&&&&&2、本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同志引用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话,取自《史记?报任安书》。“或”的意思是有的,“固”的意思是本来,“于”在这里解释为比,表比较,有着同一个解释的古诗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泰山”比喻敬仰的人或有重大意义的、有价值的事物,“鸿毛”用来比喻轻微、不足道的事物。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根据你的理解,哪些人死的重于泰山?哪些人死的轻于鸿毛?各举两个例子说明。死得重于泰山的人,古代有岳飞、司马迁等,现代有张思德、刘胡兰等;因为他们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死的。死得轻于鸿毛的人,古代有秦桧、纣王等,现代有汪精卫、袁世凯等;因为他们剥削和压迫人民,卖国求荣。
4、选段帮助我们正确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关于生死意义的阐述,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气节;李清照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生命宣言。至今感人肺腑,令人动容。
5、理清句子关系,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如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二)&&(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xīng)旺起来。
1.“鼎”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目,再查七画,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竖折折;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D,音节为ding。“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东西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人声鼎沸”的“鼎”应选①。用它的另外两种意思组词依次是鼎力、鼎盛。再写三个带有“鼎”的四字词语:钟鸣鼎食、一言九鼎、拔山扛鼎。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正确填写关联词语。
3、仿照文中第一句话,用所填的关联词写一句话。因为这本书是别人借给我的,所以,你如果想看,就必须跟书的主人打招呼。
4、这段话共有6句话,主要论述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第一句论述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第二句话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我们的缺点都行;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
十三、《一夜的工作》
语段研读&&&&①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的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②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shǔ)得清颗数(sh&),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
(f&n)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1、关注正确音节。&&&&&&&&&&&&&&&&2、这段选自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反映了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表达了作者对总理的敬爱之情。
3、在文中找出一组表示“看”的反义词。再写四个表示“看”的的两字词语。
(浏览)----(审阅)&&&打量、端详、注视、凝望
4、选段①是从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来反映总理工作劳苦的,而选段②是从工作时间长来反映。联系全文,课文还从工作量大来反映。
5、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谈谈自己阅读《一夜的工作》后的体会。
&&&&&&日理万机&&&&&简单&&&&虽然……但是……&&&&一丝不苟&&&&爱戴&&&&忘我
&&&&&阅读了《一夜的工作》一文后,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一丝不苟,忘我工作到天明。虽然工作任务是那么繁重,但是饮食却简单到一杯清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的程度。这样的总理怎能不让我们敬仰和爱戴呢?
词语盘点:
1、火眼金睛&&&&&届时&&&恐怖&&&刑法&&&形象&&&挪移&&&&匆忙&&&***&&&军阀&&&&砍伐&&&&悼(d&o)念
&&&&&&&&&&&&&抽屉&&&装饰&&&姓邢&&&模型&&&婀娜&&请勿入内擎起&&&竹筏&&&&步伐&&&&船棹(zh&o)
2、词语搭配(斗争)尖锐&&(哨声)尖锐&&&围歼(jiān)(敌军) 陷入(困境) (抵达)战地&&&&&&&&&&&&&&&&&&&&&&&&&&&&&&(锥子)尖锐&&&眼光)尖锐&&&&性命(交关)&&&解救(人质)&&&&憧(chōnɡ)憬未来&&(饱受)苦刑
3、一语道破&&&&&&&&&&&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j&)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急。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等于15千克。&&造句:一只黑熊突然从路边向他袭来,在这千钧一发这际,"啪"的一声***响,黑熊应声跌到在地。
4、&举一反三&&&&&&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分外(f&n)①超过平常;特别:月到中秋分外明。&&&&②本分以外:徐虎从来不把帮助别人看做分外的事。
招呼①呼唤:奶奶招呼我坐在她的旁边,要我陪她一起看电视。
&&&&②问候,接待:在路上碰到同学要打个招呼。&&③吩咐,关照:天冷了,别忘了招呼孩子多穿点衣服。
&&&&④照料,伺候:爸爸出差了,生病的奶奶就靠妈妈一个人招呼。
日积月累:&&&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以上诗句出自《囚歌》。这首诗的作者是叶挺。这首诗是他在重庆被囚禁时写的。以上三句话中的信息浓缩在一句话表述为:“《囚歌》这首诗是叶挺在重庆被囚禁时写的。”或“叶挺在重庆被囚禁时写下《囚歌》这首诗。”
1、&注意诗句的朗读停顿。&&&&&&&&&3、从诗句中我感受到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课外书屋----革命题材小说:《红岩》&&&&你能用100个左右的字来介绍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吗?&小说记叙的是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革命者的监狱里,敌人对***人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但在***员的坚强意志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亲身经历,他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中的人物: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宋振中在&8个月大的时候就和父母一起被关进了监狱。在被关押的8年里,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也没有书读。后经地下党的斗争,他才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教他识字。在监狱的日字,小萝卜头热爱学习、渴望自由,并经常帮助传递情报。1949年9月初,新中国即将诞生。在这黎明前的极端黑暗中,年仅9岁的“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烈士。)江姐(记住江姐的一句名言----“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单元寄语&: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的眼前浮现出他们的高大形象: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郝副营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日理万机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任劳任怨、爱岗敬业、舍己为人的革命战士张思德……他们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我们在缅怀革命先辈的同时,也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