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 神仙传官网就出现这个情况 跪求啊 金...

广成子是古代的仙人,住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的石室中。黄帝久闻他的大名,知他住在这里,便前来拜访。黄帝问广成子:“您在研究世间万物之道方面已达到了顶峰,可否请您告诉我这方面的真谛呢?”广成子答道:“你治理的天下一片混乱。天上的云彩还没有聚集到一起便降下雨来,草木还没有枯黄就纷纷凋零了。以你现在的样子,怎么能够向我问道呢?”黄帝被广成子奚落了一番,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恭恭敬敬地退了下来,回到住处,暂时摒弃一切政事,反复琢磨广成子说的那番话。三个月之后,黄帝再次来到崆峒山,拜会广成子。他见到广成子正头朝北躺着,便双腿跪在地上,以膝代步,极恭敬地来到广成子面前,叩拜了两次,然后说道:“请您告诉我修身养性的明达之道。”广成子听罢,一跃而起,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正好。现在我就告诉你‘至道’的精髓。至道的精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无求无欲,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宁静,就能使身心健康;保持清静的心情,切勿劳累你的身体,耗费你的精力,这样才可长生不老。如果你能做到不让外物影响你的视听,不使外物打扰你的心灵,你的精神就将永远守护你的形体。你要时刻固守你内心的平静,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如果过多地了解万事万物,那么就会使你的身心遭受侵害。我一直追求身心的平和,所以我活了一千二百岁,从外貌上看,还显不出丝毫衰老的样子。你若能研习透彻我的道法,就能上为天皇,若能深入理解我的道法,就能下为君王。现在,我将离你而去,到一个没有任何纷扰的地方,进入一个通往无穷无尽境界之门,去遨游没有终极的旷野。我将与太阳和月亮一起放射光芒,与天地融为一体。世上之人皆不能免于一死,只有我才能获得永生。”李白在《古风》中写道:“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在古代,“若士”即是“那个人”的意思,后来被用作有道之士的通称。本文所说的若士,是古时的一位神仙,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庐敖是古代燕国人。庐敖游历了北海,并从月亮上经过,进入了入道之门一玄关,最终来到了蒙谷山。蒙谷山是古代传说中的北方山名,以太阳出没于此而闻名。在这里,他遇见了若士。若士长得很特别,他双目深陷,鼻子青黑色,双肩向上高高耸起,宛如老鹰一样,脖子又细又长,上身宽,下身窄,正在那里迎着风忽高忽低地跳舞,显出十分得意的样子。忽然,他发现庐敖正站在不远处注视着他,便马上停止了舞蹈,逃到了山上的一块石碑下面藏了起来。庐敖追上去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若士,原来若士正瞋缩在石碑下面的蟹壳中吃蛤蜊(格黎)。庐敖来到若士面前,对他说:“纵观普天之下,只有我庐敖能够独来独往,不与凡夫俗子们为伍。我对天地四方之内的一切事物都看透了,因为我从小就喜好游历四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我遍访了各地,终于在这里见到了你,你是否愿意与我交个朋友呢?”若士听完庐敖的这一番自我介绍后,先是表情严肃,继而仰面大笑道:“你不过是来自黄河中游一带的一介小民,以你的本事,你不应该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到此地,这就如同小光亮无法同日月的大光明相比一样。我若士从前也曾游历过四方,往南我到过洞??之野,那里有许多岩洞,里面全是清澈的泉水;向北我曾在沉默之乡歇息过,那里荒无人烟,四周一片寂静;西面我到过窈冥之室,那里幽暗而深远,可谓其妙无穷;说到东面,我曾穿越过弥漫无际,连绵不断的光束。我到过的地方,上无天,下无地,举目四望,什么也看不见,侧耳倾听,什么也听不到。说到外面,那里有奔流不息的河流,河水一瞬间就泻到千万里以外。我见过这样奇妙无比,气势磅礴的场面,都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本领。现在你无非是云游到了此地,就说自己已经认识了整个世界,看穿了万物的本质,这岂不是孤陋寡闻吗?我看你呀,不过是个平常之人罢了。我与一位名叫汗漫的仙人相约在天的最高处会面,这个地方我是不会久住的。”说罢这一席话,若士双臂向上一举,紧接着身体腾空而起,转瞬间他已消失在茫茫的云雾之中了。庐敖被若士说得瞠目结舌,呆呆地仰望着若士远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为止。过了半天,庐敖才如梦方醒,那副追悔莫及的样子仿佛是失去了亲人,他一边捶胸顿足,一边慨叹道:“我比起若士,就好像一只土壤里的小虫子与天鹅相比一样,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每日都在奔走,而实际上与诺大的世界相比,无非是走了几小步。可是我却自以为走了很远,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这确实是个莫大的错误。我真可悲啊。”

沈文泰是九疑山人,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他从长江中的众神仙那里得到了神丹土符,这种神丹可使人返老还童,百服百应。后来沈文泰想到昆仑山休息两千年,行前把神丹秘方传授给李文渊。沈文泰说:“如果不按照土符上指定的方法服药,那么道术就不会灵验,对人没有益处。”李文渊严格按照沈文泰所嘱,依土符所示制成神丹,依法服下后不久,他也得道升天了。今天人们常用竹根水煮丹黄土,用来去除三尸(三尸即道家所指的在身体中作祟的神三,它每适庚申之日,便向天帝诉说人的过错),这种做法即是沈文泰和李文渊传授下来的。

彭祖姓彭名铿,是颛顼帝的玄孙,也是陆终的第三子。到了殷商末期商纣王时,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多岁,成了大名鼎鼎的老寿星。他虽然高寿,却丝毫看不出苍老的样子。彭祖作为老寿星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养生之道,驻颜之术,一直为后世所称颂。彭祖从小时起就喜静不喜动,他平素安于修身养性,不关心世间一切事物,不追求名誉和荣耀,不讲究车乘和服饰的华丽,只求清心寡欲,澹泊宁静,以从中探索出养生之术和长寿之道。殷王闻知此事,拜他为大夫,但彭祖常称疾不出,在家闲居,不问政事。他善于导引之术,经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鹿角,以此使容颜永葆青春。彭祖平时沉默寡言,透出稳重的性格,他从来不说自己有超乎凡人的道行,也不做任何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更不做装神弄鬼,荒诞怪异之事,显出一副无所作为的样子。有时他独自一人外出游历,人们想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就悄悄地盯住他,他却忽然不见了。他既不乘车,也不骑马,身上不带分文,也不准备食物,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上百天。人们无从知道他去了哪里,只是发现他回家之后的衣食住行与普通人一样,丝毫没有产生变化。彭祖修练时,经常盘起腿来,正襟危坐,凝神定气。从早晨到中午,双手徐徐***双目,继而轻轻抚摩身体,舌头慢慢舐住上颚,不时咽下唾液。这样边做边均匀地调整呼吸,直到周身气脉通畅,筋骨舒展,才缓缓站立起来,像练功之前那样谈笑风生。有时彭祖觉得身体不舒服,或是感到疲乏无力,便静坐下来,运行内气,来攻克体内的疾病。此时,内气在体内潜转,从九窍运转到五脏六腑,最后达到四肢及毛发。气血贯通之后,彭祖感到有一股平和之气,轻缓地流淌在身上。这种轻清柔和之气起于口鼻之中,继而达到十指的指尖,不仅驱除了疲劳,同时也治愈了疾病。商纣王听说彭祖是个有道之士,修有长生不老之法,就亲自找到彭祖询问长寿之术,可是彭祖总是闪烁其辞,不愿相告。纣王为了达到目的,又送给彭祖大量金银财宝,总共价值数万钱。彭祖也不客气,全部留下,然后全部用来救助贫苦的百姓,自己分文不要。纣王见金银打动不了彭祖的心,便委托一位名叫采女的女子前去找彭祖请教。采女也叫采石女,年轻时便受高人指点,青春常驻。此时她已有二百七十岁,但看上去却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纣王把采女迎进宫内,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她,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宫殿,给她穿上了绚丽多彩、镶嵌金银珠宝的衣裳。纣王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求采女早日从彭祖那里求来长生不老的仙术。采女受纣王之托,乘坐襬车前往彭祖的住处。襬是古代专供妇女所乘的四周有屏障的车。采女面对彭祖,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然后便问起延年益寿的方法。彭祖见采女是有道行的人,便回答道:“如果想腾身上天,进入仙界,成为一名仙人,就必须服用金丹,吃了金丹,人便会像元君太一那样白日升天。但是服用金丹,腾身飞入仙界,需要有很高深的道术,即便是世间君主也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退一步说,即使达不到这一境界,人们也应该爱惜身体,养护精神,服食一些益寿食品,以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但是学会这种层次的道术,不能役使鬼神,也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此外若不通晓男女之间的交接之道,即便服食仙药,也于事无益。就以你采女为例吧,你是一位可以修炼阴阳之气的人,阴阳的内在含意你可以推测而得,但是你却不用心思考它,那么你问我长生的奥秘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我出生之前,我的父亲就故去了,我是一个遗腹子。我刚长到三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这以后,我又遇上了犬戎之乱(按:犬戎是古代时戎族的一支,在殷周之时居住在我国西部。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81年,申侯引犬戎打入宗周攻杀周幽王,迫使周平王向东迁徒到洛邑,建立东周),流亡到了西域(西域即现在甘肃省敦煌、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的地区)。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我过了一百多年,生来没有得到双亲的关心与照顾。除此之外,我一生共失去了四十九位妻子,死了五十四个儿子,遭受了无数的生活磨难。这一切,使我体内的平和之气受到了巨大伤害,肌肤失去了弹性和光泽,面容愈来愈枯干衰老,我恐怕难有长久的生命了。我平素孤陋寡闻,恐怕无法传授给你长生之道。在大宛山中,有一位青精先生,据说已活了一千岁,从容貌上看,还像儿童一样,他一天能走三百里,既能整年粒米不进,也可一天吃九顿饭。他精于养生之道,你可以去向他讨教。”采女听到这里,忙问:“请问青精先生究竟是怎样一位仙人呢?”彭祖说:“他只是一个得道之人,并非仙人。所谓仙人,要具备以下条件:或能飞身穿入云端,不长翅膀也可自由翱翔;或能驾龙乘云,直飞天际;或能化做禽鸟,飞翔于青云之上;或能潜游于江海之中,或飞翔于名山之巅;或者以元气为食,或者以芝草为粮;或者徜徉于人海之中而不为人所识破,或者隐身于众人之内而不被人所察觉。只有如此功力,方可称为仙人。仙人的脸上有着奇异的骨相,遍体长着罕见的毛发。他们喜欢孤单而行,深居简出,不愿与凡人相接触。神仙们虽然可以长生不死,但是他们丝毫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的感情和思想,没有人间荣辱与哀乐之情,这就好比小鸟化作蛤蚧,山鸡变成了蜃,都失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正因如此,我可不愿意成为仙人。得道者与成仙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得道者可以照样吃甘美的食物,穿轻盈华丽的衣服,享受男女之间情欲相通的欢乐,还可以具有封官进爵的荣耀。得道之后,人的体魄将越发强健,耳聪目明,筋骨结实,容光焕发,健康长寿,永驻人间。得道之人,寒热风湿病痛无法侵入体内,妖魔鬼怪不能靠近人身,各种兵器,各种虫豸不能伤害身体,不为喜怒哀乐和毁誉所左右,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呀。人只要气血通畅,注意保养身体,就算不知道仙方道术,也可以至少活到一百二十岁。如果活不到这个岁数,那么肯定是受到了某种伤害。人如果略微懂得些养生之道,便可活到二百四十岁;再懂得多一些,活四百八十岁则不成问题;如果精于养生之道,即可长生不老,只不过不能成仙罢了。延长寿命、保养身体的根本之道,在于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具体而言,就是冬天保暖,夏天避暑,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调节自身的需要,使身体舒适;对女人的美色和自己的欲望一定要节制,切不可纵欲过度,这样才能保持精神舒畅;高贵的车马,华丽的服饰确实能带给人以威严之感,但是对它们的追求应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要使心中的志向专一;优雅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能够使人赏心悦目,心平气和,是养生强身的有效途径。凡此种种,皆可养生,但是如果不加以节制,超过了限度,则不但无以养生,反而会很快招来祸患。古代的圣明之人,唯恐普通人生育的子女,不懂得养生的道理,所以反复告诫他们要断绝戕害身体的灾祸之源。因此才有如下这些教导:高明之士与女人分床而卧,中等之人与女人分被而眠,服药千种,不如独处。绚烂多彩的颜色令人眼花燎乱,各种滋味混合在一起会使人丧失分辨味道的能力,如果能对它们加以节制,把其中不好的因素去除掉,疏通堵塞的部分,不但不会减少人的寿数,而且人们还会从中得到益处。以上这些道理,就像水和火,都是人们离不开的,但是如果用之失当,就会产生灾害。人们往往不注意养护身体,经络血脉受到伤害,气血亏虚不足,体虚乏力,脑力不强等,这些都是生病的原因。身体已经有了致病的因素,就极易被外邪所侵害,在受了风寒,沾了酒色之后便会发作。如果身体一直很强壮,气血充实,又怎么会产生疾病呢?使身体受伤得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用脑过度伤人,忧郁哀愁伤人,极度高兴伤人,过度悲伤伤人。不切实际的渴望,锱铢必较的心胸,不知适应冷热的环境,不注意男女之间的交合??伤害身体的因素很多,可是人们却往往只注意男女房事一种,这不是很糊涂的事情吗?男人与女人之间相交合,就好比天与地相辅相成一样,非常自然,它能够疏导与养护人的精神与气血,使人体不失去平和。正是因为天与地交接有道,所以才有天长地久;而人们之间交接失道,才受到伤害。若能避开伤害身体之事,遵循阴阳交接之术,人类便会长生不死。天与地在白昼时分离,在黑夜里聚合,一年就有三百六十次交合的机会。而精气交合在一起有四种情况,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成了万物,使生命无穷无尽地繁衍下去。人类如果按照交合之道行事,就可获得永生。其次还有服气之法,就中吸取精气时要掌握其规律和方法,这样邪气就不能进入人的体内,这是强身固体的关键所在。其余的养生方法,譬如吐纳导引之术,以及随时想着体内有万神存在,这些神魂在守卫自己的身体,其守卫之法有一千七百余条,此外,还有春夏秋冬四季各有面向何方的要示,以及责备自己,检查过错等等,这些都不是养生的核心,只可以传授给初学者,用来培养他们的意念。爱惜精气,养护身体,服食清新空气,锻炼形体,这些都可以扶正固本,健体强身;如果做不到这些,面容就会枯槁、憔瘁,身体自然也就垮掉了,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愚蠢的人学习道术,从来不去看其本质,只是追逐细枝末节的东西;人们告诉他道的真谛,他却不以为然,毫不相信,见到道学的精辟著作,他却认为这是浅薄之作而不加理会;他朝夕诵习的,不过是空洞的理论,读这些东西,除了使人感到疲劳之外,到死也不会让人得到丝毫好处,这不是可悲的事吗?人活在世上总有做不完的事,很少有人能够自愿避开尘世,单独住在深山岩洞之中。用顺应道术的方法教导他们,他们不会依照去做,这也不是仁人的本意。如果人们知道了房事中的道术,掌握了闭塞精气,使之不外泄的方法,不为忧伤之事所苦恼,注意节制饮食,那么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得道了。我的老师曾写了《九都》、《节解》、《韬形》、《隐遁》、《无为》、《开明》、《四极》、《九室》等书,一共有一万三千多条,都是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精华,现在我将它们全都给你,作为给求道者的礼物。”采女接过这些道学精要,十分高兴。她马上辞别了彭祖,回到了纣王宫中,把彭祖所讲的话和赠予的书籍交给了纣王。纣王遵照采女所述,参照秘籍所指,依法修炼,效果果然灵验。他生怕别人也掌握这种长生不老,强身壮体的秘诀,便下令全国禁止修炼彭祖的道法,违令者斩。继而他又想杀害彭祖,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彭祖早已料到纣王的险恶用心,他早就离开了住处,去了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七十多年之后,听说有人在流沙的西边见到过他。纣王按照采女所述的彭祖养寿之法,终日练功,颇有成效,在他三百多岁时,仍中气十足,体魄健壮,看上去不过五十岁。后来,纣王荒淫无度,过起了酒池肉林的生活,并宠爱一个妖冶***的郑国美女,生活失去了节制,使先前练就的养生壮体之功倾刻间荡然无存,最后终于纵欲身亡。民间曾有传说,说彭祖的养生之道会害死人,其实那只不过是纣王为了蒙蔽百姓,好让自己独享养生之功而编造的谎言罢了。彭祖离开商纣,远游他乡时,已高寿七百七十岁,而这远不是他的最终寿命。他走后,人们在历阳修建了一幢彭祖仙室,凡是去祈求平安,祷求风雨的人,没有不心满意足的。

白石生是中黄丈人的弟子。中黄丈人是一位力量超群的仙人。当彭祖为人所知时,白石生已活了二千多年了。白石生尽管长生不老,但是却一直不肯修炼升天成仙的道术,他只是求得一种永生的乐趣。虽然他不同于普通人,但是他也不忘享受人间的生活情趣,他平时修炼的主要是男女交接之道,同时也服食金液等养生药。白石生年幼时,家里非常贫困,什么药也买不起。于是他就靠养猪放羊挣钱度日。他平日节衣缩食,努力积攒钱财。十几年后,他终于靠卖货赚了价值上万的金银,并将这些钱全买了能使他长寿的药。他经常煮白色的石头为食物,加之居住在白石山上,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白石先生”。白石生不仅吃煮过的白石,还时时饮酒,吃动物的肉干,也吃五谷杂粮。他一天能走三四百里,健步如飞。从面容上看,白石生不过三十多岁,这全靠他平素朝拜仙人,保养精神。不仅如此,他还喜好读养生的仙经及《太素传》等书。彭祖曾问白石生:“你为什么不服仙药,成为神仙到天上生活呢?”白石生答道:“天上的生活并不能带给我在人间享受的快乐。我不求上天为仙,只盼能长生不死而已。况且天上尽是些修道多年,极为尊贵的仙人。与他们在一起生活,还要侍候他们,要比在人间苦得多。”彭祖听罢,连连点头称是。后来人们把白石生称为隐遁仙人,意思是他有成仙的能力,却甘心隐居在人群中。可见,人们对他不受天宫生活的引诱,是颇为赞扬的。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在《玄微先生》诗中写道:“药里丹山凤,棋函白石郎。”

黄山君平时坚持修炼彭祖的养生之功及健身之术,虽说已有好几百岁了,可看上去还像少年那么年轻。像彭祖一样,他也只做地上的仙人,不愿在天宫中生活。彭祖寿终之后,黄山君广泛搜集整理彭祖的养生真言,并将其汇编成《彭祖经》。凡能得到《彭祖经》的人,其寿命就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天长地久。

凤纲是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人,经常采集上百种名花异草,用水洗净,然后放在一只陶罐里,用湿泥封好口,埋入地下。一埋就是九个月,从正月开始直至九月末方才挖出,前后长达数百日。花草罐启封之后,凤纲将花草揉成一个个小球,放入锅中煎煮。如果有人突然死去,可将药丸放入死者口中,死者会马上奇迹般地苏醒,得以生还。凤纲自己也经常服用此药,年逾数百岁而不老。后来凤纲去了地肺山,并在那里得道成仙了。

皇初平是丹溪人。十五岁时,家里让他放羊。一天,有位道士见他善良老实,便把他带到金华山的石室中修道。就这样,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皇初平一点也不想念家人了。皇初平随道士修道之后,他的哥哥皇初起便四处寻找他,可是历时多年也没有找到。有一天,皇初起来到集市中,遇到一位占卜的道士,便上前问道:“我有个弟弟叫皇初平,在放羊时失踪了,已经有四十多年未见他的踪影了,也不知他现在是死是活,身在何方,请问您知不知道他在哪里呢?”道士听罢,微微一笑:“在金华山里,有一个牧羊少年,姓皇名初平,我想他就是你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弟弟吧。”皇初起听罢,又惊又喜,他一刻也待不下去了,立即请求道士带他去找弟弟。道士把皇初起带到金华山下。在这里,皇初平、皇初起弟兄果然相见了。久别重逢,自然是百感交集,话语万千,说着说着,哥哥问弟弟:“当初你是在放羊时出走的,那群羊还在不在?”初平回答:“在,它们一直生活得很好,现在就放养在山的东面,离这里近得很。”初起有些不信,心想,弟弟离家四十多年了,那群羊居然还活在世上,不大可能,该不是弟弟与我开玩笑吧。想到这里,初起果真跑到山的东面,去找羊群了。到了那里,初起举目四望,除了青山绿水,和数不清的白色石头之外,根本没有羊的影子。于是他回来问初平:“我去看了,那里根本就没有一只羊。”弟弟说:“怎么会呢,羊就在那里,只是哥哥没看到罢了。我这就带你去找。”兄弟俩再次来到山的东坡,初平对着那片白色的石头大喝道:“你们这群羊,见到我哥哥来了,还不快起来!”接下来的情景简直把初起看呆了,只见那白色的石头一瞬间变成了数万只雪白的羊,悠然地吃着青草。初起对初平说:“哎呀,我的弟弟,原来你已经得道成仙了,你能否把道术也教授给我呢?”初平说:“可以。只要你一心一意地修炼道行,一定会成功的。”于是初起便丢下了家中的妻子儿女,留在金华山中,跟随弟弟潜心修道,服食松脂、茯苓。过了五千天,他的容颜竟变得像孩子般年轻,身体也越发矫健了。有人见到他俩坐在那里,一起身便踪影皆无了,不仅如此,他们在阳光下走路,竟连影子也没有。后来他俩回到故乡,见亲人宗族已死亡殆尽,便仍回到金华山中修道。临行前,他们把修道的方法传授给了南伯逢。以后,皇氏兄弟改名换姓,初平改叫赤松子,初起改称鲁班。此后有人继续按方修炼道术,服食仙药,有数十人得道成仙。

吕恭字文敬,年轻时喜好吃一些可以使人长寿的草药。有一天,他带领一奴一婢在太行山中采药。吕恭在山里采药时,忽然在山谷中遇见三个人。那三个人问吕恭:“看来你想长生不老吧?要不然你为什么不怕艰险登山采药呢?”吕恭回答说:“我确实想长生不老,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所以只好上山采药,以求它能对延长我的寿命起些微簿的作用。”三人听罢此言,其中一人说:“我姓吕,字文起。”第二个人说:“我姓孙,字文阳。”第三个人说:“我姓李,字文上。我们都是太清太和府中的仙人。我们时常来这里采药,这次遇到了你,当然要诚心诚意地把仙术教授给你这位初学道术之人。况且你与我们其中一人同姓,而你的字中又有一个字与我们字中的一个字相同,算是你与我们有缘,命中注定要长生不老。你如果愿意跟随我们一同采药,我们就告诉你长生不老之方。”吕恭一听这话,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当即恭恭敬敬地向仙人们施礼道:“我今天能巧遇仙人,实乃三生有幸,不过我担心我生性愚笨,不配接受你们的道术。如果你们真的肯传授给我道术,我下辈子也感恩不尽。”说罢,他便随仙人采药而去。两天之后,仙人们果真传授给了吕恭长生不老的秘方,然后对他说:“现在你已有了长寿的秘方,可以回家去了。你虽然只跟了我们两天,但是这两天相当人间的二百年。”说罢,仙人升腾而去,吕恭回归故乡。吕恭回家一看,家乡已面目全非了,只见满目旷野,昔日的家园早已荡然无存,他的子孙也杳无踪迹了。好不容易他才找到了家乡已隔了数辈的赵光辅。赵光辅不认识吕恭,便叫来了许多乡民,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吕恭:“你的家在哪里?你是从那里来的?”吕恭无从作答。最后还是赵光辅说道:“我常听我的长辈们讲起,这里从前有个叫吕恭的人,带着一个家奴和一个婢女上山采药,不知怎么一直没有回来,家里人找了很久也不曾找到,就以为他们是叫豺狼虎豹之类的野兽吃了。从那时起到现在,大约有二百多年了。你问的难道就是这件事吗?”赵光辅见对方的眼中闪出兴奋的光采,便继续说道:“吕恭的后代有位叫吕习的,住在城东北十里的地方,是位道士,周围的人都很尊敬他,乐于侍奉他,你去找他吧。”吕恭谢过赵光辅,依照他所说的地址,叩响了吕习的家门。吕习的一个家人问吕恭:“你是谁?从哪里来?”吕恭答道:“这里就是我的家。很久很久以前,我上山采药,遇到了几位仙人,我就随他们去了。从那时起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是神仙叫我回家来的。”吕恭的这番话,被在屋中的吕习全都听到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辈时常提及的祖先竟然得道成仙,而且就站在自己的屋门前。吕习全家惊喜万分,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迎出了门外,冲着吕恭施礼道:“仙人,您可回来了!”说完,两眼流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吕恭在吕习家住了很长时间,把得道成仙的秘方传授给了吕习,然后飘然而去。当时,吕习已年届八旬,俨然一位老叟,服完吕恭留下的仙药,渐渐变成了一副孩童模样。他二百多岁时,到山中修道去了。吕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服食祖宗留下的仙药,没有一个老死的,全都得道为仙了。

沈建是丹阳人,他的上辈世代都做长史之官,唯独沈建却只对求仙问道感兴趣,丝毫不看重功名利禄,不肯为官。他曾经学过导引服食之术和返老还童之法。沈建还擅长治病,无论何人,患了什么疑难杂症,只要找到沈建,保证手到病除。因此,沈建成了远近闻名、万人仰慕的名人,甘愿侍奉他的就有上千家。有一天,沈建准备出门远游,行前,他将一名奴仆,一名婢女,以及一头驴和十只羊托付给一户人家代为照料,他在奴婢、驴和羊的口里各塞了一个药丸。诸事办妥,他指着人畜对主人说:“我的奴婢和牲畜就麻烦您照看了,他们只占您家的一些地方,饮食上您不必操心,我已安排好了。”说完就离去了。主人望着沈建远去的身影,心中很奇怪:“这个人真不像话,他托我照料的人和牲畜一共有十三个,却连一点钱都不留,这该如何是好呢?”主人尽管心中不快,却还是尽职尽责地照顾他们。他先给两个奴婢端来饭食,谁知奴婢闻到饭食的气味,差点呕吐出来,谁也不愿碰饭一下。主人只好收拾餐具,转身去给驴、羊喂草料,可是驴和羊同样不肯张口,纷纷调过头去,仿佛是在躲避饲料。主人再去喂它们,它们做出要顶人的样子,主人不禁大惊失色。转眼一百多天过去了,奴婢和牲畜没有吃任何东西。主人细细一瞧,心中奇怪,奴婢二人个个面色红润,身体健壮,气色比刚来时还要好;再看牲畜,驴儿毛顺膘肥,羊儿壮硕结实,个个都像吃了上等饲料一样,活泼可爱。又过了三年,沈建回来了。他感谢了主人的照顾,在奴婢、驴羊的嘴里又各塞入一枚药丸,于是奴婢、驴羊又像从前一样,知道吃喝了。从这时起,沈建便开始避谷,不食人间烟火了。他的身体非常轻盈,可以飘浮在空中,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他就这样生活了三百年,然后就踪影皆无,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华子期是淮南人,跟随禄里先生学习道术。禄里先生传授给他隐仙灵宝之方。这个仙方分为三种,一种叫《伊洛飞龟秩》,一种叫《伯禹正机》,第三种叫《平衡方》。华子期按照这三种药方配制了仙药,服下之后,竟一天比一天年轻起来,同时他还能一天走五百里路,能力举千斤。华子期在一年里要改变十二次模样。后来,他得道成仙,隐身而去了。

乐子长是齐国人,从小时起就喜好研究道术,长大后到了霍林山,在那里遇到仙人。仙人见他诚心求道,便告诉了他得道的仙方———将胡麻粉和赤松散合在一起服下。仙人告诉他道:“我这种药,蛇吃了立刻变成龙,人吃了当即返老还童。它的功效还多得很哩,它可使人腾云驾雾,也可改变人的形体和容貌,令人气血充足,精力旺盛,长生不死,颐养天年。你若吃了这种药,便可安然地度过今生了。”乐子长听罢,连忙服下仙药。果如仙人所言,乐子长身轻体健,面色红润,都一百八十岁了,看上去还像个少女。他的妻子儿女共九人,都服用了这种仙药,结果是年龄大的返老还童,年纪轻的永不衰老。后来,他们举家涉海登上劳盛山,在那里修道成仙了。

卫叔卿是汉代中山郡人,中山郡即今河北省唐县及定县一带。他因服食云母而修炼成仙。汉武帝元凤(即元封,前109年)二年八月壬长这天,汉武帝正在宫殿上休息,忽然看到一个人,他驾着浮云乘着白鹿而来,停在殿前。武帝大吃一惊,忙问:“来者何人?”来人回答说:“是我,中山郡的卫叔卿。”武帝又问:“中山是我的属地,你难道不是我的臣民吗?”听到这句傲慢的话,来者脸上顿时一沉,没有答话,调转身,骑上白鹿,驾起云朵,转瞬不见了。汉武帝见驾云之人忽然消逝,自忖得罪了仙人,心中懊悔不已。于是立刻派遣大臣梁伯之为使者,命令他无论如何也要到中山郡把卫叔卿找回来。梁伯之奉旨前往中山,但是他遍寻卫叔卿不着,只找到了他的儿子卫度世。于是他便把卫度世带回宫中交差。汉武帝问卫度世:“请你告诉我你的父亲现在何方?”卫度世答道:“我的父亲从小就喜好求仙问道,服食仙药,修炼身体,他潜心修道长达八十多年,越来越年轻。有一天他离我而去,临行前对我说他要去华山修炼。从那时起到现在,有四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他也一直没有回家。”武帝求见仙人心切,马上命令梁伯之与卫度世去华山寻访卫叔卿。二人不日来到华山脚下,却因连日倾盆大雨而滞留下来,无法上山,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卫度世便对梁伯之说:“难道我父亲不愿意我带陌生人去见他吗?那就让我独自上山去找吧。”于是度世斋戒沐浴,准备上山。连日的降雨竟一下子停了。卫度世爬到山顶,看见不远处卫叔卿和几个人正在一块大山石上玩耍。尽管有四十多年未曾见面,可卫度世见父亲仍和以前一样年轻。卫度世见父亲坐在一张白玉床上,上有紫云覆盖,周围祥气环绕,几个仙童手持旗幢侍立在其身后。度世连忙走上前去,向父亲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卫叔卿问:“你来做什么?”卫度世答道:“武帝为那天没有礼遇您结果错过了向您讨教的好机会而后悔不已,他特意派遣了一位使者和我一起来找你,请您再度光临汉宫,武帝要当面向您请教。”卫叔卿说:“上次我是奉了太上老君之命,前去警告汉武帝将要发生大灾大难的日期,并传授给他消灾避难的方法,以延续国家的命运,保住他的君主的地位。谁知他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居然不把我这个神仙放在眼里,竟敢让我做他的臣下,这种人不配接受我的指点,所以我什么话也没对他说,不辞而别了。现在我要与中黄太一仙人共同商议人间王朝的兴亡更迭之事,没时间再去见什么皇帝了。”卫度世见父亲主意已定,不便再坚持,便道:“请问父亲,刚才与您一起下棋的是谁呀?”卫叔卿答道:“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同为天上仙人,他们是洪崖先生、许由、巢父、王子晋、薛容。现在,人世间马上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灾难,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事情即将发生。数百年之后,将土灭金亡,以土德兴旺的卯金刀刘家王朝必然灭亡,能施行仁政的国君将出现,时间在壬辰那一年,为了使你不受即将发生的灾祸的伤害,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修道成仙的方法。你赶快回家,我在咱家房舍西北角的大柱子下面埋着一种可使人成仙的药,你把它取出来,服下后便可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了。那时,你就驾一朵彩云来找我,不要再去做什么汉朝的臣民。”卫度世听罢,朝父亲深施一礼,随即辞别而去。在家里的柱子下面,他果然挖出一只玉匣,打开玉匣一看,见里面放着药方和飞仙香,飞仙香就是五色云母。卫度世服下后果然得道成仙了。他又将此法告诉了梁伯之,两人成仙后都驾祥云去找卫叔卿。他们没有把这个方法告诉汉武帝。

魏伯阳是吴国人,他出身豪门大户,祖上皆为朝廷命官,可是他自小就喜欢研究仙道之术,不愿意像长辈那样入朝做官。他平时在家什么事也不做,只是修身养性,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经过刻苦修炼,已经得道为仙了。一天,魏伯阳带着三名弟子进山制做仙丹。仙丹做成了,魏伯阳知道弟子中有心不诚的,便想在服仙丹之前试一试弟子们的诚意。他说:“咱们现在终于炼制好仙丹了,但是它是否灵验,还不得而知。我看不妨先让一条狗代为品尝,如果狗服食之后能够飞升,就证明仙丹名符其实;如果狗吃罢倒地身亡,则证明仙丹是毒丹,无法食用。你们看如何?”众弟子点头称是。魏伯阳在入山炼药时,特意牵来一只白色的狗,又拿来数粒有毒的丹药,这种丹药炼制的火候不足,也未揉合均匀,所以有毒,服食之后会引起休克,看上去像死了一样。伯阳将一粒毒丸塞入白狗嘴里,狗当即口吐白沫,倒地身亡。伯阳故作惊讶:“咱们炼制仙丹恐怕没有成功,你们看,狗吃了之后立刻死去,怕是咱们炼丹之举违背了神明之意,如果坚持吃的话,咱们的命运恐怕也会和这只狗一样。你们说,咱们该怎么办呢?”弟子们说:“先生,您吃不吃这丹药呢?”伯阳说:“我是个违背世俗之人,辞别了家人跑到山中炼制丹药,如果我求不到成仙之道,我也就不准备回家去了。我早已视死如归,现在我就把这药丸吃下去。”话音未落,伯阳已捏起一粒药丸塞入口中,药刚入嘴里,伯阳便倒在地上,气绝身亡。伯阳一死,他的弟子们吓坏了,三人面面相觑,过了半天才说:“咱们跟随先生入山炼丹,是为了求得长生不死之药,谁知先生吃了药就死了,咱们可怎么办呀?”三个弟子愣愣地望着魏伯阳的尸体,不知所措。忽然,其中一个弟子说:“我们的老师不是一般的人,他岂能只因服一粒丹药就死去呢?其中必有缘故。我也豁出去了,吃一粒试试。”说罢,他也吃了一粒药,结果同样中毒身死。其余的两个弟子此时吓得魂飞天外,他们说:“咱们炼丹是求永生,现在是服药即死,这药还有什么用处?如果不吃此药,你我还可在这世上活数十年,咱俩谁也别吃这种药了。”说罢二人转身下山,去为故去的师徒二人寻找棺材去了。这一切,魏伯阳全都看在眼里,他见二个弟子走远之后,便一跃而起,将他自己所服的药丸塞入死去的弟子和白犬口中。须臾,弟子和白犬都苏醒过来,不久即活跃如初了。那位敢效法魏伯阳而服丹药的弟子姓虞,他后来得道成仙,随魏伯阳一起升天而去。行前,适逢有人进山伐木,魏伯阳便写了一封书信,将这次炼丹的前前后后叙说了一遍,请伐木人带回乡里,交给那两位弟子。弟子二人看罢书信,懊悔不已,再回到山中想找师傅,已是人去山空了。魏伯阳著了一本《参同契》,将世上事物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以阐述事理。《参同契》共三卷,它的理论好像是在诠解《周易》,其实它的真实目的是通过《易经》中六爻(姚)相交成象的道理,论述炼制仙丹的方法。而有些儒生不知道神仙之事,便妄将此书以阴阳八卦的理论加以注释,殊不知此举乃极大地背离了作者的本意。15

沈羲是吴郡人,听说蜀地乃有道之人聚居之地,便来此求仙问道。他生性善良忠厚,没有学到炼丹求仙的方法,只学到了医治百病的本领。有了治病的本领之后,沈羲便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治病,但是他自己不晓得服食仙丹妙药。百姓对他的做法感恩戴德,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件事很快被上天知道了,天神甚为沈羲的义举而感动,于是便决定使沈羲得道成仙。一天,沈羲与妻子贾氏坐着车,前往儿媳卓孔宁家,正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方大路上车尘滚滚。沈羲大吃一惊,忙仔细观瞧,只见道旁停着三驾车,令人惊奇的是,驾车的尽是奇怪的动物:白鹿、青龙和白虎各驾一车。每辆车后面都有数十名侍从,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色衣服,手持仪仗,腰挎宝剑,威风凛凛,再配上异兽驾的车,在大道上可谓是神气十足。及双方相遇,对方车队中走下一人,来到沈羲面前,问道:“请问你见到沈道士没有?”沈羲被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愣了,说:“不知谁是沈道士呀。”那人说:“是沈羲。”沈羲更是惊愕万分,他想不出自己不认识对方,对方何以知道自己的名字,他答道:“我就是沈羲,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对方向沈羲微微一笑,说:“沈羲,你长期以来诚心为百姓治病,为保障百姓的健康立了大功,同时你心中一直想要求仙访道,你的行动感动了天神。我们考察了从你幼年到现在的所有表现,没有发现你有任何过失。你命中注定寿命不长,而且不久即将死去。黄帝和太上老君很怜悯你,今番特意要我们下到凡间迎接你成仙。你看,那乘白鹿车的,是侍郎薄延;那位乘青龙车的,是专门管超度凡人使之成仙的司马生;那位乘白虎车的,是迎宾使者徐福。”沈羲听到这里,激动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神仙会主动请他得道升天。这时,从三辆车上走下三位仙人,即薄延、司马生和徐福,他们身穿由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服,手执符节,来到沈羲面前。他们递给沈羲一块白玉板,上面有青玉划分的界限和用红玉书写的文字。沈羲赶忙跪倒叩头,感谢仙人赐福,他接过玉板一看,上面写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仙人对沈羲说:“奉天神旨意,现拜你为碧落侍郎,你从此将主管吴越之地百姓的生死。”言罢,仙人便把沈羲和夫人贾氏迎上车,升天而去。这一幕情景,在田地里耕种的人们看得一清二楚,大家都莫名其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当他们望着远去的仙人发愣时,一阵浓雾瞬间将他们吞没了。后来,浓雾散去,人们发现自己已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茫然间,有人看见稻田里有耕牛正在吃草,再一细看,牛原来是沈羲家的,于是急忙跑到他家去报信。沈羲的家人及弟子听后大惊失色,认为一定是妖魔鬼怪将沈羲拐跑了,藏在了山谷里,于是所有的人都去寻找沈羲,在附近百里之内的范围里仔细搜寻了一遍,结果是一无所获。光阴荏苒,一晃四百年过去了,得道成仙的沈羲忽然回到家乡寻找自己的后代。经过一番推寻,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叫沈怀喜的,是他不知隔了多少代的后裔。沈怀喜告诉沈羲:“我听我的祖辈告诉我,说沈家有一位祖先得道成仙,升天去了。可是他们谁也未见祖先的模样,不想今天我有幸遇到仙祖还家。”沈羲找到了后代,也是十分高兴,他在怀喜家住了数十天,把当时升天后的情景细说了一遍。原来那天到达天宫后,沈羲被告知暂不能见天尊,只能先拜见太上老君。他来到老君的住处,只见老君面东而坐,他刚要下跪施礼,老君的侍从连忙告诉他不要惊动老君,让他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候。沈羲坐在那里,举目四望,只见宫殿里云气缭绕,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这些绚丽夺目的颜色非常美丽,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在宫殿内侍奉的人有好几百人,多为妙龄少女,偶尔可见到几个男童。大殿前庭院深深,甚为广阔,其间生长着挂着珍珠和美玉的树木,金枝玉叶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树间灵草丛生,蓬勃茂盛。云中的苍龙不时盘桓在树间,林中的猛虎时常发出阵阵长啸,它们的出现,使宫殿避去妖邪之气。还有一阵阵清脆的如同铜铁相击的声间悠悠传来,不知源自何物。在宫殿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许多记载神秘符号的符书,使宫墙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沈羲看完四周的景致,又端祥起太上老君的形象。只见老君身材魁伟,高约一丈,长发披肩,身穿一件宽大的衣服。他的头及脖项闪出万道金光。这时,有位妙龄少女手托金盘玉杯走到沈羲夫妻面前,说:“这杯子里是神丹,吃了它即可长生不死。”沈羲夫妻各取一勺服下,谢了仙女,仙女又给了他们两粒大如鸡蛋的大枣和五寸厚的肉脯,等他们吃完后,便对沈羲说:“你们先回到地上,继续为百姓治病。你们现在已是得道的仙人了,如果想再上天,就将这道神符挂在竹竿的顶端,届时我会来接你们的。”说罢,仙女交给沈羲一道神符和一张仙方,然后向二人吹了一口仙气,沈羲夫妻仿佛进入了梦乡。待他们醒来,已经到了地上。他们只在天上待了一会儿,地上已过了四百年。从此,沈羲继续尽心尽力给人们治病,许多人拜他为师,学得了治病的本领。

陈安世是京兆人,京兆在今陕西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他是灌叔平的门客。陈安世禀性仁爱慈善,在路上行走时,若看见前方有鸟兽,即躲到路边避让,不敢使鸟兽受惊。他一生没有杀过生,心地十分善良。在他三十岁时,他的主人灌叔平开始喜欢神道之术。一天,有两位仙人装扮成书生的模样到叔平的家里,邀叔平一同外出游玩,想以此观察叔平的诚意,而叔平丝毫没有看出身边的二位书生是仙人装扮的,没过几天他就懈怠下来,二位仙人见状,决定再试一试。这天,叔平在家中与妻子正在做美味佳肴,忽闻有人敲门,便让陈安世出去看看。原来敲门者正是二个装成书生的仙人,他们问陈安世:“请问叔平在家吗?”安世答道:“在,请您稍停片刻,我进去禀告一声。”叔平听说那两个书生来了,忙起身出去迎接。这时,他的妻子叫住他:“那两个穷酸书生又来啦,他们又是来白吃白喝的,咱们别做施舍之人,叫他们走。”叔平听罢,便叫陈安世出去告诉二位书生,说他不在家。两位仙人听完陈安世的答复,问道:“刚才你说你家主人在家,这会儿又说不在,这是为何?”陈安世只好如实相告:“是主人要我这样说让你们走的。”二位仙人心中对陈安世的诚实大加赞许,相视一下,说:“灌叔平多年来辛勤求仙问道,今天神仙送上门来,他反而把我们拒之门外。他无缘得道成仙,是因为他对神仙太无诚意,这次他功败垂成,是其咎自由取。”紧接着他们又问陈安世:“你是否喜好游戏玩乐?”陈安世答:“我不喜好这些。”神仙又说:“那你愿不愿意得道成仙呢?”陈安世忙说:“愿意。可是我无缘与神仙交往,无法得到成仙之术。”仙人相对一笑,说:“如果你真好道,那么你明天一早到路北的大树底下等我们,我们告诉你得道之法。”第二天一大早,陈安世来到路北的大树下面,等待二位书生的到来。可是他从日出等到日落,也不见二人的影子,眼看夕阳西下,他就要回家,说:“唉!那两位书生一定在欺骗我。。”谁料话音刚落,耳边忽然响起两位书生的声音:“陈安世,你为什么来晚啦?”陈安世大吃一惊,说:“我一大早就来等你们了,可是没有见到你们的踪影。”书生说:“我们早就来了,就端坐在你的旁边。”陈安世现在明白了,那两位书生原来是神仙装扮的。这时,仙人又说:“你如有诚意,明天一早还来这里等我们。”第二天一早,陈安世早早便来了,可是仍是终日不见仙人身影。如此三天,陈安世每天早早来此等候。三天过去了,仙人找到陈安世,说:“我们反复考验了你的诚心,认为你确能修道成仙,现在我给你两丸仙药,你吃下后回家。记住,别再吃任何食物,还要到另一个房间去歇息。”陈安世谢过仙人的指教,回去另找一个房屋住下了。二位仙人经常来找陈安世交谈,而且是来无影去无踪。灌叔平感到很奇怪,他问陈安世:“你独处一室,为什么在你的屋子里常听见有人说话,我进去一看又只有你一个人呢?”陈安世答道:“那是我在自言自语。”久而久之,灌叔平渐渐发现了异常之处,他见安世从来不吃饭,只喝水,歇息的地方也经常变换,心中明白了陈安世不是平常之人,而是一位神仙。他自知自己错过了仙人的帮助,悔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慨叹道:“能否得道,是否能成为圣贤之人,不在于年龄大小。父母虽然生养了我,可是没有仙人的传授,我无法获得永生。谁先得道成仙,谁就应为老师。”于是他找到陈安世,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人,把陈安世看成门客,而是对安世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师礼,恳求陈安世传授修道之法,为他清洁房屋,打扫庭院。后来陈安世修道成功,在一个白天飞升上天,为仙去了。行前,他把修道成仙的方法告诉了灌叔平,灌叔平按照此法修炼,也成了神仙。

李八伯是蜀人。蜀人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只是历代都见过他。有人计算过,从见到他那天起到当时,他活了至少八百岁,所以百姓都称他为李八百,谐音为李八伯。他行踪飘忽,居无定所,或隐居山林,或栖身集市。他得知汉中有个叫唐公窻的,有心修道,却苦于无高人指点,因此他决定前往汉中,引导唐公窻入道成仙。在传道之前,他决定先试探一下唐公窻的诚意,看看其决心如何。于是,他打扮成一个穷人去唐公窻家作雇工。唐公窻不知李八伯的底细。李八伯干起活来十分卖力,故颇得唐公窻的喜爱赏识。后来,李八伯装出重病缠身、即将死去的样子,唐公窻见状,焦急万分,他立即请来郎中为李八伯诊治,又忙着为他买药、配药。为了治病,唐公窻花费了数十万钱,可他一点也不心疼,毫无嫌弃之意,只是替李八伯的病体感到担忧。紧接着,李八伯浑身又生起了恶疮,伤口溃烂流脓,发出阵阵恶臭,甭说凑近闻了,就是在近处站上一会儿,也感到气味难闻,不可忍受。唐公窻见李八伯病情恶化,十分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你为我家辛勤劳动了数年,我们非常感谢你。而今你身染重病,生命垂危,我为了使你早日痊??,不惜以重金相聘名医来家诊治,孰料你的病情每况愈下,这叫我怎么办呢?”李八伯满脸痛苦,道:“你别太着急,我的病可以治好,只是不能用普通的疗法。治我的病,必须让人用舌头舔我的疮口,方可治??。”公窻听了,将信将疑,忙叫来三位婢女舔李八伯的伤口。婢女们舔了一阵,李八伯又说:“她们是舔不好我的疮口的,只有你亲自舔,我才能痊??。”唐公窻为了能使李八伯早日康复,忍着冲天的臭气,亲自舔了疮口。谁知李八伯一心想考验公窻的诚意,他见公窻舔毕,又说:“光你舔还不行,你还要让你妻子舔我的疮,我才会康复。”唐公窻二话没说,当即让妻子舔了一遍。然后,李八伯又道:“现在我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但还需要三十斛(胡,斛是古代的一种量器,当时一斛约合十斗)美酒给我洗个澡,这样才能彻底治好。”于是唐公窻马上让人准备了三十斛美酒,倒在大盆里,请李八伯入浴。洗罢澡,李八伯身上的恶疮全部消失了,肌肤光若凝脂,连一点疤痕都未留下。这时,他才对唐公窻说:“实不相瞒,我不是雇工,我是一位仙人,到这里来是专为点化你成仙的。经过多番考察,我认为你有一颗赤诚、善良之心,确是可造之材。现在,我就把得道成仙的秘诀全部告诉你。”说罢,李八伯让唐公窻夫妇及为他舔疮的三名婢女来到大盆边,让他们在他刚沐浴过的酒中洗浴。浴毕,公窻等人感到***,轻快舒展。这时,李八伯拿出一卷《丹经》,交给唐公窻。公窻拿过经卷,到云台山里制做丹药。他们服罢丹药,直上青天,成仙而去。唐公窻成仙之处,就在汉中。李八伯的事迹后代流传甚广。唐朝时,他被赐号“紫阳真人”。唐代诗人符载在《八百洞》诗中写道:“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再到后来,李八伯的名字成了仙人的通称。

李阿是蜀地人,蜀人累世都见过他,无论是哪一代人见到他,他总是那副样子,一点也不显衰老。李阿经常在成都的集市上乞讨,每当讨到钱财,他总是毫无保留地送给贫苦百姓。他每到天黑时便离去,第二天早晨又出现在集市上,所以百姓们谁也不知道他住在何处。有人问他以前的事,他总是避而不答。虽然他对往事缄口不谈,但是他的周围却总是围着一群人。原来李阿有一个绝招———以脸色占卜:如果他的脸色轻松愉快,就表现万事皆吉,一切顺利;如果他显出痛苦不堪的样子,则预示上天将降大难,灾祸将临头;假如他双目微合,嘴角带出一丝笑意,那么人们一定会遇到喜庆之事;若听到他发出轻微的叹息声,则是忧患之事将至的预兆。李阿的面容变化,准确地预示着不同事情的发生。由于此举甚为灵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也使许多人想跟他学些法术,古强即是其中之一。古强认定李阿是位得道的仙人,便时常追随左右,耐心待奉李阿,想跟李阿一起去其居住的地方,李阿遂带古强来到青城山。青城山在今四川灌县西南,又叫赤城山。道家以此为第五洞天,山上有清泉蜿蜒而下。青城山也是绵延千里的岷山山脉的第一座山峰。在青城山上过了一夜之后,古强又提出跟随李阿一起外出云游,李阿答应了。可是古强身无道术,乃凡夫俗子,害怕遇到虎狼的侵害,便随身带了一把从他父亲那里拿来的长刀,用以防身自卫。李阿看见古强身佩刀剑,非常生气,说:“你与我一同上路,难道还惧怕虎狼吗?”说罢便走上前去,一把夺过古强的刀,用力剁向山石,只听一声脆响,刀已断成两截。古强看状,嘴上没敢说什么,心里却为失去长刀而深感痛心。到了早晨,古强跟随李阿一同外出,由于他心里一直在想着那把刀,所以一言不发。李阿一见,心中便明白了八九,问道:“你是不是在为那把刀发愁啊?”古强答道:“实不相瞒,刀是我父亲的,我怕我父亲知道后会生气。”于是李阿拿出那把断刀,用双手握住使劲砸向地面,瞬间,断刀又复原了。他把刀还给了古强,然后二人回返成都。在回去的路上,他们看见一辆马车飞快地驶来。就在马车朝他们奔驰而来的一霎那,李阿忽然把腿伸向了车轮下,车轮飞快地碾过他的小腿,一下子就把小腿骨压折了。古强被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他望着昏死过去的李阿,竟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是没过多久,李阿慢慢睁开眼睛,坐起身,用手轻轻***了伤处片刻,伤处居然完好如初,丝毫不影响行路。古强见了这般道术,暗中钦佩不已。当年,古强年方十八,正在年轻,李阿看上去像五十岁的人。若干年后,古强年已八旬,老态龙钟了,李阿却还像以前一样,没有一点衰老的样子。后来李阿告诉别人说,昆仑山上的神仙在召唤他,他应当到那里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王远,字方平,汉代东海郡人。东海郡即今山东省郯(谈)城县一带。曾被推举为孝廉。孝廉是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即孝子,廉为廉明之士。后升为郎中令,逐渐又升为中散大夫。王远学识渊博,精通《五经》,对天文学、谶纬以及《河图》、《洛书》等谶纬之书也有较深的研究。他对天下的兴衰变化,九州方圆之内的吉凶祸福,均能先知先觉,了如指掌。后来,他辞去官职,入山潜心修道。过了若干年,他终于修成道业。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年在位)听说此事,很想请他入朝为官,可是经过多次征召,王远就是不去。桓帝于是派郡守让人驾车去王远家,硬是把他强行接进了京师。桓帝召见他时,他低着头,缄口不语。后来他在皇宫的大门上提笔写了四百多字,内容是讲述未来的事。桓帝见了,很不高兴,忙叫人用刀把字迹刮去。可是这些字皆入木三分,刚刮去一层,里面又显出一层,弄得桓帝毫无办法。王远没有子孙后代,乡里的人们一代传一代供养着他。同郡有个叫陈耽的太尉,特意在自己的太尉府中为王平修建了一间道室,请王平居住。陈耽天天都恭恭敬敬地侍奉王远。可是他从来不提向王远学习修身养性的事,只是请求王远保佑他阖家平安,使他家幸福和睦。王远在陈耽家住了四十多年。在这期间,陈家一直太平无事,包括奴婢在内,没有人患疾病,也没有人故去;陈家的六畜繁衍不息,收成蚕业成倍增长,陈耽也官运亨通。忽有一日,王远对陈耽说:“我在凡间的气数已尽,即将离开这里,不再住在你家了。明天中午我将动身启程。”到了第二天中午,王远死了。陈耽知道他已修道成仙,真身已飞上了天空,而非真的死去,所以不敢贸然将他埋葬,只是眼泪纵横,痛哭道:“先生离我远去了,我将依靠谁赐给我平安和幸福呢?”哭罢,陈耽准备了一口棺材,一边焚香,一边从床上把王远的尸身抬入棺内,随后取了些王远生前穿的衣服一同入殓。到了第三天夜里,王远的尸身忽然不见了。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衣服、帽子完好无缺地留在棺内,连衣带都没有解开过,而他的尸体却不翼而飞,像是蛇蜕皮后悄然溜走一样。王远死后一百多天,陈耽也去世了。有人说他得了王远的道术,肉身死去,真身脱壳而出;也有人说王远早就预知陈耽的死期将至,却无法挽救,所以就假托自己身亡而远去他方。王远自从在陈耽处假托亡故之后,便去了括苍山。括苍山在今浙江省东部,由于山上长满了括树,将山体披上了苍翠的衣裳,所以被称为括苍山。在他去的路上,经过吴县,便住在位于胥门附近的蔡经家。胥门即今江苏苏州城西门的名字。蔡经是城中的一个普通百姓,但是他生来长着一副仙人的骨架。王远一看,便知此人可以得道成仙。所以他才选中了蔡经家为落脚点。王远见到蔡经,单刀直入地说:“我是天上的神仙,路过此地,见你有得道成仙的骨相。我本想超度你成仙,让你到天上谋个官职。但是以前你太年轻,不懂得修身养性之道,而今你身上道气太少,凡气太多,无法升上天界。看来只有将你的凡身***开来,方能使你得道升天。在你身体***开的一瞬间,你将感到巨大的痛苦,就好像一个人从狗洞里钻过去一样。”蔡经听罢,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王远向蔡经传授了得道的秘要,然后告辞而去。王远走后,蔡经忽然觉得身体燥热难忍,像是在火堆里灼烧一样。于是他便按照王远的吩咐,让家人赶忙打水往他身上浇,水泼到他身上,就好比泼到滚烫的岩石上,顿时冒出一股蒸气。就这样,连续高烧三天三夜,再看蔡经,早已瘦骨嶙峋,只剩皮包骨了。家人忙把蔡经扶进层,让他躺在床上,用被子盖好。忽然,蔡经不翼而飞,瞬间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了。人们前掀开被子,只见一张完整的人皮剩在床上,蔡经的身体已像金蝉脱壳一般,飞到天上成仙去了。十多年后,蔡经又回到家中。家人怔了半天,方才认出是离家十余年的蔡经。他离家时骨瘦如柴,十分苍老,而今身强体壮,一头黑发,像个小伙子。蔡经对家人说:“七月七日,度我升天的王仙人将来咱家。到那天你们要准备数百斛饮食,以供随行而来的官员食用。”到了七月七日,蔡经一家向邻居借了许多锅碗瓢盆,做了很多饭菜,整整齐齐地放置在当院。时候不大,方平果然来了。人还未到,车马及鼓乐之声已远远地传来。蔡家及邻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惊异地跑出来观看,却不知鼓乐之声来自何方。不久,人们看到王远一行从天上缓缓地向下降。这下,人们都看清了王远的模样。只见他头戴远游冠,身穿朱红色的袍服,束袍的大带和衣服上绣着威风凛凛的虎头,肩头斜挎着五色缓带,腰间佩着一口宝剑。王远面色微黄,长着几根稀疏的胡须,身材匀称,中等个儿,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他乘坐的车上点缀着五彩缤纷的鸟羽,驾车的是五条龙,龙的颜色各异,色彩斑斓。在他的前后左右,有许多侍从,举着各式旗帜,前呼后拥。整个场面甚为壮观,这阵势,好像是大将军即将出征。王远随身带来十二只玉壶,全都用蜡和蜜浆封住了口。吹彭手全都骑龙驾麟,神气十足,从天而降而不是从路上来。王远等人降落地面后,其他随行人等全都隐去身形,只有王远端坐在蔡经家里。过了一会儿,蔡经把父母兄弟等一一引见给王远。见过之后,王远派人去请麻姑,蔡经不知道麻姑是哪家仙人。正疑惑间,只听王远对手下人说:“你去请麻姑,就说我王远对她十分敬重。我很久没有到民间来了,这次我来到蔡经家中,不知麻姑能否赏光来此一聚?”不久,派去的人回来了。蔡经忽然听到使者的声音,可是左右观瞧,就是见不到使者的身影。只听那使者对王远道:“麻姑对我说,她给您行礼了,她与大仙已有五百多年未曾见面,她与他尊卑有序,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今番蒙大仙盛情邀请,她定前去拜见。现在她正奉天命暂往蓬莱,听到差人相请,她从蓬莱回来后立刻去到您那里。她叫我先回来告诉大仙,希望他暂时不要离开。”约莫过了两个时辰,麻姑果然从天上飘然而下。麻姑来时,也是人喊马嘶,鼓乐齐鸣,只是随从的人数是王远的一半。蔡经一家人仰望着这位从天上飘然而下的仙女,嘴里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只见麻姑果然不同于一般女子。她年轻貌美,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她的一头乌发像瀑布般直泻腰际,在头顶上还盘了一个发髻。她的衣裳十分华丽,虽然不是珍奇锦缎,但却光彩照人,尤其是绣在衣服上的五彩花纹,更为她平添了几分俏丽。麻姑穿的衣服,从质地到图案,都是人间所没有的,蔡经一家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所见的一切。麻姑进了蔡经家,拜见了王远,王远连忙起身还礼。两人坐定后,蔡经便召唤厨师摆上酒宴,盛酒菜的杯盘全是用金银珠玉制成的,豪华无比。食物也与众不同,大多是各类花卉果品,居室内外香气四溢,王远拿起一块肉干,掰开,分一半给麻姑。麻姑边吃边说:“自从我与大仙你交往以来,已看到过东海三次变成桑田。刚才我去了蓬莱,见到那里的水比以往更浅,差不多只有平时的一半,是不是东海又要变成陆地或丘陵了呢?”王远笑道:“圣人都已经说了,东海马上就要扬起灰尘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麻姑想见一见蔡经的母亲、妻子和其他家人。当时,正赶上蔡经的弟媳刚生完孩子,才休息了数十天。麻姑见她要起床相迎,忙说:“你躺在那里休息,不要起来。”说完,麻姑吩咐左右拿些米来撒在地上,以冲秽气,顷刻间,米粒全都变成了珍珠。王远在旁边看到了这一切,他笑着说:“麻姑真像个小姑娘,爱搞些小把戏。我老了,没心思玩你们这个年龄的人玩的玩艺儿了。”接着,王远对蔡经的家人说:“我准备送给你们一些美酒,这种酒是天宫里的厨师酿造的,味道醇厚,堪称绝世佳酿。但是这种酒不是凡人俗子所能喝的,因为喝了它,肠胃将被烧烂。你们在饮用时,要多兑些水。请你们不要见怪。”这时,差人把一升酒端上来,并在酒中掺了一斗水,分给蔡经的家人饮用。每人只喝了一升左右,就都醉倒了。过了许久,酒已全部喝光。王远告诉旁边的人:“不够可以再取些酒来。”说完,他拿出一千钱,派人到余杭姥那里买酒。不一会儿,买酒的人回来了,抱来一油囊酒,大约有五斗,并传余杭姥的话说:“地上的酒不如天上的香,恐怕不能满足诸位天尊的口味。”这时,蔡经忽然发现麻姑的手指又细又长,与人手不同,像鸟爪一样。他心中暗想:“麻姑的手指可真尖呀。我的后背发痒时,如果有麻姑的手指来搔痒,一定很舒服。”其实蔡经也就是在心里说了这么一番话,谁知早已被王远知道了。王远瞪了蔡经一眼,吩咐手下取来皮鞭,责令鞭打蔡经。蔡经忙问何故,王远说:“麻姑是天上闻名的仙人,你怎么可以想用她的手指去搔你的脊背呢?”蔡经听罢,顿时慌了手脚,忙向麻姑道歉。他感到奇怪的是,皮鞭抽在自己身上,竟找不到打鞭子的人。谁知他的这个想法也让王远知道了,王远说:“我的鞭子不是随便被人看到的。”蔡经有位邻居,姓陈,名字人们已经遗忘了,只知道他以前曾做过县尉,所以人们皆称之为陈县尉。陈县尉听说蔡经家里来了神仙,便敲蔡家的门,请求晋见神仙。见到王远后,陈县尉纳头便拜,王远问他想做什么,陈县尉说想跟王远学习修道成仙之术,并表示愿终生听从王远的役使,像蔡经那样。王远说:“请你站在阳光里,我看一下。”陈县尉站到院里,使光线照到自己身上。王远从他背后看了看,说:“唉!您心术不正,所以身影也歪,难以传授您仙道之法。我还是教您一些在地上行善的方法吧。”王远在临走时送给陈县尉一只小木箱,里面装有一道仙符和一块木牌,对陈县尉说:“我给你这些东西,虽然不能让你超度凡世,得道成仙,但是它能使你平安、舒适地度过今生,我保证你的寿命超过百岁。但是你要尽心尽力地帮助患病的人,为他们治病。凡是一息尚存的病人,只要他没有犯过罪,你便可为之治疗。治病时,你只须拿着这道神符去其家中,病人将自然痊愈。如果遇到病人被妖魔附体,用神符解决不了问题的话,你就举起这块木牌,它可驱使土地神前来拘收恶鬼。你要知道你所肩负的责任,随时根据病情考虑如何应用。”陈县尉自从接受了王远的教导后,果然热心为周围的患者治病,为他们消灾避邪。被他治好的人数以百计。陈县尉活了一百一十岁,也可算是长寿者了。他死后,其子孙也曾用神符和神牌为人消灾驱邪,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王远走后,蔡经家准备的那数百斛饭食也被吃得一干二净,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到有谁吃饭。蔡经的父母悄悄问道:“王仙人到底是什么神仙呀?他住在哪里?”蔡经说:“他平时住在昆仑山,时常来往于罗浮山(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之间,绵延百余里,有大小峰峦四百多个,景色秀丽。相传在罗山以西有座浮山,是蓬莱山的一部分,后来飘洋过海,来到此地,与罗山合为一体,所以叫做罗浮山。人们传说本书的著者葛洪即在罗浮山得到了成仙之术。罗浮山上有一座山洞,被道教列为第七洞天)和括苍山之间。这些山上都有他的行宫,富丽堂皇得像王宫一样。王远是天上的仙官,一日之内,他要从天到地往返好几次。地上的五岳,人们的生死,都要受王远的管制。王远一般在出行时,并不像今天这样有百官作陪,他只骑上一只***的麒麟,带上数十名随从而已。他每次出巡,都腾云驾雾,离地面数百丈高,参天大树,峰峦叠障,都在他的脚下。所到之处,不论是山神还是海神,都要出来行礼参拜。在这些参拜的神仙中,不乏那些得道千年的高人。”不久,蔡经也离家而去。若干年后,蔡经又暂时回家一次。王远曾写了一封书信给陈县尉,他的字迹相当潦草,写得松散而不整齐。在这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王远又叫方平,这次有了信,人们才知道这件事。陈家至今还保留着王远所赠之物———书信、神符和木牌,他们把这三样东西放在那只木箱中,珍贵地收藏着。

伯山甫是雍州人。壅州即今陕西、甘肃和青海省的额济纳一带。他在华山上精心修道,服食仙药,并时常回到故乡看望一下亲人。他二百多岁时,看上去还很年轻。伯山甫每到一户人家,都能准确地说出这户人家数代以来都做过哪些善事,或干过哪些坏事,他说的这些全都确有其事,就好像他曾经亲眼看见一样。他还擅长预言未来之事,他测算的吉凶,没有不灵验的。伯山甫见他的外甥女年老多病,便把自己调好的仙药给她吃。外甥女已七十高龄,服药后不久,逐渐返老还童,面如桃花,像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女。一天,汉皇的使者路过西河城东,看见不远处有个年轻女子正用棍子抽打一位老翁,老翁跪在地下甘心受杖。使者连忙跑过去,只见被打的老翁头发雪白,满脸皱纹,显得十分苍老。见这样一位老者跪在地上,任凭一个小女子击打,使者十分惊讶,便问女子为何打人。那女子答道:“这个老头是我的儿子。很久以前,我的舅舅伯山甫教给我一个长生不老的秘方。我感觉十分灵验,就想让我这儿子也服此仙药。谁知他就是不听,以致今日这般衰老。你看看,他哪里像是我的儿子呀,简直像我爷爷。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生气地用棍子打他。”见老翁跪在那里,一言不发,使者相信了女子所说的一切,接着又问:“你和你儿子今年有多大年纪了?”女子说:“我今年二百三十岁,他今年七十岁。”使者听罢,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个女子后来来到华山,修道成仙了。

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鲁国人,曾作过宋国大夫,最后死在楚国。故此,也有人说他是宋国人。墨子平素著书立论,主张兼受,非攻,崇尚贤明之政,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以及过分的厚葬,提倡薄葬、非乐。他的言论观点主要收入《墨子》一书,该书的大部分篇章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整理编纂的。他除了著书立说和周游各国进行政治活动外,还潜心研修道术。公输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人称鲁班。他来到楚国,当了楚王手下的一员战将。他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等器械,准备以此攻打宋国。就在楚国秣马厉兵之时,墨子得知了此事。他知道,以宋国的微弱军力来抵御楚国的精兵强将,无异于以卵击石,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去楚国游说一番,以打消楚王入侵的念头。于是,墨子即刻动身前往楚国。他一路风餐露宿,鞋磨破了,脚掌蹭出了血,他就撕下衣襟包扎一下,然后继续赶路。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奔波,他终于来到楚国,找到了公输班。墨子对公输班说:“你制造了云梯,准备用它攻打宋国,我请问你,我们宋国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有哪些地方得罪了楚国?况且,楚国土地广阔而人烟稀少,你们从本来就不多的人口中征召大量军队来攻打宋国,是牺牲不足来争夺有余,不是明智之举;宋国一向安分守己,没犯任何罪过,你们却要攻打宋国,这是不仁义的行为;你知道了你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却不向国王说明,是不忠心的表现;如果你向国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却得不到同意,那末你就称不上是个强者。”公输班说:“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可是我实在无法向国王说这番话呀。”墨子说:“这好办,请你带我面见国王,由我向他解释。”公输班答应了。墨子见到楚国国王,说:“有一个人,放着一辆雕饰得极为华贵、美丽的车子不要,却要去偷邻居家的一辆破烂不堪、无法使用的破车;宁可不要手头的绫罗绸缎,而去偷取邻居家的粗布破衣;不去吃肉饮酒,却要偷吃邻居家的酒糟、米糠等低劣食物。大王您说,这种人应该叫什么人?”楚王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此人一定得了疯病。”墨子说:“楚国地大物博,有云梦泽(即今湖南省益阳县、湘阴县以北,湖北省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的广大地区),全国上下不愁吃穿,麋鹿遍布全国,长江、汉水里的鱼鳖成群,物产丰富,可称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反观我们宋国,几乎穷到了极点,不但没有山鸡野兔,连水沟里的小鱼也没有。如果拿两国的财富相比较,就好像鸡鸭鱼肉比陈糠烂谷,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楚国拥有籹、梓、松、橡等上等树木,而宋国连几尺高的小树苗都不多见,论两国的力量,就好比锦缎之于短破的衣衫。我听说大王手下的官员在议论攻打宋国,这和我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楚王说:“你所说的我完全同意,可是公输班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他说以此攻宋,可大获全胜。”于是墨子再次找到公输班,看他如何攻宋。为了彻底说服公输班,墨子解下束衣的大带,摆成城墙的样子,摘下头巾,作为抵御的器械。二人就在桌案上演练起攻守之战。墨子一见云梯的模型,心中不禁暗自赞许公输班的智慧。只见云梯以一块巨大的木架为基座,下面***了六只轮子,木架之上安放两个可折叠的梯子,每个梯子有两丈多长,梯子之间有旋转的轴。云梯的四周用牛皮遮掩,里面可以埋伏士兵。将云梯推到城下后,两个折叠的梯子可以变成一支长梯,直伸到城头,梯中的战士则顺梯而上,攻敌破关。经过一番演练,墨子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云梯虽然是攻城的有利武器,可是墨子总可以化险为夷,并出奇制胜。最后,公输班的着术用尽,而墨子的守城本领还没有全使出。公输班沉默了半晌,说道:“虽然云梯战未能将你打挎,但是我仍然有办法取胜,只是这办法我不能告诉你。”墨子听罢,哈哈一笑,说:“我知道你将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出来。”楚王被两人的这番对话弄得摸不着头脑,忙问:“你们在说些什么呀?”墨子说:“公输班的意思很明显,他用云梯打不过我,就想就地把我杀了,他以为杀了我,宋军之中就没有人能破他这云梯战术了。其实,早在我来之前,我就把这套守城之法传授给了我的弟子禽滑厘以及他手下的三百名士兵,现在,他们正在宋城之上严阵以待。公输班就是杀了我,他在攻打宋国时也不会占上风的。”楚王听说宋军早有准备,再加上刚才被墨子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于是就打消了攻打宋国的念头。墨子在八十二岁时,有一天长叹一声:“这世上的事情我都看透了。荣华与官位不可长保,我可以把它付与流俗去享有,我将随赤松子仙人一起云游四方。”说完,他便辞退了所有的门客和弟子,独自入山修身养性,修炼道术去了,他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得道成仙。从这以后,人们在夜里经常能听到附近的山里面传来阵阵诵读道经的声音。墨子诵读完经书之后,便躺下休息。忽然,他发现有人轻轻地把衣服盖在他的身上,以免他受风着凉,他连忙起身,想看看是谁,可是周围只传来山林中的风声,什么人也没有。于是墨子决心一定要看看为自己盖衣裳的是谁。他假装睡下,过了一会儿,那人又来了,墨子倏地站起来,说道:“请问来者可是山岳里的神灵吗?或是超度凡人成仙的神人?请您稍停留片刻,我想向您讨教求仙之术。”来人果然是位神仙,他说:“你的品德至高无上,而且你潜心修道,用心专一,我这次就是特意来找你的,请问你有什么要求吗?”墨子说:“我希望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于是神人将仙书二十五卷赠与墨子,这些书是《素书》、《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等。神人对墨子说:“你与神仙很有缘分,加上你悟性甚高,非常聪明,所以你只须读这些书,不必拜师学道,读完这些书,你自会成仙。”说完,神仙化做一阵清风,转瞬便不见了。墨子望着神仙离去的地方,深施一礼,然后终日诵读仙书。他把读书的心得,汇集写成了五卷《五行记》。不久,墨子便成了地仙。后来,他躲避战国时期的纷争,就隐居不出了。到了汉武帝统治天下时,派遣使者杨辽,带着玉帛、宝玉以及大量金银,去礼聘墨子出山为官,墨子坚辞不受。人们见墨子此时依然身体健壮,面色红润,看上去也就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墨子谢绝了汉皇请他出山的要求,决定到名山大川去游历,仙踪不定。

刘政是沛国人,他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深知人生在世,享受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若想长生不老,青春永驻,还须求仙问道,修身养性,于是他谢绝了升官之路,潜心修炼道术。他不辞辛劳,遍访名山大川,拜谒各路名士,只要听说强于自己的,不论那人地位何等卑微,即使他是个家奴或门客,刘政也要亲自拜见,并像尊敬老师一样对待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政终于领悟了仙道之术,他精心研读了墨子的《五行记》,并服食了朱英丸。当他一百八十多岁时,看上去还像个童子。刘政的道术颇为高深。他喜好变化和隐去身形,他还能把一个人变成百人,把百人化作千人,把千人化作万人。他可以将浩浩荡荡的三军将士,倾刻间变为一片森林。他能把人变成鸟兽,又能将别人的东西偷走,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而又不被人们所察觉。他还会种植桃、李、杏、栗、枣等果树,树刚种下去,便立即开花结果,累累的果实或生吃,或拿到厨房去做熟,可供上百人食用。他能吹气为风,每当风起,地面飞沙走石,尘土遮天日。他用手随意一指屋舍庙宇、草木山林或各类器皿,这些东西便会被毁坏,而他再一指,它们又会完好如初,不留任何痕迹。他既可变成一位美女,也能变成一个木头人。他能在一天之间,走上千里路。他口含清水,喷将出去,则会化作一朵白云,升入天际。他张开双臂,随意挥动数下,空中便会弥漫起浓浓的雾气。他能将土壤堆积起来,形成一座高山,也能用手指在平地之上挖成一个深深的水潭。他能忽老忽少,或大或小,潜入水中而不湿衣,也能在水面上行走。他可以随时召集江河湖海里的鱼鳖、蛟龙、乌龟等来见,这些平时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听到刘政的召唤,竟会争先恐后爬上岸来。他还能口吐五色之气,弥漫方圆数十里,这些烟气袅袅上升,最后和天连在一起。他能轻松地上下跳跃,每次跳起,距地面都有数百丈高。后来有一天,他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人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孙博是河东人,有优秀的才能。擅长写作,写了一百多篇文章,能够诵读数十万字的经书。到了晚年,他开始研习道术,主要是学习墨子之术。学成之后,孙博的本领果然十分强大。他能使草木、金属、岩石等物燃起熊熊大火,强烈的火光能将方圆数十里照得通亮;他还能在自己身体中燃起火焰,然后从口中喷火,火一旦喷到大树或是杂草上,马上就将其烧成一片焦炭,如果孙博再用手一指,被烧毁的东西立刻又恢复原样;他也能够令三军将士各自烧成一团火焰。一天,有一个人把一个逃亡的家奴藏在军营之中。主人遍寻不着,只好请孙博帮助找寻。孙博听罢,微微一笑,对那个主人说:“我帮您在军营里放一把火,大火一起,你的家奴自然会逃出来,到那时,你再悄悄地捉拿他。”于是孙博从怀中掏出一粒红色的小丸,扔入军营。霎时间,军营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藏在军营里的家奴忍受不住烟薰火燎,果然逃了出来。主人见了,当即将其捉回家中。孙博这时又往火光中扔了一枚青丸,大火顿时熄灭,浓烟也随之消散。再看被火焰吞噬的房屋器物,刚才还是一片焦土,现在却依然如故,丝毫无损。孙博点的火很特别,别人用水浇,无论如何也泼不灭,只有他才能使之熄灭。他能够在波涛和烈焰中自由自在地行走。不仅自己不被火所烧,不为水所湿,而且还能使随行的数百人同避水火。他能让人站在水上不下沉,也能在水面上铺一领席,自己在席上端然稳坐,饮酒奏乐,并让人在席上跳舞,人们在草席上尽情欢乐,却沾不上一点水。人们有了疾病,都来找孙博医治,不用主诉病情,孙博只须用手一指,病即痊愈。孙博还善于隐身,遇到山间的悬崖峭壁或地上的巨石,他便隐于其中,起初还露出后背及双耳,过不久就全都隐去了。许久之后,他才从石壁中出来,好像刚才在石洞中休息一样。他能一次吞下数十把刀剑,他能穿墙透壁,往来自如,如有出入门洞一般。他能变镜为刀,也能变刀为镜,所变之物若无他的命令,可长时间不变形状。后来他在林虑山中服食仙丹,成仙而去。

人们不知道班孟是哪里人,有人说他是个女子。班孟能够终日在空中翱翔,也能隐去身形,端坐空中与人交谈。他还能钻入地下,每当这时,他先是双脚入地,渐渐地腰部和胸部沉到地里,最后,帽子和头巾也从地面消失了,班孟在地里可以待上很长时间。他还能用手指打井———只须在地面上轻轻一划,一眼水井即刻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便可汲上甘甜的井水。他一吸气,人家屋顶上的瓦片便会被吸入屋内。有一户人家,种植了桑树、果树数十棵,班孟施展法术,把这些树木全都聚在了一起,堆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十多天后,他向这些树轻轻吹了一口仙气,只见树全都各归本位,依旧郁郁葱葱,形同往常。他还能用嘴写字———将纸摊开,嘴里含满墨汁,然后将墨喷在纸上,于是满纸全都是工工整整的文字,细读起来,还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呢。多年之后,班孟炼制了仙丹,用酒服下,当时他已有四百多岁,可看上去仍然非常年轻。后来他到大治山中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玉子姓张名震(一说姓韦名震),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人,从小博学众家经典,满腹经纶。周幽王(宫涅,公元前781至前770年在位)执政时,曾召他入朝为官,他坚辞不从,并慨然叹道:“人活在世上,过一天少一天,离生越来越远,离死越来越近。如果只顾贪图荣华富贵,而不知修身养性的话,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因气血耗尽而死去。虽然王侯们享有高官厚禄,金银美玉堆积如山,但我看它们与尘土没有什么区别。只有修道成仙,超度尘世,才能得到永生。”于是玉子拜仙人长桑子为师,广求修道之术,终于炼就了独特的法术,他还写了一百多篇谈论道术的文章。他所创的道术追求完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精髓来修身养性,并以此为人治病,消灾避祸。他能使大地上瞬间刮起狂风,风力之大,足以折断大树,吹塌房屋。还能呼风唤雨,变化云雷雨雾,能把砖瓦木石变成六畜及龙虎,使它们立即奔腾跳跃,也能把它们化作成百上千的人。玉子能在长汉、汉水等大河之上任意行走,他含一口水,吐出来立刻变成珍珠美玉,而且永葆美丽的光泽,不再变化为水。有时他凝神定气,摒住呼吸,人们既抬不动他,也推不走他,既不能使他屈身,也无法让他站直。就这样一连数十天,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微睁双目,略舒筋骨,然后又恢复得和往常一样。玉子有众多弟子。每当他和弟子们一同出行时,他都分给弟子人手一块泥,再把泥捏成马的形状,然后命令大家闭起眼睛,霎那间,泥马全都变成了高头大马。他与弟子们乘跨坐骑,飞奔而去,一天能行一千多里。他还能口吐五色云气,云气一经喷出,即腾起数丈高。遇到天空有鸟飞过,玉子只须用手轻轻一指,鸟即坠落地面。他站在湍急的水边,向水中投下一张道符,水里的鱼鳖即会听从命令,钻出水面,爬到岸上。他可以用道术让弟子们个个都变成千里眼,把千里之外的事物尽收眼底,但是这种能力不能持续很久。他施展道术时,先要把器皿盛满水,然后放在两座小土山之间,再吹上一口仙气,水面上立刻发出红光,红光绕着水罐慢慢地升腾,直上云霄。这种水可治百病,内脏有病的人可内服,体表有病的人可沐浴,都将痊愈。后来玉子去了崆峒山,在山中炼制仙丹,炼罢升天而去。

天门子姓王名纲。他通晓补益养生的秘术,所以他撰写的补养之书说:“阳气从每天的寅时生发(按寅时指夜里的三点至五点),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此时的阳气代表纯木之精。阴气从每天的申时(按指下午的三点至五点)生发,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此时的阴气代表纯金之精。把纯阳投入纯阴之中,阳气怎能不受到伤害,也就是说阴能害阳。比如一般人喜欢擦洁白的脂粉,这是效法金———金性属阴,白色也属阴,真人道士,尽管也注意驻颜美容,但是他们不敢随意擦抹脂粉,而是精心研究阴阳克制的微妙之道,审查了解阴阳盛衰之理。道士真人行其青龙之法———也就是注意保养阳气,如寅时之气,属阳东方之气属木等,都是青龙之法的内涵之一,而有人却行白虎之法———如申时之阴气,西方之金气,金气与白色相配,脂粉色白,其性属阴,所以真人道士不敢滥用脂粉等物。又比如朱雀属阳,玄武属阴,对于此二者,也应注意阳克阴,不能使阴制阳,这才是不死之道啊。又比如阴人———这里指女人,她的性情有时比男人急躁,但是她如能自知抑制,不肯随便受制于阳,她也能够长寿,这表明阴性之金不受阳性之木所制服压抑。阳性之气的性质是刚躁的,但是阳性———这里指的是男人,如果注意志气恢弘,知其大体,说话柔和,颜色和顺言辞谦虚,这就是自觉地控制其刚躁,从五行的属性上说,表明木性畏金,因而能够获得长寿。天门子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理论运用到补益养生方面,大得其益,活了二百八十岁,容颜如童子。又注意服食珠粉和醴泉,终于得道成仙,到达玄州。

九灵子姓皇名化,得到了返老还童和胎息内视之法(按:胎息内视是道家用语。胎息指其呼吸如胎儿在母腹中之呼吸。内视又称内照,言在冥思中观察自己的五脏六腑),还得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精要。《养生经》说:“这个方术可以使你避免***、戟、弓、剑、戈等多种兵刃的伤害,还可使你免受虎、狼等猛兽的侵袭。它能保障你自身的安全,令你全家平安无事,让你的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还能使你的家人和睦相处。只要掌握了这种法术,别人见了你就喜欢你,见不到你的时候就思念你。这样的人,既宜从军,也利于远行为客,别人算计谋害你,能使阴谋诡计失败,千殃万祸,都将伏而不起。能堵塞奸邪之门,阻断妖怪之路。那些咒诅你的人,他的妖术也将不起作用。用梦魇等蛊惑之术害你的人,其法也不能实行。天下的好人好事,都将归顺到你这里,你将使神灵自动地保佑你,你也将得到百姓的拥护,农桑均获丰收,六畜兴旺,奴婢顺从,疾病痊愈,县官也将解除他的错误宣判,你与人产生纠纷,胜利将属于你。总之,获得此法,将百事皆利。行此道之人,必将大得其中奥妙。”九灵子在人间活了五百多年,容颜一年比一年年轻,后来服食丹石升天而去。

北极子姓阴名恒。他关于养生的一部书中说:“养身的办法是爱惜自己的精神,爱神是养生的第一法宝。养性的办法就更加困难,将经历出生入死的阶段,但是如果能够经常注意养身和养性,就能使自己的生命与天地共存。通过自己活生生的生命去追求长生不老才是真正的养生,这就如同用这块铁去捶打另外一块铁一样,将得到一种真正的铁,也如同用人养人而成真人一样,这种办法才叫做神。”后来北极子服食神丹而得道成仙。

绝洞子姓李名修。经书上说:“弱能克强,阴能胜阳。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应该经常像如临深渊、践履高险之地一样,又应如同驾驶奔驰的马车一样,处处谨慎小心,这才是长生之道。”李修按此法养生,活了四百余岁,颜色不衰,写文章四百余篇,汇集成书名叫《道源》,后来服食丹石而升天。

太阳子姓离名明,是与玉子同龄的朋友。玉子学道成功,太阳子便向玉子学习,拜玉子为师,尽弟子之礼,十分谨慎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玉子对太阳子特别钟爱。玉子有三十多名门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太阳子。但是太阳子喜欢喝酒,每饮必醉,常因此受玉子的责备。太阳子善行五行之术,虽然鬓发斑白,但肌肉丰满结实,面貌润泽,双目有神,三百余岁,仍然如此。玉子对他说:“你应该修身养性,为大伙做出榜样,你却常常酩酊大醉,不修为道的功业,不炼长生不老之药。像你这样,虽然活到一千岁,仍然难免一死。何况你刚刚活到数百岁呢?你的这些做法都是凡夫俗子所不为的,何况是通达道术的人呢。”太阳子回答说:“我性情刚躁,俗人的习惯未能除掉,所以只好用酒去驱除俗性。”他的骄慢态度竟致如此。他练就七宝树之术,此术深得道术之要。他后来服丹成仙,但时时又出现在人间,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见到他,面容竟如同儿童一样。因为他喝酒太多,他的毛发都变白了。

太阳女姓朱名翼,她扩充和发展了五行生克的学说道理,对五行理论加以补充,使它的理论更加精密而可行。人们按照太阳女发展了的五行理论去做事,非常有效验并且获效迅速。她活到二百八十岁的时候,面色还像桃花那样美丽动人,口如含丹,肌肤充实光润,眉毛如同妙手描画的一样,像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她向绝洞子学习道术,绝洞子把炼成的仙丹赐给她,她终于成仙而升

西游神仙传内购免费版是一款以西游为题材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中需要最多5位伙伴,多段进阶培养、百种阵型搭配,红尘历练、捉妖任务、宝塔镇妖、帮派争霸…多种实时交互玩法,一起欢乐西游,想玩的朋友快来绿色资源网下载体验吧!

西游神仙传手游是一款非常富有东方特色的塔防游戏,游戏里每场战斗都需要玩家派出至多5名英雄进行排阵战斗,这款游戏需要玩家具备一定的智商,这样才能灵活调配上场人员,战斗开始时五名前线队员排列在屏幕右半部的九宫格内,敌人由屏幕右方进入战场并向本方英雄发动进攻。根据关卡属性不同,胜负判断条件不同,获胜后可获得“金币”和“如意”奖励。

西游神仙传内购破解版特色

1、游戏的战斗模式为活动塔防,玩家需要灵活调配战斗角色。

2、每场战斗玩家最多只能派出5名角色进行战斗。

3、每一个关卡都有不同的奖励,金币和如意的多少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4、西游题材让你找回曾经的快乐回忆,让你在这个世界进行无尽的冒险!

仙侠游戏专题拥有超多精彩好玩的仙侠单机游戏,每一款都绝对经典,如: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西游神仙传、飞越仙境游戏、诛仙伏魔录、仙剑问情凡人修真等超多经典的仙侠风格手游,这类游戏都拥有超炫的仙侠风格,让你

标题 大小 更新日期 下载

软件无法下载或下载后无法使用,请点击报错,谢谢!

请描述您所遇到的错误,我们将尽快予以修正,谢谢!

子。忽然,他发现庐敖正站在不远处注视着他,便马上停止了舞蹈,逃到了山上的一块石碑下面藏了起来。庐敖追上去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若士,原来若士正瞋缩在石碑下面的蟹壳中吃蛤蜊(格黎)。庐敖来到若士面前,对他说:“纵观普天之下,只有我庐敖能够独来独往,不与凡夫俗子们为伍。我对天地四方之内的一切事物都看透了,因为我从小就喜好游历四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我遍访了各地,终于在这里见到了你,你是否愿意与我交个朋友呢?”若士听完庐敖的这一番自我介绍后,先是表情严肃,继而仰面大笑道:“你不过是来自黄河中游一带的一介小民,以你的本事,你不应该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到此地,这就如同小光亮无法同日月的大光明相比一样。我若士从前也曾游历过四方,往南我到过洞??之野,那里有许多岩洞,里面全是清澈的泉水;向北我曾在沉默之乡歇息过,那里荒无人烟,四周一片寂静;西面我到过窈冥之室,那里幽暗而深远,可谓其妙无穷;说到东面,我曾穿越过弥漫无际,连绵不断的光束。我到过的地方,上无天,下无地,举目四望,什么也看不见,侧耳倾听,什么也听不到。说到外面,那里有奔流不息的河流,河水一瞬间就泻到千万里以外。我见过这样奇妙无比,气势磅礴的场面,都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本领。现在你无非是云游到了此地,就说自己已经认识了整个世界,看穿了万物的本质,这岂不是孤陋寡闻吗?我看你呀,不过是个平常之人罢了。我与一位名叫汗漫的仙人相约在天的最高处会面,这个地方我是不会久住的。”说罢这一席话,若士双臂向上一举,紧接着身体腾空而起,转瞬间他已消失在茫茫的云雾之中了。庐敖被若士说得瞠目结舌,呆呆地仰望着若士远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为止。过了半天,庐敖才如梦方醒,那副追悔莫及的样子仿佛是失去了亲人,他一边捶胸顿足,一边慨叹道:“我比起若士,就好像一只土壤里的小虫子与天鹅相比一样,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每日都在奔走,而实际上与诺大的世界相比,无非是走了几小步。可是我却自以为走了很远,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这确实是个莫大的错误。我真可悲啊。”
沈文泰是九疑山人,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他从长江中的众神仙那里得到了神丹土符,这种神丹可使人返老还童,百服百应。后来沈文泰想到昆仑山休息两千年,行前把神丹秘方传授给李文渊。沈文泰说:“如果不按照土符上指定的方法服药,那么道术就不会灵验,对人没有益处。”李文渊严格按照沈文泰所嘱,依土符所示制成神丹,依法服下后不久,他也得道升天了。今天人们常用竹根水煮丹黄土,用来去除三尸(三尸即道家所指的在身体中作祟的神三,它每适庚申之日,便向天帝诉说人的过错),这种做法即是沈文泰和李文渊传授下来的。
彭祖姓彭名铿,是颛顼帝的玄孙,也是陆终的第三子。到了殷商末期商纣王时,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多岁,成了大名鼎鼎的老寿星。他虽然高寿,却丝毫看不出苍老的样子。彭祖作为老寿星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养生之道,驻颜之术,一直为后世所称颂。彭祖从小时起就喜静不喜动,他平素安于修身养性,不关心世间一切事物,不追求名誉和荣耀,不讲究车乘和服饰的华丽,只求清心寡欲,澹泊宁静,以从中探索出养生之术和长寿之道。殷王闻知此事,拜他为大夫,但彭祖常称疾不出,在家闲居,不问政事。他善于导引之术,经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鹿角,以此使容颜永葆青春。彭祖平时沉默寡言,透出稳重的性格,他从来不说自己有超乎凡人的道行,也不做任何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更不做装神弄鬼,荒诞怪异之事,显出一副无所作为的样子。有时他独自一人外出游历,人们想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就悄悄地盯住他,他却忽然不见了。他既不乘车,也不骑马,身上不带分文,也不准备食物,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上百天。人们无从知道他去了哪里,只是发现他回家之后的衣食住行与普通人一样,丝毫没有产生变化。彭祖修练时,经常盘起腿来,正襟危坐,凝神定气。从早晨到中午,双手徐徐***双目,继而轻轻抚摩身体,舌头慢慢舐住上颚,不时咽下唾液。这样边做边均匀地调整呼吸,直到周身气脉通畅,筋骨舒展,才缓缓站立起来,像练功之前那样谈笑风生。有时彭祖觉得身体不舒服,或是感到疲乏无力,便静坐下来,运行内气,来攻克体内的疾病。此时,内气在体内潜转,从九窍运转到五脏六腑,最后达到四肢及毛发。气血贯通之后,彭祖感到有一股平和之气,轻缓地流淌在身上。这种轻清柔和之气起于口鼻之中,继而达到十指的指尖,不仅驱除了疲劳,同时也治愈了疾病。商纣王听说彭祖是个有道之士,修有长生不老之法,就亲自找到彭祖询问长寿之术,可是彭祖总是闪烁其辞,不愿相告。纣王为了达到目的,又送给彭祖大量金银财宝,总共价值数万钱。彭祖也不客气,全部留下,然后全部用来救助贫苦的百姓,自己分文不要。纣王见金银打动不了彭祖的心,便委托一位名叫采女的女子前去找彭祖请教。采女也叫采石女,年轻时便受高人指点,青春常驻。此时她已有二百七十岁,但看上去却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纣王把采女迎进宫内,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她,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宫殿,给她穿上了绚丽多彩、镶嵌金银珠宝的衣裳。纣王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求采女早日从彭祖那里求来长生不老的仙术。采女受纣王之托,乘坐襬车前往彭祖的住处。襬是古代专供妇女所乘的四周有屏障的车。采女面对彭祖,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然后便问起延年益寿的方法。彭祖见采女是有道行的人,便回答道:“如果想腾身上天,进入仙界,成为一名仙人,就必须服用金丹,吃了金丹,人便会像元君太一那样白日升天。但是服用金丹,腾身飞入仙界,需要有很高深的道术,即便是世间君主也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退一步说,即使达不到这一境界,人们也应该爱惜身体,养护精神,服食一些益寿食品,以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但是学会这种层次的道术,不能役使鬼神,也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此外若不通晓男女之间的交接之道,即便服食仙药,也于事无益。就以你采女为例吧,你是一位可以修炼阴阳之气的人,阴阳的内在含意你可以推测而得,但是你却不用心思考它,那么你问我长生的奥秘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我出生之前,我的父亲就故去了,我是一个遗腹子。我刚长到三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这以后,我又遇上了犬戎之乱(按:犬戎是古代时戎族的一支,在殷周之时居住在我国西部。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81年,申侯引犬戎打入宗周攻杀周幽王,迫使周平王向东迁徒到洛邑,建立东周),流亡到了西域(西域即现在甘肃省敦煌、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的地区)。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我过了一百多年,生来没有得到双亲的关心与照顾。除此之外,我一生共失去了四十九位妻子,死了五十四个儿子,遭受了无数的生活磨难。这一切,使我体内的平和之气受到了巨大伤害,肌肤失去了弹性和光泽,面容愈来愈枯干衰老,我恐怕难有长久的生命了。我平素孤陋寡闻,恐怕无法传授给你长生之道。在大宛山中,有一位青精先生,据说已活了一千岁,从容貌上看,还像儿童一样,他一天能走三百里,既能整年粒米不进,也可一天吃九顿饭。他精于养生之道,你可以去向他讨教。”采女听到这里,忙问:“请问青精先生究竟是怎样一位仙人呢?”彭祖说:“他只是一个得道之人,并非仙人。所谓仙人,要具备以下条件:或能飞身穿入云端,不长翅膀也可自由翱翔;或能驾龙乘云,直飞天际;或能化做禽鸟,飞翔于青云之上;或能潜游于江海之中,或飞翔于名山之巅;或者以元气为食,或者以芝草为粮;或者徜徉于人海之中而不为人所识破,或者隐身于众人之内而不被人所察觉。只有如此功力,方可称为仙人。仙人的脸上有着奇异的骨相,遍体长着罕见的毛发。他们喜欢孤单而行,深居简出,不愿与凡人相接触。神仙们虽然可以长生不死,但是他们丝毫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的感情和思想,没有人间荣辱与哀乐之情,这就好比小鸟化作蛤蚧,山鸡变成了蜃,都失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正因如此,我可不愿意成为仙人。得道者与成仙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得道者可以照样吃甘美的食物,穿轻盈华丽的衣服,享受男女之间情欲相通的欢乐,还可以具有封官进爵的荣耀。得道之后,人的体魄将越发强健,耳聪目明,筋骨结实,容光焕发,健康长寿,永驻人间。得道之人,寒热风湿病痛无法侵入体内,妖魔鬼怪不能靠近人身,各种兵器,各种虫豸不能伤害身体,不为喜怒哀乐和毁誉所左右,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呀。人只要气血通畅,注意保养身体,就算不知道仙方道术,也可以至少活到一百二十岁。如果活不到这个岁数,那么肯定是受到了某种伤害。人如果略微懂得些养生之道,便可活到二百四十岁;再懂得多一些,活四百八十岁则不成问题;如果精于养生之道,即可长生不老,只不过不能成仙罢了。延长寿命、保养身体的根本之道,在于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具体而言,就是冬天保暖,夏天避暑,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调节自身的需要,使身体舒适;对女人的美色和自己的欲望一定要节制,切不可纵欲过度,这样才能保持精神舒畅;高贵的车马,华丽的服饰确实能带给人以威严之感,但是对它们的追求应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要使心中的志向专一;优雅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能够使人赏心悦目,心平气和,是养生强身的有效途径。凡此种种,皆可养生,但是如果不加以节制,超过了限度,则不但无以养生,反而会很快招来祸患。古代的圣明之人,唯恐普通人生育的子女,不懂得养生的道理,所以反复告诫他们要断绝戕害身体的灾祸之源。因此才有如下这些教导:高明之士与女人分床而卧,中等之人与女人分被而眠,服药千种,不如独处。绚烂多彩的颜色令人眼花燎乱,各种滋味混合在一起会使人丧失分辨味道的能力,如果能对它们加以节制,把其中不好的因素去除掉,疏通堵塞的部分,不但不会减少人的寿数,而且人们还会从中得到益处。以上这些道理,就像水和火,都是人们离不开的,但是如果用之失当,就会产生灾害。人们往往不注意养护身体,经络血脉受到伤害,气血亏虚不足,体虚乏力,脑力不强等,这些都是生病的原因。身体已经有了致病的因素,就极易被外邪所侵害,在受了风寒,沾了酒色之后便会发作。如果身体一直很强壮,气血充实,又怎么会产生疾病呢?使身体受伤得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用脑过度伤人,忧郁哀愁伤人,极度高兴伤人,过度悲伤伤人。不切实际的渴望,锱铢必较的心胸,不知适应冷热的环境,不注意男女之间的交合??伤害身体的因素很多,可是人们却往往只注意男女房事一种,这不是很糊涂的事情吗?男人与女人之间相交合,就好比天与地相辅相成一样,非常自然,它能够疏导与养护人的精神与气血,使人体不失去平和。正是因为天与地交接有道,所以才有天长地久;而人们之间交接失道,才受到伤害。若能避开伤害身体之事,遵循阴阳交接之术,人类便会长生不死。天与地在白昼时分离,在黑夜里聚合,一年就有三百六十次交合的机会。而精气交合在一起有四种情况,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成了万物,使生命无穷无尽地繁衍下去。人类如果按照交合之道行事,就可获得永生。其次还有服气之法,就中吸取精气时要掌握其规律和方法,这样邪气就不能进入人的体内,这是强身固体的关键所在。其余的养生方法,譬如吐纳导引之术,以及随时想着体内有万神存在,这些神魂在守卫自己的身体,其守卫之法有一千七百余条,此外,还有春夏秋冬四季各有面向何方的要示,以及责备自己,检查过错等等,这些都不是养生的核心,只可以传授给初学者,用来培养他们的意念。爱惜精气,养护身体,服食清新空气,锻炼形体,这些都可以扶正固本,健体强身;如果做不到这些,面容就会枯槁、憔瘁,身体自然也就垮掉了,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愚蠢的人学习道术,从来不去看其本质,只是追逐细枝末节的东西;人们告诉他道的真谛,他却不以为然,毫不相信,见到道学的精辟著作,他却认为这是浅薄之作而不加理会;他朝夕诵习的,不过是空洞的理论,读这些东西,除了使人感到疲劳之外,到死也不会让人得到丝毫好处,这不是可悲的事吗?人活在世上总有做不完的事,很少有人能够自愿避开尘世,单独住在深山岩洞之中。用顺应道术的方法教导他们,他们不会依照去做,这也不是仁人的本意。如果人们知道了房事中的道术,掌握了闭塞精气,使之不外泄的方法,不为忧伤之事所苦恼,注意节制饮食,那么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得道了。我的老师曾写了《九都》、《节解》、《韬形》、《隐遁》、《无为》、《开明》、《四极》、《九室》等书,一共有一万三千多条,都是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精华,现在我将它们全都给你,作为给求道者的礼物。”采女接过这些道学精要,十分高兴。她马上辞别了彭祖,回到了纣王宫中,把彭祖所讲的话和赠予的书籍交给了纣王。纣王遵照采女所述,参照秘籍所指,依法修炼,效果果然灵验。他生怕别人也掌握这种长生不老,强身壮体的秘诀,便下令全国禁止修炼彭祖的道法,违令者斩。继而他又想杀害彭祖,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彭祖早已料到纣王的险恶用心,他早就离开了住处,去了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七十多年之后,听说有人在流沙的西边见到过他。纣王按照采女所述的彭祖养寿之法,终日练功,颇有成效,在他三百多岁时,仍中气十足,体魄健壮,看上去不过五十岁。后来,纣王荒淫无度,过起了酒池肉林的生活,并宠爱一个妖冶***的郑国美女,生活失去了节制,使先前练就的养生壮体之功倾刻间荡然无存,最后终于纵欲身亡。民间曾有传说,说彭祖的养生之道会害死人,其实那只不过是纣王为了蒙蔽百姓,好让自己独享养生之功而编造的谎言罢了。彭祖离开商纣,远游他乡时,已高寿七百七十岁,而这远不是他的最终寿命。他走后,人们在历阳修建了一幢彭祖仙室,凡是去祈求平安,祷求风雨的人,没有不心满意足的。
白石生是中黄丈人的弟子。中黄丈人是一位力量超群的仙人。当彭祖为人所知时,白石生已活了二千多年了。白石生尽管长生不老,但是却一直不肯修炼升天成仙的道术,他只是求得一种永生的乐趣。虽然他不同于普通人,但是他也不忘享受人间的生活情趣,他平时修炼的主要是男女交接之道,同时也服食金液等养生药。白石生年幼时,家里非常贫困,什么药也买不起。于是他就靠养猪放羊挣钱度日。他平日节衣缩食,努力积攒钱财。十几年后,他终于靠卖货赚了价值上万的金银,并将这些钱全买了能使他长寿的药。他经常煮白色的石头为食物,加之居住在白石山上,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白石先生”。白石生不仅吃煮过的白石,还时时饮酒,吃动物的肉干,也吃五谷杂粮。他一天能走三四百里,健步如飞。从面容上看,白石生不过三十多岁,这全靠他平素朝拜仙人,保养精神。不仅如此,他还喜好读养生的仙经及《太素传》等书。彭祖曾问白石生:“你为什么不服仙药,成为神仙到天上生活呢?”白石生答道:“天上的生活并不能带给我在人间享受的快乐。我不求上天为仙,只盼能长生不死而已。况且天上尽是些修道多年,极为尊贵的仙人。与他们在一起生活,还要侍候他们,要比在人间苦得多。”彭祖听罢,连连点头称是。后来人们把白石生称为隐遁仙人,意思是他有成仙的能力,却甘心隐居在人群中。可见,人们对他不受天宫生活的引诱,是颇为赞扬的。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在《玄微先生》诗中写道:“药里丹山凤,棋函白石郎。”
黄山君平时坚持修炼彭祖的养生之功及健身之术,虽说已有好几百岁了,可看上去还像少年那么年轻。像彭祖一样,他也只做地上的仙人,不愿在天宫中生活。彭祖寿终之后,黄山君广泛搜集整理彭祖的养生真言,并将其汇编成《彭祖经》。凡能得到《彭祖经》的人,其寿命就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天长地久。
凤纲是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人,经常采集上百种名花异草,用水洗净,然后放在一只陶罐里,用湿泥封好口,埋入地下。一埋就是九个月,从正月开始直至九月末方才挖出,前后长达数百日。花草罐启封之后,凤纲将花草揉成一个个小球,放入锅中煎煮。如果有人突然死去,可将药丸放入死者口中,死者会马上奇迹般地苏醒,得以生还。凤纲自己也经常服用此药,年逾数百岁而不老。后来凤纲去了地肺山,并在那里得道成仙了。
皇初平是丹溪人。十五岁时,家里让他放羊。一天,有位道士见他善良老实,便把他带到金华山的石室中修道。就这样,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皇初平一点也不想念家人了。皇初平随道士修道之后,他的哥哥皇初起便四处寻找他,可是历时多年也没有找到。有一天,皇初起来到集市中,遇到一位占卜的道士,便上前问道:“我有个弟弟叫皇初平,在放羊时失踪了,已经有四十多年未见他的踪影了,也不知他现在是死是活,身在何方,请问您知不知道他在哪里呢?”道士听罢,微微一笑:“在金华山里,有一个牧羊少年,姓皇名初平,我想他就是你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弟弟吧。”皇初起听罢,又惊又喜,他一刻也待不下去了,立即请求道士带他去找弟弟。道士把皇初起带到金华山下。在这里,皇初平、皇初起弟兄果然相见了。久别重逢,自然是百感交集,话语万千,说着说着,哥哥问弟弟:“当初你是在放羊时出走的,那群羊还在不在?”初平回答:“在,它们一直生活得很好,现在就放养在山的东面,离这里近得很。”初起有些不信,心想,弟弟离家四十多年了,那群羊居然还活在世上,不大可能,该不是弟弟与我开玩笑吧。想到这里,初起果真跑到山的东面,去找羊群了。到了那里,初起举目四望,除了青山绿水,和数不清的白色石头之外,根本没有羊的影子。于是他回来问初平:“我去看了,那里根本就没有一只羊。”弟弟说:“怎么会呢,羊就在那里,只是哥哥没看到罢了。我这就带你去找。”兄弟俩再次来到山的东坡,初平对着那片白色的石头大喝道:“你们这群羊,见到我哥哥来了,还不快起来!”接下来的情景简直把初起看呆了,只见那白色的石头一瞬间变成了数万只雪白的羊,悠然地吃着青草。初起对初平说:“哎呀,我的弟弟,原来你已经得道成仙了,你能否把道术也教授给我呢?”初平说:“可以。只要你一心一意地修炼道行,一定会成功的。”于是初起便丢下了家中的妻子儿女,留在金华山中,跟随弟弟潜心修道,服食松脂、茯苓。过了五千天,他的容颜竟变得像孩子般年轻,身体也越发矫健了。有人见到他俩坐在那里,一起身便踪影皆无了,不仅如此,他们在阳光下走路,竟连影子也没有。后来他俩回到故乡,见亲人宗族已死亡殆尽,便仍回到金华山中修道。临行前,他们把修道的方法传授给了南伯逢。以后,皇氏兄弟改名换姓,初平改叫赤松子,初起改称鲁班。此后有人继续按方修炼道术,服食仙药,有数十人得道成仙。
吕恭字文敬,年轻时喜好吃一些可以使人长寿的草药。有一天,他带领一奴一婢在太行山中采药。吕恭在山里采药时,忽然在山谷中遇见三个人。那三个人问吕恭:“看来你想长生不老吧?要不然你为什么不怕艰险登山采药呢?”吕恭回答说:“我确实想长生不老,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所以只好上山采药,以求它能对延长我的寿命起些微簿的作用。”三人听罢此言,其中一人说:“我姓吕,字文起。”第二个人说:“我姓孙,字文阳。”第三个人说:“我姓李,字文上。我们都是太清太和府中的仙人。我们时常来这里采药,这次遇到了你,当然要诚心诚意地把仙术教授给你这位初学道术之人。况且你与我们其中一人同姓,而你的字中又有一个字与我们字中的一个字相同,算是你与我们有缘,命中注定要长生不老。你如果愿意跟随我们一同采药,我们就告诉你长生不老之方。”吕恭一听这话,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当即恭恭敬敬地向仙人们施礼道:“我今天能巧遇仙人,实乃三生有幸,不过我担心我生性愚笨,不配接受你们的道术。如果你们真的肯传授给我道术,我下辈子也感恩不尽。”说罢,他便随仙人采药而去。两天之后,仙人们果真传授给了吕恭长生不老的秘方,然后对他说:“现在你已有了长寿的秘方,可以回家去了。你虽然只跟了我们两天,但是这两天相当人间的二百年。”说罢,仙人升腾而去,吕恭回归故乡。吕恭回家一看,家乡已面目全非了,只见满目旷野,昔日的家园早已荡然无存,他的子孙也杳无踪迹了。好不容易他才找到了家乡已隔了数辈的赵光辅。赵光辅不认识吕恭,便叫来了许多乡民,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吕恭:“你的家在哪里?你是从那里来的?”吕恭无从作答。最后还是赵光辅说道:“我常听我的长辈们讲起,这里从前有个叫吕恭的人,带着一个家奴和一个婢女上山采药,不知怎么一直没有回来,家里人找了很久也不曾找到,就以为他们是叫豺狼虎豹之类的野兽吃了。从那时起到现在,大约有二百多年了。你问的难道就是这件事吗?”赵光辅见对方的眼中闪出兴奋的光采,便继续说道:“吕恭的后代有位叫吕习的,住在城东北十里的地方,是位道士,周围的人都很尊敬他,乐于侍奉他,你去找他吧。”吕恭谢过赵光辅,依照他所说的地址,叩响了吕习的家门。吕习的一个家人问吕恭:“你是谁?从哪里来?”吕恭答道:“这里就是我的家。很久很久以前,我上山采药,遇到了几位仙人,我就随他们去了。从那时起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是神仙叫我回家来的。”吕恭的这番话,被在屋中的吕习全都听到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辈时常提及的祖先竟然得道成仙,而且就站在自己的屋门前。吕习全家惊喜万分,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迎出了门外,冲着吕恭施礼道:“仙人,您可回来了!”说完,两眼流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吕恭在吕习家住了很长时间,把得道成仙的秘方传授给了吕习,然后飘然而去。当时,吕习已年届八旬,俨然一位老叟,服完吕恭留下的仙药,渐渐变成了一副孩童模样。他二百多岁时,到山中修道去了。吕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服食祖宗留下的仙药,没有一个老死的,全都得道为仙了。
沈建是丹阳人,他的上辈世代都做长史之官,唯独沈建却只对求仙问道感兴趣,丝毫不看重功名利禄,不肯为官。他曾经学过导引服食之术和返老还童之法。沈建还擅长治病,无论何人,患了什么疑难杂症,只要找到沈建,保证手到病除。因此,沈建成了远近闻名、万人仰慕的名人,甘愿侍奉他的就有上千家。有一天,沈建准备出门远游,行前,他将一名奴仆,一名婢女,以及一头驴和十只羊托付给一户人家代为照料,他在奴婢、驴和羊的口里各塞了一个药丸。诸事办妥,他指着人畜对主人说:“我的奴婢和牲畜就麻烦您照看了,他们只占您家的一些地方,饮食上您不必操心,我已安排好了。”说完就离去了。主人望着沈建远去的身影,心中很奇怪:“这个人真不像话,他托我照料的人和牲畜一共有十三个,却连一点钱都不留,这该如何是好呢?”主人尽管心中不快,却还是尽职尽责地照顾他们。他先给两个奴婢端来饭食,谁知奴婢闻到饭食的气味,差点呕吐出来,谁也不愿碰饭一下。主人只好收拾餐具,转身去给驴、羊喂草料,可是驴和羊同样不肯张口,纷纷调过头去,仿佛是在躲避饲料。主人再去喂它们,它们做出要顶人的样子,主人不禁大惊失色。转眼一百多天过去了,奴婢和牲畜没有吃任何东西。主人细细一瞧,心中奇怪,奴婢二人个个面色红润,身体健壮,气色比刚来时还要好;再看牲畜,驴儿毛顺膘肥,羊儿壮硕结实,个个都像吃了上等饲料一样,活泼可爱。又过了三年,沈建回来了。他感谢了主人的照顾,在奴婢、驴羊的嘴里又各塞入一枚药丸,于是奴婢、驴羊又像从前一样,知道吃喝了。从这时起,沈建便开始避谷,不食人间烟火了。他的身体非常轻盈,可以飘浮在空中,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他就这样生活了三百年,然后就踪影皆无,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华子期是淮南人,跟随禄里先生学习道术。禄里先生传授给他隐仙灵宝之方。这个仙方分为三种,一种叫《伊洛飞龟秩》,一种叫《伯禹正机》,第三种叫《平衡方》。华子期按照这三种药方配制了仙药,服下之后,竟一天比一天年轻起来,同时他还能一天走五百里路,能力举千斤。华子期在一年里要改变十二次模样。后来,他得道成仙,隐身而去了。
乐子长是齐国人,从小时起就喜好研究道术,长大后到了霍林山,在那里遇到仙人。仙人见他诚心求道,便告诉了他得道的仙方———将胡麻粉和赤松散合在一起服下。仙人告诉他道:“我这种药,蛇吃了立刻变成龙,人吃了当即返老还童。它的功效还多得很哩,它可使人腾云驾雾,也可改变人的形体和容貌,令人气血充足,精力旺盛,长生不死,颐养天年。你若吃了这种药,便可安然地度过今生了。”乐子长听罢,连忙服下仙药。果如仙人所言,乐子长身轻体健,面色红润,都一百八十岁了,看上去还像个少女。他的妻子儿女共九人,都服用了这种仙药,结果是年龄大的返老还童,年纪轻的永不衰老。后来,他们举家涉海登上劳盛山,在那里修道成仙了。
卫叔卿是汉代中山郡人,中山郡即今河北省唐县及定县一带。他因服食云母而修炼成仙。汉武帝元凤(即元封,前109年)二年八月壬长这天,汉武帝正在宫殿上休息,忽然看到一个人,他驾着浮云乘着白鹿而来,停在殿前。武帝大吃一惊,忙问:“来者何人?”来人回答说:“是我,中山郡的卫叔卿。”武帝又问:“中山是我的属地,你难道不是我的臣民吗?”听到这句傲慢的话,来者脸上顿时一沉,没有答话,调转身,骑上白鹿,驾起云朵,转瞬不见了。汉武帝见驾云之人忽然消逝,自忖得罪了仙人,心中懊悔不已。于是立刻派遣大臣梁伯之为使者,命令他无论如何也要到中山郡把卫叔卿找回来。梁伯之奉旨前往中山,但是他遍寻卫叔卿不着,只找到了他的儿子卫度世。于是他便把卫度世带回宫中交差。汉武帝问卫度世:“请你告诉我你的父亲现在何方?”卫度世答道:“我的父亲从小就喜好求仙问道,服食仙药,修炼身体,他潜心修道长达八十多年,越来越年轻。有一天他离我而去,临行前对我说他要去华山修炼。从那时起到现在,有四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他也一直没有回家。”武帝求见仙人心切,马上命令梁伯之与卫度世去华山寻访卫叔卿。二人不日来到华山脚下,却因连日倾盆大雨而滞留下来,无法上山,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卫度世便对梁伯之说:“难道我父亲不愿意我带陌生人去见他吗?那就让我独自上山去找吧。”于是度世斋戒沐浴,准备上山。连日的降雨竟一下子停了。卫度世爬到山顶,看见不远处卫叔卿和几个人正在一块大山石上玩耍。尽管有四十多年未曾见面,可卫度世见父亲仍和以前一样年轻。卫度世见父亲坐在一张白玉床上,上有紫云覆盖,周围祥气环绕,几个仙童手持旗幢侍立在其身后。度世连忙走上前去,向父亲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卫叔卿问:“你来做什么?”卫度世答道:“武帝为那天没有礼遇您结果错过了向您讨教的好机会而后悔不已,他特意派遣了一位使者和我一起来找你,请您再度光临汉宫,武帝要当面向您请教。”卫叔卿说:“上次我是奉了太上老君之命,前去警告汉武帝将要发生大灾大难的日期,并传授给他消灾避难的方法,以延续国家的命运,保住他的君主的地位。谁知他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居然不把我这个神仙放在眼里,竟敢让我做他的臣下,这种人不配接受我的指点,所以我什么话也没对他说,不辞而别了。现在我要与中黄太一仙人共同商议人间王朝的兴亡更迭之事,没时间再去见什么皇帝了。”卫度世见父亲主意已定,不便再坚持,便道:“请问父亲,刚才与您一起下棋的是谁呀?”卫叔卿答道:“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同为天上仙人,他们是洪崖先生、许由、巢父、王子晋、薛容。现在,人世间马上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灾难,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事情即将发生。数百年之后,将土灭金亡,以土德兴旺的卯金刀刘家王朝必然灭亡,能施行仁政的国君将出现,时间在壬辰那一年,为了使你不受即将发生的灾祸的伤害,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修道成仙的方法。你赶快回家,我在咱家房舍西北角的大柱子下面埋着一种可使人成仙的药,你把它取出来,服下后便可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了。那时,你就驾一朵彩云来找我,不要再去做什么汉朝的臣民。”卫度世听罢,朝父亲深施一礼,随即辞别而去。在家里的柱子下面,他果然挖出一只玉匣,打开玉匣一看,见里面放着药方和飞仙香,飞仙香就是五色云母。卫度世服下后果然得道成仙了。他又将此法告诉了梁伯之,两人成仙后都驾祥云去找卫叔卿。他们没有把这个方法告诉汉武帝。
魏伯阳是吴国人,他出身豪门大户,祖上皆为朝廷命官,可是他自小就喜欢研究仙道之术,不愿意像长辈那样入朝做官。他平时在家什么事也不做,只是修身养性,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经过刻苦修炼,已经得道为仙了。一天,魏伯阳带着三名弟子进山制做仙丹。仙丹做成了,魏伯阳知道弟子中有心不诚的,便想在服仙丹之前试一试弟子们的诚意。他说:“咱们现在终于炼制好仙丹了,但是它是否灵验,还不得而知。我看不妨先让一条狗代为品尝,如果狗服食之后能够飞升,就证明仙丹名符其实;如果狗吃罢倒地身亡,则证明仙丹是毒丹,无法食用。你们看如何?”众弟子点头称是。魏伯阳在入山炼药时,特意牵来一只白色的狗,又拿来数粒有毒的丹药,这种丹药炼制的火候不足,也未揉合均匀,所以有毒,服食之后会引起休克,看上去像死了一样。伯阳将一粒毒丸塞入白狗嘴里,狗当即口吐白沫,倒地身亡。伯阳故作惊讶:“咱们炼制仙丹恐怕没有成功,你们看,狗吃了之后立刻死去,怕是咱们炼丹之举违背了神明之意,如果坚持吃的话,咱们的命运恐怕也会和这只狗一样。你们说,咱们该怎么办呢?”弟子们说:“先生,您吃不吃这丹药呢?”伯阳说:“我是个违背世俗之人,辞别了家人跑到山中炼制丹药,如果我求不到成仙之道,我也就不准备回家去了。我早已视死如归,现在我就把这药丸吃下去。”话音未落,伯阳已捏起一粒药丸塞入口中,药刚入嘴里,伯阳便倒在地上,气绝身亡。伯阳一死,他的弟子们吓坏了,三人面面相觑,过了半天才说:“咱们跟随先生入山炼丹,是为了求得长生不死之药,谁知先生吃了药就死了,咱们可怎么办呀?”三个弟子愣愣地望着魏伯阳的尸体,不知所措。忽然,其中一个弟子说:“我们的老师不是一般的人,他岂能只因服一粒丹药就死去呢?其中必有缘故。我也豁出去了,吃一粒试试。”说罢,他也吃了一粒药,结果同样中毒身死。其余的两个弟子此时吓得魂飞天外,他们说:“咱们炼丹是求永生,现在是服药即死,这药还有什么用处?如果不吃此药,你我还可在这世上活数十年,咱俩谁也别吃这种药了。”说罢二人转身下山,去为故去的师徒二人寻找棺材去了。这一切,魏伯阳全都看在眼里,他见二个弟子走远之后,便一跃而起,将他自己所服的药丸塞入死去的弟子和白犬口中。须臾,弟子和白犬都苏醒过来,不久即活跃如初了。那位敢效法魏伯阳而服丹药的弟子姓虞,他后来得道成仙,随魏伯阳一起升天而去。行前,适逢有人进山伐木,魏伯阳便写了一封书信,将这次炼丹的前前后后叙说了一遍,请伐木人带回乡里,交给那两位弟子。弟子二人看罢书信,懊悔不已,再回到山中想找师傅,已是人去山空了。魏伯阳著了一本《参同契》,将世上事物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以阐述事理。《参同契》共三卷,它的理论好像是在诠解《周易》,其实它的真实目的是通过《易经》中六爻(姚)相交成象的道理,论述炼制仙丹的方法。而有些儒生不知道神仙之事,便妄将此书以阴阳八卦的理论加以注释,殊不知此举乃极大地背离了作者的本意。15
沈羲是吴郡人,听说蜀地乃有道之人聚居之地,便来此求仙问道。他生性善良忠厚,没有学到炼丹求仙的方法,只学到了医治百病的本领。有了治病的本领之后,沈羲便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治病,但是他自己不晓得服食仙丹妙药。百姓对他的做法感恩戴德,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件事很快被上天知道了,天神甚为沈羲的义举而感动,于是便决定使沈羲得道成仙。一天,沈羲与妻子贾氏坐着车,前往儿媳卓孔宁家,正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方大路上车尘滚滚。沈羲大吃一惊,忙仔细观瞧,只见道旁停着三驾车,令人惊奇的是,驾车的尽是奇怪的动物:白鹿、青龙和白虎各驾一车。每辆车后面都有数十名侍从,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色衣服,手持仪仗,腰挎宝剑,威风凛凛,再配上异兽驾的车,在大道上可谓是神气十足。及双方相遇,对方车队中走下一人,来到沈羲面前,问道:“请问你见到沈道士没有?”沈羲被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愣了,说:“不知谁是沈道士呀。”那人说:“是沈羲。”沈羲更是惊愕万分,他想不出自己不认识对方,对方何以知道自己的名字,他答道:“我就是沈羲,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对方向沈羲微微一笑,说:“沈羲,你长期以来诚心为百姓治病,为保障百姓的健康立了大功,同时你心中一直想要求仙访道,你的行动感动了天神。我们考察了从你幼年到现在的所有表现,没有发现你有任何过失。你命中注定寿命不长,而且不久即将死去。黄帝和太上老君很怜悯你,今番特意要我们下到凡间迎接你成仙。你看,那乘白鹿车的,是侍郎薄延;那位乘青龙车的,是专门管超度凡人使之成仙的司马生;那位乘白虎车的,是迎宾使者徐福。”沈羲听到这里,激动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神仙会主动请他得道升天。这时,从三辆车上走下三位仙人,即薄延、司马生和徐福,他们身穿由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服,手执符节,来到沈羲面前。他们递给沈羲一块白玉板,上面有青玉划分的界限和用红玉书写的文字。沈羲赶忙跪倒叩头,感谢仙人赐福,他接过玉板一看,上面写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仙人对沈羲说:“奉天神旨意,现拜你为碧落侍郎,你从此将主管吴越之地百姓的生死。”言罢,仙人便把沈羲和夫人贾氏迎上车,升天而去。这一幕情景,在田地里耕种的人们看得一清二楚,大家都莫名其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当他们望着远去的仙人发愣时,一阵浓雾瞬间将他们吞没了。后来,浓雾散去,人们发现自己已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茫然间,有人看见稻田里有耕牛正在吃草,再一细看,牛原来是沈羲家的,于是急忙跑到他家去报信。沈羲的家人及弟子听后大惊失色,认为一定是妖魔鬼怪将沈羲拐跑了,藏在了山谷里,于是所有的人都去寻找沈羲,在附近百里之内的范围里仔细搜寻了一遍,结果是一无所获。光阴荏苒,一晃四百年过去了,得道成仙的沈羲忽然回到家乡寻找自己的后代。经过一番推寻,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叫沈怀喜的,是他不知隔了多少代的后裔。沈怀喜告诉沈羲:“我听我的祖辈告诉我,说沈家有一位祖先得道成仙,升天去了。可是他们谁也未见祖先的模样,不想今天我有幸遇到仙祖还家。”沈羲找到了后代,也是十分高兴,他在怀喜家住了数十天,把当时升天后的情景细说了一遍。原来那天到达天宫后,沈羲被告知暂不能见天尊,只能先拜见太上老君。他来到老君的住处,只见老君面东而坐,他刚要下跪施礼,老君的侍从连忙告诉他不要惊动老君,让他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候。沈羲坐在那里,举目四望,只见宫殿里云气缭绕,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这些绚丽夺目的颜色非常美丽,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在宫殿内侍奉的人有好几百人,多为妙龄少女,偶尔可见到几个男童。大殿前庭院深深,甚为广阔,其间生长着挂着珍珠和美玉的树木,金枝玉叶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树间灵草丛生,蓬勃茂盛。云中的苍龙不时盘桓在树间,林中的猛虎时常发出阵阵长啸,它们的出现,使宫殿避去妖邪之气。还有一阵阵清脆的如同铜铁相击的声间悠悠传来,不知源自何物。在宫殿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许多记载神秘符号的符书,使宫墙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沈羲看完四周的景致,又端祥起太上老君的形象。只见老君身材魁伟,高约一丈,长发披肩,身穿一件宽大的衣服。他的头及脖项闪出万道金光。这时,有位妙龄少女手托金盘玉杯走到沈羲夫妻面前,说:“这杯子里是神丹,吃了它即可长生不死。”沈羲夫妻各取一勺服下,谢了仙女,仙女又给了他们两粒大如鸡蛋的大枣和五寸厚的肉脯,等他们吃完后,便对沈羲说:“你们先回到地上,继续为百姓治病。你们现在已是得道的仙人了,如果想再上天,就将这道神符挂在竹竿的顶端,届时我会来接你们的。”说罢,仙女交给沈羲一道神符和一张仙方,然后向二人吹了一口仙气,沈羲夫妻仿佛进入了梦乡。待他们醒来,已经到了地上。他们只在天上待了一会儿,地上已过了四百年。从此,沈羲继续尽心尽力给人们治病,许多人拜他为师,学得了治病的本领。
陈安世是京兆人,京兆在今陕西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他是灌叔平的门客。陈安世禀性仁爱慈善,在路上行走时,若看见前方有鸟兽,即躲到路边避让,不敢使鸟兽受惊。他一生没有杀过生,心地十分善良。在他三十岁时,他的主人灌叔平开始喜欢神道之术。一天,有两位仙人装扮成书生的模样到叔平的家里,邀叔平一同外出游玩,想以此观察叔平的诚意,而叔平丝毫没有看出身边的二位书生是仙人装扮的,没过几天他就懈怠下来,二位仙人见状,决定再试一试。这天,叔平在家中与妻子正在做美味佳肴,忽闻有人敲门,便让陈安世出去看看。原来敲门者正是二个装成书生的仙人,他们问陈安世:“请问叔平在家吗?”安世答道:“在,请您稍停片刻,我进去禀告一声。”叔平听说那两个书生来了,忙起身出去迎接。这时,他的妻子叫住他:“那两个穷酸书生又来啦,他们又是来白吃白喝的,咱们别做施舍之人,叫他们走。”叔平听罢,便叫陈安世出去告诉二位书生,说他不在家。两位仙人听完陈安世的答复,问道:“刚才你说你家主人在家,这会儿又说不在,这是为何?”陈安世只好如实相告:“是主人要我这样说让你们走的。”二位仙人心中对陈安世的诚实大加赞许,相视一下,说:“灌叔平多年来辛勤求仙问道,今天神仙送上门来,他反而把我们拒之门外。他无缘得道成仙,是因为他对神仙太无诚意,这次他功败垂成,是其咎自由取。”紧接着他们又问陈安世:“你是否喜好游戏玩乐?”陈安世答:“我不喜好这些。”神仙又说:“那你愿不愿意得道成仙呢?”陈安世忙说:“愿意。可是我无缘与神仙交往,无法得到成仙之术。”仙人相对一笑,说:“如果你真好道,那么你明天一早到路北的大树底下等我们,我们告诉你得道之法。”第二天一大早,陈安世来到路北的大树下面,等待二位书生的到来。可是他从日出等到日落,也不见二人的影子,眼看夕阳西下,他就要回家,说:“唉!那两位书生一定在欺骗我。。”谁料话音刚落,耳边忽然响起两位书生的声音:“陈安世,你为什么来晚啦?”陈安世大吃一惊,说:“我一大早就来等你们了,可是没有见到你们的踪影。”书生说:“我们早就来了,就端坐在你的旁边。”陈安世现在明白了,那两位书生原来是神仙装扮的。这时,仙人又说:“你如有诚意,明天一早还来这里等我们。”第二天一早,陈安世早早便来了,可是仍是终日不见仙人身影。如此三天,陈安世每天早早来此等候。三天过去了,仙人找到陈安世,说:“我们反复考验了你的诚心,认为你确能修道成仙,现在我给你两丸仙药,你吃下后回家。记住,别再吃任何食物,还要到另一个房间去歇息。”陈安世谢过仙人的指教,回去另找一个房屋住下了。二位仙人经常来找陈安世交谈,而且是来无影去无踪。灌叔平感到很奇怪,他问陈安世:“你独处一室,为什么在你的屋子里常听见有人说话,我进去一看又只有你一个人呢?”陈安世答道:“那是我在自言自语。”久而久之,灌叔平渐渐发现了异常之处,他见安世从来不吃饭,只喝水,歇息的地方也经常变换,心中明白了陈安世不是平常之人,而是一位神仙。他自知自己错过了仙人的帮助,悔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慨叹道:“能否得道,是否能成为圣贤之人,不在于年龄大小。父母虽然生养了我,可是没有仙人的传授,我无法获得永生。谁先得道成仙,谁就应为老师。”于是他找到陈安世,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人,把陈安世看成门客,而是对安世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师礼,恳求陈安世传授修道之法,为他清洁房屋,打扫庭院。后来陈安世修道成功,在一个白天飞升上天,为仙去了。行前,他把修道成仙的方法告诉了灌叔平,灌叔平按照此法修炼,也成了神仙。
李八伯是蜀人。蜀人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只是历代都见过他。有人计算过,从见到他那天起到当时,他活了至少八百岁,所以百姓都称他为李八百,谐音为李八伯。他行踪飘忽,居无定所,或隐居山林,或栖身集市。他得知汉中有个叫唐公窻的,有心修道,却苦于无高人指点,因此他决定前往汉中,引导唐公窻入道成仙。在传道之前,他决定先试探一下唐公窻的诚意,看看其决心如何。于是,他打扮成一个穷人去唐公窻家作雇工。唐公窻不知李八伯的底细。李八伯干起活来十分卖力,故颇得唐公窻的喜爱赏识。后来,李八伯装出重病缠身、即将死去的样子,唐公窻见状,焦急万分,他立即请来郎中为李八伯诊治,又忙着为他买药、配药。为了治病,唐公窻花费了数十万钱,可他一点也不心疼,毫无嫌弃之意,只是替李八伯的病体感到担忧。紧接着,李八伯浑身又生起了恶疮,伤口溃烂流脓,发出阵阵恶臭,甭说凑近闻了,就是在近处站上一会儿,也感到气味难闻,不可忍受。唐公窻见李八伯病情恶化,十分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你为我家辛勤劳动了数年,我们非常感谢你。而今你身染重病,生命垂危,我为了使你早日痊??,不惜以重金相聘名医来家诊治,孰料你的病情每况愈下,这叫我怎么办呢?”李八伯满脸痛苦,道:“你别太着急,我的病可以治好,只是不能用普通的疗法。治我的病,必须让人用舌头舔我的疮口,方可治??。”公窻听了,将信将疑,忙叫来三位婢女舔李八伯的伤口。婢女们舔了一阵,李八伯又说:“她们是舔不好我的疮口的,只有你亲自舔,我才能痊??。”唐公窻为了能使李八伯早日康复,忍着冲天的臭气,亲自舔了疮口。谁知李八伯一心想考验公窻的诚意,他见公窻舔毕,又说:“光你舔还不行,你还要让你妻子舔我的疮,我才会康复。”唐公窻二话没说,当即让妻子舔了一遍。然后,李八伯又道:“现在我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但还需要三十斛(胡,斛是古代的一种量器,当时一斛约合十斗)美酒给我洗个澡,这样才能彻底治好。”于是唐公窻马上让人准备了三十斛美酒,倒在大盆里,请李八伯入浴。洗罢澡,李八伯身上的恶疮全部消失了,肌肤光若凝脂,连一点疤痕都未留下。这时,他才对唐公窻说:“实不相瞒,我不是雇工,我是一位仙人,到这里来是专为点化你成仙的。经过多番考察,我认为你有一颗赤诚、善良之心,确是可造之材。现在,我就把得道成仙的秘诀全部告诉你。”说罢,李八伯让唐公窻夫妇及为他舔疮的三名婢女来到大盆边,让他们在他刚沐浴过的酒中洗浴。浴毕,公窻等人感到***,轻快舒展。这时,李八伯拿出一卷《丹经》,交给唐公窻。公窻拿过经卷,到云台山里制做丹药。他们服罢丹药,直上青天,成仙而去。唐公窻成仙之处,就在汉中。李八伯的事迹后代流传甚广。唐朝时,他被赐号“紫阳真人”。唐代诗人符载在《八百洞》诗中写道:“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再到后来,李八伯的名字成了仙人的通称。
李阿是蜀地人,蜀人累世都见过他,无论是哪一代人见到他,他总是那副样子,一点也不显衰老。李阿经常在成都的集市上乞讨,每当讨到钱财,他总是毫无保留地送给贫苦百姓。他每到天黑时便离去,第二天早晨又出现在集市上,所以百姓们谁也不知道他住在何处。有人问他以前的事,他总是避而不答。虽然他对往事缄口不谈,但是他的周围却总是围着一群人。原来李阿有一个绝招———以脸色占卜:如果他的脸色轻松愉快,就表现万事皆吉,一切顺利;如果他显出痛苦不堪的样子,则预示上天将降大难,灾祸将临头;假如他双目微合,嘴角带出一丝笑意,那么人们一定会遇到喜庆之事;若听到他发出轻微的叹息声,则是忧患之事将至的预兆。李阿的面容变化,准确地预示着不同事情的发生。由于此举甚为灵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也使许多人想跟他学些法术,古强即是其中之一。古强认定李阿是位得道的仙人,便时常追随左右,耐心待奉李阿,想跟李阿一起去其居住的地方,李阿遂带古强来到青城山。青城山在今四川灌县西南,又叫赤城山。道家以此为第五洞天,山上有清泉蜿蜒而下。青城山也是绵延千里的岷山山脉的第一座山峰。在青城山上过了一夜之后,古强又提出跟随李阿一起外出云游,李阿答应了。可是古强身无道术,乃凡夫俗子,害怕遇到虎狼的侵害,便随身带了一把从他父亲那里拿来的长刀,用以防身自卫。李阿看见古强身佩刀剑,非常生气,说:“你与我一同上路,难道还惧怕虎狼吗?”说罢便走上前去,一把夺过古强的刀,用力剁向山石,只听一声脆响,刀已断成两截。古强看状,嘴上没敢说什么,心里却为失去长刀而深感痛心。到了早晨,古强跟随李阿一同外出,由于他心里一直在想着那把刀,所以一言不发。李阿一见,心中便明白了八九,问道:“你是不是在为那把刀发愁啊?”古强答道:“实不相瞒,刀是我父亲的,我怕我父亲知道后会生气。”于是李阿拿出那把断刀,用双手握住使劲砸向地面,瞬间,断刀又复原了。他把刀还给了古强,然后二人回返成都。在回去的路上,他们看见一辆马车飞快地驶来。就在马车朝他们奔驰而来的一霎那,李阿忽然把腿伸向了车轮下,车轮飞快地碾过他的小腿,一下子就把小腿骨压折了。古强被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他望着昏死过去的李阿,竟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是没过多久,李阿慢慢睁开眼睛,坐起身,用手轻轻***了伤处片刻,伤处居然完好如初,丝毫不影响行路。古强见了这般道术,暗中钦佩不已。当年,古强年方十八,正在年轻,李阿看上去像五十岁的人。若干年后,古强年已八旬,老态龙钟了,李阿却还像以前一样,没有一点衰老的样子。后来李阿告诉别人说,昆仑山上的神仙在召唤他,他应当到那里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王远,字方平,汉代东海郡人。东海郡即今山东省郯(谈)城县一带。曾被推举为孝廉。孝廉是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即孝子,廉为廉明之士。后升为郎中令,逐渐又升为中散大夫。王远学识渊博,精通《五经》,对天文学、谶纬以及《河图》、《洛书》等谶纬之书也有较深的研究。他对天下的兴衰变化,九州方圆之内的吉凶祸福,均能先知先觉,了如指掌。后来,他辞去官职,入山潜心修道。过了若干年,他终于修成道业。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年在位)听说此事,很想请他入朝为官,可是经过多次征召,王远就是不去。桓帝于是派郡守让人驾车去王远家,硬是把他强行接进了京师。桓帝召见他时,他低着头,缄口不语。后来他在皇宫的大门上提笔写了四百多字,内容是讲述未来的事。桓帝见了,很不高兴,忙叫人用刀把字迹刮去。可是这些字皆入木三分,刚刮去一层,里面又显出一层,弄得桓帝毫无办法。王远没有子孙后代,乡里的人们一代传一代供养着他。同郡有个叫陈耽的太尉,特意在自己的太尉府中为王平修建了一间道室,请王平居住。陈耽天天都恭恭敬敬地侍奉王远。可是他从来不提向王远学习修身养性的事,只是请求王远保佑他阖家平安,使他家幸福和睦。王远在陈耽家住了四十多年。在这期间,陈家一直太平无事,包括奴婢在内,没有人患疾病,也没有人故去;陈家的六畜繁衍不息,收成蚕业成倍增长,陈耽也官运亨通。忽有一日,王远对陈耽说:“我在凡间的气数已尽,即将离开这里,不再住在你家了。明天中午我将动身启程。”到了第二天中午,王远死了。陈耽知道他已修道成仙,真身已飞上了天空,而非真的死去,所以不敢贸然将他埋葬,只是眼泪纵横,痛哭道:“先生离我远去了,我将依靠谁赐给我平安和幸福呢?”哭罢,陈耽准备了一口棺材,一边焚香,一边从床上把王远的尸身抬入棺内,随后取了些王远生前穿的衣服一同入殓。到了第三天夜里,王远的尸身忽然不见了。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衣服、帽子完好无缺地留在棺内,连衣带都没有解开过,而他的尸体却不翼而飞,像是蛇蜕皮后悄然溜走一样。王远死后一百多天,陈耽也去世了。有人说他得了王远的道术,肉身死去,真身脱壳而出;也有人说王远早就预知陈耽的死期将至,却无法挽救,所以就假托自己身亡而远去他方。王远自从在陈耽处假托亡故之后,便去了括苍山。括苍山在今浙江省东部,由于山上长满了括树,将山体披上了苍翠的衣裳,所以被称为括苍山。在他去的路上,经过吴县,便住在位于胥门附近的蔡经家。胥门即今江苏苏州城西门的名字。蔡经是城中的一个普通百姓,但是他生来长着一副仙人的骨架。王远一看,便知此人可以得道成仙。所以他才选中了蔡经家为落脚点。王远见到蔡经,单刀直入地说:“我是天上的神仙,路过此地,见你有得道成仙的骨相。我本想超度你成仙,让你到天上谋个官职。但是以前你太年轻,不懂得修身养性之道,而今你身上道气太少,凡气太多,无法升上天界。看来只有将你的凡身***开来,方能使你得道升天。在你身体***开的一瞬间,你将感到巨大的痛苦,就好像一个人从狗洞里钻过去一样。”蔡经听罢,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王远向蔡经传授了得道的秘要,然后告辞而去。王远走后,蔡经忽然觉得身体燥热难忍,像是在火堆里灼烧一样。于是他便按照王远的吩咐,让家人赶忙打水往他身上浇,水泼到他身上,就好比泼到滚烫的岩石上,顿时冒出一股蒸气。就这样,连续高烧三天三夜,再看蔡经,早已瘦骨嶙峋,只剩皮包骨了。家人忙把蔡经扶进层,让他躺在床上,用被子盖好。忽然,蔡经不翼而飞,瞬间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了。人们前掀开被子,只见一张完整的人皮剩在床上,蔡经的身体已像金蝉脱壳一般,飞到天上成仙去了。十多年后,蔡经又回到家中。家人怔了半天,方才认出是离家十余年的蔡经。他离家时骨瘦如柴,十分苍老,而今身强体壮,一头黑发,像个小伙子。蔡经对家人说:“七月七日,度我升天的王仙人将来咱家。到那天你们要准备数百斛饮食,以供随行而来的官员食用。”到了七月七日,蔡经一家向邻居借了许多锅碗瓢盆,做了很多饭菜,整整齐齐地放置在当院。时候不大,方平果然来了。人还未到,车马及鼓乐之声已远远地传来。蔡家及邻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惊异地跑出来观看,却不知鼓乐之声来自何方。不久,人们看到王远一行从天上缓缓地向下降。这下,人们都看清了王远的模样。只见他头戴远游冠,身穿朱红色的袍服,束袍的大带和衣服上绣着威风凛凛的虎头,肩头斜挎着五色缓带,腰间佩着一口宝剑。王远面色微黄,长着几根稀疏的胡须,身材匀称,中等个儿,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他乘坐的车上点缀着五彩缤纷的鸟羽,驾车的是五条龙,龙的颜色各异,色彩斑斓。在他的前后左右,有许多侍从,举着各式旗帜,前呼后拥。整个场面甚为壮观,这阵势,好像是大将军即将出征。王远随身带来十二只玉壶,全都用蜡和蜜浆封住了口。吹彭手全都骑龙驾麟,神气十足,从天而降而不是从路上来。王远等人降落地面后,其他随行人等全都隐去身形,只有王远端坐在蔡经家里。过了一会儿,蔡经把父母兄弟等一一引见给王远。见过之后,王远派人去请麻姑,蔡经不知道麻姑是哪家仙人。正疑惑间,只听王远对手下人说:“你去请麻姑,就说我王远对她十分敬重。我很久没有到民间来了,这次我来到蔡经家中,不知麻姑能否赏光来此一聚?”不久,派去的人回来了。蔡经忽然听到使者的声音,可是左右观瞧,就是见不到使者的身影。只听那使者对王远道:“麻姑对我说,她给您行礼了,她与大仙已有五百多年未曾见面,她与他尊卑有序,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今番蒙大仙盛情邀请,她定前去拜见。现在她正奉天命暂往蓬莱,听到差人相请,她从蓬莱回来后立刻去到您那里。她叫我先回来告诉大仙,希望他暂时不要离开。”约莫过了两个时辰,麻姑果然从天上飘然而下。麻姑来时,也是人喊马嘶,鼓乐齐鸣,只是随从的人数是王远的一半。蔡经一家人仰望着这位从天上飘然而下的仙女,嘴里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只见麻姑果然不同于一般女子。她年轻貌美,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她的一头乌发像瀑布般直泻腰际,在头顶上还盘了一个发髻。她的衣裳十分华丽,虽然不是珍奇锦缎,但却光彩照人,尤其是绣在衣服上的五彩花纹,更为她平添了几分俏丽。麻姑穿的衣服,从质地到图案,都是人间所没有的,蔡经一家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所见的一切。麻姑进了蔡经家,拜见了王远,王远连忙起身还礼。两人坐定后,蔡经便召唤厨师摆上酒宴,盛酒菜的杯盘全是用金银珠玉制成的,豪华无比。食物也与众不同,大多是各类花卉果品,居室内外香气四溢,王远拿起一块肉干,掰开,分一半给麻姑。麻姑边吃边说:“自从我与大仙你交往以来,已看到过东海三次变成桑田。刚才我去了蓬莱,见到那里的水比以往更浅,差不多只有平时的一半,是不是东海又要变成陆地或丘陵了呢?”王远笑道:“圣人都已经说了,东海马上就要扬起灰尘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麻姑想见一见蔡经的母亲、妻子和其他家人。当时,正赶上蔡经的弟媳刚生完孩子,才休息了数十天。麻姑见她要起床相迎,忙说:“你躺在那里休息,不要起来。”说完,麻姑吩咐左右拿些米来撒在地上,以冲秽气,顷刻间,米粒全都变成了珍珠。王远在旁边看到了这一切,他笑着说:“麻姑真像个小姑娘,爱搞些小把戏。我老了,没心思玩你们这个年龄的人玩的玩艺儿了。”接着,王远对蔡经的家人说:“我准备送给你们一些美酒,这种酒是天宫里的厨师酿造的,味道醇厚,堪称绝世佳酿。但是这种酒不是凡人俗子所能喝的,因为喝了它,肠胃将被烧烂。你们在饮用时,要多兑些水。请你们不要见怪。”这时,差人把一升酒端上来,并在酒中掺了一斗水,分给蔡经的家人饮用。每人只喝了一升左右,就都醉倒了。过了许久,酒已全部喝光。王远告诉旁边的人:“不够可以再取些酒来。”说完,他拿出一千钱,派人到余杭姥那里买酒。不一会儿,买酒的人回来了,抱来一油囊酒,大约有五斗,并传余杭姥的话说:“地上的酒不如天上的香,恐怕不能满足诸位天尊的口味。”这时,蔡经忽然发现麻姑的手指又细又长,与人手不同,像鸟爪一样。他心中暗想:“麻姑的手指可真尖呀。我的后背发痒时,如果有麻姑的手指来搔痒,一定很舒服。”其实蔡经也就是在心里说了这么一番话,谁知早已被王远知道了。王远瞪了蔡经一眼,吩咐手下取来皮鞭,责令鞭打蔡经。蔡经忙问何故,王远说:“麻姑是天上闻名的仙人,你怎么可以想用她的手指去搔你的脊背呢?”蔡经听罢,顿时慌了手脚,忙向麻姑道歉。他感到奇怪的是,皮鞭抽在自己身上,竟找不到打鞭子的人。谁知他的这个想法也让王远知道了,王远说:“我的鞭子不是随便被人看到的。”蔡经有位邻居,姓陈,名字人们已经遗忘了,只知道他以前曾做过县尉,所以人们皆称之为陈县尉。陈县尉听说蔡经家里来了神仙,便敲蔡家的门,请求晋见神仙。见到王远后,陈县尉纳头便拜,王远问他想做什么,陈县尉说想跟王远学习修道成仙之术,并表示愿终生听从王远的役使,像蔡经那样。王远说:“请你站在阳光里,我看一下。”陈县尉站到院里,使光线照到自己身上。王远从他背后看了看,说:“唉!您心术不正,所以身影也歪,难以传授您仙道之法。我还是教您一些在地上行善的方法吧。”王远在临走时送给陈县尉一只小木箱,里面装有一道仙符和一块木牌,对陈县尉说:“我给你这些东西,虽然不能让你超度凡世,得道成仙,但是它能使你平安、舒适地度过今生,我保证你的寿命超过百岁。但是你要尽心尽力地帮助患病的人,为他们治病。凡是一息尚存的病人,只要他没有犯过罪,你便可为之治疗。治病时,你只须拿着这道神符去其家中,病人将自然痊愈。如果遇到病人被妖魔附体,用神符解决不了问题的话,你就举起这块木牌,它可驱使土地神前来拘收恶鬼。你要知道你所肩负的责任,随时根据病情考虑如何应用。”陈县尉自从接受了王远的教导后,果然热心为周围的患者治病,为他们消灾避邪。被他治好的人数以百计。陈县尉活了一百一十岁,也可算是长寿者了。他死后,其子孙也曾用神符和神牌为人消灾驱邪,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王远走后,蔡经家准备的那数百斛饭食也被吃得一干二净,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到有谁吃饭。蔡经的父母悄悄问道:“王仙人到底是什么神仙呀?他住在哪里?”蔡经说:“他平时住在昆仑山,时常来往于罗浮山(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之间,绵延百余里,有大小峰峦四百多个,景色秀丽。相传在罗山以西有座浮山,是蓬莱山的一部分,后来飘洋过海,来到此地,与罗山合为一体,所以叫做罗浮山。人们传说本书的著者葛洪即在罗浮山得到了成仙之术。罗浮山上有一座山洞,被道教列为第七洞天)和括苍山之间。这些山上都有他的行宫,富丽堂皇得像王宫一样。王远是天上的仙官,一日之内,他要从天到地往返好几次。地上的五岳,人们的生死,都要受王远的管制。王远一般在出行时,并不像今天这样有百官作陪,他只骑上一只***的麒麟,带上数十名随从而已。他每次出巡,都腾云驾雾,离地面数百丈高,参天大树,峰峦叠障,都在他的脚下。所到之处,不论是山神还是海神,都要出来行礼参拜。在这些参拜的神仙中,不乏那些得道千年的高人。”不久,蔡经也离家而去。若干年后,蔡经又暂时回家一次。王远曾写了一封书信给陈县尉,他的字迹相当潦草,写得松散而不整齐。在这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王远又叫方平,这次有了信,人们才知道这件事。陈家至今还保留着王远所赠之物———书信、神符和木牌,他们把这三样东西放在那只木箱中,珍贵地收藏着。
伯山甫是雍州人。壅州即今陕西、甘肃和青海省的额济纳一带。他在华山上精心修道,服食仙药,并时常回到故乡看望一下亲人。他二百多岁时,看上去还很年轻。伯山甫每到一户人家,都能准确地说出这户人家数代以来都做过哪些善事,或干过哪些坏事,他说的这些全都确有其事,就好像他曾经亲眼看见一样。他还擅长预言未来之事,他测算的吉凶,没有不灵验的。伯山甫见他的外甥女年老多病,便把自己调好的仙药给她吃。外甥女已七十高龄,服药后不久,逐渐返老还童,面如桃花,像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女。一天,汉皇的使者路过西河城东,看见不远处有个年轻女子正用棍子抽打一位老翁,老翁跪在地下甘心受杖。使者连忙跑过去,只见被打的老翁头发雪白,满脸皱纹,显得十分苍老。见这样一位老者跪在地上,任凭一个小女子击打,使者十分惊讶,便问女子为何打人。那女子答道:“这个老头是我的儿子。很久以前,我的舅舅伯山甫教给我一个长生不老的秘方。我感觉十分灵验,就想让我这儿子也服此仙药。谁知他就是不听,以致今日这般衰老。你看看,他哪里像是我的儿子呀,简直像我爷爷。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生气地用棍子打他。”见老翁跪在那里,一言不发,使者相信了女子所说的一切,接着又问:“你和你儿子今年有多大年纪了?”女子说:“我今年二百三十岁,他今年七十岁。”使者听罢,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个女子后来来到华山,修道成仙了。
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鲁国人,曾作过宋国大夫,最后死在楚国。故此,也有人说他是宋国人。墨子平素著书立论,主张兼受,非攻,崇尚贤明之政,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以及过分的厚葬,提倡薄葬、非乐。他的言论观点主要收入《墨子》一书,该书的大部分篇章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整理编纂的。他除了著书立说和周游各国进行政治活动外,还潜心研修道术。公输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人称鲁班。他来到楚国,当了楚王手下的一员战将。他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等器械,准备以此攻打宋国。就在楚国秣马厉兵之时,墨子得知了此事。他知道,以宋国的微弱军力来抵御楚国的精兵强将,无异于以卵击石,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去楚国游说一番,以打消楚王入侵的念头。于是,墨子即刻动身前往楚国。他一路风餐露宿,鞋磨破了,脚掌蹭出了血,他就撕下衣襟包扎一下,然后继续赶路。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奔波,他终于来到楚国,找到了公输班。墨子对公输班说:“你制造了云梯,准备用它攻打宋国,我请问你,我们宋国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有哪些地方得罪了楚国?况且,楚国土地广阔而人烟稀少,你们从本来就不多的人口中征召大量军队来攻打宋国,是牺牲不足来争夺有余,不是明智之举;宋国一向安分守己,没犯任何罪过,你们却要攻打宋国,这是不仁义的行为;你知道了你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却不向国王说明,是不忠心的表现;如果你向国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却得不到同意,那末你就称不上是个强者。”公输班说:“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可是我实在无法向国王说这番话呀。”墨子说:“这好办,请你带我面见国王,由我向他解释。”公输班答应了。墨子见到楚国国王,说:“有一个人,放着一辆雕饰得极为华贵、美丽的车子不要,却要去偷邻居家的一辆破烂不堪、无法使用的破车;宁可不要手头的绫罗绸缎,而去偷取邻居家的粗布破衣;不去吃肉饮酒,却要偷吃邻居家的酒糟、米糠等低劣食物。大王您说,这种人应该叫什么人?”楚王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此人一定得了疯病。”墨子说:“楚国地大物博,有云梦泽(即今湖南省益阳县、湘阴县以北,湖北省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的广大地区),全国上下不愁吃穿,麋鹿遍布全国,长江、汉水里的鱼鳖成群,物产丰富,可称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反观我们宋国,几乎穷到了极点,不但没有山鸡野兔,连水沟里的小鱼也没有。如果拿两国的财富相比较,就好像鸡鸭鱼肉比陈糠烂谷,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楚国拥有籹、梓、松、橡等上等树木,而宋国连几尺高的小树苗都不多见,论两国的力量,就好比锦缎之于短破的衣衫。我听说大王手下的官员在议论攻打宋国,这和我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楚王说:“你所说的我完全同意,可是公输班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他说以此攻宋,可大获全胜。”于是墨子再次找到公输班,看他如何攻宋。为了彻底说服公输班,墨子解下束衣的大带,摆成城墙的样子,摘下头巾,作为抵御的器械。二人就在桌案上演练起攻守之战。墨子一见云梯的模型,心中不禁暗自赞许公输班的智慧。只见云梯以一块巨大的木架为基座,下面***了六只轮子,木架之上安放两个可折叠的梯子,每个梯子有两丈多长,梯子之间有旋转的轴。云梯的四周用牛皮遮掩,里面可以埋伏士兵。将云梯推到城下后,两个折叠的梯子可以变成一支长梯,直伸到城头,梯中的战士则顺梯而上,攻敌破关。经过一番演练,墨子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云梯虽然是攻城的有利武器,可是墨子总可以化险为夷,并出奇制胜。最后,公输班的着术用尽,而墨子的守城本领还没有全使出。公输班沉默了半晌,说道:“虽然云梯战未能将你打挎,但是我仍然有办法取胜,只是这办法我不能告诉你。”墨子听罢,哈哈一笑,说:“我知道你将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出来。”楚王被两人的这番对话弄得摸不着头脑,忙问:“你们在说些什么呀?”墨子说:“公输班的意思很明显,他用云梯打不过我,就想就地把我杀了,他以为杀了我,宋军之中就没有人能破他这云梯战术了。其实,早在我来之前,我就把这套守城之法传授给了我的弟子禽滑厘以及他手下的三百名士兵,现在,他们正在宋城之上严阵以待。公输班就是杀了我,他在攻打宋国时也不会占上风的。”楚王听说宋军早有准备,再加上刚才被墨子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于是就打消了攻打宋国的念头。墨子在八十二岁时,有一天长叹一声:“这世上的事情我都看透了。荣华与官位不可长保,我可以把它付与流俗去享有,我将随赤松子仙人一起云游四方。”说完,他便辞退了所有的门客和弟子,独自入山修身养性,修炼道术去了,他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得道成仙。从这以后,人们在夜里经常能听到附近的山里面传来阵阵诵读道经的声音。墨子诵读完经书之后,便躺下休息。忽然,他发现有人轻轻地把衣服盖在他的身上,以免他受风着凉,他连忙起身,想看看是谁,可是周围只传来山林中的风声,什么人也没有。于是墨子决心一定要看看为自己盖衣裳的是谁。他假装睡下,过了一会儿,那人又来了,墨子倏地站起来,说道:“请问来者可是山岳里的神灵吗?或是超度凡人成仙的神人?请您稍停留片刻,我想向您讨教求仙之术。”来人果然是位神仙,他说:“你的品德至高无上,而且你潜心修道,用心专一,我这次就是特意来找你的,请问你有什么要求吗?”墨子说:“我希望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于是神人将仙书二十五卷赠与墨子,这些书是《素书》、《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等。神人对墨子说:“你与神仙很有缘分,加上你悟性甚高,非常聪明,所以你只须读这些书,不必拜师学道,读完这些书,你自会成仙。”说完,神仙化做一阵清风,转瞬便不见了。墨子望着神仙离去的地方,深施一礼,然后终日诵读仙书。他把读书的心得,汇集写成了五卷《五行记》。不久,墨子便成了地仙。后来,他躲避战国时期的纷争,就隐居不出了。到了汉武帝统治天下时,派遣使者杨辽,带着玉帛、宝玉以及大量金银,去礼聘墨子出山为官,墨子坚辞不受。人们见墨子此时依然身体健壮,面色红润,看上去也就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墨子谢绝了汉皇请他出山的要求,决定到名山大川去游历,仙踪不定。
刘政是沛国人,他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深知人生在世,享受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若想长生不老,青春永驻,还须求仙问道,修身养性,于是他谢绝了升官之路,潜心修炼道术。他不辞辛劳,遍访名山大川,拜谒各路名士,只要听说强于自己的,不论那人地位何等卑微,即使他是个家奴或门客,刘政也要亲自拜见,并像尊敬老师一样对待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政终于领悟了仙道之术,他精心研读了墨子的《五行记》,并服食了朱英丸。当他一百八十多岁时,看上去还像个童子。刘政的道术颇为高深。他喜好变化和隐去身形,他还能把一个人变成百人,把百人化作千人,把千人化作万人。他可以将浩浩荡荡的三军将士,倾刻间变为一片森林。他能把人变成鸟兽,又能将别人的东西偷走,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而又不被人们所察觉。他还会种植桃、李、杏、栗、枣等果树,树刚种下去,便立即开花结果,累累的果实或生吃,或拿到厨房去做熟,可供上百人食用。他能吹气为风,每当风起,地面飞沙走石,尘土遮天日。他用手随意一指屋舍庙宇、草木山林或各类器皿,这些东西便会被毁坏,而他再一指,它们又会完好如初,不留任何痕迹。他既可变成一位美女,也能变成一个木头人。他能在一天之间,走上千里路。他口含清水,喷将出去,则会化作一朵白云,升入天际。他张开双臂,随意挥动数下,空中便会弥漫起浓浓的雾气。他能将土壤堆积起来,形成一座高山,也能用手指在平地之上挖成一个深深的水潭。他能忽老忽少,或大或小,潜入水中而不湿衣,也能在水面上行走。他可以随时召集江河湖海里的鱼鳖、蛟龙、乌龟等来见,这些平时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听到刘政的召唤,竟会争先恐后爬上岸来。他还能口吐五色之气,弥漫方圆数十里,这些烟气袅袅上升,最后和天连在一起。他能轻松地上下跳跃,每次跳起,距地面都有数百丈高。后来有一天,他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人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孙博是河东人,有优秀的才能。擅长写作,写了一百多篇文章,能够诵读数十万字的经书。到了晚年,他开始研习道术,主要是学习墨子之术。学成之后,孙博的本领果然十分强大。他能使草木、金属、岩石等物燃起熊熊大火,强烈的火光能将方圆数十里照得通亮;他还能在自己身体中燃起火焰,然后从口中喷火,火一旦喷到大树或是杂草上,马上就将其烧成一片焦炭,如果孙博再用手一指,被烧毁的东西立刻又恢复原样;他也能够令三军将士各自烧成一团火焰。一天,有一个人把一个逃亡的家奴藏在军营之中。主人遍寻不着,只好请孙博帮助找寻。孙博听罢,微微一笑,对那个主人说:“我帮您在军营里放一把火,大火一起,你的家奴自然会逃出来,到那时,你再悄悄地捉拿他。”于是孙博从怀中掏出一粒红色的小丸,扔入军营。霎时间,军营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藏在军营里的家奴忍受不住烟薰火燎,果然逃了出来。主人见了,当即将其捉回家中。孙博这时又往火光中扔了一枚青丸,大火顿时熄灭,浓烟也随之消散。再看被火焰吞噬的房屋器物,刚才还是一片焦土,现在却依然如故,丝毫无损。孙博点的火很特别,别人用水浇,无论如何也泼不灭,只有他才能使之熄灭。他能够在波涛和烈焰中自由自在地行走。不仅自己不被火所烧,不为水所湿,而且还能使随行的数百人同避水火。他能让人站在水上不下沉,也能在水面上铺一领席,自己在席上端然稳坐,饮酒奏乐,并让人在席上跳舞,人们在草席上尽情欢乐,却沾不上一点水。人们有了疾病,都来找孙博医治,不用主诉病情,孙博只须用手一指,病即痊愈。孙博还善于隐身,遇到山间的悬崖峭壁或地上的巨石,他便隐于其中,起初还露出后背及双耳,过不久就全都隐去了。许久之后,他才从石壁中出来,好像刚才在石洞中休息一样。他能一次吞下数十把刀剑,他能穿墙透壁,往来自如,如有出入门洞一般。他能变镜为刀,也能变刀为镜,所变之物若无他的命令,可长时间不变形状。后来他在林虑山中服食仙丹,成仙而去。
人们不知道班孟是哪里人,有人说他是个女子。班孟能够终日在空中翱翔,也能隐去身形,端坐空中与人交谈。他还能钻入地下,每当这时,他先是双脚入地,渐渐地腰部和胸部沉到地里,最后,帽子和头巾也从地面消失了,班孟在地里可以待上很长时间。他还能用手指打井———只须在地面上轻轻一划,一眼水井即刻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便可汲上甘甜的井水。他一吸气,人家屋顶上的瓦片便会被吸入屋内。有一户人家,种植了桑树、果树数十棵,班孟施展法术,把这些树木全都聚在了一起,堆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十多天后,他向这些树轻轻吹了一口仙气,只见树全都各归本位,依旧郁郁葱葱,形同往常。他还能用嘴写字———将纸摊开,嘴里含满墨汁,然后将墨喷在纸上,于是满纸全都是工工整整的文字,细读起来,还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呢。多年之后,班孟炼制了仙丹,用酒服下,当时他已有四百多岁,可看上去仍然非常年轻。后来他到大治山中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玉子姓张名震(一说姓韦名震),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人,从小博学众家经典,满腹经纶。周幽王(宫涅,公元前781至前770年在位)执政时,曾召他入朝为官,他坚辞不从,并慨然叹道:“人活在世上,过一天少一天,离生越来越远,离死越来越近。如果只顾贪图荣华富贵,而不知修身养性的话,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因气血耗尽而死去。虽然王侯们享有高官厚禄,金银美玉堆积如山,但我看它们与尘土没有什么区别。只有修道成仙,超度尘世,才能得到永生。”于是玉子拜仙人长桑子为师,广求修道之术,终于炼就了独特的法术,他还写了一百多篇谈论道术的文章。他所创的道术追求完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精髓来修身养性,并以此为人治病,消灾避祸。他能使大地上瞬间刮起狂风,风力之大,足以折断大树,吹塌房屋。还能呼风唤雨,变化云雷雨雾,能把砖瓦木石变成六畜及龙虎,使它们立即奔腾跳跃,也能把它们化作成百上千的人。玉子能在长汉、汉水等大河之上任意行走,他含一口水,吐出来立刻变成珍珠美玉,而且永葆美丽的光泽,不再变化为水。有时他凝神定气,摒住呼吸,人们既抬不动他,也推不走他,既不能使他屈身,也无法让他站直。就这样一连数十天,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微睁双目,略舒筋骨,然后又恢复得和往常一样。玉子有众多弟子。每当他和弟子们一同出行时,他都分给弟子人手一块泥,再把泥捏成马的形状,然后命令大家闭起眼睛,霎那间,泥马全都变成了高头大马。他与弟子们乘跨坐骑,飞奔而去,一天能行一千多里。他还能口吐五色云气,云气一经喷出,即腾起数丈高。遇到天空有鸟飞过,玉子只须用手轻轻一指,鸟即坠落地面。他站在湍急的水边,向水中投下一张道符,水里的鱼鳖即会听从命令,钻出水面,爬到岸上。他可以用道术让弟子们个个都变成千里眼,把千里之外的事物尽收眼底,但是这种能力不能持续很久。他施展道术时,先要把器皿盛满水,然后放在两座小土山之间,再吹上一口仙气,水面上立刻发出红光,红光绕着水罐慢慢地升腾,直上云霄。这种水可治百病,内脏有病的人可内服,体表有病的人可沐浴,都将痊愈。后来玉子去了崆峒山,在山中炼制仙丹,炼罢升天而去。
天门子姓王名纲。他通晓补益养生的秘术,所以他撰写的补养之书说:“阳气从每天的寅时生发(按寅时指夜里的三点至五点),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此时的阳气代表纯木之精。阴气从每天的申时(按指下午的三点至五点)生发,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此时的阴气代表纯金之精。把纯阳投入纯阴之中,阳气怎能不受到伤害,也就是说阴能害阳。比如一般人喜欢擦洁白的脂粉,这是效法金———金性属阴,白色也属阴,真人道士,尽管也注意驻颜美容,但是他们不敢随意擦抹脂粉,而是精心研究阴阳克制的微妙之道,审查了解阴阳盛衰之理。道士真人行其青龙之法———也就是注意保养阳气,如寅时之气,属阳东方之气属木等,都是青龙之法的内涵之一,而有人却行白虎之法———如申时之阴气,西方之金气,金气与白色相配,脂粉色白,其性属阴,所以真人道士不敢滥用脂粉等物。又比如朱雀属阳,玄武属阴,对于此二者,也应注意阳克阴,不能使阴制阳,这才是不死之道啊。又比如阴人———这里指女人,她的性情有时比男人急躁,但是她如能自知抑制,不肯随便受制于阳,她也能够长寿,这表明阴性之金不受阳性之木所制服压抑。阳性之气的性质是刚躁的,但是阳性———这里指的是男人,如果注意志气恢弘,知其大体,说话柔和,颜色和顺言辞谦虚,这就是自觉地控制其刚躁,从五行的属性上说,表明木性畏金,因而能够获得长寿。天门子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理论运用到补益养生方面,大得其益,活了二百八十岁,容颜如童子。又注意服食珠粉和醴泉,终于得道成仙,到达玄州。
九灵子姓皇名化,得到了返老还童和胎息内视之法(按:胎息内视是道家用语。胎息指其呼吸如胎儿在母腹中之呼吸。内视又称内照,言在冥思中观察自己的五脏六腑),还得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精要。《养生经》说:“这个方术可以使你避免***、戟、弓、剑、戈等多种兵刃的伤害,还可使你免受虎、狼等猛兽的侵袭。它能保障你自身的安全,令你全家平安无事,让你的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还能使你的家人和睦相处。只要掌握了这种法术,别人见了你就喜欢你,见不到你的时候就思念你。这样的人,既宜从军,也利于远行为客,别人算计谋害你,能使阴谋诡计失败,千殃万祸,都将伏而不起。能堵塞奸邪之门,阻断妖怪之路。那些咒诅你的人,他的妖术也将不起作用。用梦魇等蛊惑之术害你的人,其法也不能实行。天下的好人好事,都将归顺到你这里,你将使神灵自动地保佑你,你也将得到百姓的拥护,农桑均获丰收,六畜兴旺,奴婢顺从,疾病痊愈,县官也将解除他的错误宣判,你与人产生纠纷,胜利将属于你。总之,获得此法,将百事皆利。行此道之人,必将大得其中奥妙。”九灵子在人间活了五百多年,容颜一年比一年年轻,后来服食丹石升天而去。
北极子姓阴名恒。他关于养生的一部书中说:“养身的办法是爱惜自己的精神,爱神是养生的第一法宝。养性的办法就更加困难,将经历出生入死的阶段,但是如果能够经常注意养身和养性,就能使自己的生命与天地共存。通过自己活生生的生命去追求长生不老才是真正的养生,这就如同用这块铁去捶打另外一块铁一样,将得到一种真正的铁,也如同用人养人而成真人一样,这种办法才叫做神。”后来北极子服食神丹而得道成仙。
绝洞子姓李名修。经书上说:“弱能克强,阴能胜阳。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应该经常像如临深渊、践履高险之地一样,又应如同驾驶奔驰的马车一样,处处谨慎小心,这才是长生之道。”李修按此法养生,活了四百余岁,颜色不衰,写文章四百余篇,汇集成书名叫《道源》,后来服食丹石而升天。
太阳子姓离名明,是与玉子同龄的朋友。玉子学道成功,太阳子便向玉子学习,拜玉子为师,尽弟子之礼,十分谨慎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玉子对太阳子特别钟爱。玉子有三十多名门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太阳子。但是太阳子喜欢喝酒,每饮必醉,常因此受玉子的责备。太阳子善行五行之术,虽然鬓发斑白,但肌肉丰满结实,面貌润泽,双目有神,三百余岁,仍然如此。玉子对他说:“你应该修身养性,为大伙做出榜样,你却常常酩酊大醉,不修为道的功业,不炼长生不老之药。像你这样,虽然活到一千岁,仍然难免一死。何况你刚刚活到数百岁呢?你的这些做法都是凡夫俗子所不为的,何况是通达道术的人呢。”太阳子回答说:“我性情刚躁,俗人的习惯未能除掉,所以只好用酒去驱除俗性。”他的骄慢态度竟致如此。他练就七宝树之术,此术深得道术之要。他后来服丹成仙,但时时又出现在人间,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见到他,面容竟如同儿童一样。因为他喝酒太多,他的毛发都变白了。
太阳女姓朱名翼,她扩充和发展了五行生克的学说道理,对五行理论加以补充,使它的理论更加精密而可行。人们按照太阳女发展了的五行理论去做事,非常有效验并且获效迅速。她活到二百八十岁的时候,面色还像桃花那样美丽动人,口如含丹,肌肤充实光润,眉毛如同妙手描画的一样,像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她向绝洞子学习道术,绝洞子把炼成的仙丹赐给她,她终于成仙而升天了。
太阴女姓卢名全,为人聪明豁达,智慧过人,喜欢玉子之术,很得玉子妙法,但是还不够精妙。由于当时没有其他名师指点,所以太阴女卢全在一条通衢大路的旁边卖酒,目的是访求往过客中的贤人,但是多少个岁月消逝了,也没有遇见一个超过自己的人。有一天太阳子经过这里,在太阴女的酒铺里饮酒,见太阴女礼节周全,恭顺谨慎,颇有修养,言辞娴雅,于是长叹一声说:“她作她的白虎腾蛇之术,我行我的青龙玄武之法。天下广阔无限,了解白虎腾蛇、青龙玄武之法的人真是太少了。知道其法的人是谁呢?”太阴女听到这些话,大喜,让她妹妹问道:“五行中的土,它的排行数第几?”太阳子回答说:“不知道。但南方属火,其数三;北方属水,其数五;东方属木,其属七;西方属金,其数七。中间属土,其数一。”妹妹回来报告说:“这位客人是位大贤人,是位得道之人。我才问他一句,却得到五个解释。”太阴女于是把他请入学道之室,改换菜肴,另做佳馐,餐桌上摆满美食珍果,这些都是太阴女亲自动手去做的。饮食已毕,太阳子说:“我和您都要在天帝之朝侍奉供职,也要共饮神奇洁净之水,我们都将成为得到玉子之术的魁首,并能身怀五行之术。我的为人是唯贤是亲,因此,对于您方才盛情招待也就不感到奇怪了。”于是他把补充道术能力的法术传授给太阴女,并教给她蒸丹的妙方。太阴女服了太阳子传授的仙方,得以成仙。她成仙时已经二百多岁了,但是她仍保持着少女的面容。
太玄女姓颛名和,年轻时死了丈夫。一天,有一个身怀道术的人给她们母女相面,然后说道:“你们的寿命都不长久。”太玄女听罢此言,暗暗下决心修炼道术,以求长生。她苦炼玉子的道术,术成之后,能够沉入水中而不沾湿衣服。在隆冬之际,她只穿一件单衣在寒冷刺骨的水面上行走,却丝毫显不出怕冷的样子,身体依然温暖发热,一直保持好几天。她能够运用功力搬走诸如官府、宫殿、城市以及市民房屋等建筑,将它们移到别处,却一点也不改变其形状。她再用手一指,建筑霎时变得无影无踪。门窗、箱柜上的锁,她只须用手轻轻一指,锁便会立即打开。她指山山崩,指树树死,再一指,山、树等又恢复原貌。一天,她带领众弟子到山中修炼。日落时分,弟子们纷纷为住宿的问题发起愁来。这时太玄女微微一笑,然后用手杖叩击山石,弟子们顿时目瞪口呆。原来巨大的岩石上均开出门户,打开门,里面有许多房间,屋内有桌、床、帷帐等,厨房、粮食、美酒、佳肴样样不缺,一切都与山外一样。虽然师徒们跋涉了千山万水,如今却像回到家中一样。太玄女能够把草籽大小的东西变成一间屋那么大,也能把一个庞然大物瞬间变得像针尖一般微小。一场燎原大火,她一口气便能将其吹灭。她能怡然自得地坐在熊熊的火焰里,衣裳丝毫不会烧着。她能在一转眼的工夫里,变成老翁、儿童、车马等,几乎没有她变不出的。她能运用三十六种法术,每种法术都会产生神奇的效力。经她施展的法术而起死回生的人不计其数。人们不知道她平时都吃些什么,只是见她面貌特别年轻,头发乌黑发亮。忽然有一天,他升天仙去。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到她的踪影。
南极子姓柳名融。他能把面粉团成真鸡蛋;把一个由面粉做的鸡蛋吃下去,然后再吐出来,可以变成几十个真鸡蛋。如果煮熟了吃,把鸡蛋黄取出来,可以看到其余部分还有一些面粉存在,有手指尖那么大。用这些面粉涂在杯上,念一下咒语,杯子就变为一只乌龟。把乌龟煮熟可以吃,乌龟的脏腑都很齐全。把乌龟壳上的肉刮下来以后,则这只乌龟又变为一团面粉了。把水洒在这团面粉上,念一下咒语,它又变成美酒,饮下去可以醉人。南极子只要把手一举,立刻就长出一棵大树,如果有人折其细枝,把这一节细枝插在屋里,数日以后,细枝渐渐枯黄,逐渐长得与真树一样。南极子服云霜丹,成仙而去。
黄卢子姓葛名起,身怀治病的绝技。他不仅有像其他名医那种医治疑难病症的高强本领,还可以不见病人的面,而将其治好。即使病人远在千里之外,只要寄上姓名,大致说明病情,黄卢子便能开出与之相符的药方,病人服药后立刻痊愈。他这种不用见患者本人的治病方法,使得许多人慕名求医。他不仅擅长医治疾病,而可运用气禁之道,使虎狼、百虫等猛兽伏地不动,使飞鸟无法振翅高飞,使流水停止前进倒流一里。他在二百八十岁时,仍然体魄强壮,力大无比。他能力举千钧,而且能飞速奔跑,速度常常超过骏马。他的头上常有五彩缤纷的瑞气,这股气高达一丈。若碰到天下大旱时,他便潜入深水潭中,召唤龙游出水面,促龙飞升天际。不一会,暴雨便会倾盆而下,从而解除旱情。每当大旱,黄卢子都要请龙出来救灾。有一天,他乘龙而去,临行前与家人及亲友一一告别。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
马鸣生是齐国临淄人,他原本姓和,字君贤。他年轻时曾做过县中的小官,负责地方的治安。后来在一次追捕贼犯的行动中受伤,险些丧命,多亏一位道士用神药及时相救,他才转危为安,保住了性命。从这以后,他辞去县吏之职,潜心随道士修炼道行。起初,他只是想学到治疗一些小伤小病的技术,但后来他发现道士有长生不死之术,于是便横下一条心,长久地跟随师长学道。他身背书籍,跟着老师周游天下。他们向西到了女几山(在河南宜阳县),往北到了玄丘山,南至泸江(即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之后的一段)。在此期间,马鸣生尝遍了旅途上的万般辛苦,也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老师见他确有诚心修道,便授予他《太清神丹经》共三卷,然后与他相别而去。马鸣生独自来到深山之中,按照《太清神丹经》所述合制了丹药。书中说服丹后即可升天,可是他不愿即刻升天,所以只服了半剂药,故而成了地上的仙人。他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