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那些我当鸟人的那些年

思想的鸟笼----浅析《鸟人》的中国式思维_一个学新闻的藏狐_新浪博客
思想的鸟笼----浅析《鸟人》的中国式思维
北京,时间和历史像被凝结在了这里。世代流传的礼仪和习俗,早已不再是皇宫的专属,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的习惯,成为他们的精神依靠。经过近代百年的动荡,西方思想,国人海外求学,推动着社会的变化。但是,中国人保持了自己的传统,保持了自己固有的思维。
&&&《鸟人》是过士行“闲人”三部曲中的一部,北京人艺1993年首演。1993年,说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却也是重要的一年。1993年,我们国家首次尝试申办奥运会,意味着将国门将更加开放;1993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年,意味着经济将会更加的繁荣;1993年,***主席和克林顿会晤,意味着中美关系的新发展。但是,这些和“鸟人”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关心,他们不了解,鸟才是唯一需要认真对待的。
过士行想要在《鸟人》中展示就是这样的一群“鸟人”,“百灵张”一句脏口,三十年的心血可以摔到地上;“陈博士”酷酷追寻的最后一只稀有品种,最终变成了永远“活着”的标本;而想要研究“鸟人”的丁查理,不知不觉中也进入了自己的“鸟笼”中。我们把鸟人中的人物进行归类可以发现,以三爷和胖子为代表的传统北京人,丁保罗和查理为代表的西方思想,以及陈博士代表的介于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各有交集,各有冲突,最后的大合集回到了关于我们民族自身身上。
我们来列举一些问题:鸟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爱鸟爱到痴狂的代步,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才能够理解这样的行为。
我们对以三爷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丁保罗和查理为代表的西方思想进行比较。为什么用他们两组比较,从外部条件来看,中国在西方面前保持了传统上的文化心理优势,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不是谁都可以比较的,所以三爷在看到美国友人查理时的回答是“时间也不算短,二百多年,还没有养鸟的时间长”和问到丁保罗心理治疗的历史也有这样的回答“七十多年,也不算晚”,嘲讽中带有“天朝上国”的自信。
三爷的自信是五千年的历史和无数的传统带来的,是外国人学不来的。过士行借助这种中西方历史的差距从中展现的就是这种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同时也是我们逐渐封闭我们思想的“鸟笼”,在第一幕中作为一个伏笔出现,这种封闭在第二幕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示。
除了和西方进行比较。三爷和胖子三爷是老北京的艺人,可以说是老北京的代表。胖子是天津人,从地域上讲,天津保卫的就是北京,胖子崇拜的也是三爷。同样这种文化传统在中国人之间也存在。三爷为什么不传给胖子,除了不具备条件外,三爷不能放下自己的身份,也就是面子。
中国人讲究“面子”,“面子”从什么地方来,从过去的“礼仪”当中来。“礼仪”其实是一种身份,是在过去阶级社会中地位的象征,到今天,成为了中国的“面子”。中国的“面子”文化核心就是保持自己的身份和存在感。在外国人面前十分的讲究,以至于言不达意,“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要拴着鸟”。在自己人面前面子更加的重要,“所有人都要等三爷来彩排”。
同样是几位玩百灵的“鸟人”中,百灵张算是好面子的一位。“养了三十年的百灵,没有一句脏口。”摔死了自己的鸟。问题出在了鸟身上。“鸟”养的怎么样,能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认同感。中国人的社交是以人情味基础的。建立在人情的基础上,每个人和周围的人都形成各类的圈子。陈博士难以融进到养鸟人的圈子中,本质上是因为对鸟的感情不同。
所以,鸟是什么,鸟是我们传统中对“礼”,对“面子”,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思维中的圈子,礼仪,面子。过士行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和思维习惯放到了养鸟上,作为一种具象化的手段,作为一种载体。含糊不清,难以具体形容的中国式思维,就像是鸟人手中的鸟一样,迷恋鸟的各种声音,也不允许鸟学会一句脏口。过士行巧妙的找到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精神的载体,这种生活中的小物件,往往凝结了中国的传统,在嬉笑怒骂之间,看似矛盾,却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总结起来是对“规矩”的认可。
借助第一幕留下的伏笔,第二幕的重要是在西方精神分析和传统思维的冲突上。这里主要的人物是三爷,丁保罗。丁保罗从小在美国长大,渴望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三爷依旧保持着自己身份。这两个人都围绕着中国式思维展开了各自的探讨。
丁保罗给三爷所分析之前有过一句台词:人可以为自己的存在意识献出自己的一切。三爷的回答是:鸟也一样。“鸟”在之前解释是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丁保罗的精神分析法是要揭露出最深处的东西。鸟丁保罗热衷于挖掘每一个人的过去,三爷看似简单的一句“好汉不提当年勇”,结果在丁保罗的不断刺激下,三爷的伤疤被揭露,戳到了心窝子里,三爷和丁保罗不欢而散。
三爷在和丁保罗对话中提到了气节。中国人看重气节,气节也是“规矩”的一种。保持自己的气节,遵守刻有的价值标准。红子不能随便学其他的鸟叫,角不能随便的传授自己的绝活。中国人刻板,但是刻板有底线,有着自己的禁区,过去的伤疤,敏感的字眼,这些不允许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因为不合符规矩。中国人按照规矩说话,按照规矩办事。
丁保罗想要找出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在第二幕中他先后对胖子和三爷做出心理分析后,认为找到了病根,在于三爷和胖子的过去经历。这一线索延续到了第三幕。
第三幕的高潮是一段京剧。京剧是按照程式化表演的体系。三爷一身包公扮相,几位“鸟人”客串,审问的是丁保罗对自己做出精神分析。这一幕中充斥着荒诞,表面上是包公审问佛洛依德,但是我们看到了中国思维影响的根深蒂固。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办事准则,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让中国人可以凭着老祖宗的遗产做出自己的判断。
最后《鸟人》以一场京剧和秧歌来结尾,随着一声惊堂木和点醒全剧的台词“才没几天,鸟怎么都不飞了”落下帷幕。“鸟”到底是指的什么。它可以是中国人的面子,可以是规矩,是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什么,是对于鸟的偏执,是京剧的程式化。它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始终停留在鸟和京剧身上,它来带了热闹的京剧和秧歌,可是最后,所有的“鸟都不会飞了”,这种思维惯性限制住了中国人。
整部《鸟人》的舞台设置在北京,设置在传统思想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所有人的故事发生在一片树林中,看似是养鸟的场所,但是每个人手中拿着一个鸟笼,心中也有一个鸟笼。三爷的鸟没有笼子,但是有链子,丁保罗手中没有鸟,但他在寻找每一个鸟人心中的鸟,陈博士真的在寻找鸟,最后这只鸟永远在他眼前。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圈子来相互交集,在相互交集中难以走出自己的圈子。过士行对于中国式思维的展现,切入点就在对生活中的物,生活中的人的展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得最真实。
小常写评论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002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