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楼盘有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或者货源么,不...

经营模式:生产厂家
所在地区:河北省 邯郸市
扫码访问移动站
我要留言×
注:1.商家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请确保手机畅通。
会确保您的手机号码不被泄露给其他平台,请放心填写。
公司名称:永年县农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主题:
物流与发货时间
*如何称呼您:
我要留言×
关注后,报价信息会通过微信公众好发送到您的手机!
夏树辉(销售部 总经理)
经营模式:生产厂家
所在地区:河北省 邯郸市
扫码通过手机查看
河北邯郸永年茄子基地大量供应--农德丰农业公司诚信合作
发布时间: 17:50:02
河北邯郸永年茄子基地大量供应--农德丰农业公司诚信合作本蔬菜基地有50年种植历史,是我县最全面的,全年各种蔬菜交替上市。本基地蔬菜种植面积大,选择品种优,价格低,质量优,货源优,有市场销售的客户请联系,本菜区深受消费者喜爱。基地配套设施完善,现有收购场地,客户住宿,冷库预冷,冰块,包装,装车,运输***服务。二、种植基地&在位于永年县小西堡乡夏元寨村,拟投资约1000万建设的“农德丰蔬菜种植基地”,占地约1300余亩,可搭建500余栋,年可生产蔬菜9500吨。该种植基地地势平坦,进行封闭式管理,水电供应条件良好,交通运输便捷,紧挨邯临公路、京港澳高速、G107国道,产品外运有保障。公司自备有蔬菜保鲜库1500平,蔬菜加厂一处,上精生产线2条,基地有升值的潜能,也有改建扩建的余地,是比较理想的场地。现已投资50万建设了200多栋日光中型棚,10栋育苗日光大棚,并且在石家庄市;元氏县、赵县;邯郸市肥乡县、曲周县、鸡泽县、邱县、都有合作种植基地,年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1万吨以上。&二、公司产品&公司蔬菜已申请注册“太永鲜”牌商标,太、太极拳养生之道;永、永年蔬菜生态健康;鲜、蔬菜“鲜”人一步。主营:甘蓝、蒜台、有机菜花、白菜花、黄瓜、西红柿、油麦菜、芹菜、菠菜、小白菜、养生莴笋、茴香苗、香菜、生菜、白菜、大葱、豆角、土豆、、胡萝卜、辣椒、长椒、圆椒、长茄、苦瓜等。正积极申请有机食品认证,为百姓生活增一分绿色,添一份健康,“太永鲜”健康河北、美丽河北、健康触手可及!!!垂询***:3&&&&
永年县农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企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企业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发布平台,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评价(0人参与,0条评价)
*手机号码:
*滑动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您是要采购吗?
采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问采购专家小美!
你是要采购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元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征求意见稿)
第二章 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元氏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功能地位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是谋大事业、求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依托“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认真总结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分析未来五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内外部形势新变化,顺应全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建设石家庄南部大郊县的发展定位,瞄准“富民强省、建设省会南部区域次中心”的发展目标,遵循县城建设龙头带动、特色乡镇重点支撑、农村(社区)集中发展三级联动的发展思路,实施“率先崛起、工业强县、项目推动和城乡一体化”四大主体战略,着力抓好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五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特色产业地位、产业集聚区竞争力、中心城镇功能、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重大基础和生态设施以及发展环境六个显著变化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将元氏县打造成为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县、全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30强、河北省文化旅游强县、石家庄南部区域次中心城市。
第二节 主体战略(略)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型提升,到“十二五”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具有元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形成先导产业引领作用突出,特色产业活力凸现,传统产业转型加速、基础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聚区支撑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石家庄南部地区次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框架基本形成,重点城镇建设特色突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建设出现新局面,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民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消除区域贫困。
&----在产业聚集区开发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立足于加快富民强县建设步伐,跨越式地提升区域功能地位,不断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在合理布局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产业集聚区,构建多点支撑的县域产业空间开发格局上取得突破;在培育产业集聚区特色突出和竞争力明显的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功能地位,建设县域经济支撑点,区域特色产业增长点上取得突破;在促进产业集聚区和所在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功能地位突出的产业新区上取得突破;在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大项目谋划,形成产业集聚区强有力支撑体系上取得突破;在创新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创造灵活、优惠的集聚区发展软环境上取得突破。
&----在次中心城市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视野,大气魄规划,大手笔建设,大力度整合资源,在以化工、装备制造以及旅游和文化产业为重点,不断强化对石家庄南部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上取得突破;在重新规划镇村布局,推动村镇布局规模化、居住水平城镇化、景观风貌特色化上取得突破;在加强重点城镇建设,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服务能力,强化重点城镇产业和区域特色上取得突破;在强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上取得突破。到2015年,努力把元氏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石家庄西部绿色休闲旅游基地和带动石家庄南部地区发展的龙头。
&----在西部山前旅游带开发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抢抓西部旅游带旅游开发建设的有利机遇,在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两大主导产业上取得突破;在封龙山、蟠龙湖、白果树以休闲旅游、度假采摘、观光农业、旅游综合服务、旅游特色纪念品加工为重点的功能区建设取得突破;在重点客货运输系统、生态保护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开发支撑体系建设上取得突破。
----在改善民生消除区域贫困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石家庄市整体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城镇功能地位提升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改善民生政策密集出台,正确处理好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完善,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事业建设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上取得突破;在明确区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地区扶贫开发模式上取得突破。到2015年,基本消除区域贫困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瞄准为区域功能地位提升形成有力支撑,为改善民生提供便捷服务的目标,以增强能力、提升效能、完善功能、优化布局为关键,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骨干对外运输通道、水库安全避险工程、潴龙河生态功能区、环城水系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上取得突破;在分类指导,不断提高重点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上取得突破;在协调关系,加强与周边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上取得突破;在深化改革,建设多元化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体制上取得突破。到2015年,基本建成设施齐全、体系完善、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有力增强对石家庄南部区域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
第三章 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 第一节 优化提升传统四大战略产业
&&----加快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化工产业主导地位。加快培育循环化工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支持诚信公司、宏升化工、远征药业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开发高端产品,全面提升化工产业主导地位。到2015年,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亿元,利税达到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4-5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
&----延伸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依托石家庄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以渣浆泵制造和特种车辆改装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采取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式,以做大产业规模为重点,实现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各主导产业群培育1--2个产值过20亿元的国内知名企业。一批与装备制造相关的科研机构落户基地,以大型企业为主、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在装备制造领域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到2015年,在国内市场上涌现一大批具有元氏县装备制造特色的优势产品,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达到5个以上,国际品牌2个以上,入驻企业达到50家,工业区项目总投资达到25亿元,工业区总产值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以上。
----推进食品工业上规模、上品牌,扶植龙头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不断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支持洛杉奇等名牌龙头企业在元氏建厂投资,鼓励本县企业投资食品加工业,规范提升殷村驴肉、方中烧鸡、宋曹酒、金谷庄酒等产品质量档次,树立名牌意识,打造成名牌产品。在“十二五”时期,重点抓好石家庄恒洁食品有限公司火腿项目、石家庄米莎贝尔饮食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方大包装材料背胶袋项目等。
----扶持轻纺服装企业扩大规模,引进和培育名牌企业。鼓励培育“旗舰”企业,扶持重点企业,引导并培育一个或几个“旗舰”企业,使其成为知名品牌,以“旗舰”企业为核心,带动其它企业共同发展。加大吸引国内名牌产品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服装品牌落户发展,用名牌引导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提高整个行业的档次和水平。
----加快发展以煤炭物流、仓储集运为主的现代物流。依托省会城市和区位交通、信息资源比较优势,按照现代仓储、多式联运和信息服务“三位一体”发展定位,抓好投资2.8亿元的北方农资物流中心和石油储运库等重点项目,尽快开通铁路南货场,建成石家庄南部仓储物流中心。抓好综合物流基地建设,招引一批投资大、辐射能力强的物流项目,推动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努力打造冀中南重要物流节点和华北煤炭物流基地。
----全面提升旅游业的规模和水平,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封龙山、蟠龙湖“两龙”开发和白果树景区开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叫响做大“一山一水一古城”旅游品牌。提升蟠龙湖景区品味,建成集休闲、度假、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打造山水相宜的“省会西南花园”。依托北部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园区、马村草莓、殷村驴肉、井元路设施蔬菜、生态庄园以及“两龙”景区,谋划设计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形成集果品采摘、风味小吃、生态观光、景区游览等旅游一条线、休闲***的旅游模式,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旅游新格局。结合县城旧城区古貌恢复、常山郡公园建设、潴龙河生态功能区和环城水系建设及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全县建成星级宾馆7家以上,其中三星级以上3家以上,旅游者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综合达到4亿元。
&----发展特色商贸服务业,构建南部大郊县商贸服务框架和城乡一体化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南佐山货市场、农机交易市场和红旗大街商业带等市场建设,形成蔬菜、果品专业市场和现代化批发交易中心,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超对接”工程建设,引入“国大集团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进驻。因地制宜抓好县城集贸市场改造和专业市场谋划,完善农村商贸服务网络。
----发掘元氏文化资源,推进古城复建开发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挖掘汉碑、“封龙书院”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蟠龙湖、千年白果树、黑水河革命根据地等旅游资源,充分整合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古城复建以及影视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申报“千年古县”,大大提高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增加效益的同时不断提升元氏整体形象。
规划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种植园区,打好“绿色、生态、新鲜”品牌。实施农业“五五工程”(山区乡镇发展五万亩核桃、五万亩石榴、五万亩大枣、五万亩柿子,平原乡镇发展五万亩设施农业),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稳定的种植业、高效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到2015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
36万亩以上,优质专用玉米种植达到3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发展到8万亩,无公害设施菜基地5万亩,脱毒红薯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建成5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千亩现代农业园,基本建成具有元氏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核桃、柿子、大枣、石榴、错季蔬菜等经济林果业和特色种植业,培育壮大生猪、奶牛、禽蛋生产等规模化养殖业,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牧产品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整体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沿石环路、红旗大街的马村、殷村、姬村、北褚等乡镇大力发展城郊型瓜果蔬菜生产,建成石家庄以及周边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加强以黑水河乡为代表的柿子种植基地,以前仙乡为代表的大枣种植基地、核桃种植基地,以北正乡为代表的石榴基地,以苏阳乡为中心的国家级甘薯产业体系试点基地。大力加强马村、南因、宋曹、赵同、东张等乡镇的优质粮食基地,殷村镇、东张乡、苏阳乡、前仙乡等乡镇的奶牛基地,宋曹镇、南因镇、赵同乡、马村乡等乡镇的禽蛋生产基地,南因镇、槐阳镇、赵同乡、苏阳乡等生猪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成元氏现代农业赵同示范园、南因镇生源绿色农业示范园和以毛遗农场为中心的2万亩粮食示范方,建成5个市级以上科技示范园区(基地),10个县级科技示范园区(基地),推动农业规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由点带面发展。
----积极推广和普及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加强农产品和畜产品的认证。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农业安全。建立镇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实施
“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工程,抓好城郊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培训新型农民万人以上,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加强农产品和畜产品的认证,创建优质品牌,以绿色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突破口,按照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组织申报绿色和有机产品认定和认证,做好监管工作,确保环保、安全,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市级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抓好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着力培育故元乳业、恒达牧业、绿源奶牛、奥万达养猪基地、蟠龙养鸡合作社、红润畜禽加工厂等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种养业,推动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率由十一五末的33.2%提高到55%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产业布局按照“一园两区三带”框架进行布局。“一园”是指在井元公路打造以煤炭、仓储集运为基础的煤炭物流园;“两区”即河北槐河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元氏区)和元氏诚信产业关联聚集区;“三带”即沿国道107工业聚集带、以蟠龙湖和封龙山为核心的西部山前旅游产业带和沿石环路、红旗大街有机绿色农业产业带。
----全力打造煤炭物流园区。坚决整顿规范沿井元公路自发形成的小摊点、小企业,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和违法经营,设立3500亩煤炭物流园区,吸引战略投资者投资煤炭物流,整合兼并重组沿线小企业,将小企业纳入煤炭物流园区统一管理,物流园区按照国家先进地区的标准规划设计,入园企业煤炭运输须按照集装箱式运输等方式,通过修建一条井元公路引线,使煤炭运输车辆绕过县城主城区,减少沿线污染。
----着力构筑“两区、一带”工业发展格局。槐河工业区城南区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医药化工和循环化工,城南区西区和万花山区以轻工机电产业为重点。沿国道107工业聚集带包括装备制造基地元氏区、马村新兴产业聚集区。装备制造业基地元氏区,以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为重点,依托近郊优势,抓好大项目引进;马村新兴产业聚集区以开源机械和米莎贝尔为龙头,加快机械和食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实现与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的错位发展。到2015年,槐河工业区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利税20亿元;元氏诚信产业关联聚集区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利税13亿元;沿国道107工业聚集带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利税6亿元。
----积极培育西部山前旅游产业带。加快封龙山、蟠龙湖“两龙”以及白果树景区等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叫响做大“龙山龙湖游”品牌。谋划设计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山区乡镇积极发展核桃、石榴、大枣、柿子种植,形成集果品采摘、风味小吃、生态观光、景区游览等旅游一条线、休闲***的旅游模式,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旅游新格局。延伸旅游产业链,将千年古城影视基地、常山郡公园参观、文化演出及潴龙河生态功能区和环城水系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元氏商贸、休闲住宿等接续项目与西部旅游结合起来,增加旅游产业附加值。积极谋划与周边县市获鹿、平山、赵县、临城打造一体化旅游线路,纳入全省旅游大版图,扩大元氏的知名度、美誉度。
----加快形成有机绿色农业产业带。依托石环线、红旗南大街,充分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规划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种植园区,打好“绿色、生态、新鲜”品牌。中部地区依托因村特色小吃,大力发展驴肉品牌加工业、特色餐饮业。西部山区建设特色林果业带。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进一步扩大石榴、核桃、大枣种植,千方百计提高果品质量,引进深加工企业,走品牌化、产业化路子。依托京赞公路发展生态观光、采摘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五个统筹”之首。“十二五”期间,紧紧抓住省会城市三年大变样的历史性机遇,按照“一主、双心、三组团、四轴线”的城乡空间布局,围绕打造综合实力强、带动力大、特色突出的现代城镇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城镇功能,通过“县城建设龙头带动、特色城镇重点支撑、农村(社区)集中发展”的三级联动协调特色发展,基本形成“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五畅通”(路、电、水、暖、网)、“六一体”(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一体化)、“生态化”(城乡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努力成为省会南部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一主”----县城(主中心)。通过县城新城区扩容、旧城区古貌恢复、工业区提质,努力打造省会南部次中心城市,在县域内形成更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双心”----南佐(西部副中心)、殷村(中部副中心)。南佐、殷村借助便捷的交通与县城实现同城化,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两个“增长极”。
“三组团”----槐阳循环经济组团、殷村特色农业组团、南佐生态旅游组团。
----槐阳循环经济组团。包括槐阳镇、南因镇、宋曹镇、东张乡和苏阳乡,以循环化工、轻纺服装、商贸为主导产业;
----殷村特色农业组团。包括殷村镇、马村乡、姬村乡、赵同乡,以农副产品加工、绿色有机农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化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南佐生态旅游组团。包括南佐镇、北褚乡、前仙乡、黑水河乡、北正乡和苏村乡,以旅游业、特色林果业、物流业为主导产业。
“四轴线”----依托元氏县域内的交通干道形成“一主三副”的城乡发展轴线。
----京广铁路、107国道沿线东部发展主轴线。依次布局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元氏区)、马村新兴产业聚集区、诚信产业关联区和河北槐河工业区城南工业区,积极培育元氏综合物流基地,是元氏东部贯穿南北、沟通石家庄、邢台、邯郸的是重要交通通道,是元氏循环工业带。
----沿井元公路中部东西向发展副轴线。连接宋曹镇、槐阳镇、赵同乡、殷村镇、北褚乡、南佐镇、前仙乡,贯穿县城旧城、潴龙河生态功能区、常山郡遗址、蟠龙湖、封龙山等旅游景区,是元氏南北中部沟通东西及井陉、赵县的重要交通通道,是元氏重要综合旅游带。
----沿京赞公路西部南北向发展副轴线。连接姬村镇、南佐镇、苏村乡,是元氏西部山区丘陵区农产品向石家庄市区供给的重要通道,是元氏重要生态旅游带。
----沿红旗大街中部南北向发展副轴线。连接马村乡、殷村镇、赵同乡、苏阳乡,是元氏东西中部贯穿南北、沟通元氏与石家庄、邢台、邯郸的交通副线,是重要特色农业带。
“十二五”期间,按照
“一城三区”的建设思路,突出“带动能力强、服务职能优、居住环境美、文化底蕴厚”四大特点,把县城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完备、文化底韵厚重、生态环境良好、居住舒适的石家庄南部生态山水文化园林卫星城,为建成省会南部次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
----加快实施新城区扩容。拓展县城发展空间,西扩至红旗大街南延线、北延至潴龙河,增加城镇人口,提升县城容量。优先发展以常山路区域为主的新城区,建设行政、文化、体育、教育、商业中心。实施文化广场南延工程。在兴华路一中南侧,整体开发建设商务中心、星级酒店、体育场、文化中心和房地产项目。
----加快旧城区古貌恢复。积极改造以“三关四街”为主的旧城区,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以休闲、旅游、娱乐、购物为主的舒适生活区、商住区和仿古特色街区,将旧城区建成彰显封龙山及汉文化、居住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特色城区。县城集市迁至华西路,在昌盛街和华西路交叉口东南角启动建设专业市场。
----加快工业区提质。以107国道为中心,整合城南工业区、诚信化工产业园和现代物流基地各项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构建全县经济增长的战略支撑区。
----夯实基础设施。完成县城外环建设、地道桥“一建两扩”工程,形成“六横、五纵加一环”的县城道路网格局。重点加强县城至境内外旅游景点、重点城镇、高速路网连接线的建设,推进城内综合交通路网改造建设,构建城内外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客货运站现代化改造建设,扩大集疏运输能力,提高整体对内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实施南水北调利用工程、县城热电建设增能工程、域外燃气引进工程、一次能源替代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新能源利用工程等能源结构调整和设施现代化建设,建设低碳城市。
----强化生态功能。加强水源地水污染防御,加强污水排放、处理、回用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强库坝防洪设施建设及潴龙河和槐河疏浚、防涝综合整治,确保县城生态安全。完成化肥厂、热电厂石墨电极车间和氯乙酸车间、省线路器材厂、久源纺织、实力克化工等企业的搬迁。切实做好潴龙河的疏通整治,加快推进潴龙河生态功能区建设,建设以亲水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生态公园、生态休闲农业、高档次居住区建设,打造城市生态亮点。加快沿河景观堤坝路建设,沿潴龙河南岸建设潴龙河生态区滨河大道(红旗大街至107国道)。以潴龙河生态区为龙头,借助南水北调工程及蟠龙湖工业供水的契机,利用县城旧有沟渠以及高压线走廊等,规划和启动环城水系建设。开展全民植树,做美扮靓县城和乡村,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坚持注重特色、择优扶强的原则,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依靠交通网络形成城镇发展轴,以特色产业促城镇组团发展,对南佐、姬村、因村、宋曹、南因、槐阳六个建制镇以及马村乡在发展规划上提档升级,提高各乡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促进产业、人口、资源等向重点城镇集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紧密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重点乡镇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是:
----槐阳镇。建设成为综合性型城镇。依托县城、城南工业园区和旧县城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化工产业、医药及精细化工产业及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业。
----南佐镇。建设成为交通、旅游型城镇。大力发展以发展旅游业、煤炭运销业和特色林果业,努力建成西部山区城镇经济区中心城镇、县域副中心。
----殷村镇。建设成为交通、农产品加工型城镇。大力推进省会南部有机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净菜包装、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及农产品和蔬菜交易市场建设,努力建成中部城镇经济区中心城镇、、县域副中心。
----南因镇。建设成为工业、商贸型城镇。培育龙头企业,增强电缆、化工、轻纺、塑料、服装、小麦深加工等现有产业的关联度,努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姬村镇。建设成为交通运输型城镇。大力发展汽车运输业和城郊型设施农业。
----宋曹镇。建设成为农贸型城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
----马村乡。建设成为园区型城镇。依托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和马村新兴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以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和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
----其他乡。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化乡政府所在地的集聚功能,努力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到2015年,1~2个重点乡镇纳入省、市重点培育的示范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初步形成三个槐阳循环经济组团、殷村特色农业组团和南佐生态旅游组团。
----农村(社区)特色聚集。各农村(社区)分别按照资源型、工业型、旅游型、交通型、园区型、生态型、城镇型、农庄型、第三产业服务型等新农村等模式建设。到2015年,县城周边5公里范围内3~5个村庄集中到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范围内吸纳2~3个村庄,每个乡镇至少完成1以上联村并建新民居社区试点。
----切实加强农村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公用设施联网共享、能源开发利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四大工程”,加快道路、供水、供气、供暖、排水管网和公交、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突出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沼气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节水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粮油储存设施、植保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新民居工程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重点对基础条件优越、集体经济实力强、群众生活质量较高的村,采取原址改造、搬迁新建、联村并建等手段,进行新民居改造。探索实施“以宅基地换房”等建设模式,推动农村城镇化改造,建设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注重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做到经济、适用、安全、环保、特色。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培育现代农村经营主体,开发旅游项目、工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商业服务等项目,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建立多样化的致富渠道。加强农民培训,鼓励企业、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
----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开展自主创业,促使农民增收。景区周边农村积极开发建设度假村、演艺区、游乐园等旅游项目和农家乐、家庭宾馆、小卖部等旅游服务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区的农村通过开展农业观光园、农业体验园、农产品采摘园等项目,以发展农业旅游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高速路网和旅游路网沿线农村通过发展过路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农村通过开展矿石开采加工服务,促使农民增收致富。
----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旅游服务业、特色旅游商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产业。开发具有中高档度假型特征的酒店和各类行政或商务机构接待型特征的综合会议中心,支持特色旅游住宿餐饮、康体度假、商务会议等服务业项目,鼓励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特色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建成旅游购物街区、旅游商品开发公司等重点旅游服务项目,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扶植食品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龙头企业,特别是核桃、大枣、柿子加工等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吸纳更多适龄劳动力就业。
----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完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广开就业门路,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在信贷、企业注册、土地出让、园区进入许可等方面加以支持,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完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00人以上,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5万人次。
----实施就业援助计划,积极帮助和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兴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街”等形式,为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创造条件。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帮助他们自主创业。要优先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及残疾人(不含已享受残疾人就业安置政策的人员)等特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以统筹城乡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快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进程。建立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女工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在实现当期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弥补基金缺口,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5%以上,做实个人帐户。
----实行动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健全建档立卡机制,实行动态的管理,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方法简便,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脱贫致富。
----完善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稳妥推进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费报销比例由十一五末的55%提高到80%以上。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实现个人缴费、村集体和其他经济补助、财政补贴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确保对参保农民的保障水平与本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元氏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和《元氏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规定和实施方案,确保参保率和发放率达到100%。
----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全社会覆盖率。到“十二五”期末,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100%。全县参加养老保险普及率达到95%以上,失业保险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以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覆盖面达85%以上。
----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县城中小学的同时,推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特别是推进基本教育资金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的中小学校发展格局。缩小县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待遇差距,促进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全面提升偏远乡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协调发展。
----加快建立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制度。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以县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分工合理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县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全方位建设,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水平,全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并实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初步形成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险并轨,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社会保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险等值化发展。全面推进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将农民基本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新农合筹资补偿标准,初步实现养老制度城乡全覆盖,提升农民整体保障水平。2015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向农村倾斜。交通、电力、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扶贫开发、科技、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向注重向农村倾斜,在比例安排、项目投放上优先考虑农村。
----加大投入力度,缩小县域内差别。强化公共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政策,在发展规划、资金、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向边远、交通不便的山区乡、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各类资金的投入,逐步缩小县域内地区间发展差距。
----抓好项目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抓好核桃、柿子、大枣、石榴等林果业种植、乡村旅游等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项目,增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发展迟缓问题。到2015年,基本解决3.8万人脱贫问题。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将贫困村整体发展作为工作着力点,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加强对口帮扶,使贫困群众基本达到温饱标准,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贫困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乡村教育、社会保障、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切实改善发展环境,促进落后地区协调发展。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加强社区、村级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和治保调解组织建设,提高基层“防激化、善解决、保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确保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得到就地化解和稳控,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100%。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保护、村务管理等,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群众的参与度,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质量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从根本上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行更加严格的安全监管和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建立和完善发改、安监、工商、环保等多部门联动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规划,强制淘汰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强化群防群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治安灾害事故稳中有降,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全县平安乡镇达标率达到100%,平安村(居)达标率在95%以上,平安单位在98%以上,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相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节约利用水资源。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合理规划建设水资源调配工程。加快工业节水步伐。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发展喷、滴、灌工程和渠道防渗工程,健全县、镇、村三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节水示范城镇建设。加大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至2015年城市中水回用率不低于8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用水90%以上,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土地资源要建立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用途管制和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制度;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加强城乡居民点用地管理。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保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用地。加强矿采场、退化土地的整理和复耕,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
----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实行有计划开采和严格保护,对优势矿种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产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本建立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主要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以冀中南和京津冀都市圈地区依托,以山水生态文化休闲为龙头,大力整合白果树、封龙山、蟠龙湖、县城旧城区古貌、常山郡遗址等山林湖泊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工农业旅游资源和现代社会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把元氏县建设成为省会南部集山水休闲、文化观光、商务会议于一体的、有特色的生态山水与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冀中南区域性旅游服务与集散中心。
根据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地域分异的制约特征,将生态功能区分为三个区域,“三区”,即东部平原控制区、中部浅山丘陵建设区、西部中低山生态保护区。
----东部平原控制区。加强东部平原区槐河、潴龙河、北沙河以及地下汇水区保护,严格控制各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湖水体。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和节水农业。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中部浅山丘陵建设区。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对中部浅山丘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控制山区丘陵地带的土地开发、采矿等活动,减少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产生的地质灾害。
----西部中低山生态保护区。通过围封、禁樵等方式,保护西部中低山区内的森林、草场资源,同时继续加快山区宜林荒山、荒地植被建设,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工程。坚决的停、转耗能大、产值低的企业项目。严格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常等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并有效利用。严格执行各年对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要求。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
----加速建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项目。引导企业开展综合利用、谋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并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聚集区。明确入园企业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弃物排放综合控制目标。以打造化工支柱产业循环经济链条为重点,致力发展循环化工经济,努力形成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增长方式。
----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和推进机制。推广以“节水、降耗、减污和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技术,制定灵活的价格机制和奖惩措施,鼓励企业中水回用;引进或研究先进技术,降低企业废水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成本,提高中水回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按轻重缓急,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评估考核机制、低碳中介服务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自愿减排协议制度等等,以充分发挥低碳政策的效力。加强战略规划和试点示范,推进绿色经济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公路交通骨架。到2015年,县级公路达到二级标准,乡级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网络化现代城乡一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努力把元氏县打造成为省会南部沟通东西、联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优化公路路网。解决排水、桥涵、防护问题,提高部分路段技术标准。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抓好农村路网的规划和乡、村道路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西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区、旅游区及工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道路维修保养体制和机制。
----增强客货运输能力。逐步开通元氏至邢台、邯郸、保定、沧州、北京、天津等地的高速客运班车。在保留原有京广铁路沿线货运站场和物流、仓储用地的同时,抓住石家庄市区铁路入地、货场外迁的机遇,努力建成石家庄市铁路元氏综合物流基地。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加快地表水源保护区内重点镇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逐步完成各级污水处理厂(站)及管网的建设,配套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在南佐镇南侧新建集中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1.6万立方米/日;其它各重点镇可根据情况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到2015年,全县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中水回用率不低于50%。
----加强农业和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灌区渠道清淤维修和防渗配套项目、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项目、农业节水项目、八一水库维护项目、移民村扬水站项目、城区供水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河道治理项目、小水库维修加固项目。到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8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1.1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38万亩,解决17.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5万平方公里。
----加快电源点和电网建设步伐。新建黑水河35KV变电站、苏阳110KV变电站,完成苏阳35kv切改工程及
35KV佐前线,改造35KV佐陈线、元杜线、万沟线、万陈线、万西线、万花线、万南线及35K东站综自改造,并对部分农村排灌电网进行改造,改善低压电网结构,进一步提高农网供电的可靠、安全性。到2015年,全县将由2个220KV电源点、110KV电网横贯全县,35KV电网将布满全县15个乡镇,配电容量和电力供应能力增强,双电双变率达100%,不同电源电供电率达80%,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10KV供电半径将更加合理,0.4KV将逐步实现地埋电缆和户户持卡用电。35KV容载比达到1.8,10KV容载比达到1.8。供电可靠率达到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6%,综合线损率达到5.39%。全县供电量达到20.1亿Kwh。
----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利用丰富的薪柴、秸秆资源,积极探索和引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在养殖比较集中的乡镇,选择典型村发展农村庭院能源生态系统工程,构建太阳能畜禽舍、厕所、沼气、温室大棚四位一体的猪、沼、肥、菜的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做到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综合利用能源。
----加强资源整合和应用系统开发。重点加强政府办公楼、重点乡镇、重点旅游景点、产业园区、会堂、宾馆酒店、商务楼宇、学校和电子卖场等公共场所的信号覆盖,满足用户的上网需求,建设成以光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立体交叉”通信网络。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物流信息互通、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为物流行业提供信息发布、易贸通、车货源智能匹配、运输跟踪、金融服务、数据交换、第三方信息系统服务、企政交流等物流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引导物流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提高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
----加快电子平台建设。逐步整合中小企业服务网、招商网,并依托化工、装备制造、煤炭运销、特色林果、奶牛养殖等特色优势行业,建设3-5个在国内本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发旅游展示交易、服务和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应急指挥、处理能力,有效解决和改善旅游发展现存的各种问题,带动旅游产业升级。
第八章 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 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
推进工业聚集区综合配套改革。在元氏诚信产业关联聚集区、石家庄南部工业区元氏区、马村新兴产业聚集区、沿国道107工业聚集带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用地安置补偿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公开透明的阳光操作机制、兼顾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快捷高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及时足额支付对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健全县内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和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机制,确保耕地占补的数量和质量“双平衡”。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范和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盘活和高效利用宅基地,以宅基地置换和复垦为条件,推动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槐阳镇、南佐镇、殷村镇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先行一步、率先启动,探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方法和路径。
----建立旅游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县“双龙”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元氏旅游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优化布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合”的思路,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战略性整合。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发挥其在旅游产业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维护旅游产业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效益。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在“省直管县”新机制推动下,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打破城乡界限,在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管理新体制。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逐步改变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供给差距扩大的现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筹措和运作城市建设资金。加大城市土地收购、储备、经营力度。以“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用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营权转让以及出售、广告权、冠名权公开拍卖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经营,鼓励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加强城建规费征收力度,解决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县、乡镇收入分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按照“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统筹协调县、乡镇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确定收入分配比例,完善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
----高标准打造石家庄南部对外开放窗口。按照建设石家庄南部大郊县的发展定位,培育和宣传推广“省会西南山水生态花园”、“古郡龙脉,圣山灵湖”、“一山一水一古城”
和“现代化山水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名县”
等元氏品牌,深度融入大西柏坡旅游市场,把元氏建设成现代化山水园林之城、历史文化之城、休闲度假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成为全国了解石家庄的新名片和石家庄南部对外开放窗口。
----高起点开创冀中南对内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河北省南北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必经之地、中南部较大的晋煤东运主要集散地和汽车运输大县,要加强同京、津、晋特别是冀中南地区的联系和交流,畅通物流通道,延伸港口腹地,拓展发展空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南资北移、南企北扩的机遇,全面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交流和合作,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活动,承接沿海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民营企业转移,引进优势品牌、发展资金和先进管理模式。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