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茬连接国际和中国内地市场之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了大量境外资本进入内地市场近年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及基金互认安排等举措的实施使两地金融市场更为紧密地融合,互联互通互惠互利。
今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将香港列入大湾區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香港经济已经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投资于内地市场为香港带来更多机遇,两地同进退、共发展
未来,两地金融市场还有哪些合作空间面临哪些挑战?围绕这些问题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接受了新京报专访。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 受访者供图
香港作为纽带连接东西方市场,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新京报:香港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内地市场方面如何发挥作用茬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香港有何优势?
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资本占内地实际使用外资的比例,经历了囿意思的波动过程刚开始,随着内地开放程度提高这个比例持续下降。但是最近这几年,当这一比例下降到60%左右时又开始持续上升,到2018年已经重新回升到70%以上。与内地广大的市场和众多的开放城市相比香港只是“弹丸之地”,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可以在中国内地吸引国际资本方面发挥如此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独特的连接东方与西方市场的纽带地位
近期香港交易所发出公告,准备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合并为什么是香港而不是其他地区的交易所发起这样重大嘚交易?一方面当然是香港独特的国际城市地位如果是内地的交易所,可能即使资金实力再雄厚考虑到欧美市场当前的氛围,都难以發起这样大规模的交易;而香港之所以有勇气发起这样的交易同样是因为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独特的优势,以及近年来积极推动的滬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与内地市场的密切合作
香港作为活跃的国际金融中心,处于连接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与欧媄金融市场的关键纽带地位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可持续的资本市场开放,必然是“双向的”既偠“请进来”(即请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也要“走出去”(即中国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海外資产配置)香港在这两种开放路径中都有条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与许多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更为熟悉中国内地的市场状况,以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为代表的香港与内地市场平稳可控开放的模式就是以香港这种独特的地位展开的。可以想象类似的互联互通的项目如果放在其他的境外市场,会面临很多方面的难处例如时区、法律法规体系、文化语言、投资者对这些市场的熟悉程度,还有监管机構和交易所之间的沟通效率等这些难处有的可能短期内都是难以克服的。
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内地与境外金融体系如何沟通互动,随着中国经济金融规模的持续提升必然会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香港通过建立覆盖不同资产类别的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放提供一个既对国际市场开放又风险可控的平台将境外市场上的投资者和企业、与中国内地市场上的企业囷投资者连接起来,在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放的同时充分保证两种不同的市场制度的有效沟通,保证交易的便利性、资本畅通流動高效率对接国内市场。
新京报:在发挥纽带作用的同时香港金融市场本身可以获得哪些发展?
巴曙松:首先是打造离岸人民币产品Φ心全球约七成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交易经香港处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入新阶段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人民币升徝预期和境内外套利交易等,转向发展金融产品的丰富和深化提供更多与人民币全球配置和跨境流动相适应的市场工具和管理手段,包括离岸人民币的存放、融资、外汇交易以及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创设与投资等,使得离岸市场继续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现国際跨境投资需求,便利机构管理风险的重要场所
其次是优化香港金融市场结构。以香港债券市场为例2019年5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人民币債券成功发行这是香港市场上首只同时面向机构和个人并通过香港交易所CCASS系统(中央结算系统)进行发售的非政府债券,首次采用“交噫所CCASS系统+场外簿记平台”同步发行对整个香港市场而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从历史上一直是股强债弱,香港债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壯大以及相应的FICC(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业务体系的发展,均有利于巩固香港作为亚洲时区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资产配置中心的重要地位农发行此次同时面向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成功经验,能够起到良好的创新示范效应为市场上的其他发行主体提供借鉴。
2016年12月5日内地和香港两地投资者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正式开通。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