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鉴定达人是如何记住哪么多物种的?有没...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物种鉴定达人是如何记住哪么多物种的?有没有什么方法值得分享?
+ 加入我的果篮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分类学学好的基础就是“记”字,离开了这个字,啥也做不成。但是也得有些技巧,否则光我国的高等植物就3万多种,都记住,不太可能(当然,不排除天赋异禀的人)。第一,最最最起码的,知道植物各部分的名称。分类是对比的学问,如果都不知道,哪是鼻子哪是嘴,那还怎么认识一个人。如果,一说花瓣、萼片、花托你就晕,那还是去看看艺术插画吧。(你知道这个苔藓每部位的名称吗?)第二,你得记住科的特征。科是个很重要分类阶元。每个科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天南星科的佛焰苞(红掌那个花瓣),比如兰科植物的合蕊柱,十字花科的四强雄蕊,木犀科的二雄蕊。只有判断了是哪一个科,才有可能继续往下查。否则,植物志就是本废书。(油菜花上有明显的四强雄蕊,是哪个科的?)在我刚刚接触植物学的时候,从零开始用植物志的检索表,把不认识的植物,从纲检索到种。结果发现,根本就检索不下去。务必记住,植物志只是一个佐证的工具,并不是智能检索系统。通常是在属以下鉴别时,植物志才真正有用。第三,要熟悉周边的植物。知道它们的科属。这是你以后鉴别时重要的参照物。比如,给你个狼的图,你自然把它先往狗身上靠,而不是分到“喵星”去。利用这个参照物,我们通常会将植物定位到科,甚至是属,这样就很容易检索下去了。(月季花超常见,所以到野外看见此类花,八成就是蔷薇科的)第四,经常翻植物图鉴(或者泡论坛),没事的时候就随手拿来翻,让里面的名字和图,在你的脑子里建立联系。翻着翻着,就熟悉了。第五,有机会经常去实践。实践出真知,这话在植物分类学上也一样正确。看图,查植物志,都不及看看实物有用。有些植物有特殊的触感或者味道,会让你一下子深刻认识这种东西的。(这些酢浆草就在你门外,凑近两次,你就再也忘不掉了)最后一点,分类的乐趣还在于分享,大家一起来鉴定一个东西是很好玩的。欢迎在果壳上
或者在微博上
昆虫生态学硕士
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过程从我刚刚熟悉昆虫分类 到后续的考察 认知 至今算起来都有七年了先列一个数据 世界已知植物(包括细菌在内)的已知种类为33.5万种左右鸟类9000多种
昆虫300-1000万种 数据还在增加而中国植物约三万种以上
鸟类1200多种昆虫至少在100万种以上 数据也还在随着研究迅速增加昆虫鉴定的难度 疑点在哪里 又要如何去认识 我先挖个大大大坑 晚点再补图文的 继续说哈~由于我自己并不是昆虫分类学方向的 所以还真觉得有点愧对“鉴定达人”的称号而真正的昆虫分类大牛木有我这么闲泡在网上回答问题。。。昆虫这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多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看看中国昆虫爱好者论坛做的分类概述(是在完善中的,目前还没做完)共收录了30多个目比较齐全的是鞘翅目 可以点开鞘翅目前的那个+号 逐层展开最后你会发现竟然这一个目下面就有多达118个分科(实际数量会更多点)鳞翅目下面有88个分科 科下的种更是恐怖仅鳞翅目夜蛾科 中国动物志就收录了502个种。。。所以研究昆虫分类的研究生有时候做昆虫一个属就够毕业的了一个厉害的昆虫分类研究学者 会对自己做的科属比较了解但绝没可能对其他所有科属都了如指掌 哪怕有时候分科都会出错毕竟昆虫太变态了 有的互相模拟 有的奇形怪状超乎想象(这也是我喜欢昆虫的最大原因,永远能发现你没见过的,永远给你惊喜)这里突然想到了变态 变态也是鉴定昆虫的难点 随便拍到的照片还不一定是成虫有的是幼虫 有的是若虫 有的是稚虫 有的幼虫突然到了末龄会变样。。。都给鉴定增加了新的难度说到这 估计很多人都有“救命啊,怎么学啊”的感觉。。。正儿八经的分类学你学不来的 也别指望了让我去对照动物志夜蛾科对蛾子的生殖器我也会抓狂的。。。对于多数人来说 基本上达到博物爱好角度的认知就差不多了简单说 就是拍到了 看到了 基本知道是什么种类范围内的就OK了那既然昆虫那么多类 又从何认起呢 歇会 继续挖坑1、初阶回想自己06年刚刚在实验室接触昆虫分类的时候,源自师兄在福建梅花山考察几个月带回的一堆标本。那堆标本真是开了我的眼界,那个时期我连步甲都不认识。根据老板介绍。我们请来上师大参与编写《多彩的昆虫世界》一书的师兄来给我们指导。他来看标本,他说名字我来记录。然后就有了最初阶段的认知。《多彩的昆虫世界》是初阶阶段最适合的一本读物。全彩图,分类详细,鉴定靠谱。可以有个最直观的认知,每个目的昆虫大概都是什么样,有哪些科和种。昆虫的认知,应该是从目开始的。比较直观的是螳螂目、蜻蜓目、蜚蠊目(即小强)、虱目、啮虫目等。然后能知道甲虫属于鞘翅目,白蚁是等翅目(前后翅一样),蚂蚁蜜蜂是膜翅目(翅膀透明膜质),蝽蚜虫蝉是半翅目(蝉过去属于同翅目,现在已经合并到半翅目),苍蝇蚊子是双翅目(后翅退化成平衡棒)。。。类似的,不列举了。基本上就能划定它的大方向,为下一步的认识提供最基础的资料。这个阶段如能在基本知道的情况下配合野外观察是最好的,如果野外观察还有对昆虫一定了解的朋友一起带着会更好。或者带上相机,多角度镜头记录再回来问。07年全年我因课题需要在崇明进行了每月一次的昆虫多样性调查,同行的还有上师大的另外一位师兄,有他的指点,迅速提高了我对昆虫的认知。再就是中国昆虫爱好者论坛,专业人士多,板块明晰靠谱,多看看精华帖能学到不少。这里推荐一下朋友肘子(不是方舟子)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几年记录的昆虫整理的视频。虽然鉴定也很简单,图片也是简单记录,但贵在坚持观察和发现身边的各种生物。另外能知道一些昆虫习性,也能初步鉴定昆虫。举个例子吧,植物上或者墙壁上常会出现的小土包,这个就是蜾蠃(念果裸)的巢,它是一种蜂,属于蜾蠃科。诗经里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即古人认为蜾蠃会帮一种螟蛾喂养它们的幼虫。当然事实并非如此。蜾蠃是在产卵期筑巢,然后衔来蛾的幼虫塞进巢里喂自己的幼虫。配合多信息,蜾蠃这个物种印象就深刻起来了。最常见且近似种不多的昆虫是可以对照图鉴,看图片鉴定的,比如半翅目蜡蝉科的斑衣蜡蝉特征十分鲜明,成虫翅灰色上有黑色斑点。1-3龄若虫黑身白点,4龄若虫红色嵌黑白点。在观察记录加看书的情况下,如果能对部分科有印象。能判定昆虫的科,已是一个大大大的进步。有的昆虫科的特征是很鲜明的。如鳞翅目的天蛾科。图上是芋双线天蛾和夹竹桃的幼虫,可以发现它的尾部有一个尾突,这就是天蛾科幼虫共有的特征。看到有一根尾突的幼虫,谷歌天蛾科幼虫或许就能发现是谁了。且这两种幼虫都好认,一个是黑色上有黄点。一个是***头上有荧光蓝两大点。另外天蛾科成虫都是身体粗大,翅呈三角形平铺,形状都差不多,还是列芋双线天蛾和夹竹桃天蛾的成虫说明。2、进阶之前说认到科就已经不错了,事实上普通爱好者认到科也就差不多了,科名基本上可以给不认识的人一个基本认知。如:这个是虎甲(虎甲科),这个是锹甲(锹甲科),这个是蛱蝶(蛱蝶科),这个是扇?(扇?科),这个是蜾蠃(蜾蠃科)。。。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已经觉得很厉害了有木有~定种来说,之前说了,初阶可以看照片辨识一些常见数量多和近似种不多的物种。如果你达到了初阶,那切记不可仅仅看照片就来定昆虫的种。举个例子吧(图片部分来自网友sunwenhao90)看照片我觉得都是一种,你们觉得呢?如果手头有简易图鉴,很多图鉴中都会出现黑白相间的中环蛱蝶。那是不是就不假思索的定为中环蛱蝶了呢?实际上图片上是四个种,分别是断环蛱蝶、卡环蛱蝶、娜环蛱蝶、小环蛱蝶这种情况看一张倾斜角度的照片能定吗?没有《中国蝶类志》级别的工具书敢定吗?但是如果你能知道这些都是蛱蝶科,如果能知道环蛱蝶(属)就已经很厉害了。《中国蝶类志》是目前蝶类最齐全权威的一本参考书,有上下两册,价格不菲。如果你实在对蝴蝶很有很有很有很有兴趣,可以去买一本。如果想对蝴蝶简单了解,《常见蝴蝶野外识别手册》《香港蝴蝶》也可以。如果想了解蜻蜓,简单的可以买《香港蜻蜓图说》,目前看到的比较靠谱的图鉴说实话 昆虫种类繁多 优秀的专门类别的彩图鉴很少 港台的普遍做的比国内信息准确又精美
就是难买一些对于博物爱好级别的来说,有靠谱的图鉴比较重要。专业的动物志,看描述和内容还有手绘特征图你都能晕了,除非你是已经对某一类群了解很多很多,想深层次研究搞懂级别的。另外在彩图鉴缺乏的情况下,好帖子也是要推荐一下的比如:常见星花金龟识别 从这个帖又可以看出看图鉴定种的不靠谱白星花金龟和凹星花金龟外观非常像,体色变异多,不同产地颜色有挺大差别。分清楚不仔细看实物是不行的。北京蜻蜓目索引:北京天牛生态图系列专辑:脉翅总目分类概述其他的自行搜索吧如果到了进阶阶段,身边的物种已经满足不了好奇心了。可以走出去,走走周边的保护区或其他山区,会有很多惊喜。这就是我08年至今一直持续做的事情,走了百山祖、天目山、猫儿山、天童山、尖峰岭、南岭、支提山等地方,每个都能给人新的惊喜。只有见得多了,直观用眼去认识了,感受了,才会留下深刻印象。亲眼见过查过的种类更容易被记住。话说我兴趣很杂,所以什么都想了解,多认识点。所以不限于昆虫,其他比如植物两爬蜘蛛也能认点,只是没有那么专业。方法都差不多。总之,多观察、多记录、多看书、多看好贴、多自己搜索,持续积累下去。
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
头一个就是,结果是最后一个回答,好汗颜啊。其实最主要的上面几位高手都已经回答了,的确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累积和实践是重要的。就拿我个人来说,其实我本身也不是做分类的,而是做分子生物学的,分类对我来说主要也是一个爱好而不是专业,“鉴定达人”这个头衔也实在是配不上。我觉得,就一个爱好来说,重要的是一个培养的过程,不要一开始就想的太难,或者一开始就目标定的太高,这两个极端一个开始就造成畏惧感,另一个容易造成挫折感,都不利于培养好这个爱好。我对分类感兴趣是从高中开始的,最初的动力就是觉得能认清周围的动植物的属性和归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试想一下让它们一个个坐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的感觉)。最开始是生物竞赛培训过程中有老师带领着认,从校园花坛里最常见也最少的几十种植物认起(当然需要有一些理论基础的,比如各部分名称之类,这个是很重要的),分清和记清常见的科的特征。然后开始学习用一些工具,比如检索表之类,将不认识的植物查清,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归纳和理清科属特征。一些口诀也是可以参考用的~上面主要是纸头上的工作,在做好上面几点之后,就可以走出去,认识自己所在城市甚至近郊的物种,同样可以采用上面的步骤,看-认-查-记。一步一步归纳起来,逐渐系统性的累积起来(分类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了)。当然最后最好看到一种物种,就能根据其特征直接反应出它所在的阶元(植物认到科、动物认到目),然后用好的工具书进一步向下查,最后确认到属或种。此外,如果能做认清阶元这一点,在网络上(特别是google搜索)上,也能来进行图片搜索,查找最接近的物种,这个方法稍不精确,但更方便。最后就是多交流啦~特别是上面那些专业人士咯~
一个植物爱好者谈谈我自己的经验。从身边的认起就好。如果居住在城市的话,就从园林植物开始。公园、绿化带、行道树都可以留心一下。身边的植物你能随时看到它,上下班的路上就能观察。并且能了解萌动、发芽、展叶、始花、盛花、落花、结果、成熟的全过程,对不同时期的形态有了解。因为平常接触的多、看的多会更容易一些。而且一般来说园林植物特征比较明显,相关书籍资料多,好多公园还会对植物挂牌,就更方便了。虽然有时栽培品种会有差异,但识别到“种”基本上问题不大。而野生植物的话也不必非得跑个上百公里去荒郊野外,低下头来:草坪、花坛甚至树坑中的野生植物都是你的观察对象。野生植物在城市中经常遭人为清除,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当然如果居住在乡间反而是识别野生植物有优势了。关键是要多看。这里指两方面。一是注意观察身边的植物,叫不出名字不要紧,记住其主要特征。二是多看植物照片、知识,多学习。这方面专业网站很多,都比百度什么的要靠谱多了。如“(山东大学辛益群老师的)植物分类专区”、“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等;论坛有“踏花行”、“山花浪漫”等。当然还有你正在的“果壳网”,“自然控”主题站和小组。可以买一些图鉴类实体书随时翻阅,北方的话这里推荐汪劲武的《常见树木》和《常见野花》,书里的照片很注意识别特征的表现,并且介绍到某种植物的特征时会从此入手,穿插讲解相关的分类学知识。再加一本《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 山东册》 ,专业、用心,绝对是最好的植物图鉴,没有之一!如果说前两本有些像“教科书”,那么这一本就是“字典”。现在微博是越来越火了,上面好多博物达人。关注他们向他们学习请教也能很快进步。看多了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哦,原来我在某地看到的这个模样的植物叫这个名字啊;哈,眼前这株植物我在网上/书上见过,叫某某某。最好能学习一下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对照着实际的植物去理解、掌握。这给你观察植物提供一个思路而不再是泛泛地看。比如叶子,就可从叶序、叶柄、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脉等不同角度观察并作为分类识别依据。网上有很多大学的植物分类学专业课课件可供参考。再进一步就去翻翻植物志(网上有电子版),遇到不懂的名词和描述就去学习,逐渐的能够掌握的就更多了。看植物志时要去看一下分属、分种检索表,那里列出的都是关键的分类特征,不同科属的植物要重点观察的分类特征是不同的。然后按照这些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去观察植物的分类特征,会很有效果。
植物学博士
我自己的经验如下,自认为比较适合从零开始认植物的人。1、从身边的植物认起,花坛、花鸟市场或者菜市场都行,好在***易得。参考资料可以是一本野花图谱或者蔬菜图鉴什么的,可以按图索骥。但是中文名和俗名庞杂,要养成用拉丁名确认物种的习惯,不然记得越多错得越多。不会拉丁文没关系,知道怎么拼写就行。2、如 老师所说,一边认一边学习植物形态解剖的术语,这是为了方便以后查阅专业的工具书,同时也是为了在心中形成“类群”的概念。每认得一种植物,就用它来验证一下它所属的科的基本特征,并且在遇到同科植物的时候进行一些比较和归纳。稍微用点心,可以在3个月的时间内认识两三百种植物,并了解一百来个科的特征。这也差不多是你我身为城里土鳖日常能见到的数量了。完成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向野外进发。土鳖扛铁牛。
生物学专业,鸟类爱好者
上面有看到植物和昆虫的分类,我想拉丁名,形态解剖术语的确是重要的基础,我也分享一下我自己记鸟类的经验,虽然我自己大学的时候是学鸟的,但是鉴定能力远不如很多业余的观鸟高手,不过还是有些经验可以分享:比起昆虫和植物来,鸟类数量不是太多,鉴定相对容易的类群,才9000多种,鸟类的图鉴最容易获得,大概500块钱就可以把北半球的鸟类图鉴买全。而且鸟类只有33个目(而且自很多类群被并到鹳形目下面后,就更少了)。所以第一步只要记住这33个目的名称,对应去了解每个目的特征,就非常容易记了。第二步,将每个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鸟的样子和特征记住,比如鹳形目的各种鹳,?形目的各种啄木鸟,巨嘴鸟等,传统的佛法僧目的各种翠鸟,戴胜,犀鸟等等。配合各种图鉴当画书翻着看。一段时间后,而且即使看到不认识的物种,也大概知道是哪个目,甚至知道哪个科的,对应去检索就很方便了。第三步,一定要多收集图鉴。多看图鉴,如果有机会,也多看标本和去野外观鸟。我自己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曾经旁听过郑光美先生讲的的鸟类分类学,郑先生以《世界鸟类手册》作为教材,在每节课下半部分,都会将本堂讲的类群,拿出一大堆标本给我们看。我第一次看到蜂鸟标本和笑?标本都是在他的课上。而近几年来,出国观鸟的人迅速增加,看到活的这些鸟都不是太多的问题。另外,照片也很重要,手绘图鉴往往和照片还有些差别,比对照片和图鉴会加深记忆,认识的也更深。最后,去野外多观鸟,回来多交流。坚持下去,你就是达人了。
昆虫骨灰级爱好者
上面很多人都说了,我自己总结一下。。1.是要多实践。自己没事就鼓捣鼓捣标本,翻翻图鉴,对于你掌握常见的物种绝对有好处。不要以为图鉴就是只能在鉴定的时候看,平时一样可以,把它当成消遣品来看,看多了里面的东西也就记下来了。标本要保证标签没错,否则看了也是白看。多去野外,学习在复杂环境下的鉴别能力。2.是要观察细节。比方说生殖器,翅脉这类地方,很容易就被人忽略,记得刚学的时候就闹过几次笑话。识记一个物种,不只要记住大概的样子,更要看细节。之前三蝶纪老师举得例子就很好,一个属的物种,长得都差不多,区别就在细节上,你看不出,得详细的解剖和资料对比,但人家就是不同的种类。3.就是要学会使用参考书籍。中国昆虫志、中国经济昆虫志都是很不错的鉴定书籍,但是一般读者比较难懂。如果是简单的野外识别,可以看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基本没有明显错误。看参考书要先了解一下信息:分布地区,发生期,与近似物种的区别,等等。可以先看下书前的使用指南。4.别好高骛远。先把身边的常见物种弄个清楚,这样有个模板,对于近似种能快速判断所属的科,甚至属。5.多学习,向身边的高手学。多看别人是怎么鉴定的,看多了,心里就有底。自己今后亲自操作的时候,可以依葫芦画瓢,时间久了就知道该怎么做。
表观遗传博士生
泡资料馆,多记。
哲学本科生 摄影爱好者
一直觉得“十字花科”这名字是个误导,该叫X字花科才比较像吧
蒙古国海军中将;太平天国呜喵王;中国文化部专员;...
参见《卖油翁》。最好的方法:1) 泡标本室2) 跑野外要求:一般来说,如果你不是搞专门分类的,一眼能看到科的水平即可。
是不是学生物就是要选理科呢...
口诀:基本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昆虫:蝶蛾蚊蝇蜂昆虫属性: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有对触角。。
生物竞赛生
刚开始参加生物竞赛的时候面对那一大堆分类,我的头都要炸了,我说完了完了,一百多页,小小的字体。。。。不知道有没有背对:低到高原生中生后生动物-海绵-腔肠-扁型-假体腔那些比如线型动物线虫-环节-软体-节肢-触手冠动物-棘皮动物--毛鄂-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细节有点乱了脊索包括原口软硬骨鱼两栖爬行鸟类哺乳类可是越背越有意思,我从对生物一点基础都没有到后来倒背如流界门纲目科及其重要物种特点,一个月,每天抽空背。所以要成为鉴定达人我相信就是要坚持并保持决心,成为达人不难。
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叶结构手册、每种植物的分类都是有特征的、记住特征就行了、不知道种名也差不多说的出属名o爱丽丝/dp/B00ASSOPOQ/ref=sr_1_1?ie=UTF8&qid=&sr=8-1&keywords=叶结构手册
梦游逛街捡到钱
楼主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你已经记住了好几千个汉字的写法呢。物种鉴定不也一样么。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这是什么蛾子啊?
丶零系列敛
芋双线天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