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校长成长之路
以教育为己任的校长,他们的成长具有较长的周期性,需要相当时间的经验积累和自我修炼。校长的成长一般与任职学校共生发展,总是把学校作为自己施展抱负的用武之地,努力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奋力拼搏。
一、校长成长的内涵
校长的成长发展主要是从校长个体角度而言的,包括校长成长与发展两种涵义。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两个过程。如加以区分,成长一般指生理上自然而然地"成长"之意。一个校长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校长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努力去达成。我们这里所指的校长成长是两个过程的统一,是指在内、外因作用下,由不是校长到担任校长以后的适应角色,再到任职校长比较熟悉、称职,逐步走向优秀的过程。即对校长的职位角色由不知、知之不多、知之较多到知之甚多的持续发展过程。
校长的发展,包括对校长的三个基本规定性:第一,校长是专业人员。包括:具有专业道德、专业能力、专业理论、专业训练。校长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都是其专业表现。专业校长应具备相当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做出最佳的管理选择、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自己的同行产生专业取向的影响力。第二,校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一个在生理上已经日益成熟的校长,在心智上仍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校长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过程。第三,校长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校长的成长是一种"自我引导"的过程,校长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校长有能力对自己的管理行为不断总结反思、研究和改进,同时是一个持续的研究者。
二、校长成长的过程
过程是事物发展在时间上持续和空间上扩展的表现。任何事物都有其自我发展的特定过程。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也是一个过程。在校长的成长过程中,一般都是沿着"资格预备期"、"角色适应期"、"胜任期"、"成熟期"和"创造期"五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阶段发展的,也就是遵循自然的渐进式发展过程,这是大多数校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有另外的情形,个别年轻校长由于才华出众,在名家指导下,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五个时期中,前一个时期是后一个时期发展变化的基础,后一个时期是前一个时期的提前一个时期是后一个时期发展变化的基础,后一个时期是前一个时期的提高。
(一) 资格预备期
这是校长任职前经受各工作层面锻炼,并为领导和群众认可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校长的主要特征是:其身份70%是中层干部,个别是教师,在完成本岗位职责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思想进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实绩明显、威信较高,是教职工群体中的优秀者,有的已获得本岗位先进工作者称号;是学校某个方面的负责人,并已经取得局部的学校管理经验。为主持全校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领导和多数群众对其认可,并寄予较高期望。在一般条件下,这一阶段大约要经历5-7年的时间。
(二) 角色适应期
这是校长任职后适应环境、积累全局管理经验、逐步认识管理规律、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校长的角色特征是:尽力适应管理环境和领导班子中的人际关系,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基础:认真向老校长学习经验,渴望尽早实现从教师素质结构向校长素质结构的过渡;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全校的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管理主动权。这是校长成长过程比较艰苦的时期,作为一般校长,一般需要经历3-5年的时间。
(三) 胜任期
这是校长全面掌握常规管理经验、稳步成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校长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常规管理技能,思路比较广,点子比较新,获得了较多的工作主动权:熟悉了各方面的工作过程,掌握了学校管理常规,办学取得明显成效:但尚未完全认识管理规律,工作缺少理论指导,这是向成熟校长过渡的时期。胜任期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影响,校长自身素质的发展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与程度仍然存在着适应又不太适应,胜任又不太胜任的状况,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此阶段多数校长为一般校长,少数表现突出的成为骨干校长,平均经历5-10年。
(四) 成熟期
这是校长认识办学规律、获得理论支持、掌握管理主动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校长的主要特征是:确立了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能驾驭一所学校,管理行为摆脱了单纯经验的局限,能把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办学有主见,改革有思路,工作有特色。并取得较大成绩,形成一定管理风格,有一定理论成果,多数成为骨干校长,部分成为优秀校长。成熟期的校长素质趋于完善,但还不是校长成长的终结。校长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条件,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从胜任期到成熟期,任职时间较长,平均经历10-15年左右。
(五) 创造期
这是校长由成熟走向创造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创意频生,追求卓越。校长不再满足于以往取得的一些成功,而是努力把已经形成的独特办学思想和决策能力推向新的高度,利用学校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抓质量、扬特色、创品牌,全力追求学校最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二是总结经验,创造理论成果。处于创造期的校长,不仅在工作上创造佳绩,同时重视把学校的经验加以整理,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此阶段多数成为优秀校长,少数成为名校长和专家型校长。
如东北师大附中孙鹤娟校长出版了《学校文化管理》,华东师大二附中何晓文校长出版了《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哈师大附中沙洪泽校长出版了《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上海七宝中学仇忠海校长出版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重庆一中鲁善坤校长出版了《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维度》等书。创造期的校长,年龄一般在40-50岁。
三、校长成长的规律
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与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个人素质、组织培养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综观这一过程的踪迹,可以从中发现以下几条规律。
(一) 校长的成长是从教师素质结构转到校长素质结构的过程
从对校长成长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校长一般在上岗前都是好教师,都获得了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名好校长,应当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校长。从一名优秀教师到一名好校长,需要实现素质结构的转变。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校长的主要任务,是用人治事,协调好各种关系,管理好学校。由于教师和校长承担的任务不同,因而对他们的素质及其结构的要求也各有区别。从理论角度分析,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对校长的要求,则必须在掌握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同时,进一步学习管理理论,掌握教育管理的规律。从能力角度分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材的分析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班级的管理能力。对校长,除以上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概括能力、公关能力、指导教学能力。从思维方式角度分析,对教师的要求往往侧重具体、形象思维。对校长的要求则多侧重宏观的理论思维。从科研的角度分析,要求教师侧重教育教学研究;要求校长则侧重行政管理和办学规律的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校长素质结构和教师素质结构是有原则区别的:从优秀教师到优秀校长,必须实现素质及其结构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是校长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加速成长的过程。
(二) 校长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反复实践、自我建构的过程
校长的成长环境主要在学校,基础在学习,关键在实践。没有学校管理的实践或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校长的成长是不可能的。同时,若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校长的成长也必然受到限制,不仅成长缓慢,而且也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校长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往往选择不同发展方式,多数人是选择渐进式发展,少数人选择跨越式发展。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都是年轻干部,才华出众,抓住了有利机遇所致。也有的选择了迂回式发展,这是由于遭到挫折而不得已而为之。
在校长成长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校长是干出来的,只要认真干,自然会成长;另一些人认为,校长必须脱产学习,只有学习理论,才能当校长,校长是学出来的。这两种认识各执一端,把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都有片面性。其实,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实践,获得管理经验;为使经验得到概括,使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校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学习、掌握理论,使原有的认识得到提高,并返回到管理实践,使实践更具自觉性。通过创新、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新问题,把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形成了校长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方法。实践、认识、创新,再实践,再认识,再创新,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使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通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反复循环:使校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三) 校长的成长是个体与群体之间内因与外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感应的过程
一些校长的成长历程说明,校长的成长是一种"共生"现象,即个人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影响,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一个校长要从成熟走向优秀,重要的是个人经验与群体的结合。这种结合要求更高。为了促使成熟期校长向优秀校长转变,必须创造条件,帮助他们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他人的经验,进行教育和教育管理实验。通过研究,使他们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吸取先进思想的基础上,著书立说、参与学术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和教育管理思想,并使其中少数人能成为教育或教育管理的专家。
校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可概括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校长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水平是校长成长的内部因素;所处的外部环境是校长成长的外在因素。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交互系统。
校长的成长过程集中表现为校长在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管理水平和创新精神诸多方面的素质的不断变化和提高上。这些素质随着校长的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校长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自身素质的不同结构与层次,从而显示出校长成长过程的渐进性和阶段性。同时,校长的成长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校长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外部环境好,校长自身素质也好,校长就成长快,有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外部环境差,校长自身素质也差,就不可能成为好校长;外部环境好,校长自身素质差,难以成为好校长;外部环境差,校长自身素质好,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迂回式发展有可能成为好校长,总之,校长的成长处于一个内外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系统中,需要校长主体和客观环境的协调一致。
校长的成长是专业素质与能力全面和谐发展,逐步达成专业化的过程,追循现代校长成功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到,共同发展特点是,以专业化为目标,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进而,通过持续努力,最终达到专业目标的目的。
2006年第4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