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刻度2中文版怎么玩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大宇宙》第一章&宇宙的精灵&1.3&认识的方法2:划分
基点之间通过耦合形成了新的耦合体,对于其中一个基点而言,另一个基点和它的联系就是耦合关系,即它的外部联系。但如果对于新形成的耦合体而言,基点之间的耦合关系就是其内部联系。因此耦合体内部的各个部分(基点)之间的关系就是耦合关系,当把耦合体作为一个大的基点来看时,它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就是向下的耦合关系。为了与外部联系(耦合关系)相区分,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内部联系)称为划分关系。
一个实体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与外界相区别或隔离的标志,这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我们的认识通常也会将一个特定的对象视为一个整体,而对它的认识除整体的表象特征外,就是寻找它的外部联系(耦合关系)及内部联系(划分关系)。在寻找内部联系之前,我们要做的工作首先是搞清楚它内部有多少组成部分,这个工作就是“划分”。
“划”和“分”从字面上讲,都与“刀”有关,就是用刀先将对象(如西瓜)划破(切断内部联系),然后用力将划开的部分“分”开。切开一个西瓜是实际发生的动作,也确实将一个西瓜给分开了。然而我们的意识经常性地在大脑中也会做划分的动作,只不过这种动作是抽象的,并不是真的将对象分割开来。如人们习惯上把国家分为“东方”和“西方”,这是一种抽象的划分,并不是把东西方真正的“切开”。实际的划分和抽象的划分在现实中很好区分,所以在提到“划分”时,不需要特别的提示,但这并不是说二者之间没有关联。实际划分是抽象划分的基础,抽象划分又被实际划分所验证。
我们这个世界因纷繁复杂而多姿多彩、因千差万别而琳琅满目,而这也正好是划分的基础。“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所你才是你,他才是他。一株树之所以叫“树”,是因为它与被人们称之为“树”的标志是相同或相似的.人们把一次又一次见到的“树”的形态特征即标志抽象出来,形成意识中所存在所有树的共性特征,人们以此与其它的实体的特征或共性特征相区别。“不同”就是差异,就是比较对象之间的特征的不同。这些现实的差异,成为划分的基础,而划分的结果又会反过来验证差异的现实。
准确地说,所谓划分,是以差异作为基础,将原本的整体实际地或抽象地***成若干组成部分,并以此揭示这些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因此,对于对象而言,划分不是它主动进行的调整,而是被动地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的分割,在这一点上与耦分完全不同。划分包括“划分的标准”和“划分的层次”两个方面。
对于人类的意识而言,划分是抽象的,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采取的一种认知手段。人类的生存需要是最根本的需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会采取不尽相同的方法或手段。而要满足自己需求,就得解决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有一些问题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大,就需要制定较为严格、较为详细的标准;相反的,有一些问题包含的内容较少、涉及的范围较小,就只需要制定较为宽松、较为粗略的标准就可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有一些问题是浅层次的、综合性的,就只需要做浅层次的划分就行了;反之,如果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深层次的、精密的,就有必要做深层次的划分。再者,如果对象被涉及到的内容较少或对象较为简单,划分层次也就没有必要太深入。但如果对象较复杂或者被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划分的层次越多也就越能说明问题。
因此,在对任何一个实体进行划分时,不可能没有依据地胡乱进行,而只能依据划分者所要回答的问题来确定划分的层次和标准。因为任何实体都是由更小的部分耦合而成,这些组成部分有主要也有次要,永无休止地划分下去既达不到目的又劳命伤财,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层次。
所谓标准,就是用于衡量实体或其相关部分是否能满足特定需要的、相对固定的刻度或原则。就好比文明用语、建筑规范、职业道德等等都是标准,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语言、行为规范。
第一,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如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人们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在一起工作、学习的需要,人们之间因家庭关系、血缘关系以及其它关系在一起生活的需要等。如果单个的人在完全不影响别人的空间中生活,就没有必要制定标准,更没有必要遵守标准。但是,人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它必须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社会活动,即便是家族活动也是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并非个人行为。
标准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随之逐步完善的。没有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就没有标准的产生。而标准反过来又规范了人类的社会活动。人类的社会性活动(交流、工作、生活等)必须有相应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实现交流,就无法规范个人行为,就不能惩恶扬善。换句话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博大精深而又回味无穷的语言遗产和文字遗产,汉语和汉字这一文化宝藏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国家把普通话作为语言标准,并向全民推广,正是把这一宝藏发扬光大的正确路线。这样做既有利于增加民族凝聚力,又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十分有利。我们不难想象,一个说普通话的人和一个说四川话的人在一起交流会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因此,本人举双手赞成大力推广我们的民族语言,坚决反对过分的推广和应用外国语言。
标准必须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否则标准就无法得到应用或遵守。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标准要求全部的人遵守,如果有人不按照标准执行,就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会被大多数人反对或受到大多数人的惩罚。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法律是最大的、最具效力的标准,它是为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制定的,因此需求全民共同遵守。
第二,制定标准的作用是衡量、判定相关对象与标准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标准的对象就能满足人们相应的需要;相反,不能达到标准的对象则不能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我国是一个气候灾难较为严重的国家,水土大量流失、经常大旱大涝、土地严重沙化,为此,国家颁布了禁止砍伐长江中上游的森林资源、退耕还林还草、大量种草植树的《长江禁伐令》。这是一个福及子孙后代的行政法规,是保证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稳定、促进西部持续发展的重要法规。如果有人在《长江禁伐令》及涉及的区域内开荒种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都是违法行为,都是违反以《长江禁伐令》为标准的违法行为。西部人民不需要干旱、不需要洪水、不需要沙漠、不需要贫瘠的土地,因此,违反《长江禁伐令》就是违反西部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意愿,是可耻的违法行为。
第三,标准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相对稳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以此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领导个人说了算,这样做既很盲目,又不易于人们掌握,同时会由于执行的标准不一样,使一部分人有机可乘,使另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被挫伤,从而严重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使管理工作陷入混乱。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方面,但不是说标准一旦制定后就一成不变、绝对稳定,它需要随着人们的需要的变化而逐渐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进步。其它的不说,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就曾作过几次更改,这并不奇怪,因为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要求相应的法律体系也应随之进步。如果作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保障的法律体系滞后,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标准作为衡量实体是否能满足需要的标志,首先应该是实体具备能够被标准衡量的相应特征。不能随意捏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特征,更不能把它作为划分或判别的标准。如果牛头不对马嘴,就没有办法对实体进行衡量。工厂的产品不具备“人口出生”这一特征,但如果用计划生育率这一衡量相应人群的人口出生情况的一个指标来衡量工厂的某种产品是否合格就不伦不类了。再比如,如果有人把汽车分为男汽车和女汽车的话,那才真是要贻笑大方了。其次,作为衡量实体某一特征的标准应该能够与实体的这一特征相对应。衡量实体的标准不能和它的特征相对应,就不能作为衡量它的标准。世上的任何一个实体都有它自身的特征、特有的组成、特殊的功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我们进行划分所要依据的标准。另一方面,所谓标准,就是在一定要求或范围内的实体特征的值。这个值可以是一定的性质(定性标准),也可以是一定的量(定量标准)。换句话说,作为衡量依据的、某些实体的公共特征的值就是标准。即标准的内容包括特征(一定的组织结构方式和一定的运动方式)和值(定量和定性)两个大的方面。同一标准的两个不同值之间或之外的所有值就是范围。因此,范围包括两种:第一是某一标准的两个值之间,第二是某一标准的两个值之外。因此范围必须是处于同一个标准的两个不同的值之间或之外。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时时都需要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都考虑完,在许多时候往往只是需要实体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因此划分的标准分为单一标准和复合标准两种。
单一标准就是只以实体某一方面的特征作为基础来进行划分或判别;复合标准是以实体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实体的相关方面的特征作为基础来进行划分或判别。如在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语法之中,对语句的基本元素----词的划分就至少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汉语单词的语法特征不同,把汉语单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这时就只使用了“语法特征”一个标准。一是根据汉语单词的语法特征和概括的意义不同,把实词分为名词、动词等八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就同时使用了“语法特征”和“概括的意义”两个标准;同样的道理,按语法特征和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虚词也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三类。
复合标准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组合要一起,对实体进行判定或划分。由于一个实体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因此对实体进行划分的标准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这样的标准,也可以是那样的标准;可以是单一标准,也可以是复合标准。不同的标准就能产生不同标准,不同的标准就能产生不同的分法,不同的分法又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就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因此,究竟是按什么标准来划分,还得看人们有什么样的需要。比如“人”这种自以为是的高等动物,如果按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如果按年龄可以分为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因此第一、虽然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一旦确定一个标准后,所有的划分或判定工作都必须在这一标准之下进行,否则就会出错。第二,按不同的标准对同一实体进行划分的结果不能混淆在一起,否则也会出错。第三,不管采用那些标准,对同一对象(实体)经过若干多次划分之后,最终教会出现相同的结果。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之中,有一篇叫做《佝偻承蜩》的短文章,它讲述了一个佝偻老人苦练捕蝉本领的全过程: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锱、铢:古代的重量单位,很小、很少的意思);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累二”、“累三”、“累五”“而不坠”,说明老人练习捕蝉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而练习中的失误则由“锱铢”到“十一”再到“犹不坠也”,越来越少。难度是越来越大,失误越来越少,足以说明老人的技术越来越高明。
在上面这篇文章中,两个分号把这个复句分隔成三个部分。为什么说是三个部分呢?因为这三个分句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把这三个部分并列起来,只是为了表达老人的技术通过练习得到提高的递增关系,并以此来突出“老人的技术越来越高明”这一中心主题。而这三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含有两个“半分句”,前一个“半分句”用于说明练习的难度,后一个“半分句”用于说明练习的精度。(见图二)
&句式结构图
上图所示,当划分到每个半分句时,整个复句被两次划分,即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在第一个层次中,有A、B、C三个部分。这三部分都是并列的关系,而且都能独立存在,谁也可以不依靠谁。但当这三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句时,彼此之间依靠递进关系联系了起来,共同为整个复句服务。
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只有A、B、C三个部分,难道不可以划分为二个或四个部分吗?当然可以。原因就是划分的标准可以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划分的结果就不一样。从图二可以看得出来,A、B、C三个部分是第一次划分后得到的最大部分。如果第一次划分时就出现了A1或B1这些更小的部分,势必就会出现不在同一划分层次的、大小不同的内容搅合在一起,很容易赞成混乱。因此,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开后,必须保证各个部分是平等的,也应该是最大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划分层次的混乱。上图中,A、B、C三个部分是平等的关系,它们也是最大的部分,因此它们可以成为整个复句第一次划分后的三个组成部分。
因此,任何一次划分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在第一个划分层次中,各个部分的和必须被划分的实体。在上例中,A+B+C就等于整个复句;A1+A2就等于A,B1+B2就等于B,C1+C2就等于C;A1+A2+B1+B2+C1+C2就等于整个复句。既是说,在划分时,就必须把被划分的部分划分完全,不能漏掉任何一个部分,否则就不能保证划分的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其直接后果就会导致认识或行为的偏差甚至是完全的错误。清朝的戴震在《绪言》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凡物之质,皆有文理,灿然昭著(光彩鲜明之意)曰文,循而分之,端绪(头绪)不乱,曰理。”意思是说:事物都有文有理,理就是事物固有的规律,如果依照这些规律对事物进行划分(循而分之),就有条有理,不至于产生混乱。
第二,在同一个划分层次中,各个部分必须是相对独立的。在图二中,A、B、C三个部分都能相互独立,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意思表达。如果划分的部分不能保持相对的独立和完整,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将是杂乱无章的。音乐和噪声就是不一样,前者是由有规律的、相对独立的音节组成。《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的说法:“不以六律(六律:中国古代律制十二律中奇数各律),不能还五音(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意思是说:五音要以六律加以校正,才能互相协调而演奏东曲。而噪音则完全没有音律可言,乱七八糟的,没有独立的意思表达,听了就让人心烦。
第三,在同一个层次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并列的。这里所说的并列,并非只是语法意义上的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了实体的各个部分应当具有同等的地位、功能、作用等的关系,或者是与实体有同等联系、同等意义的关系。这些处于同一层次之中,相互并列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关系就是一个因素,或叫一个因子。
第四,在同一个划分层次中,每个部分必须和其它并列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实体成为一个整体。
第五,在同一个可分层次中,每个部分都必须是最大的部分。这里据说的最大部分,既是说,不允许这些部分出现重复或合并现象。这时,每个部分就是一个种类。
以上这五个条件是最基本的,划分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按照这五个要求,划分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任何一个实体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认为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相应的需要而进行的,这些需要并不是都很详细、都很深入,其中许多需要说不定只是表面的、暂时的、粗略的,对这些需要的对象进行详细地划分既没有必要,也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同时还会因此花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至于什么是最佳的划分层次,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这个问题没有定则。比如对于“生活”而言,它的每一个点滴都可以是一本厚厚的书,都可以是一条发人深省的哲理,都可以是一部摧人泪下的故事,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却总是有那么多“解不完的小疙瘩”,却总是有那么多的“坑坑洼洼”,如果每一件都抓住不放、都去计较,那我们就会活得很累很累,完全没有必要。“黛玉藏花”的故事我们可以看,但我们在实际生活最好不要这样。
划分的标准和层次是划分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与划分的实体相应的一类实体的共有标志特征,即把它归属于那一类,只有在特定的标准之下才谈得上划分的层次。
人们对客观实体的划分是在大脑中进行的抽象思维活动的开始,换言之,划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并非对实体进行客观操作。划分是必要的,可以说,没有划分也就没有人们的思维活动。婴儿的思维活动是简单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范围的加大,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加强,势必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固定的和变化的两部分。如果把这两部分的每一个细节都储存在大脑中,恐怕没有人能承受如此大的负荷。即使能做到这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多大.而只储存主要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也并不会对思维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读者代表:惯性定律是一个基础性的理论,现在升级后,肯定会对很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你能否在这方面谈一下你的看法?  作者:好的。让我们回顾一下上次那篇文章,里面有一个“地默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认为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我们可以用直尺和橡皮筋作为模型来说明这个理论: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直尺的零刻度上,另一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直尺的零刻度代表“静止”,橡皮筋被拉长后它的自由端能达到的刻度代表物体的速度。传统理论认为,这个固定在直尺上的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存在着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光速。可是现在当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广阔后,发现原来被我们认为是直尺的物体,实际上是一个巨型的圆环的一部分,而我们以前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静止原点”,只不过是在这个巨型圆环上的普通的一点,在这个巨型圆环上,所有的点的物理性质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原点。换句话说,巨型圆环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是零刻度点。这样一来,直尺橡筋模型的“固定基点”都不存在了,那么这个模型也就不再有意义了。  读者代表:我可否理解为,按照新的理论,物体的运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那样人类就有可能进行宇宙航行了?  作者:是的,人类制造的物体相对地球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当然要使用与现有的化学火箭截然不同的技术。至于说宇宙航行,我觉得最好还是先给它做一个定义。我们现在在地球上,和地球的距离是零,而且我们和地球表面的相对速度是零。如果我们要到另一个行星上,那就是要和目的行星距离是零,并且和目的行星的相对速度是零,这两条必须同时达到。要达到这个目的,当然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物质状态的转换来实现。上次的文章里曾提及,如果条件满足,物体可以在任何惯性系下立即进入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允许物体超越空间,在另一个位置显现。可是我们暂时还是处于三维世界,这个方法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超前了一点。所以,目前对我们来说,如果要航行到另一个行星,最有可能实现的方式还是在一个连续的空间里通过改变物体所处的惯性系来完成。  相对于宇宙尺度来说,我们所存在于其中的这个银河系,其中的各个成员行星所处的惯性系彼此之间相差得不算大。设有一个物体,它所处的惯性系和地球所处的惯性系相差非常大,以至于地球和银河系内其他行星所处的惯性系的差,与该物体与地球所处的惯性的系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相对于这个物体而言,整个银河系可以被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刚体。而我们所要实现的宇航,就是要从这个“刚体”的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要实现这个移动,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所处的惯性系,因为两个处于相同惯性系的物体,无论经过多长时间,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有变化。而且我们改变自己所处的惯性系,是要以和目的行星的距离减少为结果的。当我们和目的行星的距离减少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又需要再一次的改变自己所处的惯性系,让它再一次的接近目的行星的惯性系。否则,就算我们和目的行星的距离是零,但由于我们和目的行星所处的惯性系不同,我们会象一颗陨石一样撞击目的行星,那当然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所谓宇航,就是从和一个行星的距离是零,相对速度是零的状态,转变到和另一个行星的距离是零,相对速度是零的状态的过程。  在出发行星和目的行星的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我们在过程中所处的惯性系与目的行星的惯性系的差。如果这个差值太小,那完成宇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就太长,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个理想的宇航飞行应该是速度比较快,用时比较短的过程。  读者代表:这容易理解,速度快当然用时短,那要怎么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要制造更大更多级的火箭吗?  作者:哈哈,当然不是造火箭。我们现在使用的宇航工具还是非常原始的,也许50年后就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们了。为什么说它原始,我可以打个比方:一艘小炮艇,它把炮口朝向船尾的方向开炮,炮弹射出的同时,小艇也被向前推动,获得一个速度,再开第二炮,又被推动一次,直到所有的炮弹打完,它只向前走了十几米。为了获得一个更远距离的航程,这艘小炮艇被固定在了一个大炮艇的前面,这一次,是大炮艇先开炮,同时大炮艇获得一个向前的速度,并同时推动小炮艇前进,这样,直到大炮艇的所有炮弹打完,小炮艇也被向前推动了一段距离,然后,小炮艇和大炮艇脱离开,小炮艇接着朝后开炮,并直到小炮艇的炮弹打完,也只行进了几十米而已。然后,同样的故事又被复制了一次,大小炮艇同时被固定在一个大军舰的前面,由大军舰先开炮,炮弹打完后大小炮艇和大军舰脱离,接着是大炮艇开炮,炮弹打光后小艇与大艇脱离,小艇接着开炮,这样,整个过程完成后,小艇也只不过行进了不到100米,就不得不停止在水面上了。正在这个时候,一艘帆船从它的旁边经过,轻松地驶向前方!这时小艇的炮手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船即使使用了三级推进,仍然在炮弹用完后就不能再前进了,而帆船却可以一直行驶?最后他得到一个结论:炮艇的前进依赖于炮弹的发射,如果炮弹打光,他们自然不能再前进。而帆船不依赖炮弹,而是依靠风力来行驶,只要有风,它就能前进。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个成熟的宇宙飞船不依赖它自身所携带的能量,而是利用宇宙中存在的能量来航行。如果我们能利用存在于宇宙中的能量来改变飞船所处的惯性系,就有可能象早期航海家利用风力一样完成宇宙航行。   读者代表:哦,原来是这样,真是有意思。那要怎样来利用宇宙间的能量呢?  作者:当然是要把这些能量转换成力场,用这个力场来改变飞船所处的惯性系,这和其他的驱动方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压力气体,这些气体对气缸内的活塞施加一个力场,活塞在这个力场下驱动传动机械运动。火箭飞行时燃料***产生压力气体,压力气体对箭体施加一个力场,使它所处的惯性系产生变化。只不过飞船所需要的加速比我们常见的加速都要大,如前所述,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个相对于目的行星比较快的速度,从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整个宇航过程。比如一艘飞船以50倍重力加速度离开地球,它……  读者代表:大哥!打住打住。我刚夸了您几句,你马上就露出民科本色了,你知不知道人体最多只能承受8g的加速度?50g的加速度,别说人了,连机器都受不了!  作者:哈哈,我承认我是民科,但我相信知识并不会区分它的拥有者的身份,谁掌握了真知,谁就应该有发言权。要解释这个加速度的问题,我需要先向你介绍两个概念,传递型加速和同步型加速。所谓传递型加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施力受力这种情况,物体的最外表面的原子受力后,把这个力向物体内部的原子传递,物体内部的原子也接着向更内部的原子传递力,这样力在物体内部层层递进,我们称之为传递型加速。而同步型加速,是指一个物体的所有原子同时受到力场的驱动,在组成物体的原子之间,仅有热运动级别的原子碰撞,没有力的传递加速过程。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模型来说明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个由1000个小球组成的正立方体,每个小球和相邻的小球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质量忽略不计。这些弹簧只能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伸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弹簧将会造成永久性形变。这种永久性形变反映到宏观物体上,就意味着物体的结构被破坏。  在传递型加速的情况下,就好比有一只大手在推动着这个正立方体的一个面,这个和大手接触的面上的100个小球再向与它相邻的一层(我们记为第2层)小球施加压力,而这个压力是通过小球之间的弹簧来传递的。紧接着第2层小球也会对第3层小球施加压力,同样也是通过小球之间的弹簧施力。这样层层传递,直到最后一层,最终实现这个正立方体以一个加速度a持续加速。这时,虽然这1000个小球的加速度一致,但每层小球之间的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第10层和第9层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得最轻,因为这层弹簧只需要被压缩L/9的长度,就能够为第10层的小球提供动力做加速运动;而第9层和第8层之间的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2L/9,因为这一层弹簧不但要为第9层小球提供加速的力,还要为第10层的小球提供力做加速运动;同理,第8层和第7层之间的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L/9。这样递推下去,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就已经是L了,而这个L是这个弹簧的压缩极限,再超过的话,弹簧将会有永久性的形变,所以在传递型加速的情况下,这个正立方体的加速度确实不能超过a,否则会发生物质结构的破坏。  我们再看同步型加速,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那只大手变换成了1000只小手,每只小手都以相同的力度推动着一个小球来做加速运动,小球之间的弹簧不再为相邻的小球提供加速的动力,那么弹簧的长度也和在匀速运动时的长度没什么区别了。从而,这个正立方体也就不存在什么加速的极限了。从理论上说,如果这1000个小球是绝对同步受力的,那么这个立方体的加速度极限是无穷大。反映到宏观物体上,就是可以以极大的加速度来改变物体的速度,这个特性就正好符合了我们要求飞船迅速加速缩短航行时间的要求。所以,一个成熟的宇宙飞船应该是通过同步型加速来改变它所在的惯性系的。  读者代表:你所说的这两种加速,前一种好理解,但第二种情况应该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吧?在现实世界中存在这样的同步加速吗?  作者:我又想笑了,这个同步型加速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感受着这种同步加速的力。  读者代表:啊?你能说得详细点吗?  作者:重力就是一种同步加速的力。组成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原子都在地球的重力场的同步影响下,地球并不是通过我们的头发来给我们施加重力的。  读者代表:仔细想想还确实是这么回事。我现在明白了,经常在UFO目击报告中出现的瞬间加速,急停,直角拐弯等等现象,原来是使用了同步加速。  作者:是的,通常这类报道都会评论说这些UFO的加速度大大超过自然法则所允许的极限,那只不过是人们对自然法则了解得还不透彻,不理解这个现象罢了。相对于光年计的宇宙尺度,使用同步加速方式是很自然的选择,否则航行的时间就太过漫长了。  读者代表:你刚才提到一个完整的宇航的后半程有一个与出发阶段不同方向的加速,那怎么实现这个加速方向的转换呢?  作者:要实现加速方向的转换,至少有一个朴素的方式,那就是船体的180度翻转,哈哈。实际上,在一个真实的宇宙航行过程中肯定有不止一次的加速方向的转换,航迹也不会是一条直线,就象是我们驾车跑长途,先要在城市路段开一段,然后进入高速公路,然后再离开高速公路。飞船也会有一个类似的过程,当然在这一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会在飞船内部进行力场的实时管理,以达到无论船体怎样运动,其内部成员的感受和在地球上一样,始终感受到一个恒定向下的重力这样一个目的。至于这方面具体的技术细节,我也不很清楚,所以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  读者代表:太棒了,感谢你告诉我这些!  作者:谢谢,我当然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知识。要知道,保存知识的最好的方法是把它送到人们的头脑里。  现在我们把本文的要点归纳如下:  1.一个成熟的宇宙飞船不依赖它自身所携带的能量,而是利用宇宙中存在的能量来航行。  2.一个成熟的宇宙飞船应该是通过同步型加速来改变它所在的惯性系的。  此文乃本人原创,本人放弃任何形式的版权,欢迎大家踊跃复制转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很好,全文看了下来。  宇宙航行要有两个条件,1.改造行星为基地。2,利用太空能源。
  有意思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不是核聚变,是由摩擦生热产生的。地球内部为什么会有岩浆产生?还是由摩擦生热产生的。如果有疑问,请仔细阅读《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这篇文章,里面有详细介绍,网上可以搜索到。
  把人类视野扩展到无限的宇宙能压理论  1.为了纪念五一二汶川地震的悲惨,特再版宇宙能压理论(终极版)。  该理论意在抛砖引玉,意在揭示世界(包括宇宙)的各种元素(因素)的无限性,意在防止人类掉下世界有限性的悬崖。  该理论以全新的视野更合理地解释了许多宏观宇宙问题:各个方向的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本宇宙(已知宇宙部分)直径十亿光年的牧夫巨洞(即The
Void,如图,里面几乎什么也没有的巨大虚空),本宇宙的酝酿、诞生、形成、发展和消亡,黑洞的实质、酝酿、诞生、形成、发展和消亡,本宇宙与未知宇宙的关系(联系)。该理论还揭示了整个宇宙的无限性和构成整个宇宙的各种元素(因素)的无限性,揭示了能量存在形式、运动形式、运动(传播)速度的无限性。宇宙能压理论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了无限。  2.如何证明宇宙能压理论是否正确?  人类百多年来一直观测到宇宙(本宇宙,即已知宇宙部分)任何方向的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而且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也越快,也就是宇宙一直在加速膨胀。如果这是客观事实,那如何解释呢?迄今为止有三种解释:1.本宇宙起源于奇点大爆炸,从爆炸开始膨胀至今,并继续膨胀下去。2.暗能量使宇宙膨胀。3.宇宙像个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收缩。第一种解释无法解释为什么各星系是“加速”远离地球,按照第一种解释,应该是“减速”或“匀速”才合理。第一种解释也无法解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系、星云、星系团的杂乱无章、非放射状分布,按照第一种解释,它们都应该呈圆周形或弧形放射状分布才合理,而且,根据爆炸发生的实质和规律,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分层级环绕的星系和星系团,因为任何东西爆炸后向四面八方以放射状散射的“碎末”在散射过程中根本不可能碰在一起,地球上发生的无数次爆炸无数次地证明了这点,爆炸后的“碎末”在落地之前是不可能碰在一起的。奇点大爆炸“理论”认为爆炸前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但说不出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只好用爆炸前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意义来进行敷衍,这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其实,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即对其它事物的影响)的,只是有的事物的存在对其它事物的意义极其微小,或者,它的意义可轻易被另一事物代替,以至可以忽略,人类有时会因为这种忽略而造成遗憾。无论有质的物质还是无质的能量,都需要空间这个容器来存放(容纳)它。第二种解释难以回答暗能量怎样产生、怎样使宇宙“加速”膨胀的问题,也不能回答宇宙膨胀到何时才会停止的问题。第三种解释无法说明宇宙膨胀的动力来自哪里。这三种解释都说明宇宙的有限无边性(像个球体或气球),如果宇宙外面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空间也没有,那宇宙怎能膨胀?这三种解释都无法说明宇宙的无限性,无法说明本宇宙与未知宇宙部分的关系,也无法解释本宇宙的牧夫巨洞。宇宙能压理论却能合理地解释、说明和回答上述所有问题。所以,只有证明人类百多年来观测到的各方向的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是错觉,这样才能证明宇宙能压理论的错误。  3.所有的星系真的都在远离我们吗?学者们根据红移现象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由此推断出宇宙在膨胀,又进而推断出奇点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宇宙于138亿年前由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爆炸而成)。奇点一说至今未获得所有学者认可,但任何方向的任何星系正在以加速度、而且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却被所有学者一致认可。有学者认为是暗能量使得宇宙膨胀、使得所有星系远离我们。暗能量说显然不同于奇点大爆炸说。我们看瀑布时,水流的速度从瀑布上端到瀑布下端呈加速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地球上的水受重力作用,水位的高低差异和水体密度的大小差异就形成水压,高处的水会往低处流动,密度大的水体会往密度小的水体流动。我们再观察空气流动现象。空气在空中分布的密度大小差异就形成气压,密度比较大的空气形成高气压,密度比较小的空气形成低气压,空气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形成空气流(气流,风),这个过程也是加速的。大量电子从电压高的一端流向电压低的一端,从而形成电流。水压差的存在造成水的流动,水压差越大,水流的加速也越快。气压差的存在造成气体的流动,气压差越大,气流的加速也越快。  电压差的存在造成大量电子流动,电压差越大,电流也越大。宇宙空间分布着能量(物质也是能量的存在形式,是能量的聚集存在形式,根据质能方程,质量/物质和能量是可互相转化的。量子、光、辐射、磁、引力、张力、粒子、元素、物质、天体、星系等,都是能量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各种形式可互相转化,如铀、钋等转化成核能。人类目前难以将能量直接转化成物质,更难以实现各种能量形式与各种物质形式的互相转化,但万能的宇宙却因为拥有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能量而无所不能),就像地球上分布着水和空气一样。宇宙空间到处分布着各种存在形式的能量,而且在不断运动变化,这样,不同空域的能量分布密度就存在大小差别,从而形成能量压(简称能压)。能量分布密度较大的空域形成高能量压(简称高能压),能量分布密度较小的空域形成低能量压(简称低能压),能量从能压高的空域流向能压低的空域,这个过程也是加速的。本宇宙的能压比四面八方未知宇宙部分的能压高,所以,本宇宙的能量(量子、粒子、元素、物质、天体、星系)就流向四面八方能压低的未知宇宙空域,这个过程也是加速的。本宇宙的能量目前正以每小时四、五百万公里的速度奔向四面八方的未知宇宙空域!这就是所有方向的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的真正原因。  宇宙中的大量能量从能压高的空域流向能压低的空域,从而形成能量(物质)流。本高能压空域(本宇宙)的几乎所有能量都高速流向四面八方的低能压空域,非常壮观,似乎是本宇宙在膨胀。宇宙是大尺度的,能压与能量(物质)流也是大尺度的。  我们身处的这个高能压空域(本宇宙)与最近的另一个未知的高能压空域距离有多远?两高能压空域之间隔着一个低能压空域,也就是这个低能压空域的宽度(直径)有多长?超过一万亿光年!每个能压空域就是一个小宇宙,本宇宙就是一个高能压小宇宙。整个宇宙由无数个高能压小宇宙和无数个低能压小宇宙组成,每个高能压小宇宙周围相邻着低能压小宇宙,每个低能压小宇宙周围相邻着高能压小宇宙,从一个高能压小宇宙发出的光和其它辐射信息(信号),都无法穿越低能压小宇宙而到达另一个高能压小宇宙,所以,我们只能接收到本宇宙内部的光信息和其它各种辐射信息,而不能接收到外部其它高能压小宇宙的光和各种辐射信息。这说明,光和各种辐射只能在有一定能量密度的媒介中传播。低能压小宇宙的能量密度极低,低到连光和各种辐射信息都无法传播,其实,每个低能压小宇宙就是一个直径超过一万亿光年的黑洞。而本宇宙中,绝大部分是有能量分布的,其中的所谓真空,也只是分子、粒子极少或没有而已,但仍然有能量分布,只是不以分子、粒子形式存在而已,而是以其它形式存在,所以光和各种辐射信息能在本宇宙里的绝大多数所谓真空中传播,只有(相对)极少数区域不能被光穿越,那些是微型的小黑洞。微型黑洞是(相对)非常小的零散的低能压空域,它们中有些是连接到其它巨大低能压小宇宙的低能压管道,所以,任何能量,包括光和各种辐射信息,都会被它们吞入到它们里面的低能压空域中,直到那些低能压空域逐渐拥有了密度足够大的能量分布、直到光和其它辐射能在其中传播时,原来的低能压空域也就转变成了高能压空域了,这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黑洞逐渐消失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  低能压小宇宙其实就是黑洞,而高能压小宇宙就是反黑洞,每个黑洞的中心与相邻反黑洞的中心的距离超过一万亿光年(此外,还有零散的微型黑洞)。反黑洞的实质就是能压比较高(能量密度比较大,光线、磁和各种辐射信息能在其中传播)的宇宙区域。黑洞的实质就是能压极低(能量分布密度极小)的宇宙区域,能压低到连光、磁和各种辐射信息都不能在其中传播,有的黑洞的能压低到能吸收一切能量。黑洞的能压虽然极低,但仍大于零。不同的黑洞的能压有高低之分,能压越低的黑洞,其对能量的吸引力就越大。光、磁、引力和各种辐射信息只能在某个能量密度区间(范围)内传播,也就是说,能压低于这个区间的下限或高于这个区间的上限,光、磁、引力和各种辐射信息都不能传播。黑洞是能量密度极小(能压极低)的空间(空域),而不是能量密度极大的天体。  4.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不是黑洞?  现代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天文学家都认为银河系和其它星系的中心都各自有一个密度极大、质量极大、引力极大的黑洞,所以各星系的其它天体都绕着其中心旋转。但现在也有极少数科学家认为黑洞不存在。  我们观察水流的时候,往往会看到水流中的漩涡,其周围的水围着漩涡转,是不是就说明漩涡里的水的密度、质量和引力都特别大呢?***是否定的。事实是漩涡中的水压比周围的水的水压低,可能是因为河床突然凹陷下去,或者是因为别的因素干扰而导致局部水体的水压降低了。所以,各星系的中心其实是一个能压非常低的区域,也就是如前文所说的零散的黑洞。
  看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