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打通寻马疹中西医治疗马

第三届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述评_中国作家网
第三届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述评
来源:光明日报
在对话、融通中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
——第三届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述评
  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哲学对话,融会中哲、西哲、马哲三大学科资源,真实面对当下的中国现实问题,建构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的共同心声和迫切任务。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西学东渐与马克思哲学的传入”,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莅会。与会学者围绕“中国道路:哲学的反思”、“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哲学的未来与中国的未来”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西马哲学对话的当代语境
  学者们对中西马哲学对话的必要性予以高度重视,认为要摆脱目前中西马哲学“三足鼎立”的状态,就必须打破已有的学科划界,着力推动三大哲学形态之间的对话。这不仅是理论发展和创新的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北京大学王博教授指出,哲学家不应该仅仅是现实的影子,而应该关心现实,对当代世界、生活世界作出回应,做现实世界的思考者和引领者。中西马哲学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在呼唤当代哲学家的意识自觉,敦促哲学研究者摆脱学科偏见,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则认为,加强中西马哲学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不是简单的理论问题,而是关乎民族复兴和未来的事情。
  正是基于对理论、现实和民族复兴三重需要的思考,学者们达成了共识:在当下时代,中西马哲学应该打破壁垒,融会三种理论资源,既实现哲学对现实的关照,又促进当代形态的中国哲学的建立,从而为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中西马哲学会通的前提批判
  在怎样展开中西马哲学的对话问题上学者们进行了热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个深层问题上:中西马哲学会通究竟是应该着眼于理论建设还是应该起步于实践关照。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认为,要实现中西马哲学之间的对话与融通,必须做的工作就是要找到三种哲学形态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在哲学形态的不可通约性和向上的兼容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中西马哲学对话中提升对哲学的理解,进而推动哲学对重大现实问题的聚焦。对此,一些学者持有不同看法。***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在现时代,中西马哲学对话,并不是简单地从概念到概念的进行理论研究,而是要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对中国的道路做出探索。因此,中西马哲学对话的出发点必然是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亦强调,中西马哲学对话,必须从对那些琐碎的问题争论中超脱出来,应从哲学的使命出发,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聚焦点进行讨论。
  其实,在我们看来,当中西马哲学的研究者坐在一起来讨论三种形态的哲学怎样会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话与会通”。在这个意义上,中西马哲学会通的前提必然是,相互承认各自理论的价值,并在各自理论构建和对现实的关照中借重对方的理论资源,发挥各自的理论优势,从而真正实现在对“问题”的聚焦中来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中西马对话的前提必然是“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可以是重大的现实问题。
  ●中西马哲学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建构
  较之于前两届论坛,本次论坛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与会学者对中西马对话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学者们一致认为,伴随着当下中西马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对于中国道路的探索,中国学者应该树立自觉意识,即应该通过不同形态哲学的对话,在对中国道路的总结和中国经验的提升中,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哲学。
  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认为,哲学的使命就是概念的创造。当代中国的哲学家要实现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构建,必须基于对中国现实的“正确的感觉”,以敏锐洞察力,把握现实世界中最为“坚硬实体性的东西”,以新话语、新观念、新体系来言说和表达当下的中国。对此,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认为,在西方文明逐渐暴露出其缺陷的当下,当代中国哲学家应当担负起开启新的时代和新文明的历史重任,即在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中构建一种新的精神形态,从而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可以看出,只有超越学科的界限,借鉴中西马哲学各自的理论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关照。在这个意义上,创建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当代哲学新形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本身就蕴含在探索的过程之中。固然,这一探索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通过三届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的召开,我们相信,目标正在一步步接近!(王海锋)
***: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中西马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各种名称,中西都要。_百度知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