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无边际恒温泳池的事际?

【词语】 孟嘉落帽
【全拼】: 【mèn? jiā luò mào 】
【释义】: 孟嘉:东晋时大将军恒温的参军。形容才思敏捷,洒脱有风度。
没有您要找的相关词语!陈郢客:荣光与重负----孔子世家 打印页面 - 乌有之乡
- 有好书 有朋友 有思想 有责任
&>&&>&&>&&>&正文 
陈郢客:荣光与重负----孔子世家
作者:陈郢客&&更新时间: 13:14&&来源:乌有之乡&&责任编辑:执中
据说,唐家堡也和紫禁城一样,分成内外叁层,最里面一层,才是唐家直系子弟和重要人物住的地方。 (来自客舍,789)----古龙《白玉老虎》 (来自客舍,484)“世家子弟们从小锦衣玉食,要什麽有什麽。 (来自客舍,924)这种生活确实是值得羡慕的,可是你有没有看见他们的另一面? (来自客舍,661)他们也有他们的寂寞和痛苦。” (来自客舍,93)
谢晓峰道:「有句话你千万不可忘记。」 (来自客舍,322)铁开诚道;「什么话。」 (来自客舍,960)谢晓峰道:「只要你一旦做了江湖人,就永远是江湖人。」铁开诚道;「我也有句话。」 (来自客舍,158)谢晓峰道:「什么话!」 (来自客舍,225)铁开诚道:「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他微笑,慢慢的接著道:「就算你已不再握剑,也还是谢晓峰。」 (来自客舍,267)
----古龙《三少爷的剑》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06:34, 最后更新: 6:46:41
孔子有个哥哥,名孟皮,字伯尼。伯尼身有残疾,于是年已花甲的叔梁纥娶了豆蔻年华的颜征在。(大约是66:16,其比例与82:28相近,当然66:16 的重要副产品就是孔子的诞生,恐怕是82:28难以媲美的了。)《史记?孔子世家》有其父母“野合而生”之语,引起两千年来好事之徒诸多遐想,诸多解释, 就此打住。(革命人永是年轻,人性永远是八卦啊。) &&&“孔老二”就是这么来的,刘邦也曾被乡里呼为“刘三”,可是刘邦当了皇帝,乡里人就不敢认了。可见无冕之王(“素王”)和有冕之王到底有所不同:历来人们高兴了就叫一声“孔圣人”,不高兴了就叫一声“孔老二”,我们可没这么折腾过帝王们的排行。不过,也正因此,----2500年后,记得孔子排行老二的人远比记得刘邦排行老三的人多。根据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此处有失,彼处有得,这亦是合理的。 (来自客舍,661)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孔子遭逢其中之二。3岁丧父,69岁独子去世,另加一条,17岁丧母,诸位不妨揣摩这是怎样的一份人生。命运发给我们的牌几乎都要比孔子手上的好。孔子、孟子、岳飞都是寡母养大的,母亲均明理坚韧,堪为民族之至幸。 (来自客舍,741)
据说孔子是微子启的后人。严格说来,应该是微子启兄弟微仲衍的后代。微子启的儿子先死,兄终弟及亦合商代的传统。微子启和纣王是一母同胞,却为庶兄,可见“名正”的重要,同一个人,当妾时生的孩子便是庶子,为后时生的孩子便是王储帝王。微子启显见是明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的,先是苦谏,可是纣王打一哈哈,我的帝位上天所赐,姬昌能奈我何?臣子的功课做到这般地步,接下来怎么办?他和太师、少师三人商议,太师、少师坚持留下,肝脑涂地,承受失败的结果;同时不反对他出走,毕竟微子启还肩负着“保一血脉”的生机。于是微子启不仅出走了,还投降了。袒胸露肉,自缚双手,跪地请罪;手持祭器,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可见廉颇、李逵的“负荆请罪”去古日远,仪式有所简化。武王没杀他,后来成王时代管蔡作乱(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俩兄弟不服,叔侄、兄弟 就杀将起来),前王朝“孽子”微子启成为较大的赢家,得到一个“宋”的封国。 (来自客舍,22)
微子启的事迹并不复杂,但是若没有兄弟的后代孔子的发言权,形象多半要被人砸趴下,“投降”是中国历史中最复杂最敏感的行为,有如月经贴一般,挑动无数看客的道德神经和荷尔蒙的兴奋。微子启的“口碑”不同于洪承畴:一得托了他王爷的身份,“保血脉”之重,国人自然可以理解,洪承畴凑巧不姓朱,当臣子必当尽死忠的本分;二得托孔子的福,你后代抢不到话语权,那有什么办法?孔子说“殷有三仁”,出走的微子启和死谏的比干同列“三仁”之列,后世皇帝们用人家学说教化人民,自然得给人家先人几分面子;三得看新王朝的用心,新王朝示以宽宏,自然像微子启一样,耐心会有报偿,可新王朝要拿“叛徒”立威,你进“贰臣传”的命运就毫无商量。其中第三条方为关键密钥。 (来自客舍,375)
“投降”即我的性命我的名声交付他人,不被修理呢,那是幸运;利用完毕被抛弃,也只能暗叹命苦,没话好说。经济学鼓励盘算和计较,倘若以经济学的目光衡量,微子启的时代,大约死战者多,合作不生事的人便会得到君主鼓励;等到了洪承畴的时代,投降者多,新主子一边享其好处一边此身堪惊,恩威并重也是现实对策。 (来自客舍,197)
可是孔子说“殷有三仁”,倒非夹带私货,而是发自内心。关于商周之际伯夷、叔齐的另类选择,弟子问“这是什么人呢?”孔子认可是古代的贤人,可是孔子又说 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与后世道德赫然位在制高点大有不同。很多人玩的无非是制高点好架机关***的军事游戏,突突扫射一圈,不顺眼的人就没了, 世界于是清静和谐了。 (来自客舍,362)
孔子却能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人事变迁。他自认是殷人之后,可也没逮着机会就说“殷文化被周灭绝了”,反而老老实实地说,殷文化是在夏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增益有所剪裁的;周文化是在殷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增益有所剪裁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尊重历史且立于当世的眼光,便是他老人家NB之处,也是他能整理 《春秋》的原因。 (来自客舍,43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 (来自客舍,6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 (来自客舍,747)
君子能容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小人却倾向“党同伐异”。说到民主,这何尝不是关楔之语呢?被自由主义者尊为神像的胡适,却也讲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人民内部矛盾孰可忍乎?一些人的下流亦可镜照三分。子贡对孔子表述志向,“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篇》) (来自客舍,254)
孔子笑叹,“这是你难以做到的啊。”知易行难,恰是这句话的写真。 (来自客舍,324)
孔子亦用行动做了注脚。他的学生公冶长坐了牢,孔子认为“非其罪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教授将女儿嫁给学生这是老传统了,亦畅行于今日,替学生说几句公道话体贴话也并不少见,可是能将女儿嫁给他,那可就不一般了。有人或许以为孔子偏爱革命者或投机革命,可是,孔子又不是一个老愤青或政见激烈者;公冶长在历史上也并没有值得一书的革命事迹。 (来自客舍,784)
孔子另有一个学生南宫适,聪明至极也慎重至极,政事可为时就出来求职做事,不可为时此人亦善于隐遁,“免于刑戮”。孔子将哥哥伯尼的女儿嫁给了他。倘若孔子将大哥的女儿嫁给公冶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南宫适,我们不妨小人一下孔子和哥哥一家可有些内情;可是孔子自己理想主义,特立独行;对别人却诸般体贴,这事儿做得地道漂亮,千载之下,尤堪追思。正因为行动掷地有声,“求仁得仁何怨”的淡然才能消除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怀疑。 (来自客舍,794)
倘若读过《论语》,我们便知道,孔子对政治家子产的印象颇好,“惠人也”。政治家管仲与之比较,“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这可是个人物!管仲夺邑三百,却使人毫无怨言,可见他的手段。(谁说孔子是个书呆子呢?!^-^ ) (来自客舍,679)
孔子固然在《八佾篇》里批评管仲器小,奢华不简,而且不遵礼制,国君用什么他也敢用什么。----可是当日早已礼崩乐坏,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不过成就了孔子的千古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可他到底也没有什么办法。可见,不遵礼制并不是管仲的真正软肋。 (来自客舍,86)
倒是《论语》里子贡点出了时人眼中管仲的软肋,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输给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他没有死节,却投降了。你看,又一出投降的难题!可是孔子却是这么说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若没有管仲、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功业,恐怕我们早成为蛮夷之民,或许已死在哪条沟渠里了!(披发左衽是当日“蛮夷”的装束,汉族束发且“右衽”,后华夏亦崇尚右衽,左衽为“死者”或“蛮夷”装束,今日《青楼梦》中史太君竟为“左衽”, 当真作孽无穷!)道德主义者距孔子何其远也!这才是人家能撰写《春秋》的硬道理。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10:39, 最后更新: 2:21:20
我国历史历来表彰两种人士:成功人士;姿态好的人物。 (来自客舍,276)
前者掌握了史书的话语权,人家当然可以自说自话;后者却在戏台上、演义里、野史闲话中层层累积,倾倒人心。《三国演义》虽不是真实历史,却是人心中的历史。金庸一人写就的演义,主宰多少真实史实?韦小宝更是听评书学历史的好材料,山水圆融鹿鼎公,可见已经够用了。你可以败,但败军之将,亦有败军之将的范式。项羽垓下末路,引无数筒子尽折腰,太史公司马迁不惜僭越,把败军之将项羽放入了帝王“本纪”之列;宋代多愁善感的才女李清照嫁了志同道合的世家子赵明诚,却忍不住道破小女生们的英雄情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若过了江东,当真“身败名裂”,后世的才女们李清照也罢张爱玲也罢,哪会为之感概万千? (来自客舍,222)
成功人士这个标准板上钉钉,赢到底才是硬道理;倒是,“姿态好”颇堪通融。英雄搏命,“姿态”代价高昂,那么不妨做做行为艺术者。《世说新语》便是一本行为艺术者的秘笈摘要。你可以喝酒,裸奔,吃high药,坦腹东床,但你一定得擅长沟通术, 摆足pose,言语风流间,所有的错误、弱点均可上升为传奇。我们得承认charisma的存在,同一个动作,同一种说法,有人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却过犹不及,定格为永恒的反面教材。尧欲将天下让于许由,这位隐士鼻祖,当然不受;可惜他另外多做了一个动作:“洗耳于颍水滨”。本来这一动作美轮美奂,足可入《世说》封神榜,可惜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既生瑜何生亮”,当真无可奈何。偏又上来一位行为艺术大师巢父,对他出示了一个不屑的手势,“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然后,巢父迈着轻快的步伐,“牵犊上流而饮之”。我们不知许由此时的心情,窃以为周都督吐血的镜头移植此处并无不当,巢父几千年来都占据着上游地带,许由的“洗耳”遂成伪君子的代名词,怎一个委屈了得! (来自客舍,332)
这就提醒了我们,猫有猫道,鼠有鼠道。隐士亦有隐士的范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是老子能名扬天下,不还得围着“不可说”说上五千字?能记录在册的隐士一定还得会讲话,而且也真的讲了些话。《论语》里孔子也说了,“予欲无言”。做老师的也有累的时候。可是子贡说得明白,“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孔子接着说了一番令人吃惊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更像是老庄说出来的话。可是天性不同,他到底没做成老、庄。 (来自客舍,897)
孔子(出面人:子路)与隐士1相逢:“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子路归来学话,孔子恐怕亦只能无言。 (来自客舍,733)孔子与隐士2相逢:“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人家不搭理他。 (来自客舍,720)孔子与隐士3相逢:“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也曾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是,他一腔热情,“无道则隐”,谈何容易呢? (来自客舍,830)
孔子与隐士4相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来自客舍,891)……这几位隐士言语风流,留名《论语》,亦是实力使然。看似孔子灰头土脸,仔细研读,恰可见孔子“和而不同”的心胸。孔子懂得隐士的好处,亦懂得潜水员们的实力,不失敬重,他一腔热血,心不能凉,自然也酷不起来。是的。孔子不酷。倘若以《世说》的标准来评议孔子,他显见是个呆子。 (来自客舍,478)而《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来自客舍,172)
这象极了《大话西游》里最心酸的一句台词,“你看,那个人好象一只狗哦!”这句话当真有来处,是李修贤对跑龙套的周星星的一句评价。 (来自客舍,469)
那时候,周星星还不是后来的“星爷”。而困厄于郑的孔子也还不是后世的“大成至圣先师”。 (来自客舍,616)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15:52, 最后更新: 2:15:52
我们阅读《论语》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子路、颜渊们的年龄。这其实很要命的。李零先《家犬》里创造出“孔门三期”这样黄埔的词汇,亦情有可原。黄埔一.期四期不过师兄弟的辈份,可是孔门一期和末期,能偏岔出一两代人来。子路比孔子小9岁,和颜渊的父亲颜路(颜路比孔子小6岁)都算是孔门一期,与孔子的关系亦师亦友;颜渊比孔子小30岁,子贡比孔子小31岁,可见这两位年纪相当,子贡谈颜渊的次数很多,亦理所当然。公西赤(这也是《论语》里的常客)比孔子小了42岁。而子游比孔子小了45岁,曾参比孔子小了46岁,子张则小了48岁。孔子于子路,近乎兄长;于颜渊,近乎叔伯;于子张,更近祖孙。 (来自客舍,374)理顺这些人的年纪,才能理顺《论语》里的一些言语。 (来自客舍,633)孔子17岁,除了母亲病逝,还发生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件。孔子祖上经微仲衍传四世(四世为宋国国君,诸侯也)而至弗父何,他让国于其弟鲋祀,这便降为公卿。至孔父嘉,依周礼,“五世亲尽,别为公候”,以孔为姓。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大司马孔父嘉,其子木金父避难逃到鲁国,失公卿之位,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不 名,其父叔梁纥则成为一名武士,曾任陬邑大夫,孔子3岁时就去世了。孔子赴宴,是因为自认“士”列,有资格赴宴,却被阳虎(即《论语》中“阳货”)赶了出来。这意味着:你不过是个老百姓而已!孔子心理遭受何等刺激,传记学家自然浓彩重墨,联想彪悍,无须多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孔子自述,个中 心酸,当可揣摩。 (来自客舍,618)孔子27岁开始讲学,亦有30岁一说,“三十而立”,倒是真的。草台班子就来捧场的一期学员有曾点(皙)、颜路、子路、冉耕(伯牛)、漆雕开、闽损(子 骞)、冉雍(仲弓)等人。孔子的民办教育亦有独到之处,冉伯牛听完了,后来又带来了侄子冉求(《论语》此名频繁),曾点与儿子曾参,颜路与儿子颜回,---- 父子、叔侄均出孔门,口碑是硬道理。只要呈上束?,统统给予教诲,亦不藏私。有个学生陈亢,特别有心,试探孔鲤,看他老爹别有教诲不,最后心悦诚服,“君子远其子也”。另有一个不知该不该算作弟子的特殊人物,“三桓”之一孟懿子,他和他的儿子孟武伯分别来问过“孝”。这个人物的存在,对于我们思考孔子的为政之术,大有裨益。 (来自客舍,510)伟大人物向来是一个多面体。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一时也难以穷尽。倒不如以偷懒的手段,以《论语》中若干人物为参照,勾勒出孔子的一幅小景。 (来自客舍,958)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27:21, 最后更新: 2:27:52
无伐善无施劳(自述其志); (来自客舍,724)
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评语)】 (来自客舍,114)
我们只读《论语》,很容易形成一个错误的形象,颜渊少年老成,堪称大弟子,而又早夭。一辈子也没享过什么福。 (来自客舍,738)
其实,颜渊比孔子小30岁,他老爹是一期学员,子路、冉伯牛于他都是叔叔辈的。颜渊逝世的时候亦有41岁了,固然不长寿,可也难以说是夭折。 (来自客舍,172)颜渊是个啥样人物呢? (来自客舍,993)这位仁兄不爱说话,孔子曾经猜疑过他是否是个笨瓜。“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老师发话,向来不吭声不发问,唯唯诺诺状,到底知道不知道,老师心里也没个底。 (来自客舍,837)子贡则是个出了名的聪明学生(今日自诩”儒商”的,这可是祖师爷啊),也敢于讲话,却对颜回颇为敬重,自愧不如,“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亦表赞同,“吾与女弗如也。” (来自客舍,597)
孔子、子贡都是牛人,将颜回这个“书呆子”捧得这么高,----很成问题啊。今日我们说”傻博傻博”的,恐怕心里偶尔也会掠过颜回的身影。读了那么多书,有啥用呢?冉求、子路们能从政威武,子贡能把所学换成金钱,更兼外交说客之长。据调查研究,一个人真读到傻博,反而薪水会下降。从经济学而言,颜回的性价比糟糕透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话倘在今日,夸人还是骂人的?有谁嫁女儿喜欢这样的傻博?老兄啊,请不要找借口,养家糊口才是硬道理。颜回比跳楼博士生好的是他的心理素质,他真受得住,当然,40岁过世,亦和贫苦生活不无关系。 (来自客舍,886)
举一反三已经很了不起,“闻一而知十”的脑袋瓜想必不是一团浆糊。《论语》里别人夸颜回的话太多,颜回的自述并不多。我们一定得瞅瞅这位老兄到底在想什么。 (来自客舍,907)【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来自客舍,16)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来自客舍,902)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来自客舍,442)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来自客舍,743)
自古有三不朽之说:“立德,立功,立言”。曹氏两兄弟,当了皇帝的曹丕慨叹,文章乃“不朽之盛事”;笔杆子bh无比的曹子建却梦想着借功业以达“不朽”。 围城内外,各有张望,堪称永恒风景。立功,立言这两条路操作性很高,做了何等伟业,写了啥样文章,均可以明码称量。唯独“立德”一事,近乎“德隐”,俯仰由人,百不成一。偏偏,高智商天才颜回的志向便在“德隐”。“无伐善”,绝不扬己,亦绝不表白。孔子虽也有不欲言的时刻,可是他的志向即在“少者怀之”, 怎可能不述不作不讲话呢?【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于“不朽”亦有追求,最终怀人,影响两千余年。诚不我畏!而颜回,能看透名利,毅然德隐,这份定识,子贡与孔子这样的聪明人,自然震慑不已。“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也难怪《庄子》会拿颜回大作文章。颜回在《庄子》里相对完美,他的老师孔子形象则飘忽不定。 (来自客舍,856)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庄子》) (来自客舍,682)【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 ,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 (来自客舍,914)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31:07, 最后更新: 2:31:07
孔子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国关于“时间意识”的佳句数不胜数。大将军恒温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陈子昂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张若虚有“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均可互为注脚,交响回荡。我活着,我会死,天地逆旅,过客皆归人。一事无成,孰可忍乎? (来自客舍,758)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来自客舍,439)“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来自客舍,460)
孔子没有颜回彻底,《庄子》所绘,虽出虚构,更近真实。子贡虽贵为“瑚琏”,到底“器”也。颜回将“君子不器”的高缈发挥到了极致,别人浑然拿他没有办法。----人到底还是得有些用处的,哪怕是被人利用。 (来自客舍,995)
颜回立德,终于不朽,无非他的师长、同门们为之张扬,一本《论语》,成为”士”阶层修身平天下的指南手册。求仁得仁,何怨?敢说“无伐善”、“无施劳”; 德隐之旨已定,身外之物,自不在他计较之列。而“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同样错误绝不犯两次),这六个字,古往今来,能做到的又有几人?难怪孔子要震慑于他的“完美”,子贡亦服膺不已,----这样的人物,倘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法不为之动容。 (来自客舍,40)曾子、孟子、颜子这三位陪绑受祭,统治者最为中意的,便是谨重沉静的曾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今日喜爱极限运动的追风少年,显然要遭他白眼。自此,“孝”就缚住了活泼泼的身体。他于712年唐睿宗时代配享。孟子于宋代1084年配享,“亚圣”的名头更是不知内情的草原领袖扣上去的。汉人朱元璋一读他的书,便气得不成样子,差点就废了他的配享。颜回汉代配享,得归功于《论语》和当时谶纬之热。他的形象最淡,弱点最隐,亦不近人,自然适合发挥种种想象力。子贡、子路作为鲜明形象亦鲜明无比,便赚不到“复圣”的名声。造化的翻云覆雨手,阴差阳错间,只能一叹。关于颜回,孔子又有一语可谓精当,“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来自客舍,601)
孔子母姓”颜”,有人揣测和颜路、颜回或许有些亲戚关系。子路的妻子亦姓”颜”。孔子后来离开鲁国,首选卫国,走的子路妻兄颜浊邹的路子,也住在他家。据说,颜回与颜浊邹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恐怕亦有些便利处。后来卫灵公怀疑孔子一行别有所图,孔子匆忙离开,后被困于匡地。颜回暂时呆在颜浊邹家,打探消息。颜浊邹去国君之疑,颜回赶到匡地,复接孔子。 (来自客舍,805)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 (来自客舍,135)----师生情深,无过于此。我们少见颜回如此深情流露的一幕。永恒的师生,就此定格。 (来自客舍,90)
可颜回到底死于前。 (来自客舍,315)【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 (来自客舍,17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来自客舍,106)
这时又诞生了一出公案: (来自客舍,229)【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来自客舍,996)厚葬需“有棺有椁”。《史记?张汤列传》云:【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来自客舍,136)
颜路向孔子请求弃其车以为椁,被孔子拒绝了。当日三人各言其志,子路极有今日老大的风范,豪迈仗义,“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路不找子路关系,不找同门相助,直接索求71岁孔子之车,亦失之冒昧。(这是后人揣测颜路和孔子有亲戚关系的原因之一。否则,何以解?)这亦成为有些人猜疑孔子“吝啬”,知识分子气十足的由来。哭那么恸,却不能弃车;难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来自客舍,929)
道德家且慢。孔子不是道德主义者,却既可以被后世道德家利用,又可以被后世道德家钉死。“大成至圣先师”,亦不过是工具,“器”也。 (来自客舍,347)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来自客舍,443)颜路从俗,希望他的爱子风光大葬。亦终于厚葬。 (来自客舍,188)孔子之语,亦可哀可思。 (来自客舍,82)颜路与孔子,谁才是颜渊的真正解人? (来自客舍,375)
颜回挥手自兹去,身外事,到底于他是浮云。死后之事,哪里是我们可以作主的呢。 (来自客舍,971)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34:06, 最后更新: 6:23:25
开场之前,不妨插播一则开心广告。 (来自客舍,155)
【益都侯樊迟】 (来自客舍,239)
这个主儿比孔子小36岁,特别有意思。 (来自客舍,969)
孟懿子问孝的时候,孟懿子和孔子坐在车里,他是车夫。这则言语里他是个跑龙套的。 (来自客舍,914)
跑龙套也有当主语的时候,【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来自客舍,401)
他诚恳之举,却能挤兑得孔子发恼。隐士有言,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心里话是:老子是培养“士”的,或执政或带兵或外交,这可是ceo培训班啊。哪有放着显学前途不要,一门心思当牛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高端人才不肯做,偏爱当民工,这是啥逻辑?啥脑袋? (来自客舍,733)
樊迟是个纯朴的人。入教孔门,亦不愁出路。亦有说他带职求学,本来就是冉求的手下。这样的人,死战之时,颇为得力。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师伐鲁,冉 求率”左师”御敌,以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此人勇猛主战,最终大捷。孔子周游列国14年,叶落归根,却也要拜这一役之赐。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 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当日斥之为“小人”时,怕是想不到因果间奥妙无穷吧?天才颜回德隐,未必有助于孔子; 小人樊迟却可以影响圣人的命运。 (来自客舍,867)
另有一个有意思的皇帝李隆基在开元27年golden time的末期封他一个“樊伯”的称号。等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小人”樊迟,竟然换得了和关云长生前平级的待遇,“益都侯”是也!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9年后宋朝亡于元),我们的”益都侯”樊迟赢得了“从祀”孔子的资格!樊迟兄死后有灵,大可感慨,“俺终于也可以跟着您有腊肉吃了!”我们的至圣先师,倘若死后有知,面对千年跋涉又爬到近前的樊迟,表情当是郁闷还是笑纳呢? (来自客舍,12)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41:30, 最后更新: 2:41:30
5.言语科:
【抬杠另类:宰我】
宰我,字”予”。劈头就是”我”,后世很少起这么BH的名字了。口才极好,孔门排行榜,此人还压子贡一头。然而孔子却说了这样的话,”以言取人,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朽木不可雕也”亦是宰我昼寝激发出来的千古牢骚,哪个老师没说过这句话也够新鲜。”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我以他火辣辣的强大存在,帮助孔子痛苦地认识到:一样米,百种人。呆在一处,同出一门,这人到底和别人太不一样了。再怎么教化恐怕也战胜不了他的强大自我。 (来自客舍,37)
宰我很务实。其实孔子的几个学生,冉求也罢子路也罢,也都有比孔子务实的地方。但没宰予这么自我,这么赤裸裸,这么直接。三年之丧,有必要定那么久吗?多 耽误事啊。【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 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来自客舍,338)
其心可诛啊!孔子对付他,首要在于抢占”制高点”。要这家伙服气,很不容易;当然,抢”制高点”的手段很多,道德家实多出下乘。道德家与孔子的距离,恰如中宣部和bbc的功力迥异。 (来自客舍,503)这人逮住机会便反将一军,他颇能享受抬杠或挖坑等人跳的乐趣。【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来自客舍,532)----您天天讲”仁”啊”仁”啊,倘若井里有”仁”,便要跳下去吗? (来自客舍,95)----K!难道君子就意味着傻瓜? (来自客舍,780)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来自客舍,100)宰我的思维方式即双刃剑:他最强的一点恰也是他有限的一点。周人采用栗树,他能联想到“使民战栗”,深刻可谓深刻,狠则狠矣,不过离弦之箭,用尽则衰,无由转身,是难以站在制高点上的,且易被人黄雀在后,劫杀或踩踏。孔子“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叹息之余,亦想引导他适时懂得“沉默”, 懂得将发未发力量最具。“绘事后素”,----孔子懂得“空白”和“沉默”的巨大力量。于公于私,我可以拿出N条理由证明此言“失大于得”,可是事已至此,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你倘若信奉“霸道”,不解“王道”永恒立于制高点的秘密,个人自有天命,由你吧。 (来自客舍,418)
宰我在孔门,恰如杨修在三国,----不够傻也不够聪明。够傻,便说不出“使民战栗”,极聪明自然懂得“成事不说”甚至闷声大发财的康庄大道。有些话唯有不够傻也不够聪明的人才能说,宰我一语道破所有统治者的梦想;哪里仅限于周人呢?借题发挥,可见辩才宰我的专业术养。不过,孔门言语高才,应为孔子,子贡。 孔子与宰我言语交锋,从未落于下手;不重一池一地得失,不被对方圈绕所惑,直取中宫,制高点为上;这才是言语大家的气象。宰我不过中流,“见山原是水”而已。 (来自客舍,358)
作者:陈郢客, 发布时间: 2:45:31, 最后更新: 2:45:31
宰我的下场似乎不好,这恐怕在众人意料之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宰我为临?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来自客舍,670)
宰我到底给“至圣先师”留下了难题:孔子也会教出叛乱者?!一个宰我,污点已成,抵得上“贤人”72名。后世之人为此做了大量考证;宰我为大家贡献了上千年的热门话题,充分满足了人性的八卦爱好和“真相”考证经济。我们没生活在孔子如神的时代里,自然没法想象众多牛人围绕“宰我有无作乱”做考证写文章的微 言大义。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云,“左氏传无宰我与田常作乱之文,然有阚止字子我,而因争宠,遂为陈?所杀。恐字与宰予相涉,因误云然。” (来自客舍,374)
事情是这样的:“田忌赛马”时的齐威王和“滥竽充数”时的齐宣王并不是齐桓公小白的后人。小白是姜太公姜尚的后人,姓姜;这俩人古姓“妫”,实出陈厉公之子陈完,陈田通用,陈完亦称田完,这就是民俗“陈田不婚”的缘由。(姓陈的姓田的,当年是一家人啊!)总之,齐威王齐宣王,姓田也罢姓陈也罢,绝不是姓姜的。齐国啊,当年硬生生被人换过一次芯!国君易手,这可是陈完五世子孙陈恒子(即田常)奠定下来的基业。田常和孔子家世相近,逃亡诸侯子的后人。不过当时田常可比孔子威风多了:“大斗出,小斗进”笼络人心;最终诛灭政敌诸人,视国君如傀儡,俨然曹操,后来子孙彻底篡位,----我国历史丰富,曹操之前,早有模板。而“子我”即是他诛灭的政敌之一。从逻辑上说,田常是胜利者,宰我若真跟着他干,断然不会被夷族的。 (来自客舍,55)
不过太史公寥寥一语,另类“宰我”终于成为了千年话题人物。历史上宰我下场到底如何,已经无考。读书人翻来覆去就是读这几本圣贤书,枯燥之时,人性谁不爱嚼点八卦啊。孔门出叛徒,和北大才子***一般,多吸引人的眼球啊!何况这件事可以拿来大做文章。支持孔门有叛徒还是捍卫孔门无叛徒,这个坑埋进了无数牛人。君若以为唐代司马贞的”常理”考证可以平息喧哗,大错特错;太史公这位牛人,自然分量不容低估,何况每个人向来相信他愿意相信的说法。于是,唐代司马贞,宋代洪迈、苏东坡、真德秀、金代王若虚、明代程敏泽、王世贞、清代惠定宇、阎若璩、赵翼、四库馆臣等人,纷纷出马,为孔门宰我一辩。(哈,倘若bbs能异代同时,这是何等盛况!) (来自客舍,512)
其论据除了司马贞据《左传》更兼“常理”推测,还有《孟子》中的一条,【宰我、子夏、有若,智足以知圣人, 污不至阿其所好。 宰我曰:”以予观於夫子,贤於尧、舜远矣。”& 《孟子?公孙丑上》】 (来自客舍,914)
“《孟子》所载,三子论圣人贤于尧舜等语,疑是夫子?后所?,不然师在而各出意见议 之,无复质正,恐非也。然则宰我不死于田常,更可证矣。”(洪迈《容斋随笔》)田常夺权时,孔子尚在;倘若这番话是孔子死后说的,宰我必定不会“死于田 常”!那么,这番话到底是孔子生前还是死后说的?99.9%的可能,也毕竟不是全民赞同的100%。 (来自客舍,767)
宰我爱挖坑,其中一个坑,机灵的孔子没跳下去。太史公一句话,挖了个千年深坑,另类宰我到底是不是叛乱者呢?不知何时宰我才能爬上来啊。挖坑埋人者,人亦挖坑埋之。果然。 (来自客舍,857)
(待续。。。) (来自客舍,426)
/Article/zhonghua/545.html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