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声音的威力导演没有声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事:2011年度,谁的网络声音最有力
办小报、写故事、放电影、组织歌舞团……农村文化宣传志愿者林一汉20多年如一日----
像种庄稼一样“种”文化
林一汉给读者寄《野果文学》报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21日报道 本网记者 李琰之
今年60岁的林一汉是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石桥村的农民,别看他身材瘦小、貌不惊人,他可是村里面有名的文化人。
林一汉虽然只读过小学,可是在耕作之余,读书就是他最大的喜好。他一边种田、踩三轮车载客,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在文学艺术的海洋里追寻着自己的理想。
“野果文学”结硕果
1985年,我国曾经进行过一次民间文学的普查,因为这次活动,林一汉认识到民间文学的重要性,他萌发了收集民间文学作品的想法。
1988年,林一汉靠踩三轮车载客所积攒的钱创办了龙岩市第一家农民文学社----野果文学社,吸收农村文学爱好者为社员。1989年元旦,凝结着林一汉和文友们辛勤汗水,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第一份油印小报《野果文学》问世了。他给文学社起名为“野果”,就是希望农村文化宣传事业像野果一样,虽然朴实无华,但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林一汉满脸自豪地说:“什么都贵在坚持,文学社也一样,那时候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文学社,没几年都关门了,只有我们坚持了下来。”
白天,林一汉为生计而忙碌,到了晚上,他就一头扎进了文学社编辑室,画图、刻写、校对、印刷、邮寄。在林一汉和他的农民社员的努力下,《野果文学》成了龙岩的农民朋友们喜爱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里面的新鲜故事、逸闻趣事特别受欢迎。5年前,从龙岩前往江苏金坛市工作的陈先生还特意托朋友找到林一汉,希望林一汉能把每一期的《野果文学》都寄给他。
如今的“野果”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野果文学社”的社员从创办初的18人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人,社员也由本村扩大到了外省。《野果文学》目前发行120多期,发行量也由开办时的500份增至2000份,读者遍及全国,一些省级图书馆也收藏了这张小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字号 大 中 小】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03-19][ 03-12][ 03-07][ 03-05][ 02-29][ 02-27]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走进网络世界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走进网络世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附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附有***)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