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海阔天空70级神武9级灵什么时候开开?

> 神武开等级上限时间
神武开等级上限时间
神武新区等级上限
神武新区一般星期5中午开,然后当天30级,过夜里12点,开35,然后隔3天,到星期一晚上开40,然后3天(周四晚)一开到50,然后7天(周四晚)到55,9天(周六晚)到60,12天(周四晚)到65,然后15天到70
手机看攻略,电脑玩游戏两不误!
加点再也不需要切来切去啦~
【神武】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与相关的文章有:
游戏资料:
官方信息:
?游戏名称:神武2
?制作公司:多益网络
?运营公司:多益网络
?游戏类型:MMORPG
?游戏官网: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匆匆那年 | 没有机会再相逢
地球形成于45亿多年前,有224个国家和地区,70多亿人口,而我们是它漫长历史中的一个小点,像蜉蝣,生命渺小短暂。
即便如此,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思考却是多彩、丰富、深刻的。农民耕种、工人生产、艺术家创作...分秒与个体让这个蓝色星球充满内涵。生存根基,生活点滴,微观世界,以小见大。Faye Liu,生活在北京的职场人,分享读书、看片、做饭、游玩的经历给同路人。
欢迎来到Faye Liu的专栏:蜉蝣。
--------------------------------------------------------------------------------------------------------------------
没有机会再相逢&上周末去看了《匆匆那年》点映,着实与期望相差太远,不心疼电影票钱,但十分心疼那两个小时。如果用那两个小时和青春期的好友一起追忆吐槽当年那些事儿,应该比看这部只有情绪没有情节的电影要精彩多了。&
&且不说演员的演技吧,道具服装还有广告植入都显得格外潦草,这是一部极其不严肃的影视作品。不知道这段话会不会冒犯太多粉丝,毕竟我也没看过原著。文字和影视作品是依托于不同的载体讲故事、摆立场的。然而在我看来,电影版的《匆匆那年》也未必太潦草,完全模糊了影像的重要性,一味放大情绪,用大量表述直接、矫情又文绉绉的句子传递主人翁当下的主观感受,让观影的乐趣少了一半。故事讲得也并不连贯,很像是男主突然想起来了某个片段,于是开启上帝视角,把影像传递到观众眼前,顺便口述一下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要人物鲜有台词对话,肢体语言也并不丰富,最丰富的已经都在预告片里了。情节的起伏跌宕、故事的起承转合的安排也并不合理,导致我一直不能入戏,哭笑皆不能。我好奇到底会不会有人的心被抓住,便在散场后四处张望,有那么五分之一的女孩们拿着纸巾匆忙擦着泪。大概这些都是有故事的人,和前任zuo到散场,心有余爱。&这些年,青春片就像万能金矿,赚眼泪、赚口碑,关键是特别能赚钱。看客们如此买账,看来爱怀旧,尤其是怀念旧恋情的人不少呢。&有趣的是,这类青春片最容易打动的竟然是还在青春中的人群,次之就是已经脱离青春期,步入社会又有点中年危机的人群。对于后者,明显是一种念旧情绪。人在回忆往昔时,不自主给记忆中的人和事蒙上&美好旧时光&的滤镜:稍微好就是无限好,大部分的不顺不堪都可以忽略不计,不念恩仇,对错是非不重要,比现在好就是了。而青春片恰恰提供了一个共鸣与意淫的好机会,不仅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还能把没有完成的念想寄托在影视作品中,由主人公替他们去完成未完结的爱恋,那些来不及说的抱歉、还在心口难开的爱、再也没有机会的相逢,总有一部电影能做你不能做的事。于前者而言,单纯的念旧情绪有点说不过去,顶多是对刚逝去的恋情痛心疾首。还在青春中的人更多的是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坐在电影院中,期待着故事变成现实,自己的未来就如电影中一般清晰,没有不确定;描绘着自己早已事业有成,却怀着一颗真心,永恒等待,在时过境迁后说一句你还好吗,然后冰释前嫌的画面。&某主流媒体跟进的速度很快,马上就发表文章说明&怀旧是种病,但适当怀旧有益身心健康&。没错,念旧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否定,并形成了一种退缩性质的防御机制。要是反反复复,长期念旧,看了三四年青春片还心有戚戚焉,并不断美化夸大,而忽略瑕疵不足,那么基本就是得了&怀念症&。&出生在80年代的&李雷和韩梅梅&们,有不少都患有这个病症。这与他们所承受的生活压力息息相关。现实与大家少年时的幻想出入确实不小,义务教育中宣导的&知识改变命运&并没有带来多少甜头。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没给他们多少适应和缓冲的时间,就一下子让他们背负起了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压力;成长空间和机遇也有限,所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环境并没有给大家太多喘息的机会。于是,&小时候&就成了唯一的慰藉。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自己沉溺其中。矛盾挫折摆在眼前,解决它最重要,老拿&早知当初&去应付生活,不久生存也要出问题了。过去的时光是再也不会回头的箭,且放手。&而那些对未来美好的幻想,是值得鼓励的。但这不意味着,有了幻想就一定能成为现实。实际生活中,仅仅是过得舒舒服服,不愁吃穿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天时地利的运气。坦白说,我们大部分人最后都不会太闪耀,更容易变成《匆匆那年》中那个篮球队队长,一路辉煌,可最后还是成了拉存款、推理财的业务经理,老婆还跟着自己的上司跑了。电影中,有一群兄弟帮他打上司,转回银幕后,估计也只能为保升职而人气吞声吧。当然,为一个人写歌耍酷,成为焦点的机会也不太多,所以那些逝去的、错过的人,十有八九是没有机会再相逢了。很多影视作品以获美或得宝为主旋律,才不会告诉你事物总有双面性,就像朋友圈晒出来的美丽,你怎么会知道主人翁为此流了几缸血与泪呢。&因此,何不洒脱一点,坦然面对下一个阶段,学会爱人、慎重选择、珍惜时光,即刻起所有的现在都将是人生的过去与未来。&哦,你还是可以去看《匆匆那年》,反正青春故事总看脸。
目前为止最好的《星际穿越》影评(剧透慎入)
诺兰的《星际穿越》已于昨天登陆中国,豆瓣上网友对于影片也纷纷热议,并打出9.3的高分。片中关于虫洞、黑洞、重力公式等硬科幻的描述以及爱与人性的恢弘主题你都体会到了吗?相信看完这篇影评,你会对电影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 | perceptor
原题 |《银河彼端,群星尽头》
小时候居住的城市有着令人惊叹的重工业和灰***的天空,在夜晚,除了朦胧的月球,偶尔也只能一瞥天狼星和金星摇曳的身姿。第一次与银河的会面是在天文馆的投影穹幕里,外表奇异的投影仪冷静的转动,将无数光点铺满头顶。这固然比不上若干年后在海滨散步时与这条雄伟光带真身那场震撼的不期而遇,但足以让我在儿时就感受到了康德式的感动:让人肃然起敬的,不仅仅是老师家长的教诲,还有头顶这片神秘诱人的天空。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不放过任何太空和宇宙题材的书籍与影视作品。时至今日,也仍然会为一部电影的上扬而激动,有星空,有诺兰,夫复何求。在几个月的关注后,终于得以一睹诺兰在Interstellar之中构建的太空世界。些许是期望过高,对影片本身的观感略复杂。即使观影时面对太空一直血脉贲张,回想时仍然会稍觉有所缺憾。对于诺兰而言,个人以为,这部电影应该能够更好。抛去个人的吹毛求疵,却还是愿意为电影打上五星,并非作为诺兰的粉丝,而是那遥远星空的粉丝。 
一、旅途的终点
  这部影片的内核是一部亲情剧,是一则关于父亲和女儿之间的爱与承诺的故事。影片让人类最真实最温暖的情感与守候自然地渗入到太空移民这样一个宏大而充满悲壮感的人类史诗当中。在一个宏大的叙事中包裹真诚的情感,这正是诺兰所擅长的,其操控和表达无疑已经出神入化。在本片中,拯救子女与人类未来的使命感,与父女之间相互守候的深情,对立统一地构成了古典的戏剧冲突,并几乎时刻作为主人公的动机推进剧情。
  本片的三幕式推进与情感线索密不可分。开端时,父女生活先行铺垫了二人的感情以及必要的伏笔。前NASA飞行员Cooper本来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地球上作为农民养家糊口,与岳父和一儿一女共同生活,而与古灵精怪的女儿Murphy尤其性情相投。在女儿房间&幽灵&这一超自然存在的启示下,Cooper父女发现了远避人世的NASA和他们暗中筹划的计划。Cooper接受了Brand教授的任务,其主要动机仍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未来,但女儿对此并不认可。在Cooper离开时,原本融洽的父女亲情由此断裂,二人的沟通也随着父女空间和时间上不可逾越的距离而渐趋消逝二人在空间和情感上产生分离。
  在发展与对抗阶段,Cooper一行乘坐Endurance号进行的探索任务作为主线,却接连遭受重大挫折,对任务的责任与对女儿的承诺逐渐开始冲突。由于黑洞时间延迟效应的影响,Murphy已长大并辅助Brand教授理论研究,作为副线的中心人物登场。整个计划真相的揭露,使其对人类未来的信心产生动摇,而对父亲的矛盾心情与日俱增。在中后段的蒙太奇的交接中,父女二人的命途同时进入低谷,遭遇生死与信任的重大危机,但仍然在各自的时空中进行着顽强的抗争。
  结局或解决篇中,Cooper和Murphy的双线最终在叙事和情感上汇流统一。Cooper关键时刻舍弃自我,而选择了保全Amelia和人类的未来;Murphy从迷惘中振作,决定回到对父亲情感与回忆的起点寻找一线希望。但殊途同归,被吸入黑洞的Cooper发现身处奇异的多维世界,重新和女儿心意相通,并意识到了自己的真正使命;Murphy感应到父亲的思念,借助Cooper利用重力传递的信息,获得了掌控重力理论的关键数据。
  当然,被时间和空间分隔的二人最终还是得以重新相聚,Cooper履行了自己回家的诺言,Murphy的理论拯救了人类。再会之后,Cooper再一次踏上旅途,无所牵挂地前往Amelia所在的人类新家园。
  这个故事演绎的是一段的的确确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父女真情,虽然&穿越时空的爱&这一题材已经被无数言情奇幻网络小说搞得烂大街,但本片却能让人潸然泪下,因为它如此纯粹而真实,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相似。Cooper没有怀抱&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凌云壮志,只是想赶快完成任务尽早回到女儿身边陪伴她成长。在人类危急存亡之秋,Murphy最终选择的避风港仍然是和父亲有着最多回忆的地方。
  2001年曾经有一部动画短片《父与女》,片长仅8分钟,故事很简单:父亲在最后一个拥抱后坐船离去,女儿日复一日地来到湖边守望父亲的归来,直到长大,结婚,老去。已经是老妇人的女儿最终来到业已干涸的湖中,找到父亲离去的船,躺到里面,像回到父亲怀中。
  这份生命的守候,同样跨越了Murphy的一生,但幸运的是,她知道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即便横亘亿万光年,父亲也在试图守候着她,这份信念也最终支持她见到父亲最后的那一面。
  对Cooper而言,他对于承诺和任务所有的坚持,都是出于爱。航程的灯塔,旅途的终点,始终是女儿所在的地方。&
二、群星与管风琴
  作为一部太空题材的科幻片,天体奇观的展示便是影片光鲜的外衣。无论是气体巨人土星美丽的圆环,球状虫洞中被引力透镜扭曲的星云影像,抑或巨大黑洞外旋转的吸积盘如熠熠发光的丝带,以及类地行星上的滔天巨浪和冰云万里凝,无一不让人屏息或惊叹。
  对个人而言略为遗憾的是,片中并未给群星和银河呈现出令人心向神往的远景特写。这也许是导演的本意,可能诺兰并不愿以这种老套的方式来讨好观众,而更着重于通过特定的展示方法来保持基调一致。这似乎有着向《太空漫游2001》致敬的意味,大部分关于太空的镜头并非人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的只是飞船外壳之外静谧而空旷的黑暗空间,冰冷且了无生机。
  虽然没能一睹银河系群星摄人心魄的光辉,本片的阵容却真的是群星璀璨。除了诺兰的老搭档迈克尔凯恩和安妮海瑟薇出演了Brand父女,男主Cooper则由近年来风头正盛的马修麦康纳担纲,唯一算得上反派的队友销售员Dr. Mann则找来了马特达蒙。
  马修麦康纳的演技自然不必多言,带有南方口音的低沉深情的音色很契合Cooper的角色定位,说不定算是代替了故意压低了声音的蝙蝠侠而被诺兰相中。值得一提的是,马修麦康纳多年前曾在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编剧的科幻电影《接触》(Contact)中作为男主角。《接触》和本片同为太空题材,在科幻界也可算是具有里程碑的地位,让马修担任男主估计也同样算是一种致敬吧。
  Murphy中年阶段的扮演者杰西卡查斯坦名气不那么大,至少我之前是没有看过她的作品,在片中有限的戏份之内表演也做得相当不错。童年Murphy个性十足,聪敏伶俐,而且小演员Mackenzie Foy和杰西卡查斯坦甚是相似,选角32个赞。老年Murphy虽然只有最终一场父女团聚的戏,包含沧桑的声线中夹带着浓浓的爱意,感人至深。
  由于影片不吝笔墨地把戏份都给了Cooper父女,其他配角的表现力和存在感被大幅削弱,个人觉得多少有些浪费这一班底。老戏骨们自然都不会有表演方面的问题,问题主要在于发挥的空间和人物的设定。
  凯恩的Brand教授斯文彬彬,深藏不露,片中Brand教授为了greater good炮制了人类移民的骗局,这是一个本应更集具矛盾对抗与一身的人物,却没有得到更多表现,只好解释为篇幅有限或其城府之深。教授和女儿Amelia同样是父女之情,因为没有主角光环也只好沦为陪衬。
  Amelia的情感空缺就转给了一位探险的先驱者Edmond来填补,和Cooper一样有着自己的私心,但作为第二女主,她的内心戏也的确太少。有趣的是,出身为宇航员且身科学世家的Amelia在飞船上发表了一段关于&爱和重力一样穿越维度&的陈述,这部分感觉多少弄巧成拙,也许对于本人这种理工宅槽点太强,有些出戏&&原来爱是第五基本作用力,爱心驱动引擎的宇宙飞船听上去也很棒呢。嘛,人家还是小女生,理解就好。
  持久号的其他两名船员,Romilly和Doyle都是地球科学家的翘楚,在影片中皆不幸遇难。Doyle死得很冤,在大浪卷来时他是离舱门最近的人,在机器人CASE去救Amelia时发扬女士先走的绅士精神,最终惨遭编剧毒手,造成了无意义的损失。Romilly其实也很冤,尽职尽责的老实人却被队友Dr. Mann坑杀。综合全片看来,二位成为英烈只好说是剧情需要,Amelia最后可是要孤身一人等着Cooper到来的。
  Dr. Mann的转变也很戏剧化,但也算合理,因为他疯了。作为初期探险者中的唯一幸存者,被寂寞和恐惧折磨到发疯,于是先是抛弃科学家底线搞起数据造假,吸引其他人的救援。其之后突破人类底线的行为则不可理喻,既然已经得救,老老实实地认怂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却非打着拯救人类的旗号杀光队友。逃跑的时候好歹拉上女神海瑟薇啊,好歹有个帮手还可以繁衍人类。飞船对接时上演星际级作死,害人害己,万幸主角有外挂。
  这些被剧情牺牲的配角,其刻画缺失造成的空位则留给了机器人TARSE填补。TARSE的角色类似《2001太空漫游》的HAL,但对人类忠心不二。TARSE闲暇时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关键时刻又能挺身而出英雄救美,不但凭借高超的技巧完成了高速旋转下的空间对接,最后还测得了核心的数据拯救了人类。这样一个满嘴跑火车,跑姿喜感十足的机器人在风头上无疑大大压过了其他的配角。其重要程度和光环加成已经赶超星球大战中的R2D2,直逼哆啦A梦。
  剧情和表演构建了影片的骨架,丰富的影像表现渲染了绮丽的外观,Hanz Zimmer的配乐则更深刻的塑造了影片的气质。电影伊始,Cooper凝望玉米田的镜头缓缓展开,配以背景管风琴低沉肃穆的长啸。同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第一段日出中管风琴的演绎类似,一种冥冥中苍凉而黑暗的力量开始蔓延。
  管风琴由此开始贯穿全片,从地球到太空。管风琴与宗教音乐气质上的契合以及历史上的密不可分,使得整个片子也浸染上了一层宗教式宿命与救赎的主题色彩。管风琴轰鸣中蕴含的高高在上的力量,和浩瀚未知的宇宙在人内心的投影一样,都是值得敬畏的存在。
  片中管风琴的录音来自伦敦一教堂中一台90年历史的管风琴,在教堂独特的声学环境中,管风琴的音色尤为摄人心魄。此外,Zimmer还加入了34个弦乐单位,24个木管单位,4部钢琴以及合唱团。但很明显这些都是为了与管风琴相配合,弦乐恰如其分的烘托,木管空灵的奇特声效,人声的反复与异化,将人类命运与太空的互动渲染得更加诡秘,为未知之境渲染出超验般的深邃。&
三、虫洞,黑洞及关于时空的一切
  从本片的设定可以看出试图成为一部硬科幻经典的决心。并不过分夸张的生态恶化,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由于人类衰亡而导致的科技停滞,舍弃了华而不实设计感的宇宙飞船,都十分真实而合乎情理。太空中主动的消音,行星上探测到的水和氨气结晶,也都符合科学原理。不能够解释的部分则统统推给了&他们&,身份不明而掌握着未知力量的地球的援助者。
  对于虫洞,黑洞这两种我们目前还无法获取一手材料的天体(前者甚至只停留在理论中),当然可供编导发挥的空间会更大一些。但根据我们已有的认知,尤其是一些为科学界广泛接受的知识,很多设定的细节还是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虽然较真行为显得很不知趣,但是吐槽的过程并不无聊。
  虫洞又名爱因斯坦-罗森桥,是一个假想的概念,是指连接时空中两点的隧道。片中Romilly用纸张进行的解释很直观,另一个比喻是将时空比作苹果的表皮,虫子在内部打洞连接表皮的不同位置。
  虫洞的理论得益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从概念上很容易推想出虫洞必然是高出三维时空的维度世界。科学家们至今尚未观测到虫洞的存在,但在理论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比如其产生和维持的条件。
  根据目前一种主流观点,虫洞由于其本身的不稳定特性很难维系,需要负的能量进行补充,且尺度越大越不稳定。也有研究人员做出了其他的计算结果,认为虫洞可以存在而不需额外条件,但由于高维空间的卷缩,尺度可能会非常小。理论和实验观测的进一步验证都尚需时日。
  如果按照定义,虫洞实际上即三维时空的扭曲,那么这种扭曲很可能像黑洞一样产生很大的引力。如果要实现一个能够让宏观飞行器通过的虫洞,其入口附近的时空曲率必须足够缓,否则试图通过其中的物质便会因为各处受到的引力大小不同而被撕裂。而要实现如此平缓的入口,其半径要达到数十数百光年。
  所以如果是这样一个虫洞,凭借片中化学燃料动力的飞行器想要穿越并达到另一端也需要几十万年以上的时间。如果再计入由于重力变化产生的延时效应则会更长。因此,片中的虫洞似乎和我们目前认为的虫洞有很大差异,五维生物的&他们&果然厉害。&
  黑洞想必公众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和虫洞一样是科幻界的明星,但对于黑洞的研究要多得多,尤其是家喻户晓的霍金就是黑洞的著名研究者。
  黑洞作为大型恒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形成的天体,具有匪夷所思的引力,甚至光子也无法逃脱其附近强大的引力场。最为人熟知的是恒星级的史瓦西黑洞,不带电且不旋转。其外层的临界面成为&视界&,即片中出现的名词,在视界表面,只有光速移动的物体能够逃离黑洞的引力。视界包围的球体的半径,则称为史瓦西半径,与质量成正比。黑洞的核心&奇点&则隐匿在视界深处。在黑洞的重力作用下,星际物质被吸引并以黑洞为中心螺旋运动,并在加速和摩擦过程中产生辐射,形成光辉夺目的&吸积盘&。
  本片请到的执行制片之一是大牛Kip Throne,和霍金齐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其在重力,天体物理和黑洞的研究领域内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他坐镇也正是为了保证影片中科学设定尽可能贴近真实。
  十分感谢豆友电光侠是大花指出了之前版本的影评中本人关于黑洞的几个自以为是的错误。错误的原因即是把影片中出现的Gargantua这样一个高速旋转的超大质量黑洞主观臆测成了普通的恒星级黑洞。在此正好也半桶水地扯两句权当科普。
  黑洞依据质量可分为几类,微型黑洞由于尺度小和稳定性差等原因难以观测,在星际空间中更多的稳定黑洞则可以分为恒星级黑洞(Stellar black hole)和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前者的质量一般是太阳质量的几倍到几十倍,后者的质量则高达太阳的几十万倍到几十倍。
  一般而言,恒星级黑洞通常是由于巨型天体被自己引力作用下崩溃而形成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原因更为复杂,经常出现于星系的中心,如银河系核心那颗四百万太阳质量的黑洞。
  恒星级规模的史瓦西黑洞可能是在科普书刊影视作品中曝光率最高的,具有中等质量,有限的视界大小,视界内部的高密度,强大的潮汐力(由于距中心位置不同导致的重力差异)等特点。
  而对于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巨人而言,因为其史瓦西半径很大但质量又集中于内核,因此其平均密度其实很小,同时在其视界范围之外的潮汐力也因此微弱。因此片中Cooper得以穿过视界而没有被潮汐力扯断。
  当然,如果没有五维生命体的额外照顾,即便可以逃过被吸积盘中的等离子体碾磨,被黑洞捕获的Cooper终将还是很可能面临被潮汐力扯成面条的命运,这一效应被天体物理学家们形象地称为Spaghettification。
  影片中黑洞的另一个特点是高速旋转,根据广义相对论求解结果,这个黑洞应该是一个Kerr黑洞。其高速旋转造成的参考系拖曳效应会导致惊人的时间延时效应,在影片中时间延迟高达六万倍。
  如果对于一个无旋转的黑洞,根据相对论所推导的引力延时公式:
  t_0 = t_f * square_root( 1 - r_0 / r ),(其中t_0为引力场中观察者所在位置的时间,t_f为远离引力场的正常时间,r_0即史瓦西半径,r是观察者距离引力体的位置),在远离视界的行星表面,将不会有特别巨大的延迟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Kerr黑洞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扁球形的能级,和一个球形的视界,以及一个环形的&奇点&。这些结构被认为可能与虫洞的一些特征类似,说不定&他们&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很聪明地让Cooper避开奇点,并远程传送其到木星附近。
  但对于以黑洞为核心的这个星系,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则在于几颗行星的设计。那颗水行星上有着周期性的万丈巨浪和齐膝深的平静处,这个黑洞微弱潮汐力的设定似乎有些不符,不然行星本身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另外,即使是来自吸积盘的辐射能够温暖星球保持水的液态成分,但也同样会受到漫天飞舞的星际物质的亲密接触。何况其也迟早会被吸入吸积盘,化成齑粉。
  之后科学家们痛定思痛,也吐槽到这样星球不会产生生命云云。那么问题来了,在黑洞旁边的行星(Dr. Mann的行星也处于影响范围之内),为什么会被作为考察对象。莫非在这样一个万马齐喑全民种田的时代,人类文明的退步导致即便是顶尖的科学家也忽视了恒星对于生命重要性与黑洞的厉害;或是前期的考察让人们们却对黑洞有了新的认知,但Endurance号的遭遇显然是对于这或天真或傲慢的自以为是狠狠的打脸。
3,重力和因果律
  这些内容严格将来算不上漏洞,毕竟这些都是超出人类目前认知范畴的东西,但影片的阐释方式却难以令人信服。
  时间这个东西至今科学家们没有搞清楚,甚至连真实与否都在辩论不休。时间这一维度毕竟过于特殊,所以在科学问题的处理上大家都是慎之又慎。但本片所设定的五维生物显然对此不屑一顾,随手便能把Cooper丢到四维空间中,让他自我觉醒并成为推动自己行为的幽灵,当然也顺便把因果律喂了狗。
& & 如果Cooper没接受NASA的任务,就不会进入黑洞并指引过去的自己找到NASA,所以这一切必须发生。其中的每个环节即是原因,亦是结果。这种充满矛盾的时间环状连续体是时间穿越的祖父佯谬的变体,几十年来活跃于各种涉及时间穿越的作品中,不胜枚举,如回到未来系列,哈利波特第三部等。当然这种处理自洽地解决了电影中的矛盾,成功回收了伏线,在情感上也获得了圆满。至于解释,去问高维生物好了。
  另外一个有些仓促的细节在于结局处Cooper和Murphy之间沟通的段落。躲在书架背后的Cooper除了撞书架,居然获得了重力操控的技能。对于这一点影片同样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便见得Cooper突然洞悉天意,悟得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招式,一点一划,房间中的沙石便整齐划一地排出二进制的编码,手表秒针便跳起莫尔斯码之舞。Cooper的儿子Tom刚刚被妹妹放火烧了田地,怒气冲冲地回来理论,却也如同被点了穴一般,被Murphy拿着一只指针抽搐的手表便拦了下来。
  既然Cooper有此等神通,为何一开始不发送个信息亮明身份?很简单,时空连续,历史不能改变,只能重复。站在编剧一边试图解释下的话,只能把Cooper的技能也当成五维生物的赠品好了,限制了其使用方式。
  整个故事里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最关键的钥匙牢牢地掌控在Cooper父女手中。Cooper英明神武,九死一生,Murphy坚毅果敢,冰雪聪明,父女携手,其利断金。反观纠结于内心选择的老教授,卖队友和被队友卖的宇航员,殒身不恤的先驱者,以及被困于地球上挣扎着的人们,大概可以不负责任的揣测一下,如果&他们&真的是人类的未来,那他们一定是Cooper家族的后裔吧。&
四、水沟与星空
  &我们都身处水沟之中,但有些人却仰望星辰。&王尔德如是说。
  从洪荒时代起,人类便从未停止过对头顶星空的眺望。遥远的群星一直指引并见证着人类文明的成长,拉近着二者之间的距离。
  影片开端主人公眼前那一片广袤的翠绿田野,和结尾处飞船所奔向的浩渺繁星之所在,正是代表着人类文明两极的意象&&老去的故土与新的理想乡,文明古老开端的农业与最先进科技凝结的星际旅行,过去与未来。
  Cooper的历险便是从这片田野开始,最终投身太空。他的背后,是无数个在泥泞中也要仰望星辰的少数人;他的所及,是无数先驱智慧与意志拓展的疆界。Cooper骨子里仍然沸腾着不安的血液,他反对学校对阿波罗计划的污蔑,反对人类的守成。Cooper的胸腔里,跳动着的是儿女和人类共同的未来。
  Brand教授致死都在反复吟诵着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诗句: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Brand教授弥留之际发出这最后的怒吼之时,人类移民计划濒于破灭,群星彼端的Cooper正步入死亡陷阱。Dylan的这首诗没有找到好的译作,也许是原诗中燃烧的文字难以在韵律上准确的传达,但精神上与千年前古人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遥遥相通。
  面对死亡幽暗的宁静,生命最本真的欲望会燃烧爆发。Dylan的这首诗,不仅仅是Brand教授的倔强与不甘,不仅仅是Cooper的性命相搏,更是人类对命运的最后抗争:&人类发源于此,却绝不会在此终结。&这和所有伟大的探索故事一样惊心动魄,兼具豪情和悲壮,却更加贴近生命,是文明断绝退路的殊死一搏,混杂着希冀与绝望。
  然而,即便本片中人类迎来了光明的结局,却仍然不禁为此伤感。在父亲穿越到银河的彼端,到达群星的尽头之后,最终回到的却仍是心中挂念的家人身边。那个原样保留的房屋,屋外却没有曾经的湛蓝天空和青纱帐,也没有曾经挚爱亲人的安息之所,温馨的同时散发着一丝是物是人非的苍凉。
  不知本片是否借助这个爱与守护的主题有所隐喻,却隐约能从中体会到一点人与地球相似的羁绊。浪迹天涯后落叶归根,甚至出师未捷的狐死首丘,相比山河破碎下背井离乡,总会多一份归宿感的慰藉。探索,征服,殖民,四海为家,固然豪气万丈,但以目前科技水平看来,踏出家门却仍尚需时日;而与此同时,人类的家园却至少已是疾在腠理,不可不医。倘若没有像电影中这般得贵人相助,近距离开个传送门,附赠科学入门手册,恐怕最后豪情尽失,惟余悲哀而已。也许,我们早晚要面临离开,但愿我们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好,也但愿这个原因不是我们自己罢。
许多萧红的相遇,成就一个“黄金时代”
三个小时,不觉得长,身为写作者,在《黄金时代》里看到的,是让我喉头为之一热的命运关键词:相遇。 河与河相遇,野火和野火相遇,人和一群人相遇。相遇改变人,相遇改变时代,让蝼蚁变成神明,让绿皮火车变成银河列车999。让一个东北乡下的小姑娘,凭借一支笔,凭借那些不起眼的字与词,火烧云、倭瓜花、河灯、小团圆媳妇,汇入洪流,在刀***不入的历史上,留下一声咳嗽。 相遇之前,萧红的生活支离破碎,电影对此毫无粉饰遮掩。未婚夫汪恩甲、表哥陆振舜,陆续出现在她生活里,或多或少,改变着她的生命轨迹。但这些相遇,是生命准备期的相遇,是次一等的,***般的,不足以喂养她。她和他们相处时的顺应、懦弱、反悔、挣扎,所有这些显得狰狞,被人视为狗血的举动,是她对他们的不适应,是一个人被***般的满足拘禁时的必然反应。 能够算作相遇的机遇终于出现,遇到萧军,遇到东北作家群,遇到该遇到的人,所凭借的,无非一支笔。他们讨论读书写作、爱的哲学,排演戏剧,在新年夜欢歌笑语,在街头和另一群年轻人拥抱。作家廖伟棠说,《黄金时代》里有一个青春中国,那青春中国,绝不是虚无的概念,就是这样一群人的拥抱,是他们交往中的灵光乍现,是琐碎谈话累积出的诗歌,他们因为写作相遇,相遇也成为他们写作的内容,他们的相遇像蝴蝶振翅,掀起风暴,至今不歇。 即便相遇,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夭折、动乱、倦意都在发生,有人死去,有人被捕,有人悄悄退出那个时代,也有人谋求更大的相遇,例如萧红,她去了上海、青岛、武汉、香港,遇见鲁迅、许广平、胡风、梅志、丁玲、聂绀***、舒群、罗烽、蒋锡金、骆宾基、端木蕻良。所凭借的,还是那支笔,笔是咒语,是让人们一瞬间心神相通的魔杖。所以,她的故事天然适合电影,她的经历,正是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的那种&英雄的旅程&。 有评论者认为,这部电影,罗列许多名人,更像一部社交史,但正是许许多多个萧红的相遇,成就了许许多多个&黄金时代&。海明威从美国跑到巴黎去,和那一场流动的盛宴相遇;柯莱特从外省跑到巴黎去,和普鲁斯特、德彪西相遇;亨利&卢梭从海关收税员的职务上退休,和毕加索、阿波利奈尔相遇;还有罗克韦尔&肯特丢下锄头,从缅因州跑到纽约,莱昂纳多&科恩扛上吉他,搬进切尔西旅馆,紧跟着发生的,也都是生命爆炸般的相遇。 读他们的传记,看到他们艰苦磨练自己、遭遇劫难、贫困潦倒,饿到出现幻觉,我都毫无同情,我知道他们必然遇到相遇,天将降相遇于斯人。为了出走,为了不断拓展生命的维度,他们抛妻弃夫、丢下儿女、欠债跑路、声名狼藉,他们无耻透顶,他们一点都不要脸,但和相遇之后的万卷诗书比起来,那都是细枝末节。 《黄金时代》最惊心动魄之处,就在于此,它没有回避萧红的戏剧性情感,给了她的***以充足的戏份,但最终却用貌似平实,实则风雷激荡的笔触,写出了人们是怎么从***奔赴而来,最终汇聚成一块新的大陆的。电影中,萧红死去后,丁玲、蒋锡金、骆宾基或者黯然神伤,或者悲痛难抑,那不只是本能的物伤其类,更是因为,他们所寄寓的大陆流失了一块,那是所有人的丧钟。这样的电影,必然不讨好,但是,许鞍华在接受采访时,曾把《呼兰河传》和艾米莉&勃朗特以及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认为它们都是&探讨生命里特别原始及不讨好的东西&。这见解惊心动魄,也足以说明,即便在去世七十年后,萧红仍然能获得理解,相遇还在发生,和这样的相遇迎头相遇,是我们这镀金时代里,一道金子般的光。
&本文作者:梁文道前两年的时候,曾经有部电影以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现代作家萧红当主角。今年很快又有一部电影上演了,就是《黄金时代》【1】,是香港著名的许鞍华拍的,也是谈萧红的一生。那么关于萧红这位作家,其实在今天的中国文学史上面的地位,在我看来是有点尴尬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她是个很了不起的作家,但是另一方面好像又不是太多人熟悉她,有的人甚至以为她跟萧军两个是两兄妹,都姓萧,一个军一个红,加起来就是红军了。 那么有时候我们说她是左翼作家,那么形容到她好像是当时非常官方的一个作者。所以在台湾曾经有段时间在台湾的文坛上,是把萧红当成是个禁书作者,因为觉得她是一个同情左翼***的同路人。可是你如果真的放在一个非常正统的共产主义社会写实主义路线里面来看,你会觉得她非常非常偏离主流。而且她的一生非常的短暂,才30多岁。最后你再看到她的一生非常的漂泊,总是在饥饿、贫困、流离、逃难与疾病之中度过。走过很多地方,当然中间还有很多的曲折的爱情故事,所以总的印象你就觉得萧红好像是个谜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礼拜就让我来跟大家一起来谈谈萧红。但是我们不要关注她的人生,来谈一谈她的作品,尽管如此,我们很难绕过她的人生。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书,是这本香港商务印书馆最近大概又有一个小萧红热,所以重新出了两本书,一本是《萧红小说散文精选》。坦白讲是不是选的特别好呢?我是有点保留,但是反正是手边方便,就拿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尽量多找几部萧红的作品来看。萧红全集100万字,大家可能看不到,但是几部主要作品还是很容易读的。市面上也有很多的精选,我就不一一在这里介绍了,那么重点是要先说回萧红是怎么样再被发掘的。 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面,尤其是大陆官方的文学史本来就有一个地位,比如说是东北作家群体的一部分。那东北作家群,其实是一批当年的所谓的左翼作家,比如说她,萧军、白朗、骆宾基、端木蕻良等等,这一批人。但是也就是放在这一个边缘的位置,没有什么太了不起的地方。大家也知道她跟鲁迅有很深厚的关系,接近于父女跟师徒之间,有人认为她在精神上是鲁迅的传人。但是真正在现代文坛上面,文学界里面大家开始觉得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坦白讲有点像张爱玲,她同代的一个才女作者,两个都是出口转内销的。 怎么这么讲呢?张爱玲我们晓得,现在几乎是大家当成一个教母级的作家了,没有人觉得她不好,读者也非常多。那么萧红相对而言稍微寂寞一点点,但是这两个作家怎么叫做出口转内销呢?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张爱玲首度被世界文坛肯定,那是由于已故的夏志清教授在他当年的那本《中国小说史》里面,把张爱玲推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几乎是现代中国文学里面的一个最为崇高的一个地位。然后他这番抬举,使得大家重新开始注意过去曾经被人当成通俗作家的张爱玲的文学价值。然后慢慢慢慢,在台湾、在香港,越来越多的人爱读她,终于这股热潮回到了大陆。 好,另外再来看看萧红。萧红主要是由于80年代,有一位美国汉学家,这个美国汉学家的名字今天恐怕很多中国读者都知道了,他就是葛浩文【2】。葛浩文我们今天知道他,当然是因为莫言的作品的英译者,其实除了莫言之外,刘震云、苏童一大堆你数得出来两岸三地的好作家都是他在做翻译。其实他第一个认认真真做研究做翻译是做萧红的研究,他7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萧红的作品,尤其《呼兰河传》,他觉得太好了这个作品,太了不起了,就很想把她在美国文坛好好介绍一下。但是当时后来夏志清他也承认,他说他的《现代中国小说史》漏掉了萧红是他自己觉得不可原谅的错误。然而他又认为,你看夏志清说话的口气:&要是我把她写了,那葛浩文还研究什么呢?&就这样,交给他后辈葛浩文研究。 刚才我们看到那个书影《萧红评传》就是80年***始被翻成中文,在大陆、在香港、在台湾流传,大家终于又开始来谈一边萧红的作品。然而这个《萧红评传》尽管写的非常学术性,但是很大部分是在谈萧红的人生的,萧红的人生为什么值得谈呢?就像我们开始谈的,本身就是一个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充满了战乱跟逃亡的,饥荒的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这么一群人的一个人生的缩影。 那么又由于尽管她的作品自传成分非常高,但是你总觉得她很多谜团,她很多东西不说破。很多人现在看她生前跟她的朋友向她过去的情人萧军的书信,或者看很多人对她的回忆,你就拼凑起来,这个人你对她印象不是很完整,相反关于张爱玲我们好像知道了反而更实在一些。那么另一方面就是萧红也有很多的争论,张爱玲假如说很多人觉得她是在她爱上了一个汉奸胡兰成,她在上海沦陷的时期的时候,仍然在上海的所谓的敌伪刊物发表。 那么萧红有问题吗?萧红的问题就在于,她好像从头到尾都不在一个正确的政治路线上面。她好像一生之中还有很多感情的纠葛,据说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因此就好像贬低了她的地位一样,这些想法坦白讲,恰恰是萧红一生在努力跟她挣扎搏斗的对象。就像今年另一部关于萧红的非常好的传记林贤治【3】先生所写的这部《漂泊者萧红》一样--&这种对女性的歧视,是她一辈子都在奋斗的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关于她的种种负面的说法,如果说她感情生活上比较复杂的话,我们幻想一下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男作家身上会怎么讲,我们就说这个男作家他真是风流才子啊。那么甚至曾经有人污蔑萧红说她曾经卖身,你也可以想象,就算是真的,我们想象是个男作家,穷的时候曾经年轻的时候卖过身,我们会怎么讲他呢,我们会说他很堕落很下贱吗?不会,我说这个男作家真牛,不只能写作,还能当男妓,身体真好。 &注释 【1】电影《黄金时代》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监制,汤唯、冯绍峰领衔主演,超过30位明星倾情加盟,华人金牌幕后班底倾力协助。影片以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为主线,讲述了那群自由追求梦想与爱情的青年,那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日,正式公映。 【2】葛浩文:HowardGoldblatt中文名是葛浩文,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刘震云、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五十多部作品。 【3】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诗人、学者。在他的写作中,文学和思想批评类的文章最有影响。他的《五四之魂》与《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曾传诵一时。他早年写作的《人间鲁迅》,以及不久前出版的《鲁迅的最后十年》,都曾引起广泛争论。
《一天 One Day》安妮?海瑟薇小清新爱情片。明明相爱还要表现的不在乎?好好相爱吧,趁年轻,趁活着。
  & 看了预告以及那短短的一句剧情,还是带疑问句的介绍,我想起的是蛮早前古天乐和奶茶拍的《生日快乐》,只是奶茶写的故事更加悲凉些。于是我选了个略带悲伤的音乐伴着我敲下一些,或许与此影片无关的文字。
  都是一天,一年只一天的相聚,奶茶或许是因为太过相爱而选择这样的方式,那么《一天》里,或许是因为时间太短,只是一晚的交集便要各奔东西,面对即将进入社会的我们,还没那么大的赌注可以下,于是遗憾分开。
  我想,或许是上帝都嫉妒了,嫉妒这样的心心相依,古有伯牙子期,结局一死一罢弹,想来知己,真的是难觅又难见,即使遇见了,也不一定上天就立马给你完满的结局。
  又或许,在我们眼神交汇的那一刻,便已然相爱,相互交心,只是我们都不说,看过了千帆过尽,看多了爱情在现实中的脆弱和无奈,于是,选择用友情掩饰一切,自欺欺人,微笑着原谅彼此的冲动。友谊天长地久,作为朋友,你就还是你,我依然是我,而一旦变成了爱情,我们就不再只属于自己,所以,选择友情,这样,可以在该离开的时候离开,需要的时候需要,拥抱,亲吻,鼓励,搀扶,没有私心的付出,却越加的让人泪流不已。
  于是不知不觉的,我们就真的把对方当朋友了呢,陪着你旅行,陪着你去海滩玩耍,在电视上看着你,看到不忍的地方呲牙咧嘴,在***里诉说彼此的生活,陪你跳进冰冷的水里,甚至恭喜你结婚...
  可总有一些什么透露了天机,比如,海滩上,那双抚摸的手,忽然间的温柔,彼此沉默,比如,那句,我想你,想的红透了眼眶。我们假装无意的关心着,却总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把自己的一切都呈现在对方的面前,只是,只是呢,我们都选择了不言不语。
  爱情,痛苦的伟大,相爱,有时很长,有时很短,有的人,一瞬间便能永恒。一天感受,一年回味,一辈子保留。也许,依然归咎于我们不够勇敢,不够相信自己能够抵抗外界一切纷扰,不敢承认爱情真的可以是我们的避风港,带领我们走过四季的变幻。
  终于等到风景都看透,你我的生命中,人来人往,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头观望,却依然发现某种心情还在,犹如当初的那个夜晚,两颗星星彼此凝望的相遇,那么,我们能做的,也只有,随着心的方向而去。
  有爱,一切,便都有希望。
love is love*&&转自&
站长在关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