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最大的机械装备市场在哪?

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广东机器人企业数量占全国1/3 _ 东方财富网
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广东机器人企业数量占全国1/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广东机器人企业数量占全国1/3】12月5日,2015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开幕,稍早前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也才刚刚落下帷幕。今年以来,各类“机器人运动会”频现全国,广东更是密集,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扎堆”广东渐成常态。
  12月5日,2015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博览会开幕,稍早前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也才刚刚落下帷幕。今年以来,各类“机器人运动会”频现全国,广东更是密集,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扎堆”广东渐成常态。
  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和全球制造基地,广东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近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环节,“机器换人”正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求带动产业,政策和资金等许多资源都在向机器人产业倾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发现,广东机器人企业多数选择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系统集成入手,目前已呈现出一派勃发态势。不过,另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目前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并不多见。在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后,机器人产业自身如何转型升级,将是一个新的命题。
  机器人产业迎“风口”
  “希望大家都来东莞买机器人。”东莞市市长袁宝成隔空喊话,“不要老是用外国的机器人换中国的人,还是多用中国的机器人换中国的人。”在广东政府网11月30日的在线访谈,佛山、东莞和中山三市市长同场接受采访时,同时打起自家的机器人的广告。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的双重风口中,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业迅速壮大。仅在东莞,机器人企业已从十几家发展到超过两百家,智能装备企业也超过400家,今年产值预计将超过500亿。据广东省机器人协会统计,广东省2014年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装备产值约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值约100亿元。在全国1000多家机器人企业当中,广东就有300多家,占近1/3。这些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集聚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城市。
  “广东的机器人企业多得我名字都记不过来。”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伯基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催生巨大需求空间,机器人正渗透制造业各环节,带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动作频频的政策引导,也是业界认为机器人产业“井喷”的原因。近年来,省市政策频出,包括资金在内的许多资源都在迅速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倾斜。这些政策多以财政引导为切入口,并结合市场化投入机制,对使用或研发机器人的企业形成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扶持。从2014年起,深圳将连续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佛山对认定为国内、省内首台(套)装备产品的生产企业,分别一次性最高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并设立方便企业采购机器人的“机器人超市”;东莞则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销售本土机械产品的贸易公司奖励,最高达60万元。
  7月底出台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年)》提出,到2017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产业产值达600亿元;到2020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4000亿元和1000亿元;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基本建成制造强省。
  如何突破研发瓶颈
  在到处攻城略地的战绩中,广东机器人企业大多难掩一个尴尬的现实:他们手中的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大都来自外国企业,真正属于自己的,可能只剩下系统集成。这导致的问题是,利润不高,没有足以应对未来的生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多个机器人展会发现,大多数国产企业更愿意选择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系统集成入手,原因是机器人生产技术复杂、投入大、周期长,尤其是占机器人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核心零部件,开发难度巨大。
  李伯基认为,目前的市场秩序也仍不成熟,政策的鼓吹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市场的浮躁,导致当前国产机器人企业进入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尴尬境地。
  “政府应该加强对国产企业研发的扶持,避免企业一哄而上,引导产业均衡发展。”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东莞市博实睿德信机器人股权投资中心总经理王家砚担忧,目前全国工业机器人已明显过热,未来五年一定将出现一次大面积洗牌,甚至可能七八成企业会倒掉。
  不过,仍有少数广东企业通过坚持自主研发“活得很好”。广州数控便是国产企业研发的“领跑者”。这家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掌握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机器人系列化全自主开发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这家在机器人行业与“北新松”齐名的“南广数”,已经先后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在广东调研的重点企业。
  2009年,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不久的广州数控成立了两个研发团队,一支团队沿着国外的技术线路进行转化,另外一支团队则着力将广州数控原有的“滚珠丝杆”技术应用在减速器上。研发进行到中段,企业发现国产技术线路性能更优、知识产权风险小,于是果断停掉技术转化的线路,朝着自主研发集中攻关。
  “我们本身是做数控系统的,技术上跟做机器人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在自主研发方面有一些优势。”李伯基说。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表示,除了自主研发,目前还有另两种机器人“崛起”模式。一种是“吃掉同行”,通过资本收购整合的形式,迅速做大做强;另外一种是“改造自己再改造同行”,衍生自大型制造企业自身项目,比如格力在完成自身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一个优秀的机器人企业,可帮助其它制造业企业进行机器人生产线改造。
  另一方面,在工业机器人竞争激烈的当下,“避其锋芒”不失为一种生存策略。任玉桐提到,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方兴未艾,国内外的发展差距还不大,或将成为机器人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国内尤其是广东的机器人企业,不妨从这方面寻求突破。
(责任编辑:DF099)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两大引擎你追我赶 “两个支撑”效应凸显
南方日报网络版
&&&&时间:
  随着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深圳逾千亿产值将陆续转移到河源。这对河源意味着项目达产后工业产值将翻一番,而将中兴总部留住的深圳则可把腾出来的空间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这一看似简单的腾挪,实则是当前珠三角优化发展,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环珠三角带加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广东实施“双转移”特别是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以来,粤东西北高速崛起,连续多年经济增速超过珠三角;而来自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珠三角的增速预计将反超粤东西北0.4个百分点。这不仅表明率先迎来调整的珠三角浴火重生,更意味着珠三角与粤东西北间“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出现。
  你追我赶中,2015年广东GDP增速或达8%,比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要高出约0.5个百分点。这一“粤式反转”无疑是对习***总书记“两个支撑”要求的最好应答----广东是经济大省,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新华社近日撰文称,这是中国经济“企稳--再突破”的重要迹象。
  珠三角:创新的力量推动优化发展
  正当有人在为中国制造、广东制造忧心忡忡时,从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却让人振奋:在号称IT科技风向标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全球2500家公司同场竞技。其中来自广东的企业达624家,占了约1/4。
  “接待观众的同事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大疆创新副总裁王帆这样形容公司展位的超高人气。
  大疆腾空而起的无人机背后,是珠三角制造业的版图正在悄然变化。在工厂里,信息化、智能化流水线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线上,低端的手机零部件被自主品牌智能手机取代,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登上珠三角制造的舞台;跨境电商让增长乏力的传统出口贸易找到新的市场,也让个性化、定制化的柔性生产被越来越多企业接受。
  创新的力量推动着珠三角的优化发展。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珠三角有创新活动的企业25610家,占全省调查企业中有创新活动企业的81.3%,占本区域调查企业的44.9%。
  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并不止步于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中,珠三角新一轮装备创新变革逐步缩小着中国制造与外国机器“比赛”的差距。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智能化改造实现无人工厂,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首批示点示范项目试点企业之一。据预测,整个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不良率降低30%。
  位于佛山的美的集团注资安川----转型机器人生产商和智能硬件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从大中企业到小微企业,从家电制造到各种传统制造,转型升级中的佛山企业催生了机械装备应用新浪潮。
  世界工业机器人龙头之一的瑞士ABB集团已确定在珠海高新区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这里有可能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研发和销售基地……
  珠三角优化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展现出更强劲的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8%和10.8%。
  粤东西北:环珠三角带隆起明显
  尽管仅从数据看,增速连续6年超珠三角的粤东西北,在2015年预计会被珠三角反超。但粤东西北同样是“粤式反转”的重要砝码,并在2015年交出了一份不平凡的答卷。
  “本来计划‘十二五’末开工的高速公路,结果提前在‘十二五’末竣工了。”2015年末,广东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揭西、陆河等广东省最后8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市)迈进“高速”时代,这种意外的欣喜洋溢在粤东西北不同的场合。
  以交通大会战、“县县通高速”为代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精准地找到了长期欠发达的症结,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这“三大抓手”,给粤东西北带来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
  继2014年粤东西北12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粤东西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投资增长19.9%,消费增长11%。不仅如此,从经济总量上看,粤东西北排名前几位地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部分珠三角城市,2015年预计还将出现粤东西北首个GDP超2500亿元的经济体----茂名。
  尽管后发,但粤东西北有一个清醒的共识----不能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河源高新区2015年成为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对污染环境项目实行一票否决,近年拒绝了总投资额达400亿元的350多个项目。梅州正在全力推进梅兴华丰产业聚集带建设,优先建设9个污水处理设施,计划投资13亿元。
  紧跟科技浪潮,既做大总量又做强质量,是粤东西北2015年的一个普遍特点。云浮紧紧扭住创新驱动牛鼻子,谋划高质量崛起,随着“IT巨头”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的进驻,做起了“云生意”。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主动对接德国工业4.0,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日益成型。
  县域经济也日益成为了粤东西北发展的主战场。据《2015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全省县域GDP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已上涨至超过两成,发展速度不仅超过粤东西北,也基本跑赢全省。受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的带动,环珠三角核心地带以及外围沿海及沿主要干线的县(市)总体上经济综合发展力居于前列,环珠三角带隆起明显。
  两大引擎:携手共进开创新局面
  春江水暖鸭先知。珠三角增速首次“反超”相对欠发达的粤东西北,这表明经过持续调结构,珠三角经济质量出现明显变化,创新驱动已经初步成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经济走势牵动着中国的经济神经,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正在发生的变化也备受关注。
  “珠三角重新崛起,粤东西北高速发展,广东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格局出现。”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将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在数据表现上可能会出现交替领先现象。
  更为可喜的是,据省统计局预测,2015年广东GDP增速或达8%,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预计提升至86%。这意味着,广东增速有可能高于全国预期增速1个百分点。
  第一经济大省率先走出“回暖”行情,对全国稳增长无疑是巨大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广东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抓手,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不仅为加快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经济企稳再突破指明了路径----发达区域要实现“创新替代”、欠发达区域要形成“新增长点”。
  随着你追我赶的区域竞逐,珠三角与粤东西北更出现相互融合、携手共进的崭新态势,让人们看到更广阔的空间。
  广佛肇+清云韶,“3+3”经济圈浮出水面,正是协同发展思路下的典型样本。目前,6市正抓紧编制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并已形成征求意见稿,重点合作项目或事项共50个。这里将打造成为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示范区。
  特别是面对新一轮的创新驱动发展机遇,可以想象,未来珠三角、深圳两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足马力,辐射到粤东西北更广袤的产业腹地,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协同创新,新产业新业态蓬勃生长,新增长点破茧而出,将迸发出无比巨大的产业能量。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珠三角与粤东西北这两大引擎如何开创广东发展新局面,更加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