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挖掘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4)问卷调查法;2、课题实施阶段;(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2)实践阶段:(2011年1月—2013年5月;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确定实验对象,开展理论学习,课;(3)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研
(1)文献研究法。在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题组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途径,获取了国内外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资料信息,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框架设计。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阶段,课题组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案例研究方法,对校本历史课堂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由专家与学校历史教师合作,在反思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方法和策略,建构有效的课题研究模式。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的后期,对校本案例研究的实践经验进行反思与梳理,不断进行总结、归纳与提升。
(4)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在基于问题进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改进教学策略。
2、课题实施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论证研究课题,检索查阅相关研究资料,聘请专家指导。撰写开题报告。
(2)实践阶段:(2011年1月—2013年5月)
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确定实验对象,开展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培训,请专家点评;组织集体备课,落实科研活动;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并不断反思教学;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中期检查;研究阶段小结和反思。
(3)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
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推广与完善;课题结题,成果展示。
3、课题组人员分工
(1)《历史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研究》,由毛红诗老师负责。
(2)《开发历史隐性知识的途径》,张成斌老师负责。
(3)《开发初中历史教材的隐性知识点》,卢富生、李飞燕老师负责,课题组全员参与。
(4)《开发与利用隐性知识,提高中考技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李钰萍老师负责。
(5)《隐性知识理论架构下新的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毛红诗、胡海鹰老师负责。
(6)课题组研讨会、研讨课的录像拍摄,由杨耀棠老师负责。
四、研究成果
(一)加强集体备课,改变教师备课行为
在备课环节,我们课题组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一点,就是教师备课目标除了备重点、难点,还要备隐性知识点,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完善集体备课的程序,注意做到历史结构式深度备课:研究本课在教材、单元中的地位;本课与前后相关课文之间的联系;本课重难点以及隐性知识点突破策略;问题的设计;优选史料的使用,以及本课导入方式设计等。关于备课教案有关三维目标的书写,结合毛红诗老师在湛江师从梁哲导师跟岗学习时,导师所强调的,即科组老师备课时对三维目标的撰写,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割裂开来分别表述,不能贴标签式列举三维目标。它应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集体备课提高了实效性,改变了以往教师备课的随意性,和以往科组活动的流于形式。
1、从重点难点中挖掘隐性知识
近年来历史中考侧重于重难点知识的考查,越来越注重考查隐性问题,而日益淡化对教材中显而易见、有现成***的显性问题的考查。从重点难点中挖掘隐性知识,我们觉得要注重两点:第一,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通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以学定教”。而“以学生为中心”,可以组织多种形式,如讨论、活动、互动等。历史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各种信息和经验的无序集合,而是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相交互的系统。只有在人的使用过程中,知识才体现出其价值,才成为其实践意义的、真正的知识。由于人类遗忘的特性,遗忘就意味着无法使用,知识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要充分利用知识,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必须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的管理,以便人们随
时使用和学习。重难点就像一颗颗宝珠,散见于各册、各单元、各课之中,但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我们老师要善于从重难点知识中挖掘隐性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将重难点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构成一个完整记忆的链条,犹如将一颗颗宝珠连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这样学生学到的重难点知识才不容易忘记,学生就会从容面对中考。
2、从教材目录标题中挖掘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初中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这就明确告诉同学们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中隐性知识有: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大变革的时代。还有就是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大变革?大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大变革有什么影响?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告诉我们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里的隐性知识有:他为什么能灭掉六国?他怎样灭掉六国的?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3、从教材正文中挖掘隐性知识
有些知识隐形于课本正文的表述之中,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候,铁农具已经出现”,一个“已经”否定了春秋时期开始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并未为资本输出所完全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的侵华手段全部是资本输出的论点。
4、从教材地图中挖掘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往往隐于课本中的历史地图中。如通过“西周与商形势图”的对比,可看出多了诸侯国,隐含着重要的知识点——分封制的实行;“战国七雄图与春秋列国形势图”的对比,可看出诸侯国减少了,隐含了其原因是兼并战争的重要信息。又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
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中国七大古都名称的变迁,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对这类知识的运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有显著效果。
5、从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是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性知识。如奴隶社会束丝匹马换5名奴隶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奴隶与马丝的交换,说明当时出现了商品交换,表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奴隶用来交换,表明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可以用来作为商品***;5名奴隶换一匹马一束丝,说明奴隶价格低廉;还可以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是奴隶社会。再如,世界史中的有关“经济危机的一幅漫画”:统治者高高在上,饮酒作乐,却完全不顾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老百姓的死活,但他们的身后就是万丈深渊,暗示了经济危机即将来临。诸如此类的插图不胜枚举,利用恰当,既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历史史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
6、从教材理解中挖掘隐性知识
透过历史现象,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思维,进行理性认识的思考,从而揭示隐性的历史本质。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于众多的史实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揭示本质;且历史现象呈现出来的复杂多样性,也需要运用科学的观点去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如20世纪30年代初,面对日军的大举侵华,蒋介石政府先有不抵抗政策,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后在社会各界正义舆论的压力下,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后者的表面看来,蒋介石政府是要以攘外,即抗日为最终目的,安内是为了攘外,二者仅是一前一后。而实质上这一先一后出笼的政策,都是蒋介石政府要对日本妥协、退让,以集中兵力“围剿”工农红军的反动方针。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在讲解时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政府的阶级立场、当时工农红军迅速发展,已成为蒋介石政府的“心腹之患”,而日军的侵华尚处开始且远在东北,远未构成对其统治的威胁等情况。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曾参与对日作战。19
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进行领土扩张,欧洲拿破仑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
7、从教材历史事件比较中挖掘隐性知识
将同类的历史事件进行排比,找出隐性的异同。人类社会的历史本来就丰富多彩、纵横交织,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变化、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互不可分,只是由于人们习惯性地认识或教材编排体例的影响,才不自觉地把它们分开来。而这样的局限性认识又往往在中考中被命题者所突破,经常引入古今中外相关联的同类历史事件或现象于比较题目中进行知识联系的考查,而这类的知识内容阐释在教材中是很少或几乎没有的,这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中揭示其共有的特征或相异的表现。如: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说明为何日本改革成功,免遭沦亡并成为亚洲唯一的近代化强国,而中国却失败,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命运?通过对比分析,把它们间不尽相同的背景、变革依靠的主要力量,具体变革的步骤和措施等串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新联系起来的知识结构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豁然明白。通过对此类知识内容的训练,即可提高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又可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二)加强课堂管理,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课堂是文化传递的中心,即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乐土;课堂是成长活动中心,是学生生活实践的第一现场;课堂是理性思考中心,是学生理性思考的精神家园。我们认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课堂学习的知识>考试用的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认为,课堂学生学习的知识可以分为三类:事实性知识(学科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再现、判断等——记中学;方法论知识(学科方法、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解释、推理、运用、操作、拓展等——做中学;价值性知识(学科意义、学习意义),要求学生体验、反思、取舍、定向、创造、信仰等——悟中学。现实历史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误区:将“做中学”直接变化为“记中学”,使知识性单一、知识结构单一,导致学生后劲不足;将“悟中学”直接运用为“记中学”,将使学生没有了信仰支撑,导致学生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事都不敢做。所以我们教师要创造“做中学”“悟中学”的机会。如果说以往的历史教学工作更多关注的是显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那么隐性知识理论介入历史教学活动,必将丰富历史教师教学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基础。对历史隐性知识内涵的理解有助于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对历史隐性知识内容体系的把握有助于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27等内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利用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龙源...因而隐性知识 的开发和掌握,是适应考试的需要,同时也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浅谈初中历史...3、 知识交汇聚---其它文本的利用历史教材、各科课本只是有限的文本资源,所以 我们...  三、 企业隐性知识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 (1)隐性知识自身的特性 (包括内隐性,...企业领导机制: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际关系复杂,中国的企业,一般来说,领导...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并能在新情境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储备的知识,看图识别、整理 资料、分析理解,让...  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点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 隐形于中学...19 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  如何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何为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尸体材料中 没有直...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龙源...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点,就可以将其运用到整个 教学过程中,包括历史课前的预习、...  一、教材目录标题中的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隐性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19 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进行领土扩张,欧洲 对...谈谈历史课本隐性知识的发掘
&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然而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比较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差异,探寻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运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将大大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隐性知识&&&&历史&&&&发掘
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根据现代心理学派对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不仅包括“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
“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思想情感等。一般而言,它是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课本显性文字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知识,通常是对显性知识的深化或对显性知识中若干要素的综合。
在历史课本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勿庸置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不难设想漠视或无视这些隐性知识,那么历史教学仅处于“是什么”的低层次教学上,而且仅限于课本文字表面所提供的陈述性知识,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完成高中历史教学更强调的“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等任务。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已是教育界之共识。隐性知识的发掘,要求学生综合性、研究性、发现式的学习,注重自主探究的又强调合作交流,这与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
Yang)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总量、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曾作过比喻性的说明:“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此语虽显极端,但也道出了隐性知识的重要地位。高考作为当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界定的导向性与选拔性考试,其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呈现了越来越注重的特点。可以说高考试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但学生往往对隐性知识及其深浅度的挖掘感到非常棘手。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看准看全课本中隐含的知识,对于培养时代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智能型人才,较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怎样来挖掘隐性知识?如何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其转化为能够用多种媒体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即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广大教师和学生均感困难。本人不揣浅陋,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发掘隐性知识的方法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认真研究显性知识,努力挖掘其中隐含的知识
在课本中,隐性知识是通过显性知识表现出来的,因此发掘隐性知识务必首先研究课本中的显性知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在对显性知识准确、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思考“还有什么?”或说明了什么?请看下面的一段表述:“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重大发明,这时已在欧洲广泛传播。火药先用于大炮,不久又用于毛瑟***等轻便火器。于是,中古时期身穿盔甲的骑士和封建堡垒,在火***大炮面前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火器的广泛流传,扩大了对生铁、铜和钢的需要,促进了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15世纪下半期起,在欧洲用纸张印刷的书籍迅速代替了羊皮纸的手写稿,便利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引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2页,1995年月12月第二版)全段文字显然旨在说明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断言:“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但仔细推敲其中“用纸张印刷的书籍代替羊皮纸的手写稿”的叙述,不难看出在说明印刷术的作用之同时,实际上也说明了造纸术的作用,此处造纸术对欧洲社会转变所起作用即为隐性知识。又如机器与工业革命的关系问题,大家熟知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它开始于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许多人就由此以为人类历史上机器的出现在工业革命之时。事实上机器是由零件装成能运转、能变化能量或产生有用功的装置,早在14、15世纪已经出现。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2页有如下表述:15世纪,旧的手工织布机被脚踏卧式织布机所代替。旁边的附图更明显地反映出它已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结合而成的机器,只是结构较简单罢了。这里14、15世纪机器的出现与使用即为隐性知识。那么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呢?对比两个时期的机器使用状况,前者仅是个别现象,而后者已形成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即机器的使用开始推广普及,由此又发掘到以下隐性知识:只有机器的使用日益推广才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上述关于造纸术和机器的知识,在课本文字之外,却又隐含其中,教学中只有通过显性知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从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才能见“庐山真面目”。
二、阅读重要历史图表,注意藏身其中的知识
在历史课本中,配置了大量的历史图表。这些图表用独特的图表语言表述了丰富的知识,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但也常常弥补了正文的不足。例如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的范围,课本只表述到:“……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此后……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世界史下册第119页,1996年7月第2版)那么除前述三国外,独联体究竟包含了哪些加盟共和国?仅凭文字内容不甚明了。但打开第120页《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地图,藏身于图的上述知识便展示在我们面前:(1)独联体成立时有11个成员国,濒临黑海的是乌克兰和俄罗斯,濒临里海的除俄罗斯外还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地处内陆的有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六国;(2)格鲁吉亚是1993年12月才加入的;(3)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没加入独联体的有三个国家,它们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再如阅读世界史下册第38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图,不仅清楚地展示了分属两大集团的国家,而且也向我们展现了没参加两大集团的国家:欧洲内陆国家瑞士、奥地利,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北欧国家瑞典、芬兰。以上知识之重要无须赘言,但课本正文没有指明,只有据图而知。近年来高考试题多有涉及有图无文的知识,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文科综合考试更强调了重要历史地图的考查,其实就是要求教学中不能忽视图中知识及其相关的背景形势。综合能力测试把图表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非常值得注意。图表用直观和数字的形式代替语言文字的描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需要考生掌握读图的方法,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知识,并从图表包含的各种信息中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2001年文综的三幅“非洲形势图(从17、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2002年文综的“丝绸之路示意图”便是明证。由此可见,课本中的图是文字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中务必要注意读图,尤其是注有“★”的重要历史图表,以防知识的缺漏。从当前的教学与高考实际看,重要的历史地图主要为两类:一是反映本学科主体内容的地图,二是与相关学科尤其是地理学科能横向结合的地图,在教学中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参考相关信息,通过知识横向迁移,由此及彼发掘隐性知识
&&&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主要有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与习题、不同版本的课本、其它学科相关知识及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由于不同书籍、资料对同一历史问题的表述视角不一,所以同一知识在不同的书籍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知识属性。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彼处则为显性知识,反之亦然。历史教学中,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是重要的知识,但又都是隐性知识,参考相关信息资料可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如对于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在课本中没有表述,但在新教学大纲中则明确指出:“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在此成为典型的显性知识。又如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其确切含义如何?在课本中是标准的隐性知识,但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书中又为显性知识,其中指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准广州一口通商,由于清政府实行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使我国手工业品失去了国外市场”。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限制对外贸易。从中可知,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但绝不是没有任何往来。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地、尽量多地参考与课本有关的信息,以求高效地发掘出高质量的隐性知识。
四、通过知识纵向迁移,触类旁通发现隐性知识
课本对于历史事实的表述一般是精练、准确的,但对于相近、相仿的内容或同一内容需要多次出现的,在表述时常常避免文字重复,并根据前后内容联系而取舍文字多寡。因而有些内容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它处是显性知识。这样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从比较中把握隐性知识。例如近代时期的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课本多次出现,但面目各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各怀鬼胎,对于英国的意图,课本表述为“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殖民地,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款,但为了制止法国势力的过分膨胀,又不主张过多削弱德国(世界史下册第19页)。”这一要求体现了英国怎样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属于隐性知识,但在世界史上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一节中则成了显性内容,请看表述:“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既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世界史下册第28页也以显性形式表述了这一知识,即“法国也希望英国加入它的安全保障体系,但被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的英国所拒绝。”三处比较,政策合一,同为“大陆均势政策”。对于那些内容相近而表述不同的知识,在分析内涵时则可类比。如前面提及的“闭关政策”,历史课本明确提到实行该政策的国家只有19世纪中期前的中日两国,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没有展开,而在世界近现代史课本中则具体阐释说:“……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对它们的贸易活动也受到幕府的严格管制,……日本成了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国、朝鲜、西方的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世界史上册第59页)。”当时两国国情颇为相似,不妨类比,其含义即刻显然。
五、启动历史思维,把握隐含的特征和线索
历史是一条切不断的长河,内部隐含着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线索,同时它在行进中又有曲折缓急,显示出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但这种联系、线索和阶段特征在课本中大多没有直接或没有完整全面的表述,属于需要分析挖掘的隐性知识。对于这一类知识,一般只有启动综合、归纳、比较等历史思维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剖析。例如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课本主要叙述了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掌握它们的“因、程、果”自然重要,但更需分析上述三国革命所隐含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性特征,这就必须求三国革命之同,析与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之异,从而得到以下隐性知识:在革命任务上是完全意义的反封建,以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为目标;在领导上是经济实力雄厚、政治相对成熟的大资产阶级;主力是人民,与资产阶级形成反封建的联盟;启蒙思想是此时革命的理论武器,其传播程度决定了民众的参与程度;在过程上通常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革命的结果是资产阶级统治在少数国家确立,但未建立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世界范围看,封建主义仍占优势;而上述一切之根源是资本主义仍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再如19世纪初----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该阶段有何突出特征?课本没有全面的叙述。把握这一隐性知识,需要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关系四个方面显性知识的综合概括得出。如在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这一阶段发生的事件有: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政治领域的1848年革命、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综合上述知识,分析内在联系,便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当时历史发展主题:工业革命,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模式基本定型,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走向世界体系势在必然。再分析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方面,当时出现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建立等一系列崭新现象,挖掘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可见其中又隐含着以下知识:由于工业革命,劳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工人运动兴起,但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发展起来,所以19世纪中后期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时期。同样综合民族解放运动、国际关系方面的诸多史实,也可分析出其中隐含的特征。而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特征,则构成了19世纪中期前后的完整画面。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享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尤其是隐性策略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单靠个体的力量特别是认知能力有限,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许多隐性知识的发掘不能独立完成,往往需要通过群体的力量,一般是在群体的交流活动过程中开发的。因此营造交流的教与学氛围,在合作互动中相互碰撞,使大家共享隐性知识,不失为发掘隐性知识的一条相当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从教的方面看,教师之间互助合作,相互探讨,能有效地发掘隐性知识并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一般学校都组织了“老教师新教师结对子”、“新教师向能教师拜师”等“带教”活动,这些活动的实质就是“从隐性到隐性”的知识技能传递,其中不乏源自课本的隐性知识的传递。从学的方面看,教师不仅应当鼓励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多思多想,还要鼓励学生从相互信息资源交流中学习。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先行经验的储备,在思维特征上已逐渐从感性转化为理性,这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当然独立发现此类认知策略,对学生来说困难较大,所以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教师要多教一些发掘隐性知识特别是隐性策略性知识的方法,并多帮助、引导学生去讨论、总结,用一定的规则描述出来,
“从隐性到显性”。这时隐性知识就能够被群体共同分享了,并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凝聚和积淀下来。
史海浩淼但又分门别类。在看似个性的问题中往往隐含着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因此适时地发掘并教学这些隐性知识,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类问题的策略,从特殊到一般,又从特殊到一般,那么学生的学习真正变得主动、轻松与有效。如历史教学中会经常性地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原因问题,我们可以在初次触及此类问题时适时地发掘分析经济发展原因的策略性知识,具体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等);③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如政策、法律、思想意识等因素);④社会环境(如政局的稳定与动荡、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政治的清明与否、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⑤资源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矿产、地理位置等);⑥前代的基础;⑦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学生一旦拥有了这一策略性知识,古今中外经济现象之成因都将成竹在胸。又如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原因通常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的阻碍导致矛盾激化而引起,在碰到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发掘分析此类问题的隐性知识,即以下三个角度:①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②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如何阻碍其发展;③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及表现。学生后面碰到类似问题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对而言,学生通过上述生成于头脑的隐性知识再去自主分析历史更容易产生一种成功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在实现知识的创新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隐性知识的发掘过程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充分发挥大脑的学习和思维功能。但在此同时,既拓宽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特别是当前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氛围下,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如能增强挖掘隐性知识的意识,积极钻研发掘隐性知识的技能方法,可以肯定,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比不注意这一点的要高得多,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