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锅:从东湖到撒哈拉的记忆_网易新闻
塔吉锅:从东湖到撒哈拉的记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塔吉锅:从东湖到撒哈拉的记忆)
驴族尼佬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丧失对食物的热情,那他就还是20世纪的青年。一个人如果在地球的地方对食物都始终热情,那他肯定有着公元前20世纪青年的古老灵魂———一种对世界任何料理方式的仁慈理解,食物如此宝贵,尊重它并试图让它更好吃的尝试,都是值得尊重的。更何况这些年来,我吃盐的量,越来越低,淡淡一点就行。偶尔做的菜,不是被妈妈姨妈投诉太淡,就是被山东人湖北人投诉盐都没有。像一个气鼓鼓的中年人那样,判断食物好不好,新鲜成了第一位,切薄荷和柠檬的时候,会欣欣然于它的热量欠奉。摩洛哥的料理,在我眼里,也和我现在偶尔的厨房操作原则相去不远了,简单,低盐,有窗外地头的薄荷和柠檬,也有乡野的肉食,和傍晚鱼市挑来的渔获。而好吃不好吃,就要看做的人了。虽然是第一次来摩洛哥,可是和摩洛哥食物的接触,那已经是十三年前了。那是2004年,中国南方的企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在摩洛哥中兴任职的小E回到深圳,刚好我还是个对到处吃新馆子充满热情的好奇宝宝,得知罗湖东湖公园里开了一家“大府第”,专做摩洛哥菜,兴冲冲就拉着小E去了。“真的是摩洛哥菜”,小E看着端上来的塔吉锅笑。金光灿灿的餐厅,半露天地盛着山水,东湖的微风吹过,幽暗南国植物的芬芳,辉煌而温柔。十多年以后,在摩洛哥的大街小巷,海滩山涧,山区公路的大车店,我看到餐厅的外头,总是摆着一个个的塔吉锅,仿佛离开了它,摩洛哥人就没办法做热菜似的。“哈比比什么意思啊?”我指着大府第的英文招牌“Habibi”问。“摩洛哥人叫你亲爱的就这么说”,小E粲然。这间偏僻处的“大府第”维持了两年不到,后来听说变成了酒吧,再后来就没有了。在二十年房屋需要旧改的深圳,二年的餐厅是再正常不过的寿命了。我也十年再没见过小E.只是在卡萨布兰卡明亮摩登的茶馆里啃着冰淇淋时,想起小E,与其曾有的这里十五年前的生活。塔吉锅说起来有点像汽锅和砂锅之类的形制,但是比砂锅精致和漂亮,所以曾经有段时间,也被引进到国内的厨具市场来。不过,大西洋和撒哈拉之间的摩洛哥人不用它煲汤,基本是一种类似“焖烧”和“焗”的方式。牛羊鸡鱼都行,一些土豆,一点番茄,橄榄和香草,盐和胡椒粉,放进锅里,然后炭火上焖烧,二三十分钟后,滚滚跳动的一锅肉菜就摆在你桌上了。肉菜是浑然一体的,尤其脂肪和肉的蛋白质***后和着橄榄溢出的汁水。而真正好吃的,也就是蘸上这点汁水的面包。塔吉锅里本身的肉菜,倒是吃不吃,不大要紧了。
老实说,无论是配牛肉还是鸡肉,都太平凡。想要在日常的塔吉锅吃出新花样,你要勇于挑战每次看到的新选项———这种机会并不常见。次常见的是所谓的“柏柏尔人欧姆雷”,羊肉饼和着柔嫩的煎蛋在塔吉锅里焖出来,送入面包里,称得上是肉食者的盛宴了。可我却算不上“肉食者”,只乐意找些可爱的隐蔽的牛杂。牛脚、牛肝、牛心或者牛脑都是我非常乐意的选择,就像这旅程中最舒适的午后,在菲斯古城中的古树下,和着微风,与一锅浓郁蹄花香的牛蹄筋塔吉锅相伴,仿佛疲惫的沙漠旅途,也昂然地光复了。
(原标题:塔吉锅:从东湖到撒哈拉的记忆)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