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处州公园门票在哪里

您当前的位置: &
古代处州教育&
来源:《栝苍史志》第一期&&&时间:
&&&&&&&&&&&&&&&&&&&&&&&&&&&&&&&&&&&&&&&&&&&& 丽水学宫(孔庙)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才的必要手段。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教育机构有官学、书院和学塾,其主要任务是“养士”,即培养官吏。处州建于隋开皇九年(589),隋朝统治时间不长,它创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发展。隋朝实行科举取士,唐朝发展了科考制度,奉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了学校的发展。618年(武德元年)唐朝刚建立,李渊就下令恢复国学和州学、县学。武德七年(624),颁行《兴学敕》,宣布:全国崇尚儒学,治国以学为先。贞观朝,唐太宗李世民在“偃武修文”的治国方针指导下,积极推行崇儒兴学政策,一方面扩大中央官学,一方面要求州县兴办儒学,朝廷选用儒生为各级官吏,推动了儒学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处州从唐朝开始兴办官学和书院,学塾也有较快发展。  处州最早的官学是创建于唐武德四年(621)的松阳县学。地址在县治(治所今古市镇)东南百步,最初学额16人。唐永贞元年(805),县治迁到紫荆村(今西屏镇),县学随迁(址今文化馆、青少年宫)。宋代学额增至30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学宫毁于火,南宋建炎三年(1129)重建,绍兴年间设射圃。元元贞年间(1295——1297)拆旧更新。明万历十年(1572),知县张赛改建于郊外。三十一年(1603),知县刘干正复徙旧址。清康熙、乾隆间曾四次重修,已具规模,有大成殿、名宦祠、昌义祠、乡贤祠、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文昌阁及教谕宅、训导宅等建筑。清代学额有廪生20人,增广生20人,附学生16人,武生12人。松阳县历代共有92人考取进士,其中唐朝1人,宋朝78人(榜眼1人),元朝2人,明朝7人,清朝4人。  较松阳县学稍后建立的是缙云县学,唐乾元年间(758——760)县令李阳冰创建,址在旧县城东门。宋庆历四年(1044)、元至正廿七年(1367)、明宣德二年(1427),均进行较大的重修。清顺治五年(1648),毁开兵燹,七年(1650)重建文庙,十七年(1660)建明伦堂。康熙十三年(1674)又被“三藩之乱”耿精忠叛军焚毁。二十年(1681)知县霍维腾捐银重建。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曾重修。缙云历代共有210人考取进士,此人名收梅护,官至户部员外郎。唐朝有9人考取进士,除上述松阳县1人外,其他各县均无人中进士。五代6人,其他各县均无。宋代145人(其中榜眼1人);元代8人,列处州各县之首;明代35人;清代4人,另有武进士2人。  唐元和十二年(817),处州刺史李繁在府治东南 山原社稷坛址建孔庙置讲堂,创州学之始。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知府孙沔感 山难以拓展,就在城东贵恕铺迎秋岭(今丽水中学校址)另建州学,原州学改为丽水县学。宣和三年(1121),州学毁于方腊起义军洪载部与官兵的战火中。五年(1123),知州黄葆光重建。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州李雷奋重建讲堂。元至元三年(1266),处州路总管卢景修建学宫。明正统七年(1442),推官黎谅鼎修建大成殿。景泰四年(1453),知府张佑重建明伦堂。天顺五年(1461),知府马伟重建大成殿。万历四十二年(1614),知府邓士昌重修明伦堂。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府学被大风摧毁。雍正三年(1725),督学彭维新重建。咸丰八年(1858),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四年(1865),知府清安委任丽水知县陶鸿勋、经历郑国士、教授金镛、训导程炳藻负责重建,同治四年九月动工,五年十一月落成。   处州府学正中为先师庙,两翼为庑廊,前面是庙门三间,门外及两廊列树碑文。左为土地祠,前为泮池,上跨石桥,再前为棂星门。庙后为明伦堂,后为崇圣祠。棂星门左为儒学门,稍进为道义门。门左有文昌祠、文公祠、敬一亭。后为名宦祠、乡贤祠。西庑后是教授宅、训导宅、射圃。处州府学建置齐全,规模宏大,许多处州学子都从这里走向辉煌。  遂昌县学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985),县主簿房从善建孔庙,设学其间,址在县城西郭。皇祐年间(1049——1054)县令何辟非在县城东南隅建学宫,设县学。明正德十七年(1517),学宫毁于火,重建。万历十六年(1588),再次毁于火,十八年,知县万邦献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县令汤显祖建学舍、射堂;二十二年建尊经阁;二十三年建象德堂。清康熙五十年(1711)重修,咸丰八年(1803)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四年(1865)修复。  龙泉县学创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址县城金鳌峰之东(原龙泉中学旧址)。龙泉县历代共有230人中进士,人数仅比丽水县略少,居处府第二,主要集中在宋朝,有225人。青田县学创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旧址在东门外崇阜之巅。庆元县学,南宋庆元四年(1198)首任县令富嘉谋建,址在城北渎田上村(今学后),几经迁徒,于崇祯三年(1630)迁城隍庙左(今庆元第二中学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建,大成殿至今保存完好,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宁县学于明景泰三年(1452),由贯道书院改建而成。崇祯十四年(1641)迁石印山麓,后再迁城东。清道光二十年(1847)改建于东隅上桥头(今县图书馆址)。云和县学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址县治西。  州、县官学生员,由官府供给膳食,学习礼、射、书、数四科,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标。自处州境内共有1142人中进士,其中榜眼4人,探花2人,武状元1人。宋嘉定十六年(1223),丽水县蔡仲龙中榜眼,状元蒋重珍病故,蔡仲龙升为状元,是处州唯一的状元,官至大理寺少卿、信州知府。历代进士人数丽水县占首位,计364名。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有些私人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书院盛于宋初。处州第一所书院是北宋绍圣年间缙云人胡份兴办的“尚友堂万松书舍”。  胡份(1040——1104),字子文,号嵩山,缙云县黄碧人。北宋元丰二年(1079)举人,八年(1085)进士。始授国子司业,继升礼部员外郎,再升文华殿大学士。后调任鄱阳知州,治政严明,对骄纵贪虐不法之徒绝不姑息迁就,属员震慑。善待百姓,减轻徭役赋税,兴利惠民,人称“胡青天”。他热心教育,亲自为生员讲学考课。任满回京,以年迈请求归里。回乡后定居上宕(今胡村乡),在古方山附近建屋百余间,开设学馆,取名“尚友堂万松书舍”。他广搜经籍图书,“经史文集,无一不蓄”,并“择士之朴茂有闻望者为之领袖,以率其闾里之后学者居焉。”远近各地纷纷送子弟前来就学,早晚书声琅琅,弦歌不辍。胡份工书法,卢鸿堂《草图十志诗》中有六首为胡份所书,遗墨有松阳西屏山摩崖石刻“凌霄台”,缙云黄龙山北海洞摩崖题记等。著有《胡份诗集》。乡人念其对教育事业的功绩,明正德年间,被祀入县先贤祠,位列首席。  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到缙云、松阳、青田等地讲学,对处州各县书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南宋嘉定(1208——1211)时,缙云县人叶昌嗣在仙都建独峰书院,咸淳七年(1271),著名的《咸淳临安志》作者、代卢部尚书潜说友扩建。嘉熙年间(1237——1240),缙云县令陈志猷、县尉陈实于县东六十里(今雁门乡)创美化书院。龙泉县,里人张奉议在县西严洋建桂山书院。南宋端平三年(1236)太学生赵宗缙于县郭溪南(现蒋秦圩)建笏洲书院。遂昌县,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龚原在应村设馆讲学;南宋绍兴五年(1135)尹姓邑人在大柘黄坞柘溪创西庵书院,咸淳年间(1265——1274)王滋在湖山创办月洞书屋。  元代对书院加强控制,书院的山长与府州县学教官一样,或由官府选派或报官府备案,使书院走向官学化。元至正三十一年(1294),廉访司副使王俣游青田石门洞,相陪的进士刘若济建议在此创建立书院。王俣同意并委托教授吴梦炎、县尹王麟孙发动县中有名望的老儒筹资创办,于是在谢客堂旧址建成石门书院。泰定五年(1328)至至顺二年(1331)刘基曾在此读书三年多。  明初因官府重视官学,待遇优厚,学子争相进官学,书院一度衰落。后因理学家立书院讲学,书院又再次兴起。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高超建紫阳书院于府治南城隍庙旧址,这是处州府城第一所书院。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又在府治东南圭山文昌阁建立圭山文昌阁东首建立南明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赋琏在南明书院旧址改建为莲城书院,直到光绪年间还办得十分兴旺,“各邑负笈者接踵”。青田、缙云、遂昌、龙泉、云和、景宁县先后建书院24所。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与听讲和教师指导相结合。讲学内容不限于传授儒学知识,还重视义理和身心修养、躬行实践。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清代处州的书院,大多把重心转向科考。  随着处州境内府学、县学的建立,作为启蒙教育的学塾应运而生。学塾包括社学、义塾、蒙馆等。社学是元、明、清三代朝廷诏令在乡村设立的学校;义塾是免费的私塾;蒙馆有富户乡绅请教师在家中施教的坐馆和教师在自家招收学生的门馆。元末明初,处州为贫寒子弟设立的社学、义塾逐渐增加。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处州府监司冯时可令丽水县令钟武瑞在丽水城建社学7所,分布在六门和谯楼亭。各县社学,青田、缙云、松阳、云和各1所;遂昌4所;龙泉5所;庆元6所;景宁8所。  义塾,有义馆、义学、私塾、书塾、家塾、村塾等不同称呼,各县少则1、2所多则10多所。青田多至14所,八都有4所,十二都有2所;遂昌有义塾9所,邑人项应详(1554——1614),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晚年因病居家,三十七年,在县城文明巷创办项氏义塾,取名“观澜亭”,专收清贫子弟入学,供应膳食。后又向县学捐赠养士田300石。龙泉有义塾7所,其中,元至正十七年(1357),章溢在七都浆安村玉峰寺(今八都中学址)创办的龙渊义塾,宋濂为其写的碑记至今还在。  清朝末年废止科举考试,兴办学堂,各县选择一所或几所书院改为学堂。废除科考前,光绪二十八年(1902),处州改莲城书院为崇正学堂(丽水中学前身),三十一年(1905),又改为处州中学堂。同年,丽水县岁贡、圭山书院讲授谭献等禀告官府,拨圭山书院田租及颜氏宾兴田租,创办崇实初等高等小学堂(莲都区囿山小学前身),自任堂长,不久谭献被聘为处州中学堂监督。翌年,处州中学堂增设师范速成科,三十三年,处州初级师范独立建制。宣统元年(1909)谭献与毛管封、刘廷煊筹建处州第一女子学堂。宣统三年(1911)处州中学堂改名为浙江省第十一中学堂。与此同时,各县都有一些书院改为小学堂。如缙云,五云书院改为五云等小学堂、新建右文馆改为公立右文两等小学堂、仙都独峰书院改为公立鼎湖两等小堂、澄川庄正本书院改为正本初等小学堂;松阳明善书院改为官立两等小学堂;遂昌妙高书院改为官立两等小学堂;龙泉金鳌书院改为官立剑川高等小学堂、安仁仁山书院改为仁山初等小学堂;庆元松源书院改为官立两等小学堂;云和箬溪书院改为官立两等小学堂;景宁鸦峰书院改为官立务本学堂。  处州新学的兴起,离不开一批接受新思想、热心新教育的知识分子。如丽水县的谭献、缙云县的吕逢樵、应有陶,松阳县的叶祥麟,庆元县的姚文林、蔡祖西,龙泉县的连下钊,景宁县的柳景元等,他们为兴办新式学堂付出辛劳。还有一批处州学子争相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知识,服务桑梓。松阳县有20人留学,其中10人攻读师范,景宁7名留学生,4人专修师范,他们回国后为处州兴办新学决策、出钱、出力,作出贡献,如光绪三十二年到三十三年(1906——1907)、宣统二年至三年(1910——1911)两度任处州知府的萧文昭,就是较突出的一位。  萧文昭,字叔衡,湖南省善化县(今湖南长沙)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是一位受维新派思想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任刑部代递主事时,曾上书光绪皇帝建言开办茶叶学堂和机器制茶厂,扩大茶叶出口,以平衡贸易逆差,深得光绪皇帝赏识。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任处州知府时,丽水县因水利多年失修,粮食连年减产。他责令知县黄融恩召集通济堰区绅民商议修堰,带头捐俸,并亲自主持修堰工程,修好后又建立西堰公所和订立《善后章程》。时值新学兴起,他率先捐银元250元,扩建中学堂,创办种植学堂、阅报所,并拨款丽水县开办劝学堂。当时处州各学堂陆续开办,经费困难,萧文昭写信给湖南省善化县老家,嘱咐家人遵守祖辈“鬻田兴学”的遗训,典卖田产,汇来白银1485两,资助办学和开办图书馆。浙江提学使支恒荣认为萧文昭“摄篆处州,实心任事,提倡学务,不遗余力”,“仰承先志,同原籍变卖田产捐银补学,洵属难能可贵。”浙江巡抚奏请为萧文昭及其祖上建坊旌表,朝廷准奏,在其家乡建立旌表牌坊。三十三年(1907),萧文昭离任。宣统二年(1910),萧文昭再次来处州任知府。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成功,11月初,浙江宣布独立。11月25日丽水光复,萧文昭在府衙被进入署内的丽水青年金志振打了两个巴掌,交出印信文牍,被赶出府衙。  一个满腔热血,一心想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的文士官员,因为生不逢时,应该说是“仕”不逢时,在腐朽没落的末代王朝里当官,即使是在自己能及的范围里做了于国于民有利的事,也是倾窠之下焉有完卵。你说,这两巴掌挨得怨不怨?
|& |& |& |& |& |& |& |& |& |&
丽水乡土 丽水市正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技术维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处州古代的教育和学校【丽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1,456贴子:
处州古代的教育和学校收藏
古处州的学校教育,可分为官学、私学两大类,书院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  官学(府、县学)  唐武德四年(621),松阳建县学,此为处州官学之始。唐元和十二年(817),刺史李繁在府治南一里的■山建孔子庙,置讲堂,创州学。宋皇佑年间(),太守孙沔将州学迁至丽水县邑贵恕铺(今丽水中学校址)。  处州府、县立学情况如下:  府学,唐元和十二年(817)刺史李繁建,学额25名。  松阳县学,唐武德四年(621)建,学额16名。  丽水县学,宋皇佑年间(),原建于■山之州学,后按性质改为县学,学额26名。  龙泉县学,宋天禧二年(1018)建,学额20名。  遂昌县学,宋皇佑年间()县令何辟非建,学额15名。  缙云县学,宋治平年间()县令张简翼建,学额23名。  青田县学,宋崇宁年间()建,学额19名。  庆元县学,宋庆元三年(1197)县令富嘉漠建,学额12名。  景宁县学,明景泰三年(1452)县令杨殖宗建,学额12名。  云和县学,明景泰七年(1456)知县李叶建,学额12名。  北宋崇宁元年(1102)规定,府、县学生经选考可贡入太学。府学一年一贡,县学两年一贡。元符二年(1099),“三舍法”开始实施后,府学学生每年可评上舍1人、内舍2人。  明***始,府、县学生分廪膳生、增广生、附生员三类。享受廪米待遇的叫廪膳生;额外加取的叫增广生;新进额的叫附生员。  清代,处州府学永定进额25名,廪生40名,增广生40名。缙云县永定进额25名,廪膳生20名,增广生20名;青田、龙泉、松阳三县县学永定进额各16名,廪膳生各20名,增广生各20名;遂昌、庆元、云和、景宁四县县学永定进额各12名,廪膳生各20名,增广生各20名。  元、明、清时期,府、县学的教学内容分礼、射、书、数四科。礼,包括经史、律令、诏诰、礼仪等内容;射,指每月朔望在教场上的演习;书,指习字,日习500字;数,主要指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计算练习。  科举盛行以后,府、县学的教学内容日显空泛,但十分注重考试。明代以来,考试分月考、岁考、科考三类。月考由教师主持,成绩上报府学官。岁考由府学官主持。根据岁考成绩优劣,将学生分成六等。成绩列一等者为候补廪膳生;列二等者为候补增广生;列三等者留等照常;列四等者挞责;列五等者递降,廪膳生降为增广生,附生员降为青衣;列六等者黜革除名。科考是对岁考列入一、二等的生员进行复试,成绩合格者可应乡试。足见,明、清时期的府、县学实际上是科举考试的准备机构。  府、县学在管理上均奉行朝廷颁行的学规。明太祖颁例八条,府、县学须刻勒卧碑,令学生遵行。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颁圣谕十六条,府、县学的教官必须在每月朔望传集生员宣读,务必遵守。雍正年间又颁“圣谕广训”,以作生员的行为准则。  府、县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地租,国拨经费所占比例极微,仅用于学官俸禄和廪膳生的伙食补贴。  学田主要由地方官吏将公有族产、寺庙废田、荒地拨充及乡绅、富户捐赠献助。宋皇佑年间,太守孙沔捐资兴学,买下黄肚、黄里两源田地共13顷86亩40步,以作府学学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府学学田被僧官杨总统集各寺众僧所夺。至元二十九年(1292),规定学田由学校自行管理,地方教育经费得以相对独立。元统二年(1334),佥事吴云寿、副使李端经严审细核,将众僧所夺之田复归府学所有。  清光绪年间,处州尚有学田34顷1.9亩又958.45石。其中,府学学田1035.9亩,丽水县学田698亩又40石,缙云县学田67亩,青田县学田40亩,松阳县学田228亩,遂昌县学田490亩又882石,庆元县学田169.35亩又36.45石,龙泉县学田262亩,景宁县学田132亩,云和县学田280亩,府、县学均设会计员管理田租以及经费等事宜。  宋代,府、县始设专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府称“教授”,县称“教谕”。任期为9年。处州自南宋乾道年间(),先以曾贵、魏邦基为教授,直至晚清的陈昌佑止,其间七百余年换教授140余人。乾隆年间,教授吴懋政为浙西名宿,文章诗赋脍炙艺林,远近闻习。  私学  古代官学一般不包括蒙养教学,该任务多由民间私学承担。处州学塾类出多种:有乡绅富户请教师在家教学的“坐馆”;有教师在家施教的“私塾”;有地方、宗族捐资兴办的“社学”,有个人资助的“义塾”。明万历年间,处州监司冯时可檄丽水知县钟武瑞在城关建社学7所,选教读7人,筹学田20亩以作薪饷。此后,社学、私塾遍及郡邑山乡。  明代以后,学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用书逐步系统配套:道德教育课本有《童蒙须知》,识字课本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以及各种实用杂字,文学课本有《千家诗》、《神童诗》。各类学塾主要进行读书、习字、作文三方面教学,虽无固定学制,但教学都有一定次序。读书,先进行集中识字,熟记千余字后再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学生主要是跟读、朗读和背诵。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讲解,阐述书中的封建伦理。习字,先由教师把着手写,后而描红,再行临帖、书写。作文之先必练习作。由易及难,尤重温故。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云和县畲族贡生蓝宝成在杉坑岭村创立畲、汉共学之村塾。  书院  书院原为士子修书、藏书之所。唐宋以后,逐渐演变成聚徒讲学之地。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到缙云县的仙都、美化两地讲学,对本区书院的发展颇具影响。由此,讲学之风鼎盛。当时,青田石门书院、缙云学道书院为全省著名的书院之一。元代,缙云的美化书院为全省10所著名书院之一。  书院的主持者称山长。经费主要来自院田田租。教学活动采取自学、教师辅导和讲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自学为主。书籍资料由书院提供。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高超建紫阳书院,此为处州府官办书院之始。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在府治圭山建圭山书院。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政”的教训,对书院采取竭力抑制政策。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府刘廷玑改圭山书院为圭山义塾。至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才允许在地方官员严格控制下创办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赋琏改圭山义塾为莲城书院。  清代,书院官学化倾向极为明显。书院主持人须将经费、教学内容、教员、生徒等报官府审批。  处州历代府、县主要书院有:  宋代  青田县介石书院,宋郑汝楷建于县东城外。  缙云县独峰书院,淳熙九年(1182),朱熹至此爱其山水似武夷,曾留居讲学。宋嘉定中,郡人叶嗣昌建书院。  缙云县美化书院,宋嘉熙中,县尉陈实建,院址在县东六十里。朱熹曾在此讲学。元至元间毁于兵,山长黄应元重建。  松阳县明善书院,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为浙东常平使者至此讲学。咸淳间,邑人叶再遇建,以祀朱文公。院址在城西二十里。  龙泉县桂山书院,宋瑞平三年(1236),里人张奉议建,院址在县西岩?。  龙泉县笏洲书院,宋瑞平间太学生赵宗?建于郭溪南,因地面洲形如笏故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毁于兵,十六年(1279)季正徙址于县南三十里渎田。  龙泉县仙岩书院,宋咸淳间邑人章公权建,院址在县西五十里浆安村。元至元中并入桂山书院。  元代  青田县石门书院,元至正中,廉访副使王俣始建。  明代  处州府紫阳书院,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高超建于府治南城隍庙旧址。  处州府圭山书院,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建于圭山文昌阁。  青田县鹤山书院,明正德间,主簿李徵建于十四都。  青田县混元书院,明嘉靖间建于混元峰之麓点易亭遗址。  青田县心极书院,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提学阮鹗作《心极图系以心问》一篇,颁示浙学。知县李楷即以旧府馆改建该书院。  青田县瑞龙书院,明嘉靖中,知县徐瑛建于混元峰下。  青田县新建书院,明万历五年(1577),知县梅时雨建于旧府馆。  缙云县五云书院,明嘉靖四年(1525),知县方润建于学宫后。  遂昌县双溪书院,明初项泗建。  遂昌县凤池书院,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池浴德建于湖山村。  遂昌县相圃书院,明万历七年(1579),知县锺宇淳初建于城郊瑞山。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县汤显祖建成,正式定名为“相圃书院”。  遂昌县鞍山书院,明万历初年,里人郑氏建于云峰乡长濂村。  遂昌县兑谷书院,明末清初,邑人包万有建于城北郊外,并自任主讲。  龙泉县仁山书院,明正德十五年(1520),知县叶、里人项、刘二姓率众创建,明嘉靖三年(1524),知县朱世忠同项尚达、刘尚成等倡议,由诸家出资建成。  庆元县松源书院,明代知县沈维龙命义民吴诏建于兴贤坊。  景宁县贯道书院,明景泰年间潘氏建。  景宁县■山书院,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县锺夏嵩建于县西南(今烈士塔基)。  景宁县明德书院,明嘉靖间,大均村贡生李鉴堂建于大均村。  景宁县继志书院,明嘉靖年间,贡生吴九皋建于三都英川村。  景宁县庐山书院,明嘉靖年间庠生吴学明建于三都庐山村(鸬鸶村)。  景宁县鹤溪书院,明万历年间,知县姜师闵建于承恩门外。  景宁县崇正书院,明万历六年(1578),知县林乔松将原敬山学社旧基改建为崇正书院,院址在县东一里。  景宁县三胜书院,明万历年间知县角韶建于行春门外。  清代  处州府南明书院,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府刘廷玑建于府治圭山文昌阁东首。  青田县正谊书院,乾隆年间,知县张建于赵山。  青田县振文书院,道光三年(1823),里人叶廷建于十七都。  青田县鹏岭书院,咸丰庚申里人叶应选建于六上都。  青田县鹤皋书院,光绪二年(1876)建于县南。  缙云县金莲书院,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令狐亦岱在县西关圣庙旧址建。  缙云县右文馆(书院),嘉庆二十四年(1819),楼步云、陶天位、陈绍舜等建于九都(今新建)。  缙云县仙都书斋,道光四年(1824),丁汝嘉等建于二十都。  缙云县崇正书院,咸丰元年(1851),吕载希建于壶镇。  缙云县凤楼书院,同治七年(1868),武生吕维城、儒童卢辉煌等建于二十八都冷水凤凰山脚(今属盘安县)。  缙云县正本书院,同治十三年(1874),里人公建于澄川庄。  缙云县青云书院,同治间里人公建于二十八都。  遂昌县昌山书院,乾隆元年(1736)县署由“不息楼”改建而成。  遂昌县奕山书院,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县缪之弼建于湖山乡奕山村。  遂昌县妙高书院,道光初,知县郑鸿文在妙高山建讲堂,叶世铭捐千余金建书院。  龙泉县留槎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苏遇龙建于显德坊。  龙泉县金鳌书院,乾隆三十二年(1767)建于县东。建者不详。  庆元县育英庄,康熙三年(1664),知县程维伊建于城隍庙右。  庆元县储英庄,康熙九年(1670),知县程维伊建。  庆元县对峰书院,乾隆七年(1742),知县邹儒建于艮山门外文庙之左。  云和县箬溪书院,道光七年(1827),知县郑锦声建义学,二十三年(1843),知县高毓岱改为书院,院址朝阳坊。  景宁县博爱书院,康熙五十年(1711)建于县北高公祠。  景宁县指南书院,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县张九华建于城内(今景宁第一中学校址)。  景宁县雅峰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冯建于城内(今景宁第一中学校址)。  景宁县雅峰讲舍,雍正七年(1729),署县事汪士璜建于文庙。  始建年代未考的书院有:  景宁县濮阳书院,吴钟镐建于六都。  景宁县鹤溪书院,汪士瓒购地建于学宫右。  遂昌县养正书院,马头乡人为纪念龚源家学渊源,在马头乡上马头村建。  青田县养正书院。  戊戌变法提倡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青田县率先创办倡明简易小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令,省属书院改设大学堂,州、府属书院改设中学堂,县属书院改设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府赵亮熙改莲城书院为崇正学堂,各县袭之。  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前,处州虽有兴学之举,但学制末定,课程无标准,修业无定期。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办学始有章可循,近代教育雏型随之萌生。
看的我半懂半不懂的
后面子太多了
果然贴吧不是很好的阅读平台
登录百度帐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