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不是要限制孩子落户口有时间限制玩的时间?

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家长需要做好这5件事+5大工程
本文为原创,选自付小平博士最新出版的《陪孩子玩出好习惯》一书,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须注明原文出处及作者。
一、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1、孩子做作业总是慢吞吞
“我的孩子做作业总是慢吞吞。别人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需要两个小时。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啊?”
2、孩子干什么事都喜欢磨蹭
“孩子干什么事情都喜欢磨蹭,该怎么办?特别是早上穿衣,洗脸刷牙等等,都要慢别人半拍。”
3、非要催促或体罚,孩子才不拖拉
“我的女儿快五周岁了,上大班。从每天的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到晚上的睡觉,总是拖拉磨蹭得厉害,大人一遍遍的催,可是你越催她越跟听不见似的,或者就一直没理由的哭,非要动用到暴力才行。而不催她,她就一直玩、一直玩,上学迟到也不当回事,但是她又是喜欢上学的,你说超过时间不上学了吧,她就哭。一餐饭就是喂着她,都要拿根条子放在桌子上,她才能慢吞吞地吃完。像这样天天都会被我体罚,不打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很多方法都试过,讲道理,讲赏罚,或者关厕所。可是打了她自己又心疼,也实在不是什么办法。我该怎么教育这个令人头疼的孩子啊?”
4、孩子出去玩就不肯回家
“我的孩子快三周岁了,每次出去玩,如果有同龄孩子跟他一起,就没有时间观念,该回家吃饭或睡觉了,他死活不肯回家。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回家,怎么说他都不会听,后来只能采取强制或是欺骗的行为,常常惹得孩子又哭又闹。我这样做是不是伤孩子的心了?我该怎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5、孩子干什么都想着玩
“孩子五岁了,最近我发现孩子一点问题,他总是干什么都想着玩,一点没有时间观念。让他干什么,总不能痛痛快快地过来,或者让他干他不喜欢干的事,他就一边玩一边干。比如说学英语,他一边听碟一边玩游戏。这种情况正常吗?我应该怎么处理这种事情呢?”
上述这些,都是我曾经收到的家长咨询过的关于孩子喜欢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的问题。其实,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很多家庭里面多多少少都会碰到。
关于时间管理,你家孩子已经或者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问题),请及时记录下来:
二、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爱磨蹭,做事拖拉,无法克制自己,没有时间观念等等问题,既跟孩子的性格特点有关,也跟我们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下面列出的这些原因,很可能就是导致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出现这么多问题的因素之一。
1、孩子从小对时间没有感觉,父母也没有教孩子认识钟表,更没有把时间跟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孩子喜欢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时间的感知。
2、从小到大,很多大人总是喜欢代替孩子管理本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日复一日,逐渐就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不催就不动”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时间一直由家长来管理,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的时间自己支配的经历,那么只要离开了大人的催促和监督,孩子就很难自觉按时行动。
3、大人从小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主动遵守时间约定的习惯。从小缺少规则意识的培养,就会导致孩子应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缺失,更没有自律意识可言。
4、喜欢拖延或磨蹭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约束。在始终感觉自己拥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孩子们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5、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规律性不够,比如不能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每顿饭的就餐时间不固定等等,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体会和感受时间的长度。
6、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和锻炼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制定一项计划,因而也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做任何事情的随意性就很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一来,就难以产生紧迫感,时间往往就在弹指一挥间悄然流逝。
7、孩子天生就喜欢追求完美,非要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才开始做下一件事,这样就会耽误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8、家里的大人形成了做事磨蹭、拖沓懒散的习惯,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喜欢磨蹭,从而养成了做事拖拉、做作业慢吞吞的不良习惯。
9、喜欢拖延的人,一般来说,都没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们会设定目标,往往也是模棱两可的目标,更没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骤。
关于时间管理,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原因),请及时记录下来:
三、我们应该怎么做
1、让孩子明白时间是自己的,发展孩子的自主性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前提就是让孩子明白“时间是自己的”、“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同时还要让孩子自己承担没有管理好时间的后果。我们在指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催促孩子“快点!”、“快做!”,而是从小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并建立自己的“时间规则”。
当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认识钟表、对时间的感觉还不够的时候,采用友情提醒的方法,其实就已经在暗示孩子“时间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事情需要自觉按时去做”。而采取不断催促的做法,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两种心理,一是依赖心理,认为所有的时间和事情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二是逆反心理,并可能采取故意“慢点”的方式来对抗大人不停的“快点”。
2、让孩子体会和感受时间,增强对时间的感觉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认知和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时间,慢慢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觉。这也是训练孩子管理好时间的首要任务。
首先,在家里多挂几个时钟,训练孩子对时间的直观感受。随着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获取时间的工具几乎无处不在。不过对于幼儿来说,时钟才是体会和感受时间的最好工具,因为它很直观,既有比较大的体积,也有随时可以看见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好一点的时钟还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为了训练孩子对时间的直观感受,我们可以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挂上一个大一点的时钟,并经常把时间以及生活事件跟时钟对应。
其次,把时间跟生活相联系,让孩子增强对时间的感觉。虽然大部分孩子都需要等到上了小学一年级才会正式学习认识钟表和计算时间,但是家长仍然需要从小就开始让孩子对时间有意识,并能把时间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当孩子还不会认识钟表时,我们可以根据生活中的节奏经常告诉孩子“马上就是X点钟了,你该睡觉啦”,或者指着时钟对孩子说“当这根短针走到8的时候,我们就该上学去了”。当我们外出时,可以把跟时间相关的事物进行关联,比如根据太阳的位置、月亮和星星的出现、早中晚吃饭等推测时间的变化。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生活经常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他们就能逐渐在生活中增强对时间的感觉。
最后,把时间跟行动联系起来,让孩子体会时间的长短和变化。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同样的时间给我们的感觉都会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于我们喜欢的东西,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而那些不太喜欢或者需要等待的东西,就会感到时间特别漫长。我们可以通过把孩子的一个行动与具体的时间进行对应,让孩子体会和感受时间的长短。比如,早上起床和穿衣服需要五分钟,吃饭需要半个小时,外出玩了两个小时,每天在幼儿园待了八个小时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漫长的五分钟和匆忙的五分钟来让孩子感受不同状态下的时间变化,比如排队等候五分钟和看喜欢的动画片五分钟。
3、教孩子认识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就要开始教孩子认识时间,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首先,让孩子对时间有个基本认识,了解过去的时间是不能回来的,并对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时间概念有个大致理解。
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认识时钟,让他们对每天的时间有个大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告诉他们每天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和上学等。这样,他们就会对人们每天的作息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最后,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做游戏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次约定一个时间段。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一个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们就逐渐学会珍惜时间,并意识到失去的时间是不能重现的。
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孩子约定做一件事的时间,比如玩电子游戏,可以约定从什么时间开始,玩到什么时间结束。
4、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能高效利用时间的人,大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当时间得到合理分配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划定好的时间范围内聚精会神地去做该做的事情,比如该吃饭时就吃饭、该写作业时就写作业、该玩时就玩、该睡觉时就睡觉等等。
首先,多跟孩子讲“现在是XX的时间”。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尚不完全具备自主支配时间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跟孩子讲“现在”,让孩子清楚每一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大概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比如,“现在是读绘本的时间”、“现在是去上幼儿园的时间”、“现在是吃晚饭的时间”等等。
其次,培养孩子分配时间的能力。对于儿童来说,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他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分配时间的能力。尤其是遇到考试的时候,能否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往往就决定了是否可以取得好成绩。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分配时间的小技巧,比如答题时先易后难、遇到不会做的地方赶紧跳过,从而让孩子慢慢学会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如何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最后,教孩子学会取舍。在面临很多事情需要做的时候,时间对任何人来说总是显得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抓大放小、区分轻重缓急,该舍弃的时候学会放弃。对于学龄儿童而言,学习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就不能玩耍,在没有掌握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时就只能放弃休息、多做练习。同样,在生活中也会面临很多需要舍弃的时候,我们就要教孩子学会判断“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5、采用限时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限时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给孩子设立时间限制的。比如从小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长时间就要回家,到点就按照约定执行;吃饭的时候,可以约定一顿饭最长可以吃多久,到时间就收走所有饭菜;完成每天的作业和其他任务,同样可以根据当天的具体任务跟孩子约定一个完成时限。
为了解决你家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遇到的这些问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入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点),请及时记录下来并立即付诸行动:&
四、具体解决方案:“5+1”工程
(一)、亲子活动
1、陪孩子一起去买时钟
活动目标:让孩子认识到时钟是用来记时的,并对各种各样的时钟有直观的认识;让孩子学会认识钟表;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活动准备:寻找一个或几个规模较大的超市或商场。
活动过程:
活动之前,父母最好跟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搜索并了解一些关于钟表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儿童喜欢的时钟,比如时钟的种类、时钟的功能、时钟的制作过程等等;
到达目的地,跟孩子一起寻找时钟的柜台或售卖区域,陪孩子一起认真观察这些不同类型的时钟,比如形状、颜色、材质等,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想买的款式和品牌等等;
当孩子选定自己的时钟后,父母还可以鼓励大一点的孩子去收银台用信用卡付款,让孩子初步了解信用卡的基本知识,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
 当把时钟拿回家,父母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把时钟挂起来;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父母就可以对照时钟逐渐教会孩子认识钟表和时间,并把生活中的某件事情跟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相联系。
活动频次:一次或多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2、记录“我的一天”
活动目标: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让孩子把生活与时间相联系;增强孩子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准备:电脑和打印机,纸笔等。
活动过程:
活动之前,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回忆过去一天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情,并告诉孩子大概什么时间做的什么事情,可以一边回忆一边记录在空白的纸上;
选择一天,从早上起床开始,就让孩子自己或由大人代笔,把起床后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经历的时间段记录在一张空白纸张上,一直持续到晚上睡觉;
 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可以回家后再让孩子回忆,或者干脆就把上幼儿园当作一件事记录;
 当把全天做过的所有事情记录完毕后,父母再打开电脑,将这些事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一制作成一张漂亮的表格;
 最后,再把这张“我的一天”打印出来,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
 当今后到点需要做某件事情时,可以提醒孩子看看这张一日行程表。
活动频次:一次或多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3、跟孩子一起制定旅行计划
活动目标: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孩子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准备:电脑和打印机,纸笔等。
活动过程:
 活动之前,父母需要告诉孩子本次旅行的目的地、大概的行程、出行的交通方式等基本情况;
 父母跟孩子一起上网了解旅行目的地的概况、搜索一些旅行攻略;
父母选择去往目的地的交通方式,并跟孩子一起查询相应的时刻表以及路上需要用多少时间,同时计算从家到车站或机场、从车站或机场到酒店所需时间;
 父母跟孩子一起安排到达目的地后的行程,包括就餐、游玩的地点和所需时间等;
 最后,把安排好的行程计划输入电脑中,制作一张旅行计划表,并打印一份或多份。
活动频次:一次或多次。
适用年龄:4岁以上。
4、时间储蓄罐
活动目标: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提升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培养孩子分配时间的能力。
活动准备:即时贴,透明的瓶子或罐子。
活动过程:
 父母事先告诉孩子规则,当他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计划的事情时,大人就会把他本次节约下来的时间记在即时贴上;
父母跟孩子一起把需要纳入时间储蓄计划的事情一一列表,并标明完成每件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比如每顿饭在半小时内吃完、每次玩游戏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等等;
 当孩子在做这些事情时,只要按照约定时间提前完成,父母就要把每次的剩余时间在即时贴上记下来,并放进时间储蓄罐里;
对于节约下来的时间,父母定期(如每周)统计一次,并告诉孩子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玩游戏、到游乐场玩、外出旅行等等。
活动频次:每天一次。
适用年龄:2岁以上。
(二)、亲子游戏
1、现在是XX时间
游戏目标:让孩子增加对时间的感知;训练孩子把时间和行动联系起来;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游戏准备:无。
游戏过程:
 父母跟孩子一起,把他每天需要按时完成、到点就要做的事情一一列举出来,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在每天差不多相同的固定时刻,到了该做某件事时就教孩子说“现在是XX时间”,比如:早上7点左右,该叫孩子起床了,就告诉孩子“现在是起床时间”,当孩子醒了,可以让他自己重复说“现在是起床时间”;
以此类推,可以在洗脸刷牙、早餐、午餐、午睡、晚餐、睡前故事、上床睡觉等这些每天必做的每一件事到来的时间,都教会孩子说“现在是XX时间”,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说;
 这样的时间训练可以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前。
适用年龄:1.5岁以上。
2、猜猜现在几点啦
游戏目标:让孩子增加对时间的感知;教孩子认识时间;训练孩子把时间与生活相联系。
游戏准备:无。
游戏过程:
 当孩子对时间有一定的感觉后,他们就会主动问大人“现在几点啦”,父母可以先不着急告诉孩子***;
接下来,父母联系生活给孩子一些提示,比如告诉孩子现在他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再告诉孩子在此前后我们一般都要做哪些事情,然后反问孩子“猜猜现在几点啦”;
 当孩子回答之后,父母就要对着钟表告诉孩子准确时间,并逐步教孩子学会认识时钟;
 当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时,可以结合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让孩子猜猜“现在几点啦”;
 比如,当太阳正对着我们头顶时,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太阳已经到我们头顶了,快到12点了吧?你猜猜看呢?”;
 然后再回家让孩子对着钟表核实一下,现在究竟几点了。
适用年龄:2.5岁以上。
游戏目标:让孩子增强时间的紧迫感;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游戏准备:手表或时钟。
游戏过程:
 选择孩子喜欢做的一件手工或喜欢拼装的一套玩具;
 父母预估孩子完成手工或拼装玩具所需要的时间,并跟孩子事先约定好尽可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 在正式进行的过程中,当时间过掉一半时提醒孩子一次;
 在最后剩下的10分钟、5分钟、1分钟时,分别提醒孩子一次;
 当约定的时间到时,无论孩子是否完成任务,都先让孩子暂时停下来;
 如果孩子未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究竟是预估的时间不够用还是孩子的动作不够快导致的;
 父母再把自己观察到的一些改进建议告诉孩子,比如孩子可能浪费了时间的某些环节、孩子可能太纠结于某些小细节或问题等等;
 最后,再鼓励孩子重新做一次或多次,每一次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
适用年龄:3岁以上。
4、制作时间金字塔
游戏目标:让孩子学会区分事情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分配时间的能力;提升孩子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
游戏准备:一张较大的纸或一块白板(或黑板)。
游戏过程:
 父母在纸上或白板(或黑板)上的左半部分画一个三角形,从下往上把三角形分为四层;
 以天、周或月为单位,把孩子每天、每周或每月需要做的事情,从上到下一一罗列在纸上或白板(或黑板)上的右半部分;
告诉孩子,上面罗列的这些事情可以分为日常的事情(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等等)、紧急的事情(有时间限制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没有时间限制,但非常重要)、休闲的事情(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这四种类型;
 让孩子自己把这些事情进行分类,父母帮忙(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动手)写在左边三角形的相应区域;
 最后,把制作完成的时间金字塔贴在(或放在)比较醒目的位置,并鼓励孩子对照这张时间金字塔,在相应时间段里自觉完成这些事情。
适用年龄:5岁以上。
(三)、亲子对话
最好这样说:
1、“你回家已经玩了半小时哟,现在应该是去写作业的时候啦!”
2、“为了能按时参加幼儿园每天早上的游戏和活动,你要准时起床,才不会错过跟小伙伴一起玩哦!”
3、“哇,今天还有这么多事情没做呢!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呀?”
4、“你的作业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睡觉前还要看书和听故事呢,你得留出时间来哦!”
5、“我们已经说好的,每次只能玩半小时游戏哟!你再想想看,今天还有哪些事要做呢?”
不要那样说:
1、“不要老是守着电视看了!快,快点去做作业!否则我就把电视机砸了。”
2、“马上就要上课了,今天又要迟到啦!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早点起床,为什么总是不听呢?”
3、“赶快起床!快去洗脸刷牙!饭吃快点!不然就要迟到了,看老师怎么收拾你这个懒虫!”
4、“睡觉时间不是早就到了吗?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按时上床,赶快去睡,真烦人!”
5、“你已经玩了一个多小时游戏了,怎么还在玩呢?不是说了只能玩半小时的吗?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我都为你伤透脑筋了,赶快滚去看书!”
(四)、亲子阅读
1、《托马斯和朋友时间管理互动读本(套装全十册)》
主题:让孩子和小火车托马斯一起学习管理时间的十个好方法
2、《我的一天》(全4册)
主题:让孩子感受一天的生活
3、《钟表山的嘀嘀和嗒嗒》
主题:认识时间
4、《时钟的书》(全2册)
主题:认识钟表
5、《最最完美的旅游》
主题:认识钟表
6、《假如再给我三天时间》
主题:珍惜时间和生命
7、《时间旅行箱》
主题:时间规划
8、《最准点的邮递员佩德罗》
主题:摆脱孤独,认识时间价值
9、《弗朗索瓦与消失的时间》
主题:学会等待
10、《再见了,拖拉》
主题: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生活
(五)、亲子观影
1、惜时如金的陶侃
主题:名人珍惜时间
收看链接:/ptv/vplay/1935804.html
2、BBC《时间》纪录片 第一集 Daytime
主题:探讨我们如何经历时间
收看链接:/u74/v_NjEzNDAwMjM.html
3、拖延的故事《Getting started》
主题:拖延症
收看链接:/46514
4、认识时间
主题:用动画的形式,有时间的基本概念,教孩子认识时钟
收看链接:http://baidu./watch/.html?page=videoMultiNeed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强化文明参观保护动物的理念,加强宣传监督管理。
比基尼模特与鲨鱼一起游泳,甚至抱着一起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提示:点击上方&我们仨&↑免费订阅本微信。
  手机玩多了,肯定对孩子影响不好。但你视手机为洪水猛兽,连碰都不让孩子碰,也会出大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这属于他童年时期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新白娘子传奇》一样。至今我都没完整地看过这部人尽皆知的电视剧,因为那时我们家没电视,只有一柜子书。可每每跟大家聊起童年时,我还是会觉得缺点什么。
  因此,玩手机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要规定玩的时间、玩的内容,还要看孩子的年龄。
  前两天我坐地铁去上课,有位妈妈抱着一个大约八九个月的婴儿,妈妈拿着手机在看,宝宝也一眼不眨地盯着手机看。妈妈玩了一会儿发现宝宝也正盯着手机,就打算收起来,可小孩子不干啦,直接哭起来,直到妈妈把手机给到孩子手里,才止住哭声。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是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的,不是非得靠电子保姆来哄。
  记得之前有个朋友说,他家宝宝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靠手机,才能哄到餐椅上静坐下来,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饭。
  孩子在两岁半前最好不要看手机,两岁半后要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玩上一小会儿。
◆ ◆ ◆ ◆ ◆
  我有个朋友说,他怕对小孩子视力不好,也怕宝宝沉迷于手机,就不敢给娃玩。结果孩子跟爷爷奶奶住一起后,看到爷爷奶奶打***就拼命地把手机抢过来玩。跟老人一起去小区活动时,看见人家别人在玩手机,就站在人家身旁痴迷地看着,不肯走开。
  还有一个朋友,禁止他上小学的儿子玩手机,结果孩子却把班主任的手机偷回来玩。
  听到这两位家长的讲述,我想起了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禁果效应”。
  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们的窥探欲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玩手机也是,你越不让孩子玩,孩子越好奇究竟手机有多好玩?为啥爸爸妈妈整天舍不得丢手,却不允许我玩?同时呢,这种压制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玩,我偏要玩,想尽一切办法去玩,哪怕去偷!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宜硬性禁止,应该善于做疏导教育。比如有多少少女是因为父母的硬性禁止而投入渣男怀抱的呢?如果当时父母没逼那么恨,或许俩人还走不到一起。
◆ ◆ ◆ ◆ ◆
  孩子可以玩手机,但可不能随便玩,首先我们得规定时间,而且是跟孩子一起协商规定,比如15分钟后主动把手机还给妈妈,如果不能还,那下次就坚决不给玩。
  一般不建议让孩子用手机看动画片等视频类信息,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在看视频类内容时,是在被动性地接收信息,会养成大脑的惰性,不利于智力的成长。还因为这些内容用电视也可以看,没必要离那么近去看手机,影响视力。
  现在有很多宝宝玩的益智小游戏开发的非常不错,里面还有时间设置,我一般都给涵涵设置成15分钟,毕竟是小孩子,虽然她的自控能力相对会好一点,但还是会有入迷舍不得放手的时候。
  这类小游戏,我是认真专门研究过的,没办法我就是爱研究,比如打算给涵涵启动亲子阅读前,我把市面上的绘本研究了个透彻,打算给涵涵做英语启蒙前,我又研究了几种流行的启蒙理念和启蒙读物。最终找到适合自家娃实际情况的!玩游戏这么重要的事,肯定也要研究一番!
  国际顶级刊物《科学报告》有篇论文提到,电子游戏尤其是那些动作游戏,能让孩子的注意力和感觉运动神经网络的功能性连接增加,表明玩动作游戏可提高孩子的注意和感觉运动功能,即孩子玩得越好,脑子就越聪明。台湾军方遴选飞行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那些空间感知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出众的飞行员,他们往往也是优秀的电竞者。
  所以,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是可以给孩子玩,而且还有好处呢。但坚决不要给娃玩有关暴力***的游戏。很多APP都有儿童模式,可以防止孩子看不该看的东西。我们大人在给孩子玩之前要设置好。
  另外就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力要比我们大人禁止和说服更管用。我经常用绘本来给涵涵讲为啥不能长时间玩手机和看动画片。在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她确实真正了解了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搞清楚了这点,那孩子就会启动自身携带的自控能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实,这个世界对小孩子来说,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电子产品。我觉得那些沉迷其中的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兴趣匮乏。就像很多大人刷朋友圈和淘宝都是因为无聊一样。比如我现在根本忙到没时间刷朋友圈,而前两年我常常几分钟刷一次。
  再比如涵同学每天放学回来,她要玩积木,要画画,要拼图,还要看书,根本就没时间玩手机。有时实在无聊的很,就跟她爸爸说:“来爸爸,把你的手机给我下,我下盘象棋吧!”
  事实上,她根本不会下,拨弄上几下,就缠着我给她讲故事了。
  所以,关键还是我们家长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不能你一边玩手机一边应付孩子,却不准娃碰手机,然后娃肯定会觉得很无聊。
  根据我自身的经验,我觉得捉迷藏对孩子的吸引力都大于手机,她宁愿跟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都不愿意一个人玩手机。
  所以,我们来总结下我今天想说的是手机可以玩,前提是至少要宝宝两岁半以后,然后玩的内容以及玩的时间要事先商量好,同意遵守规则再玩。另外就是我们大人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尽量少玩手机,多陪孩子!以转移孩子的兴趣,若能把孩子的兴趣培养成特长那最好!
  涵妈碎碎念
涵同学前段时间爱玩“小伴龙”的游戏,可是将近一个月来,她都没再玩了,因为游戏更新的速度,赶不上她看书的速度。
而且最近她大了,除了迷宫、积木,还可以玩磁力片、拼图等各种玩具了。特别是今年爸爸在家的时间比较多了,会经常陪她一起做手工和小游戏,除了我上次写的《不花钱,在家就可以玩的15种益智小游戏!》还有很多没有呈现出来的。
所以,孩子沉迷于手机,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兴趣匮乏或大人的陪伴太少!不要再指责娃不爱写作业,对读书没兴趣了,先从咱自身找找原因吧!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直接查看
  &你总对孩子吼叫发火?只因缺这个!
  推荐理由:为什么你总是喜欢对孩子吼叫发火还不起作用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对宝宝发火后,这位妈妈的做法价值百万!
  推荐理由:我们不是圣贤,肯定会对熊孩子发火,那发火后怎么做呢?
  &父母越说这俩字,孩子越叛逆!
  推荐理由:有时候孩子跟你对着干,可能是你的说话方式不对!
  作者简介
  涵涵妈,高级育婴师,爱看书爱研究的妈妈。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分享最实用的育儿方法。关注宝宝喂养、性格培养、早期教育、亲子阅读等。育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让更多妈妈少走弯路。
  欢迎添加涵涵妈私人微信:hhma001.一起探讨育儿。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
******:86-10-
***邮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