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 师陀死了吗

说书人 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说书人 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说书人师陀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有些人张晓风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对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 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能。”那个胖女人说。“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骇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她说“不敢”两字时,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以后很长时间,他的痛苦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他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我们赶到联考考场时,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的“雨季”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可以理解为人生处在苦闷、困惑、低潮或社会风气不正时期,这样下文所述人物的品行就象晴空中的丽日,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B.文章最后部分写代数老师考试前蹲在泥地上给自己讲题,事隔十多年后,自己才明白过来,在大自然中听课比在教室中听课美妙得多。C.对于在酷暑中亟待求助的贫困中年人,“我”虽然在事后无比痛苦自责,遗憾惋惜,但当时却也漠然地走开,说明我和其它穿着美丽皮鞋的行人没什么两样。D.文中第三个人物形象没有什么鲜明的正面性格特征,有点游离作品的主旨,作者将他和其它三人放在同一序列,只是他们同样可以引起作者及读者的反省反思。E.文章以“有些人”为题,既暗示“我”已经遗忘了或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突出了人的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道德品质,思想精神。2.文中说“我”遗忘了“这些人”,又说“清晰”地记得它,是否矛盾,为什么?这个句子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6分)3.请简要分析文中“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一句在本段中的意义作用。(6分)4.文章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三言两语,但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请你任选两个人物,简要分析描写人物的手法及人物的主要特点。(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有些人张晓风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对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 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能。”那个胖女人说。“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骇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她说“不敢”两字时,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以后很长时间,他的痛苦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他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我们赶到联考考场时,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的“雨季”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可以理解为人生处在苦闷、困惑、低潮或社会风气不正时期,这样下文所述人物的品行就象晴空中的丽日,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B.文章最后部分写代数老师考试前蹲在泥地上给自己讲题,事隔十多年后,自己才明白过来,在大自然中听课比在教室中听课美妙得多。C.对于在酷暑中亟待求助的贫困中年人,“我”虽然在事后无比痛苦自责,遗憾惋惜,但当时却也漠然地走开,说明我和其它穿着美丽皮鞋的行人没什么两样。D.文中第三个人物形象没有什么鲜明的正面性格特征,有点游离作品的主旨,作者将他和其它三人放在同一序列,只是他们同样可以引起作者及读者的反省反思。E.文章以“有些人”为题,既暗示“我”已经遗忘了或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突出了人的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道德品质,思想精神。【小题2】文中说“我”遗忘了“这些人”,又说“清晰”地记得它,是否矛盾,为什么?这个句子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6分)【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一句在本段中的意义作用。(6分)【小题4】文章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三言两语,但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请你任选两个人物,简要分析描写人物的手法及人物的主要特点。(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有些人张晓风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对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 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能。”那个胖女人说。“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骇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她说“不敢”两字时,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以后很长时间,他的痛苦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他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我们赶到联考考场时,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的“雨季”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可以理解为人生处在苦闷、困惑、低潮或社会风气不正时期,这样下文所述人物的品行就象晴空中的丽日,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B.文章最后部分写代数老师考试前蹲在泥地上给自己讲题,事隔十多年后,自己才明白过来,在大自然中听课比在教室中听课美妙得多。C.对于在酷暑中亟待求助的贫困中年人,“我”虽然在事后无比痛苦自责,遗憾惋惜,但当时却也漠然地走开,说明我和其它穿着美丽皮鞋的行人没什么两样。D.文中第三个人物形象没有什么鲜明的正面性格特征,有点游离作品的主旨,作者将他和其它三人放在同一序列,只是他们同样可以引起作者及读者的反省反思。E.文章以“有些人”为题,既暗示“我”已经遗忘了或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突出了人的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道德品质,思想精神。【小题2】文中说“我”遗忘了“这些人”,又说“清晰”地记得它,是否矛盾,为什么?这个句子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6分)【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一句在本段中的意义作用。(6分)【小题4】文章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三言两语,但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请你任选两个人物,简要分析描写人物的手法及人物的主要特点。(8分)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形象
伟大的悲剧人物形象 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形象
摘 要: 师陀小说《说书人》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说书人,是一个足以令我们为之动容的悲剧形象。他的悲剧源于时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战乱环境使他注定是一个不被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接纳的孤独者。作者采用独特的局限型叙事手法,讲述情节质朴简单、人物和情感却震撼人心的故事。说书人形象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更在于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深深震撼着我们。
  关键词: 《说书人》 生命形象 文化底蕴   《说书人》出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是2014年教材篇目调整新增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选自师陀的小说集《果园城记》——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代表作品之一。《说书人》这篇文章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果园城记》里的作品旨在从文化层面上挖掘中国乡村生存状态,揭示民族劣根性,从文化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审视。写于抗战时期的《果园城记》就是这样一部夹杂着作者浓厚乡土情结的作品。在《果园城记》的序言里,师陀如此评价:“我有意把这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他在我心目中有生命、有性格、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像一个活的人。”①读罢《说书人》,能够被其所包含的生命形象、文化底蕴深深震撼,而心中涌现的情感更是五味杂陈。   一、说书人——他是一类人中独特的那一个   文中在对说书人的形象刻画过程中,数词的应用信手拈来,尤其是“一”这个数。比如第一段写道:“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作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说书人所拥有的仅仅是这几样说书道具,而且每样只有一个,扇子连“黑色的扇面都不见了”都没有换新的,可见其生活的窘迫。除了生活困窘外,“一”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他的孤独。他没有孩子,没有家庭,死后也被埋到永远不会有人来祭扫的乱葬岗。除此之外,更有他人对其不解和对其职业的蔑视。说书人的一生,陪伴他的是他的说书道具和听众们。可是,在他为了说书呕心沥血、身体都垮了之时,“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老人逐渐死去;孩子逐渐长大,有了大人的责任,无暇再去听书了。他死的时候是如此孤单,没有亲人,也没有听众,抬灵柩的人对他除了鄙夷外,再无其他。就这样一位朴实、坚韧的民间艺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挂念他的人——如文中的“我”的内心会有无限悲伤涌动,但对于其他人而言,他的离开并不是稀奇的事,也压根不会在意。   文中有一句话颇具深意——“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说谎家”。说谎本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却变成了褒义,还是“世人特许的”说谎家。说白了,是世人需要这份职业,需要这份职业带来的乐趣,说明说书人的存在对于世人的价值。但是尽管是世人特许的说谎家,尽管他的技艺得到认可,他依旧是贫苦社会的底层。说书人的困窘是贯穿在整部小说中的,坚持着说书直到死去,生活却从来都没有得到真正改善。比如第五段:“时光于是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嗜血。”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差,死亡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必然。尽管小说淡化了对其死亡情景的描述,读者还是能够体会到他的死是多么凄凉。   对于说书人,每位读者或许都会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文中说,这是一种贱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说书人这样的人,他的命运似乎是注定的。他努力说书,努力给听众带来乐趣,却难以养活自己,连死都那么悲凉。无论如何,只要作为说书人这样的技艺人,他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就像说书人生活的这个小城一样,平静得经不起一丝波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动,每天的生活像排练了一样,有条不紊地上演。但是,这个小城背后的东西太过厚重,总有些扑朔迷离看不透的深邃,有着说不出的压抑。这应该是依托于这片土地上面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气息的另一种体现,使得果园城这片神奇的土地富有生命力的张力,足以震撼到人的心灵,引起人们意识深处的情感共鸣。   二、局限型叙事手法的巧妙运用   师陀的《说书人》采用的是局限性叙事视角,将叙事者直接与文中的主人公“我”合二为一。不仅采用的是人物的内聚焦透视,所选用的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者更使得整篇小说颇具特色。文中有一个叙事主人公“我”贯穿全文,“我”并非小城中的人,而是一个外来者,小说就是用“我”的视角带领读者回顾那个年代,走进那座小城,走向说书人。整部小说的情节作为一种意识流,在“我”的回忆中进行着。师陀曾说:“我的短篇小说有一部分像散文,我的散文往往像小说,我自己称之为四不像。”首先,对于师陀的这句自我评价,其小说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格这里不再多加赘述。在叙事形式上,不同于站在“上帝的视角”那种全知型叙事风格,这种局限型的叙述方式使得叙事主人公视角可以在小城中任意移动,可以瞬间拉开,也可以自由靠近,在限定时空中行云流水般地任意穿梭。   在那个年代,当京派和海派作家在进行激烈论战的时候,师陀却以另一种姿态游离于激战之外。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内,师陀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默默无闻,然而他的叙述风格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孤独又热忱,所以终究能被挖掘和欣赏。师陀在小说中用“我”的口吻讲述说书人的故事,殊不知他自己也是一位说书人。有人说:“在《果园城记》中,作家淡化了痛苦,节制了愤怒,以写实沉静的外衣包裹火样的情感,以沉思冥想阻挽即将喷薄而出的热情,以时间的延宕来经营形式的美丽。”②阅读《说书人》,我们似乎能感觉到平缓的文字下的力量,说书人的命运在作者笔下是那样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是又是被时代所迫、不公平的命运结果。一位优秀的说书人大概就是这样,既不能在说书过程中流露出刻意情感表达,又要透过文字将想要抒发的情感巧妙地传达出去,让听众或是读者为之触动。   小说的叙述顺序是比较常见的正叙,从“第一次”见说书人到“时光悄悄过去”,再到“最后一次”到小城来。一共是三见说书人,但是和一般小说不同的是,每一次“见”后,作者都采用了大量笔墨议论抒情。从开始对于说书这个职业的思考,到对于说书人境遇的思考,再到对说书人死亡的思考。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我”仅仅见过说书人三次,那么“我”对于说书人、说书场景、说书内容的回忆可能都带有一定虚构的成分。相对于一般小说重点在情节叙述上,《说书人》则增加了许多其他议论、抒情的成分。局限性叙事手法,使得小说的叙述者“我”所经历的事件、所产生的感悟和思考,同样可以影响读者对于这篇小说的理解深度。读着读着,自己都仿佛成了文中那个“我”,目睹了说书人的一生,进而咀嚼了说书人的命运、品读说书人的悲哀,把对说书人的情感传达了出去。
  三、在教材中的地位、价值   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珍爱生命”,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又分为两个部分,“向死而生”和“陨落与升华”。《说书人》出自“陨落与升华”部分,且为一篇自读课文。“陨落与升华”,对于说书人的命运,倒也是很好的概括。和上一篇《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老贝尔曼相比,说书人似乎更令人感到悲哀。令人感到悲哀惋惜的不仅是说书人的凄惨人生,更有小城中其他民众的麻木和看客心理。对于看客的描述,鲁迅在小说里为我们呈现了很多,师陀的这篇小说也是。《说书人》所呈现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问题。那些麻木的人,他们仿佛都与正常的人性相背离,忘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忘却人性中的善良。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贫苦,二是愚昧落后。小说如此构思,这刚好印证师陀想要把果园城塑造成一个社会的缩影的初衷。这篇小说的叙述本是朴实委婉的,但是其文字后面所蕴含的力量却是震撼的。致力于师陀及其作品研究的刘增杰曾这样评价:“作者以其朴实又热烈的情感,浓郁的抒情笔调,流畅又富有诗意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凄凉又亲切的社会。”③当凄凉遇到亲切,便产生一个个说书人这样的形象。说书人能带给我们这么大震撼的原因,除了其身世凄凉、在于其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形象。他对于文中的叙述者“我”来说,是亲切的,是熟悉又喜爱的。所以当这样一个人最终凄凉死去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痛苦,读者的内心往往也是。   课文导读的主题是“陨落与升华”。说书人的死意味着生命的陨落,为何又说是一种升华呢?因为死亡也不能掩饰说书人这个形象及其背后的情感、文化和精神所散发的光芒,他的经历、精神留下来,留在像“我”这样的听众的心里。“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消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他说‘封神’,说‘隋唐’,说‘七侠五义’和‘精忠传’”。说书人,本来就是文化的缩影,他精通历史小说和神话故事,用一种惟妙惟肖的方式讲述给观众。他以自己的文化积累,给小城的人创造了一个精神世界。临死前几天还在说书,他对于说书的坚持令人敬佩和感动。   师陀笔下的说书人,是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符号。作者师陀采用独特叙事手法塑造这一形象,更凸显了其独特性。尤其是这一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需要结合师陀的创作背景和小说的历史背景进行挖掘。   注释:   ①师陀.果园城记.序[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46.   ②王欣.乡土中国的“诗与思”——重读师陀的《果园城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③刘增杰.师陀资料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欢迎转载:
推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