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是一个心脏跳动为什么寸关尺三部脉的波形会各异?脉搏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都是中医学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西医与中医的差别之一就是前者以解剖实践为依据,而后者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由于两种理论对人体循环系统的理解差异,用中医脉诊仪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以振动理论来解释上述问题。为中医脉诊的现代化及中医脉诊仪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崭新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三部九候? 振动? 脉诊仪 ?功能态? 原型论 模型论 近代研究中医脉诊仪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七五、八五期间在中国掀起了一个小高潮,那时候由于计算机功能还很不完善,主要以脉搏描记器为主。分析方法主要以时域和频域分析为主。到2000年以后,国家对中医脉诊仪、脉象仪的研制项目的投资,研制中医脉诊仪又掀起了一个小浪头。但是对中医脉诊仪的研制仍没有跳出七五、八五的研制思路,只是计算机的应用比较普及了,研制的方法也多了,诸如小波分析方法、混沌分析方法、模糊数学分析方法都应运而生。检测的传感器也由单传感器变成了多传感器,有五个的也有七个的还有人在研制新型传感器,并申请了专利。 为什么寸口脉能诊病?在《难经•一难》中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答曰:‘然寸口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1]。接着又有人解释为:肺朝百脉,太阴经属肺,所以能诊断疾病。古今医者的回答都莫过于此,总不离此宗旨。用现代科学试验来说明寸口脉为什么能诊病,同是一个心脏跳动为什么三部九候的波形会不一样(实际的检测中确实三部九候的波形差异很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说清楚。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研制中医脉诊仪就是一句空话,就是研制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分析,更无法应用于临床。中医是一门说理的医学,让我们先看一看中医和西医对人体循环系统的解释各异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西医对人体循环系统的理解。 西医认为人体的循环系统主要是由心脏、血管和肺构成的。造成血液循环的动力是由心脏跳动射血造成的。这种思维方法主要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形成的。因为心脏血管都是在解剖中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西医只有解剖学,没有理论医学,就是有,也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是以解剖的原型为基础的。他们认为如果原型不存在了,则理论也不存在了。下面我们看一看在西医的教科书上的循环系统图 [img]http://-eWebEditor-UploadFile-52591.jpg[/img] 上图是西医的血液循环系统图。这里虽然工作过程说的很明白,但是从道理上是说不通的。这个图只是解剖部件原型的结合,因为这个系统缺少了很多不可忽略的东西。 没有控制系统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动态工作系统,血液的流动和供给随着身体状态不一样血液的分配是不一样的。如睡眠时的供血量相应要少,而运动状态供血量相应要多。又如天气的冷热,情绪的波动对血流量都有影响。这个影响是什么样的,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 2.没有调节系统 前面提到的控制系统只是给你一个血液需求量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个信息对循环系统要有一个具体的调整过程,而这个调节过程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 3.没有缓冲系统 这个系统可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的动态平衡,当人体需要供血量多的时候,储藏血的能量应释放出来,当不需要那么多供血量的时候,应当将这部分血的能量储存起来,这样才能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相当于压缩机的工作系统中的储气筒或储液缸。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 4.没有能量供给系统 如果心脏的工作比做一个泵的时候(人工心脏实际上就是一个泵)泵的运转需要有能源:电或其他的能量形式。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 5.心脏的动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心脏是做为动力系统而存在的。根据实例,心脏的功率只有1.7w(王维工《气的乐章》)[2]就是现在做的最小的人工心脏也要30W,但还是无法正常工作。通过能量分析,我们不能不对西医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打上了问号。 6.肺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被称为小循环或者叫肺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循环系统中供给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如果单单是这个功能的话为什么肾、心脏等其他系统的功能有问题都会影响到肺呢?虽然肺还有其他的功能,在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 以上种种疑问都说明了西医的循环系统只是各个解剖部件的堆积,根本无法说明循环系统的功能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二、中医的功能态系统。 如把西医的解剖称作为原型论的话,那么中医的功能系统就应称之为模型论。中医所提到的心、肝、肺、脾、肾是指的一个模块,是指的一个工作系统。比如脑和血管都包括在心的系统之中,这个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是指挥中心,故中医有心为君主之官之说。下面我们看一看中医的功能态系统图。 [img][/img] 从上面的功能系统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实际上是将人体分成五大功能态的模块,如果这五个模块工作正常了,人体就没有病了。下面将五个模块的功能介绍一下: 1.心脏模块。中医称之为君主之官,包括脑和血液循环系统。注意,这里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活的生命体----血细胞在血管里的运动。因此血管里的血是携带很多生命信息的血。根据各个脏腑模块的状态不一样,运动状态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在诊断时所说的脉。心脏模块的功能主要是是震动源。注意,这里所说的不只是血流的动力源,在这里是心脏射出来的血是撞在主动脉弓上的。把心脏射血的功能换成固定的震动频率的势能。这个势能使人体的整个循环系统形成谐振,这个振动波就是心脏振动的谐波。如果这个谐波有问题,那就是心脏射血有问题。西医就是用心电位变化的原理研制成心电图来描述心脏的功能态的。人体的供血不只是用心脏射血的功能供血的,而是用变成振动波的形式供血的。这就是心脏所以能用很小的功率为周身供血的机理。这和无线***一样。用很小功率的信息波来传送很远的距离。 2.肝脏模块。这个系统包括和肝有关的一切系统,包括胆以及和肝有关的经络。大家都知道肝有过滤解毒的功能,这里讲的是肝的过滤系统。中医讲的肝藏血是肝系统的另一个功能,它相当于压缩机系统中的储气筒或储液缸,主要起稳定血压的目的,这就是人所以能有恒定不变的血压的根本原因。当身体需要能量比较大的时候,肝把血送出去,以供周身的能量支付。当需要能量比较小时,肝又把血液收回来储存起来。所以中医把肝系统比作将军之官,就是它保证人体这台机器能正常运行,像国家具有军队一样。 3.肺系统模块。这个系统在中医称之为相傅之官。为什么称为相傅之官呢?因为心功能的好坏,心系统循环的好坏和肺系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肺是人体循环的谐振系统中又一个主要振动源。中医有“气如橐? ,血如波澜”“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都说明血液循环系统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模块,中医所以称之为相傅之官,就是说他有左右国家管理体制的功能。因此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固然是主要功能,更重要的它能协助心脏将血管的血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包括很细很细的毛细血管。 4.脾系统模块。在古典中医理论中很重视脾的功能,有后天之本之说。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杲就专门说补土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在人体中,脾是主要的能量来源。靠脾胃吸收的营养来滋养整个人体及完***的一切功能。脾的系统包括脾胃及消化系统,脾的功能失灵了,人将失去后天之本,因此脾胃有仓廪之官的说法。脾的功能是时时刻刻的将食物的能量转化成生物能,同时还要为自己的系统提供能量。因此脾也是一个在不断的运化,不断的振动的系统,靠振动的能量来实现自己的功能态。另外脾还有摄血和统血的功能,用现代化的语言说,脾可以控制和调整血流量。 5.肾系统模块。这个系统单从肾来看西医有排除废物及K+,Na,HCO3,NH4的离子交换过程。而中医谈到的肾还有呼吸和排毒的功能。中医又有肾是先天之本之说。故古典中医是把肾和生育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中医的肾系统模块有呼吸、排毒、秘尿、生殖、气化等功能。 前面把中医五大系统的功能态简单的做了一下说明。只要检查这五大系统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诊断该人体基本正常。那么怎样诊断这五大系统的运行状态呢?那就是中医讲的望闻问切,而中医脉诊仪的研制就是要解决切的问题。 三、切脉的基理。 为什么三部六脉的波形会完全不一样呢?单部的数脉、单部的弦脉、单部的迟脉、单部的紧脉是怎样形成的呢? 从前面中医功能态的五大模块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脉诊是有条件的。 1.中医脉诊是在描述脉管中活的生命体的运动状态。这个生命体和地球的高速运转以及太阳月亮引起的阴阳变化有关,和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有关。和人体的情志有关。这些因素都在影响血管中的生命体的运动状态,而这个运动状态就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渠道。所以这是中医所以能用脉诊来诊断疾病的第一个理论依据。 2.从前面对人体的心系统功能态运动状态的分析,血液的输送是靠振动波来完成的。既然是振动,就要有振动频率。心脏振动的固有频率根据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不能强求一致。心是总的振动源,根据心脏振动主频率的变化,则可以诊断心系统的有关疾病,这是脉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这是脉所以能诊断心系统疾患的重要依据。 3.从前面对中医人体功能态五大模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除心系统外,肾系统、肺系统、肝系统、脾系统都是保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们是怎样参加工作的呢?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振动。他们的振动频率在无病的情况下是应当和心脏的振动频率是一致的,是步调一致的,和中医所说的和君臣共同协调治疗国家一样。这是我们搞脉诊仪研究的人都有的共同体会:那就是一个人在无病时三部六脉除大小稍有差异外,其波形几乎完全一致。当某一个功能系统出来故障时,这故障系统的脉波就从主频率的振动中分离出来,这就是病脉。根据致病机理不同,脉波表现的形式也不一样。这就是看脉所以能诊病的第三个理论依据。 4.寸口脉为什么能统诊五大系统的疾病。谈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看中医的全息论。中医有耳针,有足疗,有经穴,这些都是前面提到的五大系统的全息反映。其中脉诊也不例外。寸口脉就是反应周身气血运行的全息反应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肺朝百脉。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解释,那就是五大模块系统都有以自己独特的振动方式而共同推动人体的血液循环,完***体的功能。这个波运行到气口的时候,如正常人无病,就会以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与心跳波形一致的波反应出来。一旦有疾病状态,在运行到气口处就会产生干涉,而使病态波分离出来。根据分离部位的不一样,就可以诊断各个系统的疾病了。故古人有独大者病,独小者病,独数者病,独迟者病,独下陷者病之说。 讨论: 把脉搏运行的机理搞明白了,我们就知道应当怎样研制中医脉诊仪,怎样取脉,怎样分析脉搏的运行状态了。下面要讨论的是,我们的先人难道不懂得解剖吗?为什么不用解剖的方法研究中医呢?我想我们的先人应当是懂得解剖的,华佗为曹操治病就有用利斧砍开脑壳之说,同时又发明了麻沸散,是解剖时麻醉用的。又有针刺麻醉的学说。古人对肺有这样的描述:“喉下为肺,两叶自营,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从上面的例子看中医不但有解剖,而且也曾经相当发达过。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功能态来研究人体科学要比解剖学来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现代许多学科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过去以电子管,晶体管来研究电子学的时候,发展很慢,自从发明了大规模的集成组件以后,应用集成
讨论: 把脉搏运行的机理搞明白了,我们就知道应当怎样研制中医脉诊仪,怎样取脉,怎样分析脉搏的运行状态了。下面要讨论的是,我们的先人难道不懂得解剖吗?为什么不用解剖的方法研究中医呢?我想我们的先人应当是懂得解剖的,华佗为曹操治病就有用利斧砍开脑壳之说,同时又发明了麻沸散,是解剖时麻醉用的。又有针刺麻醉的学说。古人对肺有这样的描述:“喉下为肺,两叶自营,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从上面的例子看中医不但有解剖,而且也曾经相当发达过。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功能态来研究人体科学要比解剖学来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现代许多学科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过去以电子管,晶体管来研究电子学的时候,发展很慢,自从发明了大规模的集成组件以后,应用集成块的功能态,不再在另部件上下功夫,有了这种思维方法,电视机,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仪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我们只要知道大规模集成组件功能态就行了,不需要去追究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在中医界我们的先辈很早就用这种方法来防治疾病,他们的思维方法不正是先于我们现代人两千余年吗? 我们的脉诊,正是我们先人用功能态的方法,发现脉搏搏动的奥秘,用来诊断疾病。人的脉搏存在大量的人体和自然界及人体内互相沟通的信息,这些我们的先人是通过大脑的思维来完成的。而现代人科学发达了,大脑则退化了。在人体中存在大量的生物信息而不闻不问,这才是我们现代人致病的主要原因。因为人类的发展过分的相信了科学,大脑对人体致病的信息失去了免役力,如果能把人体中的这些致病信息开发出来,对我们人类的防病、治病、养生将会大有益处的。中医脉诊仪就应当是检测这些信息的仪器。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医以近代的解剖学为基础,以眼睛所见的硬结构建立起来系统,各系统之间都是独立的,系统之间都没有太大的联系。“现代医学对无法解决的慢性病一味寄望未来某一天能发明新的药物,一举克服某种疾病。这种研究方向很可能是不切实际的”[3]因此用脉诊仪检测到的信息,再从信息科技的角度阐释中医,也可能你会发现攻克慢性病并不难,诊断清楚,你会发现治疗的办法有了,新的中医药就在你的身边。 参考文献: 1.《图注•难经脉诀》上海广益书局 1953年7月第6版 2.《气的乐章》王唯工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二次印刷 3.《人体使用手册》吴清忠著 花城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2006年5月第七次印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魂无形当有德时方显圣 脉法有道于无声处可见功 老网站,新论坛,欢迎光临腾龙东医脉诊网
中医是科学,西医只是科技而已!